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带公式

合集下载

19-46 2020年版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带公式)

19-46 2020年版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带公式)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居工资薪金所得适用注:1.本表2.含税级距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居个人所得税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生产经营所得注:1.本表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2.含税级距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注:1.本表2.含税级距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非居民个人(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所得税法第三条第四款: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2023年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全套报表(带公式)

2023年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全套报表(带公式)

谨声明:本纳税申报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经办人: 经办人身份证号: 代理机构签章: 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签章): 受理人:
受理税务机关(章):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年月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23
√无
本期实际减免金额(FZ2*减征幅 度)
23.1 减:民族自治地区企业所 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免征 减征幅度
0.00%
本机构本年累计的(23行的本年累 计)
23.2
□减征
本年累计应减免金额(总机构及分 支机构的本年累计,总机构填报)
FZ3 地方级收入实际应纳税额(本期:FZ2-23) 24 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本期:FZ1+FZ3)
企业类型
跨省总机 构行政区划
√一般企业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
提示:总机构在外省的分支机构申报时,请先选择跨省总机构行政区划
按季度填报信息
项 目 从业人数
一季度
季初
季末
0
0
二季度
季初
季末
0
0
三季度
季初 0
季末 0
四季度
季初 0
季末
季度平均值
0
0
资产总额(万元)
A201020
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优惠明细表
行次


本年累计折旧\摊销(扣除)金额
本年享受优惠的 资产原值
账载折旧\摊销 金额
按照税收一般规定 计算的折旧\摊销

年底汇算清缴 计算公式

年底汇算清缴 计算公式

年底汇算清缴计算公式比如:应付福利费等的计提,工资总额是多少,应该计提多少,实际计提了多少;等等企业可能需要纳税调整项目有:1、工资薪金开支2、资产折旧或摊销3、广告费和业务招待费4、坏账损失从以下几方面自查:1、工资支出:是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超过允许扣除标准的工资支出。

工资支出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贴、津贴、奖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按照计税工资扣除”,其具体标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文件明确,企业所得税计税工资为月人均扣除最高限额元,年人均元。

计税工资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贴、津贴、奖金、加班费等。

工效挂钩效益工资:指企业当年经过劳动部门、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批准的提取数列支后,由税务部门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工资清算政策允许扣除的工资总额和新增效益工资。

2、职工福利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标准(计税工资总额的14%),少于部分严禁税前计入。

3、职工教育经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标准(计税工资总额的2.5%),超过部分不得税前扣除。

4、工会经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标准(计税工资总额的2%),少于部分严禁税前计入。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筹钱:所得税贷款:揽税金--揽企业所得税2. 缴纳季度所得税时:筹钱:揽税金--揽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横跨年4月30日前征管清查,全年揽所得税额乘以已缴交税额,正数就是同行人税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款:揽税金--揽企业所得税4.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筹钱:揽税金--揽企业所得税贷款:银行存款5. 重新分配利润筹钱: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年度征管清查,如果排序出来全年减半所得税额多于已缴交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再次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款: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筹钱: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9.对多缴纳所得税额不办理增值税,用来抵缴下年度缴交所得税:借:所得税贷款:揽税金-揽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多缴纳所得税款)10.免税企业也要做分录:筹钱: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筹钱:揽税金--揽所得税贷:资本公积筹钱:本年利润贷:所得税另外,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置:如果上年度年终结账后,于本年度发现上年度所得税计算有误,应通过损益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会计处理。

版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表 带公式

版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表 带公式

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
12
2.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13
3.出租无形资产收入
14
4.出租包装物和商品收入
15
5.其他
16 二、营业外收入(17+18+19+20+21+22+23+24+25+26)
17
(一)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18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19
(三)债务重组利得
20
(四)政府补助利得
21
(五)盘盈利得
22
(六)捐赠利得
23
(七)罚没利得
24
(八)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
25
(九)汇兑收益
26
(十)其他
金额 -
-
-
A101010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
行次


1 一、营业收入(2+9)
2
(一)主营业务收入(3+5+6+7+8)
3
1.销售商品收入
4
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
5
2.提供劳务收入
6
3.建造合同收入
7
4.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8
5.其他
9 (二)其他业务收入(10+12+13+14+15)
101.销售材料收入 Nhomakorabea11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填报指南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填报指南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填报指南一、申报表的填写要求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是用来申报个人所得税的表格,填写时需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基本信息填写: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 所得项目填写:根据个人所得情况填写相应的所得项目,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

每个项目都需要填写相应的金额。

3. 扣除项目填写: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填写相应的金额,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

确保填写的金额准确无误。

4. 减免税额填写:如符合条件可以享受的税收减免政策,填写相应的减免金额。

5.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根据填写的所得项目、扣除项目和减免税额,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确保计算准确。

6. 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填写: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找到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7. 应缴税款计算和申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出应缴税款,并填写在相应栏目中。

确保计算准确。

8. 汇算清缴:对过去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总结,填写在汇算清缴栏目中。

此栏目主要是为了核实当前年度的申报是否准确。

二、填报须知1. 准备材料:填报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收入、扣除和减免项目的材料,如工资条、房屋租赁合同、住房贷款利息证明等。

2.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填报:填报时需严格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填写准确合法。

3. 填写清晰、规范:在填写申报表时,要保持字迹清晰、填写规范,避免误读或填错。

4. 保存相关材料:填报完成后,应妥善保存相关材料,以备将来核查和查验。

三、常见问题与解答1. 如何申报汇算清缴?答:个人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方式申报汇算清缴。

线上方式包括通过税务局指定的网上申报系统进行,线下方式则是亲自前往税务局填写和提交申报表。

2. 如何计算应缴税款?答:应缴税款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3. 哪些项目可以享受扣除和减免?答: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可以享受一定的扣除和减免政策,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excel版(带公式-自动计算)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excel版(带公式-自动计算)
A109000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
行次
项目
1 一、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2 减: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
3 加: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
4 二、用于分摊的本年实际应纳所得税额(1-2+3)
5 三、本年累计已预分、已分摊所得税额(6+7+8+9)
6 (一)总机构直接管理建筑项目部已预分所得税额
7 (二)总机构已分摊所得税额
8 (三)财政集中已分配所得税额
9 (四)分支机构已分摊所得税额
10 其中: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的所得税额(4-5)
12 (一)总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11×总机构分摊比例)
13 (二)财政集中分配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11×财政集中分配比例)
14 (三)分支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11×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15 其中: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11×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比例)
16 五、境外所得抵免后的应纳所得税额(2-3)
17 六、总机构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12+13+15+16)
金额
-
-
-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带公式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带公式

22 加: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
23 纳税调整后所得(13+14-15+22)
598.70
24 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附表四)
25 应纳税所得额(23-24)
598.70
26 税率(25%)
25%
27 应纳所得税额(25×26)
149.68
28 减:减免所得税额(填附表五)
29 减:抵免所得税额(填附表五)
30 应纳税额(27-28-29)
149.68
31 加: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附表六)
60.00
应纳 税额 计算
32 减: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填附表六) 33 实际应纳所得税额(30+31-32) 34 减: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
40.00 169.68
35 其中: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分摊预缴的税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税款所属期间: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纳税人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类别 行次
项目
金额
1 一、营业收入(填附表一)
5,000.00
利润 总额 计算
2 减:营业成本(填附表二)
3
营业税金及附加
4
销售费用(填附表二)
5
管理费用(填附表二)
纳税人公章: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经办人:
经办人及执业证件号码:
受理人: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受理日期:
年 月日
890.00
14 加:纳税调整增加额(填附表三)
161.70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excel版(带公式,自动计算)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excel版(带公式,自动计算)
A1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行次 类别
项目
1
一、营业收入(填写A101010\101020\103000)
2
减:营业成本(填写A102010\102020\104
减:销售费用(填写A104000)
5
减:管理费用(填写A104000)
6
减:财务费用(填写A104000)
21
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写A106000)
22
减: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填写A107030)
23
五、应纳税所得额(19-20-21-22)
24
税率(25%)
25
六、应纳所得税额(23×24)
26
减:减免所得税额(填写A107040)
27
减:抵免所得税额(填写A107050)
28
七、应纳税额(25-26-27)
7
利润总 额计算
减:资产减值损失
8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9
加:投资收益
10
二、营业利润(1-2-3-4-5-6-7+8+9)
11
加:营业外收入(填写A101010\101020\103000)
12
减:营业外支出(填写A102010\102020\103000)
13
三、利润总额(10+11-12)
14
减:境外所得(填写A108010)
35
财政集中分配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写A109000)
36
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写
A109000)
金额 -
-
25% -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报表(A类)
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纳税人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 □□□□□□□□□□□□□□□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项目 金额 类别 行次 0 1 一、营业收入(填附表一) 0 2 减:营业成本(填附表二) 营业税金及附加 3 销售费用(填附表二) 0 4 管理费用(填附表二) 0 5 财务费用(填附表二) 0 利润 6 总额 7 资产减值损失 计算 8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 9 0 10 二、营业利润 0 11 加:营业外收入(填附表一) 0 12 减:营业外支出(填附表二) 三、利润总额(10+11-12) 0 13 0 14 加:纳税调整增加额(填附表三) 0 15 减:纳税调整减少额(填附表三) 16 其中:不征税收入 0 17 免税收入 0 应纳 18 减计收入 税所 19 减、免税项目所得 0 得额 20 加计扣除 0 计算 21 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0 加: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 22 0 23 纳税调整后所得(13+14-15+22) 0 24 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附表四) 0 25 应纳税所得额(23-24) 0.25 26 税率(25%) 0 27 应纳所得税额(25×26) 0 28 减:减免所得税额(填附表五) 0 29 减:抵免所得税额(填附表五) 0 30 应纳税额(27-28-29) 31 加: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附表六) 应纳 32 减: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填附表六) 税额 33 实际应纳所得税额(30+31-32) 0 计算 34 减: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 35 其中: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分摊预缴的税额 汇总纳税的总机构财政调库预缴的税额 36 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所属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税额 37 合并纳税(母子体制)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比例 38 合并纳税企业就地预缴的所得税额 39 0 40 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33-34) 附列 41 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额在本年抵减额 资料 42 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税额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纳税人公章: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受理人: 经办人: 经办人及执业证件号码: 受理日期:年 月 日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代理申报日期: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