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杨光斌政治学导论

中国人大杨光斌政治学导论
中国人大杨光斌政治学导论

政治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基本知识点:政治的概念以及君权神授观、治国说、权力观、政府活动说、马克思主义等政治观;政治的地位与SSP模式;中国古代政治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概况;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之分;政治权力的基础;政治权力的分配。

博弈的政治:博弈是分析利益冲突的框架,又叫对策论,指某些个人或组织作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使博弈的结局不仅取决于本方的行动还取决于对方或他方的相应行动。政治博弈的要素有局中人(参加者有个人、团体和国家)、资源(人口、财富、声望、说服技巧以及职位等)、对策(基于自己的目标和资源以及分析对手而做出的以赢得机会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的行动计划)、规则、目标(政治博弈中所追求的财富、权力、社会地位和认可度等)。类型有零和博弈(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与非零和博弈(参与者的得失不相抵,赢家输家不相抵,博弈的局中人不是完全相互冲突的)。

政治博弈的规则:规则是政治博弈中最重要的要素。宪法规定了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决定则构成了相应的政治机制作为博弈的基本规则,习惯和传统作为被社会或社会的特定阶层广泛接受并实践的行为过程与模型也是一种政治规则。规则确定了博弈结果评定、局中人的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力与责任、参与博弈的限制、越轨者应受的处罚,而且规则具有适应性,往往在博弈过程中发生某种变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制度主义:即制度变迁理论.1制度的含义(政治-经济关系构成的硬约束机制和宏观政体论)2制度变迁的方向(由低级向高级)3变迁方式(阶级斗争导致的革命性突变,新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制度变迁的渐进性)4制度变迁的诸社会关系(关注阶级关系和基于此的权力结构,影响了新制度主义对制度重要性的强调)5对于技术与观念的关系,在强调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把社会进步看成是一套复杂的关系系统互动,而非单纯的技术决定论6对于制度变迁中个人的作用,反对把个人偏好或信念看成是既定的,而把偏好和信念看作解释变量。

政治权力: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是政治关系的中介,是用来实现利益的,而目的能否达到则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结构,权力作用方向与方式、权力运行层次、权力运动的时间性、权力作用的结果。权力的三面,决策权力、影响议题设置的权力及偏好形塑。

权威:权力客体对权力主体自愿的服从与支持。权威是比权力更高一级的概念,权力迫使人服从,而权威对权力客体的安排则被认为是正当的、不应违背的,即权力客体对权威是一种自觉的认同。权威一般是以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要转化为权威要满足合法律性、实际政绩以及执政者具备合法性的道德因素等条件。

政治权力的类型:1强制性权力,甲要求乙做某事,乙不愿但由于受到甲的威胁而不得不去做,关键在于权力主体对可信性威胁的运用,保持政治威力。2功利性权力,权力主体以许诺某种好处来换取权力客体的服从。3操纵性权力,潜移默化地全部或部分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以使其自觉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即重塑人的态度和信仰,如洗脑、宣传和社会化。4人格性权力,即影响力,权力主体以自己超凡的品质和魅力等人格因素来换取人们的支持和服从。

政治系统理论:美国著名政治学者戴维·伊斯顿提出的一种政治观,即把自然科学中的系统方法运用于政治现象分析,将政治体系视为一个履行社会关键职责的系统,是进行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体。政治系统一方面有自身的边界,内部有具体的结构,承担着分化了的特定功能,目的则在于实现社会整体的目标;另一方面政治系统又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通过特定的机制与文化意识、法律、经济等系统相互作用。政治系统从社会接受输入的支持与要求,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向社会输出特定的政策产品,政策产品的执行效果又通过反馈机制再次输入政治系统。也就是说,反馈将输入与输出联接起来使政治成为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持续过程。图解见杨P8。

精英主义:源于古代能人治国的思想,在19世纪末理论化,代表人物有帕累托、莫斯卡、熊彼特等。精英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从来都区分为少数据有统治地位的精英与众多被统治的大众,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不可能的,寡头政治是铁律。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由于具有被社会所推崇的才能和品质而成为精英,他们统治依靠的并不只是经济资源,军事力量、教士地位和管理专长都可能是其统治的基础。而且,与所谓阶级不同,精英基层是开放的,具有制度化的吐旧纳新的机制。古典的人民民主从来没有实现过,将来也不可能实现,人民至多拥有选择具体由哪位精英来统治的权利。因而在精英主义者看来,民主不过是在竞争环境中由民众定期选择政治精英的方式,尤其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一般民众难以掌握复杂的政治事务,政党政治也确定了领袖群体在政治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政治过程只能是政治家制造政策产品而民众消费政策产品,民众至多有自主选择统治者的能力而已,人民的授权正是精英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多元主义:带有浓厚的美国色彩,代表人物有拉斯基、达尔等。多元主义认为一元国家观是一种想象,因为国家权力并不是集中在社会结构的某一点而是多元分散的,长期占据压倒地位的精英一般也是不存在的。因而,权力是多中心配置的,代表不同利益的各种中介团体都在力争影响政府的决策过程,通过不断竞争和妥协获得对国家的控制权,但都无法强大到能垄断国家权力,因而权力是由众多自治团体所分享的。国家作为独立于市民社会之外代表社会利益的政治组织,实际是中立性原则下调和社会利益冲突的均衡器,政治职能就是要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寻找平衡且保障其竞争的公正和秩序。因而,国家就是公正的仲裁者,是社会整体的托管人和代理人,是实现社会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工具。多元民主就是由多元的社会自治团体主导政治过程,权力安排实际是利益集团调价还价的结果,政策则是政府调和这些集团冲突的结果,民众通过各种利益集团实现广泛而有效的政治参与。不过利益集团式政治也存在着加剧政治不平等、扭曲公民意识和使议事日程不正常等问题。

古典主义与旧制度主义政治学:从古希腊到19世纪的政治学都属于古典主义范畴,典型特征是1规范性活动,即强调道德、伦理和价值判断2关注对理想社会的描绘3关注政体设计。简而言之,古典主义政治学就是关于政治制度的价值性和规范性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理论更是直接改造了西方世界。出现于19世纪末的旧制度主义继承了古典主义传统,关注于对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描述和设计,其特征为1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的统一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合一性2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3制度中心主义与制度决定论,认为良好的制度设计将对社会带来全局性的好处。

行为主义政治学: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在20世纪中叶达到顶峰的政治学研究范式,如政治系统论、政治沟通理论等。反对古典主义的价值性研究而主张政治学的科学性。特征,1关注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拒绝机构研究法,强调研究个体行为和态度,关注政治过程的研究2.大量使用科学方法,把资料的量化当作重要目标3.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大量引用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4.主张价值祛除,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出具有普世性的理论模型。评价,1个体主义的微观研究视野使人们意识到了个人偏好选择对政治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大力的跨学科研究也大大丰富了政治学研究方法,使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并丰富了政治学的理论源泉2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过度强调数量分析而忽略制度结构和价值体系给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绝对的微观视角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着根本性错误。

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在反思行为主义中形成的,依然坚持行为主义的个体主义为方法论,而引入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并以此为核心命题,认为政策产品是政治人在利益驱使下经过理性计算而形成的个体偏好选择集的互动结果。由经纪人假设展开的理性选择主义大大提高了行为主义的理论性,开启了人们的新思维,使人们理解了政治中的自利行为、腐败、政治失败等现实问题并看到个人偏好对于政治的影响,但还是忽视了制度、道德等因素对政治行为的制约,而且只关注理论的推敲演绎而缺少经验论证,使用的假设违背常识,得出的一些结论也难说正确。1社会选择理论,代表人物是阿罗。他假定个人是理性的,探求如何将个人偏好加总为社会整体偏好以及社会作为整体是否有明确偏好,即民意问题。阿罗不可能定理认为,无论用什么方法综合人们的偏好,都难以形成稳定的多数和均衡态势。但实际上,人的活动和选择常受到道德、制度等因素的限制,致使某些特定偏好顺序无法排列,这时部分均衡是可能出现的2集体

行动理论,代表人物是奥尔森,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集团中个体数量越多,个体所得收益就越小,所以集团中个体数量越大,离最优水平也越远,因此成员数目众多的集团的效益率一般要低于成员数目少的集团。但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多次博弈均衡,不能把制度和道德等对人行为有影响的因素完全排除而只保持搭便车这一种策略3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即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代表人物是布坎南,关注以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官僚为主体的政治市场,以个人主义为方法论,坚持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是社会秩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政府是个人相互作用的制度复合体,个人通过制度复合体作出集体决策来实现他们相互期望的集体目标,同时也通过制度复合体开展与私人活动相对立的集体活动。政治就是这类制度范围内的个人活动。个人参与政治活动是从自己的偏好和效用函数出发,在交易活动中寻找和创造使自己获利的机会,而并不因为占有了某种政治职位就改变人性,实际上正是人的私利性导致了政府低效和腐败等问题。因而,必须设计能够制约政治权力的法律-制度规则以保证权力的运用处于公共目的。不过,这忽视了理想战胜利益的能力,以及政治过程中公共精神对政府官员的激励作用。

新制度主义与新古典主义:20世纪70、80年代,政治学由行为主义关注个人行为与具体政治过程的微观研究重新回归宏观制度研究,关注、解释和设计政治现实,由政治规则、非正式规则、个人偏好、路径依赖等变量所构成,即新制度主义。而只要是研究制度,就得追问制度的价值取向,离不开政治哲学分析,因此新制度主义又发展为附有价值分析的新古典主义政治学,其特征为1制度中心论,不仅包括宏观政治制度与规则,还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非正式规则2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统一,制度作用分析与制度价值关怀的统一3研究方法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统一,研究宏观政体与制度要考虑个人偏好选择问题,研究特定的中观或微观组织规则也要有大历史观或整体主义眼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源于对美国会立法的研究,依然坚持行为者的偏好,但认为是制度解决了集体行动的困境,政治结果是行为者在制度影响下进行策略性计算的结果。制度创新理论,即人们认为创新在制度方面的收益大于因此而招致的成本时,新的制度才会出现,这种观点给予了人们一个新的视野去认识一些成功的制度创设过程。

历史制度主义:强调制度变迁中国家、政府和其他组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将制度是为对行为起着建构作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程序和规则,包括宏大的国家结构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质以及具体的政府制度安排。强调制度的关系特征,关注既定的制度结构如何影响政治行为的互动,关注国家与社会的整体范围如何影响整治行动者决定其利益以及如何确定他们同其他政治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的偏好的形成和选择是由人所处的制度环境决定的。提出路径依赖,强调结构和传统对政治行为的影响,传统越重制度创新就越难。

政治与行政的区分:随着社会与政治生活复杂化,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政治系统也在不断地专业化。政党分肥制下,获胜的政党一般只从自己的支持者中选拔官员,结果导致变相的卖官鬻爵和对真才实学的忽视,进而出现行政效率低下、国务变成党务等弊病。政治与行政的分化则指出,政治是所涉事务重大而普遍的国家事务,行政只是关于个人和细琐事务的国家活动。也就是说,政治是政治家的领域,进行决策;行政是技术官员的领域,重具体事务处理和政策执行。政党的人事安排也就只保留在了政治官员的范围内,行政官员方面则确立了基于专业化的功绩制原则。这是协调民主与效率关系的一次有益尝试。

权力与权利:在政治学中,权力存在于政治关系中,是权力主体依靠一定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是政治关系的中介。而权利则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的一种用以享有或维护的各种利益。权利是一种资格,一个人有了这种资格、成为了权利主体,才能向别人提出作为或不作为的主张,才有法律能力或权利能力不受他人干涉地从事某种活动。权利是基础,权力是保障,权力为权利服务。

合法性:涉及到民主原则的政治合法性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涉及到权力和权威的基础。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或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是某种特性,不是来自于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合法性问题关心的就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有效运行。合法性体现了一种价值判断,带有正统性色彩,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持久的最终的来源。实现合法性的主要手段是信仰体系(说明为什么某人或某些人应当服从某种统治的理论或意识形态)和有限政府(政府权力不是无限的,任何政治势力都不能超越法律)。具体而言,合法性的获得首先依赖于一定的统治秩序,以一定的暴力威慑力量、合理的法律和制度建构作为保证。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力量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得到基本满足,过于超前而脱离物质基础的思想意识往往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原因,因而,合法性越来越取决于统治阶级与政府的实际作为而不只是信仰和价值判断问题。

权力制约与分权学说:体现人民主权和宪政精神的权力制约问题是政治的另一核心问题。即使是民主政权也不能脱离监督和制约,一来人民选举出来的官员有可能堕落和腐败,人性普遍弱点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仍没有变,民选的政治代表大可能打着人民的旗号却与人民渐行渐远;二来官员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扩展自身权力,一个宽阔的自由裁量空间往往是官员的利益所在。另外,人民的绝对权力有可能导致多数暴政的出现,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参与决策并得到尊重的成本是那么高昂,因而多数原则的实行是必然的,这时如何保障少数人的合法权利并限制多数的为所欲为就十分必要了。中国的政府机构自古以来便只存在分工而不存在分权的问题,尤其在封建时代,君主是绝不允许大权旁落的。而在西方,自亚里士多德开始,分权思想便出现了,并且经过波利比阿和西塞罗、布丹、洛克等人的发展,对资产阶级革命及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产生了重大影响。洛克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立法权是至高无上的,以此来支持资产阶级的代议制。18世纪,孟德斯鸠系统创立了行政、司法和立法的三权分立学说,认为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想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制约权力,三权是并立的。孟氏的三权分立学说成了后来资本主义国家所公认的原则。分权学说实际上适应了资产阶级的需要,权力制衡其实只是资产阶级统治者之间的制衡。

议行合一: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合二为一,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执法机关。这是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和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在苏联和我国有了新的发展形式。从社会主义民主的角度看,议行合一就是要保证社会和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权由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意志的最高权力机关掌握,使国家行政、司法等机关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活动。现在,我国的议行合一是由党的领导实现的。

归口管理:中共把政府工作按性质划分为几个口,由同级党委分口负责的体制。在中国,政府工作不仅指狭义的行政工作,还包括党组织、人大、司法及担负政治任务的人民团体在内。因而,口是指广义政府工作中的系统或条。归口管理是仿效苏联模式建立的,属于分类分级管理干部的配套措施,党的一元化领导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核心就是通过归口管理体制实现的,体现了政治权力精英之间关系的制度化和人格化并存的状况。制度化表现在归口管理所体现的中央上层民主集中制所体现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原则,即党委的核心地位。人格化则主要表现在权力方面,个人权力不受约束,而且与我国传统的条块关系纠缠在一起,大大制约了行政机关的权威,造成多重领导、政出多门,在实践上严重分散了公共权力的公共权威。因而,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基本知识点:统治政治文化与大众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变革方式与经济发展;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政治文化: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主要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特征,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感情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具有相对稳定性,属于长期的心理积淀形成的心理定势;具有结构性,受到出身背景、地位、教育程度等影响。

政治文化的内容:1政治认知性成分,即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主要从长期的政治社会化中获取和长期政治实践的积累所得,构成了人们对政治体系进行判断以及选择行为目的和行为方式的基础2政治情感性成分,

即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系统、政治统治活动或事件的直观评价,带有极大的主观成分,反映了个人或集体的选择偏好3政治评价性成分,即人们依据一套他们认为正确合理的准则、信条或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的价值判断,包括政治价值观念和评价的心理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评价标准的变化往往意味着政治体系的发展目标选择发生了变化,决定着社会成员对其政治行为的取舍。

政治文化的分类:以社会成员对社会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权威以及自己在政治体系的决策、实施中的作用等层面上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取向为标准,把政治文化分为1狭隘型,即地域型,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及其输入和输出目标,以及作为能动参与者的自我缺乏起码的认识和情感,多存在于较原始的社会阶段2依附型,即顺从型,政治体系成员对政治体系中的角色、结构、权威、规范以及自己在政治体系的输出方面的责任有着明确的认识,而对政治体系的输入方面的取向以及社会成员作为政治参与者的自我取向非常低,即政治体系的成员与政治体系是被动的服从关系,多存在于威权国家3参与型,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作为整体以及体系的输入和输出方面都有强烈而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自己作为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以及政治行为效能具有积极的认识和较高的评价,这与民主制度是一致的。

社会资本:社会群体内部成员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即社会或特定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普及信任的程度。特征,1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使某些目标成为可能2社会资本需要创造和建构3具有自我增强和积累的倾向4是公共物品,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是个人寄身于社会网络的共享品。要素,1信任2规范3社会联系形成的网络,正是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而形成的社会网络相联系产生了社会信任。意义,社会资本可以克服搭便车现象的集体行动困境,因为它是大家都可以共享的公共物品,起到了担保品的作用,减少了生活交往和市场经济中的制度费用。

政治文化的功能:政治体系中政治文化的特征决定着该体系存在的状态、运作方式以及发展演变的道路和方向。1政治文化为政治统治提供合法性,是维持政治体系存在和运行的必要基础,一方面政治文化可以塑造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心理认同,使其自觉支持和服从统治,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培育出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及其地位角色的稳定态度也有利于社会政治关系的稳定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着政治机构的设置、各种政治机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特定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下将产生不同的机制和效力4政治文化制约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社会成员对变革的目标、方式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价值取向直接制约着政治体系变化的进程的结果,每一次大的政治变革必然伴随着一场政治文化的变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复杂而缓慢的。

意识形态: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根本特征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幻想的联系取代并遮蔽现实的联系。1现实指向性,要么维护现存制度的,要么批判现存制度,不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就不能为社会所接受2总体性,意识形态是各种具体的意识(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伦理、艺术、宗教等)构成的有机思想体系3阶级性,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其意识形态的地位由其政治地位决定4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发展不完全同步,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还会相互作用影响,对社会存在是具有反作用的5依赖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6掩蔽性,统治阶级用神秘的、扭曲的方式反映现实世界掩盖统治现实,来保障自己的统治。

自由主义:近代以后西方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对塑造西方政治体系做出了最大贡献。1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将社会看作个人简单的集合或原子式聚合,每个人都是追求利益需要的独立个体,是自己身体和心智的主权者,个人优先于社会,个人能够充分自由地实现其个人价值,社会也就能实现公共利益2自由和有限政府,个人有按其意志从事选择的自由,个人的自由选择权以及保证这种权利在公正环境中得以实现是自由主义的根本价值,政府也就不仅应当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上,政府权力也应当限制在一定范围内3理性与进步,人的理性可以指导他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合理选择,并形成合理的秩序,通过教育和启蒙可以使人摆脱愚昧和迷信,人就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认识未知领域并开拓新的天地,因而人类社会也必将是不断发展的4多样性与政教分离,价值、利益、观点的多样式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本性的,既是人的自由也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真理越辩越明,主张宽容。道德、宗教属于私人事务,管理公共事务的政府与宗教应互不干涉。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实现自由权利的社会公正,倡导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强烈反对国家对社会事务和经济的干预,积极倡导公民社会的作用并维护多元主义价值。

保守主义:西方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潮之一,重视传统、秩序、等级和自由的价值,认为这高于其他任何价值,维护这些价值是国家的根本任务,反对任何激进的社会改革,有宗教关系密切。1有机社会论,国家或社会是类似于生物体的有机组织,有自己的生命和利益,社会优先于个人,是责任和义务将社会团结起来,因而相对于权利而言义务是优先的,社会的生存和正常运转有赖于每一部分的功能协调与和谐发展。2悲观主义,社会秩序建立在一些不受人掌控的规律上,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意志左右,而且人的理性有限,人在本性上时惧怕改变而寻求依靠的,因而需要强力和权威来控制3等级与权威,人生而不平等,等级秩序是有机社会自然发展而来的,不同的人在社会中应当做不同的事,取相应的报酬,类似父权一般,社会需要自上而下的权威来保障纪律与服从。新保守主义,特别强调宪政秩序的重要性,强调国家维护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国家权威,并且竭力反对政府干预。反对一切激进的政治思想,认为诸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会导致社会混乱堕落。

民主社会主义:欧洲左翼政党的指导观念,马克思主义是其最重要的理论渊源,基本主张是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又同时克服二者的缺点,从而寻找一条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民主社会主义既反右翼保守政治,由反传统左翼的激进政治,如主张社会正义又放弃了阶级学说,主张保留福利国家又承认应当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

社群主义:当代西方影响的政治思潮之一,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产生,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正义和社群都成为西方政治理论的主题,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代表人物如罗尔斯。社群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新集体主义,反对新自由主义把自我和个人当作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与政治制度的基本变量,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由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的,因而社群才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社群主义强调国家、家庭和社区的价值,倡导爱国主义,主张集体权利优先的原则。社群主义特别强调公共利益优先,用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是其根本主张。

民族主义:在资产阶级打破神权和封建主义的民众认同潮流中兴起。一方面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或是对于同族利益、民族独立与民族统一的信仰和主张,或是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则是一个民族追求建立自己的国家的政治运动,是最具爆炸性的政治哲学,也是当代世界上一股强有力的政治力量,常与爱国相结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既唤醒了被压迫民族要求解放和独立的意识,也曾引起了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优越主义及战争等罪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民族主义以方便达到自己的目的。

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意识形态的政治化就是意识形态与统治权的结合过程,统治阶级一方面通过政治社会化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公众之中使其被普遍接受,一方面大力发挥意识形态对统治合法化的辩护功能。1维护政权的合法化2推动大规模社会动员3实现政权的转移。意识形态的极端政治化会1削弱意识形态的其他功能2造成全体公众的思想模式化,限制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3意识形态在长期处于紧张的斗争状态下会逐渐趋向封闭,与社会存在的距离不断增大,难以进行自我更新而且往往成了某些个人和集体的统治工具4压制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发展,造成全社会意识形态的中心-边缘结构5引起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反感和厌恶,旧的政治社会化渠道和方式渐渐难以发挥功能,导致社会公众认识的纷乱和信仰体系的涣散。

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1保护团体内部团结和稳定性,意识形态作为团体成员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有助于成员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统一2论证团体行动的合理性,一方面意识形态使成员确信采取与集体一致的步骤和做法是合理的、正义的,由此实现团体内

部的团结,一方面意识形态使特定团体的行为披上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外衣,即强调普遍效用,从而获得行动合法性并获得更多的支持、减少其他团体的抵触3动员团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规模效益,一方面激发所有成员的信心和热情,坚定实现行动目标的决心,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使团体的长远目标对成员来说更具新引力和说服力,以获得所有成员的支持并使其作出短期利益的牺牲,这种动员功能常常是由团体的少数优秀分子和领导人物完成的4约束成员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意识形态在个人相互关系和组织意识形态方面都提供了对过去和现在的整体性解释,能够修正个人行为,只是意识形态的约束力属于软约束,是不稳定的,缺乏执行和监督的制度保障,它的成功有赖于个人对集体目标的认同和在个人成本-收益与集体成本-收益之间的权衡5规范团体之间的关系,每个团体的意识形态都有一套符合本团体利益的信念和价值,不同团体的利益差异所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差异,将进一步影响基于利益取向的团体间关系,当然这不是决定性的,只是作为观念的力量发挥着对物质力量的反作用。

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意识形态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以诺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对此问题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诺斯试图将意识形态纳入制度变迁模型中,认为一套能促进制度变迁成功,经济持续增长的意识形态必须1提供一个全面的世界观点2必须在解释外部条件的可观察到的转变时足够灵活3具有合理性,能够自圆其说以被团体成员接受4稳定性,以防随意变动造成团体的思想混乱乃至分裂5包容性,兼容并蓄并不断自我更新。意识形态的变革滞后与经济发展:意识形态的变革往往是缓慢的,由以往经验认识积累而成的意识形态与过去的历史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不容易完全切断。而且,意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性,凌驾于物质现实之上而自行运转。因而,意识形态的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使其变革往往滞后于物质现实的发展变化,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时间差,进而束缚和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1压制创新,经济增长实际是技术和制度创新的结果,而创新则意味着旧的制度、组织方式以及为这些物质存在辩护的旧意识形态的被打破2破坏正在变革团体的合法性,原有意识形态与正在出现的团体新结构、新功能不吻合,无法为新的制度结构和组织提供合法性,甚至还会阻碍新合法性的形成。3造成团体成员分裂,阻碍集体行动,利益不同的成员或坚持原有意识形态不放或对原有意识形态大加鞭笞,两种新旧意识形态的斗争出现,团体的合作关系出现裂痕4助长搭便车现象,意识形态本可制约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占便宜行为,但意识形态的分裂使意识形态作为认知工具难以自圆其说,一些成员便借此缺乏约束力的机会大肆投机,使其收益得以非正常积累,甚至掠取团体控制权。

政治社会化: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社会成员和政治体系分别作为主体参与其中。1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形成政治人格从而成为政治人的过程,主体是社会成员2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从而获取有利于政治系统运行的社会环境,主体是政治体系3是政治意识积累、传播和延续的过程,也是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发挥作用以及进行创新发展的前提,而这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即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一方面为政治体系培养合格的成员,一方面传播着社会的政治文化,并通过这两方面作用维持着政治体系的有效运转。1使社会成员获得适应社会政治生活所必需的政治知识、态度和技能,使个体形成对政治形式、体系、过程、决策、规则、象征以及自己所扮演的政治角色的稳定观念和意识,从而形成政治人格,得以融入所处的政治世界并参与政治生活2维系和改变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措施来维持有利于统治的政治文化,并在政治体系发生变革时赋予政治文化以新的内涵,并灌输给社会成员以改变其政治取向3影响政治体系正常维持和运转的关键因素,如规范和引导亚政治文化的作用。亚政治文化与主导政治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但往往对社会政治生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政治体系应当对亚政治文化进行规范和引导,吸收其有益于自身的因素,遏制其敌对因素的发展,从而化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维持政治体系的有效运转。

政治意识与政治自我:一定的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既包括民族和个人的政治心理(政治文化)又包括社会阶级集团的意识形态。政治自我即政治人格,指个体形成的对政治形式、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政治规则、政治象征以及自身所扮演的政治角色等的稳定的观念和意识的综合,是个体政治成熟的标志,意味着进入政治社会的成员确定了一些稳定的心理结构。政治体系(政治行为主体赖以存在的制度形式,是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一。)

基本知识点:国家起源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国家本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集权主义与分权主义;法西斯主义;国家元首;政府的概念;法国式的混合型政府;对行政机构的制约机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政治人、公民以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我国的利益集团。

民族与国家: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国家即政治权力和民族共同体的融合,而一个民族不愿服从另一个权力时,就会发生民族解放运动。要素,领土、人口、主权、政府。危机,1认同性(一个国家内的民族、地区上的政治团体是否认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2合法性(民众的服从是否来自民众利益和表达利益要求的机会的实现)3渗透性(国家有没有能力确保疆域内所有组织和个人服从其法令)4参与性(是否让民众参与权力的分配过程而不能单靠君权神授)5分配性(满足分配中的基本正义,建立所有人基本生活和尊严得到满足的机制)。

国家的基本目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国家要存在下去必须保证安全、秩序、基本正义。1安全,即以暴力保护私有财产并防御外部势力的威胁,而国家的安全也是建立在基本正义之上的,不能迫害自己的同胞也不能过分追求绝对安全而搞军备竞赛2秩序,为减少团体内部资源分配的争执降低生存成本而建立起的专门负责分配资源的组织和法律,秩序是为人们更好的生存下去而建立的,人们应对此达成共识,仲裁者则必须基于合法程序产生并能进行公正的裁决3正义,满足个人和团体生存所应得到的最基本需求,通过公平交易让人们得到相等的机会、拥有基本的权益,即实现人民的基本福利。

诺斯悖论: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满足基本的正义,就难以得到民众的忠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但国家一开始就是有利于统治者的工具,统治者在实现基本正义的同时是有自己特殊利益和目的的,由此带来的矛盾和冲突的烈度将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快慢和国力强弱。诺斯认为,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原则,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这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二是在前者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第二个目的包含一套能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而完全有效的产权,而第一个目的是企图建立一套基本规则以保证统治者的收入最大化,即在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的所有权机构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体制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这是社会不能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根源。因为有利于统治者的政治制度可能不是建立在有效产权基础之上的,当有效产权组织快速发展时就可能削弱无效产权组织进而威胁统治者的经济基础,因而统治者就会有意识地保护无效产权组织并遏制有效产权组织,却又不利于税收的增长而且制约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简而言之,现代国家的兴衰到底是社会正义和统治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和统治地位的稳定,统治者应当最大限度满足民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基本需求。国家能力: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主要指代表国家意志的中央政府,与国家职能的顺利实现及国家使命与目的的达成息息相关。1汲取能力,即国家动员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2调控能力,即国家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3合法化能力,即国家运用政治符号在属民中制造政治共识4强制能力,国家运用暴力手段、机构和威胁的方式维护其统治地位。地位,1汲取能力最重要,汲取能力弱调控能力就差,合法性也就会受到冲击,而统治者不能总靠暴力统治,因为暴力成本过高,政治也难以稳定2国家不能为财政收入而过于侵害社会利益和遏制有效产权组织的发展,因为这会导致国家发展停滞。国家能力的基础是有效产权组织,因为这种机制有利于民众的利益表达和经济实惠。国家能力与国家自主性关系密切,国家自主性是国家作为拥有一定疆域和民众控制权的机构可以制定、追求并不简单反映社会组织、阶级或整个社会的需求与愿望的目标,即国家独立于经济统治阶级而实现其目标的能力。

国家形态: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所形成的治理结构以及由此治理结构产生的行为特征与治理绩效。1失败国家,一个主权政府因丧失国内主权而不能对其合法控制的疆域进行有效护卫(即国家分裂),同时不能有效提供基本国内秩序保障(恐怖势力与黑势力猖獗)和社会福利。2工具主义国家。依附型,作为国家的上层建筑依附于在生产资料上占据垄断对位的阶级并为之服务,即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的工具;勾结型,政府与特定的私人集团为了自身利益而相互勾结,如政府与财团的结合,必然导致对人民和社会掠夺;俘获型,威权政体下居于主导地位的政府因市场诱惑而被市场俘虏,财团在政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即企业通过向公职人员提供非法个人所得来制定有利的法律规章。3自主型国家,强调国家独立性,即国家存在有维护其所运转的社会制度的因素,为了这个制度国家可能采取与统治阶级利益相背的政策,取决于国家独立于社会经济统治阶级而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具体有发展型、统合主义等。

国家与社会:区分公域(国家或政治领域)与私域(市民社会)的目的在于为政府的政治活动圈定一个范围,公域是政府活动的范畴,事务由公共机构处理,对社会的公共利益负责,耗费来源于税收。私域由家庭、家族、私人企业等各种社会自治性的中介组织组成,由个体公民设立和运作并满足自己的需要,属于自由公民自我管理的生活领域,依靠市场机制和社会自治来调节。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划分,一般有两种标准,即以国家为核心,国家之外便是市民社会;以个人为核心,个人之外便是公共的。根据国家对社会事务干预程度的差异,可以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区分为以下几种,1古典自由主义主张的最小国家2福利国家3发展型国家4全能国家5极权国家。威权主义:20世纪60、70年代在没有建立社会主义也没有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中兴起,这些国家1正处于传统权威崩溃而现代程序权威尚未确立之时,这时统治者较多运用强制性权力和操纵性权力。同时鼓吹中央集权,从而把权力集中于个人或精英集团,社会受到国家的控制2意识形态上则以民族主义进行社会动员和提供政权合法性3经济领域实行开放的民间经济和市场经济,政府有力地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评价,在保证了政治稳定的同时也赢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吉登斯国家分类理论:区分国家形态的变量,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迁外还包括1以信息储存和行政网络为手段的人身监视力2军事暴力手段的国家化3人类行为的工业主义特征。1传统国家,阶级分化明显并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别上,上层住城市下层居农村;国家行政力量覆盖面局限,政府对社会的行政控制被限制在城市内,意识形态与宗教与一般民俗有距离,监视力是软弱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松散,国家只有边陲而无疆界,也没有军事垄断权,许多规矩只对贵族阶层有力2绝对主义国家,欧洲16、17世纪,大型帝国逐渐蜕变为分立的国家的结果,国与国之间的疆界出现,主权观念出现,国王变成国家主权的代理人和象征,法律成为全民性规范,直接界定人与国家的关系并形成制裁制度,军事力量对社会的控制力加强3现代民族国家,行政力量、公民观和全球化是推动力,以工业化为主要途径,把物质资源的增长和行政力量的扩张联系起来,并推动工业主义的发展,使国家更加渗透到社会中。

国内间政府关系:1单一制,若干行政区域组成在统一的主权国家里,权力和威权合法地集中在中央机构,具体的权力和责任可授予地方政府和部门,但被授予的权力要受到中央的监督也有被撤销的可能2联邦制,由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若干成员国或州构成的统一国家,联邦有统一的宪法、法律及最高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联邦的地位高于成员,联邦宪法规定了成员的权限,而成员也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以及宪法和法律,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对外享有一定独立权,成员在法律上平等,政体与中央一致。3联邦主义,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制度。作为观念形态的联邦主义主张建立统一的国家,强调一定程度的权力集中,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民族主义,其目的是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作为国家政治组织形式的联邦主义制度是指政治上介于中央集权和松散的邦联之间的一种制度,在联邦制度下,将原先的内政、外交上自主的各邦融合在统一的联邦国家中。

立法机关:由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的代表大会,在理论或实践中对立法负有重大责任。一个合法性政府至少需要一个代表民意的机构,立法机构的成员或代表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议会主权,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国家的最高权力由君主转向议会,议会进而在制定任何法律或修改任何已经制定的法律方面享有无限的权力,并得到法院的承认,甚至不受到宪法条款的限制,也不会遭到否决和驳回。但在全球化形势下,随着国家主权情况的变化议会主权也受到了挑战,比如欧盟成员国的立法机构便成了欧洲议会的从属机构。议会职权,立法权(制定和修改可能包括宪法在内法律)、财政权(监督政府支出,批准税收以及财政预决算)、行政监督权(质询、不信任投票、调查)等其他权力。

议会内部机构:1负责主持工作的机构,一般即议长2协助立法和监督工作的辅助性机构,即议会委员会,在议会的授权下专门负责某一领域的具体事务,有助于增加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议会工作效率3议会内政党组织,一般即议会党团,政党为统一控制议会内本党议员而建立的非正式议会机构4直接为议会和议员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办事机构。

司法机关:专门负责运用法律裁决社会纠纷、控制社会冲突的特定机构,以独立公断人的身份通过审理和裁决各种诉讼来实施法律。特征,普遍性、独立性、被动性、多方参与性。组成,法院和检察院。职权,审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选举诉讼等各种诉讼案件,行使违宪审查权并向政府提供法律咨询以及处理其他一些非诉讼事务。原则,1司法独立,一个国家的司法机关是否独立关系到国家的政府组织是否完善、人民的权力是否得到保障,所以法官和审判人员必须独立而只服从于法律。非司法机构、非司法程序不得逮捕审讯任何人;法院审判只服从宪法和法律;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其他法院和行政机构的干涉;法官判案依照自由心证和无罪推定原则;法官支持机制2司法民主(公开审判、辩护、回避、上诉以及各种保障程序;不得刑讯逼供;陪审制度,非专职法官的陪审人员参与审判)3法律平等(诉讼平等;适用法律平等)。

完善人大制度:人大的权力及其制度效用的发挥有赖于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并且健全人大运转所需要的基本制度和结构。1完善选举制度,切实执行差额选举和候选提名多元化2保证代表的素质,代表身份不仅是政治荣誉更是一种政治责任3完善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加强常委专业化和专职化4加紧专门委员会的建设,设置更多的专门委员会力行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功能。

政府职权理论:即政府应该做什么。新古典经济学派反映了二战之前的政府作用状况,认为国家就是利维坦,是难以控制的怪兽,因而应当限制政府的作用范围,除非政府必须,则不应让政府介入,即政府的作用只在于保护市场经济的范围内,基本上延续了古典经济学派的政府作守夜人的主张,1制定和实施法律,维护社会基本秩序2界定产权,保护私人财产3监督合同的执行4维护本国货币的价值。但这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而且市场有失灵的可能。福利经济学派反映了成熟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认为由于市场失灵的可能政府就必须干预经济,政府应1以税收和公共开支的方式提供公共物品2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调节市场总供求,充分实现就业3减少非交易影响即外部效应4限制垄断5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实现基本的公平和正义6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政体-君主制:以君主为国家元首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终身任职且世袭。近代以前分为东方的专制君主制和西方的等级君主制,近代以来则形成了1立宪君主制,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不同程度限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的结果。立宪君主制中,君主权力起主导地位的话则是二元君主制,君主是权力真正的中心,虽然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君主及君主身边的少数人手中,议员也部分为君主所任命,这时的议会是近代政党形成的理想场所,二元制也是向议会君主制或共和制过度的桥梁2议会君主制,君主则对议会负责且权力受到议会的约束,往往没有实权只是多具礼仪性的虚位元首,内阁由议会产生且对议会负责。

政体-共和制: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受任期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1议会制,内阁政府由占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织并在法律上对议会负责的共和制度,元首只是虚位2总统制,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机关独立于立法机关之外,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共和制,总统独立选任不论是否得到议会的支持,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和执行权;而议会也有较多的决策权且向选民负责,但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较弱。

中央政府:1总统制,总统集行政权力于一身,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最高立法者对国家决策有否决权,全权负责行政事务和

与各种政治利益团体打交道,负责国防和外交政策,总统顾问机构的权力甚至大于行政部门的权力2内阁制,内阁为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行政和立法权集中于内阁,内阁由议会多数党领袖组织并领导,使得行政与立法机关得以通力合作,更有效地监督政府且在紧急情况时内阁可以实行应急政策,但实际上不很利于议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混合型。

官僚制与官员行为理论:即科层制,针对政党分配制提出的文官制度或公务员制度,指大型组织中由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复杂的专业化行政工作,特征1等级制(明确特定的权限与对上负责)2非人格化(依据固定规则工作而非主观好恶)、3延续性(专职薪金阶层,职务稳定且有晋升机制)4专业化(择优录用受到专门训练,了解部门全部知识)5倡导政治中立即非政治化6往往由于对本部门利益的侧重和对历史经验的关注而具有保守性。

部门政治理论:政府是许多部门的综合,而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因而政策过程就是各部门之间谈判协商的过程,在法制不健全的国家,享受法律制定权的行政部门很容易将部门利益法制化,作为部门间讨价还价过程的政策过程往往不仅考虑何种备选政策最有价值,更要考虑本身的实力甚至还需要立法机关内的支持。分歧与妥协过程使政策往往在一个时期内只能聚焦于特定问题或短期目标,具有渐进主义和耗时性的特征,往往墨守陈规。

官员理论:要素是官僚自主性、信息不对称和预算扩大化倾向。作为政治代理人的行政机关在执行国家权力的复杂过程中形成了特殊利益,一方面行政事务的信息不对称性往往使官僚以自由裁量权为基础的实际权力和影响力大大扩张,甚至超越政治家的控制;一方面预算扩大化也成了官僚追求本部门或个人权力和利益的方式,例如要求增加编制。

政党: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动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力,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中为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权力的行使而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其他社会政治组织相比,1政党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把政府形式上的结构与社会中的各种不同成分联系起来的纽带作用,政党一方面向社会做出反应,代表某种社会利益,一方面又向社会施以控制力图推行政党的政策和主张,从而将国家机构与社会机构联系起来,作为正式与非正式体制间的媒介。2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设计的政治纲领,以实际占有政治职位和权力为目的,活动直指政权3政党是制度化组织,有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原则,且受到法律保护,具有合法性。

政党类型:1依照政党理念的本质和角色划分,使命政党以吸引人们皈依并信奉其理念为目的,扩大选民支持以及赢得公职选举并非其主要目标,不会为选举而修改自己的纲领或理念;掮客政党力图尽可能多地推举候选人而且要这些候选人尽可能多地代表不同利益和政治理念,以赢得选举为核心目的,不一定代表任何特定的利益团体或政治势力,政党纲领往往中庸。2按集权程度划分,分权型政党(推选候选人的权力一般集中在地方性党组织,全国性党组织权力有限)和集权型政党(党的中央机关权力较大而可以控制地方性党组织,如否决他们的候选提名)。3按对党员控制划分,强控制型政党(要求成员服从和严守政党纪律且有相应的强制手段或制度来保障)和弱控制型政党(领袖的维纪多靠劝导或利益交换以及其他影响性手段)。4按团结性划分,政府机构中党员奉行政党对主要政策议题的指示的程度,一致型和分散型。政党活动,推举候选人、参加竞选、组织政府、社交和培育青年组织以及出版宣传。

政党作用:1目标制定,政党作为意识形态的代表者和承载者往往不断地提出和发展其特有的价值观念,进而提出有关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或基本主张,而且必须从更高层次上关注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制度变迁趋势2利益表达,政党不仅从根本上代表社会某阶级或阶层的利益,而且要十分关注选民的具体诉求,并通过政治目标和纲领将这些利益诉求反映出来,进而通过执掌政权或影响政权而使其实现或部分实现。3动员和社会化,政党在政治参与中有强有力的政治动员能力,例如组织竞选使社会个体形成团体介入到政治生活之中,许多政党就是在社会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个人也就通过这种组织活动参与到了政治生活之中,加深了对政治生活的了解和对自己政治角色的认识。精英的形成与遴选,在政党活动中训练政治人才为参与政府做准备。

政党适应性:任何政党无论意识形态、组织形式、纲领设计以及活动方式和工作机制如何,都要注意政党体制发展中的组织适应和嬗变问题,即政党如何应对产业机构、经济成分、社会转型、阶层和利益格局、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诸多挑战。适应性是评价政党组织制度化的关键标准,指的是政党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是增强政党应对国内外环境压力的更深层次的适应,可以从政党存在时间、领导人代际和职能适应性上判定。分析要素,党内精英群体对变革的共识、政党对监控环境的反馈机制的有效性、环境本身的性质如国内国际对变革的反应和支持与诉求。(注意本理论点与“三个代表”学说的联系)

政党制度: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政党分化指一个国家的选民和公职人员平均分属于政党的数目,较为分化的为多党制,较少分化的为两党制。1多党制,三个及更多的政党竞争政权,几乎没有哪个政党能单独赢得议会多数,因而内阁往往由多党联合组成,政府的组建不是选票的结果而是由政党间的讨价还价所决定,虽然政党间不是没有地位的差异,但有时拥有些许议席的小党退出政党联盟就有可能造成政府垮台,因而政党联合阵线的稳定性是没有保证的,党派间的意识形态争执也更加激烈,且影响巨大。2两党制,有两实力相当的主要政党竞争政权,没有哪个党能垄断政权;一般是掮客型政党,即使有某种较为明确的政治理念也还是以争夺选民和获得选票为主要目标,阶级色彩较弱,不关心改造人们的信仰;中庸,两党具有比较相似的政治纲领,尤其在基本公共政策和重大政治问题上一般是达成共识的,因而执政党的变化一般不会造成国家政策的剧烈变动;责任性,选民必须在两个党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而无法含糊;鼓励公平竞争,鼓励政府的平稳替换,有利于保障民主;鼓励温和政治。3一党制,国家只有一个合法政党,或者存在其他政党但法律上无法与执政党竞争,政党权力体系往往与国家权力体系相融合。

利益集团: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起来,通过积极的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社会组织,具有互益性和潜在政治性,都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对政府政策做出反应,往往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和压力,又叫压力集团或院外活动集团。

利益集团的分类:1依据组织规模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利益集团2依据组织程度分为非正规性(在突发性事件中形成的运动性或骚乱性群体)、非社团性(没有专门组织但有了经济或文化的连结点)、机构性(行政、司法甚至教会、军队的组织,尤以职能部门为甚)、社团性(为表达某些特定团体目标而建立的专门从事利益表达的社团,具有正规性和合法性)3以利益指向为标志分为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大部分是这种,主要为某一性质的群体利益而斗争,发挥不同方面的影响和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和公共利益型利益集团(围绕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共同问题建立起来)4依据与政党关系分为竞争性政治社团(美国,以现代企业和行业为基础)、非自主性利益集团(法、意,工会、农民组织等为相应政党所控制)、阶级合作性利益集团(斯堪的纳维亚,利益集团与政府保持密切联系)、桥梁性利益集团(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助手和沟通、动员途径)。

利益集团的功能:1集中各种利益,代表和集中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组成起具有共同目标和态度的人通过集体活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集团也常讨价还价达成妥协意见2政府助手,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通常对某一方面问题掌握充足的信息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可以为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提供专业化的建议和帮助支持3制约政治权力,利益集团作为社会力量可以对政治权力起到制约作用,利益因素迫使利益集团向政府施压,可以促使政府决策更加理性,而且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弊病,1利益集团是政治不平等的产物,也是推动政治不平等的因素,没有组织的利益群体难以对利益进行有效表达,从而有受损的可能2利益集团的活跃会降低政府权威,甚至造成政府内部分裂。

新闻媒体:纸质媒体、电子媒体以及网络媒体。1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可以影响和制造舆论,进行社会动员2影响议程以影响政府决策3可以监督政府,也可以重塑政府形象4政治社会化的工具。解决新闻自由的限度和政府媒体管制之间的边界是新闻自由不危害国家秩序和私人利益,政府对媒体管制的目的则限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合理统治。

政治家: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干、掌握着党或国家领导权力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

领导人物,首要特征是一定阶级或政治势力的代表,其次掌握着重要的政治权力,并且是事关全局的决策制定者,还是政治系统的协调者和组织者。政治家产生的方式有世袭、竞选或选举、选举与选拔相结合、革命或政变,多以政绩为背景,具有一定的从政经验和知名度以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如宏观地思考问题并往往能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见解、有坚定的意志并且是实干家、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宽忍的性格。

政治家类型:1按职业类型和活动方式划分为交易型(以工作换选票、支持,即联系群众满足群众)、变革型(引起社会重大变革的领袖人物,既包括改革家也包括革命家)、道德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除了权力关系外还有相互需求、渴望和评价的关系;追随者了解领袖及其政策且有一定选择空间;领导人对社会有美好变革的承诺)。2按历史划分为革命型政治家(对某种理想和主义的追求,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技术专家型政治家(既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又十分务实,往往具有工科背景)、管理型政治家(人文社科背景,运用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管理经验治国)。3按人格类型划分为主动-积极型、主动-消极型、被动-积极型、被动-消极型,过分关注幼年的生活经济状况,忽视了社会活动对其的影响;关注心理而忽视文化。

政治家的责任: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由最有威信、有影响、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政治家要对民族和国家负责,不能过分重视个人政治遗产和利益,伟人决定论是不对的,但没有人民的追随政治家也难以成功。1凝聚和引导作用,政治家掌握核心权力,是政治管理主体的统帅,整合整个政治管理体系,应有强烈的民族国家责任感和正义感,能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2思想领导作用,政治家是时代思想的领导者,要根据具体的时代要求引导人们服从统一的意志并创造出主导价值观3创造作用,政治家尤其是新型国家的创立者有能力运用国家权力来改造社会,从而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一个好的政治传统往往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光明的政治前途。

政治制度:人类组织发展到国家阶段后,从事政治活动的组织、框架以及政治游戏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决定了人们相互间政治关系,构建了社会等级和秩序,搭建了人们政治活动的大框架。政治制度的变革往往意味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也往往能体现历史的演进轨迹。

政治行为-统治与参与

基本知识点:精英统治论与多元统治论、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见第一章相关内容;政治统治的本质;政治统治的确立;公共治理的实践。政治行为:政治主体围绕政治权力展开的分配权威性价值的活动,体现了政治的本质,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环境刺激的反应,当然也是政治主体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政治统治就是运用和巩固政权的过程。

新马克思主义统治论:开始于20世纪60、70年代,主张一种自由社会主义,并以此反对传统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工具主义的在坚持国家阶级性的基础上承认国家自主性,而结构主义的在坚持国家自主性的基础上承认国家的阶级性,但二者都是在既定的阶级关系下考察国家的性质,在对国家经济职能、政治统治和文化职能综合考察的基础上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要大力促进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统治的合法性又不得不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以寻求社会广泛的支持,即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是并存的。

无统治阶级论:建立在社会学的社会流动理论和经济学的经理革命论基础上,认为现代西方社会是以不同阶级之间的巨大运动为特点的,而经理革命则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经理不是靠利润生活,人们也不该对作为工业发展动力的利润再有偏见。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确切用法应当指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的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基本特征。但实际上所有者依然没有大权旁落,社会流动论只是多元主义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福利国家: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并不意味着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就是国家活动的全部内容,因为国家为了控制社会冲突和维护社会稳定,必须以公共权威的面目出现来维护全社会的利益,从而符合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因而,国家职能呈现了不断扩大化和膨胀的趋势,以福利国家为主要体现,国家由消极国家变为积极国家,1政治的范围扩大,国家通过政治决策干预经济以保障经济稳定和充分就业2以阶级分野为基础的左右之争明显淡化,选民的选择余地变小而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增长成为凝聚大众的新世俗宗教3实行平均主义的福利规划,国家运用政治机制将很大一部分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评价,1福利国家是一种具有双重保护作用的制度,建立了收入的初级分配和再分配相区别的制度,经济上既保护了工人又保护了资本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2社会福利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过度的社会保障也可能抑制社会的合理竞争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统治阶级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时,要充分考虑到全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这样才能稳定政治秩序。国家不仅要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共同品,还要通过各种规范性经济政策直接调节和引导经济发展,通过各种规范性福利政策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保障人民最低生活水平并满足社会各阶层所提出的各种需求。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对政府干预合法化进程具有深刻意义。

政治统治类型:与国家类型与政体类型密切相关,以合法性来源不同分为克里斯马型(合法性来源于领袖个人)、传统型(合法性来源于历代相传的神圣规则和权力)、法理型(合法性来源于法律);以阶级分析法分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和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政治统治的规律:1政治统治随社会进步而改变,尤其受阶级状况的影响严重2政治统治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可以随时无限制的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阶层和领域3成熟的政治统治越发地表现出维护社会公正的一面,限制统治阶级的利益过分扩张并保障弱势群体4政治统治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合法性来源的民主问题和经济发展的民生问题,即民众政治和经济利益是否能够得到基本满足。

统治与管理:统治是掌握社会政治权力的阶级对另一个接受权力支配的阶级实行专断的、按少数权力精英的意志展开的统领、指挥和管辖行动。管理是政治统治者的地位保护和阶级压迫功能逐渐淡化,代之以将行政权力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执行过程,即淡化了统治性质而强调公共权力机构为社会福利工作的含义。

治理:个人与机构、官方与私人治理其共同事务的总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种多样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作的办法,既保证了人们服从正式的制度和体制,也包括人们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也就是说,治理是由许多不具备明确等级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作以解决冲突的工作方式,灵活地反映着多样化的规章制度甚至个人态度。特征,1自我调节的协作方式2多样化的行动者3互动过程4国家的主导角色。善治是良好的治理,是治理理念和相关机制建立并运用到实践中产生的最优效果,治理能收获良好的绩效是社会治理的发展目标,包括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意味着1国家实现了有效的制度构建2公民创造力得到激活3政治文明程度高4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稳定而快速的发展,而且在综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与自然实现了和谐共进。公共治理则在治理的基础上突出了治理的公共性、多元性和互动性,强调公众与公共事务的不可分离,强调公民的责任精神,强调公共利益与效益,受到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影响而倡导整体主义价值观。

公共治理的原则:1参与原则是民主的政治治理的基本原则,不是少数垄断多数,不是知识垄断无知识,而是民主地确立了绝大多数公民都有资格来观察参与和发表意见,政治行动在平等互动中展开,授权、地方自治、对话协商2透明原则是重要标准,政府在制定和执

行决策过程中的绝大多数信息都要向公众公开,公众可以通过合法的便利的途径在法定时间内获取相关信息,信息公开、程序公开3责任原则是核心,即强调公共机构的责任,公共机构必须履行为大众谋取福利的义务,尽最大能力和智力制定相关政策改善社会机制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利益;公共机构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失职、失误承当相应的法律或政治责任4回应原则,效能角度,公共治理机构必须能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地了解社会公共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方案集中充分的社会资源帮助公众脱危救困、协作进取,即公共机构对社会状况的反馈、应付和处理效能5协作原则,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通过建立良性的叠加的组织网络来共同分享公共权力和协作处理公共事务,相互支持、资源共享、知识技术促进、协商决策,传统治理机构要全面开放公共事务的治理边界,政府要以对话商谈的方式以真诚合理的态度与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6合法性原则,公共治理在知识技术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主性公民社会要素,认为合法性不仅来源于人民的政治授权,还来源于人民在具体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广泛参与互动。

公共治理的模式:1市场化治理,即以市场化方式为主要手段的治理模式,新公共管理,把企业管理的效率、经济、效益引进来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政府运转成本、增进政府政策效益,将政府定位承包人、经营者的角色赋予政府企业家精神2弹性化管理,政府不能仅仅依靠僵硬的政府组织、一成不变的制度条文来提供公共服务,而是要变革政府机构、放松制度,灵活便捷负责任地服务于地方社区,即政府要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职能变革和机构革新3多中心治理,在一个特定地区按照地域特点遵照社会文化惯例,建立多个平等合法的治理中心,包括政府、市场组织、社区和公民多方的共同协作管理,每个中心都成为一定地区的服务枢纽来实现公共治理的协调和整合功能,实际上是一种授权的、平等的、分散化的和网络协作的治理,授权更多的组织发挥亚中心作用4公民治理,发扬小型社区的直接民主形式,建立公民委员会或相关代理机构参与社会管理以实现公民与行政官员的互动,使其相互信任并形成公开对话,共享信息和价值,以使职业官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与公民期望有机融合。

政治参与: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主体一般是公民,自下而上;是具体行为活动而不包括态度;旨在影响政府决定。方式与机制,投票、选举、主动接触、政治结社。

政治参与的价值争论:政治参与应向全社会开放还是局限于那些知道怎样明智使用参政权的人呢?实际上,过分强调政治参与是无视一定情况下的过度参与对政治系统的危害;过分强调参与对政治生活质量的影响又是否认公民的社会权利。支持后者的认为,1广泛的政治参与不可能也不足取,政治冷漠不会对政治制度有什么危险甚至还有利于政治制度的运作2对政治不熟悉无兴趣的人往往缺乏所需的认识和判断复杂政治现象的能力,很可能对社会政治问题进行错误理解,而且容易受到其他导向尤其是错误导向的影响,往往做出情绪化的举动3坚持每个公民都参政只是对民主的忠诚情感代替了对民主的理性判断,不参政比盲目参政或情绪化参政好,民主只是赋予人民承认或否认自己统治者的机会,公民没有能力自己制造政策,而只选择自己中意的专家就够了4广泛的政治活动也影响政府的效率和议程设置,甚至导致过多的争论和不稳定。支持前者的认为,1没有参与政治的人就是没有被合适地代表,政府就不是建立在最广泛的民意基础上2广泛的政治冷漠给想为所欲为的人提供了更多控制政府的机会3参与政治是提高公民判断水平的最高工具4广泛的政治冷漠既是政治制度软弱的表现也是政治制度软弱的根源。

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1经济因素。总的来看,政治参与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是成正比的,即政治参与往往随经济的发展而扩大,自主参与和参政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因为经济发展使具有较高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职业地位的人口比重增加,而教育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最为密切,有助于增强民众的义务观念和政治意识,并培养公民的参政能力;收入与政治参与也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政治参与需要一定的资源作基础。另外,社会经济的发展往往促进各种组织、协会等社会团体的形成,并引发新的利益争夺而导致社群间的紧张关系,这些都促使人们参与政治。而且,经济发展还需要政府扩大其职能,这使政府与社会、与公民的关系更加密切。不过,经济发展并不完全增进政治参与,因为还涉及到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传统方面的作用,并且经济发展使决策日益集中化,使政府与公民的直接接触可能更少;在发达经济环境下个人的社会流动也会增加从而减少参政机会。2社会环境,教育、职业、收入、宗教、年龄、种族、地理等社会因素都会影响政治参与。3政治制度,政治平等与自由和政党制度对政治参与有着较大影响,一方面法制条件下的平等与自由是政治参与的基础,另一方面政党制度的竞争度、人们的政党认同度也对人们的政治参与有着很大影响。4政治心理,人们参与政治是希望得到某些报酬,例如权力、职位、组织认同、名望、操纵欲等,对报酬的估量、对选择对象的判断、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以及对结局的满意感都将影响人们的政治参与。政治精英的组织和动员也可以大大增加政治参与的程度。

政治参与与政治民主:政治民主的发展和运转都有赖于政治参与,普选权的确立就是人们政治参与的结果。健全的政治参与机制可以对政府产生有效的制约力量,例如选举;可以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合法性支持;作为对大众进行社会责任与公民道德教育的手段;使个人实现其社会成员的资格或公民身份的有效形式。因而政治参与不只是民主运行的工具,其本身就是一种目的。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政治参与能否促进政治发展,关键在于社会动员产生的过高期求和政治制度化水平低之间的矛盾。社会动员意味着人们的态度、价值观念和期望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对人们追求和期望的提高,如果社会经济无法满足这种追求和期望,如加快的社会流动使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经济发展的速率满足不了人们的利益期求的增长速度,那么人们就会转向政治手段。可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政治制度化的低程度,使得人们政治上的诉求也无法被政府容纳,这时如果再加上两极分化或腐败问题,就很容易出现严重影响政治稳定的突发事件。而且,过度的政治参与使得政治活动的过分膨胀,导致政府权威下降,政府更容易被某些政治势力所操控从而为特定团体服务。

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也使得工人有了表达利益的机会从而受到了保护,但政治参与并不必然促进经济的发展。民众的政治参与促成了福利国家,但福利国家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福利包袱,就不利于经济发展;威权政体下的政治参与较少,但经济却发展迅速;关键还是在于政治制度化建设以及切实保证全社会的经济利益等政治参与的必要条件。

政治沟通:政治领域中的沟通行为,即赋予政治过程以结构和意义之信息和情报的流动,不只是精英对民众发送信息还包括全社会范围内以任何方式影响整个政治的非正式沟通过程。涉及信息发送和接受两个基本方面,包括政治信息、信息通道、传播者、接受者、反馈五个环节。媒介,大众传媒、公共舆论和民意测验。

政治沟通的意义:1对政治系统的生存有着巨大影响2制定良好公共政策的前提,有利于政府合理筛选问题、科学决策、取得社会认同和支持、实现对政策实行的监督3帮助我们以与以往不同的视角观察政治生活,政治沟通成了描述和解释政治系统行为的新能力,成为政治系统的神经和命脉,人们的关注从强制驱策变为操控4使人们对政治的关注从结果转向过程,政治沟通能够对政治活动进行动态分析5把政治信息作为基本分析单元使得对政治的定量化、科学化描述、分析、比较得以实现,有利于公共政策的制定6畅达的政治沟通有利于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可以消除矛盾进而维护社会稳定,首先可以监控环境建立预警,其次有利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使民众内化为自觉意识并在行动上皈依,从而实现社会控制的规范化,最后可以通过缓解参与要求不断增加与现在参与渠道的不足的矛盾,使利益表达通常而减少摩擦,而且增加相互理解和宽容,进而缓解政治矛盾。

政治发展

政治现代化与政治发展: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反映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所经历的巨变,而政治领域的现代化则以合

法性政治、有限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为衡量标准,三者相辅相成,合法性政治依赖民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合法性政治才能保障有限政府或宪政的运行,而有了宪政,民众的参与权才能得到保障。政治发展是指国家的政治结构与政治生活有序地从传统向现代社会演进的过程,包括政治结构的分化、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和民主化、政治参与的扩大化、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政治权威的法理化以及冲突解决的和平化。

英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以英国为代表的很多欧美国家的政治现代化作的概括,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道路和经验。其主要是历史自然发展的过程,自下而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母体中已经孕育成熟,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体系随之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形成了代议制政治奠定了政治现代化的基础。革命的思想家在革命前就已经勾画好了未来的政治蓝图,而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则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工业革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巨大财富,资本主义政治民主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斗争不停地给资本主义政治带来新的挑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也对此做出了反应并进行改革。特征,1渐进式道路(人民坚决的长期的有组织的斗争与统治者的适时让步)的相对稳定性2民族共进性3自发性(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从而推动国家前进)与人为设计的国家主导性并存4保护私有产权的代议制政府与保护人民主权的普选制。

德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德国、俄国、日本、中国等国家为代表的第二波、第三波现代化浪潮所走的发展道路,以国家主导现代化进程为主要特点,即与英国式的自下而上的道路相比,德国式道路更具有人为设计的特征,成功的经验是将人为设计很好地嵌入本国的历史文化,但要注意不要脱离本国国情和文化传统。政治因素,尤其是政治规则和国家制度,在这些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往往实行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导社会。一般来说,现代化的后来者都具有德国式道路的特征,因为一方面现代化就是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国家权力自然要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后发国家要与发达国家竞争,也必然要以国家的力量来推进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竞争。政治革命: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权、政府政策以及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发生了迅速的根本的暴力的全国性变革,即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一场全面的革命包括暴力摧毁旧制度、动员新兴社会力量参与政治活动、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条件,1僵硬的政治制度不能为新生的社会阶层进入权力层提供渠道,从而产生政治危机并导致革命2经济上人们对经济地位的不满、有更多经济利益的追求或对经济严重不平等的不满3政治危机下社会阶级之间严重冲突4面对严重冲突国家的统治软弱腐败5大批知识分子疏远旧政权而转向革命。作用,真正的革命将使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和飞跃发展,宣告了旧制度的灭亡和新制度的诞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往往能建立起更先进的政治制度并促进经济的发展。但革命不是万能的,革命型的政治运动不能成为政治生活的常态,否则国家就没有机会进行现代化建设,革命之后往往要继续改革。

政治改革:统治阶级上层自觉地健全和完善政治统治体系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控制变革范围和速度的革新社会政治体系的行为,源于经济发展、民众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的压力。改良主义则是用改良反对革命,带有机会主义色彩,用局部修缮行将灭亡的制度来反对用革命将其推翻,分化和削弱了工人阶级而保持了资本主义政权。

政治改革的战略:改革往往比革命更难,1首先改革者要有高超的政治才干,既反对保守又反对激进,要能够驾驭各种社会力量,要采取比较弹性的政策以具备尽量大的适应性;其次改革者要精心控制社会变革的速度方式和时机,防止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最后改革要使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体系的均衡发展,不能跛足。2闪电式改革一开始就使人们了解改革的全部目标而容易过多地树敌,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和反对,而且各方面改革的事务纷繁复杂又相互联系,增加了操作难度。分项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率更高,合理地运用合法性政治权威,一时间只进行一方面改革,一个难题的解决对其他问题的解决可以有很大帮助,使社会平稳地渐渐革新。3保障人民的经济利益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改革更应该考虑经济先行。因为首先进行政治改革就意味着政治动员即政治参与的扩大,会提高所有阶层的利益诉求,在物质基础并不雄厚的情况下,过高的政治企求和经济要求都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强社会与弱政府之间的对立,破坏政治一致性以及社会稳定。4经济改革的同时政治改革也不能滞后,政治改革的滞后同样会引发社会结构性矛盾。政治改革的条件:客观上,一定社会的或经济的要求为背景,反映着社会对政治改革的迫切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基础。主观上,1改革者要牢牢控制国家权力,以应对利益受损阶层和群体的反对2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纲领或方案,不能脱离国情,不能好大喜功3要制定出实现目标的系统计划,要有全局观念和程序观念,全面系统、有领导有步骤地改,循序渐进4要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避免人们对改革产生怀疑和动摇。改革的作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统治秩序的稳固。

古典民主主义:源于古希腊的政治实践,表示人民的统治或权力,得到了启蒙思想家的发扬光大,他们用契约论论证政府是根据多数人意愿组成的,政府是根据人民的同意实现人民的统治,卢梭甚至提出人民主权论。密尔和麦迪逊等人则继承和发扬了启蒙学说。古典自由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依据,代议制是主要形式。

协商民主理论:20世纪8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有罗尔斯、吉登斯、哈贝马斯等。政治共同体的自由平等的公民和团体,通过协商或公共协商参与立法和决策等政治过程,以对话讨论辩论审议等具体形式而达成政治共识,从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的治理形式。协商民主是对远程民主或选举民主的重要补充,解决了多数原则、代议制和远程通讯都难以解决无法代表全体民众的真实意愿的问题,主张政府与公民的协商以达成民主决策,既是公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形式也是培养公民民主精神的重要渠道,;既肯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又尊重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协商民主力图通过完善民主程序、扩大参与范围、自由平等的对话来消除冲突以保证公共理性和普遍利益的实现。政治民主的基础:1经济基础,民主形式的变化和民主程度的提高,往往是由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促成的,因为一定的物质条件是民主实现的保证,而且经济的不平等也会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首先,商品经济决定民主实现的程度,商品经济以平等自由契约为原则,完成了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变以及特权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高度的民主政治有赖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其次市场经济决定了利益的多元化,利益主体互动的过程既体现了社会自治,又体现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尊重,民间组织的活动空间增大且自主性增强。总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不具备这种基础而搞的民主大多流于形式而使国家的现代化举步维艰。2法制基础,法律的维护是民主制度运行的基础,取代人治的法治则是民主实现的保障。民主所依赖的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都蕴含在法律之中。平等指政治上的平等参政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规定了公民平等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并予以保护,规定了政府的运作形式并限制其权力,本质上反对特权;自由则指的是人们拥有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也就是说,自由也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另外言论自由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这些都是法律所保障的。3社会自治,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其实现都有赖于社会自治。多重独立的社会组织的存在提供了一种相互控制的机制,可以有效地抑制权力的扩张和支配性。4教育、传统等。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包括1议会制(标志,人民主权的物质形态,拥有最终控制权)2普选制(普遍、平等、直接、秘密)3政党制(重要支柱,资产阶级内部各势力的平衡机制)4三权分立原则(权力制衡)。意义,1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形成了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使人们从独裁神权中解放出来开始用理性的眼观看世界2第一次肯定了个人的价值,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并不断扩大和发展个人权利,另外还确认了法治原则,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3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人权:既定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基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原则,以提供义务为准备而提出自己所需要的权利的主张。最低限度的道德性、普遍性、历史性、资格性。实现条件,自然条件、生产力条件、社会制度条件、权利意识和权能条件、政治制度因素。内容,1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最基本,生存权与生命权、平等权、自由权、参政权)2社会与经济权利(劳动权与休息权、社会保障权、财产权、受教育权)3民族权利(民族自决权,即各民族有根据自己的选择确定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自由,以国际上国家间的平等和国内民主制度的健全来保障个人权利与民族权利的统一;发展权,一国利用本国经济文化财富资源发展本国国力而不受侵犯的权利,发达国家应

给予发展中国家援助与合作,各国应共同努力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以消除穷国发展的障碍;和平权,各国人民要求制止战争,实现国际社会永久和平的权利)。

个人主义人权观与集体主义人权观:是将个人权利视为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还是主张国家权利和社会权利相对于个人权利的优越性与统帅性?1发展中国家倾向于把集体人权解释为民族自决权国家独立自主和反外来干涉以及利用本国资源的发展权等,并认为这是个人人权的前提2但西方国家往往以个人权利的不足为借口向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施加人权压力,实际是其推行霸权主义的手段。我们认为,一方面,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挥咱可以使两种人权观可以融合,集体并不与个人对立,个人权利的极端发展可能造成极端利己性;人权的完善对经济具有促进力,也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并增进道德规范,要反对集体权利朝着贬损既定的个人权利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几天和个人人权同一之处,即推动政府自律与人权发展。

人权实现的条件:人权观念从形式上的接受到事实上的接受,从法律上的接受到心理上的接受,从消极的接受到积极的建设,从积极的建设到权利的达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1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提供给人们享有的资料)2生产力条件(为人权尤其是社会经济权利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3社会制度条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法律和民主制度)4权利意识和权能条件(人权所有者自身生理和心理素质的条件,即人的能力)5政治制度6传统文化与国际环境。

需要特别重点关注的知识点:1政治学的几种理论范式2几种流行的意识形态3国家目的论4国家形态论5部门政治理论与我国利益集团政治6政治适应性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7治理理论8政治参与理论9现代化的道路10民主

中国人的压力

中国人的压力 压力到底来自于哪里?雷格斯的调查显示,“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排在前三位。三者的背后无非就是个“钱”字。 经济发展下的欲壑难填。有学者指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享受着500多年的历史积累,其中的原始积累长达300年,而我们的积累刚刚开始。别人300年的焦虑,我们要在30年内消化。膨胀的欲望带来的是急剧增加的压力。就像日本著名经济战略家大前研一所说,“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缺乏思考的社会现象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流行病。”如何最快、最多地获取物质资源,成为人们背负的最大压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主要责任,当社会应提供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保障不够完善时,个人身上的担子就显得尤其沉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认为,中国人目前处于“生,生不起;死,死不起”的状况,就连殡葬这样本应属于社会保障的项目,都变得唯利是图。 光宗耀祖的传统文化。夏学銮说,在西方人的教育里,孩子从小要学会尽一份社会责任;而在东方,尤其是儒家传统教育里,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好好学习,长大光宗耀祖,为家族增光。这导致很多人成年后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学校一定要考第一名,在单位一定要当上领导,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思进取,没有出息。在这样的环境中,压力总是如影随形。 缺少心灵的出口。压力就像洪水,蓄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释放。然而,多数中国人的选择是压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李新影指出,很多国人即使出现了失眠、厌食、胃痛等躯体反应,也没有意识去挖掘问题的根源。缺乏心理学常识,使得人们不愿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他们往往认为:一、只要找心理医生,就代表有病;二、心理科学不值得信任;三、花钱找人“聊天”,不值。西南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杨东也认为,多数中国人不习惯像西方人那样,理性解决心理困扰,他们或隐忍在心底,或干脆通过发火来宣泄,很少求助专业人士。

《末日执政官》——致中国人与日本人

世界被一个更大的世界包含,很可能我们的世界只是一段程序,而有一类生命在等级更高的世界观察着我们…我们称它为神,或者叫做……执政官…………——题记————————————————————————————————————————————————————“香港北京重庆等地民众抗议日本游行……日本东京大规模游行谴责中国侵略钓鱼岛……中日钓鱼岛争端越演越烈美国华人示威游行捍卫主权……钓鱼岛事件引发多地反日游行……”看着这个世界上的各种争端,没有名字的执政官轻轻地叹了口气。“终究还是失败……”这名执政官伸出他的手,一股无形的力量将这个世界静止了下来,他无奈地看着这个世界中的人类,眼神尽显着他的忧愁。“有何必要继续发展下去?千百年的进化终究是这样的结果……”对于人类的行为,这名执政官表现出他的各种无法接受。这时另一名执政官走了过来,看见他身边静止的世界,带着疑问的语气道:“为何不让他们发展下去看看结果?”那名执政官用手遮住自己的脸,叹息道:“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能够猜到的结局……”“我们只是个测试者。”另一名执政官解释道,“如果遇到不好的结果可以回归到原点再来一次。”“可是…愚蠢的人类无论怎样都会…”“只是试一下人类会怎样发展而已…”听取了另一名执政官的建议,他将刚才静止的世界备份了几份,每一份世界都停留在2012年9月13日。他伸出手,第一个备份中静止下来的世界又开始运转起来……游行的人们继续烧毁敌国国旗,更多的人们为了领土争端而加入到战乱之中……这个世界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中日战争最终爆发了,中古海岸陷入了战乱之中,半个月后,中国强行进攻到日本土地上,中国以完全压制的态势打败了日本……“这样不是不错嘛?”另一名执政官说道,“战争之后终究会有和平……”那位执政官没有回话,他将世界运转的速度又调快了几分,击败日本的中国人发泄着多年以来对日本的仇恨,对着日本人进行无人性地屠杀,一切的邪恶都表现在这些人的脸上……而这个时间被后人称作……东京大屠杀……另一位执政官恐惧地看着这一幕,不禁倒吸一口气,他闭上眼睛,将这个备份销毁。“这还只是最极端的一种可能性,肯定会有更好的结果……”那位执政官依然没有说话,他又伸出手,另一个备份开始运转起来……时间再次从2012年9月13日开始运转,在一个月后,中日战争爆发,这次日本人强行登上了中国领土,并开始对中国展开攻势,中国福建浙江广东省完全沦陷,江西省的南昌上饶等城市被进攻至内陆的日军夷为平地……一段时间的战斗之后,日本完全战胜了中国,日本取回了那个岛屿……似乎和平即将再次出现的时候,平静的海岸上,及艘船舰显得很不自然,几名中国民众不服日本的胜利,强行登上钓鱼岛,在岛上继续宣言:“钓鱼岛是中国的!”就在这名国人刚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日方防卫军的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脑袋,鲜红的血液满溢在地上……另一名执政官看着这个世界中洒满一地的血液,眼神开始变得有些迷茫。“为何会这样?人类已经进化了几千年了……为什么还不能和平地生存?”那名执政官淡定地看着这两种悲剧的可能性,轻言道:“因为人类就是这样……”“不可能,肯定会有一种可能出现永久的和平!”另一名执政官伸出手,让所有的世界的备份运转起来,然而在一段时间的和平之后,理所当然的战争依旧出现了……所有的世界都被笼罩在战火之中,世界发展的所有可能性都是战乱与死亡。看到这些,另一名执政官表现出无比的惊讶,他从没见过如此无助的世界。他对着那名执政官问道:“这个时间里事物的发展,都是这样的结果吗?”“不…并不是所有物种都这样…”那名执政官否认道,他又一次伸出手,那个原本的世界开始运动起来,“只有人类是这样。”时间又一次从2012年9月13日开始运动,而这个世界发展的结果,已经在这两名执政官的预料之中了。两个月之后,在预计的世界末日的2012年12月22日,中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在这样的战乱之中,各个国家都参与进来,整个世界又陷入了战乱之中,无数的士兵冲赴前线,无数的人民被残杀,无数的生命从世界上消失…人类在不停的争斗,为了一些无法被共享的利益而争夺,而等待着人类的命运……就只有……“期待毁灭了吗……”那名执政官对着另一名执政官说道,他所控制的世界已经崩坏了,而

中国人史纲读书报告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闲谈时,同事推荐了台湾作家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一书,说可以一读。借来同事的书,虽不是正版,错字、别字不少,阅读不便,但每每于工作闲暇择页开卷,却也能静下心来,目随笔走、意随页转、思绪纵横。每读到有见地处就会频濒点头,读到幽默、轻快处就会呵呵出笑,读到悲愤处就不忍继看,推书叹息。一路下来,看得时断时续,却也一以贯之,积少成多,终于篇末。看完回想,记不起、搞混杂的地方不少,于是重读,觉得确也有益愉快。 一、有感于叙史脉络清晰。《史纲》全书近80万字,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史纲》以世纪分章和以问题分节,不以帝王年号而以公历纪年,每一个世纪又以十年为一个年代,避免了时间的分割和跳跃,使历史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脉络。作者将国家(王国)的兴衰更替,民族的分化融合,文化宗教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承转合,历史人物的生平功过,前后贯串在时间的主线上,使历史流畅,让读者对未知和已知的历史有一个新的了解和整体把握,让读者知始知终,使阅读流畅。我对达赖喇嘛怎么有如此大的影响感到不解。读了《史纲》后,我才知道原因。喇嘛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喇嘛是西藏语,喇意思是“上”,嘛意思是“人”,喇嘛就是“上人”,就是高僧。十三世纪时,喇嘛教主八思巴,被蒙古帝国加封为蒙古国师,喇嘛教与政治结合。十四世纪五十年代,喇嘛教出现了马丁·路德一样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他有达赖 和班禅两位徒弟。他宣称达赖和班禅可以转世再生。宗喀巴逝世后达赖以大徒弟的身份继承为喇嘛教教主,班禅以第二徒弟的身份充当副教主。后来一个汗王将后藏土地献给达赖喇嘛,达赖则要班禅到后藏传播黄教。达赖主持喇嘛教,成为西藏政治三巨头之一。从喇嘛教立教时间、传播地域、达赖的教主地位和主教时间上,我知道达赖喇嘛影响大是有原因的。 二、有感于作者的敏锐。作者在叙史的同时,对历史分析不乏精到之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如瓶颈危机。作者这样写到:任何王朝,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能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发生瓶颈危机,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王朝建立伊始,人民还没有养成效忠的心理惯性作用。新政权就好像一个刚刚砌好的新砖墙,水泥还没有凝固,任何稍大的震动都会使它倒塌。一旦统治者不孚众望,或贪污腐败,或发生其他事故,如外患内哄之类,都是引发震动的炸药。不孚众望往往使掌握军权的将领们兴起取而代之的欲望。贪污腐败则完全背叛了建国时的政治号召,跟当初赖以成功的群众脱节。外患内哄之类的伤害,更为明显。虽然瓶颈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待商榷,但历史佐证了作者关于瓶颈危机的说法。像隋朝、元朝第二代国君未处理好瓶劲危机,国家即行灭亡,而汉朝、唐朝虽出现七国之乱、玄武门之变的瓶劲危机,但当权者处理得好,通过了瓶劲,两个王朝就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和发 展。作者对汉字的凝聚力,对汉字在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中的作用,也有独到的认识。 三、有感于作者的批判精神。《史纲》的历史观以“人”为中心,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如《丑陋的中国人》一样,作者以他一贯的批判精神写历史,站在人性的角度评论历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他赞扬孔子,说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认为他的教育精神可贵而且成功,他的言论是中国最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他批评儒家学派提倡礼教特别是丧礼,推崇复古,进而保守拒绝改变,如祖宗成法不可变等等。他批评道学压制人性、压制灵性,“存天理,灭人欲”,批评道学家对于牺牲别人生命或幸福的事,无不十分慷慨激昂。他将门第世家、豪族比作寄生集团。他说宦官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可耻的产物之一。他批评统治者的残暴、腐败,不惜民力、不恤民情。杨广死后作者来了个反讽。他(杨广)的故事使人想到《伊索寓言》。一个农夫牵着一匹驴子走过悬崖,农夫恐怕驴子跌

中国人压力世界第一

中国人压力世界第一每年60万人过劳死 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是人口庞大、社会转型、欲望膨胀,不折不扣的“压力之国”。“13亿人在同一时间进入假期,8600万人挤上高速公路。” 据中国相关部门的统计,这8天内,还有760万人次乘飞机出游,6095万人次坐火车远行,4.25亿人次涌进全国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7700万人次迈出国门,1800亿元花在国内旅游市场,800亿美元豪掷到其他国家。 有调查显示,八成人将长途旅游作为减压的首选方式。对于“在路上”的中国人来说,旅游意味着“逃离”——逃离朝九晚五的工作,逃离家庭、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压力到底来自于哪里? 雷格斯的调查显示,“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排在前三位。三者的背后无非就是个“钱”字。经济发展下的欲壑难填。有学者指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享受着500多年的历史积累,其中的原始积累长达300年,而我们的积累刚刚开始。别人300年的焦虑,我们要在30年内消化。膨胀的欲望带来的是急剧增加的压力。就像日本著名经济战略家大前研一所说,“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缺乏思考的社会现象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流行病。”如何最快、最多地获取物质资源,成为人们背负的最大压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中青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主要责任,当社会应提供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保障不够完善时,个人身上的担子就显得尤其沉重。 中国人目前处于两起状态:“生,生不起;死,死不起”,就连殡葬这样本应属于社会保障的项目,都变成大赚死人钱,处处唯利是图。 在西方人的教育里,孩子从小要学会尽一份社会责任;而在中国,尤其是几千年儒家传统教育,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好好学习,长大出人头地,赚大钱,光宗耀祖,父母脸面有光。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11级日语姓名:代鑫鑫学号;0410110224 摘要:商务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 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商务礼仪的根本内容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商务 礼仪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轻松愉快地交往;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为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商务礼 仪的精髓。为解决在与日本人商务谈判时,中国人由于某些方面不了日本人解而 被误解,介绍一些日本人的禁忌,以便于双方更好的交流,因此了解日本人是有 必要的,要赢得日本人的青睐,必须围绕“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来展开。所以学 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关键词:日本人生活禁忌中日交流 1.交际中的禁忌 1.1对日本人的称呼的禁忌 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不要叫他们的名字。口头上只称姓加上先生就行了。第一次见面之后,通过晚间的娱乐活动,同你的日本伙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 表示尊重,这时你可称姓加上君,如山田君。这会使你们的关系更近一些,但是,“君”不应加在根本不认识的人的姓名。如果对每一个都以君相称,在日本人眼 里就是不真诚的表示。可是,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位日本经理,他的地位与你的相 同或比你高,或是一位明显比你年长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你则不必进一步熟悉,应一开始就尊称他为某君。如果是一位女性,对谈判小组里的任何一位男性都应 尊称为君。 1.2交谈的禁忌 同日本人谈话时,往往你说一句话,他就答一次“嗨!”(是的意思),这并 不代表他同意你的意见,而是礼貌的一种方式,表示他在专心听,他听懂你意思了。在别人说话时,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也不可老看手表,或做申懒腰,打哈欠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中国人史纲上(读书笔记)

浅读《中国人史纲》 柏杨写的够详细,来龙去脉也交待清楚了,尤以东西的对比让我更加欣赏。但中间各种名号实在头晕。在叙述时,穿插对事件的评论,有的相对到位,也免不了主观,也有令我茅塞顿开之感。 通过他写的夏商周,尤其是春秋战国时的各国政治军事生态,攻伐结盟诸事,让我想起一战二战亦有大相似之处,巴黎和会的协定不也是一张废纸?跟诸侯和平会盟区别不大。自不强,无所依持,春秋时如此,今亦如此,不是今不出古,而是人性大抵如此。再到秦国,远交近伐,外交长袖善舞,将山东各国各个击破。而所谓合纵,也只是徒有虚名,都在坐视,绥靖政策古已有之,可观二战之前的英法。秦国各个君主的能屈能伸,决心之大,政策之熟,令人赞叹。人性不变,历史总在相似的播放。 再及诸子百家,实在扼腕叹息,灿灿文化,各自争鸣,论及民国也不能及。待罢黜百家,只留儒家,乃成一家之言,再及程朱,国人灵性渐灭,,至明清绝矣。大分裂造就文化的大繁荣,各种流派按照自己的理论寻找拯救世界的方法。再论儒家,也不一定是先秦的儒家了,几千年来,统治阶级夹杂了太多私货,每个朝代都是特色的儒家。不过,不可否认儒家为中国提供了文化上的向心力,民族同化的有力工具。如果百家一直在,中国也许是另一个欧洲大陆。历史总是带有主观性,没有绝对公平的忠实记录者,柏杨也不是。 东西方间在早年没有交流,各自发展,但早期演化的过程却惊人相似。都在纪元前后出现圣贤大爆发,学术流派熙熙攘攘。面临威胁也很相似,甚至相同时间统一被破坏的方式也类似,都是北方蛮族入侵。匈奴西迁,算是第一次把东西方连在一起,不过各自完全没有意识到,汉朝的北伐引起连锁反应,四世纪时,一连串民族入侵导致罗马亡,罗马至死都不知道真正凶手是谁。东西文明如果提前碰撞,会有什么火花呢?如果亚历山大到达战国时的中国;凯撒征服高卢后继续北上,会是什么景象呢?谁胜谁负,还是和平交流?会不会同化掉欧洲大陆?历史不容假设。 幸有秦始皇将大一统的观念注入民族的基因中,无论大分裂还是小分裂,统一终究是人心所向。这其中也有儒家的功劳,中华民族以顽强的文化融合力不断同化来到这里的民族,无数来了又走的民族,中国还在这里,一直延续。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流淌着的还是先民的血液。中国终究没有像欧洲大陆一样,也没有像其他文明那样,创造文明的先民的后代还在这里继承遗志。 以史为鉴,以一国可以及一人。柏杨说,历史已显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不彻底的国家乱,而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直到灭亡。我觉得这个定律用到人身上照样正确。巨变的时代,有能力,有勇气不断改变,顺应潮流的人会越开越强;心猿意马,瞻前顾后的人会迷

中国人与日本人一起工作一段后的感受

中国人与日本人一起工作一段后的感受:日本可怕! 与日本人一起工作过一段后的感受那是1998年,有一日本援华项目,帮助培养中国行业和企业诊断专家,我受单位委派,参加了建材行业项目的全过程。参加人员是日本5人,团长1人(日本行业协会、某大集团总工等职务),专家2人,翻译2人;中国是部委、企业、咨询机构共6人。时间是先在天津专业培训三周,全国各地调研两个月(重点是四川),而后又写报告两周。 一、开始对日本人轻视开始时,大家认为三个老头加两个小个子青年,讲课表述不是十分清晰,与我们思维方式上也有些区别,有些简单问题讲的很复杂,日本人不过如此。参观日本在华工厂,都是流水线,就是很规范、很干净(特别是食堂、厕所)、工人很忙,也觉得没有更多特殊的地方。 二、中期对日本人重视进入调研时,到我们的一些工厂一看,规范化、先进程度有不少差距,管理人员比日本多,效率差一点,效益还可以(当时水泥、建材需求旺盛)。到一些水泥厂,有些地方很高、很脏,他们年岁大一些,上下很吃力,但是该走到的一定走到,该问到的一定问到,该讲到的一定讲到,学员不明白他们不轻易放过。让我们感觉应该学习的是日本人的认真、负责、耐劳、严谨,又比较谦虚、指导很耐心。每天出发时,他们准是提前十分钟座到车上,见面先问好。知识是一方面,这种精神真是我们要学习的。 同时,生活上他们也注意关照学员(他们费用高,吃住比我们标准高),每周都请我们一起吃一次饭。 三、后期觉得日本人可怕。 调研后总结,大家讨论,日本人的观点很鲜明,很准确,很实际客观,报告上交国务院有关部委后受到重视,很多都体现到国家产业政策中。可能是我们国家在这些产业中比较落后,与日本差距太大,也不怕他们知道什么。调研中,他们对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表露出复杂表情。 通过与日本人生活工作一阶段,大家对日本人的认识都发生很大变化,大家一致认为,日本是一个很可怕的国家,是我国近邻、强敌,我们一定要重视它,观察它,研究它,提防它。我们要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国力,争取在全方位起越它,并始终防备它,才可以安稳睡觉。 简单的仇恨让我们忽略了日本的可怕 这是一条平时用肉眼很难看清的裂缝,然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任何一丝不祟之音,都使它如地震般猝然崩裂,嬗变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些中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日本的民间态度,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远的不说靖国神社,不说钓鱼岛,不说集体买春,就在前两天,日本西北部地区发生地震后,我们的网络上很快响起一阵欢呼雀跃,即使有哀悼和惋惜,也被狂风暴雨般的批判打得抬不起头。这是一种很习以为常的“仇恨运动”

适合中国人的10大减压方法

适合中国人的10大减压方法 1.找家人或朋友倾诉 2.分散注意力 3.顺其自然 4.与大自然亲近 5.投入到一件事中 6.独自内省 7.做最喜欢做的事 8.把烦恼写出来 9.运动锻炼 10.睡觉 特别致谢参加这次调查的专家(不分先后次序):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周东丰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吴文源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杨菊贤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乐国安 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蔡焯基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刘福源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张培琰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王祖承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崔玉华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教授郑瞻培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副院长、教授谢斌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傅安球 南京脑科医院教授翟书涛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教授童辉杰 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杨心德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周东丰教授 减压格言:写日记和写博客是最好的疏泄方法之一。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吴文源教授 减压格言:遇到烦恼,常为对方设想一下,不要全考虑个人。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杨菊贤 减压格言:烦恼的时候,找点自己感兴趣且有用的东西学习学习。 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姚树桥教授 减压格言:遇到压力,我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南京脑科医院翟书涛教授 减压格言:树立乐观主义,正确对待事物,保持心理平衡。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傅安球教授 减压格言:下班以后,就不要再想工作的事情,工作和休息要分明。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童辉杰教授 减压格言:减压,我的第一选择是与大自然亲近,因为大自然才是最好的治疗师。 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杨心德教授

中国十大压力最大行业

中国十大压力最大行业 360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压力,又有各种客观风险。没有哪个职业是完全无风险轻松挣大钱。如今从事一些特殊职业既有严重的心理压力,也将面对强度极大的体力压力,这些职业表面风光无限,其实背后辛酸无人知。 普遍研究发现,领导层级越高,心身健康水平相对越低。课题组对不同职业群体压力水平的统计分析证实了这一假设。统计发现,压力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是:管理中层为80分;经理层为75分;教职员工为75分;一般管理技术人员为72分;医务工作者为68分;社区人员为68分;下岗人员为68分;矿工为60分;一般企业工人为59分。 据悉,此项调查突破了国外将生活应激与工作应激相分离的惯例,而是将两者综合进行研究。据介绍,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特点使得来自工作和生活的不同压力在中国人身上呈现不可区分的特点。 矿工 职业压力指数:1 矿工多为男性,他们的工作是与地球母亲打交道。据说多数男性都有恋母情结,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就是一种享受。既然如此,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即使不幸遇上矿难,我们的矿工也是情绪稳定的,家属们也是淡定的,因此综合各项指标,矿工的压力指数为1,在本排行榜排名第十位。 下岗工人 职业压力指数:2 下岗工人的劳动强度当然高不起来,因为他们已经下岗了。为了打发时间,下岗工人有时候也干点轻松的活,比如送牛奶送报纸啦,或者蹬个人力三轮什么的。听说人力三轮在武汉叫做麻木。你看,都麻木了,当然不觉得累啦。 目前,下岗工人最大的压力就是物价了,面对电视上不断高涨的CPI,虽然之前不知道那是啥玩意,但鸡蛋6元一斤了,西红柿4元一个了,一碗面也要八块了,下岗职工懂了,原来这都是CPI涨了3%的结果。 虽然领的低保还是那个数,不过大家心里坚信专家的话,咱有年增长10%的GDP,即使CPI到5%也没关系,不影响生活的。 综合评定下岗职工的压力指数为2,在本排行榜排名第九。 小摊贩 职业压力指数:3 小摊贩是很自私的一种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往往置城市形象于不顾。当然他们的工作也很轻松,只不过是在看到管理人员时撒腿就跑——顺便说一句,有些人眼里,他们不是小摊贩,而是小摊犯——现在的管理人员一个人要干三个人的活,难免会忙不过来,小摊贩们的劳动强度当然很低。 前段时间,南京市玄武区下令拆除部分报刊亭,在解释原因时,城管局的相关人员反复强调几个字,一个是“档次”,一个是“美观”。他们认为原来的书报亭已经不上档次了,影响街道的形象。可见,连报刊亭都有碍市容,那么街头的小商小贩更是城市形象的最大敌人。不过他们擅长游击战、麻雀战,在城市与城管们周旋,玩着中国版的猫鼠游戏。 综合评定,压力强度指数为3,在本排行榜位排名第八。 农民工 职业压力指数:4 农民进城务工,就叫农民工--从这个定义也可以看得出来,农民的劳动强度的确很小,城里人就没工夫下乡务农。农民工在城市里比较闲,所以到处找工作做,拿不拿得到工资都

读后感结尾写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结尾写读后感范文 写好了开头,却不知如何结尾,这是不少写读后感的朋友都遇到的问题,那么读后感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为大家的读后感结尾怎么写_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读后感结尾写法 读后感结尾写法一 读完了这本书。忽然,我懂得了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人生如一条小溪,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与艰辛,如果没有了困难,一路畅通无阻,那样的人生也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了…… 读后感结尾写法二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完全相信、理解了这句话,我应该用全部的精力努力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读后感结尾写法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读后感结尾写法四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

中国生活压力最大的十个城市

中国生活压力最大的十个城市 随着人口、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大都市里的人们压力越来越大,房价、生活成本、孩子教育费用……几重大山压得人抬不起头。以下网友盘点的中国人公认的十座压力最大的城市,你赞同吗? 1.北京 从政的,在北京会觉得官小;搞文化的,在北京会觉得名气不够;做生意的,在央企面前自惭形秽,你说在北京能压力不大吗? 2.上海

在这个将要崛起的东方金融中心,人们的生活压力有目共睹。无论是上海本地人强烈的排外情绪,还是日益高涨的购房压力,足以让生活在这里的打工者佝偻着的背更加弯曲。 3.广州 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白领们,拿着高薪,却也供着高房价,处处都需要花钱,就连堵车,也要为之支付拥堵费。每天数以十万计的流动人口,让这个城市名副其实的成了打工城市。 4.深圳

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你甚至几个月很难看到你邻居一面,大家就在工作、坐车、睡觉的三点中行色匆匆。在这个城市里,4、5万一平米的房价足以把那些辛勤的打工者逼得脆弱不堪。 5.杭州 杭州是出现加班情况最多的城市,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其实有些时候,加班完全是因为工作安排不合理造成的。

6.香港 作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可想而知。这里明星云集、巨富成堆,生活在这里的人虽然在忍受着各种压力,但同时也在享受着各种乐趣。只要他们愿意,来内地或者去一个二线城市都可以让压力 减去10分之一。 7.重庆 被誉为火锅之城的重庆在被划分为直辖市以后,外来人口剧增,这使得这个城市的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也变得空前紧张。虽然说重庆出美女,可这些美女都是当地人无福消受的,你说重庆人能压力不大吗?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读了台湾作家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这本书。这本书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它以中国人的特定活动为对象,让历史成为一部电影,人民成为这部电影的主角,而中国大地则是这部电影的演出场地。 柏杨的史观以“人”为中心,自称是平民著史、狱中著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柏杨一生经历坎坷,因有大苦难,所以有大愤懑与大悲悯,这种情怀始终激荡在文字里,才使得柏杨作品的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稍有减衰。本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世纪为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20世纪初;以事件为纬,内容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 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唯物史观无疑是科学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在长河迂回蜿蜒的转弯处,历史是富有戏剧性的。某一个个体可以影响历史的走向,使它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方向,而将其余诸般可能性留给了后人遐想与感叹的空间。历史上最热闹的地方,往往是占少数的权贵们明争暗夺,而最冷清的地方,却充斥着占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李唐赵宋复朱明,历史的姓氏不断更迭,历史中人声鼎沸,却不知有一双冷眼在历史的边缘静静旁观,它叫做权利。历史只有一个,但面孔却有多种。某个角度上它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换个角度,即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屠夫。 本书的内容精彩绝伦,并且很有特点。洒脱自在、游刃有余的表述。作者常常开门见山又一针见血地进入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和最关键的人物,分析勾勒,寥寥数笔,便使历史中那些老朽的事件和人物神采顿生,也使隐藏在历史积尘下的规则与真相昭然若揭。 每章最后的“东西方世界”一节,别具匠心和视野。宋明之后,尤其是十六世纪开始,西方政治文明突破性地发展起来,科技之光兴起,中西方的发展遂于此分道扬镳,并终于导致十九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不堪收拾。今天的人在扼腕叹息之余,更应该明白到,不仅仅从中国来看中国历史,和不仅仅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多么必要和意义非凡。

2013年全球压力最小和最大的十种职业

2013年全球压力最小和最大的十种职业 法国就业网站Cadres Online近日引述美国Career Cast的一份调查,分析了在新的一年里,哪些职业比较轻松?哪些职业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对于准备选择职业的您或许 有个参考。 十大压力最小的职业 一、大学教授 大学教授在众多的行业里,算是最轻松的了。因为处于教育的高峰领域,他们的学生大多都是自己选择的学科和上课的班级,不像小学或中学的老师,有限定的教育义务。此外,一位教授的表现如何,无需受评估,同时,工资收入能保证生活。大学教授的年薪大约平均为:4万6千欧元左右。二、裁缝 裁缝,特别是给别人量身定制衣服的裁缝,工作需求因客人而异。因此,日常工作很精细并且充满创意,工作气氛比较平和、专注,压力很小。裁缝的年薪大约平均是1万9千欧元。 三、医疗档案管理员 时下,医疗档案管理员这一职业在医疗健康领域相当热门,主要在医院或私人诊所(普通医生、牙医)等办公室里上班。

年薪平均大约是2万4千欧元。 四、珠宝商 珠宝商的工作不面对公众,比较成功的珠宝商往往有自己的作坊和商店,买、卖交易对象都是贵重金属。年薪大约平均为2万6千欧元。 五、医疗化验室工作人员 医疗化验室的工作人员,无论环境还是时间节奏都是比较自在的,除了做各种各样的样品化验外,必要时根据医生的需要做一些协助的工作。年薪大约平均为3万4千欧元。 此外,听力医生、营养师、发型师、图书管理员和机械工也被列为工作压力较低的十大职业范围。 十个压力最大的职业 作为军人,毫无疑问面对的压力是相当高的。一、军人 作为军人,毫无疑问面对的压力是相当高的,除了在作战中面对生命的危险,即使在和平时期,军人需要随时听命于各种各样的任务,如救助自然灾害等等。军人的年薪大约平均为3万欧元。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 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 1.1知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他认为善于养生的人,应该少私寡欲,远离声色财货的诱惑。庄子承其余续,认为人活在世间,但精神上不受生死祸福的困扰,从好生恶死的情感中摆脱出来,寻求一种宁静的生活境界。这种面对死亡所持的态度,对于后来的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1.3 长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道教为代表。长生即长生不死。道教从心理到生理方面考察人的本质,虽然与道家相同,将人看成自然人,但它将生与死割裂开来,追求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彼岸和此岸世界,并没有一道界,现实的人,现实的形体,加以修炼即可飞升成仙。 1.4 无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佛教为代表。无生观别具一格,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深深影响了中国人。佛教宣扬生死轮回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果不求解脱,则永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没有休止,犹如轮转,回旋不停。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不仅限于一生,此生死后,还有来生,如此循环不已。只有通过修炼,断绝情欲,皈依佛门,是自己灵魂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不再托生,进入永恒安寂的涅槃世。这种生死观具有浓厚的出世色彩。 1.5 永生观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宁德核电项目部--黄亚平正如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所说:“历史学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恣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也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便是一部以“中国人”的活动为特定对象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作。有人在评价这部书时说:史学界大多推崇这部书的文学价值,而文学界则对这部书的历史观很是称赞。的确,相对于传统的史学著作来说,《中国人史纲》观点新颖个性,语言活泼幽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很多方面,柏杨的突破和创新让我们对于历史有了一个新的角度的看法,这相对传统史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通过《中国人史纲》,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历史。 历史是残酷的,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众生在历史重重迷雾之中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我惊觉,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赞歌,也许我们看到的,却未必是真实的。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上所描述的朱元璋是恩泽天下的圣主,其实也许他只是个热爱杀人的混蛋。就像人们赋予项羽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但也许他只是个徒有武力的莽夫: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不知怎样才能言语。

都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其实也许那只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柏杨说,焚书的原因是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 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 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 因而有觉,相对于项羽,赢政倒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中国十大压力最大行业出炉

中国十大压力最大行业出炉 360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压力,又有各种客观风险。没有哪个职业是完全无风险轻松挣大钱。如今从事一些特殊职业既有严重的心理压力,也将面对强度极大的体力压力,这些职业表面风光无限,其实背后辛酸无人知。 普遍研究发现,领导层级越高,心身健康水平相对越低。课题组对不同职业群体压力水平的统计分析证实了这一假设。统计发现,压力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是:管理中层为80分;经理层为75分;教职员工为75分;一般管理技术人员为72分;医务工作者为68分;社区人员为68分;下岗人员为68分;矿工为60分;一般企业工人为59分。 据悉,此项调查突破了国外将生活应激与工作应激相分离的惯例,而是将两者综合进行研究。据介绍,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特点使得来自工作和生活的不同压力在中国人身上呈现不可区分的特点。 矿工 职业压力指数:1 矿工多为男性,他们的工作是与地球母亲打交道。据说多数男性都有恋母情结,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就是一种享受。既然如此,再苦

再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即使不幸遇上矿难,我们的矿工也是情绪稳定的,家属们也是淡定的,因此综合各项指标,矿工的压力指数为1,在本排行榜排名第十位。 下岗工人 职业压力指数:2 下岗工人的劳动强度当然高不起来,因为他们已经下岗了。为了打发时间,下岗工人有时候也干点轻松的活,比如送牛奶送报纸啦,或者蹬个人力三轮什么的。听说人力三轮在武汉叫做麻木。你看,都麻木了,当然不觉得累啦。 目前,下岗工人最大的压力就是物价了,面对电视上不断高涨的CPI,虽然之前不知道那是啥玩意,但鸡蛋6元一斤了,西红柿4元一个了,一碗面也要八块了,下岗职工懂了,原来这都是CPI涨了3%的结果。 虽然领的低保还是那个数,不过大家心里坚信专家的话,咱有年增长10%的GDP,即使CPI到5%也没关系,不影响生活的。 综合评定下岗职工的压力指数为2,在本排行榜排名第九。

一个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评价令多少国人反思612网下

【编者按】 各位有血性的、有素质的、有骨气的、有尊严的中华民族的同胞: 勿忘民族历史耻辱,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民族。 勿忘民族历史耻辱。发现、认识、改正我们民族自己的不足、缺点和错误,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的品质和精神,学习世界上各个民族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强大我们的人民、民族和国家。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做有血性的、有素质的、有骨气的、有尊严的中国人,做团结友爱、健康向上、坚忍刚强、顶天立地的中华民族。 振兴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拯救灾难深重、饱受耻辱、历经坎坷、危机四伏、再次面临遭受屠杀、凌辱和奴役危机的中华民族! 同胞们,为了不辜负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而献出的鲜血和生命;为了避免我们中华民族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妻子女儿再遭受日本等外国侵略者的屠杀、强奸、掠夺和奴役;为了避免我们中华民族的分裂和国家的破碎,为了保护我们现在的安宁和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主权! 我们绝不能当糊涂虫、我们绝不能当狗汉奸、我们绝不

能当懦夫、我们绝不能当亡国奴! 我们一定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请你认真读下面这篇文章,认真思考我们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同胞们,勿忘我们民族历史耻辱,培育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振兴我们中华民族! 董裕明收集整理推荐关键词:一个日本人中国人 1.一个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评价令多少国人反思? 2012-06-12 12:09:18 作者:网友来源:互联网 请大家冷静的看完这个小日本所说的,我们真的应该检讨,一个民族的强大是自身能认识到不足,可惜这个小日本所说的还在今天一步步上演,我们的民族强大只不是一个壳,可悲!中华民族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强大?不得而知! 作为一个日本人,我想在这里和你们谈谈我对中国人的一些看法,我以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留学生,在中国呆了五六年了,因此我完全有资格来说说我的看法。 日本和中国地理上很近,但两个民族的性格却是差得很

现代人的什么压力最大

现代人的什么压力最大 文章目录*一、现代人的什么压力最大*二、压力的危害有哪些*三、现代人要怎么舒展压力 现代人的什么压力最大1、现代人的什么压力最大每个人都有压力,只是男人天生就比女人压力更大。男性有了心理压力后,经常通过一些不健康的方式来解脱苦恼,如吸烟、喝酒、去夜总会等等,结果是压力没有解除掉,反而影响了身体健康。 专家建议,有压力不可怕,只要找到压力根源,并解决问题, 自己解决不了,可找心理咨询师谈一谈。口袋里没钱让我压力大对于年轻男性来说,经济上的压力是最大的压力。 2、莘莘学子要面对考试重负的压力 带有这类病灶的人群主要是考生。面对着紧张繁重的学习任务、家长老师的殷切期盼、自身一举成名的梦想和自我加压,使广大考生肩负着巨大的压力,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和疾病。最近湖北对该省39个城市的初、高中的调查发现,考生中有各种各样的中轻度心理问题和疾病的高达72%.考试重压这一病灶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和疾病,主要有反应迟钝或过激、焦虑不安、恐怖症、臆想症、抑郁症等等,人称考试后遗症。 3、独生子女要面对适应障碍的压力 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不善交际也成为家长、老师及教育界人士棘手的问题。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养成任性、

自私等不良习性,而这种习性则成为诱发孩子心理疾病的病灶, 导致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性格孤僻,受挫力差,易患交际恐惧症、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和疾病。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中约30%有适应能力障碍。 压力的危害有哪些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也会给健康带来隐患。长期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很多种疾病,主要危害有: 引发精神上的疾病,如抑郁症等。其表现是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后悔,对过去很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来,不愿见人,把 自己封闭起来等。 会引发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消化道疾病 等病症。 压力过大最大的危害是会造成免疫系统紊乱。研究表明,极 端和长期的压力会减少血液中的血小板,降低人体免疫力,使人 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如肺炎疫苗在长期压力下会失去免疫的效果。 会损伤大脑。压力大会使人体内激素分泌增加,使人感到精 神紧张或失眠,同时大脑无法正常运转,最终会出现剧烈的头痛、记忆力丧失等不良反应。 损害皮肤。压力过大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使皮肤表层出现 粉刺、皮疹和发痒的斑点等现象。其中一些人的皮肤会变红,而 另一些人的皮肤则会变白,在极端压力下,还可能诱发麻疹或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