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秋词》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秋词赏析及答案

古诗秋词赏析及答案

古诗秋词赏析及答案古诗秋词赏析及答案秋词刘禹锡(7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试分析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两个突出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参考答案:1.作者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而断言秋日胜春朝,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2.①对比鲜明,在对比中显现作者的态度。

②虚实结合,由虚入实,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用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感情。

3、这首诗是他在被贬时写下的,诗中写下了他怎样的情怀和精神风貌?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4、诗人勾画了一幅什么样的胜春朝的秋景图?请具体描写一下。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3.(4分)(1)(2分)比喻和反问,形象生动地强调了许诺是不一定经受得住时间的泛的。

(2) (2分)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就应该由自己用最美好的画笔,用自己最富活力和激情的线条画出一幅自己最爱的图画。

那张生命的画板,就是画的自己生命的历程。

4. (4分)(1)(2分)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情怀和笑对逆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2分)诗人勾画了一幅秋高气爽、一群白鹤在蓝天白云之上翱翔,令人顿生诗情到碧霄的秋景图。

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5、从第一、二句诗可以看出,此诗在立意方面有何显著的特点?6、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参考答案:5、诗人开篇以议论起笔,另辟蹊径,一反常调,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秋词》刘禹锡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秋词》刘禹锡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秋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采用了什么写法?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明了自己怎样的观点?
答:运用对比写法;议论的表达方式;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2.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答案: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说明:语言要生动、优美。

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3.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描绘了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4. 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
1。

《秋词》刘禹锡习题及答案

《秋词》刘禹锡习题及答案

《秋词》刘禹锡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2、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的视角,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3、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D、这首诗抓住一鹤凌云这一事物进行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2、下列对《秋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自古逢秋悲寂寥”,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

“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B、“秋日胜春朝”,用夸张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C、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三、赏析简答题:1、本诗作者表达了对秋的什么迥异态度?2、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3、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4、“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5、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刘禹锡《秋词》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刘禹锡《秋词》中考阅读题
13.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5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3分)
答案:
13.(5分)(1)“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

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3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词(刘禹锡)》古诗词赏析、译文及考点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词(刘禹锡)》古诗词赏析、译文及考点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词(刘禹锡)》古诗词赏析、译文及考点分析【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赏析】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

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

一生经历坎坷。

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

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

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主题】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写法】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秋词 阅读答案附赏析(2)

秋词 阅读答案附赏析(2)

秋词阅读答案附赏析(2)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

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

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

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其二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

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气以励志,色以冶情。

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景随人移,色由情化。

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

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骨见长。

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

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

刘禹锡《秋词》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参考

刘禹锡《秋词》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参考

刘禹锡《秋词》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参考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3、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答案: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说明:语言要生动、优美。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采用了什么写法?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怎样的观点?答:对比写法;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观点。

5、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描绘了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

6、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答: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分)(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1)“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分)(2)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

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3分)其一: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暮江吟》《秋词》《郁离子捕鼠》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暮江吟》《秋词》《郁离子捕鼠》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暮江吟》《秋词》《郁离子捕鼠》含答案班级开展与“动物”相关的古诗文探究活动。

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材料二】狼(节选)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材料三】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45.请描述材料一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46.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字词。

47.材料二的情节可以概括为()A.遇狼→议狼→杀狼B.御狼→杀狼→议狼C.议狼→御狼→杀狼D.杀狼→遇狼→议狼48.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

49.同是写动物,但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却不同。

材料二中蒲松龄告诉我们面对恶势力,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那材料一、材料三分别借动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呢?请你简要分析。

【答案】45.示例: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禹锡《秋词》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刘禹锡《秋词》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①“自古”句:自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开始,写悲秋的人不可胜数。

②“晴空”二句:《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即取其意。

秋高气爽,碧空如洗,一鹤冲霄,气概昂扬。

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

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另:①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
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

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

①落叶、悲鸿、衰草、枯木
②刘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鉴赏提示]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后写的。

历代诗人描写秋景,大都离不开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此诗却一反常调,热情赞颂秋天的美好,把它写得极富诗意。

诗一开始就否定古来的悲秋观念,认为秋日胜过生气盎然的春天,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接着,抓住一鹤凌云这一事物进行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

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驰骋想象,自己的“诗情”也随着凌空的白鹤而飞到“碧霄”。

全诗立意新颖,意境开阔,情调高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