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的整合营销传播
15麦当劳“我就喜欢”整合营销传播策划案

王力宏的MV植入了麦当劳的广告讯息。
案例
2003年麦当劳“我就喜欢”整合营销传播活动全 案
店员服装
产品包装
案例
2003年麦当劳“我就喜欢”整合营销传播活动全 案
整合营销 传播活动
效果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麦当劳2003年11月份销售收入 增长了14.9%,亚太地区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6.2%。
公司的股价逆市上涨,创下了16个月以来的新高。JP 摩根集团2003年12月称,麦当劳在全球经营已经有了 很大的改变,并将麦当劳的股票评级从“一般市场表现” 调升至“超出市场表现”。
案例
2003年麦当劳“我就喜欢”整合营销传播活动全 案
促销
案例
2003年麦当劳“我就喜欢”整合营销传播活动全 案
活动
2003年11月24日,麦当劳与“动感地带”(M-Zone) 宣布结成合作联盟,并在全国麦当劳店内同步推出了一 系列“我的地盘,我就喜欢”的“通信+快餐”的协同 营销活动。麦当劳中国餐厅推出了只有动感地带成员才 能以15元价格享用的原价21.5元的“动感套餐”。 每 月的"动感套餐"由会员通过短信、彩信和网上投票的方 式进行选举,既有新意又有实惠,让消费者感受到自己 的特权。
新闻发布会
奥运会赞助
案例
2003年麦当劳“我就喜欢”整合营销传播活动全 案
只要对服务员大声说“我就喜欢”或“I’m Loving It”, 就能获赠圆筒冰激凌。
促销
麦当劳还在中国餐厅内提供WiFi服务,让消费者可以 在麦当劳餐厅内享受时尚的无线上网乐趣。
2004年2月23日,麦当劳推出“365天给你优质惊喜, 超值惊喜”活动,推出一项“超值惊喜、不过5元”的 促销活动。在2004年2月23日到8月24日期间,共有近 10款食品价格降到了5元以内。
麦当劳快餐营销策划5篇

麦当劳快餐营销策划5篇第一篇:麦当劳快餐营销策划麦当劳快餐营销策划一·发展前景当前快餐消费已成为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时尚,省时,卫生等一系列特点。
麦当劳作为国际知名快餐连锁企业,进军中国已有20余年,目前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品牌形象较好,是值得信赖的企业。
随着融入中国饮食文化,其产品种类也不断扩大。
目前已销售的产品中有汉堡,鸡腿鸡翅,米饭,饮料等。
与此同时,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
当前已超过12500人,未来两年还可能再增加10000余人,但学校食堂面积有限,难以满足如此庞大的人群的消费,学生就餐时费时费力。
因此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餐饮市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二·目标市场战略(一)产品定位及消费者分析1·产品定位:中端服务的快餐2·店面选址:成都校区内(目前学校正在兴建部分设施)3·客户群:在校大学生4·消费者分析:目前大学生普遍在就餐方面时间观念较强,不愿久等。
因此,可以吸纳部分食堂客源,麦当劳作为知名快餐品牌,在大学生中具有良好形象,认可度高。
从影响购买行为的因素考虑。
一是大学生普遍追求洋快餐这一时尚;二是快餐价格适中,学生经济上能够承受;三是在生活方式上,学生愿意花适当的钱,较少的时间来消费麦当劳快餐;四是大学生普遍早餐晚点,麦当劳24小时供应,可满足学生需求。
(二)市场细分1·从地理区位看,成都校区市场地处温江区,离主城区较近。
在此设立一家分店,可方便进行供货,管理及员工培训等。
同时,地处成都片区利于统一定价,宣传等,方便服务。
2·从人口构成看,当前校区有师生员工13000余人,未来两年还可增加10000人左右(学校还有三个学院将于未来两年年入住成都校区),消费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
3·从心理角度看,在中国广大年轻人对麦当劳印象好,认同感高,较欢迎。
麦当劳推广活动策划方案

麦当劳推广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快餐品牌之一,麦当劳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麦当劳决定组织一系列推广活动。
通过创意独特、有趣的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促使他们成为长期忠实顾客。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推广活动,提高麦当劳在目标市场的知名度,使更多人了解和认可麦当劳品牌。
2. 增加销售额:通过吸引消费者参与活动,提高麦当劳的销售额和客流量。
3. 培养忠诚度:通过提供特别优惠和福利,鼓励消费者成为麦当劳的忠实顾客。
三、活动策略1. 基于社交媒体的推广麦当劳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Instagram等)进行推广活动,以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
通过发布有趣而有互动性的内容,吸引用户参与和分享。
例如,麦当劳可以邀请消费者分享他们在麦当劳用餐的照片或故事,并提供机会赢取免费餐券或其他奖品。
2. 联合推广活动麦当劳可以与其他品牌或机构合作开展联合推广活动,以扩大品牌影响力。
例如,与电影院合作,提供套餐和优惠券,以吸引更多人选择麦当劳作为电影的休息场所。
另外,还可以与当地学校、儿童活动中心等合作,组织儿童活动,吸引家庭消费者。
3. 周年庆活动麦当劳可以每年举办一次周年庆活动,庆祝餐厅在当地开业的周年纪念日。
活动可以包括特别优惠套餐、限时推出的特色菜品、扩大品牌形象的宣传等。
还可以与当地音乐人合作,举办音乐会或演出,为消费者提供一场欢乐的派对。
4. 线上游戏与抽奖活动麦当劳可以在自己的官方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上开展线上游戏和抽奖活动,以吸引用户参与。
通过参与游戏和抽奖,消费者可以有机会赢取优惠券、兑换码、免费餐券等奖品。
这不仅可以提高用户在网站或应用程序的粘性,还可以促使他们到麦当劳店铺消费。
5. 慈善活动麦当劳可以通过参与慈善活动来提高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麦当劳可以与慈善机构合作,推出限定版的餐品或周边产品,将销售收入捐赠给慈善机构。
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麦当劳

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麦当劳麦当劳(McDonald's)是全球最知名的连锁餐饮公司之一,以其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营销策略而闻名。
以下是麦当劳在过去几年中的一个成功案例,展示了他们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卓越工作。
麦当劳的成功案例始于2015年的“我在这里”(#imlovinit)全球市场营销活动。
这一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吸引和保留年轻消费者来提高品牌的可识别度和口碑。
麦当劳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利用其与大量音乐和流行文化艺术家的合作,为品牌注入时尚和时代感。
麦当劳首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个由六秒视频组成的系列,展示了人们在他们最喜爱的麦当劳餐厅附近的特殊地点拍摄的视频。
这些视频充满创意和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随后,麦当劳邀请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人和艺术家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为他们的品牌形象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麦当劳还在传统媒体上投放了大量的广告,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途径将其市场营销活动的讯息传达给更广泛的受众。
他们还与当地社群合作,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赞助当地音乐和文化活动,加深与当地社区的联系。
结果,麦当劳的市场营销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他们的品牌形象与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完美契合,吸引了大量的目标客户。
许多用户纷纷分享自己在麦当劳的个人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品牌的可见度和口碑。
与此同时,麦当劳的销售额也出现了显著的增长。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麦当劳巧妙地将线上媒体和线下渠道结合起来,通过多渠道的宣传和吸引人的内容将品牌形象传达给目标消费者。
他们还充分利用了市场营销策略与流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与音乐和艺术界的合作,成功将其品牌与时尚和时代感联系在一起。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麦当劳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成功秘诀: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创造吸引人的内容,并充分利用不同的媒体和合作伙伴来传播品牌形象。
这是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广告策划麦当劳品牌整合与传播

威胁(Threats)
麦当劳: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3年资料统计,截至 2002 年底,麦当劳在中国店铺数 543 个,销 售规模为 32 亿元人民币。据此粗算,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单店年均营业收入则约为600万元/年。
肯德基:同样来源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3年的资料统计,截至2002年底,百胜(其中90%以上来 自肯德基)在中国的店铺总数为902家,销售规模为73亿元人民币。肯德基在中国市场的单店年均营 业收入则约为800万元/年。
麦当劳
•1937 麦当劳兄弟创立第一家餐厅。 •1954 麦当劳创始人Ray A. Kroc初遇麦当劳兄弟。 •1955 Ray A. Kroc成为麦当劳第一位加盟经营者。 •1961 Ray A. Kroc向麦当劳兄弟购买商标权,经营麦当劳餐厅事业。 •1965 麦当劳股票正式上市。 •1967 美国以外第一家,加拿大麦当劳成立。 •1978 全世界5,000家麦当劳。 •1988 全世界10,000家麦当劳。
连锁餐厅的扩张速度与发展数量
对于麦当劳,通过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曲线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发展战 略具有“滞后迟钝”与“游历摇摆”的两大特征,受制于全球扩张后规模过于庞大,遭遇 管理难题。麦当劳长期一味坚持“直营连锁”策略(迟至2003年8月方在中国实施“特许 连锁”模式,而肯德基则早在1999年就先行一步,且在2003年业已发展了40多家特许加 盟店),另从麦当劳的全球市场定位来看,中国市场更是成了其支持其他市场发展的“造 血机”,按照麦当劳的规定,加盟店每月需缴纳其营业额的17%—23%作为专利费、服务 费以及租金给总部,而肯德基权利金只有8%,这一切均严重影响了各单店的经营积极性。
1.璀璨圣诞进店有礼
活动主要针对光临麦当劳各卖场的顾客,
麦当劳新媒体营销经典案例

麦当劳新媒体营销经典案例2016年麦当劳成功案例1:麦当劳打造营销新玩法樱花甜筒跑酷0元抢,是麦当劳在中国开始O2O模式探索的新尝试。
9月24日开始,百度地图上的麦当劳标志旁,出现了一支粉色冰激凌,这是麦当劳为新推出的樱花口味圆筒冰激凌量身定制的活动。
从麦当劳提供的数据看,这个在十一假期开展了10天的活动获得了超过2000万的页面访问量,50多万次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它获得了近7000万的阅读量,并登上了新浪微博的搜索热门排行榜。
这次营销基于LBS技术强大支持,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定位服务)是一种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它被认为是营销利器:通过用户饮食、消费的个人偏好数据收集,广告主不仅能准确知道消费者是谁,并能精准定位他们在哪儿,汹涌的流量背后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新品上市促销,樱花甜筒作为麦当劳新品的独特性,LBS精准的推送与定位技术,新奇有趣的活动创意,三者结合独具“引爆点”,完成了一次基于LBS的O2O 精准营销。
这次创新营销实验证明,商家是时候要在多种移动端平台上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了。
升级优惠券体系,打造完整的O2O闭环樱花跑酷实际上是麦当劳优惠券形式的一次线上进化,优惠券一直是麦当劳用来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麦当劳中国称:“在美国,使用iPhone 6的顾客已经可以用Apple Pay在麦当劳买单,或享受先下单支付再到餐厅取餐的便利服务。
我们一直在做很多业界领先的尝试。
在中国,除了自身进行研发麦乐送手机订餐APP,我们也与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公司有多种合作与尝试,除了此次百度地图合作的樱花甜筒跑酷,我们在微信使用了支付和优惠券卡包功能、麦咖啡在支付宝和天猫商城也有较多尝试。
”当手机支付终端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候,麦当劳在中国终于可以实现O2O的闭环。
通过支付数据,麦当劳可以精准挖掘用户交易信息,分析消费者行为。
用户的消费频次、经常光顾的店面、单次消费的金额、购买的食物品种等信息都可以进行归纳整理,然后个性化地向他们推送每个都不同的优惠券。
麦当劳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麦当劳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引言概述:麦当劳是全球著名的快餐连锁品牌,其市场营销策略向来备受关注。
通过深入分析麦当劳的市场营销策略,可以了解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产品定位1.1 麦当劳产品定位的目标群体麦当劳主要面向快节奏生活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和家庭群体。
1.2 产品定位的特点麦当劳的产品以速食为主,注重口味的多样性和快捷的服务。
1.3 产品定位的竞争优势麦当劳在产品定位上强调品质与价格的平衡,深受消费者爱慕。
二、促销策略2.1 促销活动的频率麦当劳时常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如折扣优惠、联名合作等。
2.2 促销策略的目的通过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提升销售额和品牌知名度。
2.3 促销策略的效果麦当劳的促销活动能够有效地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额,提升品牌忠诚度。
三、渠道拓展3.1 麦当劳门店的选址麦当劳选择在繁华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地段开设门店,以便吸引更多消费者。
3.2 渠道的多样性除了传统门店外,麦当劳还通过外卖平台、手机App等渠道拓展销售渠道。
3.3 渠道拓展的效果麦当劳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拓展,提高了销售额和品牌暴光度。
四、品牌形象4.1 麦当劳的品牌形象建设麦当劳向来注重品牌形象的建设,通过广告、公益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2 品牌形象的传播麦当劳通过社交媒体、明星代言等方式传播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
4.3 品牌形象的影响麦当劳的良好品牌形象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消费者信任,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五、市场调研5.1 麦当劳的市场调研方式麦当劳通过消费者问卷调查、竞品分析等方式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
5.2 市场调研的应用麦当劳根据市场调研结果调整产品定位、促销策略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5.3 市场调研的意义市场调研为麦当劳提供了决策依据,匡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保持竞争优势。
总结:通过对麦当劳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产品定位准确、促销策略灵便、渠道拓展多样、品牌形象良好以及市场调研深入。
麦当劳的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案例分析案例一:麦当劳的整合营销传播麦当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之一,在全球的120多个国家有2万9千多家餐厅。
1990年,麦当劳来到中国,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92年4月在北京的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交易人次超过万人。
从1992年以来,麦当劳在中国迅速发展。
1993年2月广州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广东国际大厦开业;1994年6月,天津麦当劳第一家餐厅在滨江道开业;1994年7月,上海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淮海路开业。
数年间,麦当劳已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及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和陕西等17个省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460多家餐厅,在中国的餐饮业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快餐连锁集团,麦当劳近年来在全球各地市场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市场占有上,2002年11月8日,麦当劳宣布从3个国家撤出,关闭10个国家的175家门店,迅速扩张战略受阻。
在中国大陆,麦当劳的门店数仅为肯德基的3/5。
品牌定位上逐渐“品牌老化”。
肯德基主打成年人市场,麦当劳50年坚持走小孩和家庭路线,“迎合妈妈和小孩”。
但近年人们的婚姻和婚育观念的改变,晚婚和单身的现象日渐平常,消费核心群体由家庭群体向24岁到35岁的单身无子群体转变,麦当劳的定位以及品牌的概念恰与此偏离。
投资策略上,麦当劳在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独资开设连锁店。
截止2003年7月底,麦当劳都没有采取肯德基等快餐连锁的特许经营的扩张方式。
公司管理上,迅速扩张的战略隐患逐渐暴露。
麦当劳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其在全球的快速而成功的扩张,在2002年麦当劳缩减扩张计划之前,麦当劳在全球新建分店的速度一度达到每8小时一家,而这种快速扩张也使得麦当劳对门店的管理无法及时跟进,比如一些地区正在恶化的劳资关系以及滞后的危机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麦当劳的整合营销传播
麦当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之一,在全球的120多个国家有2万9千多家餐厅。
1990年,麦当劳来到中国,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92年4月在北京的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交易人次超过万人。
从1992年以来,麦当劳在中国迅速发展。
1993年2月广州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广东国际大厦开业;1994年6月,天津麦当劳第一家餐厅在滨江道开业;1994年7月,上海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淮海路开业。
数年间,麦当劳已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及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和陕西等17个省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460多家餐厅,在中国的餐饮业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快餐连锁集团,麦当劳近年来在全球各地市场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市场占有上,2002年11月8日,麦当劳宣布从3个国家撤出,关闭10个国家的175家门店,迅速扩张战略受阻。
在中国大陆,麦当劳的门店数仅为肯德基的3/5。
品牌定位上逐渐“品牌老化”。
肯德基主打成年人市场,麦当劳50年坚持走小孩和家庭路线,“迎合妈妈和小孩”。
但近年人们的婚姻和婚育观念的改变,晚婚和单身的现象日渐平常,消费核心群体由家庭群体向24岁到35岁的单身无子群体转变,麦当劳的定位以及品牌的概念恰与此偏离。
投资策略上,麦当劳在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独资开设连锁店。
截止2003年7月底,麦当劳都没有采取肯德基等快餐连锁的特许经营的扩张方式。
公司管理上,迅速扩张的战略隐患逐渐暴露。
麦当劳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其在全球的快速而成功的扩张,在2002年麦当劳缩减扩张计划之前,麦当劳在全球新建分店的速度一度达到每8小时一家,而这种快速扩张也使得麦当劳对门店的管理无法及时跟进,比如一些地区正在恶化的劳资关系以及滞后的危机处理能力。
在广州麦当劳消毒水事件中,店长反应迟缓,与消费者争执,都损坏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民族和文化意识上的隔阂也给麦当劳带来了麻烦。
与可口可乐、万宝路一样,麦当劳与“美国”这一概念捆绑在一起,其效应就如一把双刃剑,既征服了市场,也引来了麻烦。
从中东乃至穆斯林掀起的抵制美国货运动,到“9·11”事件后麦当劳餐厅的爆炸事件,都说明了“美国”品牌的负面效应。
现代社会,快餐食品对健康的影响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成为麦当劳的又一难题。
2003年3月5日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皎建议严格限制麦当劳、肯德基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正式宣布,麦当劳、肯德基的油煎、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致癌毒素丙毒。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2年10月麦当劳股价跌至7年以来的最低点,比1998年缩水了70%,并在2002年第四季度第一次出现了亏损。
为改变这种情况,2002年初,麦当劳新的全球首席营销官拉里·莱特(LarryLight)上任,并策划了一系列整合营销传播方案,实施麦当劳品牌更新计划:
2003年,麦当劳在台湾、新加坡等地推出了“和风饭食系列”、“韩式泡菜堡”,在中国大陆推出了“板烧鸡腿汉堡”,放松标准化模式,发挥本地化策略优势,推出新产品,顺应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2003年8月,麦当劳宣布,来自天津的孙蒙蒙女士成为麦当劳在内地的首个特许加盟商,打破了中国内地独资开设连锁店的惯例。
2003年9月2日,麦当劳正式启动“我就喜欢”品牌更新计划。
麦当劳第一次同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联合起来用同一组广告、同一种信息进行品牌宣传,一改几十年不变的“迎合妈妈和小孩”的快乐形象,放弃坚
持了近50年的“家庭”定位举措,将注意力对准3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群体,围绕着“酷”、“自己做主”、“我行我素”等年轻人推崇的理念,把麦当劳打造成年轻化、时尚化的形象。
同时,麦当劳连锁店的广告海报和员工服装的基本色都换成了时尚前卫的黑色。
配合品牌广告宣传,麦当劳推出了一系列超“酷”的促销活动,比如只要对服务员大声说“我就喜欢”或“I’mLovingIt”,就能获赠圆筒冰激凌,这样的活动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2003年11月24日,麦当劳与“动感地带”(M-Zone)宣布结成合作联盟,并在全国麦当劳店内同步推出了一系列“我的地盘,我就喜欢”的“通信+快餐”的协同营销活动。
麦当劳还将在中国餐厅内提供WiFi服务,让消费者可以在麦当劳餐厅内享受时尚的无线上网乐趣。
2004年2月12日,麦当劳与姚明签约,姚明成为麦当劳全球形象代言人。
姚明将在身体健康和活动性、奥林匹克计划以及“我就喜欢”营销活动和客户沟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04年2月23日,麦当劳推出“365天给你优质惊喜,超值惊喜”活动,推出一项“超值惊喜、不过5元”的促销活动。
在2004年2月23日到8月24日期间,共有近10款食品价格降到了5元以内。
2004年02月27日,麦当劳宣布,将其全球范围内的奥运会合作伙伴关系延长到2012年。
此举一次性地将其赞助权延长连续四届奥运会。
这一为期八年的续约延续了麦当劳在餐馆和食品服务领域向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季奥运会、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以及2012年的奥运会的独家销售权利,还可以在全球营销活动中使用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并获得对全球201个国家和地区的奥运会参赛队伍的独家赞助机会。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麦当劳2003年11月份销售收入增长了14.9%,亚太地区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6.2%。
公司的股价逆市上涨,创下了16个月以来的新高。
JP摩根集团2003年12月称,麦当劳在全球经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并将麦当劳的股票评级从“一般市场表现”调升至“超出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