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资料
神舟一到神舟十一飞船简介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资料神舟一号飞船名: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飞船简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飞船名: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试验项目: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飞船名: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飞船简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的简介(3) 神舟七号的简介(
1、神舟七号发射时间是: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 、神舟七号发射时间是:2008年 25日21点10分04秒 988毫秒。 、神舟七号降落时间是:2008年 28日17点 988毫秒。 2、神舟七号降落时间是:2008年9月28日17点 37分。 37分。 3、16时22分许: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 16时 16时22分许: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 16时 24分许:出舱活动重要步骤均已结束。航天员吸氧排氮、 24分许:出舱活动重要步骤均已结束。航天员吸氧排氮、 泄压工作准备完毕。 16时26分许:轨道舱开始第二次泄 16时26分许:轨道舱开始第二次泄 压,当舱内气压降至2 压,当舱内气压降至2千帕时可满足航天员出舱条件。 16 时39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 39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 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 出舱活动。 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 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 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 16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 16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 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返道舱舱门,完成太 空行走。 15时01分许:轨道舱关闭正常。 15时01分许:轨道舱关闭正常。
神舟六号模拟图
神舟七号的格式(1) 神舟七号的格式(1)
占 体 进 人 , 剂 体 比 。 的 人 因 体 此 % 含 , 到 水 火 量 箭 % 还 的 。 大 。 % 水 都 通 是 常 液 重 起 的 全 . 商 量 飞 。 约 重 用 这 , 火 是 量 吨 为 没有 箭 载 , 安 可靠 人 火 其 吨 全 性 箭 它 性 的 :火 为 的 要 特 都 箭 求 . 性 是 加 。 液 上 火 到 。 体 一 飞 箭 般 推 船 天 员 的 生 命 安 1 1 可 性 箭 能 是 可 有 指 能 火 次 箭 出 现 会 危 出 问 题 及 现 ; 航 1 1 就 安 进 是 全 入 说 性 太 为 空 次 . 。火 发 射 箭 里 等 力 。 系 , 神 统 飞 船 舟 的 七 一 电 号 部 源 将 分 、 使 设 环 备 境 用 也 控 长 安 制 征 装 和 火 在 通 箭 这 信 , 态 推 的 高 进 , 速 剂 舱 和 , 内 进 其 安 行 使 装 轨 命 推 道 是 进 维 为 系 持 飞 统 所 船 发 需 提 动 的 供 机 动 姿 和 舱 员 钟 。 通 , 过 其 , 这 舱 推 个 门 进 舱 与 舱 门 轨 形 , 道 状 可 舱 也 以 相 是 进 连 圆 入 , 柱 轨 航 形 道 天 舱 及 的 内 返 舱 。 回 段 神 着 , 舟 陆 飞 六 时 船 号 , 起 的 航 飞 返 天 、 回 员 上 舱 都 升 形 在 到 状 返 入 像 回 轨 返 工 回 作 ,轨 舱 、 道 是 生 舱 载 活 人 和 呈 圆 飞 休 桶 船 息 唯 的 形 地 状 一 返 方 ,是 回 。 航 地 球 , 天 员 1 1 1 1
神州七号

神州七号神州七号是中国航天的重要阶段,现在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研制,按照计划是在2008年实现发射。
届时,神舟七号将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技术。
原订2007年发射,但由于部件的技术问题被推迟了半年,计划2008年发射。
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此前这种火箭已经成功地将六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
目前新一枚运载火箭元器件的采购与生产已经展开。
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这一次他们将采用质量更高的元器件。
针对前几枚火箭的飞行情况,科研人员还将对这枚火箭进行局部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
此外,他们还考虑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摄像头,使火箭的工作状态更直观。
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
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
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担任。
荆木春表示,十一五期间,他们要把载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最后完成有人的交会对接工作,预计还有五六枚火箭的发射任务。
与神五、神六不同的是,“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
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
”黄春平又补充说,“不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
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根据中国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嫦娥1号选用的有效载荷有6套24件,包括CCD 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和太阳风粒子探测器等。
神舟七号资料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号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圆满成功,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苏联境内,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是第二艘搭载航天员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是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刘伯明,航天员景海鹏。
翟志刚,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龙江县人,本科学历,上校军衔,曾进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梯队。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乘组航天员。
刘伯明,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依安县人,本科学历,上校军衔,曾进入神舟六号飞行任务飞队梯队。
景海鹏,1966年10月出生,山西省运城市人,本科学历,上校军衔,副师职,曾进入神舟六号飞行任务飞行梯队,“神舟七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神舟七号飞船将于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择机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因为26、27号两天的下午到傍晚是最适合出舱的时间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3名航天员组成乘组执行飞行任务。
按计划,神舟飞船将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运行在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
飞船运行期间,2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分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从俄罗斯引进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
神舟七号专题解读

神舟七号专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新航天服价值1.6亿。
新航天服是“神七”的一大突破,制造出来的新航天服不但适合太空行走,还非常舒服,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
据说每套太空服的造价高达1.6亿元人民币,可称得上是地球上最贵的衣服了。
太空行走就是出舱活动。
太空行走是一种通俗的叫法,科学术语应该是“出舱活动”,其定义是:航天员穿着出舱活动航天服,离开飞船、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进入宇宙空间(包括在月面上或是在火星上),完成指派的各种任务的过程。
太空行走并不像人们在马路上遛弯或在公园里散步,它其实并不是“走”。
因为太空一无所有,既无人行道,又没有马路,因此无处可走;而且太空是失重状态,航天员的身体飘浮在太空中,也无法行走。
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移动身体,一般是用手,而不是用脚。
为了方便航天员的行动,工程设计人员在航天飞机或空间站的里外都安装了一些扶手,航天员用手握住一个一个扶手来回移动身体。
如果是在太空,远离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航天员要行动时则需用一种特殊的机动装置,来推动自己的身体。
在失重状态下也无所谓上下左右,航天员只要握住扶手,无论是头朝上直立着,或是头朝下倒立着,或是身体横躺着,都可以“行走”。
因此“太空行走”的说法虽然形象生动,但并不确切,容易引起误导。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省,是中国最早的运载火箭发射基地,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即由此发射上天。
从60年代到现在,成功发射了许多不同用途的火箭和卫星,数量之多,居中国三大航天中心的首位。
进入轨道舱第27圈,两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另一人留在返回舱),关闭返回舱舱门。
·穿舱外航天服第28圈,两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后,互相协助穿好航天服,同时充分吸氧。
经测试后,开始排空舱内和航天服中的氮气,形成纯氧环境。
·泄压开门出舱时,先将轨道舱泄压到2KPa,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两名航天员合作打开舱门。
·“飞天”航天员穿国产舱外航天服并携带电脐带,电脐带为舱舱外航天服提供电和有线通信出舱。
神舟七号飞天全记录

68小时27分:神舟七号飞天全记录25日:出征、发射、飞天25日17时30分,神七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航天员壮行。
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3名航天员同为42岁,在成为航天员之前,都是空军优秀的飞行员。
翟志刚曾入选神五、神六飞行梯队,刘伯明和景海鹏曾入选神六梯队。
17时35分,3名航天员走出问天阁前往发射场。
守在问天阁外的人群发出震耳的欢呼。
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气状况良好。
约50分钟后,3名航天员进入神舟七号飞船船舱,神七飞行准备就绪。
此刻,千里之外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控大厅内,工作人员已各就各位。
19时许,飞船返回舱舱门关闭。
20时30分许,神七发射塔架全部打开,火箭飞船全部露出。
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成功,神七飞船腾空而起。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9次飞行。
火箭升空同时,着陆场系统全面启动。
点火578秒,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成功分离。
随后,航天员向北京飞控中心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2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26日:成功变轨、“飞天”启封、适应训练26日零时20分,翟志刚、景海鹏开始第一次睡眠。
一个小时之前,3名航天员在太空吃上了第一顿美餐。
4时03分,飞船启动变轨程序。
由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将对飞船正常在轨飞行和准确返回至为关键。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控大厅大屏幕上的三维动画实时显示,飞船尾部喷出橘黄色的火焰,加速飞行。
约64秒钟后,飞船又进入平稳飞行状态。
此刻,飞船运行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
航天员体温、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6时,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作出神七升空后的第二次空间环境预报。
预报称,未来空间环境形势良好,预计26日至28日,飞船运行和航天员出舱是安全的。
神舟号飞船的资料

神舟号飞船的资料篇一: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简介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资料神舟一号飞船名: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飞船简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飞船名: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试验项目: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飞船名: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飞船简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神舟七号的简介飞船结构航天人员任务过程-PPT精选文档

任务过程
• 神舟七号运载火箭于2019年9月25日21点10分4 秒988毫秒发射升空;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 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 • 200秒整流罩分离; • 500秒三级火箭关机; • 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 轨道,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 2019年9月27日04:03 启动变轨控制程序, • 04:04 完成变轨。
• 轨道舱: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用于出舱时的 气闸舱。配有泄复压控制、舱外航天服支持等功能。内部 有航天员生活设施。轨道舱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 5个复压气瓶。无留轨功能。 • 返回舱:形状似碗,用于航天员返回地球的舱段。与轨道 舱相连。装有用以降落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实行软着陆。 • 推进舱: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 通讯系统,装有一对太阳能电池板。
翟志刚
• 翟志刚,男,汉族,身高172cm,黑 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龙江镇龙西村人, 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1966年10月10日 出生,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 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 师职,大校军衔。
刘伯明
•
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依安人。 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 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019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现为中国 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2019年6月, 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刘伯明1990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 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正师职,大校军衔。曾任 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飞过歼八等机型。 2019年9月25日神七升空,9月27日协助翟志刚完 成“出舱行走”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
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
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号
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圆满成功,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苏联境内,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是第二艘搭载航天员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是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刘伯明,航天员
景海鹏。
翟志刚,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龙江县人,
本科学历,上校军衔,曾进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
天飞行任务飞行梯队。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
乘组航天员。
刘伯明,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依安县
人,本科学历,上校军衔,曾进入神舟六号飞行任务飞队
梯队。
景海鹏,1966年10月出生,山西省运城市人,本
科学历,上校军衔,副师职,曾进入神舟六号飞行任务飞
行梯队,“神舟七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神舟七号飞船将于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择机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因为26、27号两天的下午到傍晚是最适合出舱的时间
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
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3名航天员组成乘组执行飞行任务。
按计划,神舟飞船将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运行在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
飞船运行期间,2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分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从俄罗斯引进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
出舱活动完成后,飞船将释放一颗伴随卫星。
此外,还将进行“天链一号”卫星数据中继试验。
神舟七号飞船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将返回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
在现场提问阶段,有中央电视台记者问,神七飞行任务和神五、神六相比有什么不同和特点?这次飞行任务和前两次任务相比,无论是飞行产品的研制还是任务的组织实施,都有不少新的特点,其挑战性是前所未有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技术跨度大。
在只进行了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之后,我们就实施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这在技术上的跨度是很大的。
二是任务风险大。
这次任务除了存在发射和回收两个风险高度集中的时段外,还增加了航天员出舱这个高风险的时段。
三是航天员自主工作能力强。
这次飞行任务当中,航天员要在轨对舱外航天服进行组装测试。
要完成在轨训练、出舱、取回试验样品装置、返回轨道舱、气闸舱泄复压等一系列操作。
因此可以说,航天员的操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这次任务的成败。
四是实施难度大。
为满足航天员出舱活动要求,飞行产品技术状态发生较大变化,飞船进行了227项变化,火箭进行了36项。
这些对航天员的素质,对我们的飞行产品,对地面支持保障和飞行任务的组织、指挥、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是参试系统庞大. 这次任务是我们历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当中规模最庞大的一次,为保证航天员出舱活动阶段测控的连续,我们增加了测量船和境外地面测控站,并首次进行了中继卫星的天基测控试验,构成陆、海、空、天的立体参试体系。
飞船测控和航天员的搜救共动用了9艘船舶,30多架飞机。
舱外航天服每套总重量约120公斤,造价3000万元
人民币左右。
舱外宇航服也许是全世界最昂贵的衣服,美国舱外
服价格是150万美元,“神七”此次的舱外服的价值,相当于1.6亿
元人民币,。
舱外航天服可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提供适当的大
气压力、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湿度,以保障航天员的生
命活动需要;航天服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辐射、微流星
和空间碎片对航天员的伤害,保证航天员的工作能力;航
天服还能提供可靠工效保障及遥测通信保障等。
舱外航天服俨然是个小卫星。
它的外层防护材料具备防辐射、防紫外线、抗骤冷、骤热等功能。
因为出舱的航天员可能会遇到向着太阳的一面是200多摄氏度高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零下的低温。
这种骤冷、骤热的变化必须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及防护层。
我国自主设计的舱外航天服能使宇航员免受太空微流星体撞伤,并能过滤一定程度的辐射。
航天服里有风扇或水冷式的布料去除过量的热。
航天服上有个纤维罩,包含了免提装置的通讯用的麦克风及喇叭,配合航天服中的传输器及接收器,可以使宇航员与地面控制中心及其他的宇航员通话。
舱外航天服还能产生助力,使宇航员在太空穿梭机外能自由行走。
航天员会呼出二氧化碳。
在航天服这个密封的空间中,如不除去二氧化碳,那它的浓度会上升至危险程度,令宇航员死亡。
空气
首先会进入一个装有木炭的盒子除去臭气,接着便会进入过滤二氧化碳的部分,随后,经过一个风扇,在纯化器中除去水蒸气后再回到水冷系统。
空气的气温维持在12.8摄氏度,航天服上的转换装置可提供长达7小时的氧气供应及二氧化碳的去除
中国首次太空行走
准备出舱:进入轨道舱:第27圈,两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关闭返回舱舱门。
穿舱外航天服:第28圈,两名航天员互相协助穿好航天服后吸氧排氮。
泄压开门:先将轨道舱泄压,与飞船外真空状态一致,航天员合作打开舱门。
出舱活动:太空行走:一名航天员穿国产舱外航天服出舱,另一名协助。
舱外活动:航天员借舱外扶手等沿轨道舱外壁移动,到达后返回。
科学实验:
返回复压:返舱:航天员回到轨道舱后,关闭舱门。
复压:航天员进行舱外航天服漏检,检漏合格后,轨道舱开始复压。
脱舱外航天服:大约第30圈,航天员脱掉舱外航天服。
在中国两次发射载人飞船成功后,已经奠定了中国航天大国地位,在美俄之后中国排名第三。
路透社认为,“神七”的成功发射将是中国今年自信展现,尤其是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亮点,会再度增强中国人自信心。
向全世界显示其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整个计划既雄心勃勃,又细致谨慎。
太空行走技术对中国未来建造太空实验室与空间站来说至关重要,“神舟七号使中国距建造小型太空实验室更近了一步”。
到2010年,美国的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由于因格鲁吉亚冲突导致美俄间的对立,美国很可能无法继续向国际空间站输送给养。
有专家指出,未来美国很有可能为获得向空间站输送给养的手段而与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展开密切合作。
[中国青年报记者]:三位航天员你们好,我想问一个跟青少年朋友相关的问题。
我想明天随着“神舟七号”飞船的升空,肯定很多青少年会把你们当成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和英雄,但是我想可能你们一路走来,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飞行员,再从飞行员到合格、优秀的航天员肯定也经过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
我想这些困难和挫折可能也是我们青少年朋友以后,他们在人生路上可能也要面对的,所以在如何面对,如何解决人生的困难和挫折这个问题上,能不能对我们的青少年朋友说点什么,有什么建议吗?谢谢。
[景海鹏]:确实,我们想对广大青少年朋友说的话有很多,但今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如果你想看到风景上那道最美丽的彩霞,美丽的景色,就必须不断地去攀登,执着去追求。
谢谢。
张军先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