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总氮去除中的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中总氮不达标解决方法

污水处理中总氮不达标解决方法

污水处理中总氮不达标解决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中总氮是污水中的一种关键污染物。

如果污水处理中总氮不达标,将对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破坏。

下面将介绍几种解决总氮不达标的方法。

1.加强污水预处理:在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前,对污水进行一些预处理,如筛网和沉砂池。

这些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质,减少进入污水处理装置的总氮的负荷。

2. 生物脱氮技术:生物脱氮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氮气的方法。

其中较常用的生物脱氮技术包括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和硝化反硝化(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工艺。

这些方法可以在厌氧和好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活动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去除总氮的目的。

3.化学脱氮技术:化学脱氮技术是利用化学物质将废水中的氮气转化为氮气的方法。

例如,硫酸亚铁可以将废水中的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此外,还可以使用铝盐和铁盐等添加剂来沉淀和吸附废水中的氮化物,达到去除总氮的效果。

4.增加生物塔和过滤塔: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增加生物塔和过滤塔等装置,这些装置可以提高废水中的总氮去除效果。

生物塔是一种生物脱氮装置,通过在塔内生物脱氮处理,将废水中的氮化物转化为氮气。

过滤塔则是通过过滤材料的物理和化学作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氮气。

5.废水回用:废水回用是一种有效的总氮处理方法。

通过对废水进行再处理,将废水中的氮气去除,然后将处理后的水用于其他用途,如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总氮,还能够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总之,解决污水处理中总氮不达标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加强预处理、应用生物脱氮和化学脱氮技术、增加生物塔和过滤塔以及废水回用等手段来提高总氮去除效果。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并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污水处理达到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污水处理氨氮总氮总磷超标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污水处理氨氮总氮总磷超标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污水处理氨氮总氮总磷超标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污水处理厂中氨氮、总氮和总磷超标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1.工业废水的排放: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和材料可能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总氮和总磷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工业废水排放进入污水处理厂,导致废水中上述指标超标。

2.农业废水和农药的排放: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含有氮和磷物质,同时农业废水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氨氮、总氮和总磷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农业废水的排放进入污水处理厂,导致废水中氮磷超标。

3.城市生活废水的排放:餐厨垃圾和洗涤剂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总氮和总磷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城市生活废水的排放进入污水处理厂,导致废水中氮磷超标。

为了控制污水处理厂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超标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强化预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技术和设备,例如增加过滤装置、沉淀池、调节池等,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物和有机物,从而降低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浓度。

2.加强监测和控制: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对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进行采样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氨氮、总氮和总磷超标情况,同时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管控,确保废水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均控制在规定的浓度范围内。

3.提高生物处理效果:采用更高效的生物处理工艺,例如曝气池、好氧池、缺氧池、活性污泥法等,可以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物质,并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4.精装置的应用:将物化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使用吸附材料、膜过滤和反渗透等技术,对废水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物质进行深度处理和去除,从而达到更高的废水处理效果。

5.加强管理和维护: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和维护,对设备和工艺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对废水排放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其环境意识和法律法规遵守程度,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排放。

总之,对于污水处理厂中氨氮、总氮和总磷超标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措施,提高预处理效果、强化生物处理工艺、应用精装置等方法,才能有效降低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浓度,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城关污水处理厂关于总氮去除率的总结

城关污水处理厂关于总氮去除率的总结

城关污水处理厂关于总氮去除率的总结工作日记2009-12-10 18:12:17 阅读521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城关污水处理厂关于总氮去除率的总结2009年6月城关污水处理厂采用微孔曝气卡努赛尔氧化沟工艺,生物处理阶段分为厌氧——缺氧——好氧三个阶段。

缺氧段为独立的一个池体,氧化沟分为缺氧和好氧两段,缺氧和好氧的容积设计比例为1:3。

城关污水处理厂因为进水负荷低,出水总氮一直达标,但是我们发现总氮的去处效率很低(在20%~30%),为提高总氮去处率,我们对工艺进行了调整。

以前工艺运行情况为:氧化沟所有曝气头都开启,没有设置缺氧段,100%的进水和回流污泥一起进厌氧池,在厌氧池停留后一起进入氧化沟。

调整后的工艺运行情况为:关闭氧化沟一部分曝气头形成缺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容积比为2:3,30%的进水和100%的回流污泥进厌氧池,70%的进水和厌氧混合液一起进入缺氧段。

调整工艺前总氮去除情况日期进水总氮浓度mg/l 出水总氮浓度mg/l 去除率2009-4-1 12.24 10.0817.65 %2009-4-2 15.00 13.4610.27 %2009-4-3 12.88 10.0621.89 %2009-4-4 12.88 10.0621.89 %2009-4-7 14.35 11.6718.68 %2009-4-8 12.88 9.3627.33 %2009-4-9 15.34 11.7623.34 %2009-4-10 15.98 10.3735.11 %2009-4-11 14.94 9.3937.15 %2009-4-14 13.31 10.9118.03 %2009-4-15 14.83 10.2430.95 %2009-4-16 15.25 9.3338.82 %2009-4-17 14.22 10.3827.00 %2009-4-18 15.63 12.1322.39 %2009-4-21 14.37 11.0822.89 %2009-4-22 15.14 13.75 9.18%2009-4-23 15.82 12.8818.58 %2009-4-24 14.38 9.9830.60 %2009-4-25 10.08 9.32 7.54%2009-4-28 12.32 10.0818.18 %2009-4-29 14.93 10.3230.88 %2009-4-30 13.84 9.9827.89 %调整工艺后总氮去除情况及氧化沟溶解氧情况是好氧区的溶解氧被转移过来;二是污水在缺氧混合段的停留时间大大缩短;三是碳氮比严重降低(实际进水COD本来就不高)。

城镇污水厂提高总氮去除率的问题

城镇污水厂提高总氮去除率的问题

提高总氮去除率的相关问题
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的主要工艺手段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工艺都是采用硝化和反硝化的处理工艺。

一般是有机氮和氨氮,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分解,转化为氨氮。

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这是一个好氧过程。

硝酸盐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行反硝化,这是一个厌氧过程,使硝酸盐最终转化成气态氮气逸入大气层,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二:CASS工艺的脱氮运行方式
由于CASS工艺设置的生物选择区在CASS前端的进水区,通常在厌氧条件下运行,进入生物选择区的原废水和从主反应区回流的活性污泥相互混合接触,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快速吸附作用,加快了对溶解性底物的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起到了良好的水解作用。

同时,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在生物选择池发生比较明显的反硝化作用,反硝化量在整个系统的20%以上。

三:针对我厂目前工艺的情况说明
目前我厂的生物选择池运行情况良好,反硝化过程基本上没有问题,对氨氮的去除效率较高,要提高总氮的去除率,可通过延长生物池的曝气时间,控制生物池的DO浓度,增加沉淀时间等来实现。

也可以增加一个污泥浓缩池,进一步加强反硝化的作用,同时增加脱泥效果,对总氮的去除有较好的作用。

1:增加一个污泥浓缩池的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2%。

2:改善工艺运行状况,将增加运行的成本,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的报导,相对CASS工艺,总氮的去除率每增加10个百分点,运行成本将增加15%左右。

污水处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污水处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污水处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污水处理效果。

本文将就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污水质量不稳定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我们常常遇到污水质量波动较大的情况,这会给后续的处理工作带来困难。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市政污水管网中的其他工业废水或雨水的影响所引起的。

解决方法:首先,对污水进行初步预处理,包括调节水质和提前除去大颗粒的悬浮物。

其次,建立合理的污水质量监测体系,对污水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参数,以适应质量的波动。

二、高浓度污水处理困难有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等,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了高要求。

这种情况下,常规的处理方法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解决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生物膜处理技术、化学氧化、蒸发浓缩等高级处理工艺,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此外,加强前期工艺处理,如分流、稀释等方法也是有效的措施。

三、排放标准难以达到一些企业在进行污水处理时,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无法满足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还可能受到相应的处罚。

解决方法:为了满足排放标准,企业可以与环保科研机构或专业水处理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

同时,加强操作员培训,提高工艺水平,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四、维护和管理困难对于长期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

有时,由于设备老化、操作不当或缺乏专业维护人员,导致系统故障,影响处理效果。

解决方法:建立完善的预防性维护体系,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

员工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其维护和管理能力,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

五、安全问题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一些危险物质的处理和储存,安全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疏于安全管理,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氨氮总氮总磷超标原因及控制

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氨氮总氮总磷超标原因及控制

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氨氮总氮总磷超标原因及控制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的超标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1.原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总氮、总磷。

可能是因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市政污水等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总氮、总磷,超过了排放标准限值。

2.污水处理工艺缺陷。

可能是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或运行存在问题,无法有效去除氨氮、总氮、总磷,导致超标排放。

例如,生化处理中曝气不足或滞后,造成氨氮无法转化成硝氮,生物脱磷过程不完全等。

3.工艺流程不完善。

可能是工艺流程中缺乏对氨氮、总氮、总磷的有效去除环节或去除效果不理想。

例如,缺乏氨氮的生物氧化、硝化、硝化-反硝化等环节,或者没有采用化学沉淀等工艺去除总磷。

为了控制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的超标,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预处理。

对原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可溶性有机物、悬浮物、油脂等物质,以减少对后续工艺的影响。

可以采用格栅除污、沉砂、沉淀、过滤等方式进行预处理。

2.优化生化处理工艺。

在生化处理过程中,应充分曝气以促进氨氮的生物氧化和硝化,将氨氮转化为硝氮。

同时,应注意肥水比、水力停留时间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生物脱磷过程的有效进行。

3.引入第三、四级处理工艺。

如果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不理想,可以考虑引入颗粒污泥吸附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地下滤池等第三、第四级处理工艺。

这些工艺通常可以更好地去除难降解的氨氮、总氮、总磷。

4.增加化学处理步骤。

对于难以通过生物处理去除的氨氮、总氮、总磷,可以考虑增加化学处理步骤。

例如,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总磷,采用硫酸亚铁或其他化学品去除氨氮。

5.加强运行管理。

对于污水处理厂,需要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工艺流程稳定、设备正常运行。

及时修复设备故障、保持好氧条件、合理调整运行参数等,以提高去除效果。

总之,针对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超标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预处理、生化处理、第三、第四级处理以及化学处理等方面的措施,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确保排放达到标准要求。

污水处理过程中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差原因

污水处理过程中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差原因

污水处理过程中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差原因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会遇到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效果差的情况,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很可能会是以下这些原因!1、COD处理效果差影响COD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1)营养物一般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都能够满足微生物需要,且过剩很多。

但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较大时,应注意核算碳、氮、磷的比例是否满足100:5:1。

如果污水中缺氮,通常可投加铵盐。

如果污水中缺磷,通常可投加磷酸或磷酸盐。

(2)pH污水的pH值是呈中性,一般为6.5~7.5。

pH值的微小降低可能是由于污水输送管道中的厌氧发酵。

雨季时较大的pH降低往往是城市酸雨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合流制系统中尤为突出。

pH的突然大幅度变化,不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通常都是由工业废水的大量排入造成的。

调节污水pH值,通常是投加氢氧化钠或硫酸,但这将大大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3)油脂当污水中油类物质含量较高时,会使曝气设备的曝气效率降低,如不增加曝气量就会使处理效率降低,但增加曝气量势必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另外,污水中较高的油脂含量还会降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严重时会成为污泥膨胀的原因,导致出水SS超标。

对油类物质含量较高的进水,需要在预处理段增加除油装置。

(4)温度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

首先,温度会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处理效果会下降。

其次,温度会影响二沉池的分离性能,例如温度变化会使沉淀池产生异重流,导致短流;温度降低会使活性污泥由于粘度增大而降低沉降性能;温度变化会影响曝气系统的效率,夏季温度升高时,会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的降低,而使充氧困难,导致曝气效率的下降,并会使空气密度降低,若要保证供气量不变,则必须增大供气量。

2、氨氮处理效果差污水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基础上采用硝化工艺,即采用延时曝气,降低系统负荷。

影响氨氮处理效果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生物硝化属低负荷工艺,F/M一般在0.05~0.15kgBOD/kgMLVSS·d。

浅谈水质测定总氮的分析方法中常遇问题

浅谈水质测定总氮的分析方法中常遇问题
3 . 2 过硫酸 钾对 空 白值 的影响
由表 1 可知 ,当天配制和存放1 — 5 天的碱性K : S : O 消解测定标 准样品值均在允许范围内,存放7 天、1 0 天时,测定标准样品值超 出允许误差范围 ,应避免使用。。
测 分析 中经 常会 遇到 的必 须要 注意 的 问题 。
表2 不 同试验用水对 空 白值测定 的影响
1 主要 仪器设备分 析采 用的设备有紫 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 和高 超纯水器。 2 试剂对测定的影响
2 . 1 过 硫酸 钾 ( K 2 S 2 O。 ) 试 剂 的选用

般 国 产 分析 纯 K , S , O 的 纯 度 ≥9 9 . 5 % ,总氮 和 杂 质 都低 于
表3不 同的过硫酸钾对 空 白吸光度 的影响
0 . 0 05 %。
2 . 2 K 2 S O。 溶解 温度 的选择
国标 G B / T 1 1 8 9 4 — 1 9 8 9 的方 法 是 将 K … S O 和 氢 氧 化 钠 溶 于 水 中。 实验 ( 测定 标 准样 品 )发现 水浴 加热 温度 在5 5 ℃~ 6 0  ̄ C 之 间可 以得 到较 为理想 的测 定值 。 2 . 3 碱性 K 2 S 2 O 8 的配制 分别 配 制 K … S O 和 氢 氧化 钠 溶 液 ,待 氢 氧 化钠 溶 液 降 至室 温 后再 混 合定 容 ,在 配 制 两溶 液 的过 程 中 ,应 缓慢 加 水并 同时辅 以 玻璃 棒进 行搅 拌 。 2 . 4碱性K 2 S 2 O8 的存放 时效 由于 碱性 K … S O是 将 水 样 中 的非 硝 酸 盐氮 氧 化 成硝 酸 盐 氮 , 通过测定 吸光度来计算 总氮的含量 ,所以要保证碱性K … S O的 有 效 性 。 当室 温偏 低 时 ,外 置 的碱 性K … S O 就会 有 结 晶体 析 出 , 此 时应 该 弃 用 。 将 配 制 好 的碱 性 K , S , O 。 存放在培养箱 内1 5 ℃ 保 存 ,通 过 实验 当天 配制 和用存 放 1 天 、2 天 、3 天 、5 天 、7 天 、1 0 天 的碱性 K … S O测定 标准 样 品 ( 4 3 9 0 4 0 7 ,3 . 0 5 ± O . 1 5 m g / L) 来 判 断其 对 测定 结果 的影 响 ,结果 见表 1 。 表1碱性过硫酸钾的配制时间对标准样品测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总氮去除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国家对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除了氨氮超标需要严格管控以外,对总氮排放也开始进行管控,所以各企业也开始进行脱总氮改造,以符合国家对总氮排放的要求,今天给大家解读一下常见的总氮、氨氮超标问题。

根据日常工程经验,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脱总氮的方法及问题。

一、脱总氮过程中为什么造成氨氮超标?
1.1有机物导致的氨氮超标
脱总氮需要加入C源,CN比小于3的高氨氮污水,因脱总氮工艺要求CN 比在4~6,所以需要投加碳源来提高反硝化的完全性。

投加的碳源是甲醇或原水,加之回流量大增,造成好氧池溶解氧降低,氨氮硝化差,导致曝气池泡沫很多,出水COD,氨氮升高。

分析:大量碳源进入A池,反硝化利用不了,进入曝气池,因为底物充足,异养菌有氧代谢,大量消耗氧气和微量元素,因为硝化细菌是自养菌,代谢能力差,氧气被争夺,形成不了优势菌种,所以硝化反应受限制,氨氮升高。

1.2解决办法:
1、加大曝气,增大溶解氧含量;
2、停止压泥保证污泥浓度;
3、如果有机物已经引起非丝状菌膨胀可以投加PAC来增加污泥絮性、投加消泡剂来消除冲击泡沫。

2、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
遇到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有两方面原因:内回流泵有电气故障(现场跳停扔有运行信号)、机械故障(叶轮脱落)和人为原因(内回流泵未试正反转,现场为反转状态)。

2.1分析: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也可以归到有机物冲击中,因为没有硝化液的回流,导致A池中只有少量外回流携带的硝态氮,总体成厌氧环境,碳源只会水解酸化而不会完全代谢成二氧化碳逸出。

所以大量有机物进入曝气池,导致了氨氮的升高。

2.2解决办法:
内回流的问题很好发现,可以通过数据及趋势来判断是否是内回流导致的问题:初期O池出口硝态氮升高,A池硝态氮降低直至0,pH降低等,所以解决办法分三种情况:
(1)、及时发现问题,检修内回流泵就可以了;
(2)、内回流已经导致氨氮升高,检修内回流泵,停止或者减少进水进行闷爆;
(3)、硝化系统已经崩溃,停止进水闷曝,如果有条件、情况比较紧迫可以投加相似脱氮系统的生化污泥,加快系统恢复。

3、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3.1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有三种情况:
(1),内回流太大或者内回流处曝气开太大,导致携带大量的氧进入A池,破坏缺氧环境,反硝化细菌有氧代谢,部分有机物被有氧代谢掉,严重影响了反硝化的完整性,因为反硝化可以补偿硝化反应代谢掉碱度的一半,所以因为缺氧环境的破坏导致碱度产生减少,pH降低,低于硝化细菌适宜
的pH之后硝化反应受抑制,氨氮升高。

这种情况可能有些同行会遇到,但是从来没从这方面找原因。

(2),进水CN比不足,原因也是反硝化不完整,产生的碱度少,导致的pH下降。

(3),进水碱度降低导致的pH连续下降。

3.2分析:pH降低导致的氨氮超标,实际中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因为PH 的连续下降是一个过程,一般运营人员在没找到问题的时候就开始加碱去调节pH了。

3.3解决办法:
(1),pH过低这种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现pH连续下降就要开始投加碱来维持pH,然后再通过分析去查找原因。

(2),如果pH过低已经导致了系统的崩溃,pH在5.8~6时,硝化系统还没有崩溃的情况,首先要把系统的pH补充上来,然后闷爆或者投加同类型的污泥。

4,DO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1)高硬度的废水,特别容易结垢,开始曝气使用微孔爆气器,运行一段时间曝气头就会堵塞,导致DO一直提不上来导致氨氮升高。

(2)回流量过大,加之增加碳源,造成DO过低,氨氮硝化不了,导致氨氮升高。

4.1分析:曝气的作用是充氧和搅拌,曝气头的堵塞及回流量大、碳源增加造成氧气不足,而硝化反应是有氧代谢,需要保证曝气池溶氧适宜的环境下才能正常进行,而DO过低则会导致硝化受阻,氨氮超标。

4.2解决办法:
(1)、更换曝气头,如果硬度低操作问题导致的堵塞可以考虑这种方法;(2)、改造成大孔曝气器(氧利用率过低,风机余量大和不差钱的企业可以考虑)或者射流曝气器(只能用监测池出水来进行充当动力流体,尤其是硬度高的污水,切记)。

(3)、加大风量,增强曝气。

5,泥龄导致的氨氮超标
有两种情况:
(1)、压泥过多,导致氨氮升高。

(2)、污泥回流不均衡,两侧系统污泥回流相差过大,导致污泥回流少的一侧氨氮升高。

5.1分析:压泥过多和污泥回流过少都会导致污泥的泥龄降低,因为细菌都有世代期,SRT低于世代期,会导致该细菌无法在系统中聚集,形成不了优势菌种,所以对应的代谢物无法去除。

一般泥龄是细菌世代期的3-4 5.2解决办法:
(1)、减少进水或者闷曝;
(2)、投加同类型污泥;
(3)、如果是污泥回流不均衡导致的问题,把问题系列的减少进水或者闷爆、保证正常系列运行的情况下将部分污泥回流到问题系列。

6,负荷冲击导致的氨氮超标
负荷突然增大,造成脱氮系统崩溃,出水氨氮超标。

6.1分析:负荷突然增大,导致溶氧急速降低,硝化作用减少,造成氨氮升高硝化反应是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共同完成的,对亚硝酸菌的抑制直接就可以导致硝化系统的崩溃。

6.2解决办法:
(1)、降低负荷,尽量保持负荷均匀;
(2)、增大曝气量;
二、总氮为什么会超标!
1,氨氮超标
参考上个单元的氨氮为什么超标?
2,缺少碳源
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去除TN要求的CN比理论为2.86,但是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最多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

3,内回流r太小
AO工艺的全称是倒置硝化反硝化工艺,AO工艺的脱氮效率和内回流比成正比!根据脱氮效率公式,内回流比r越大脱氮效率越高,有些污水处理内回流泵部分损坏或者选型太小,会导致脱氮效率低!
解决办法:提高内回流比r在200~400%。

4,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菌优先利用氧气来代谢,硝态氮无法脱除,整体导致TN的升高,反
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5,含n杂环有机氮
有些含氮有机物,普通的生化无法破环,导致无法脱除,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主要是某一类废水上,这种情况下主要是工艺选型问题,没有考虑有机氮氨化(有机氮转化成氨氮)的过程
解决办法:
1、增加水解酸化的预处理;
2、水解酸化无法破环的,增加高级氧化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