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导游词范本5篇
甘肃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标准版

甘肃景点导游词标准版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甘肃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标准版,欢迎大家分享。
甘肃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标准版1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
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素有“陇上江南”、“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
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它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火车站东南约35公里的秦岭山脉之中。
周围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
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
东崖现存54个洞窟,西崖现存140个洞窟。
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
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它的开凿年代,大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
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
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
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5篇

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精选5篇〔一〕甘肃是一个极具历史文化魅力的省份,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
作为甘肃旅游的重要组成局部,导游词在为游客介绍景点的同时,也能让游客更加深化地理解到甘肃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下面,本文给大家推荐几个甘肃导游词精选范例,让您感受到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的魅力。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兰州植物园。
这里是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绿化最好的现代化植物园。
兰州植物园内植物品种繁多,按照生态分区划分成为干热沙漠、亚热带、冷温带等多个园区。
其中,干热沙漠区占据了总面积的近40%,这里绝大局部植物都是原生态野生植物,让我们实现了在城市中体验草原和沙漠的感受。
大家好,欢送来到位于甘肃的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是中国四大宝塔之一的大佛寺塔,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产。
这座木质塔楼始建于公元1590年,有明代寺庙建筑的特点和精华。
燕子沟是甘肃省天水市里的一个自然风景区,也被誉为“世界第一漂”之一。
这里拥有清澈见底的溪流和奇形怪状的石峰,还有非常壮观的吊桥和滑道,游客可以在此进展漂流休闲、娱乐和度假等活动。
总之,来燕子沟漂流不但可以解放心情,还能让游客领略到甘肃自然风光的魅力。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是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重要城关,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喉咙,万里长城的关隘,民族团结的象征”。
大家不妨留意这里的“一门三卫”,即“敌楼卫、郑虎卫、山城卫”等,都是古老军事建筑的代表。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甘南____自治州。
这里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巴塘草原、碉楼、崆峒山、青海湖等等,也有着民俗风情最为浓重的____文化,如杂鱼节、祈福会、扎巴等等。
来到甘南旅游是体验甘肃地区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最好的场所之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在兰州绕不开的就是我们这里著名的兰州牛肉面。
这道美食不仅在国内有很多的粉丝,甚至在世界范围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甘肃导游词,以供参考!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来观赏旅游。
景区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千米,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
20_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各位朋友,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
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景区间隔约12千米。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分布面积约536平方千米,其中七彩丹霞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冰沟丹霞景区面积约300平方千米。
冰沟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七彩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
中国丹霞地貌总数达790处,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干旱区的26个省区。
其中,张掖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千米以上,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钱雁秋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
各位朋友,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位于方圆100平方千米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_米至3800米,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5~10千米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
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有两块带状分布区,一块东起金塔寺、马蹄寺一带,向西延伸至红山村,集中分布点为金塔、马蹄、红山湾、白银、大河、红山村;另一块东起红四湖一带,向西延伸至高台合黎,集中分布点为红四湖、红圈子、板桥、合黎,最为独特的是红山湾、白银一带和红圈子一带。
甘肃风景导游词

甘肃风景导游词甘肃风景导游词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
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甘肃风景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甘肃风景导游词篇1风景如画的丹霞地貌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的杰作。
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是指红砂岩长期受流水的风化、剥离和侵蚀,结合特殊的地质构造、气候变化和风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怪石,主要发育在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地层中,是在厚的红砂岩和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怪峰的总称。
张掖祁连山的丹霞山主要由红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标志。
其特点是层理交错,墙壁陡峭,接缝垂直,景色丰富多彩。
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美、美、美、美、美于一体,集新疆多姿多彩的城市于一体。
男的意思是威严。
它的山峰由悬崖组成,许多高达数百米,是从平川或河岸上拔下来的。
险峻的悬崖明亮、光滑、整齐,气势磅礴。
可谓“霞山拟代宗,师父耳”,“我觉日月低微,宇宙小”,“我巍然独立,心阔”,气势磅礴,充满力量。
风险很大。
“无限风光在于险峰”,只有险峻才能激发人向上探索的精神,聪明勇敢的人才会攀登。
以赤壁丹崖为地貌特征,绝大部分斜坡都是直立或反向的,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可怕,绝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
古人有“栈道依松画,危楼叠石”,“绝壁千里,危崖一线开”,“鸟不敢归项”等诗句,不能太形容祁连山丹霞山的险峻之美。
奇怪就是奇怪。
看丹霞地貌群,奇石如林,变化很大,似物似景,似堡似锥,似塔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有序组合,如“古今城市”,如千年石堡,真可谓“横看林边山峰,由远及近,高低不一”。
尤其是在晨雾中或云海上,像海市蜃楼,又像仙山琼阁,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杰作,但都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美丽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

美丽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那里不乏许多好看好玩的地方。
下面是我为大家打算的导游词,欢送阅读借鉴。
漂亮甘肃景点导游词1兰州城隍庙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
其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中段。
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兰州城隍庙在兰州市张掖路。
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
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毁于大火,后重修。
坐北向南,占地120_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大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
回廊下原有壁画,现已不存。
1956年辟作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
漂亮甘肃景点导游词2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
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
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展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1920_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20_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
清光绪33年(1920_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集锦

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集锦甘肃的自然风光很美,那里有很多热门景点,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下面是小编精选的甘肃景点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1欢迎来到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天水。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与陕西省接壤,为陇东南门户,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多万。
天水是丝绸之路南线东段陇关道和秦陇南道的交汇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得名于“天河注水”的传说。
是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么来到天水,您不能不去参观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伏羲庙。
我们每个中国人一直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
龙,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
要说到龙的来历,不能不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三皇是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被人们奉为神话传说中的“人文始祖”。
《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太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
蛇首人身,有圣德。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关于伏羲的出生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有一次在一个叫做雷泽的地方踩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20_年后,便生下了伏羲氏,古人以20_年为一纪,伏羲氏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
这是我国最早的感孕神话,说明在中国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现象。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伏羲庙。
伏羲庙始建于明弘治三年,也就是公元1490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
伏羲庙原称太昊宫,俗称人宗庙,整个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
大家可以看到,伏羲庙大门前有三座牌坊,呈品字形鼎立,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
牌坊上的匾依次写的是“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开天明道”。
那么大家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便是伏羲庙的前院,走过仪门我们将进入伏羲庙的中院,伏羲庙按照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形式布局建造,它坐北朝南,占地1.8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依照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和太极殿、钟亭、鼓楼沿轴线东西相对,整个建筑群采用均衡对称的格局,总体布局沿南北中轴线纵向延伸,有主有次,前呼后应,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甘肃导游词范文5篇最新

甘肃导游词范文5篇最新甘肃,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市。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
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
小编给你们分享一下甘肃导游词的范文,希望你们喜欢,供大家阅读借鉴。
甘肃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们:酒泉西汉胜迹,又称泉湖公园,公园位于鼓楼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迄今已有20_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是一座集古典园林,天然湖,文化游憩,趣味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这里已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AA级旅游景点。
矗立在面前的仿汉阙式门楼建筑,是酒泉公园的南门,也是公园的正门。
主体由子、母阙构成,风格古朴自然,气势恢宏雄壮。
中堂上悬挂的两块牌匾,揭示了酒泉公园的独特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内涵。
其中,"瀚海明珠"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道兴所题,"泉湖胜景"是曹无所题。
匾额的上方镶嵌着一幅牛头浮雕,是采用祁连山深处特有的花岗岩石精雕而成的。
为什么会雕刻牛的图案呢?相传明末清初时,酒泉城中经常洪水泛滥,据说有妖魔鬼怪在作祟,人们就在钟鼓楼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建了一座寺庙来镇邪。
因为两座寺庙与钟鼓楼形成一个牛头的形状,所以人们又把酒泉城叫做"卧牛城" 。
进入这汉风十足的大门,高大耸立的神明楼分列两侧,神明桥连接东西二楼。
这两座高台式建筑虽然是清代遗存,但积土为坛,坛庙合一的建筑手法却是秦汉时期早期园囿思想向往神灵的特有风貌。
神明桥也是焚香祈福沟通神明之桥。
通过神明桥就来到以古酒泉为主线的“西汉酒泉胜迹”景区,古酒泉称之为酒泉胜迹,关于古酒泉的传说很多,酒泉也叫金泉也叫八卦泉。
相传汉武帝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120_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政匈奴,大获全胜,汉武帝赐御酒奖赏他,霍去病觉得功在全军,但是人多酒少,所以将酒倒在泉中于将士共饮,所以有了“酒泉”之名。
关于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关于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甘肃的自然风光特别美,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欢迎参考。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1中国大型石窟群之一,"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艺术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
位于甘肃天水县麦积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北支小陇山前山区的孤峰,相对高度142米。
峰顶呈圆锥状,红色砂砾岩层略近水平,因岩体形如农村麦垛而得名,为陇原上麦垛式丹霞地貌。
石窟创建于十六国姚秦时期(约384),大兴于北魏太和元年(477)以后,西魏再修崖阁寺宇,北周造七佛阁,隋初建舍利塔,又于七佛阁下雕出高达15米的摩崖大石佛三身,为麦积山最大雕像。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天水一带发生大地震,崖面中部塌毁,分窟群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即五代时所谓东阁和西阁。
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曾增建重修。
东崖以涅□窟、千佛廊、散花楼、上七佛阁、中七佛阁和牛儿堂等最为重要,规模宏大;西崖共140窟,最重要的三大窟中以万佛堂最大,天堂洞次之,127号窟最小,皆开凿于6世纪。
石窟高峻惊险,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星罗棋布,层层相叠。
有崖阁、摩崖窟、摩崖龛、山楼、走廊及不同类型的窟形与窟龛等,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重要依据。
石窟以精美泥塑艺术著称于世,还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国历代雕塑艺术特点。
现存窟龛194个,塑像7800身;壁画1100平方米,仅占原有壁画3/10。
麦积山早为陇右名山,历代著名学者诗人多有赋诗题铭者。
石窟实为雕塑艺术博物馆,为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953年成立文物保管所。
1955年修成天水市-麦积山直达公路。
1973年以后加固整修,成为全国旅游胜地。
此外,还有可供游览的综合性大型树木园。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2长城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嘉峪关”: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旅游导游词范本5篇甘肃的自然风光特别美,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欢迎参考。
甘肃旅游导游词范本1各位游客朋友,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景区。
该景区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千米的北道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
景区总面积215平方千米,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
麦积山历史悠久,早在1620_年前就享有盛名。
五代人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高百丈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据《梁高僧传》载,南宋7欠初年间,高僧昙弘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高即至,二人共住寺院,有学徒300余人。
西魏时,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这里死后,“凿麦积崖为龛而葬。
”北周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曾请庾信为他写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
隋文帝仁寿四年,秦州使在麦积山顶修建高9.4米的七级宝塔一座,相传为阿育王84000宝塔之一,至今宝塔仍巍然蛇立在山顶,不过只存五级,并系近年重修。
麦积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麦积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_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
20_年6月,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麦积山。
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其山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
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
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
这里松柏阴森,横云飞渡,烟雾缭绕,碧水长流,“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荟萃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极其珍贵的艺术宝藏。
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冈、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
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整体欣赏一下麦积山石窟的建筑艺术吧。
各位请看,麦积山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
特别是它的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阁建筑独具特色,雄浑壮丽。
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明显带有地方特色。
麦积山石窟群中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是第四窟上七佛龛,又称“散花楼”,位于东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约八十米,为七间八柱庑殿式结构,高约九米,面阔三十米,进深八米,分前廊后室两部分。
立柱为八棱大柱,覆莲瓣形柱础,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琢,体现了北周时期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
后室由并列七个四角攒尖式帐形龛组成,帐幔层层重叠,龛内柱、梁等建筑构件均以浮雕表现。
因而,此窟的建筑是全国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模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构建筑的重要资料。
各位游客朋友,下面我们就去游览一下万佛堂和牛儿堂。
各位请看,这就是万佛堂,它是西崖石窟中的第133号碑洞,也是麦积山最特殊的一个洞窟。
洞中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着几千尊小佛像,因此称其为“万佛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5号窟,名曰“牛儿堂”,中间龛门前有一摩醯首罗天,站在一只卧着的犊牛身上。
这个牛儿,塑造得相当动人:圆圆的眼,顽皮地注视着前方,脚虽盘曲着,却似乎要跃起的样子,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像在动着。
不仅身形姿态具备了牛的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牛模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出来了,当地农民非常喜爱,称为“金蹄银角的牛娃在牛儿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过、长约10米的隧遒,门顶刻有“小有洞天”四个字。
相传在明朝古历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
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时,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发抖,再也不敢迈步了。
众衙役只得火速请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鹳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甘肃旅游导游词范本2嘉峪关文物景区本数据****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
关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
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
嘉峪关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
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
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
关城外面还在继续建造新的长城,这些人造景观多了,让后人也无从分辨谁真谁假,不知道是福是祸。
而一旁的长城博物馆值得一看,里面很多文物和介绍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关城保留得非常完好,关城建筑非常雄浑。
嘉峪关市区有两条较繁华的美食街,一条是振兴市场,一条是镜铁市场,各色面食居多。
嘉峪关旅游资源以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黑山岩画等最为著名。
嘉峪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段,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
她南依祁连山,北望马鬃山,长城连接两山,使嘉峪关雄居东西咽喉要道,成为天下雄关。
嘉峪关周围古迹众多,名胜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悬壁长城、七一冰川、魏晋墓等驰名中外,加之当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驼绒等土特工艺产品,使嘉峪关又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
甘肃旅游导游词范本3张掖大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V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20_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3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寺院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史载西夏国师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
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
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
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园演法”。
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耳长2米,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
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
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以金银粉书写的经文最为珍贵。
寺后有一33.37米高的土塔,为张掖五行塔之一,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为国内罕见。
张掖大佛寺据传曾为元世祖忽必烈降生地,别吉太后的灵柩寄放于寺内。
南宋末年,宋恭宗赵显被虏后为避祸而出家于此。
大佛寺规模宏大,16世纪时寺内可容纳四、五千人同时朝拜。
甘肃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
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
张掖古称“甘州”,从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一直是回鹘王廷——“牙帐”所在地,史称甘州回鹘。
北宋仁宗天圣六年,即公元1020_年,以今天银川一带为中心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人,攻下了甘州;八年之后,全面占领了河西走廊。
为了加强对河西的经营和管理,西夏政权积极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其中包括兴建寺院、翻译佛经的活动。
到崇宗李乾顺统治时期,西夏国力鼎盛,凉州的护国寺和张掖的大佛寺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
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
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民间传说,大佛寺建成之后,笃信佛教的西夏皇太后梁氏常到寺内朝拜、居住,在此设道场,大作斋会。
又传说蒙古别吉太后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国的开国君主——元始祖忽必烈。
别吉太后死后,灵柩也停殡在大佛寺。
这些传闻,不见经传,是真是假,至今是谜。
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
这是大佛寺山门的副楹联。
大佛寺蕴涵有哪些秘密,令人疑问白世而不得其解呢?也许值得询问的问题太多了,不说别的,光涉及大佛寺的传说就扑朔迷离,不能不让人疑问。
4彬县大佛寺彬县大佛寺石窟,是丝绸古道上一颗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
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西10 公里处的西兰公路(312)国道旁。
唐初李世民时期的贞观年间开凿建成, 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石窟依石山,傍泾水,凿岩为室,雕石成像。
窟前堆土成台,曰:“明镜台。
台上筑楼,雕梁画栋,飞檐挑角,雄伟壮丽,势入云端。
全寺共130 孔洞窟,错落绵延在400米长的立体岩面上。
其中有佛龛446处,大小造像1980 尊。
分四大部分组成,即大佛窟、千佛洞、佛洞、丈八佛窟等。
最值得一观的是大佛窟.一尊20米高的阿弥陀佛,跏趺坐于幽深空灵的石窟正中,美轮美奂,袒胸披衣,螺髻罩顶,两耳垂肩,月眉风眼,鼻直口阔。
仰观金光灿灿的风腴面态,慈祥中透出威严,威严中又现慈祥。
虔诚凝观,一股撼人的国量,透彻心扉。
这是陕西第一大佛。
在全国各石窟大佛中,也位居前列。
但若以精美完好论,则位居各佛之冠,且别具一格。
气势磅礴,伟岸大度,充溢着伟人的博气象。
有位专家在研究此大佛的论文中称:大佛造型与李世民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