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总保费与修正准备金汇总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精算规定的通知-保监寿险[2007]335号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精算规定的通知-保监寿险[2007]335号](https://img.taocdn.com/s3/m/0424c5c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f.png)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精算规定的通知正文:----------------------------------------------------------------------------------------------------------------------------------------------------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精算规定的通知(保监寿险〔2007〕335号)各寿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为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规范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业务发展,我会修订了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的精算规定,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附之《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关于印发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的通知》(保监发〔2003〕67号)之《个人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个人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以下简称“原规定”)废止。
三、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各公司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报备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和万能保险产品。
2007年10月1日前,各公司按照原规定报备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和万能保险产品可以继续销售,并可以执行原规定有关要求。
2007年10月1日后,投资连结保险业务应当按照本规定有关要求进行投资账户评估、投资单位定价和提取责任准备金;万能保险业务应当按照本规定有关要求设立万能账户、决定结算利率和提取责任准备金。
2007年10月1日后,不符合本规定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和万能保险产品不得销售。
特此通知附件:1、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2、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附件1: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第一部分适用范围一、本规定适用于个人投资连结保险和团体投资连结保险。
第二部分风险保额二、除本条第二款规定情形外,个人投资连结保险在保单签发时的死亡风险保额不得低于保单账户价值的5%。
保险费和准备金计算

2.50 418 05 0.005
2021/7/13
14
3、稳定系数
• 稳定系数衡量期望值与实际结果的密切程度, 即平均保额损失率对各实际损失率的代表程 度。稳定系数越低,则保险经营稳定性越高。 一般取10~20%较为合适。
稳定系k数 )( 平
均方差
均 保 额 损 X失 率
上 例 中 ,k稳 0.0 定 05 系 1.81数 % 2 2.7% 6
毛保费 = 纯保费率+附加费率 或,=(保额损失率+均方差)+附加费率 或,= 保额损失率×(1+稳定系数)+ 附加
费率
• 本案例中,若附加费与纯保费的比例为 20%,则 附加费率= 3.26%×20% = 0.652% 毛保费 = 3.26%+0.652% =3.912%
2021/7/13
19
第三节 寿险保费的计算
年 利 率 为 3%, 为 了 在 第 20年 内 每 年 年 末 得 到 100元 , 现 在 应 存 入 多 少 钱 ?
2021/7/13
4388
100(1+i )20=100×(1+3%)20=180.61 1
100V20=100 ×————— = 55.37 (1+3%)20
期末收付1元的普通年金现值an an = 1·V+1·V2+ 1·V3+…+ 1·Vn = Σn Vt
t=1
式中,Σn Vt称为年金现值系数,可查表 t-1
2021/7/13
4355
年金现值—即付年金
0 1 2… … 1元 1元 1·V0 =1·(1+i )0 1·V1 =1·(1+i )-1 1·V2 =1·(1+i )-2
第六章:财产保险精算介绍PPT

(二)财产保险费率厘定的原则
1.法律原则 2.业务原则 3.促进防灾防损的原则
下一张
法律原则
(1)费率适当,保证保障的原则——费率的厘定必须 足以赔付所有正常的损失和支付所有的费用。
(2)公平合理的原则——这是指实现费率计算上的公 平,对类似的风险单位应收取相同的费率,对不同的 危险单位应收取不同的费率。
1.保额损失率。 2.稳定系数 3.附加均方差。
1.保额损失率。
(1)保额损失率 (2)保额损失率的保险含义 (3)平均保额损失率的计算
(1)保额损失率
就是保险赔偿金额(赔款)与承保责任 金额(保险金额)之比。
如:的保额损失率为:保额损失率=60万元 /3亿元=2‰ 也就是说,发生的保险事故中每1000元 保险财产要损失2元。
(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概念 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概念
(1)未到期责任 :由于财产保险业务大都是定期的,而保险的 会计核算则是以年度来办理决算,即从每年的1月份起到12月31日 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年1月1日出单的业务,才会在12月31 日到期,其全部有效期都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内,而其他日期出单 的业务,或多或少有一部分有效期是在会计核算的第二年度之内, 这种超过会计年度的保单有效期的业务就叫“未到期责任”。 (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unearned Liability Reserves):又 称保费准备金、未满期责任准备金、未了责任准备金、未满期保 费准备金。是保险人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将保险责任期尚未届满, 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费提存出来形成的准备金。
2.产生未决赔款的原因
(1)未决赔款:被保险人提出索赔,但保险 人对事故的认定,赔偿金额的大小难以确定时 需提存; (2)已决未付额:保险人对索赔案件已调查 结束,应赔金额亦已确定,但由于结算原因, 支付过程尚未完成; (3)已发未报案件:在年内发生,但由于被 保险人尚未索赔,需要在次年赔付的保险责任 案件。
第6章人身保险

(三)意外伤害保险的分类
1.按投保对象分类为团体意外伤害保 险 、个人意外伤害保险 2.按实施方式分为自愿性的意外伤害 保险 、强制性的意外伤害保险 3.按承保风险分为普通意外伤害保险、 特种意外伤害保险 4.按险种结构划分为单纯意外伤害保 险 、附加意外伤害保险
五、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是指以人的身体 为对象,当出现合同中约定的被 保险人患病支出医疗费用或因病 致残造成收入损失时,由保险人 履行补偿责任的一种人身保险。
(一)意外伤害的界定 意外伤害应该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1.意外伤害是非本意的。 2.是外来的。 3.是突然的。即引致伤害的原因是突 然出现,而不是早已存在的或长年累 月形成的,受害者在面临风险时来不 及预防。
(二)意外伤害保险的特点 1.保险金额 2.费率的计算 3.保险责任 4.保险期限 5.赔偿方式
与传统型寿险产品相比,新型 寿险产品是保险产品与其他金融 产品的充分的和巧妙的结合,这 类产品既考虑到投保人和被保险 人的方便和利益,同时注意到保 险人自身经营风险的分散。
1.变额人寿保险。 变额人寿保险,也叫投资连接 寿险。按美国全国保险监督官协 会制订的《变额人寿保险示范法 规》的观点,变额人寿保险基本 上是一种普通终身寿险,提供数 额可变的死亡和(或)生存保险 金给付。
二、人身保险合同的构成要素 (一)合同的主体 即指在人身保险合同订立、履行 过程中的参与者,也就是根据保险 合同的约定,有权享有合同赋予的 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的人。 (二)合同的客体 即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所共 同指向的对象——保险利益。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本人; 配偶、子女、父母;前项以外与投保人 有抚养、赡养或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 员、近亲属;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 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 有保险利益。
§6Chap 6 准备金的计提汇总

已 发 生 已 报 告 未 决 的 赔案 准 备 金
( 理 赔 费 用 准 备 金)间直接接理理赔赔费费用用准准备备金金
损 失 准 备 金 的 计 提已未知知赔赔案案准准备备金金::为为已已报发告生案但件尚中未的报未告来赔支案付所而计准提备的的准金备额金
帐面损失准备金(Carried loss reserve)
❖保险公司在内部或外部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尚未支付赔 款责任的数额。
❖这一数值是财务报表上的。
损失准备金额度(Loss reserve margin)
❖=所需损失准备金—表性损失准备金
§6.3 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偿准备金 计提方法
❖ 一、经典方法 ❖ 1、逐案估计法:对已报告的赔案逐个估
❖ 五. 赔案库的表格 ❖ P164 表6-1
理赔档案
❖ 个别术语解释
零准备金赔案:为了监控可能发生负债而立案的 赔案,而由于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该项负债 的存在所以目前尚不需计提准备金,但因为该项 负债潜在的可能性,公司有必要对其进行监控。
FTP:小额财产赔案不需建立赔案文件即可进行 赔付的案件
❖ Cij 表示事故年i的所有赔案在进展年j年内的 赔款额
❖ 年内赔损额流量三角形 元素由累积赔款额流 量三角形 计算得到
❖ 计算公式 Cij X ij X i, j1
❖ 累积赔损额流量三角形 元素由年内赔款额流 量三角形 计算得到
❖ 计算公式
2.流量法的基本思想
❖ 1)根据流量三角形,找出进展规律,估计
§6.4 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 的计提方法
❖ 常见的计提方法: ❖ 链梯法(CL法), ❖ 每案赔付法 ❖ (已发生每案赔付法PPCI法, ❖ 已结案每案赔付法PPCF法) , ❖ 准备金进展法(PCE法) ❖ Bornhuetter_Ferguson法B-F法
精算师考试大纲

A1数学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选择题考试要求:本科目是关于风险管理和精算中随机数学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概率统计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初步了解各种随机过程的性质。
考生应掌握概率论、统计模型和应用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考试内容:A、概率论(分数比例约为35%)1. 概率的计算、条件概率、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第一章)2. 联合分布律、边缘分布函数及边缘概率密度的计算 (第二章)3.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1、§3.2、§3.4)4. 条件期望和条件方差 (§3.3)5. 大数定律及其应用 (第四章)B、数理统计(分数比例约为25%)1. 统计量及其分布 (第五章)2. 参数估计 (第六章)3. 假设检验 (第七章)4. 方差分析 (§8.1)C、应用统计(分数比例约为10%)1. 一维线性回归分析 (§8.2)2. 时间序列分析(平稳时间序列及ARIMA模型) (第九章)D、随机过程(分数比例约为20%)1. 随机过程一般定义和基本数字特征 (第十章)2. 几个常用过程的定义和性质(泊松过程、更新过程、马氏过程、鞅过程和布朗运动) (第十一章)E、随机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10%)1. 关于布朗运动的积分 (§11.5、第十二章)2. 伊藤公式 (§12.2)考试指定教材: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数学》肖宇谷主编,李勇权主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版,所有章节A2 金融数学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 选择题考试要求:本科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数学知识背景。
通过学习本科目, 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利息理论、利率期限结构与随机利率模型、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上述几部分内容涉及的方法和技巧。
考试内容:A、利息理论 (分数比例约为30%)1. 利息的基本概念(分数比例约为4%)2. 年金(分数比例约为6%)3. 收益率(分数比例约为6%)4. 债务偿还(分数比例约为4%)5. 债券及其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B、利率期限结构与随机利率模型(分数比例约为 16%)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2. 随机利率模型(分数比例约为6%)C、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26%)1. 金融衍生工具介绍(分数比例约为16%)2. 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D、投资理论(分数比例约为28%)1. 投资组合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2%)2. 资本资产定价(CAPM)与套利定价(APT)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6%)考试指定教材: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金融数学》徐景峰主编,杨静平主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所有章节。
浅析《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改革方案》

浅析《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改革方案》2009年4月3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发布《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改革方案》的公告,公告指出2011年春季将全面实施新考试体系,与此同时现行考试制度将废止。
新旧考试体系的差异不仅是正在、即将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们所要关注的,也是开设保险精算专业或方向的高校所要研究的内容。
考虑到大部分开设精算专业或方向的院校主要在本科阶段设立精算师初级考试课程,并且新的资格考试体系的变动也主要集中在准精算师考试部分,所以我只从该层面上分析此次改革方案。
我以寿险方向准精算师资格考试为例从考试科目、内容上对比新旧考试体系(使用2010年秋季考试指南作为旧考试体系对比):旧考试体系中寿险方向的准精算师考试科目共9门:数学基础I、II;复利数学;寿险精算数学;风险理论;生命表基础;寿险精算实务;非寿险精算数学与实务;综合经济基础。
新考试体系中寿险方向的准精算师考试科目改为8门:数学;金融数学;精算模型;经济学;会计与财务;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精算管理。
虽然从科目数量上看,由9门减少到8门,但实质内容确是增加的。
各科目考试内容对比如下(详见附表):1、从旧体系中删除的数学基础I是考生们在本科阶段普遍学过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历年数据显示该门考试的通过率位于9门科目的前列;在新体系下的A1数学添加了随机过程和随机微积分,该部分内容对某些高校的数学专业学生也讲也未必学过,考虑到两部分内容的分值比重占30%,因此是考生们必须花时间熟悉的。
2、旧体系下的03复利数学只占新体系下A2金融数学的40%,余下还有利率期限结构和随机利率模型、未定权益基本分析和风险中性评估、投资组合理论基础等新内容。
3、旧体系下的05、06课程合并为新体系下的A3精算模型,04寿险精算和07寿险精算实务合并为新体系下的A5寿险精算,在题量有限的情况下,考试内容可能会略微宽泛、综合,08非寿险精算与实务部分不变对应着新体系下的A6。
保险准备金

保险准备金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政府有关法律规定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一般都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提存保险准备金,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与其保险业务规模相应的偿付能力。
保险准备金(Insurance Reserves),指的是保险人为履行其承担的保险责任或应付未来发生的赔款,从所收的保险费或资产中提留的一项基金。
[1]分类保险准备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再保险准备金等。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一般都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提存保险准备金,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与其保险业务规模相应的偿付能力。
[1]总准备金总准备金或称自由准备金是用来满足风险损失超过损失期望以上部分的责任准备金。
它是从保险公司的税前利润中提取的。
[2]总准备金是保险人从决算后的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逐年积累,用以应付巨大赔款时弥补亏损的资金。
设臵总准备金,既是保持保险人业务经营稳定和组织经济补偿的需要,也是巨型灾害和特大事故的发生在年度间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提取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是:总准备金=当年实现的利润-当年所得税-调节税-利润留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对未到期保险单提存的一种准备金制度。
之所以规定这种资金准备,是因为保险业务年度与会计年度是不一致的。
比如投保人于2009年10月1日缴付一年的保险费,其中的3个月属于2009年会计年度,余下的9个月属于下一个会计年度。
这一保险单在下一会计年度的前九个月是继续有效的。
因此,要在当年收入的保险费中提存相应的部分作为下一年度的保险费收入,作为对该保险单的赔付资金来源。
按照我国保险精算规定:会计年度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照本会计年度自留毛保费的50%提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持费、风险分类费等,预估为保额的一定百分比
固定费用--- 设计保单费等,与保费、保额的变化无关
3、费用预估、分摊
(1)费用预估依据同类业务过去时期发生的费 用情况;预估应遵循适度性原则(足以补偿实 际发生的费用)、公平性原则(兼顾双方利益)。
(2)由于费用发生于各年有别,要计算均衡毛 保费,需要对费用进行分配或分摊。
PrX (1 Q)E(X ) ,( 99%等)
其中“ X ”是保单给付额现值随机变量,E(X ) 是纯保费,QE(X ) 称为“安全加成量”。
* 在附加保费基础上附加“安全加成量”
三、总保费的计算
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预定利率、死亡率、费率、安全加 成、利润等,计算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保费总额要足以应 付---保险给付、抵补经营费用支出、应对风险偏差、获取 必要利润。
h
P x:n
,纯保费为
h
P x:n
,附加保费用三元法分配如下:
年龄 契约费 维持费 收费费
缴费期间(h 年)
缴清保费期间(n-h)年
(x) , (x 1) , (x 2) ,……,(x h 1) (x h) ,……,(x n 1)
,
h
P x:n
,
h
P x:n
,
h
P x:n
,………
h
P x:n
h
P x:n
,
h
P x:n
,
h
P x:n
,
h
P x:n
h
P x:n,……, Nhomakorabeah
P x:n
h
P x:n
,……,
h
P x:n
按总保费计算原则有:
h
P x:n
a x:h
h
P x:n
a x:h
(
)h
P x:n
a x:h
(
)
h
P x:n
(a x:n
a ) x:h
例 1.在 40 岁签定的保额 1000 元的两全保单,保险 期限至 65 岁,根据以下假设,写出年缴均衡总保费的 计算式。 (1) 初年度佣金是保费的 40%; (2) 续年度佣金为保费的 5%(2~10 年); (3) 保费收入税为各年保费的 2%; (4) 保单维持费初年度每 1000 元保额为 12.50 元,
契约费~销售保单第一年必须的费用,包括体检费、签单费、佣金等,按保 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 表示。
维持费~保单自生效起到失效止,整个保险期间维持契约所必须支付的费用,
催缴保费的费用,契约变更费用,办理贷款费用,用 表示。
收费费~包括收费员的工资等一般按保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成本,用 表示。
设年缴总保费为
备注: ①会计上用包含费用的准备金作为负债来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 ②能降低前期的负债,使账上盈余不至于为负; ③不同的准备金负债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不同。
G(b)
ab c
a c b b
bR(b)
1 f 1 f
a c 其中: R(b) b 表示保额为 b 的保单的费率。
1 f
c 随着保额的增大而减少,同时,费率随着保额的增 b 大而减小。
3、三元法
按保单在保险期限内的不同阶段,不同用途,把附加费用分为三种:契约费、维 持费、收费费,称为三元法。
续年度每 1000 元保额为 4 元; (5) 保险金于死亡后立即给付,无理赔费用。
解:设总保费为G ,则
Ga 1000A 0.4G 0.05Ga 0.02Ga 12.50 4a
40:25
40:25
40:9
40:25
40:24
1000A 12.50 4a
Ga
40:25
40:24
40:25 0.98a 0.4 0.05a
总保费准备金 E( t Le ) (2)过去法:
总保费准备金 =该时刻以前总保费收入的精算积累值 过去保险给付与费用支出的精算积累值
3、比较 tV与E( t Le ) :
0V E( 0 Le ) 0
tV E( t Le ) , t 0 (解释)
初年度均衡附加保费不足以支付实际费用,两者差额在年末 的精算积累值恰等于两种准备金的差额。因为第一年附加费 的亏损将于续年逐年摊回,故续年情况类似,总准备金仍小 于均衡纯保费准备金。
4、安全加成的基本方法
(1)安全加成的必要性 :
保险定价中均使用预定的死亡率、利 率、费率,当发生“预定率”与“实际率” 的不利偏差时,导致保费不足以补偿实际发 生的成本,保险公司通过安全加成的办法加 收保费来应对保费不足的风险。
(2) 安全加成的基本方法:
* 在纯保费基础上加成:设 Q 为安全加成系数, 为置信水平
40:25
40:9
第二节 总保费准备金
----包含费用的准备金
1、总保费准备金:基于“均衡总保费”和“保险金给付与实 际费用支付”而计算的准备金称为“总保费责任准备金”。
2、计算: (1)未来法:
总保费准备金=未来保险给付与费用支出的精算现值 未来总保费收入的精算现值
包含费用的损失量: t Le 未来保险金与费用支出的现值-未来总保费收入现值
第六章:总保费与修正准备金
教学要求:
★ 掌握总保费厘定方法及总保费准备金的计算原理。 ★ 掌握修正准备金的一般方法,几种修正制的计算方
法
第一节 营业保费厘定原理(总保费)
一、营业保费的概念
1、营业保费也称毛保费或总保费。(实际保费) 费用加成
2、营业保费=纯保费+附加保费 安全加成 等 利润加成
二、寿险费用的分类及加成法
1、 “寿险费用”:指保险责任给付以外的一切费用支出。 寿险经营的大部分成本发生于未来。
2、费用分类: (1)依据不同的经营环节发生的费用分类:
承保费用 维持费用 理赔费用 投资费用
(2)依据费用与保额、保费相关的尺度分类:
随保费变化的费用----
税金、佣金等,预估为保费的一定百分比
随保额变化的费用----
不同保单毛保费计算有差异~分红保单只要充足,“差 益”结余用红利调整。 无分红保单要保证公平、充足、有 竞争性,计算较难。
1、比例法
按总保费的一定比例提取附加保费的方法。 P P(1 k) , P、P 分别是纯保费、总保费,k是比例系数。
缺点:低保费保单的附加费可能少于实际需要;而高保费、年期 长的险种,附加保费可能多于实际需要。
2、比例常数法
G(b) :保额为 b 的保单的总保费; a :随保额变化的费用的保费比例。
包含了直接随保额变化而变化的保险成本,单 位保额的纯保费是最大的部分; c :保单费用(固定常数); f :随保费变化的用于支付费用的保费比例。
G(b) ab c fG(b) ,其中: a 0 , c 0 , 0 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