《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合集下载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大师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把思考和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

还指出在生活和劳动中,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

而教育的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

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

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同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

反思我们现在,由于教育的目的和课堂的模式决定了中国的学生会出现大量的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差生”和“坏生”。

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完全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各种各样的知识挤压教给他们。

北大教授郑也夫把中国12年中等教育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

他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

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而分数变成为了划分“优秀学生”同“差学生”之间的唯一衡量尺。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传授其思想。

只是单纯得为了解题而解题,为了考试而考试。

郑也夫教授精辟的论述,已经把我们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全部揭露出来。

我们认真去想想,这些用于考试的内容真能让学生们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多少问题吗?在美国,小学教育便设置了这样一类课程,例如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解决压力,还有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学会制定计划并行动、学会享受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断、如何将想法明确地告诉对方等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开设关于品格教育的课程。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_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五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_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五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_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五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教育的目的读后感范文篇1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把思考和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

还指出在生活和劳动中,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

而教育的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

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

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同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

反思我们现在,由于教育的目的和课堂的模式决定了中国的学生会出现大量的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差生”和“坏生”。

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完全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各种各样的知识挤压教给他们。

北大教授郑也夫把中国12年中等教育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

他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

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而分数变成为了划分“优秀学生”同“差学生”之间的唯一衡量尺。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传授其思想。

只是单纯得为了解题而解题,为了考试而考试。

郑也夫教授精辟的论述,已经把我们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全部揭露出来。

我们认真去想想,这些用于考试的内容真能让学生们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多少问题吗?在美国,小学教育便设置了这样一类课程,例如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解决压力,还有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学会制定计划并行动、学会享受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断、如何将想法明确地告诉对方等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开设关于品格教育的课程。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教育的目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的目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1《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写的一本关于智力教育的书,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

学校教育只是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一个人能否成长成才,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关键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当一个人爱学习的时候,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总会挤出时间去学习,甚至会舍弃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提升,当然,学习一两天很容易,但是坚持很难,要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内心强大的对学习的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

别看学校教育仅具有引导性,但其任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学校中教师是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久的,因此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若一名教师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地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

如果一名教师只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就能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教师要注意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采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一种思维训练方式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儿童,教师不应该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讲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激励岀一个令人赞赏的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而来的。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真正地进行学习,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作为一名一线教学工作者,教学内容基础,教学工作具体,有时候在繁琐的工作当中,很容易忘了属于这一份职业的星辰与大海,更多是沉浸在日常的单一重复当中。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教育的目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1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回答还是只是让学生获得一个漂亮的分数,那恐怕这样的教育观念可能只是停留在了表面。

当然没有人能真正的为此盖棺定论,我想,价值观不同,目的必然是不同的。

刚入职的时候,学校请池主任到校做讲座,他当时分享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我想,就是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教授给学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能力,反过来,这样的学生也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这样的循环才是良性的,才是长久的。

这样的教育目的更多的考量了社会的发展,个体的发展是为了集体的进步。

这样的教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集体主义思想是非常一致的。

教育大师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角度。

他在书中写道,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在某个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是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

在书中,他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虽然我们有时也这样说,但我们真正做到了吗?家里还在读小学的小表弟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为了考得高分,不得不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普遍的`功利化。

教育似乎全是为了考试。

我们要培养的是有文化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

专业知识是基础,文化则引领他们进入更高远的境界。

但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导致我们的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他们失去了对美的感受,他们变得冷漠、自私、缺乏责任感——这一切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慢慢渗透美育和道德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成为既有文化,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大师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北。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的目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全市教育的书籍,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思考把思考和读书有望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

还指出在生活和劳动中同,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取用相当有害物质的。

而教育的素质教育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

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

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同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工作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绚烂的生活。

反思我们现在,由于教育的最终目标和课堂大量模式决定了中国的学生会出现的的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换言之的“差生”和“坏生”。

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完全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各种各样的知识挤压教给他们。

北大教授郑也夫把中国在美国,小学教育先是设置了这样设一类课程,例如如何解决武装冲突,如何解决压力,还有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学会制定计划并行动、学会享受大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假设、如何将想法明确地得知对方等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开设关于也品格教育的课程。

如同理心、尊重、勇气、幽默、责任感、毅力、忠诚、诚实、合作、宽容、公民意识和原谅等等,这些课程在我们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仍然甚至连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还需修炼。

在生活中,种种行为规范其实就是从很小就开始耳濡目染了,并不是像我们只是喊喊喊口号,或者只是关注一些现实生活并不多用的“琴棋书画”。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通用7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通用7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通用7篇)《教育的目的》读后感(通用7篇)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目的》读后感(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1怀特海先生的《教育的目的》是怎样的一本书?王立忠先生给了我们读者很好的解释,这是一本奇书!错过一一遗憾一辈子!迟读一一遗憾一辈子!知而不读一一后悔一非子!知而细读一一幸运一辈子!所以,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研读的奇书!给你一缕前所未有的有神清新!给你一个千载难逢的拍案叫绝!给你一个今生难得的相见恨晚!究竟是怎样的一本好书,能这么绝、这么奇?带着这样的好奇,寒假期间我认真的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我觉得很与众不同,首先从内容组成上来说,它涵盖了"技术教育""古典文学"、"数学"、"大学"等各个学科中教育的目的,为我们不同领域的教学起到引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

其次,它让我不由自主的想把一些书内的名言警句或是很认同的观点,用记号笔标记下来,细细品味,不断地激发我的感悟和灵感。

在我英语教学的十年生涯中,我用一个个chant、一首首歌曲来增添学习趣味,用一个个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来吸引学生记忆,生日送歌、英语情景剧表演,在补充讲解水果沙拉时,不是只利用PPT的图片让孩子们看,而是带孩子们展开奇思妙想,亲手制作各种水果沙拉……尽量将英语教学生活化,如此才会使"你的才能富有活力、你的思想栩栩如生"。

纵然有了一些方法,但是也有彷徨,我们的教育就是把所有的学生都看待为精英来教,故造成不少学生跟不上,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被动学习为多。

有时以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好的成绩分数为目的,何谈兴趣?教育的模式是不断创新的,新的模式必将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_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五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_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五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_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五篇目的是人类对活动结果的一种指向和规定。

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国家人才利益的意志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规范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的规律性和社会的需要性。

因而,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把思考和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

还指出在生活和劳动中,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

而教育的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

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

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同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

反思我们现在,由于教育的目的和课堂的模式决定了中国的学生会出现大量的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差生”和“坏生”。

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完全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各种各样的知识挤压教给他们。

北大教授郑也夫把中国12年中等教育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

他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

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而分数变成为了划分“优秀学生”同“差学生”之间的唯一衡量尺。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传授其思想。

只是单纯得为了解题而解题,为了考试而考试。

郑也夫教授精辟的论述,已经把我们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全部揭露出来。

我们认真去想想,这些用于考试的内容真能让学生们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多少问题吗?在美国,小学教育便设置了这样一类课程,例如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解决压力,还有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学会制定计划并行动、学会享受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断、如何将想法明确地告诉对方等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开设关于品格教育的课程。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3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3 篇
教育大师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是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着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把思考和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

还指出在生活和劳动中,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

而教育的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

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

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同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

反思我们现在,由于教育的目的和课堂的模式决定了中国的学生会出现大量的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差生和坏生。

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完全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各种各样的知识挤压教给他们。

北大教授郑也夫把中国12年中等教育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

他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

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作为1名1线教学工作者,教学内容基础,教学工作具体,有时候在繁琐的工作当中,很容易忘了属于这1份职业的星斗与大海,更多是沉醉在平常的单1重复当中。

但是,越是基础的工作,越需要有1个远大的高屋建瓴的向导,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前行。

这本书的主题虽然有些宏大乃至沉重,但全篇读完,能让读者对教育工作者的真正任务产生进1步的思考。

特别是第1章到第3章,令我非常有收获。

这本书当中,怀特海针对当时英国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此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但对今天的中国教育现状,依然具有1定的参考价值。

怀特海认为,教育是为了生活和生命而存在的,并围绕生活而展开运行。

凝炼成为1句话就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也就是说他主张将教育与生活联系在1起,并把学生视为有血有肉的个体,而不再是工具。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鲜活的生活当中,再通过生活实践来验证知识的科学性,而不是当1个知识的搬运工,机械地将知识填装到学生的大脑中。

毕竟教师就是教育目的最直接的实行者之1,也就是说1名教师在立足于教育现实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有1份坚定的教育信心和寻求。

书中提到:“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

”对这1点,我也感触颇深。

单纯的概念必须要结合生活当中能接触的实际事物来举例,学生们才会又快又好地掌握。

在解答1些具体问题时,带入到生活场景,学生们也会更印象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个做法也值得我继续发扬光大,在备课时斟酌如何结合当下学生们爱好的话题上多花心思。

关于教育的节奏,怀特海结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分为3
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及综合应用阶段。

在他看来,教育的节奏,是指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学习方式应当在学生的智力发育到达适当阶段时采取。

不同的情况下,这3个阶段开始的时间和延续的时长都不尽相同,而我们的教育应当是这样1种不断重复的周期。

所谓教育有周期,其实就是教与学都有周期,从“教”的方面讲,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从“学”的方面讲,有1个接受进程乃至是反复练习的进程都是常见的现象。

这就要请教师要有计划性的同时更要有充足的耐心。

在教育的节奏这1章里,怀特海还特别提到:“如果教师在满足学生有节奏的渴望方面恰到好处地起鼓励作用,学生1定会不断地为某种成绩而欣喜,不断地重新开始。

”这1句话我是10分赞同的,在教学进程中,学生们非常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很多时候,1句简单的赞美,就可以够激起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学习热忱。

希望自己能时时牢记这1点,努力给予我的学生们更多的正面反馈,帮助他们投入到学习的乐趣当中。

这本书在让我透过平常教学工作之外,能更多地去思考关于教育的本质,对我而言大有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