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课件讲课教案
快乐的午餐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快乐的午餐(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字1-10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找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
2. 学习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含义。
3. 学习数的比较,掌握大小、多少等概念。
4. 学习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10,理解数的含义,学会数的顺序,掌握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概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挂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午餐的故事,引出数字1-10,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字的存在。
2. 新课内容:(1)认识数字1-10,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学会正确书写。
(2)学习数的顺序,让学生按顺序摆放数字卡片,理解数的顺序。
(3)学习数的比较,通过挂图展示,让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多少等。
(4)学习数的加法和减法,结合午餐情景,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数的认识、顺序、比较、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快乐的午餐2. 板书内容:(1)数字1-10的认识与书写(2)数的顺序(3)数的比较(4)数的加法和减法七、作业设计1. 完成《快乐的午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协助,让孩子在生活中找出数字1-10,并理解其含义。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生活中的数——快乐的午餐》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盘子怎么一会儿多,一会 儿少呢?
盘子和杯子比,盘子比杯子少。盘子和 勺子比,盘子比勺子多。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1.画一画。
2.哪一堆正合适?画“√”。
√
√
每只小狗1根骨头,5只小狗需要5根骨头。在5根骨头的 那一堆旁边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们有什么收获?
1.认识了两个数量之间的相等与不等关 系。
2.掌握了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
生活中的数学
快乐的午餐
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 的多少。 2.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间相等与不等 的关系。 3.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重难点】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初步体会一一对应思想。
数学一年级
上册
快乐的午餐
一、情景导入
今天是小松鼠丁丁的生 日,它邀请了几位好朋友 到动物餐厅一起吃午餐, 看,它们已经准备好了。
你都看到什么了?
盘子、杯子、勺子。
小松鼠们用餐的时候每个都需要一套自己的餐具。粗心的服务 员给小松鼠们准备了这些餐具。
这些餐具够用吗?到底谁多谁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多少。
二、互动探究 感受同样多
如果你是服务员,你会怎么给这些 松鼠发盘子呢?
每个同学的学具袋中有和图中的餐具一样的小图 片,请同学们拿出盘子图片动手摆一摆。
1只松鼠摆一个盘子,你有什么发现?
没有多余的松鼠,也没有多余的盘子,也就是松 鼠和盘子的数量同样多。
初步感受多和少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是非常细心的服务员。 现在请同学们把盘子图片放到一边,从学具袋中拿出勺子的图 片,把这些勺子给小松鼠们分一分。
课《快乐的午餐》课件

课程要求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 想法和心得。
完成实践任务
学生需完成老师布置的实 践任务,如制作午餐、记 录饮食日记等,以巩固所 学知识。
遵守食品安全规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严 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确 保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生活技能
03
通过学习制作午餐,学生将掌握一项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独
立生活能力。
课程大纲
01
02
03
营养学基础知识
介绍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合理 搭配食物的原则。
午餐食谱制作
介绍多款美味、营养的午 餐食谱,包括主菜、配菜、 汤品等,并教授制作方法。
食材选购与储存
感谢观看
印度
意大利
印度的午餐文化丰富多样,人们通常会选 择咖喱、米饭、面食、豆类和蔬菜等食物。
在意大利,午餐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 一环。人们通常会慢慢享用三道菜肴,包 括开胃菜、主菜和甜点。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平衡膳食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人们需要摄取均衡的膳食。这包括适 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控制热量摄入
过量的热量摄入会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因此,人们 应该注意控制每餐的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搭配食物
合理搭配食物是健康饮食的关键。人们应该选择新鲜、多 样化的食物,避免过多的加工食品和高热量食品。
个人健康状况
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可能需要调整饮食计划。 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糖分摄入,高血压患者需要限 制盐分摄入。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快乐的午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
(教材第14~15页)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一样多”“谁比谁多或少”。
2. 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进而深入理解“多”“少”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样多”“谁比谁多或少”。
难点: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快看,今天的小松鼠家多热闹啊!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教材第14页情境图)学生可能会回答:•小松鼠家要准备吃饭了,已经摆好了盘子、勺子和杯子。
•有6只小松鼠在准备吃饭。
•桌子上摆着7个杯子、5个勺子和6个盘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发现了不少信息。
可是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小松鼠准备的餐具合适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快乐的午餐。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小松鼠家热闹的午餐场景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小松鼠准备的餐具够吗”,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一起探究新知识,投入课堂教学。
二、探究新知1. 认识“一样多”。
出示课件。
(教材第14页小松鼠与盘子的比较图)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把餐桌上的盘子分给了小松鼠,快来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小松鼠和盘子一样多,盘子够了。
师:你们仔细想想,老师是怎样分的?生:每只小松鼠一个盘子。
师:像老师这样一只小松鼠对应一个盘子,然后再作比较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学生如果答不出“一一对应容易比出谁多谁少”,教师要指出图中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告诉学生;如果学生能说出这样容易看出谁多谁少,教师就可以适当告诉学生这样一一对应地作比较,可避免重复数或漏数。
)设计意图:给学生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 认识“谁比谁多(少)”。
出示课件。
(教材第14页小松鼠与勺子、杯子的比较图。
)师:看!同学们,老师把餐桌上的勺子和小松鼠也像刚才一样,一个对应一个地摆了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够吗?生:勺子少了1个,不够了。
快乐的午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快乐的午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认识和理解“午餐时间”和“上午下午”的概念2.熟练掌握“个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与午餐相关的数学问题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个位数加减法”运算方法的熟练掌握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1.对上午和下午概念的理解与判断2.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过程活动1:引入1.出示一张午餐时间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午餐、午餐时间在哪个时间段内等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概念,区别和是什么。
活动2:学习1.介绍如何使用“个位数加减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自行计算几个例子。
2.结合午餐时间,出示几道数学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活动3:固化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做出多道有关午餐的数学题。
活动4:检测让学生交换答案,互相检查并讨论出错的地方。
四、教学评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表现将根据以下几个要素进行评估:1.学生是否理解午餐时间和上下午的概念2.学生的“个位数加减法”计算能力3.学生解决午餐相关数学问题的能力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课内的练习,并将问题与答案记录在笔记中。
2.根据自家午餐时间,设定几道与其相关的数学题,让学生独自完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午餐时间和上下午这两个概念。
有关“个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引入,除了可以为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外,还能优化数学课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之路铺平道路。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期待和乐趣。
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表达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惜粮食,热爱生活。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情感,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午餐时间为背景,设计一系列与午餐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数技能,能够熟练地点数10以内的数字,并能够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对物体进行数量和形状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算术运算,如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注重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创新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快乐的午餐(课件)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共18张PPT)

北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同学们快看,今天的小松鼠 家多热闹啊!你们看到了什么?
例题讲授
小松鼠家要准备吃饭了,已 经摆好了盘子、勺子和杯子 。
有6只小松鼠 在准备吃饭。
桌子上摆着7 个杯子、5个勺子
和6个盘子。
同学们视察得很细致,发 现了不少信息。可是这些小 松鼠准备的餐具合适吗?
… … … … … …
够吗?
一样多,够了。
… … … … …
够吗? 呢?
少了1个,不够。
… … … … …
够吗? 呢? 比 多。
比 少。
多了1个, 够。
… … … … … …
… … … … … …
比 少。
比 多。
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最多, 最少。
归纳总结:
比较多少时,用一一对应的 方法,谁有剩余谁就多,没有剩 余就一样多。
新知应用
1.画一画。(教材P15练一练第1题)
2.哪一堆正合适?画“√”。(教材第P15练一练第2题)
√
√
3.比一比,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教材P15练一练3题)
√
√
课堂小结
一样多
松鼠比勺子多 勺子比松鼠少
课后作业
作业:教材P15第4题。
快乐的午餐(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快乐的午餐(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和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人民币、懂得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认识:1元、5元、10元、20元、50元纸币和1角、5角、1元硬币。
2.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
3. 人民币的兑换:1元=10角,1角=10分。
4. 人民币的使用:购物、找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和基本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特别是1元=10角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纸币和硬币实物、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模拟人民币、购物清单、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兴趣。
2. 新课: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兑换关系及使用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购物活动,使用模拟人民币进行交易,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与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快乐的午餐2. 板书内容:(1)人民币的认识:1元、5元、10元、20元、50元纸币和1角、5角、1元硬币。
(2)人民币的单位:元、角。
(3)人民币的兑换:1元=10角,1角=10分。
(4)人民币的使用:购物、找零等。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人民币的题目。
2. 拓展作业:和家人一起去超市购物,记录购物清单,计算总价和找零。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