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合集下载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医学PPT
9
• 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
• 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铁、维
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在城乡普遍存在:
• 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 • 维生素A缺乏率9.3%,边缘缺乏率45.1%;
钙摄入量相当推荐摄入量的41%。
医学PPT
10
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 迅速
• 1.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 18岁及以上居民患病率18.8%,全国1.6亿多,
疾病病因关联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 4.VitC,E及微量元素硒,锌,铜等在体内的
抗氧化作用。
医学PPT
6
二,膳食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 高盐---高血压 • 蔬菜,水果---癌症 • 叶酸,VitB6,B12---冠心病 •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糖尿病 • 营养不平衡--肥胖--大多数慢性病的
25
7.1
4.5 8.5 9.7
22.4 32.4 17.1 21.0
医学PPT
20
1992年各人群膳食质量评价
营养素占RDA百分数 能量 蛋白质 视黄醇当量 核黄素 钙 锌
全国城 乡平均
98.2 96.2 49.0 62.5 46.5 76.0
营养素占膳食总含量(%)
谷类能量
73.2
脂肪能量
22.1
共同危险因素
医学PPT
7
三,植物生物活性成分成为热点
• 茶叶:茶多酚,茶色素-抗癌,抗氧化 • 大豆:异黄酮-预防骨质疏松症 • 甙类:人参皂甙,枸杞多糖,灵芝多糖
医学PPT
8
四.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
• 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
• 1959,1982,1992,2002 四次全国营
《营养与健康》课件

食物搭配原则 卫生饮食习惯
• 均衡摄入各类食物 • 适量控制油盐
糖摄入 • 多样化食物选择 • 合理膳食结构
• 饭前洗手 • 食物加工卫生 • 适度烹调 • 注意饮食环境
饮食中的常见 误区
• 暴饮暴食 • 不吃早餐 • 挑食偏食 • 盲目跟风
营养与生活
1
营养与运动
合理摄取能量与消耗能量相平衡,保持
营养与健康
1 营养摄入不足的后果பைடு நூலகம்
引发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3 营养平衡的重要性
保持合理的营养摄入,促进身体健康。
2 营养过剩的危害
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增加。
4 营养与各种疾病关系
营养与疾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如糖 尿病和骨质疏松症。
饮食指南
五大类物
• 谷薯类 • 肉蛋鱼奶 • 蔬菜 • 水果 • 豆类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 营养与健康 ## 概述 - 营养定义: 营养指食物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 - 健康定义: 健康是指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 - 营养与健康关系: 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石,充足的营养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
类型: 包括简单糖和复杂糖, 如蔗糖、果糖和淀粉。
功能: 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 正常生理功能。
摄入量: 合理摄入,适量供能。
蛋白质
类型: 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如肉类、豆类和坚果。
功能: 组成身体组织和细胞, 参与生理过程。
摄入量: 适量摄入,维持身体 健康。
脂肪
类型: 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 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
功能: 提供能量、构建细胞、 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
精选ppt
21
• 棕榈油是从棕榈科植物— —果实中榨取的油脂。饱 和脂肪酸低于猪油但高于 花生,而不饱和脂肪酸高 于猪油而低于花生油,也 就是说,营养价值高于猪 油而低于花生。
精选ppt
22
• 芝麻油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 肪酸。芝麻油中还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和脂麻素、脂麻酚、卵 磷脂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所以营养价值较高。
精选ppt
28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 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 中去。
2 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 进新陈代谢。酶在生物体内是许多化学反应必 不可少的催化剂,而许多微量元素却是酶的组 成部分或激活剂。例如锌与200多种酶的活性 或结构有关。
3 参与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如锌可以 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的作用等
• 氧化胆固醇
精选ppt
25
W-3脂肪酸
• 二十碳五烯酸 • 二十二碳六烯酸 • 亚麻酸
精选ppt
26
糖类
• 活性多糖 有某种特殊 生物活性的多糖化合 物,包括植物多糖, 动物多糖及微生物多 糖。许多研究已经表 明多糖在抗癌、抗炎、 抗病毒、调整血糖血 脂以及增强肌体免役 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作用, 抵御疾病延缓 衰老的目的
• 供能,维持体温 • 组织细胞的成分 • 共给必须脂肪酸 •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 保护机体,滋润皮肤 • 提高保腹感 • 保证体征发育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 花生油主要的家庭用油。80 %为不饱和脂肪酸,有效
• 防治心血管疾病。此外,花 生油中还含有维生素B、E及 微量元素锌、硒,有助于免 疫力的增
精选ppt
21
• 棕榈油是从棕榈科植物— —果实中榨取的油脂。饱 和脂肪酸低于猪油但高于 花生,而不饱和脂肪酸高 于猪油而低于花生油,也 就是说,营养价值高于猪 油而低于花生。
精选ppt
22
• 芝麻油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 肪酸。芝麻油中还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和脂麻素、脂麻酚、卵 磷脂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所以营养价值较高。
精选ppt
28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 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 中去。
2 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 进新陈代谢。酶在生物体内是许多化学反应必 不可少的催化剂,而许多微量元素却是酶的组 成部分或激活剂。例如锌与200多种酶的活性 或结构有关。
3 参与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如锌可以 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的作用等
• 氧化胆固醇
精选ppt
25
W-3脂肪酸
• 二十碳五烯酸 • 二十二碳六烯酸 • 亚麻酸
精选ppt
26
糖类
• 活性多糖 有某种特殊 生物活性的多糖化合 物,包括植物多糖, 动物多糖及微生物多 糖。许多研究已经表 明多糖在抗癌、抗炎、 抗病毒、调整血糖血 脂以及增强肌体免役 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作用, 抵御疾病延缓 衰老的目的
• 供能,维持体温 • 组织细胞的成分 • 共给必须脂肪酸 •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 保护机体,滋润皮肤 • 提高保腹感 • 保证体征发育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 花生油主要的家庭用油。80 %为不饱和脂肪酸,有效
• 防治心血管疾病。此外,花 生油中还含有维生素B、E及 微量元素锌、硒,有助于免 疫力的增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过多
营养过剩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肿瘤﹑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 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严格按照健康营养摄入标准, 为什么还会有疾病发生?
介绍提纲
1 “吃”与营养 2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3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4 应该怎样吃? 5 总结与展望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首先营养经过胃肠道
炎(缺维生素B2)等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营养不平衡为什么就容易导致疾病(如肥胖)呢?
能量摄入 > 能量消耗 变胖
能量摄入
能量消耗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高糖饮食 4个月
正常饮食
长期高糖饮食容易导致肥胖!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均导致疾病发生
膳食营养素摄入
不足
营养缺乏
营养缺乏病
发育不良、脱发、贫血﹑ 佝偻病﹑骨质疏松
每个人的遗传背景不同, 对营养的感应情况不同! 即营养感应不同!!!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吃的学问 -- 精准营养!
不同个体对饮食的应答及代谢调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 定了用“共同”方案无法解决“个体”问题,严重阻碍了 代谢性疾病的防治。
迫切需要个体化研究方法(组学,微生物菌群、生物网络 等)来揭示个体的营养感应与代谢调控发病机制,提供综 合多维数据的精准营养干预手段,从而精准地防治代谢性 疾病。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
能必需的各种元素的总称。人体无法自身产生、合成的。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
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吃”与营养
水,是万物之源,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11
CONTENTS
• 介绍 • 营养的重要性 •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CONTENTS
• 健康饮食建议 • 保持健康的习惯 • 结论 • 问答环节/目录
01
介绍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营养是维持生命的基础,它为身体提供必要的物质,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如果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素,身体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健康问题。
幻灯片5: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运动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幻灯片7:保持健康的习惯 幻灯片8:介绍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睡眠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幻灯片9:问答环节
06
结论
总结全片内容,重申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指出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
人体通过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活动,而不良的营养摄入或缺乏某些 营养素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因此,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身体
钠和钾是神经功能不可或缺的 矿物质。它们参与神经信号的 传递,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此外,铁和锌也是矿物质的重 要组成部分,参与身体的代谢 过程。
矿物质对免疫系统 的功能也有影响
铜和锰等矿物质对免疫系统的 功能也有影响。它们帮助免疫 细胞抵御病毒、细菌和其他病 原体的侵害。但是需要注意的 是,过量摄入矿物质也会对健 康产生负面影响。
维生素在免疫系统中也起着重要 作用。它帮助身体抵抗病毒、细 菌和其他病原体。但是需要注意 的是,过量摄入维生素也会对健 康产生负面影响。
矿物质
矿物质对骨骼健康 至关重要
钙和磷是骨骼健康不可或缺的 矿物质。它们共同作用,维持 骨骼的强度和密度。此外,镁 也对骨骼健康有益,有助于防 止骨质疏松症。
汇报人:
2024-01-11
CONTENTS
• 介绍 • 营养的重要性 •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CONTENTS
• 健康饮食建议 • 保持健康的习惯 • 结论 • 问答环节/目录
01
介绍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营养是维持生命的基础,它为身体提供必要的物质,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如果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素,身体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健康问题。
幻灯片5: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运动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幻灯片7:保持健康的习惯 幻灯片8:介绍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睡眠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幻灯片9:问答环节
06
结论
总结全片内容,重申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指出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
人体通过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活动,而不良的营养摄入或缺乏某些 营养素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因此,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身体
钠和钾是神经功能不可或缺的 矿物质。它们参与神经信号的 传递,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此外,铁和锌也是矿物质的重 要组成部分,参与身体的代谢 过程。
矿物质对免疫系统 的功能也有影响
铜和锰等矿物质对免疫系统的 功能也有影响。它们帮助免疫 细胞抵御病毒、细菌和其他病 原体的侵害。但是需要注意的 是,过量摄入矿物质也会对健 康产生负面影响。
维生素在免疫系统中也起着重要 作用。它帮助身体抵抗病毒、细 菌和其他病原体。但是需要注意 的是,过量摄入维生素也会对健 康产生负面影响。
矿物质
矿物质对骨骼健康 至关重要
钙和磷是骨骼健康不可或缺的 矿物质。它们共同作用,维持 骨骼的强度和密度。此外,镁 也对骨骼健康有益,有助于防 止骨质疏松症。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合理安排饮 食结构
01
多样化摄入
合理搭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 肉类等食物,以保证身体摄取到充 足的营养素。
02
控制能量摄入
根据个人需求和活动水平,合理安 排每餐的食物份量,避免能量摄入 过多或过少。
04
不同人群的营养 需求
儿童营养需求
蛋白质需求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 较高,需要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 精白米面等,避免过多糖分摄入。
癌症的营养保健方法
01
保持营养均衡
癌症患者需要保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身体抵 抗力。
02
避免过度营养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 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03
根据病情调整饮食
根据癌症的类型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控制热量摄入
02 保持适中的体重,避免过多的热量摄入,可以降低血压水平。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03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维持心血管健康,如燕麦、豆类等食品。
高血糖的营养保健方法
饮食调整
减少糖分和淀粉的摄入,控制血 糖水平。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 物的摄入,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
和营养素。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和胰 岛素抵抗。适当的运动和饮食控
制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高 血糖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制 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控制目标。
高血脂的营养保健方法
控制脂肪摄入
高血脂患者应减少高脂肪食物的 摄入,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 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降 低血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250g-400g为宜。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 平衡。 食物多样化才能摄入更多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 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本保证。 粗细搭配有利于合理摄取营养素。
100%
酒精%kcal
80%
碳水化合物%kcal
60%
多不饱和脂肪酸%kcal源自单不饱和脂肪酸%kcal40%
饱和脂肪酸%kcal
植物蛋白质%kcal
20%
动物蛋白质%kcal
0%
中
日
英
美
与英美人群相比,我国饮食中总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较低,碳水化合物较高
zhouBF :J Hum Hypertension:2003;17(9):623-30
中国饮食结构的三次变迁
建国后,我国先后进行四次全国性营养调查:1959,1982, 1992,2002,发现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经历三次较大的变迁
1985年 由吃不饱向吃饱 转变,特征是各 种食物(包括谷 类、蔬菜、动物 性食品)摄入量 都在增加,总能 量也在增加
1985-1990年 膳食开始向多样化 转变;总能量和谷 类不再增加,转而 开始下降,动物性 食品继续增加
20%
47.4
0% 1992年 2002年
城市
10.2 6.2
16.2 11.6
71.7
60.7
1992年 2002年
农村
其他 纯热能 食物 动物性 食物 薯类 豆类 谷类
10
能量的供应来源10年变迁
1992年能量来源
22.0%
2002年能量来源 脂肪 29.6% 蛋白质
66.2%
11.8%
11碳.8水% 化合 物
营养与健康
-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 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状 况明显改善,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 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 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速度将逐步加快, 人口老龄化也将日趋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健康 的威胁将更为突出
2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到:每个人的 健康和寿命有60%取决于自己,15 %取决于遗传基因,10%取决于社会 因素,8%取决于医疗保障,7%取决 于气象因素。
3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 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 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 方,撰用《素问》……
超重 肥胖
22.8% 10亿 7.1% 3亿
大城市 成人超重率30.0 % 上升39% (与1992年资料相比) 肥胖12.3% 上升97%
儿童肥胖率8.1%
血脂异常 18.6% 1.6亿
17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18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 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的能源食物。
15
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公布中国居民 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最近七年我国城乡居民 的膳食、营养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 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但营养缺乏与 营养失衡依然存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 病率迅速上升。
16
18岁以上居民患病率
高血压 糖尿病
18.8% 2.6%
1.6亿↑ 上升31% (与1991年相比) 2000多万
58.6%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下降非常明显,从66%下降至58%; 蛋白质供能比例无明显变化 脂肪供能比例从22%增至29%
我国传统饮食结构优势较西方正在逐步减少
11
城市与农村的能量供应来源10年变迁
1992年城市能量来源
1992年城市能量来源
2002年城市能量来源
200年城市能量来源
28.4%
48.5%
我国饮食结构与其他国家比较
占每日供能百分比
60
54.3
50
40
35.5
精制糖 淀粉
30 20 10 7.1
15.8
25.6 17.9
24.3 22.5
0 中国
日本
英国
美国
与英美人群相比,我国纯热能的精制糖摄入较低,淀粉摄入较高
zhouBF :J Hum Hypertension:2003;17(9)7:623-30
101 1992年
104 2002年
66
34
7
4
23 1982年
19 9 38
1992年
24
20
70
2002年
城市
农村
9
能量食物来源构成变化
城市和农村谷类供能所占比例下降,动物性食物及纯热能食物供能 所占比例增加;其中农村变化较为明显
100%
80% 14.3
15.2
60%
18.7 19.2
40%
57.4
1990年后 饮食结构西化, 高脂肪、高能量 膳食逐渐普遍
8
1982年-2002年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
农村与城市的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均呈增加趋势
克 /标准人日 200
174
182
鱼虾类
180
蛋类
160
44
45
140
畜禽类
114
120
100 29
33
100 22
80 16
60
40 62
20
0 1982年
35.0%
58.9%
12.7%
16.5%
1992年农村能量来源
18.6%
11.3%
2002年农村能量来源
27.5%
11.1%
脂肪
蛋白质
70.1%
61.4%
碳水化合物
谷类食物供能比例城市居民明显低于农村;脂肪供能比例城市居民高于农村
我国传统饮食结构优势较西方正在逐步减少,仅10年时间,城市居民脂肪 供能比例就轻松突破WHO推荐水平(30%)
12
中国膳食结构变迁结果
低脂肪、低能量密度、 高碳水化合物、高膳 食纤维
高脂肪、高能量密度、 低膳食纤维
中国传统饮食 高脂高能量饮食
13
国人十大死因
癌症、心脏疾患、脑血管疾患、糖 尿病、事故伤害、肾炎与肾症候群及 肾变性病、肺炎、自杀、慢性肝病及 肝硬化、高血压。
14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疾病谱、死亡 谱、人口谱、健康谱已发生明显的变化。 100年前,约40%死于传染病,而今只占 <1%。 1900年,死于流感、肺炎、结核、胃肠 疾病占全部死亡的三分之一。 而今全世界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 尿病、意外死亡占全部死亡的75%以上。
张仲景《伤寒论序》
4
中国居民传统饮食结构特点
优点: 以植物性食物 为主,碳水化 合物比例高, 总纤维较高, 碳水化合物中 精制糖较低
优点: 总脂肪和饱和 脂肪酸较西方 国家为低,对 于动脉粥样硬 化有利
缺点: 膳食蛋白质 低,钠高钾 低,钙低, 促使血压升 高和相关脑 血管病增加
5
我国饮食结构与其他国家比较
100%
酒精%kcal
80%
碳水化合物%kcal
60%
多不饱和脂肪酸%kcal源自单不饱和脂肪酸%kcal40%
饱和脂肪酸%kcal
植物蛋白质%kcal
20%
动物蛋白质%kcal
0%
中
日
英
美
与英美人群相比,我国饮食中总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较低,碳水化合物较高
zhouBF :J Hum Hypertension:2003;17(9):623-30
中国饮食结构的三次变迁
建国后,我国先后进行四次全国性营养调查:1959,1982, 1992,2002,发现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经历三次较大的变迁
1985年 由吃不饱向吃饱 转变,特征是各 种食物(包括谷 类、蔬菜、动物 性食品)摄入量 都在增加,总能 量也在增加
1985-1990年 膳食开始向多样化 转变;总能量和谷 类不再增加,转而 开始下降,动物性 食品继续增加
20%
47.4
0% 1992年 2002年
城市
10.2 6.2
16.2 11.6
71.7
60.7
1992年 2002年
农村
其他 纯热能 食物 动物性 食物 薯类 豆类 谷类
10
能量的供应来源10年变迁
1992年能量来源
22.0%
2002年能量来源 脂肪 29.6% 蛋白质
66.2%
11.8%
11碳.8水% 化合 物
营养与健康
-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 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状 况明显改善,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 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 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速度将逐步加快, 人口老龄化也将日趋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健康 的威胁将更为突出
2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到:每个人的 健康和寿命有60%取决于自己,15 %取决于遗传基因,10%取决于社会 因素,8%取决于医疗保障,7%取决 于气象因素。
3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 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 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 方,撰用《素问》……
超重 肥胖
22.8% 10亿 7.1% 3亿
大城市 成人超重率30.0 % 上升39% (与1992年资料相比) 肥胖12.3% 上升97%
儿童肥胖率8.1%
血脂异常 18.6% 1.6亿
17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18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 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的能源食物。
15
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公布中国居民 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最近七年我国城乡居民 的膳食、营养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 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但营养缺乏与 营养失衡依然存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 病率迅速上升。
16
18岁以上居民患病率
高血压 糖尿病
18.8% 2.6%
1.6亿↑ 上升31% (与1991年相比) 2000多万
58.6%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下降非常明显,从66%下降至58%; 蛋白质供能比例无明显变化 脂肪供能比例从22%增至29%
我国传统饮食结构优势较西方正在逐步减少
11
城市与农村的能量供应来源10年变迁
1992年城市能量来源
1992年城市能量来源
2002年城市能量来源
200年城市能量来源
28.4%
48.5%
我国饮食结构与其他国家比较
占每日供能百分比
60
54.3
50
40
35.5
精制糖 淀粉
30 20 10 7.1
15.8
25.6 17.9
24.3 22.5
0 中国
日本
英国
美国
与英美人群相比,我国纯热能的精制糖摄入较低,淀粉摄入较高
zhouBF :J Hum Hypertension:2003;17(9)7:623-30
101 1992年
104 2002年
66
34
7
4
23 1982年
19 9 38
1992年
24
20
70
2002年
城市
农村
9
能量食物来源构成变化
城市和农村谷类供能所占比例下降,动物性食物及纯热能食物供能 所占比例增加;其中农村变化较为明显
100%
80% 14.3
15.2
60%
18.7 19.2
40%
57.4
1990年后 饮食结构西化, 高脂肪、高能量 膳食逐渐普遍
8
1982年-2002年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
农村与城市的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均呈增加趋势
克 /标准人日 200
174
182
鱼虾类
180
蛋类
160
44
45
140
畜禽类
114
120
100 29
33
100 22
80 16
60
40 62
20
0 1982年
35.0%
58.9%
12.7%
16.5%
1992年农村能量来源
18.6%
11.3%
2002年农村能量来源
27.5%
11.1%
脂肪
蛋白质
70.1%
61.4%
碳水化合物
谷类食物供能比例城市居民明显低于农村;脂肪供能比例城市居民高于农村
我国传统饮食结构优势较西方正在逐步减少,仅10年时间,城市居民脂肪 供能比例就轻松突破WHO推荐水平(30%)
12
中国膳食结构变迁结果
低脂肪、低能量密度、 高碳水化合物、高膳 食纤维
高脂肪、高能量密度、 低膳食纤维
中国传统饮食 高脂高能量饮食
13
国人十大死因
癌症、心脏疾患、脑血管疾患、糖 尿病、事故伤害、肾炎与肾症候群及 肾变性病、肺炎、自杀、慢性肝病及 肝硬化、高血压。
14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疾病谱、死亡 谱、人口谱、健康谱已发生明显的变化。 100年前,约40%死于传染病,而今只占 <1%。 1900年,死于流感、肺炎、结核、胃肠 疾病占全部死亡的三分之一。 而今全世界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 尿病、意外死亡占全部死亡的75%以上。
张仲景《伤寒论序》
4
中国居民传统饮食结构特点
优点: 以植物性食物 为主,碳水化 合物比例高, 总纤维较高, 碳水化合物中 精制糖较低
优点: 总脂肪和饱和 脂肪酸较西方 国家为低,对 于动脉粥样硬 化有利
缺点: 膳食蛋白质 低,钠高钾 低,钙低, 促使血压升 高和相关脑 血管病增加
5
我国饮食结构与其他国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