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整数说课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小数乘整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中,“小数乘整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的意义和基本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小数乘整数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如小数点的位置处理、乘积的精确性问题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认知困惑,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处理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以及乘积的精确性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展示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折扣,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整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

3.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处理和乘积的精确性问题。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数乘整数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数乘整数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数乘整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小数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难点: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教师通过数据统计和图示,介绍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同时,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的方法,加深对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的理解。

2. 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运算规律。

3. 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一些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思考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小数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例子,让学生深入了解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手段•实物法:通过实际测量的方法,加深对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的理解;•视觉法:通过数据统计和图示,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方式,了解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让学生对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有更直观的了解,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测量操作。

例如,让学生用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将单位换算成米和厘米,最终得到的是一个小数,通过测量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例如,让学生计算两个小数相乘的结果,或者是一个小数和一个整数相乘的结果。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2021-2022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2021-2022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了解小数和整数的乘法;2.学生掌握小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3.学生培养对小数和整数相乘问题的解决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数和整数的乘法;2.掌握小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生对小数与整数的乘法理解可能较为模糊;2.学生解决小数与整数相乘问题的思维难度较大。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本节课的主题是小数乘整数,那么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绕口令来带领学生进入小数乘整数的主题:“三万六千个六只老鼠,人人吃药,药到病除。

”让学生找出其中数据部分,即“三万六千”、“六只”,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3.2 导入小数乘整数的思路学生已经熟悉了整数乘整数的方法,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类比,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思路:当两个整数相乘时,我们可以使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比如说2×3=6,就是从乘法口诀表中找到2这一行,然后定位到3这一列,交汇处就是答案6。

同样,当小数和整数相乘时,我们可以把小数看作整数的一种特殊形式,然后使用整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最后再按照小数的形式回答问题。

3.3 教学案例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以下案例来进一步探讨小数乘整数这个问题。

【教学案例】小明买了3瓶果汁,每瓶售价2.5元。

请你算一下,小明总共花了多少钱?解:首先,我们把小数2.5看作整数25的一种特殊形式。

那么,小明总共买了3瓶饮料,所以我们需要计算:3×25=75。

得到75后,我们按照小数的形式将它变成7.5元即可。

3.4 练习环节在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方法之后,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练习案例】某电商平台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小李想买3件衣服,每件衣服的原价为59.8元,现在打八折。

请你帮助小李算一下,他需要支付多少钱?【解题思路】把小数8打成整数80的形式,然后再除以10即可。

也就是,打折后的价格为:80÷10×59.8=47.84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课堂背景介绍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的学习内容为小数乘整数。

这是一个涉及多个概念和技能的课程,学生需要理解小数与整数的乘法关系,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与整数的乘法关系,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构建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与尝试,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程设计与教学步骤教学步骤1:导入与引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应该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给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引导和导入。

可以使用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例如,可以带来几份不同的糖果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袋子上的标签,进行糖果数量的估算和计算。

通过这样的引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与整数的乘法关系,以及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教学步骤2:知识点讲解与理解在引入完毕之后,教师应该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解释。

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本质。

例如,可以使用一些购物清单、场地尺寸、食物配方等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步骤3:实例演练与巩固在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例演练和巩固。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到较难、逐渐深入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技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4:知识运用与拓展在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后,教师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运用和拓展。

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强、需要学生进行创新思考的题目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小数乘整数的应用和拓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本节课虽然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小学数学课程,但是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认真的教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苏教版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小数乘整数。

此单元主要讲解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培养学生对小数的运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识别小数的符号、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3.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学生对小数的理解;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掌握小数乘整数的复杂计算方法;2.学生对实际应用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2.教材、练习册;3.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教材中已学过的知识点复习小数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迅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激发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热情。

2. 讲解授课(15分钟)(1)小数的定义及符号:小数是指有小数点的实数。

小数点前面的数叫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部分。

小数有正小数和负小数之分,表现为小数点前面有+和-号。

(2)小数的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类似,不同的是在相加或相减的过程中,要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位数相加或相减。

(3)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也是在位数上对齐,然后乘法计算。

培养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小于1”不一定是小数,并掌握小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3. 独立完成练习(2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练习册中独立完成练习,督促学生按照位数对齐,注意计算顺序和计算精度。

4. 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并要求按照角度和位置书写注意要求,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小数乘整数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与检查,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小数乘整数的说课稿

小数乘整数的说课稿

小数乘整数的说课稿小数乘整数的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小数乘法的第一教时,内容包括例1、例2、做一做和练习一(1---4)题。

例1小数乘整数的引入题、例2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竖式的写法。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小数性质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单元的基础,学好本节内容对以后学习小数乘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算理、驾驭算法,会计算小数乘整数。

2、使学生经验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理解算理驾驭算法2、难点:算理的理解和积的小数点位置3、关键:利用积的改变规律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

四、教法、学法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总结计算方法,通过有梯度的练习多样经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巩固算法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归纳推理的实力。

五、基本思路自主探究形成算法,多样练习形成技能。

六、教学程序一、探究积的改变规律,为学习新知作铺垫计算并想一想,你发觉了什么?4×2= 3×5000=40×2= 3×500=400×2= 3×50=4000×2= 3×5=(积的改变规律是本节课的算理基础,单独学习有利分散难点。

)二、自主探究形成算法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例1 ,问告知我们什么信息?依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列式:3.5×3(激发爱好,培育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实力。

)2、自主探究形成算法(1)预设用加法算用乘法安排律用竖式计算应用积的改变规律竖式计算3.5 3.5元=3元5角35 353.5 3×3=9元× 3 × 3+ 3.5 5×3=15角________ __________ 9+1.5=10.5元105 10510.5 105角=10元5角3.5×3=10.5(2)探讨沟通的基础上练习 4.6*3(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3)计算0 43×4并说思索过程(4)练习:做一做第一组题(5)探讨沟通形成算法。

第5单元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数学
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2.能够应用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
2.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首先,我会通过画图来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小数乘整数。

例如,问题可以是:“小明用50元买了0.5元一支的钢笔,他买了几支钢笔呢?”。

2.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本质
然后,我会通过解释小数乘整数的本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我们会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们感受到:小数乘以整数,本质上就是将这个小数分成若干分,然后每一份都是整数倍的。

3. 进行实际操作
接下来,我会拿出实物来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思路。

我们可以拿一些钱币或者计算器练习小数乘整数的运算。

4. 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每天步行去上学,他每分钟走0.02公里,他走到学校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呢?”让学生们运用刚刚学到的小数乘整数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本质和运算方法。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学
生对小数概念理解不够,导致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不够理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巩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上册《小数乘整数》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 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 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 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小数乘整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内容。针对课程标准, 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使学生通过在具 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 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 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指导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开展多次讨论,使他们自主、快乐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 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 力逐步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
3.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算出结果: 0.8+0.8+0.8=0.8 ×( )=( )
4.明确课题。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板块二、探究新知 1.谈话。 教师:西瓜是夏天消暑的好东西,大家知道西瓜的价格吗?让我们一起到瓜 果市场看看吧!(出示教材情景图)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记住图中的主要信息,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 主要信息。 学生:第一幅图显示的是夏天时西瓜的价格:每千克0.8元;第二幅图显示的 是冬天时西瓜的价格:每千克2.35元。 教师:回答得很好,把图中的信息完整地说出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页例1、例2,小数乘整数。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

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所以学好它为以后做良好铺垫。

(二)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因为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的能力,即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方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难点:小数位数的确定。

而解决难点的关键:应是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讨论交流、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事件为原型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发现,用已有知识来求简单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共同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创设了两个生活情境:
情境一:星期天,王老师和李老师一起去青远超市购物,请同学帮她们算算分别用了多少钱。

接着出示题目:(1)李老师买一双棉拖鞋9.8元和一瓶色拉油12元,共用去多少元?(2) 王老师买2盒巧克力,每盒巧克力12元,共用去多少元?
情境二:我是这样引入的: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接着出示场景图,让学生根据场景图提出两个问题,引出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的算式。

(学生可能会列:①0.8+0.8+0.8 ②0.8×3,如果出现①,可以问“还可以怎样列?”,如果出现②,就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这时教师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意在通过两个小练习,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由于小数乘以整数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教师先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索、发现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完全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帮助学生体验乘法和加法意义的联系。

同时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共同探究,明理获知
1、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当难点突破。

(1)解答上面的问题,该付多少元钱?是让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

(2)充分放手,适时点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计算得数时,遇到了问题:一个因数是小数怎么办?引发学生的思考,他们的算法可能有这几种:
(1)根据意义计算:0.8+0.8+0.8=2.4元:(2)先化0.8元=8角,再用8×3=24角=2.4元,(3)0.8×3=2.4;(4)用竖式计算,但对位不准确
交流时,可让学生板演或者指名说,教师板书。

①②种情况可以让学生简单说说理由,③④种可先让学生说说做法,教师进行指导并板书正确的竖式写法。

竖式完成后,让学生看着竖式,说说0.8×3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然后问学生:这个竖式和以前的竖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因数和积中都有小数,位数相同。


(3)关注新知,透彻理解。

接着出示问题(2)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钱?(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提示用加法算注意对位。

组织交流乘法的算法,小组交流:从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通过比较结果,比较对位,初步得出因数的小数有几位,积的小数也有几位的规律。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趁热打铁: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去乘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有关。

在交流中,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

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使学生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有关。

2、猜猜算算,归纳计算方法
出示试一试:4.76×12、2.8×53、25×0.103。

(1)、先让学生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数,再用计算器算一算,验证猜想的是否正确。

(2)、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留点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

)在学生自主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要求学生说出主要意思。


[设计意图]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猜想和验证,自主得出计算的方法,要比传统的做法效果好得多。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组织交流:0.18×5的积是多少, 0.90是否可以化简,化简的结果是多少,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基于全体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化简问题。

2、指导完成第2题。

第2题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填一填。

全班交流并讨论:各题的积是多少?各有几位小数?你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设计意图]这两题让学生从各题的数学实际出发,通过语言交际总结方法,沟通了旧知与新知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实践活动:争当超市大赢家
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当主持兼营业员,其他组员拿着10元钱到组长那儿买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最接近10元,花的时间最少。

(根据实际时间机动安排。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让学生畅谈收获,提出质疑。

总之,本课力求改变以往计算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以计算技能的培养为主,以正确计算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法,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和多向探索,去发现和创造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