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1、什么是民族音乐?答:民族音乐(ethnic?music)原意为“少数民族音乐”,广义的说法: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的说法: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2、音乐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语言有哪些关联?答:一、音乐与自然环境以乐器为例:①湿润的东南亚适宜竹子生长,竹制乐器较多,如笛子;干燥的阿拉伯地区,同样形态的笛子材质则选取苇秆,制成纳伊笛。
②盛产木材的东亚一带所使用的琵琶,其共鸣箱是用整块大木头挖空制成的;在干燥而不生产大木头的中亚,琉特类乐器的共鸣箱一般都是小型的,即使像乌德琴(阿拉伯琵琶)那样的大型乐器,其共鸣箱也是用木片拼凑制成的。
③干燥地带的游、牧畜牧社会,传统的琴弦多使用以羊的肠子制成的羊肠弦;中国等出产蚕丝的地方以丝弦为主。
随着社会发展,近代出现了金属弦和尼龙弦。
④以鼓为代表的膜鸣乐器,蒙在鼓框胴体两面的皮革有牛皮、羊皮、马皮、蛇皮、猫皮、狗皮、骆驼皮等,皮革来源多就地取材,与当地动物的饲养和生长环境相关。
以音阶为例:①温带的东亚地区主要使用五声音阶。
②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③印度、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
二、音乐与社会环境关于生产方式:①斯里兰卡的原住民维达族,其生产方式很少依赖于集团性的协作来进行劳动,因此没有集体所共有的歌和舞,每位成年男子都有自己创作的歌和舞。
此外,在安达曼岛等地的自然民族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各人拥有自己的个别性歌唱的状况,这应该可以认为是与生产方式有紧密关系的歌、舞形式。
②因纽特人的音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猎捕北美驯鹿的个人劳动为中心的音乐,其节奏较为自由,不具统一性;一是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为主的音乐,其节奏较具有规律性,适合于集体性歌唱。
这也表现了生产方式与音乐节奏的关联。
关于专业音乐家:在印度教的社会中,专业从事音乐工作并不是根据个人才能,而是被纳入种姓之中,专业音乐家是作为地位特别底下的贱民的职业而存在的。
世界民族音乐探秘

世界民族音乐探秘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各不相同。
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秘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了解其独特之处。
一、非洲音乐非洲是音乐的摇篮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
非洲音乐以鼓乐为主要特点,鼓声激昂有力,节奏感强烈。
同时,非洲音乐还注重合唱和舞蹈,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非洲音乐的特点是多声部合唱,多种乐器的组合,以及强烈的节奏感和律动感。
二、亚洲音乐亚洲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陆,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
中国的民族音乐以古琴、二胡、笛子等传统乐器为主,音乐风格独特,富有东方韵味。
印度的民族音乐以印度古典音乐为代表,以琴、鼓、箫等乐器演奏,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富有宗教色彩。
日本的民族音乐以箏、筝、鼓等传统乐器为主,音乐简洁明快,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三、欧洲音乐欧洲是世界音乐发展的重要地区,拥有众多著名的古典音乐家和作曲家。
欧洲的民族音乐风格多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
例如,爱尔兰的民族音乐以小提琴、竖琴和手风琴为主要乐器,音乐节奏欢快,富有民族特色。
希腊的民族音乐以琴、鼓、笛子等乐器演奏,音乐旋律优美动人,富有地中海风情。
四、美洲音乐美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陆,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
南美洲的民族音乐以巴西音乐和拉丁音乐为代表,节奏感强烈,富有热情和活力。
北美洲的民族音乐以美国的蓝调音乐和乡村音乐为代表,音乐风格独特,富有美国的草根文化。
五、大洋洲音乐大洋洲是一个由岛屿组成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
夏威夷的民族音乐以吉他和乌克丽丽为主要乐器,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富有夏威夷的风情。
毛利人的民族音乐以长号、鼓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音乐节奏强烈,富有原始的力量感。
通过对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的探秘,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特之处,反映了其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世界民族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1、什么是民族音乐?答:民族音乐(ethnic music)原意为“少数民族音乐”,广义的说法: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的说法: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2、音乐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语言有哪些关联?答:一、音乐与自然环境以乐器为例:①湿润的东南亚适宜竹子生长,竹制乐器较多,如笛子;干燥的阿拉伯地区,同样形态的笛子材质则选取苇秆,制成纳伊笛。
②盛产木材的东亚一带所使用的琵琶,其共鸣箱是用整块大木头挖空制成的;在干燥而不生产大木头的中亚,琉特类乐器的共鸣箱一般都是小型的,即使像乌德琴(阿拉伯琵琶)那样的大型乐器,其共鸣箱也是用木片拼凑制成的。
③干燥地带的游、牧畜牧社会,传统的琴弦多使用以羊的肠子制成的羊肠弦;中国等出产蚕丝的地方以丝弦为主。
随着社会发展,近代出现了金属弦和尼龙弦。
④以鼓为代表的膜鸣乐器,蒙在鼓框胴体两面的皮革有牛皮、羊皮、马皮、蛇皮、猫皮、狗皮、骆驼皮等,皮革来源多就地取材,与当地动物的饲养和生长环境相关。
以音阶为例:①温带的东亚地区主要使用五声音阶。
②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③印度、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
二、音乐与社会环境关于生产方式:①斯里兰卡的原住民维达族,其生产方式很少依赖于集团性的协作来进行劳动,因此没有集体所共有的歌和舞,每位成年男子都有自己创作的歌和舞。
此外,在安达曼岛等地的自然民族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各人拥有自己的个别性歌唱的状况,这应该可以认为是与生产方式有紧密关系的歌、舞形式。
②因纽特人的音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猎捕北美驯鹿的个人劳动为中心的音乐,其节奏较为自由,不具统一性;一是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为主的音乐,其节奏较具有规律性,适合于集体性歌唱。
这也表现了生产方式与音乐节奏的关联。
关于专业音乐家:在印度教的社会中,专业从事音乐工作并不是根据个人才能,而是被纳入种姓之中,专业音乐家是作为地位特别底下的贱民的职业而存在的。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音乐?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最容易的回答可以是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或者是器乐和声乐,但这似乎过于简单化了,不能说明问题。
如果按国家来计算,世界上就有100多种音乐。
但问题在于有些国家虽然不同,但音乐基本相似,有的虽是一个国家,但内部人种,民族,文化差别很大,音乐往往很不一样。
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世界民族音乐,仅供参考。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一、传承自1994年亚太民族音乐学会在福建师范大学成立以来,得到了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民族音乐学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我们国家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积累了浩如烟海的音乐文献,包括各历史时期、各朝代的乐律、乐曲、乐谱等。
《明清时期中国俗曲的发展与传播》《山东临清张传书法乐谱解读唐宋古乐谱》等研究通过对古代乐曲及乐谱的历史分析进行论证和总结,从而传承了丰富的古代文明,同时也成为亚太传统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宝贵资料。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二、.借鉴亚太地区的文化发展自古以来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同时又各有特色,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小国文化普遍个性突出,但最容易被大国文化团体同化。
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一种文化都应保持独特性和原始性以此保护自己。
为此,韩国汉阳大学的权五圣教授在《2 1 世纪亚洲音乐学未来发展的方向》的发言中强调,中日韩传统音乐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应在个性中寻找共性,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强化自己的民族音乐风格。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三、发现民族音乐学不能总停留在对已有学术问题的研究上。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事业的推广和支持,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潜在力量。
如近年来山东艺术学院师生在中国音乐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他们在深入挖掘中国音乐遗产的基础上,开展中国音乐遗产的保存、传承与发展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历史文物的挖掘与整理,以及文化遗产的专门性研究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世界民族音乐

1、日本的特色乐器有日本筝、尺八、三味线2、歌舞伎: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形成于江户时代,是融舞蹈、对白、歌唱、器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音乐大致可分为两类“所作音乐”与“下座音乐”,剧目按构成因素的特点有科白剧和舞蹈剧之分。
3、板索里:是朝鲜的一种说唱艺术,由唱者、鼓手和听众共同表演的。
是一种叙述完整故事情节的长篇说唱,以小鼓伴奏,唱为主导地位。
4、蒙古长调:字少腔长,有长长的拖音,真声为主。
一般上下各两句歌词,大多描写动物和风景。
5、呼麦:一个人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低沉加高音泛音。
6、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是一种由多种乐器合奏,并加上人声构成的多声音乐。
甘美兰不仅是一种乐队组合形式,它有着特定的音阶、调式、乐曲结构、演奏方式、音乐美学特征、宗教意义和社会功能。
7、越南特色乐器是独弦琴。
8、印度有两种主要的古典音乐传统,即北印度的“印度斯坦”和南印度的“卡纳迪克”。
9、古典音乐、轻古典音乐的两大支柱及其特点。
拉格:拉格含义很广,一般最常用的是将拉格作为一种音阶旋律型来理解,它是北印度斯坦和南印度卡纳迪克音乐系统的基本组织原则和旋律范例。
每一个“拉格”都有自己特定的音阶组合模式和特色音,服从特有的上、下行原则和表现的内容的规定性,并且与特有的旋律乐句相关联。
北印度有200个主要的“拉格”,南印度有72个“拉格”。
塔拉:是印度古典音乐中以节奏圈为主要特征的节奏体系,可以通过鼓语和手势两种方式表达出来。
南北印度音乐塔拉体系比较多,常用的塔拉有15到20种左右。
10、印度班苏利笛:是一种侧吹的竹笛。
既是民间音乐,又是艺术音乐,现在主要是在古典音乐会中常见的乐器。
11、塔布拉鼓:是北印度代表性的打击乐器,由两只鼓共同组成。
12、印度唢呐赛奈伊:双簧乐器,音色的穿透性极强。
13、西塔尔:北印度重要的弹拨乐器、共有20个弧形的金属品,用尼龙线与琴劲连在一起,以调节不同的音阶的音位。
小学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简介

汇报人:XX
新西兰民族音乐
毛利文化:毛利人是 新西兰的土著民族, 他们的音乐文化具有 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毛利歌曲:毛利人的歌 曲通常由简单的旋律和 节奏组成,表达了他们 对生活、自然和祖先的 敬仰和感激之情
毛利乐器:毛利人使 用各种乐器来演奏他 们的音乐,如木鱼、 木鼓、石鼓等
毛利舞蹈:毛利人的 舞蹈通常与他们的歌 曲和乐器演奏相结合 ,展现出他们独特的 舞蹈风格和韵律
世界民族音乐对于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 人类文明的发展。
世界民族音乐的分类
欧洲音乐 美洲音乐 非洲音乐 亚洲音乐 澳洲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的特点
多样性:世界民族音乐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 形式。
地域性:世界民族音乐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 格。
乐器:印第安人常用的乐器包括木鱼、石鼓、木鼓、骨笛等,这些乐器具有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表演形式:印第安人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合唱、舞蹈等,这些表演形式都体现了印第安人对音乐的 热爱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北非民族音乐
背景介绍:北非 地区包括埃及、 摩洛哥、突尼斯 等国家,拥有丰 富的民族音乐文
化。
乐器种类:北非 民族乐器包括乌 德琴、纳伊、达 拉木等,具有独 特的音乐表现力
和文化内涵。
音乐风格:北非 民族音乐以阿拉 伯音乐风格为主, 融合了当地民间 音乐元素,形成 了独特的音乐风
格。
代表作品:北非民 族音乐代表作品包
括《阿拉丁》、 《阿里巴巴与四十 பைடு நூலகம்盗》等,具有浓 郁的阿拉伯风情和
民间特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世界民族音乐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及其特点

世界民族音乐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及其特点世界民族音乐是一门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和情感。
它们通常以特定的地域、历史和传统为背景,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价值观。
通过音乐的形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共同之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个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及其特点。
亚洲音乐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
中国音乐以其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体系而闻名。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了古筝、琵琶等乐器,以及各种不同的曲调和旋律。
此外,印度音乐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独特的拉格(Raga)体制而闻名。
印度音乐通常是以人声为主,伴随着多层次的旋律和复杂的节奏。
非洲音乐非洲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大陆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传统。
西非的民族音乐通常以鼓乐为主,如塞内加尔的冈贝、加纳的高朋、尼日利亚的阿方对等。
东非的音乐则以弦乐为主,如坦桑尼亚的陶鲁吉、肯尼亚的尼亚特等。
此外,南非的音乐以其多声部合唱和多样的打击乐器而闻名,如南非民谣和托卡塔舞曲。
欧洲音乐欧洲是另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音乐传统的大陆。
西欧的音乐通常以弦乐、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为主,并有着严谨的古典音乐传统,如奥地利的交响乐、意大利的歌剧等。
东欧的音乐则更加注重于舞蹈和民俗音乐,如俄罗斯的卡巴莱和波兰的克雷契默尔基等。
此外,爱尔兰的民间音乐也以其快节奏和琴弦乐器而闻名。
美洲音乐美洲是拥有丰富多样的音乐传统的大陆,包括南美洲、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南美洲的音乐通常以其充满激情的声音和多次节奏而闻名,如巴西的桑巴、阿根廷的探戈等。
北美洲的音乐包含了美国的爵士乐、蓝调和摇滚乐,墨西哥的马里亚奇音乐等。
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则常常伴随着钢琴和独特的节奏,如雷鬼音乐和卡利普索音乐。
总结世界民族音乐展示了各种文化之间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美妙的声音。
无论是亚洲的古筝,非洲的鼓声,欧洲的古典音乐,还是美洲的探戈,每个音乐形式都在传达着特定民族的文化遗产和创造力。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复习资料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复习资料世界民族音乐概论复习资料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和风格。
这些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复习世界民族音乐概论。
一、亚洲地区1.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中国音乐以古琴、二胡、古筝等乐器为主要表演工具,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2. 印度音乐:印度音乐以印度古典音乐为代表,注重旋律的演绎和情感的表达。
它以坚持音乐的内涵和精神为特点,常常通过演唱和舞蹈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3. 日本音乐:日本音乐以传统的和声和节奏为特点,乐器包括三味线、筝、鼓等。
日本音乐注重平衡和谐的美感,常常与传统的舞蹈形式相结合。
二、非洲地区1. 非洲音乐:非洲音乐多样而丰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例如,西非的节奏鼓和口琴,东非的马林巴和木琴,南非的口技和合唱等。
非洲音乐强调节奏和律动感,常常与舞蹈和口头传统相结合。
三、欧洲地区1. 西方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以交响乐、室内乐和歌剧为代表,源自欧洲的文化传统。
它注重和声和音乐结构,以复杂的旋律和情感表达为特点。
2. 民间音乐:欧洲各地的民间音乐风格各异,如爱尔兰的民谣、希腊的民间舞曲等。
这些音乐通常通过吉他、提琴等乐器演奏,传递着当地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
四、美洲地区1. 拉丁音乐:拉丁音乐是美洲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之一,包括了萨尔萨、探戈、桑巴等风格。
这些音乐以热情、节奏和舞蹈为特点,常常伴随着拉丁舞蹈的表演。
2. 美国音乐:美国音乐融合了多种文化和风格,如爵士乐、蓝调、摇滚乐等。
这些音乐反映了美国的多元文化和社会变革,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大洋洲地区1. 夏威夷音乐:夏威夷音乐以钢琴、吉他和乌克丽丽为主要乐器,融合了夏威夷原住民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元素。
它以轻快、愉悦的旋律为特点,常常伴随着舞蹈和歌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民族音乐1、什么是民族音乐?答:民族音乐(ethnic?music)原意为“少数民族音乐”,广义的说法: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的说法: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2、音乐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语言有哪些关联?答:一、音乐与自然环境以乐器为例:①湿润的东南亚适宜竹子生长,竹制乐器较多,如笛子;干燥的阿拉伯地区,同样形态的笛子材质则选取苇秆,制成纳伊笛。
②盛产木材的东亚一带所使用的琵琶,其共鸣箱是用整块大木头挖空制成的;在干燥而不生产大木头的中亚,琉特类乐器的共鸣箱一般都是小型的,即使像乌德琴(阿拉伯琵琶)那样的大型乐器,其共鸣箱也是用木片拼凑制成的。
③干燥地带的游、牧畜牧社会,传统的琴弦多使用以羊的肠子制成的羊肠弦;中国等出产蚕丝的地方以丝弦为主。
随着社会发展,近代出现了金属弦和尼龙弦。
④以鼓为代表的膜鸣乐器,蒙在鼓框胴体两面的皮革有牛皮、羊皮、马皮、蛇皮、猫皮、狗皮、骆驼皮等,皮革来源多就地取材,与当地动物的饲养和生长环境相关。
以音阶为例:①温带的东亚地区主要使用五声音阶。
②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③印度、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
二、音乐与社会环境关于生产方式:①斯里兰卡的原住民维达族,其生产方式很少依赖于集团性的协作来进行劳动,因此没有集体所共有的歌和舞,每位成年男子都有自己创作的歌和舞。
此外,在安达曼岛等地的自然民族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各人拥有自己的个别性歌唱的状况,这应该可以认为是与生产方式有紧密关系的歌、舞形式。
②因纽特人的音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猎捕北美驯鹿的个人劳动为中心的音乐,其节奏较为自由,不具统一性;一是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为主的音乐,其节奏较具有规律性,适合于集体性歌唱。
这也表现了生产方式与音乐节奏的关联。
关于专业音乐家:在印度教的社会中,专业从事音乐工作并不是根据个人才能,而是被纳入种姓之中,专业音乐家是作为地位特别底下的贱民的职业而存在的。
关于歌会:从喜马拉雅周边到阿萨姆、东南亚内陆、中国西南部地区的所谓阔叶树林带地区,共同点是都有歌垣(歌会),歌垣贯穿了婚姻的全过程,其音乐以合唱音乐传承的多音性为特征,并与这一歌唱的社会环境有一定联系。
三、音乐与宗教以亚洲为例,宗教与音乐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对应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特征。
①在伊斯兰社会的基层文化中,由双簧管类的双管气鸣竖笛“兹卢纳”和双面鼓“多路”组成的乐器组合在相当广阔的地区得以传承。
这种乐器组合的音乐分布与伊斯兰教的某些流传地区形成对应关系。
②在佛教方面,与大乘佛教相对应的民族音乐大致都属于五声音阶。
四、音乐与语言语言声调方面:①在中国的汉民族语言中,由于声调具有明确语义的作用,所以与之吻合的乐音也往往在其运动过程中发生有意识的音高、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即“乐音的带腔性”。
②在欧洲民族语言中,由于不重视声调,声调不具有明确语义的作用,所以与之对应的乐音就没有“带腔”的必要,乐音与乐音之间呈现明显的直线型的阶梯式状态。
节奏方面:朝鲜半岛音乐多用三拍子节奏,中国和日本的音乐多用二拍子,有人认为这种节奏方面的差异是与语言差别相对应存在的。
3、略述世界民族音乐的文化区划及其依据。
答:根据客观基础和文化背景、音乐形态特征等依据,世界民族音乐可划分为九大区域:①东亚音乐文化区②东南亚音乐文化区③南亚音乐文化区④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⑤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⑥欧洲音乐文化区⑦北美音乐文化区⑧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⑨大洋洲音乐文化区4、东亚传统音乐的特征(详)答:①弹性的节拍和节奏节拍的强弱在欧洲的许多音乐中都是规整而准确地得以重复,而在东亚,无论中国、朝鲜半岛、或是日本、蒙古,都存在着两种类型的节奏:a)非均分律动的自有节奏,在中国的戏曲中叫散板,山歌、牧歌、花儿、信天游当中也都普遍存在;在日本叫“追分样式”,在蒙古叫“长调”。
b)均分律动的有规律节奏,在中国戏曲中教“上板”,它在小调、秧歌、二人转等音乐形式中也普遍运用;在日本叫“八木节样式”,在蒙古叫“短调”。
即使是均分律动的有规律节奏,其强弱交替、速度还击也是有许多伸缩余地的,我们称之为“弹性节奏”。
②五声音阶和五声性旋法在东亚各国,普遍存在的是五声音阶。
其中无半音五声音阶主要用于中国、朝鲜、蒙古、韩国,在中国称为徵调式音阶、羽调式音阶;日本也有运用,称为律音阶、民谣音阶。
有半音五声音阶主要运用于日本,分别称为都节音阶、琉球音阶。
中国的古典音乐、戏曲等也存在着各种七声音阶,但其旋律进行中往往按照五声音阶的方式进行,避免了半音进行,区别于欧洲强调导音倾向的半音进行,具有平和的性质。
③渐变的音乐结构④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5、东南亚传统音乐的特征答:①在乐器方面,以青铜和竹子为制作材料的乐器成为本地区的特色之一。
②以二拍子、四拍子为基本节拍。
③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所采用的音律是把一个八度划分为七个大致相同距离的所谓“七平均律”。
④音组织形式以注重横向旋律发挥的单音音乐为基本形式,但在东南亚的音乐织体中,往往在各类乐器的演奏之间加进微妙的交错而产生复音层叠效果。
6、南亚音乐的特征答:①印度音乐在南亚的主流地位②南亚各国音乐的多样性③音乐艺能与宗教、民俗的紧相关联④鼓类乐器和拨奏弦乐器得以充分运用7、西亚、中亚、北非音乐的特征答:①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主导地位及其音乐特征a)微分音的运用和乐音的有条件的带腔性。
b)玛卡姆和达斯特加赫的旋法体系。
c)均分律动与非均分律动同时存在。
d)织体思维方式以横向性为主。
e)乐器运用的共同点。
②民俗音乐的多样化③宗教音乐的共同性8、黑人非洲音乐的特点(详)答:黑人非洲音乐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是讲求打击乐节奏、音色变化的音乐美。
在音乐形态方面有如下特点:①以鼓为代表的的打击乐器占有重要位置黑人非洲的鼓的多种打法可以用来模仿语言的声调,创造鼓的语言,用鼓来象征国王的地位权利,普遍地用鼓来作为舞蹈伴奏,以独奏、对奏、大型合奏的形式来烘托情节气氛,也可作为一种音乐形式。
音色方面,非洲鼓可以使用鼓槌,也有徒手拍走的,还可以磨擦发响,使得非洲的鼓和其他打击乐器有了丰富的表现力。
②复杂多样的节奏。
复杂多样而富有变化的节奏是非洲黑人对世界音乐的重要贡献。
非洲黑人喜欢副节奏的音乐思维,存在二拍子与五拍子交替、并置的复节奏。
还有交叉节奏,形成声部之间的节奏卡农式组合,非洲人对节奏型组合起来的的节奏形态的追求使得最终形成相互交叉的合成节奏型。
黑人非洲的节奏特点通过奴隶贸易等渠道传至南美,南美黑人音乐至今仍不断继承和丰富这些节奏。
③音阶、旋律和演唱形式的特征。
音阶方面,大体上有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可分为等分音阶和非等分音阶。
④多声部唱法。
黑人非洲的多声样式因民族集团的不同可分为:a)各声部在同一节奏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和声性构造的样式b)各声部的旋律线相互独立进行,各声部的起点和旋律的长度均不相同。
9、欧洲音乐的特征(详)答:欧洲音乐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是追求富于动力性的复音音乐美。
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①乐音:音过程中没有有意运用的音成分(音高、音色、力度)的某些变化。
即使有某些带腔的音,也只是下意识的偶然运用,其观念上强调的仍然是乐音的固定性。
②调式、旋律:比较典型的欧洲音乐调式,是以四音音列作为基础的。
这些四音音列中,都包含两个全音音程和一个半音音程,由它们之间以不同方式排列,可有三种不同样式的四音音列。
③节拍、节奏:在欧洲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虽然也有自由节拍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但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功能性均分律动节奏。
也就是说,它的强弱拍是有规律地、按小节线的划分而循环往复地出现的。
④织体:在欧洲许多民族的音乐中,除了单声性织体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多声性织体,其多声部思维是以纵向性为基础的,即:在注意横向旋律流畅的同时,十分讲究声部之间的纵向关系。
伴奏多采用传统和声进行。
⑤乐器:欧洲的乐器以风笛、提琴、吉他、手风琴为特色。
10、北美音乐的特征答:北美音乐文化区在音乐审美方面表现出对多元共处色彩缤纷音乐没得追求的特点。
其中主要以印第安人、因纽特人、欧洲的英法语系移民和非洲黑人移民的音乐为代表:①印第安人的民间音乐:a)在音阶方面,多采用无半音五声音阶,旋律进行中以大2度和小3度为基本音程。
b)在节奏节拍方面,所用节拍包括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
c)在旋律方面,大致有如下三种较有特点的进行方向:·直线下行形式·弧线下行形式·右半抛物线式②因纽特人的音乐a)在音阶方面,基本上是无半音五声音阶。
b)在节拍节奏方面,类似于欧洲的节拍的强弱因素不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只是前拍、后拍的关系。
③英语系的移民带进了表现个人志向的民俗音乐,歌唱是以无伴奏的个人独唱为典型,在宗教活动中有集体歌唱;还有与各种舞蹈相结合的故事歌;以小提琴为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
④法语系移民及其后裔的歌唱也以无伴奏独唱和一领众和的呼应式合唱为主,旋律的装饰性手法由歌唱者的不同而有多样变化;音乐常与舞蹈密切相关,主要乐器也是小提琴,由小提琴的独奏形式演奏旋律,速度安定,大多数以2-3个乐节的反复来构成,并且常用脚步来像打击乐那样地强调2拍子的节奏。
⑤非洲黑人音乐a)在音乐审美方面,有如下特征:注重于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相互交流、作用,演奏是在一定框架内的即兴发挥,音乐、舞蹈和日常生活、民俗活动紧相关联,演奏者为了表现感情可以相当自由地处理节奏、音高、音色等。
b)在音乐形态方面,尤其强调节奏,如对鼓和其他打击乐器的重视,以及采用切分和其他复杂的节奏型;在演奏中,常用一个短小的主题进行即兴演奏。
c)在形式体裁方面,主要有黑人灵歌、福音歌、布鲁斯、爵士音乐等。
11、拉丁美洲音乐的构成因素和整体特色答:构成因素:一、拉丁美洲音乐中的印第安因素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大致可归纳如下:①印第安人的音乐很多都和生活密切相关,与宗教、劳动、舞蹈紧密结合,他们所拥有的旋律单纯而有独特的表情。
②印第安人的音乐节奏比较单纯,其传统音乐中没有欧洲意义上的和声。
③乐器方面,没有弦乐器是印第安人乐器的一大特色。
二、拉丁美洲音乐中的欧洲(伊比利亚)因素伊比利亚音乐文化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欧洲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因素:①节奏方面,和舞蹈流行地区的原有基础相结合,而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趋向。
这样,伊比利亚的节奏感觉在拉丁美洲被原原本本地流传下来,进而和印第安节奏,特别是和非洲黑人的节奏相结合,产生出更加丰富多彩且微妙的节奏。
②乐器方面,以“西班牙国民乐器”的吉他为代表的乐器,在拉丁美洲所有国家受到欢迎,并且运用几种不同的吉他,如特雷斯,夸特罗,蒂普乐,恰兰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