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第4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共100张PPT)

第四章第4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共100张PPT)

N2O3、NO2、N2O4、N2O5共六种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会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 尾气、硝酸工厂等,其中NO2与N2O4存在下列平衡: 2NO2 N2O4。
(2)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NO2 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3)验证某无色气体是NO的方法:向无色气体中通入O2(或 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特别提醒]
(1)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
般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硝酸的浓度越大,氧 化性越强,即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2)硝酸能溶解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金属与硝酸反 应时硝酸的作用是强氧化性和酸性。 (3)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因溶解NO2显示黄色,需 用玻璃塞而不用橡胶塞。
追本溯源拓认知
知识点一 1.氮气 (1)物理性质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3
氧化性 0 还原性+2 N H3 ――→ N2 ――→ N O 放电 N + O ===== 2NO 。 2 ①与氧气反应: 2
N2+3H2
②与氢气反应:
高温、高压 催化剂
(4)硝酸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不产生H2,且H 、NO3 具有强氧 化性,与还原性离子:Fe2+、I-、S2-等不能大量共存。 (5)
知识点二
氨和铵盐
1.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 溶于水(1∶700),可由 喷泉 实验证明。
2.氨的化学性质
(1)还原性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 与氧气反应: 。
(2)与酸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B.由于 NH3(l)可自电离,2NH3 可写为

与 SiCl4 交换成
分生成 Si(NH2)4 和 NH4Cl 与题述反应原理相同,故 B 正确;
C.Cl2 与 NH3 反应生成了单质 N2,反应物没有互相交换成分,与题述反应原理不
同,故 C 错误;
D.
和 PCl3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了 H3PO3 和 HCl,与题述反应原理相同,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B
加到少量KMnO4溶液中,再加硫酸酸 化,振荡
若溶液褪色,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C
先加到少量FeCl2溶液中,再加入稀盐 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变黄色,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D
先加入少量Na2SO3溶液,再加入 BaCl2溶液和稀硝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解析:A.KClO3溶于水,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亚硝酸钠溶于水电离 出钠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由于AgNO2沉淀可溶于稀硝酸,滴加硝酸银和足量 稀硝酸不能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 B.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B错误; C.亚硝酸有氧化性,可以把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溶液变为黄色,C正确; D.稀硝酸可以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氯化钡可以生成硫 酸钡白色沉淀,D错误;
D 正确;
8. (2022年新高考山东卷)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C. 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B. 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D. 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解析:A.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避光保存, A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故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 中,B正确; C.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易挥发,且能够溶解塑料,故其不能保存在广 口塑料瓶中,应该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C错误; D.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后易分解,故需在棕色广口瓶中、阴冷处密封保存,D 正确;

高中化学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高中化学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02 知识点 2
知识点 2 氨和铵盐
1.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电子式
密度
气味
比空气小__ 强烈刺激性气味 ________
水溶性 极易溶于水(1∶700)
第1轮 化学
(2)列表比较 NO 和 NO2 的性质
氮元素 化合价
NO +2 价
NO2 +4 价
物理性质
无色、不溶于水的 红__棕__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
气体
易溶于水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O2
2NO+O2===2NO2
不反应
H2O
不反应
___3_N_O__2+__H__2O__=_=_=__2_H_N__O_3_+__N_O____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根据反应 4NO2+O2+2H2O===4HNO3 分析,若剩余的气体是 O2,则
V(NO2)=45 ×(12-2)mL=8 mL,V(O2)=12 mL-8 mL=4 mL。若剩余的气体
是 NO(2 mL)⇒6 mL NO2,则 V(O2)=15 ×(12-6)mL=1.2 mL。]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实验室制取氨的其他方法
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浓氨水
化学方程式为 _N_H__3·__H__2_O_=_=_△=_=_=___N_H__3↑__+__H__2O___

氮及其化合物高三复习专用课件

氮及其化合物高三复习专用课件

│ 要点深化
练 习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 差。 (1)如图1为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 形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
2、铵盐
•物理性质: 多数为白色固体,均溶于水 •化学性质: 1、与碱反应 NH4++OH- ====NH3 +H2O 2、受热分解
练 习
1、用下列装置制取一试管干燥的氨气,
并检验:
(1)写出A装置中实验室制取氨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装置B中所盛药品的名称为____ 。 __。
(3)小试管口堵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检验生成气体是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5)为了防止生成的氨气逸出污染空气,常将小试管口 的棉花用某种溶液浸湿,该溶液最好选用_______。
NH4HCO3===NH3 +H2O+CO2 思考:NH4+怎样检验?
小结: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NH3· H2O
NH3 NH4Cl
-3
N2 Mg3N2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NO
+4
NO2
HNO3
+5
N2O4


为超导体提供低温环境
3.氮的氧化物
NO 物 颜色 理 气味 性 水溶性 质 毒性
无色 无味
不溶于水 有毒 与O2反应 2NO+O2=2NO2 化 与H2O反 不反应 应 学 还原性 强
NO2 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 易溶于水 有毒 不反应

高三第一轮复习氮及其重要化合物.pptx

高三第一轮复习氮及其重要化合物.pptx
2、NH3与F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4:3混合后,会冒白烟, 同时生成另一种只含两种元素的气体M,则M的化学式
为 NF3 。(NF3是制作高能激光化学反应器的原料。)
3、工业上用NaClO与过量的NH3反应可以制备N2H4 , 同时生成一种钠盐和水,写出制备N2H4的反应方程 式 NaClO+2NH3==N2H4+NaCl+H2O 。 N2H4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 。
(3)若在剩余的24 mL气体中,通入24 mL O2,待液面稳 定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为________mL。
(4)若在原48 mL的NO、NO2气体中,通入___mL O2, 倒置于水面上,气体会全部被吸收。
第31页/共60页
关于NO、NO2、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
【例2】在倒置于水槽中的试管中充有20mLNO,通入
【例1】 把盛有48 mL NO、NO2混合气体的容器倒置于 水中(同温同压),待液面稳定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 为24 mL,则:
(1)原混合气体中,NO是______mL,NO2是_____mL。 (2)若在剩余的24 mL气体中,通入6 mL O2,待液面稳 定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为________mL。
第12页/共60页
氨气的结构和性质
铵盐 (化肥)
催化
氧化 NO(工业制硝酸)
O2 N2 (燃料电池) NH3 还原性 F2 NF3 (激光材料)
液氨 (致冷剂)

NaClO N2H4 (火箭燃料)
化 性
NOx N2 (尾气处理)
LiNH2 (储氢材料)
NaNH2(药物合成)
第13页/共60页
拓展应用: 请写出联氨(N2H4)的电子式,并预测其性质

氮及其重要的化合物PPT课件

氮及其重要的化合物PPT课件
5
思考:氮有哪些重要的氧化物?有什么重要的性质? 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 __N_2_O__、__N_O___、__N_O__2 _、__N__2O_4___、 N__2N_O2_O3_、3_、_NN_2_2OO_5_5 等__,_;其N中O属2与于N酸2O性4能氧相化互物转的化是 __2_N_O__2 ___N_2O__4 ____(写方程式)。
实验·探究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NH3+HCl=NH4Cl
HCl
NH4Cl
NH3
沾有浓盐酸的玻棒
沾有浓氨水的玻棒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思考·交流
1.在反应中为什么会产生白烟? 挥发出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空中反应生成氯化 铵固体小颗粒。
2.硫酸或磷酸与氨气反应能否产生白烟? 不能。
实验·探究
(3)-N3H3具有还原性
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发生装置
加热浓氨水
△ NH3·H2O=====NH3↑+H2O
浓氨水+固 NaOH 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 体 NaOH 且 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 NH3 的生成
CaO 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 浓氨水+固
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体 CaO
NH3·H2O+CaO===NH3↑+Ca(OH)2
与人体、环境 的关系
NO
NO2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
人中毒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
②转化成NO2,形成酸 雾 雨、光化学烟雾
8
小结:
(1)N2O3和N2O5分别是HNO2 和 HNO3 的酸酐。 (2)NO是一种 无 色难溶于 水较强的还原性 气
体,易被O2氧化成NO2。 ( 应的3)气N体O,2是一氧种化性红强棕,色能的氧易化溶S于O水2,且能与使水湿反 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4.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课件

4.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课件

【答案】C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化学
第4单元 第4节
考点2 性)
硝酸的氧化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的氧化
典例2
2?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 、 O 4
— O3 N ,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
A.Al3+、CH3COO-、ClC.Mg2+、Cl-、I-
B.Mg2+、Ba2+、BrD.Na+、N 、ClH 4
由于HNO3
H++NO 3 ,所以具有酸的通性,但与金属反

应不生成H2。热浓HNO3遇石蕊试液,先 变红后 褪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化学
第4单元 第4节
色。 (1)不稳定性:4HNO3 4NO2↑+O2↑+2H2O,生成的
NO2溶于酸中可使酸呈黄色,所以HNO3应存放在 棕色
瓶中。 (2)强氧化性:无论浓、稀HNO3都有氧化性,浓度越高, 氧化性越强。
(2)与酸反应:NH3+HCl
NH4Cl(白烟),2NH3+H2SO4
NH 4 。
(NH4)2SO4,实质是 NH3+H+
(3)与非金属反应:4NH3+5O2
2NH3+
4NO+6H2O,
8NH3+ 3Cl2
3Cl2
6HCl+N2,
6NH4Cl+N2。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化学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化学
第4单元 第4节
二、硝酸 1.物理性质 纯HNO3为 无色液体,易 挥发,形成 白雾,有 刺激
性气味。挥发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98%以上的称为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溶解性
N2 无色 NO 无色
无味 无毒 比空气稍小 难溶于水 无味 有毒 比空气稍大 不溶于水
NO2
红棕色
有刺激 性气味
有毒
比空气大
与水发 生反应
2.化学性质 (1)氮气
(2)NO与O2反应:2NO+O2===2NO2。 (3)NO2与H2O反应:3NO2+H2O===2HNO3+NO。 3.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1)形成硝酸型酸雨。 (2)形成光化学烟雾。
(2)形成喷泉后,甲烧瓶内液体呈________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乙烧瓶内液体呈________色,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4.同温同压下,在甲、乙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 中分别充满NH3、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
(1) 实 验 室 制 备 NH3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 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 用。
2.了解氮单质及其 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 影响。
1.氮的化合物NOx对环境 的污染及治理。
2.以HNO3的强氧化性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3.以NH3及铵盐考查 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的水 解。
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毒性 密度
3NO2+H2O===2HNO3+NO (3)等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HNO3+NO),有 刺激性气味, 有毒气体。 (3)四氧化二氮性质: 无色气体,N2O4 2NO2。
特别提醒:
①氮气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为放电,而一氧化氮与氧气在 常温下就可反应且反应较快。
②N2O4 2NO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③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一定量的四氧化二氮。
★互动探究1 NO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 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 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因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 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NO的危害有 哪些?
易溶于水(1∶700),形成氨水。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NH3+H2O NH3·H2O
H
4
N +OH-

注:氨水中含大量NH3·H2O,但表示浓度时用NH3的量。 0.1 mol·L-1氨水的含义是 1 L溶液中含NH3为0.1 mol。
(2)与酸反应:NH3+HCl SO4
NH4Cl(白烟),2NH3+H2
(4)氮气的用途: 在工业上是合成氨、制硝酸的重要原 料;在焊接和粮食贮存中作保护气;在医学上液氮作冷 冻剂。
2.氮的氧化物
(1)一氧化氮性质:⑧无色,不溶于水,⑨有毒气体,能与血 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⑩2NO+
O2
2NO2。
(2)二氧化氮性质: 红棕色, 易溶于水(3NO2+H2O
H
4
(3) 与非金属反(N应H:44N)2HS3O+45,实O2质 是 NH3+H+ 4NO+6H2
NO ,2 NH。3+ 3Cl2
6HCl+N2, 8NH3+ 3Cl2
6
NH4Cl+N2。
4.NH3的制法: (1)工业制法:
N2+3H2
2NH3
H2的来源: C+H2O(g) CO+H2 (2)实验室制法: 2NH4Cl+Ca(OH)2 CaCl2+2NH3↑+
②与非金属反应一般是浓HNO3被还原为 NO2,稀
HNO3被还原为 NO,非金属常被氧化为最高价含氧酸
或高价氧化物:
C+4HNO3(浓)
CO2+4NO2 ↑+2H2O
S+6HNO3(浓)
H2SO4+6NO2↑+2H2O
3P+5HNO3(稀)+2H2O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3H3PO4+5NO↑
2H2O 注:NH3不能用CaCl2、浓H2SO4干燥,可用 碱石灰干燥,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棉花 防NH3与空气对流,便于
收集纯净的NH3。 (3)检验: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现象是变蓝,或用
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有白烟。 四、铵盐
1.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 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况下的体积为11.2 L,则生成NO和NO2的体积分别是

。欲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
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答案:5.824 L;5.376 L;57.8
三、氨气
1电.氮子的式氢: 化物 — —氨
H

N


H
H
2.物理性质
无色,有 刺激性气味, 易液化(与Cl2、CO2相同),极
用碱液与铵盐共热,放出氨气, NH 4 +OH- NH3 ↑+
H2O,然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试纸 变
H
4
蓝,证明有N 。
考点透析 考点1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体的
典例1 装有50 mL NO2、NO混合气
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30 mL
A.5∶3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氮气与氮的氧化物
1、氮气
(1)分子式:①N2;电子式: ②
N︙︙N ;结构式:③N≡N。
(2)化学性质 ①与H2反应:④N2+3H2 2NH3
②与O2反应:⑤N2+O2 2NO
③与某些金属反应:如3Mg+N2
Mg3N2
(3)氮的固定:将⑥游离态的氮转变为⑦化合态的氮的 过程。
HNO3还原为N2O、N2或NH3。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4Zn+10HNO3(较稀)
4Zn(NO3)2+N2O↑+5H2O
4Zn+10HNO3(极稀)
4Zn(NO3)2+NH4NO3+3H2O
色。 (1)不稳定性:4HNO3
4NO2↑+O2↑+2H2O,生成的
NO2溶于酸中可使酸呈黄色,所以HNO3应存放在 棕色
瓶(2)中强。氧化性:无论浓、稀HNO3都有氧化性,浓度越高, 氧化性越强。
①与金属反应:常温下,浓HNO3与 Fe、Al钝化。硝酸
与金属的反应复杂,一般浓硝酸被还原为 NO2;稀硝酸
3FeO+10HNO3
特别提醒:
3Fe(NO3)3+NO↑+5H2O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仅是硝酸分子,只要是在强酸性 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就具有强氧化性,可与还原性物质
或离子反应。在很多题目中经常隐含这一条件。
★互动探究2 将32.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
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
B.3∶5
C.3∶2
O2和NO的体积比是 ( )
【解析】设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为x。
差量法:3NO2+H2O 2HNO3+NO
ΔV
3 mL
1 mL 2 mL
x
3 mx L
2m L
= 2 0 m L
答案:破坏臭氧层,造成酸雨,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二、硝酸 1.物理性质 纯HNO3为 无色液体,易 挥发,形成 白雾,有 刺 激
性气味。挥发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98%以上的称为
发烟硝酸,常用浓HNO3的质量分数约为 69%。 浓 2.化学特性 H由N于OH3与NO浓3盐 酸体积比O 3为1∶H+3+的N混 合,所物以叫具王有水酸,能的溶通解性,但与 金金和属铂反。
(1)受热易分解:
NH4HCO3
NH3↑+CO2 ↑+H2O
NH4Cl
NH3↑+HCl↑(在容器上部重新结合生成
NH4Cl) NH4NO3、(NH4)2SO4受热分解的产物复杂,NH4NO3不能 受撞击。
(2)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如果有加热,就写生成 氨气,如
果没有加热,就生成 NH3·H2O。 3.N H 4 的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