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版

合集下载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图1—4 明代成都城图1—5 清代成都城4.抗日战争爆发后——战时的国家后方基地1937年后,沿海、沿江部分工厂、机关、学校相继内迁,成都一时成为战时后方基地的一座重要城市,为疏散、战争需要,新建工程增多,一度刺激了建设用地的扩张发展,至1945年,营造厂社发展到137家,先后建造了军用机场、大学等一批较大工程,此时的空间发展已明显溢出古城,周边用地获得了大量开发,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解放初期至1960年——奠定现代城市格局基本建设不断发展,以“川藏公路,成渝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在东郊工业区兴建了大批工业项目,使成都作为一新兴工业城市在川西初见雏型,随后的一批大型工用建筑项目和居民点的建成,使成都布局逐渐突破现今一环路的用地范围,在东北、东南方向形成较大片的建成区,但在此之后至1978年末,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成都的建设在干扰破坏中历经艰难曲折,百废待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80年代末,拨乱反正,坚持改革开放,治理整顿,城市面貌产生了巨变,但由于城市建设仍以旧城的改造和城区内的填空补缺为主,建设用地虽有不少增加,但布局结构与1960年代初期相比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一阶段的空间发展,经历了轴向扩展至内向填充的阶段演变。

6.1990年代后——“都市化”的空间演变特征“都市化”是这一阶段城镇群体空间演变的主要特征。

伴随着经济和人口的高速增长,中心城区和周边卫星城用地迅速拓展并联为一体,城市群体呈现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轴向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二环路、“五路一桥”、绕城高速相继修通,以府南河及中小河道整治工程、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为标志的旧城更新,不仅使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已经从1970年代的50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283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近5倍,“环形加放射”以及单中心圈层拓展的空间格局变得愈发明晰,而且出现了城市发展区域化的特征。

就成都的城市发展阶段来看,基本经历了点状形成、轴向扩展、伸展轴稳定、内向填充、再次轴向伸展五个过程。

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

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

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说明书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背景一、平泉县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要点 (2)二、对平泉县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评价及修编原因 (2)第二章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一、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依据 (3)二、指导思想 (3)三、规划原则 (3)第三章规划期限第二部分城镇体系规划第四章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4)二、经济发展战略及目标 (5)第五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县域产业发展布局 (6)二、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7)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7)四、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9)五、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1)六、县域防灾规划 (12)第三部分城区总体规划第六章城市性质与规模一、城市性质 (13)二、城市规模 (13)第七章城区总体布局规划一、规划区范围 (15)二、城区功能分区 (15)三、城区用地布局及调整 (16)四、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19)五、城区管线工程规划 (21)六、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24)七、城区风貌及景观规划 (26)八、城区防灾规划 (27)九、城区环保及环卫规划 (28)十、近期建设规划 (29)十一、规划强制性内容 (30)第四部分规划实施保障和措施一、法律保障 (31)二、规划体系 (31)三、协调机制 (31)四、政策引导 (31)五、动态管理 (31)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说明书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背景一、平泉县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要点平泉县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于1983年完成,规划期限为1983年——2000年;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于1990年,规划期限为1990年——2000年;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于1999年,规划期限近期为2000年——2005年,远期为2000年——2020年。

《城市规划资料集》

《城市规划资料集》

《城市规划资料集》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第二部分城市总体规划1、概述1总体规划纲要目的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城市总体规划是为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指导城市建设而制定。

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12.1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结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定城市地域发展的战略部署。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12.2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城市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保证城市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程序的优化和布局结构的科学性,引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但应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及方向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某些必需考虑更长远的工程项目应有更长远的规划安排。

近期规划是总体规划一个组成部分,应对城市近期内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徘,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1.3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过程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2.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21.1 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1.2 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21.3 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21.4 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2.2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21.1 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20212 学分:6 总学时:102居住区规划设计 020212 (a)总学时:51 大纲执笔人:姚栋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属于建筑学本科专业基础课,课程目的在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尤其是与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相关的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学生初步掌握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团队组织等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1.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的基本教学要求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解并落实相关规范、规划指标等技术要求(包含容积率和建筑面积、退界、间距、朝向和日照、道路组织和分级、停车、绿化、消防、套型,以及空间布局与用地平衡等10个知识点);以及掌握并运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空间组织、景观要素等设计技能。

2.2.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由基础技能与实验性设计的两个环节组成。

基础技能包括掌握公共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点,了解住宅建筑与街区的历史演变、类型发展、地区规范、功能要素、空间形态、建筑防火和绿色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具备应对综合问题的设计能力。

实验性设计则强调在对现实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思考与设计能力,对大量性的住宅设计课题提出实验性的解决方案。

2.3.团队组织作为本课程基本要求,不仅取决于建筑学本科设计基础课序列中第一个团队成果的性质,也取决于居住区规划的工作方式。

在教学中应强调团队合作设计的组织与协调,提高田野调查、程序规划、模型制作、汇报交流与成果表达等五个环节中的团队组织与合作能力。

并通过团队合作启发学生对于社会性问题的关注,尝试从专业视角对社会议题做出反馈。

三、课程基本内容课程的设计主题为特定城市地块的居住区规划与住宅单体建筑设计,相应形成两个教学单元,第一个规划教学单元由小组团队合作完成,后一个住宅单体建筑设计单元由个人完成。

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居住区原理讲授、基地参观、调研与资料收集、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材料与细部深化与公开讲评等教学环节。

城市规划概论 复习参考【整理版】

城市规划概论   复习参考【整理版】

2009级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复习题一基本概念1.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城市(城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1.字义上的理解“城”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市”是交易的场所。

但是有防御作用的墙垣并不是城市,仅是市集也不能称为城市,因此,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城市最初是由剩余产品交换的商市而产生的·西周奴隶社会,出现的“宫市”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春秋末叶到战国时期,打破“宫市”,出现了各阶层共同享用的“市”·汉长安城设有集中的九市;隋唐长安城设有集中且规模很大的东市和西市·北宋中叶以后,汴州出现了店铺密集的商业街,城市集中的“市制”也逐渐废弃·现代城市“超市”兴起,以合理的服务半径布置商业网点,方便居民生活2.现代意义上的理解“城市”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非农业人口),产业结构(农业、工业、第三、第四产业经济比例),行政(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意义。

3.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1.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指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

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

4.城市群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5.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6.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暑、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英德城市建设资料

英德城市建设资料

加快发展步伐幸福英德起航2011-02-27 09:15 来源:中国网作者:焦莹“一江两岸”山水宜居名城初成形。

英红产业园规划图,顺德(英德)产业园即位于该园西南部。

时任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现茂名市市长)梁毅民(左六)、区长梁维东(右前六),在英德市委书记徐建文(左五)、市长马家庆(前右五)的陪同下考察“两德”产业园。

顺德、英德合作签约仪式。

英德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英德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三促进一保持”战略和清远市“抓提速、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的部署,以“快干事、干成事”的要求和“变化”的绩业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GDP连续七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经济工作取得清远市“七连冠”。

据2009年和2010年发布的《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显示,英德的经济“综合发展力”在全省67个县(市)中分别排名第十三位和第十位,在山区县(市)中稳居第二名。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焦莹特约通讯员黄振生喜人成绩工业发展拉动经济高速增长英德市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业园建设,以清远华侨工业园、英红工业园、浙商展业基地、青塘-白沙陶瓷工业园等为重点,着力引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电器、精细化工、陶瓷等业内知名企业,逐步形成规模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去年,该市新签约项目126宗,同比增长10%;合同投资金额271.5亿元,其中投资额超亿元的项目有40个,产业结构向深加工型及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在大项目的推动下,英德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0.67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人均生产总值21090元,增长22.4%;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8亿元,增长41.07%,成为清远市首个突破11亿元大关的县(市、区),总量在全省山区县(市)中排名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6085元,比增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1亿元,比增25%;完成工业总产值430亿元,比增55.1%;实际利用外资8556万美元,比增25.5%;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11亿美元,比增1.43倍,增速在清远各县(市、区)排名第一。

城市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重点领域

城市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重点领域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服务业成为现代经济第一大产业,更进一步细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国家《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重点发展的服务业种类,现将有关内容摘录,供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类企业参考。

生产性服务业(一)金融服务业。

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社会融资结构。

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为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推进金融服务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大力改善对“三农"和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保险、信托、理财、担保等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品种体系。

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功能作用,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建立国家政策支持的巨灾保险体系.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推进中小保险公司差异化发展,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强化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提高监管方法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前瞻性,维护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加强金融法律、支付清算、征信、反洗钱等金融服务业基础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十二五"时期,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风险,健全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构建功能健全、服务高效、分工合理、竞争有序、效益良好、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二)交通运输业。

加快完善铁路网络,建设国家快速铁路网,强化重载货运网,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剩余路段、“瓶颈”路段建设,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和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城乡客运能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深圳总体规划

深圳总体规划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民意调查阶段(2006.10-12):开通民意倾听热线电话、 电子邮件和移动短信的接受平台,在多个网站上开设“公众 参与总规修编”的专栏,进行网上专题调查的合作。
全过程广泛深入的公众参与
(2)咨询讨论阶段(2006.11-2007.4):通过现场、广 播、电视、报纸等途径开展公共论坛,邀请相关领域的专 家、部门代表、公众代表参加,就社会各界关心的重点问 题进行开放式的沟通和交流。
2.2 发展形势分析
(3)深港合作的拓展与深化
2007年初,香港特首曾荫权在连任竞选纲 领中明确提出“与深圳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 建世界级都会”的战略目标。 2007年10月10日,曾荫权发表本任期的首 份施政报告《香港新方向》,再次确立港深都 会的发展目标,并宣布,在任期内会致力推动 10项重大建设工程上马。包括:广深港高速 铁路、港珠澳大桥、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 开发河套等4项跨界基建,将深港城市合作推 进到实质操作层次。
城 市 价 值 链
附加值
研发模块 品牌模块 标准模块
中试模块 装配模块 试 高 制 品 研 制 或 低 上游 开 发 零 部 件 生 产 模 块 零 部 件 生 产
行业n
产 业 价 值 链
企业1 售 后 服 务 下游 行业1 企业2 … 企业n
加 工 组 装
销 售
2、城市发展条件与规划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版篇一:城市规划资料集内容详述(第1分册总论概论)目录第一部分城市规划概述第二部分城市规划体系第三部分城市规划重要文件、法规资料索引附件《开(1995年6月1日建设部令第43号发布)发区规划管理办法》各章引据的文件、法规和技术标准目录后记(第2分册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目录第一部分城镇体系规划 1 概述2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3 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4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例简介5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二部分城市总体规划 1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2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3 城市性质、城市规模 4 城市总体布局 5 城市用地规划第三部分城市分区规划 1 概述 2 常用表格 3 实例第四部分城市总体规划实例共计60个实例附录城市空间发展战备规划研究(或称“概念规划”) 1 概述2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实例后记(第3分册小城镇规划)目录1 小城镇界定、类型和发展 1.1 小城镇界定 1.2 小城镇的类型1.3 小城镇的作用、发展理论和现状1.4 国外小城镇建设2 小城镇规划特点、依据和原则 2.1 小城镇规划特点2.2 小城镇规划依据 2.3 小城镇规划原则 2.4 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3 小城镇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审批 3.1 小城镇规划的一般任务 3.2 小城镇规划编制程序3.4 小城镇镇域规划的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5 镇区总体规划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6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7 小城镇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8 小城镇规划的编制管理与审批主体4 小城镇规范的基础资料 4.1 基本要求4.2 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基础资料4.3 其他相关资料 4.4 详细规划基础资料 5 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5.1 镇域村镇体系5.2 镇域村镇发展条件的评价 5.3 镇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5.4 镇域职能结构5.5 镇域村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5.6 镇域村镇空间分布结构5.7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8 镇域基础设施及社会设施 6 小城镇的性质与规模6.1 小城镇的性质 6.2 小城镇规模 6.3 小城镇总体布局7 小城镇总体布局 8 小城镇专项规划9 小城镇详细规范(建设规划) 10 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附录一:《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附录二:《村镇用地分类》参考文献(第4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录第一部分论述1 控制性详细规划生产的背景及其发展1.1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 1.2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 2 国外、港台地区类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2.1 德国的区划法 2.2 美国的区划法 2.3 英国2.4 日本城市规划法和建筑基本法 2.5 香港的“契约”控制2.6 国外及港台地区类似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立法3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内容3.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和作用 3.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3.3 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的因素 4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4.1 规划文件 4.2 规划图纸第二部分附件1 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技术规定实例——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 建筑容量确定的参考资料2.1 南京市建筑容量控制确定的办法2.2 南京市场建筑容量一览表 2.3 有关土地使用强度的资料 3 深圳市法定图则3.1 前言3.2 法定图则的定义、内容及编制的基础条件3.3 深圳法定图则在控制详细规划阶段立法的进展3.4 深圳法定图则的实施评价4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实例4.1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实例4.2 温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实例4.3 泉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分析实例5 国外及香港地区类似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例5.1 德国的地区详细规划基本规划 5.2 英国的地方规划(地区规划)基本规划5.3 香港西九龙填海区分区计划大纲第三部分实例1 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整成果实例——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 控制性详细规划分类实例(第5分册城市设计(上、下))目录上册 1 总论1.1 编写立意1.2 城市设计简史与范畴、理论和原则1.3 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与渊源 1.4 我国当代城市设计进展 1.5 城市设计基本要素2 区域发展战略及总体城市设计:区域、城市、中心城、分区 2.1 概述2.2 秦皇岛西部滨海地带 2.3 深圳总体城市结构 2.4 广州城市发展战略概念 2.5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2.6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结构2.7 澳大利亚堪培拉总体城市设计 2.8 美国旧金山城市设计研究 2.9 上海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2.10 浙江金华总体城市设计2.11 上海中心城分区城市设计结构2.12 唐山市中心城区 2.13 宜昌中心城区2.14 昆明主城核心区概念规划 2.15 山东蓬莱中心城区3 城市局部范围的城市设计(一):中心、商业街、大道 3.1 概述3.2 上海虹桥新区 3.3 上海陆家嘴中心区 3.4 深圳中心区3.5 北京商务中心(CBD) 3.6 北京中关村西区 3.7 上海人民广场地区3.8 上海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 3.9 北京王府井商业街3.10 大连城市中轴——人民路、中山路3.11 大连星海湾商务中心 3.12 江阴新中心 3.13 嘉兴中心区3.14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 3.15 厦门市府大道地区3.16 厦门旧城保护民中山路商业步行街3.17 中山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3.18 澳大利亚布进而斯班步行街 3.19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尼可莱特步行街3.20 香港中环、湾仔步行系统 3.21 北京长安街 3.22 青岛东海路3.23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3.24 法国巴黎德方斯副中心区 3.25 美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 3.26 美国华盛顿中心区 3.27 德国柏林新行政中心下册4 城市局部范围城市设计(二):旧城保护、居住区4.1 旧城保护城市设计概述 4.2 北京中轴线4.3 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5 城市局部范围的城市设计(三):滨水区6 节点的城市设计:中外城市节点实例本分册有关项目组稿撰稿者名单提供城市设计项目实例的机构参考文献后记(第6分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目录 1 总论1.1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概念 1.2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类 1.3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级结构 1.4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布和基本区位模式1.5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选址 1.6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布局 1.7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交通组织 1.8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范设计的发展趋势1.9 中国七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布局比较2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2.1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概述及空间布局 2.2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的结构形态2.3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的交通组织2.4 实例3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3.1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概念、内容构成和功能3.2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选址和分级3.3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规划布局3.4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景观和环境设计3.5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3.6 实例4 城市商业中心4.1 城市商业中心概述4.2 城市商业中心的内容和功能 4.3 城市商业中心的分级和规模 4.4 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 4.5 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4.6 城市商业中心的交通组织4.7 城市商业中心的环境和景观设计4.8 城市商业中心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4.9 实例5 城市商务中心5.1 城市商务中心的概念 5.2 城市商务中心的基本特征 5.3 城市商务中心的规模 5.4 城市商务中心的功能5.5 城市商务中心的空间结构 5.6 城市商务中心的交通5.7 城市商务中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5.8 实例6 城市体育中心6.1 城市体育中心概述6.2 城市体育中心的选址原则 6.3 城市体育中心的分类和构成 6.4 城市体育中心的交通组织 6.5 城市体育中心的功能分区规划 6.6 社会化、产业化的体育及体育设施6.7 实例7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7.1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概述 7.2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功能构成及类型7.3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选址 7.4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7.5 部分博览、会展中心的技术指标7.6 实例参考文献后记(第7分册城市居住区规划)内容提要本书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总论、住宅与住宅组群、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与停车设施、绿地、户外场地与环境设施、住区更新、市政公用设施、竖向设计、实例。

本书既详细介绍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又详细介绍了大量国内外经典案例。

目录1 总论;2 住宅与住宅组群;3 公共服务设施;4 道路交通与停车设施;5 绿地;6 户外场地与环境设施;7 住区更新;8 市政公用设施;9 竖向设计;10 实例。

参考文献。

后记。

(第8分册城市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第9分册风景·园林·绿地·旅游)目录写在出版之前前言 1、总论 2、风景2.1 基本概念2.2 风景名胜区的类型 2.3 风景名胜区的组成 2.4 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2.5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6 风景名胜区专项规划 2.7 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2.8 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2.9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10 风景名胜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11 风景名胜区规划实例分析 2.11.1 贵州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2.11.2 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纲要2.11.3 浙江省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11.4 浙江省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11.5 大连金石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11.6 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11.7 杭州西溪风景区规划 2.11.8 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2.11.9 云龙湖环湖地区整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崂山巨峰游览区线路规划设计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伊春市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3、城市园林 3.1 基本概念 3.2 我国园林类型 3.3 组成元素 3.4 公园3.5 道路广场绿地 3.6 墓园 3.7 公建园林 3.8 城市景观3.9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实例分析 3.9.1 市级公园龙口市人民公园设计佛山市调蓄湖公园规划设计大同市御河公园规划设计 3.9.2 区级公园——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苑设计3.9.3 儿童公园——冒险儿童公园(advanture playground)3.9.4 动物园——旅顺市蛇类资源馆(蛇島馆)环境设计3.9.5 植物园——北京市植物园展览温室设计与施工3.9.6 游乐公园 3.9.7 体育公园秦皇岛市奥林匹克体育公园设计日照市国际帆船比赛基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成都市锦江森林体育公园设计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3.9.8 生态公园北京市延庆县三里河湿地生态公园规划方案咸阳市渭河生态环境景观规划呼和浩特市小黑河生态景区详细规划绍兴市镜湖新区镜湖景区概念性规划3.9.9 农业观光公园——北京市观光采摘示范园景观规划设计博览园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园博园总体规划上海市国际汽车博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居住区公园回龙观文化居住区一期环境设计杭州市南都.西湖高尔夫别墅规划与景观设计带状公园北京市菖蒲河公园景观园林设计保定市环城公园规划广场大庆市铁人广场常熟市石梅广场规划设计日本崎玉县空中森林广场(Saitama Sky Forest Plaza)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北站广场道路绿地——沈大高速公路景观规划公建园林(展览、博览、宾馆等)南京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环境设计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园林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 4.1 基本概念 4.2 城市绿地分类 4.3 城市园林绿地布局 4.4 绿地定额指标4.5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4.6 规划图则4.7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实例分析4.7.1 中山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4.7.2 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4.7.3 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 4.7.4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 4.7.5 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4.7.6 珠海市绿地系统规划 4.7.7 大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4.7.8 安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4.7.9 北京市北环水系景观概念规划5、旅游规划 5.1 基本概念5.2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5.3 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5.4 旅游市场发展战略5.5 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发展战略 5.6 旅游城市 5.7 实例5.7.1 旅游资源调查案例——黑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5.7.2 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5.7.3 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5.7.4 云龙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5.7.5 尚志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5.7.6 巴彦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5.7.7 四川省旅游发展规划5.7.8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5.7.9 遵义市旅游发展规划附录一: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概览附录二:设计实例单位及部分参加人员名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第10分册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内容提要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是城市的血脉和骨架,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