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作业.doc

合集下载

国开作业《旅游经济学-形考任务》 (3)

国开作业《旅游经济学-形考任务》 (3)

题目: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时,要正确认识旅游发展规律,遵循旅游产业发展()原则,这是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

选项A:成长阶段性选项B:城市中心选项C:可持续发展选项D:中国特色答案:成长阶段性题目: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旅游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之间的竞争。

选项A:旅游竞争者选项B:旅游中间商选项C:旅游供应者选项D:旅游消费者答案:旅游供应者题目:旅游漏算是指()为了满足旅游者旅游活动及相关消费活动而发生的外汇支出,以及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旅游外汇流失。

选项A:旅游客源地选项B:旅游目的地选项C:国家选项D:区域答案:旅游目的地题目:()是指旅游产业发展超越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经济进步的一种发展方式。

选项A: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选项B:超前型旅游发展战略选项C:滞后型旅游发展战略选项D:市场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答案:超前型旅游发展战略题目:旅游市场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该市场上()的多少选项A:旅游者数量选项B:旅游购买力选项C:旅游购买欲望选项D:旅游目的地答案:旅游者数量题目:在旅游经济中,某些旅游区域经典具有垄断性,从而形成完全垄断。

如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凯旋门等都是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色。

这体现了旅游市场竞争的哪一种类型()选项A:完全竞争选项B:完全垄断选项C:垄断竞争选项D:寡头垄断答案:完全垄断题目:由于旅游是人们的一种高层次需求,而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从而使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旅游市场的变动,这说明了旅游市场的()选项A:多样性选项B:竞争性选项C:波动性选项D:全球性答案:波动性题目:旅游企业业务的核心部分是向旅游者提供()选项A:便捷的旅游交通选项B:可口的餐饮服务选项C:舒适的住宿环境选项D:可供观赏和愉悦性的产品和经历答案:可供观赏和愉悦性的产品和经历题目:旅游产业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主要表现为旅游生产与旅游消费在()上是不可分离的。

旅游经济学作业一

旅游经济学作业一

旅游经济学作业一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旅游经济学》第一次作业一、试述国内外旅游经济学研究概况(一)国外概况1.早期阶段:19世纪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899年,意大利政府统计局的鲍德奥发表了题为《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机器消费的金钱》的文章,是目前可查的最早的研究旅游经济现象的文献资料。

20世纪以后,意大利的尼切佛罗和贝尼尼分别在1923年和1926年发表了题为《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和《关于游客的移动计算方法的改良》的两篇论文,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过程中的一些现象的描述和计量方法的改进一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逐渐恢复。

1927年,罗马大学的马里奥德,出版了《旅游经济》一书,将旅游经济活动的过程分为“旅游的经济”和“旅居的经济”两部分,并且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现象。

对以后想当长时期的学术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8年,马里奥德出版了《旅游经济》一书的续篇,对旅游经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讲授。

1935年,柏林商业大学旅游研究所长格吕克斯曼发表了《一般旅游论》,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1942年,瑞士的克拉蒲·芬扎伊卡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对旅游进行了研究。

但是,在这个时期中,人们对旅游经济活动的研究始终没有深入到其本质和规律。

2.初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不仅有许多专家学者的参与,而且有不少旅游企业集团、旅游行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分别从业务的发展和对工作的指导角度开展了研究。

(1)关于旅游业性质与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特点的研究,专家们认为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

代表作如下:1969年,美国的迈克尔·彼得斯:《国际旅游业》。

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旅游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980年,美国的唐纳德·伦德伯格:《旅游业》。

1984年,美国夏威夷大学朱卓任教授:《旅游业》。

[VIP专享]旅游经济学作业二

[VIP专享]旅游经济学作业二

《旅游经济学》第二次作业一、试述旅游经济运行的条件及过程(一)条件旅游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是旅游经济运行宏观方面的条件,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行为则构成了旅游经济运行微观方面的条件。

1.宏观(1)旅游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旅游经济的运行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旅游市场是调节旅游经济活动和旅游供求平衡的重要杠杆。

在旅游市场上,当旅游供求双方出现矛盾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旅游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旅游市场就会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利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工资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作用来调节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达到供求平衡,规范和约束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实现政府宏观调控旅游经济的目标,从而使得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和发展。

(2)政府部门是旅游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

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全面性、信息获取的非充分性、市场机制作用的时滞性和市场调节的不确定性等,决定了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不能完全依靠旅游市场的自动调节,还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来实现旅游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促进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

政府为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的旅游市场秩序,调节旅游收入分配,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

2.微观(1)旅游企业是旅游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旅游企业是构成旅游经济整体的细胞,其旅游供给构成了旅游总供给,是旅游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旅游企业是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组成的经济实体。

旅游企业跟其他企业一样,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最主要的目标。

旅游企业在旅游经济活动中负责旅游产品的提供。

旅游产品包括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兴建的旅游设施和提供的旅游服务。

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是旅游者消费的对象物。

旅游设施是接待旅游者旅游的物质设备的总和。

旅游服务是旅游活动过程中向旅游者提供的各种劳务,旅游者所到之处都会形成旅游服务。

(2)旅游者也是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条件。

旅游经济学作业二

旅游经济学作业二

《旅游经济学》第二次作业一、试述旅游经济运行的条件及过程(一)条件旅游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是旅游经济运行宏观方面的条件,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行为则构成了旅游经济运行微观方面的条件。

1.宏观(1)旅游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旅游经济的运行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旅游市场是调节旅游经济活动和旅游供求平衡的重要杠杆。

在旅游市场上,当旅游供求双方出现矛盾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旅游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旅游市场就会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利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工资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作用来调节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达到供求平衡,规范和约束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实现政府宏观调控旅游经济的目标,从而使得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和发展。

(2)政府部门是旅游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

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全面性、信息获取的非充分性、市场机制作用的时滞性和市场调节的不确定性等,决定了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不能完全依靠旅游市场的自动调节,还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来实现旅游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促进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

政府为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的旅游市场秩序,调节旅游收入分配,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

2.微观(1)旅游企业是旅游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旅游企业是构成旅游经济整体的细胞,其旅游供给构成了旅游总供给,是旅游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旅游企业是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组成的经济实体。

旅游企业跟其他企业一样,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最主要的目标。

旅游企业在旅游经济活动中负责旅游产品的提供。

旅游产品包括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兴建的旅游设施和提供的旅游服务。

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是旅游者消费的对象物。

旅游设施是接待旅游者旅游的物质设备的总和。

旅游服务是旅游活动过程中向旅游者提供的各种劳务,旅游者所到之处都会形成旅游服务。

(2)旅游者也是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条件。

(0338)《旅游经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338)《旅游经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338)《旅游经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1次作业2:第2次作业3:第3次作业4:第4次作业5:第5次作业6:第6次作业1:[单选题]在最初的年代,主要是()开创了人类旅行的道路。

A:商人B:部落首领C:游牧民族D:自由民参考答案:A21、简述中国菜点的主要审美因素及其它们在人们品尝美食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要点:中国菜点之美是由色、香、味、形、器、意等诸多审美因素构成的。

(1)色的美感。

在中国菜点所具有的多种审美要素中,色彩之美位居第一。

色彩之美通过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激发人的食欲,增添饮食的乐趣。

(2)香的美感。

香的美感诱发人的食欲,使人进入到菜点品尝前的审美状态。

(3)形的美感。

菜肴具有点、线、面、体等各种空间形态,可以构成各式各样的造型,给人以丰富的视觉美感。

(4)味之美感。

色、形、香之美是味之美的前奏和铺垫,味的欣赏才是主题和高潮。

(5)质的美感。

质之美可以引起嫩、滑、爽、酥、冷、热、温、凉等极其微妙多样的肤觉感受,并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情绪体验。

(6)意的美感。

在富有意趣、意境的环境中享受中国美食,可以体验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获得更为深刻的审美愉悦。

22、简述中国四大菜系各自所具的特点。

答案要点:(1)川菜偏辣,特重调味,以土特产为主,呈质朴灵动之美。

(2)江苏菜(即历史上称之淮扬菜)则重本味,以清淡为主,特重刀工,长于炖焖,制作精细。

(3)广东(粤)菜多生猛异兽,长于炒菜,形与色对比强烈。

(4)京鲁菜偏咸,讲究火候,长于烧菜,特讲壮阔排场。

23、中国菜点是如何体现整体的和谐之美的?(1)注重菜肴自身诸因素的和谐。

(2)讲究美食与美器的谐调组合。

(3)注重宴席设计的整体和谐。

(4)注重美食与良辰、美景的和谐。

24、试论导游工作者的再创造能力的培养。

答案要点: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看,导游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艺术性的再创造过程,它表现为导游工作者凭借艺术化的语言、故事化的讲解,联系个人实际的直接体会,借鉴前人的相关经验,参照游客的审美需求,运用相应的观赏原理和导游手法,使游客在怡然自得的气氛中,得到审美上的满足、情感上的陶冶,精神上的升华。

旅游经济学作业1

旅游经济学作业1

《旅游经济学》作业1第一章导论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旅游者B.旅游生产者C.旅游行业D.政府2.采用商品交换形式所形成的旅游者与旅游生产者、旅行行业、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A.旅游B.旅行C.旅游活动D.旅游经济活动3.商品化阶段,系统介绍古代旅游的著名事件和旅游特色的著作是()。

A.《旅游学》B.《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C.《旅游学概论》D.《旅游学原理》4.1845年,预示一种新的旅游生产方式的出现,旅游经济进入专业化阶段的标志是()。

A.蒸气机的出现B.渡假胜地的形成C.托马斯库克公司的成立D.人造旅游物的兴起5.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运行模式是()。

A.商品化B.专门化C.产业化D.后产业化6.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旅游者的消费行为B.旅游生产者的供给行为C.政府的调控行为D.旅游行业的组织行为7.旅游经济活动的真正起源是()。

A.劳动分工B.商品交换C.产业革命D.旅游者角色和地位的独立8.构成整个旅游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和出发点的是()。

A.旅游消费行为B.旅游供给行为C.政府调控行为D.旅游行业组织行为9.在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是()。

A.宏观分析方法B. 微观分析方法C. 中观分析方法D. 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旅游活动包含的关系有()。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社会的关系D.旅游者与旅游行业的关系E.旅游行业与政府的关系2.旅游经济活动产生和发展经历的阶段有()。

A.自发阶段B.商品化阶段C.专门化阶段D.产业化阶段E.现代化阶段3.产业革命对旅游经济活动影响的体现为()A.为人们外出观光奠定了经济基础B.提供了交通的便利C.形成著名的旅游胜地D.引起了政府的关注E.达成了社会的共识4.旅游者流动的特点有()。

A.目的性B.赢利性C.指向性D.分散性E.暂时性5.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

奥鹏福师21年秋季《旅游经济学》在线作业一.doc

奥鹏福师21年秋季《旅游经济学》在线作业一.doc

1.根据旅游发展的国际经验判断,当一国年人均GDP达到()的水平时,居民将产生远距离的国际旅游需求。

A.300美元B.500美元C.1 000美元D.3 000美元【参考答案】: D2.旅游供给的计量是用旅游供给的服务对象()来表示的A.增加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 D3.下列()是指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可进入性。

A.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难易程度和它的时效性B.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难易程度和它的广泛性C.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难易程度和它的空间性D.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难易程度和它的距离性【参考答案】: A4.旅游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在()新增加的产量,能取得利润总额最大化。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入时B.边际成本等于零时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D.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入时【参考答案】: C5.()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旅游市场的竞争程度。

A.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数量B.旅游产品的同质性C.旅游性息的完全程度D.旅游市场进出的自由度【参考答案】: D6.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非基本旅游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时,表明这个国家的旅游业已处于()。

A.初创阶段B.发展阶段C.成熟阶段D.衰退阶段【参考答案】: A7.旅游消费的基本动因是()。

A.旅游换汇率B.旅游收汇率C.单位旅游产品收汇额D.单位时间旅游收汇量【参考答案】: C8.旅游经济发展的非常规模式通常是先发展(),通过接待和满足外国旅游者需求,来全面带动国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国际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A.入境旅游B.出境旅游C.国际旅游D.国内旅游【参考答案】: A9.一国货币的币值下降,对该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的作用是()A.不利B.有利C.利弊相当D.利大于弊【参考答案】: A10.改善旅游环境的政策包括建立旅游警察部队、加强旅游执法监督、制定旅游行业标准和()等方面的促进政策,以形成良好的旅游环境。

A.落地签证B.加强旅游人才培训C.建立旅游企业D.引进外国旅游管理公司【参考答案】: B11.企业有意识地把一部分产品价格定的很低,其目的是通过这些低价产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购买,以便摊销其他相关产品,这种定价策略属于()。

旅游经济学作业一

旅游经济学作业一

旅游经济学作业一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旅游经济学》第一次作业一、试述国内外旅游经济学研究概况(一)国外概况1.早期阶段:19世纪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899年,意大利政府统计局的鲍德奥发表了题为《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机器消费的金钱》的文章,是目前可查的最早的研究旅游经济现象的文献资料。

20世纪以后,意大利的尼切佛罗和贝尼尼分别在1923年和1926年发表了题为《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和《关于游客的移动计算方法的改良》的两篇论文,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过程中的一些现象的描述和计量方法的改进一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逐渐恢复。

1927年,罗马大学的马里奥德,出版了《旅游经济》一书,将旅游经济活动的过程分为“旅游的经济”和“旅居的经济”两部分,并且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现象。

对以后想当长时期的学术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8年,马里奥德出版了《旅游经济》一书的续篇,对旅游经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讲授。

1935年,柏林商业大学旅游研究所长格吕克斯曼发表了《一般旅游论》,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1942年,瑞士的克拉蒲·芬扎伊卡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对旅游进行了研究。

但是,在这个时期中,人们对旅游经济活动的研究始终没有深入到其本质和规律。

2.初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不仅有许多专家学者的参与,而且有不少旅游企业集团、旅游行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分别从业务的发展和对工作的指导角度开展了研究。

(1)关于旅游业性质与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特点的研究,专家们认为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

代表作如下:1969年,美国的迈克尔·彼得斯:《国际旅游业》。

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旅游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980年,美国的唐纳德·伦德伯格:《旅游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经济学作业指导教师:石姜静一、填空题1.闲暇同时具有消费性和___________。

2.从经济学的角度看,_________是消费者的行为过程及伴随的内在效果。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4.休闲产品作为服务性产品的一大特征,就是消费与________的高度同一性。

5.___________反映了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和途径。

6.旅游时间支出的指标主要有两个:_______________和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

7._________________是吸引人们到旅游目的地进行休闲活动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8.________________是指产品的实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易于折损的现象。

9.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是提供组团假日,并将出发地及目的地的旅行、住宿、设施和服务供应商与游客连接在一起。

10.通过信誉模型得出,只有当游客每都选择旅行商的几率大于______%时,旅行商才会提供优质服务。

11.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_______。

12.我国旅游行业规模虽然不小,然而在产业化程度上仍处于_______。

13.旅游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掌握______,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目标市场的选定,应以每一个细分市场上不同的______差异为基础。

15.从资金来源角度分析,旅游投资可分为国家投资、银行贷款、______和自筹资金四大类。

16.加强______的主体地位,是我国旅游经济所有制结构改善的最主要问题。

17.近代商品生产的日益发展,尤其是 ____________ ,从旅游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为旅游活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8.价格制定的目标是由旅游企业的 ____________ 决定的。

19.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是由 ____________ 的多样性和变动性决定的。

20.旅游经济是一种 ____________ 经济,其提供的服务产品也是一种出口产品,它势必要加入国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之中。

21.旅游产品 _______ 与 _______ 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始终,它决定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其他经济学。

22.旅游产品的可进入性除了受到交通运输设施限制外,还受到 _______ 限制。

23.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 ____________ 。

24.同一般商品需求相比较,旅游需求的突出特点是整体性和 ____________ 。

25.旅游消费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一时一地的消费,一次旅游消费活动是一个____________ 的过程,贯穿在整个旅游活动之中。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旅游管理学与旅游经济学是( )关系的学科。

A.平行B.纵向C.总体和部分D.无关2.70年代末,南斯拉夫学者( )首次出版了《旅游经济学》。

A.马思科维奇B.道格拉斯C.特伊西D.罗思菲尔德3.旅游业属于( )。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4.旅游产品的物流与商流的分离,表现了旅游产品的( )。

A.无形性B.易折性C.生产和消费不可分割性D.不可转移性5.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关系是( )。

A.包容关系B.互补关系C.转化关系D.互代关系6.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求弹性大,斜率小B.奢侈品需求弹性小C.需求弹性小,斜率大D.必需品需求弹性小7.( )的接待能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效旅游供给量的典型标志。

A.旅游交通设施B.旅游服务设施C.旅游餐饮设施D.旅游住宿设施8.( )是否发达,是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是否发达的标志。

A.散客旅游B.团队旅游C.商务旅游D.度假旅游9.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最为常见的竞争形式是( )。

A.寡头竞争B.完全垄断C.垄断竞争D.完全竞争10.旅游业奉行的“16免1”原则是一种( )。

A.老客户优惠B.批零差价优惠C.同业优惠D.销售量优惠11.旅游能使参与者提高素质,陶冶情操,这是一种( )。

A.宏观消费效果B.直接消费效果C.经济消费效果D.间接消费效果12.中国国际旅游消费结构中,( )支出比重过大。

A.基本消费B.非基本消费C.边缘旅游消费D.奢侈品消费13.以下关于国内旅游收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B.不参加国民收入再分配C.增加国民收入总量D.不增加国民收入总量14.当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从旅游价格方面分析,要增加旅游收入,不宜采用( )策略。

A.提价B.降价C.保持不变D.提价或降价均可15.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鼓励国民出游的原因是( )。

A.国际收支问题B.银行利率变动C.通货膨胀率D.政府的货币政策16.当边际贡献(Mr)=固定成本总额(FC)时,旅游企业( )。

A.有利润B.保本C.亏损D.破产17.有甲乙两家饭店,规模不同,甲企业的固定资产占用和流动资金投入共400万元,乙企业则为700万元,在一定时期内,甲乙两饭店的销售收入均为50万元,由于两个饭店的成本消耗与税金额开支不同,甲饭店的经营净利润为80,000元,而乙饭店为120,000元,则甲饭店的销售净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分别是( )。

A.16% 2%B.24% 1.71%C.16% 1.71%D.24% 2%18.研究各个旅游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关系,属于( )范畴。

A.企业经济效益B.微观经济效益C.社会经济效益D.宏观经济效益19.旅游企业投资研究主要研究( )收入。

A.劳务B.情感C.资金D.投机20.相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而言,旅游经济发展利益代表( )利益。

A.整体B.个体C.全局D.局部21.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旅游产品B.旅游供求关系C.旅游经济效益D.旅游经济活动22.当某种旅游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后,达到供求平衡后的均衡数量将( )。

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23.以下能够反映一国或地区居民对出国旅游需求的强度的指标是( )。

A.旅游密度B.旅游频率C.旅游消费率D.入境旅游人次24.某饭店餐厅核定某菜肴的原料、调料成本合计为5元,额定内扣毛利率为45%,则该菜肴定价应为( )元。

A.6B.7C.8D.925.一定时期内旅游外汇纯收入与同期旅游外汇总收入的比率称为( )。

A.单位旅游产品收汇额B.旅游收汇率C.旅游换汇率D.单位时间旅游收汇量26.( )可以分析企业经营的收益性。

A.自有资本结构比率B.利息负担率C.资产对负债比率D.销售收入费用率27.我国旅游业发展时间短,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 )。

A.团体旅游产品比重高,散客旅游产品比重低B.度假型产品比重高,非度假型产品比重低C.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低,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高D.观光型产品比重小,非观光型产品比重大28.从旅游需求弹性的角度看,旅游价格可划分为( )。

A.一般旅游价格和特种旅游价格B.单项价格和统包价格C.基本旅游价格和非基本旅游价格D.旅游正常价和旅游推销价29.等级旅游市场是( )。

A.按旅游目的不同来划分的B.按旅游组织形式不同来划分的C.按旅游季节来划分的D.按旅游产品质量或旅游需求者经济地位来划分的30.在旅游商品交换中,旅游收入的首先获得者是( )。

A.饭店经营者B.旅游者C.旅行社D.航空公司31.旅游产品的不可贮存性特征是由( )。

A.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的B.旅游服务与消费的时空同一性决定的C.旅游活动的特点决定的D.旅游产品的供求矛盾决定的32.旅游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核心是( )A.提高旅游服务质量B.责、权、利三者紧密结合C.国家统一领导和计划管理D.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关系33.下列属于国内旅游作用的是( )。

A.回笼货币B.平衡国际收支C.增加国内生产总值D.发展国际交往34.与购买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旅游者只能带回一次经历或回忆,这说明旅游产品具有( )。

A.无形性B.易折性C.生产消费的不可分割性D.不可贮存性35.旅游企业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以主要精力投入,这是一种( )市场策略。

A.差异化B.密集化C.无差异D.选择性36.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是( )。

37.下列关于旅游消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消费是弹性较小的消费B.旅游消费具有不可重复性C.旅游消费受消费者心理影响D.旅游消费得当将有利于全社会38.建设旅游院校或培训设施的投资属于( )。

A.企业性投资决策B.地方和国家投资决策C.事业性投资决策D.其他39.旅游经济发展利益代表( )。

A.整体利益B.局部利益C.既是整体利益,又是局部利益D.以上均错40.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 )在1992年旅游外汇收入就已突破1亿元,成为新的旅游重点地区。

A.哈尔滨B.吉林C.大连D.辽宁41.从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不同层次出发,旅游消费不包括()形式。

A .生存资料B .生活资料C .发展资料D .享受资料42 .发展旅游业进行货币回笼,是通过()形式实现的。

A .服务回笼B .商品回笼C .财政回笼D .信用回笼43 .旅游企业的服务人员可以当场向旅游者推销产品,这说明了旅游产品()A .无形性B .易折性C .生产、消费的不可分割性D .不可贮存性44 .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是()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 .总人口C .人口结构D .税收政策45 .某景区门票为 30 元时,每天接待游客量为 1000 人,票价降至 20 元时,每天游客量增加到 2000 人,该景区的需求价格弹性是()A . 1.37B . 1.47C . 1.57D . 1.6746 .不属于旅游企业经营 4Ps 的是()A .组织B .产品C .价格D .促销47 .将旅游客源市场分为团队和散客,这是一种()A .心理划分B .行为划分C .地理划分D .人口划分48 .关于旅游差价与旅游优惠价区别的描述,错误的是()A .旅游差价的基础是价值,旅游优惠价的基础是价格B .旅游差价是公布价,旅游优惠价并不公布于众C .旅游差价的优惠形式较少D .旅游优惠价的优惠形式较多49 .加成定价法是一种以()为中心的定价法。

A .需求B .竞争C .成本D .价值50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旅游边际效用和总效用会()A .同步递减B .同步递增C .前者递减,后者递增D .前者递增,后者递减51 .在旅游过程的支出中,份量和弹性最大的是()A .医疗B .通讯C .咨询D .购物52 .旅游乘数效应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为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