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实务—庭审观后感
刑法庭审观后感

刑法庭审观后感前几天去看了一场刑法庭审,那可真是一场让人大开眼界又感慨颇多的经历啊。
一进法庭,那气氛就特别严肃,感觉空气都凝固了似的。
法官高高在上,就像个掌握着绝对权威的裁判,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一切谎言。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既紧张又好奇。
首先是检察官发言,哇塞,那气势就像个超级英雄在控诉坏蛋一样。
检察官把犯罪事实说得那叫一个清楚明白,条理清晰得就像我上学时候数学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公式。
各种证据就像拼图的碎片一样,被他一块一块精准地拼在一起,让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毫无遁形之处。
我当时就在想,这检察官肯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口才了得,而且逻辑思维强得就像铁桶一样,水泼不进啊。
然后就是被告的辩护人发言了。
这辩护人也不是吃素的呀,那也是巧舌如簧,试图在检察官构建的严密“城墙”上找到一些缝隙。
在强大的证据面前,感觉他有时候也有点力不从心,但还是努力地为被告争取从轻处罚的机会。
这就像在玩一场高难度的拔河比赛,两边都在使劲,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目标。
再看看被告,坐在那里,低着头,整个状态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
以前总觉得犯罪的人都是那种凶神恶煞的样子,可这个被告看起来就像个普通人,可能这就是犯罪隐藏在我们身边的一种警示吧。
你看,谁能想到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会触犯刑法呢?这也让我意识到,法律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管你是谁,只要触犯了红线,就得接受惩罚。
在庭审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证据的展示。
有文件、证人的证词,还有各种物证,就这么一件一件摆在面前,就像在讲述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不容置疑。
这也让我明白了,在法律的世界里,证据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剑,能够斩断一切虚假和狡辩。
整个庭审过程就像一场精彩的戏剧,但又比戏剧更加真实和严肃。
这场庭审让我对刑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以前只是在书本上或者电视里看到一些法律条文,觉得离自己很远,但是现在,我真切地感受到法律就像一个大网,笼罩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从法庭出来以后,我就一直在想,这刑法啊,既是对坏人的惩罚,也是对我们这些好人的保护。
庭审观察个人感悟

庭审观察个人感悟庭审观察是作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的重要研究和实践方法之一。
通过亲身参与庭审观察,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也对司法系统的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个人在庭审观察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首先,庭审观察让我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和律师们运用丰富的法律知识来分析案件,进行辩论和判断。
他们对法律条文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处理结果。
因此,作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积累法律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其次,庭审观察让我认识到法庭文化的重要性。
在庭审现场,法官和律师们都遵守一定的庭堂礼仪和规范,以确保庭审的正常进行。
他们言辞得体,尊重对方,注重证据的确凿性和合法性。
这种法庭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养,而我们作为法律从业者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法律职业道德,以及与他人的良好沟通和合作能力。
再次,庭审观察让我体验到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通过亲眼目睹庭审过程,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法律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和律师们需要根据法律条文、相关判例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他们需要将抽象的法律规定与具体的案件实际相结合,以便作出合理的裁决。
这也提醒着我,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最后,庭审观察让我认识到司法系统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而司法系统的运作需要法官、律师、辩护人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
在庭审过程中,我看到了法官们公正、客观地审理案件的态度,也看到了律师们充分发挥辩护权益的职责。
这让我深信司法系统的正当性和公信力,也让我更加珍惜法律专业的使命和责任。
总之,庭审观察是一种宝贵的研究和实践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我对法律知识、法庭文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司法系统的重要性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法律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刑事审判法庭观后感

刑事审判法庭观后感那天,我有幸去旁听了一场刑事审判法庭的庭审,那可真是一场让我大开眼界又感慨颇多的经历啊。
一走进法庭,那股严肃的气氛就像冷空气一样扑面而来,冻得我都不敢大声喘气。
整个法庭布置得规规矩矩的,法官高高在上坐在审判席,那位置就像武侠小说里掌门人的宝座一样,威严得很。
审判席正对面就是被告席,感觉那里就像一个聚光灯下的特殊角落,站在那的人浑身都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紧张和不安。
庭审开始了,首先进来的是被告人。
哟呵,这家伙耷拉着脑袋,脚步慢悠悠的,看起来就像霜打的茄子。
我心里就想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检察官那是气场十足啊,宣读起诉书的时候,那声音洪亮得就像寺庙里的大钟被敲响,每一个字都砸在法庭里,好像在诉说着法律的威严不可侵犯。
那些犯罪事实啊,一件一件被罗列出来,听得我是目瞪口呆,这被告人干的坏事还真不少呢。
律师呢,也不甘示弱,为被告人辩护起来那是滔滔不绝。
虽然我知道这是他的工作,但我心里还是在嘀咕:“你可真能说,不过法律面前得讲证据呀。
”这律师就像一个巧舌如簧的魔术师,试图把那些对被告人不利的情况说得轻一点。
法官可没那么好糊弄,那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犀利得很。
证人出庭的时候就更有意思了。
有的证人说话结结巴巴的,一看就紧张得不行,感觉他不是来作证,而是来受审的。
法官还得耐心地引导他,就像一个老师在教刚上学的小朋友说话一样。
不过这也能理解,法庭这种地方,谁来了不紧张呢?整个庭审过程就像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
我在下面听着,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一方面觉得被告人要是真犯了那些罪,那可真是罪有应得,法律必须严惩他,给受害者一个公道;另一方面又觉得,这庭审也是在确保不冤枉一个好人,每一个证据、每一个环节都得经过仔细的考量。
等到最后宣判的时候,整个法庭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当法官大声说出判决结果的时候,我看到被告人的身体猛地一震,不管他之前抱着什么样的侥幸心理,在这一刻,法律的判决就像一块重重的石头砸在了他的身上。
刑庭庭审观后感

刑庭庭审观后感前几天去看了一场刑庭的庭审,那可真是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戏”啊,不过这戏可比电影啥的真实多了,也严肃多了。
一进法庭,那气氛就特别凝重。
法官坐在高高的审判席上,就像一个掌握着绝对真理的大佬,那气场两米八。
两边分别是原告和被告的席位,感觉就像两个即将在知识(法律知识)的战场上决斗的阵营。
先说说那些律师吧。
被告的律师那嘴皮子,真叫一个溜。
感觉他能把黑的说成白的,当然了,这是玩笑话,在法律面前可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他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什么证据链有漏洞啦,被告的行为存在情有可原之处啦,说得那叫一个头头是道。
不过呢,检察官这边也不是吃素的,人家可是代表着正义的一方。
说话那是条理清晰,证据一个个地往外摆,就像摆多米诺骨牌一样,稳稳当当,把被告的犯罪事实说得明明白白,让我在旁边听着都觉得“嗯,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再看被告,那表情可丰富了。
一开始还挺镇定的,可能是想着自己的律师能有啥神来之笔把他救出去吧。
可是随着庭审的进行,尤其是检察官抛出那些有力的证据的时候,他的脸色就开始变了,从镇定到有点慌张,再到后来感觉有点垂头丧气。
我就在想啊,这时候是不是在后悔自己当初干的那些事儿呢?还有那些证人,有一个证人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法官还得一直安抚他,让他放松,讲真话就好。
我就觉得,这法庭真的很严谨,不管是谁,在这儿都得遵守规则,都得讲真话。
整个庭审过程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法官了。
他得听两边律师的辩论,还得审查证据,时不时地还要问被告或者证人一些关键的问题。
他就像一个超级裁判,在这复杂的法律游戏里,保证一切都按照规则进行,还要做出公正的裁决。
他说话不多,但是每一句都特别有分量,感觉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场庭审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
法律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它就像一个大笼子,把那些违法犯罪的行为都给关起来,保护我们这些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以前觉得法律离自己挺远的,看了这个庭审之后才知道,它就在我们身边,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刑法庭审观后感

刑法庭审观后感前几天,我有幸去旁听了一场刑法庭审,那可真是一场让我大开眼界又思绪万千的经历啊。
我刚走进法庭的时候,就感觉气氛特别严肃,那种庄严肃穆的劲儿就像冷空气一样,一下子把我刚在外面的那点轻松劲儿全给冻没了。
整个法庭布置得规规矩矩的,法官高高在上坐在审判席,那感觉就像游戏里的大BOSS,掌握着整个局面的生杀大权。
原告和被告两边的人也都各有各的气场。
原告那方看起来满脸都是愤怒和委屈,就好像心里憋着一团火,随时都能喷出来把被告给烧了。
被告呢,有的低着头,感觉像个霜打的茄子,有的还故作镇定,但是眼神里还是透露出一丝慌张。
被告的律师也不是吃素的,各种找漏洞、反驳。
虽然有时候我感觉他有点强词夺理,但不得不佩服他的反应速度。
就像在玩一个很激烈的辩论游戏,他总能在检察官的猛烈攻击下,找个缝儿钻出去,然后再反咬一口。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有些反驳就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了,就像纸糊的盾牌,一捅就破。
整个庭审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证人了。
有的证人紧张得说话都结巴,我都替他着急,心里想着:大哥啊,你可长点心吧,这可是法庭,不是你家后院唠嗑呢。
还有的证人特别镇定,说得头头是道,那感觉就像在给大家讲故事一样,不过这个故事可关系到被告的命运啊。
在旁听的过程中,我也对刑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前觉得刑法就是一些冰冷冷的条文,离自己很远很远。
但是在法庭上看到这些条文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命运,我才明白它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时刻提醒着大家不要犯错。
那些看似枯燥的罪名,什么抢劫罪、诈骗罪之类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和家庭的故事。
而且啊,我发现法律真的是讲究证据的。
没有证据,你就算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就像你说你看到外星人了,但是没有照片、没有视频,谁会信你呢?在法庭上也是一样的道理,空口无凭可不行。
这场庭审结束后,我走出法庭,感觉像是从一个严肃的战场回到了平常的世界。
但是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啊,我们每个人都得遵守法律,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站在被告席上,接受法律的审判。
法律案件庭审观后感(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庭审现场见证了法律的力量与公正的庄严。
这是一起关于合同纠纷的案件,庭审过程严谨而庄重,让我对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公正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庭审的观后感。
一、庭审的庄严与神圣庭审现场庄严肃穆,法庭内布置简洁大方,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证人等各司其职,气氛紧张而有序。
我站在旁听席上,感受到的是一种对法律的敬畏和对正义的追求。
法庭的庄严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二、法律的力量与权威庭审过程中,法官严谨公正,对案件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仔细审查。
公诉人和辩护人唇枪舌剑,辩论激烈,但始终围绕法律条文展开。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律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对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约束力。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权利,承担义务。
庭审中,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证据的审查、法律条文的适用等方面都展现了法律的权威。
这让我对法律的信仰更加坚定,对司法公正充满信心。
三、司法公正的体现庭审过程中,法官公正无私,依法审理案件。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这体现了司法公正的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庭审中,证人出庭作证,如实陈述事实。
这保证了案件的客观公正,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同时,辩护人有权为被告人进行辩护,这保证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四、法律意识的提升庭审现场,公诉人和辩护人运用丰富的法律知识,对案件进行深入剖析。
这让我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识。
此外,庭审现场还让我认识到,法律不仅仅是条文,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依法行事,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对法律工作的思考通过这次庭审,我对法律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法律工作者应当具备以下素质:1. 严谨的工作态度:法律工作者要严谨认真,对每一个案件都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2. 高尚的职业道德:法律工作者要坚守职业道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刑事庭审观摩心得

刑事庭审观摩心得
通过这次刑事庭审观摩,我深刻认识到了刑事审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庭审过程中,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等各方当事人各抒己见,展开激烈的辩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谨和公正,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在庭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
例如,在辩护律师的发言中,我了解到了关于证据、事实认定等方面的知识;在法官的判决中,我了解到了关于法律适用、法律解释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此外,这次庭审观摩还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刑事审判的程序和流程。
从起诉到审判,再到判决和执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这让我更加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程序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最后,这次庭审观摩还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性和社会。
在庭审过程中,我看到了不同人的不同心态和行为方式,也看到了社会对于法律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这让我更加明白了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总之,这次刑事庭审观摩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刑事审判的程序和流程,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律和人性的本质。
我相信这次学习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刑庭审判观后感

刑庭审判观后感那天去看了一场刑庭审判,那可真是一场让我大开眼界又感慨颇多的经历啊。
一进法庭,那气氛就很严肃,感觉空气都像是凝固了一样。
法官高高在上坐在那儿,那气场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不怒自威。
法警站得笔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在说:“谁敢捣乱就休怪我不客气。
”被告人被带进来的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一下。
他看起来有些狼狈,完全没有了平日里可能有的那种嚣张劲儿。
我就想啊,不管之前做了什么坏事,到了这儿,都得乖乖地接受法律的审判。
审判开始了,检察官那是条理清晰,就像一个拿着放大镜找错的侦探,把被告人的罪行一项一项地列出来,证据摆得明明白白的。
每一个证据就像一颗炮弹,直接轰向被告人。
我当时就在心里默默给检察官点赞,这专业能力,简直无敌了。
再看被告人的律师,也是很拼的。
为了自己的当事人,那是绞尽脑汁,从各种角度去辩护。
不过有时候我觉得他就像一个在狂风暴雨中努力撑伞的人,虽然很努力,但有些罪行那是铁板钉钉,很难推翻啊。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证据。
这法律可真是讲究证据啊,没证据你说破天都没用。
那些证据就像是拼图的碎片,一块一块地拼凑出整个犯罪的画面。
而且这些证据的搜集得有多不容易啊,我仿佛看到警察叔叔们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下,一点一点地挖掘线索。
随着审判的进行,我就像是在看一场紧张刺激的悬疑剧,只不过这是真实发生的。
我的心情也跟着起起伏伏,一会儿觉得被告人真是罪有应得,一会儿又觉得法律的公正也包含了给他合理辩护的机会。
到最后法官宣判的时候,整个法庭都安静得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当法官说出判决结果,我突然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法律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
不管是谁,在法律面前都得守规矩。
这场审判就像是给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告诉大家违法的事情可不能做,不然迟早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从法庭出来后,我就一直在想,这社会啊,就是因为有了这样公正的法律审判,才能够正常运转。
我们每个人都得敬畏法律,就像敬畏大自然一样,不然真的会被它的“暴风雨”给打得晕头转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学期,在老师们的联系与争取下,我们有机会到泉州市丰泽区法院旁听一起刑事案件。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庭审,坐在旁听席上亲身感受案件审理过程的我确实收获良多。
这种实践课方式和普通的教学方式相比,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我们真切地了解我国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和步骤,有利于培养我们对案件的分析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案件基本事实及法律分析
2010年8月11日,被告因贩卖伪造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泉州市工商管理局印章、居民身份证于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随后丰泽区检察院对其提起公诉。
在罪名定性上,公诉人控诉被告的行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并予以数罪并罚;辩护人辩称现有证据只能证明被告有买卖的事实,而不能证明其有伪造的行为,故主张定性为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只判处一罪。
在量刑上,辩护人向法庭提交了被告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年老患病等证明,请求法院从轻处罚;公诉人认为虽然被告值得同情,但不能因此从轻刑罚。
控辩双方就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激烈的辩论。
本人认为:
1、依据现有证据来看,被告明知是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印章而购买并出售给他人,由于被告和伪造者并不成立共犯,故不宜认定其为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
至于其是否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同理,无法证明被告有伪造行为,并不构成此罪名。
2、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的行为,应成立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因为其与买卖真实的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的行为一样严重侵害了证件、印章的公共信用,故宜认定为本罪。
对于其买卖伪造的居民身份证的行为,虽然我国刑法没有买卖居民身份证罪这一罪名,但这并不代表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在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中,“证件”,是指有权制作的国家机关颁布的,用以证实身份、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其他事项的凭证,而居民身份证正是这种证件,故被告成立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3、应认为被告成立买卖国家机关公证件、印章罪,因为此罪是选择罪名,实施了一个或数个行为定一罪。
4、鉴于被告罪犯情节轻微,认罪态度良好,无犯罪前科,再加上父母需要其赡养,法院应酌情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庭审程序之思考
庭审的程序:首先,审判长询问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告知其有申请回避权、辩护权、最后陈述权等权利和如实陈述事实,遵守法庭纪律等义务。
其次,进入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询问被告人是否认可。
公诉人、辩护人、法官依次向被告人发问,对起诉书的内容逐项核实。
再次,由公诉人出示证据,包括公安机关的抓获经过,证人证言,由被告人及律师逐一确认。
被告人及律师出示证据,然后由公诉人确认证据。
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指出犯罪事实应当承担刑事处罚,说明被告人主客观都有犯罪事实,构成犯罪要件,罪名成立。
被告人及律师发表辩论意见,开脱罪责,力争无罪或降低惩罚。
最后,由被告人做最后的陈述,审判长宣布休庭,择日宣判审判结果。
以上程序虽然没有不合法之处,但仍有些不完善。
一是被告人地位问题。
整个审判过程中,审判长、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都是坐着的,唯有被告人是站着的.这种不平等已经在形式上向人们宣告了被告人的地位低其他人一等,就应该站着接受审判。
这种基本的形式平等都做不到,那就更谈不上实现实质性的平等了。
二是证人不出庭。
这在法律理论上说意料之外的事情,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是情理之中的。
虽然这样做保护了证人及其家人生命、财产的安全,但对法官了解案件真实情况产生极大的局限作用。
三是择日宣判问题。
择日宣判虽然便于法官深思熟虑、对案件进行透彻的分析,但是对一些犯罪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的案件来说,采取这种宣判方式弊大于利,增加了诉讼成本,降低了诉讼效率,稀释了庭审的普法教育、宣传作用。
甚至,择日宣判会使法官在其间受到舆论压力或其他因素的干扰,不利于审
判的独立进行。
三、对自身的反省
这次庭审除了带给我法律及具体制度上理性的思考之外,另一方面也通过亲身观看法官审案,看到了一名法官应具备的素质及自己在诸多方面的欠缺。
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官要具备很强的控制法庭审理节奏的能力。
法官作为法庭上的主持者,需要将整个庭审的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要将有限的法庭审理时间合理的分配到庭审的各个阶段,根据案情事实的复杂程度,案件争议点的多少及解决的难易程度,将时间分配到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
其次,作为一名法官在整个庭审中要保证自己的头脑一直处于集中且清晰的状态。
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在庭审之初找到案件的各种争点,并通过庭审的进行不断缩小争点的范围已使法庭审理集中在对案件处理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上。
在一个多小时的庭审中,开始注意力比较集中,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注意力会慢慢的松懈下来。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这其实与平时课堂上注意力的松懈有关。
在自己累时,很容易就懈怠自己,虽然在学校这不会造成太大的后果,但一旦这种状态形成了一种习惯或者一种做事的态度,那就不再是小事了。
所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约束自己,在课程还没有结束时,无论自己有多累,都要要求自己坚持下去,要注重在点滴小事上培养自己办事严谨认真的态度,训练自己的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