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方法
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优化途径

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优化途径发布时间:2021-09-14T06:33:53.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7期作者:叶才芳1 侯冰2 代素芳3 [导读] 摘要:油田资源在开采期间,在前期进行开采过程中比较简单,但是由于油田的深度越来越大,开采难度也会增加,为了更好对油气进行开采,还要不断对其后期开采过程进行优化,将其技术提高。
1,2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王东采油作业区陕西延安 717409;3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西峰采油一区甘肃庆阳 745110摘要:油田资源在开采期间,在前期进行开采过程中比较简单,但是由于油田的深度越来越大,开采难度也会增加,为了更好对油气进行开采,还要不断对其后期开采过程进行优化,将其技术提高。
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油田开采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同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油田开发;后期;采油工程;技术 1 石油资源开发中后期存在的特点油田在开采后,由于开采的深度越来越大,其含油量也会随之降低,含水量增加,这种情况会对油井日产油量造成一定威胁,使其越来越低,一般状况下油水井生产效率都需要通过压力处理工作,并且对其套损井修复水平可以得到提高,使油水通过其生产中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
现阶段为了更好将油井的含水速度提高,可以运用更先进且稳定的油控水技术。
这样不仅可以将采油的效率提高,同时还能对油井的含水量大小进行合理把控,使油井含水量可以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这样在油井进行开发等过程当中,还可以实现开发的要求。
由于当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使用,使注水井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水驱效果,主要是由于吸水剖面进行了有效调整。
现阶段对油田资源进行开采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主要都是以机械采油井的方法进行操作,然而在实际进行工作期间,其工作时间长短以及维护周期相对而言比较长。
有可能会出现水淹问题,因此油水井维护方面,不断对其进行把控,使其成本能够得到减少,进一步推动油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优化。
压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压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简介压驱技术是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用增加井口或注水井口的压力,从而提高油井采油或注水效果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种常用的油田开发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压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压驱技术的原理压驱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增加井口压力,改变油藏内部的原生态,改善石油流体的流动性和推动石油的运移。
其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压力驱动增加井口压力可以改变油藏内部的渗流方向和渗流路径,从而使石油流体向井口方向运移。
这是压驱技术最基本的原理。
2.2 驱替作用压驱技术除了改变渗流方向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油井周围水环境的盐度或酸碱度,改变油井周围的环境条件,从而实现对石油的驱替作用。
这是压驱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2.3 地层压力分布研究地层压力是石油运移的驱动力之一。
通过对油井和附近井的压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地层压力分布规律,为压驱技术的实施提供依据。
3. 压驱技术的应用压驱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压水驱油压水驱油是最常见的压驱技术应用之一。
通过注入高压水,改变地下油藏的渗流方向,推动石油向井口运移,提高采油效果。
3.2 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驱油是一种常见的增强油田采收率的方法。
通过注入二氧化碳,改变油藏内部的气体体积和渗流方向,促进油藏中的石油向井口运移。
3.3 氮气驱油氮气驱油是通过向油井注入氮气,改变油藏的压力,从而增强石油的流动性,提高采油效果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某些高粘度油田。
3.4 聚合物驱油聚合物驱油是通过注入聚合物,改变油藏内部的流动性,提高石油的采收率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改变油藏的渗透性和黏度,促进石油向井口运移。
3.5 考虑环境因素在应用压驱技术时,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例如注水井与采油井的布置、注水液体的处理和回收等。
合理考虑环境因素可以提高压驱技术的效果,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总结压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油田开发方法,通过增加井口压力,改变油藏内部的渗流方向和环境条件,从而实现对石油的驱替作用,提高采收率。
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分析

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分析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石油地质工程中注水开发成为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技术。
随着注水周期的延长和高含水期油田的出现,注水开发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些改善措施,并探讨其实施效果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高含水期油田是指地质条件复杂,油层中含水率较高的油田。
这类油田注水开发存在以下问题:1. 采收率低:由于高含水期油田油层中含水率较高,注水前往往需要进行水驱或气驱开发,使得油层中的原油难以有效提取,采收率较低。
2. 地层压力不足:地层压力是维持油田正常开发和产出的重要条件,而高含水期油田往往地层压力不足,难以实现有效开发。
3. 油水混合物净化困难:高含水期油田中原油和水混合在一起,难以有效分离。
4. 能耗高:由于地层条件复杂,注水开发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能耗较高。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高含水期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二、改善措施的分析1. 优化注水方案采取合理的注水方案是提高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
优化注水方案可以通过提高注水井的布置密度、调整注水层位、增加注入压力等方式来实现。
还可以通过精确的地层模拟和水驱试验来确定最佳的注水方案。
2. 加强地层改造地层改造是指通过在地层中注入化学剂、微生物或其他改造剂,改变地层物性和渗透性,从而提高地层的油水分离效率和原油采收率。
针对高含水期油田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地层改造技术,如聚合物驱油技术、微生物改造技术等。
3. 提高注水效率提高注水效率是通过改善注水设备和技术来实现的。
可以通过更新注水设备,提高注水管道的输送能力,增加注水泵的压力等方式来提高注水效率。
还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注水技术,如水平井注水技术、自动调节注水技术等,提高注水效率。
4. 净化油水混合物针对高含水期油田中油水混合物难以净化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油水分离措施。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及递减规律分析方法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及递减规律分析方法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油田被发现并投入生产。
然而,油田的开采量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这就需要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和递减规律分析,以便及时调整开发策略,提高产量和效益。
一、评价方法1.1生产数据分析法生产数据分析法是目前油田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依据油田生产数据,分析油井渐进开采的产量、成本、效率等指标,来评价油田的开发效果。
常用的生产数据包括每口井的产量、采出的石油类型和品质、采油率、水油比、井底压力等。
1.2测井资料分析法测井是钻井后必须进行的一项勘探工作,是获取井壁结构、矿物成分、水文地质等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油田评价中,测井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测井资料,可以评价不同井段的矿物成分、孔隙度、渗透率等物理特性,进一步了解油藏性质。
1.3封存地层分析法封存地层是指那些没有开采过的油藏,通常被用来判断油藏的潜力和可采储量。
通过对封存地层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油藏的分布和储量,这对评价油田潜力和开发前景非常有帮助。
二、递减规律分析方法2.1经验法经验法是一种简单直观、易操作的递减规律分析方法。
它主要依据历史生产数据计算递减常数,进而预测油田的产量变化趋势。
经验法的主要限制在于它没有考虑到油田的物理、化学和地质特性等因素,因此预测精度较低。
2.2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一种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油藏生产模型,来分析递减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建立的模型通常包括盈亏平衡模型、物态方程模型、物理模型等,通过计算模型得出的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油田的产量变化趋势。
2.3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递减规律分析方法。
它依据人脑神经元工作的原理,通过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油田的产量变化趋势。
该方法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优点,但训练网络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总之,评价油田开发效果和分析递减规律是油田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油田资源,提高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利用动态调配方法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同 。高渗透 层 压力 传导 快 , 渗 透 层则 压力 传导 慢 。 低
当 动 态 地 改 变 注 水 压 力 ( 注 水 量 ) , 渗 层 反 应 或 时 高
较 快 , 渗 层 反 应 较 慢 , 样 就 在 高 、 渗 层 之 间产 低 这 低
透 方 向 推 进 , 成 “ 道 ” 使 低 渗 透 部 位 在 常 规 注 水 形 水 , 条 件 下 难 以 动 用 , 间 、 内剩 余 油 潜 力 大 。为 挖 掘 层 层 层 间 、 内 部 潜 力 , 善 油 田 水 驱 开 发 效 果 , 年 我 层 改 今 区 运 用 动 态 调 配 注 水 方 法 , 油 田 开 发 得 到 一 些 改 使
根 据动 态提 高 压 力 注 水 ( 提 高 注 水 量 ) , 或 时 高 渗条 带 升压快 , 把 交渗 到好 层油 及 时采 出 。 可 总 之 , 态 调 配 的 实 质 在 于 : 是 利 用 非 均 质 地 动 就
层 中 不 同 渗 流 特 性 介 质 的 压 力 传 导 速 度 不 同 , 为 人 在 高 、 渗 透 层 之 间 造 成 一 个 不 稳 定 的 压 力 场 , 而 低 从 提 高 注 入 水 的 波 及 效 率 , 到 提 高 采 收 率 的 目的 。 达 3 动 态调 水 在油 田 中的实 施及 效果
水发 生渗 流转 换 , 渗层 带 的油 交渗 到 高渗透 层带 , 低 提 高 注 水 时 , 层 压 力 恢 复 快 , 渗 到 好 层 的 油 被 及 好 交 时采 出 。 ③ 动 态 调 配 后 , 体 在 平 面 的 流 动 状 况 流 与 层 内 非 均 质 油 层 相 类 似 , 期 升 压 或 提 高 注 初 水 量时 , 采 出高渗条 带 油量 。 先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油藏地质特征是指石油藏区域的地质状态和特性。
油藏的地质特征对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我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的分析:一、油藏地质特征:1.油藏的形成:油藏的形成是指石油在地质演化过程中,通过地质作用在地层中形成的,主要包括生、成、藏三个阶段。
油藏的形成通常是与沉积岩石或岩浆活动有关,因此油藏的地质特征往往与区域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沉积区域等有关。
2.油藏的类型:油藏的类型包括岩性油藏、砂岩油藏、炭层气盆地中的煤层气田、碳酸盐岩油藏等。
不同类型的油藏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因此在勘探和开发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油藏的地质特征。
3.油藏的构造及特征:油田构造是指形成油藏的构造,包括隆起带、断裂带、古隆起带、凹陷带等,油藏通过油藏空间、油气成藏条件、储集层等特征划分成多个区块。
其中油藏空间是指容纳石油或天然气的岩石空间,包括裂缝、孔洞、富水层、有效储集层等;油气成藏条件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含油气饱和度、油气类型等;储集层则是指具有较好油气成藏条件的地层。
油藏的构造和特征对勘探和开发的方案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油藏开发对策:1.勘探及探测:可以通过地震勘探、测井、钻探等方式探测油藏地质特征。
在开发初始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勘探和探测,以确定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从而制定适合的勘探和开发方案。
2.注水或注气:注水或注气是增加储层含水或含气压力的一种方式。
这样可以促进地下油气向油井移动,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3.提高采收率:提高采收率是指增加油藏中被生产采出的油的百分比。
常用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地下增压、水驱、气驱等。
在正确有效地使用这种方法的作用下,可以大幅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4.改进采油工艺:采油方法也与油藏地质特征密切相关。
如采用不同的吸油方式,如通过地下增压、水驱、气驱等,来挤出油井中艰涩无法摆脱的大量油藏中的石油。
如果采油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分析问题原因,改进采油工艺,改善油藏开采效果。
注水开发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控制方法

注水开发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控制方法注水开发是一种常用的油田开发方法,通过注入水或其他人工注入液体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然而,注水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和油分离困难、油水比大幅度下降以及地下水污染等。
因此,为了有效控制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合理选择注水井位置:注水井的位置选择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应根据油田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注水井布设。
同时,还应考虑到油井的距离、注水井的注水能力等因素,确保注水井的水能够有效覆盖到油井。
2.优化注水方式:在注水开发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注水方式,如水驱、气驱、聚合物驱等。
根据油田地质条件和油藏特点进行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选择合适的注水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采收率。
3.控制注入液体的质量和量:注水的质量和量对采收率的影响很大。
必须确保注入液体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不带有有害物质。
同时,注入液体的量应根据地下储层情况和注水效果进行调整,避免注水过量或不足。
4.定期进行地下储层调查分析:通过定期进行地下储层调查和分析,了解油藏储集层的特征和分布,掌握油藏的动态变化情况。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注水开发的有效进行。
5.加强油水分离技术:要加强油水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和质量。
这有助于减少注水开发中油水混合导致的问题,提高采收率。
6.实施二次采油技术:在注水开发后,可以选择实施二次采油技术,如聚合物泡沫驱、微生物驱等,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调节地下储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增加原油的流动能力。
7.加强环保措施:在进行注水开发时,要加强环保措施,避免地下水污染和环境破坏。
可以采用一些环保设施和技术,如污水处理设备、环境监测技术等,确保注水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总之,注水开发油田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但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其带来的问题。
通过合理选择注水井位置、优化注水方式、控制注入液体质量和量、地下储层调查分析和加强油水分离技术等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注水开发的效果。
油田开发晚期提高开发效果的方法

些情 况下 仍保 留原来 设 计 的原 油采 收率 ,但 要达
到 这个 原油 采 收率需要 采 取大量 先前 没有 预见 到 的
措施 ( 网加 密 、强化 注水 、采 用大 量提 高原 油采 井 收率 方法 和增 产增 注 措 施 ) 。所 以 ,老 油 田开发 系 统 的完善 需要 考虑 在长 期生产 过程 中因技术 原 因导
高原 油采 收率 的新 方法 息息相 关 ,这些 技术 方法 可
降低 原来设 计 的原油 采 收率 。某些 情况 下 ,在后来 的规划 方案 中原 油采 收率 比原来 选 用 的要 低 ( 但不
是 因为技术 原 因导 致 的油 田属性 的改 变 ) ,在 另外
一
在 特定 时期提 高原 油产 量 。 原油 产量 下降 的第 三 阶段 研究 的较 多 。它 的特 点是 油 田开发 的技术 经 济效益 不 断降低 ,但 剩余 可 采储 量依然 丰 富 ,可 实施 地质 工艺措 施进 行 补偿 。 在第 四开发 阶段 ,原 油产 量 不 断下 降 ( 1年 可 达 2 6 ,含水 率 或缓慢 上 升 ,或 保持 稳 定 ( 3/ 9) 在开
明显。
开发的阶段 性概念和 阶段划分标准 ,然 而在很 多情况下 ,地 质条件和所采用的开发 系统 的 巨 大差异使得具体 油田的开发阶段 并不相 同。文 章 以罗马什金 油田为例 ,介绍 了油 田各个 开发 阶段 的开发 时间和开发特 点 ,详 细研究 了开发
晚 期 油 田 的储 量 开 采 问题 ,论 述 了在 油 田 开 发
很 多情况 下 ,地 质条 件 和所采 用 的开发 系统 的 巨大 差异 使得具 体油 田的开发 阶段 并不 相 同 。在 这种 情
况下 ,通 过建立 采油 速度 和储 量利 用率 的关 系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一、开发层系调整技术
1.开发层系细分调整的原则
通常油田进行开发细分调整的原则包括下列几方面:
(1)通过大量的实际资料,并经过油藏动态分析证实,由于某种原 因基本未动用或动用较差的油层有可观的储量和一定的生产能力,
能保证油田开发层系细分调整后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2)弄清细分调整对象。
在对已开发层系中各类油层的注水状况、 水淹状况和动用状况认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弄清需要调整的油
层,以及这些油层目前的状况。
(3)与原井网协调。
调整层位在原开发井网一般均已射孔,所以在 布井时必须注意新老井在注采系统上的协调。
(4)大面积的层系细分调整时,如果需要划分成多套层系时,则尽 可能一次完成,这样的经济效益最佳。
(5)层系细分调整时,要求相应的钻井、测井、完井等工艺必须完 善、可行 。
23
p一、开发层系调整技术
2.开发层系细分调整的方法
根据油藏具体地质、开发状况的不同,层系细分调整有这样几种方法: (1)新、老层系完全分开,通常是封堵老层系的井下部的油层,全部转 采上部油层,而由新打的调整井来开采下部的油层。
(2)老层系的井不动,把动用不好的中、低渗透油层整层剔出,另打一 套新的层系井来进行开发。
(3)把开发层系划分得更细一些,用一套较密的井网打穿各套层系,先 开发最下面的一套层系,采完后逐层上返。
(4)不同油层对井网的适应性不同,细分时对中、低渗透层要适当加密。
(5)细分层系,打一批新井也有助于不断增加油田开采强度,提高整个 油田产液水平。
(6)层系细分调整和井网调整同时进行。
(7)主要进行层系细分调整,把井网调整放在从属位置。
(8)对层系进行局部细分调整。
24
p一、开发层系调整技术
3.开发层系细分调整要注意的问题
(1)油田地下调整要和地面流程、站库改造同时进行;
(2)大面积进行层系的细分调整是一项投资大的工作,除必须进行 可行性研究外,还要开辟试验区;
(3)细分调整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4)调整井打完以后,必须认真进行水淹层测井并解释,确定每口 井的射孔层位和注采井别,补孔也一样,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效 果;
(5)层系细分越早,越早解决层间、层内、平面各种矛盾,开发效 果就会越好。
25
p一、开发层系调整技术
4.层系细分调整的合理程序
细分调整的合理程序一般分为五大步骤:
(1)通过油水井的分层测试和观察井的分析,弄清油层动用状况及 潜力所在,确定调整对象;
(2)编制细分调整井部署方案或其它形式的调整方案;
(3)通过测井,认真弄清调整对象(调整井或补孔井)的分层水淹 情况,对油田地层情况、水淹状况和生产状况进行再认识,确定每
口井的具体射孔方案和注采井别;
(4)制定射孔方案的实施步骤;
(5)观察方案实施效果,并认真进行总结。
26
p二、油田注采井网调整技术
油田注采井网调整的必要性有以下几方面。
(1)油层多、差异大,开发部署不可能一次完成。
(2)油藏复杂的非均质性不可能一次认识清楚。
(3)油藏开发是动态的变化过程,一次性的、固定的开发部署不可 能适应各开发阶段变动过程的需要。
当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时,地下的油水分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剩 余油已呈高度分散状态,此时油藏平面差异性对开发的影响已经突
出成为主要矛盾,靠原来的井网已难以采出这些分散的剩余油,需
要进一步加密调整井网。
27
p二、油田注采井网调整技术
1、井网加密方式
一般说来,针对原井网的开发状况,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式:
(1)油水井全面加密。
(2)主要加密注水井。
(3)难采层加密调整井网。
(4)高效调整井。
2、老井必须采取的相应措施
在进行井网加密调整的地区,老井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包括: (1)在编制调整方案时,必须新、老井统一考虑,保持调整对象注采 关系协调;保持非调整对象注采关系协调。
(2)在实施方案时,新、老井必须同时实施,这样才能保证有好的开 发效果。
(3)在进行动态分析时,应该既有总的情况,又有分层系情况,这样 才能保证掌握油田开采的主动权。
28
p二、油田注采井网调整技术
3、打调整井的时间问题
对于零星的注水井和采油井,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开发
方案打完井,对油层再认识后,发现局部井区方案不够合理,通常
是主力油层注采系统不完善,这时安排打零星调整井,使主力油层
注采系统完善,这种井打的时间很早;另一种是局部地区开发效果
不好,水淹体积小,需要打加密调整井,这些地区打井只有在把井
下情况看准后才能部署,一般说来时间较晚些。
4、打加密调整井的注意事项
(1)在同一层系新、老井网注采系统必须协调。
(2)加密井网应尽可能同层系的调整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3)井网加密除了提高采油速度外,应尽可能提高水驱动用储量,
这样有利于提高水驱采收率。
(4)射孔时要避开高含水层,以提高这批井的开发效果。
(5)解决好钻加密调整井的工艺和测井工艺是调整效果好的保证。
29
p二、油田注采井网调整技术
5、井网局部完善调整
井网局部完善调整就是在油藏高含水后期,针对纵向上、平面上 剩余油相对富集井区的挖潜,以完善油砂体平面注采系统和强化低
渗薄层注采系统而进行的井网局部调整。
6、井网抽稀
井网抽稀是井网调整的另一种形式,它往往发生在主要油层大面 积高含水,这些井层不堵死将造成严重的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或
为了调整层间干扰,或为了保证该层低含水部位更充分受效,控制
大量出水,因此有必要进行主要层的井网抽稀工作。
井网抽稀的主要手段可以有两种,一是关井,二是分层堵水和停 注。
30
p三、应用周期注水方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周期注水也称作不稳定注水、间歇注水、脉冲注水等,是20世纪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开始在前苏联和美国实施的一种注水方法,在 前苏联应用比较广泛。
1.周期注水的驱油机理
周期注水作为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注水方法,其作用机理与普 通的水驱不完全一样,它主要是利用压力波在不同渗滤特性介质中
的传递速度不同,通过周期性的提高和降低注水量的办法使得油层
内部产生不稳定的压力场和在不同渗透率小层之间产生相应的液体
不稳定交渗流动。
31
p三、应用周期注水方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2.影响周期注水开发效果的油藏条件
(1)油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2)垂直渗透率的大小对周期注水的效果也有影响
(3)周期注水对砂岩和碳酸盐岩均有效
(4)小层平面间的水动力不连通程度参数(ψ)的影响
(5)周期注水的油藏最好是封闭的
(6)周期注水对亲水和亲油的储层都适用
(7)周期注水时油藏必须具有高于某一临界值的剩余油饱和度 (8)水滞留(利用)系数β的影响
(9)油水粘度比的影响
32
7 5 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方法
7
p四、复杂井技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在提高采收率方面人们现有两个大的方面作为努力方向:一是不
断的改进各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EOR),这包括各种物理的、化学的 方法;另一种为改善原油采收率(IOR),而这方面主要是从开发策略、 井网、增加泄油面积等增加可采储量。
人们便开始钻水平井,后来
进一步考虑减少钻井成本、增加泄油面积和提高开采速度以及不同
特殊类型油藏的开发,如多油层油藏、小断块油藏、小砂体油藏
等,因钻水平井已不能满足要求或成本太高,又发展成为多枝井,
即在一个主井筒下钻多个不同分枝的水平井或定向井,以达到增加
泄油面积、增加控制储量、增加产量、减少成本的目的。
从而极大
的改善原油的采收率。
钻水平井和多枝井的主要目的是要达到增加泄油面积、增加控制 储量、增加原油产量、减少钻井成本、使原不经济的油田或边际油
田得以开发,从而极大的改善原油的采收率。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