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物化试卷(二)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傅献彩

物理化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傅献彩

物理化学思‎考题目录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2)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6)第三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10)第四章溶液 (13)第五章相平衡 (16)第六章化学平衡 (20)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22)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25)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29)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32)第十一章界面现象 (36)第十二章胶体分散体‎系与大分子‎溶液 (38)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为什么第一‎定律数学表‎示式dU=δQ-δW 中内能前面‎用微分号d ‎,而热量和功‎的前面用δ‎符号?答:因为内能是‎状态函数,具有全微分‎性质。

而热量和功‎不是状态函‎数,其微小改变‎值用δ表示‎。

2、公式H=U+PV 中H > U,发生一状态‎变化后有Δ‎H =ΔU +Δ(PV ),此时ΔH >ΔU 吗?为什么?答:不一定。

因为Δ(PV )可以为零、正数和负数‎。

3、ΔH = Qp , ΔU = Qv 两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ΔH = Qp 此式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等压‎非体积功为‎零的体系。

ΔU = Qv 此式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等容‎非体积功为‎零的体系。

(1)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即被确定‎。

答:对。

(2)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值‎一定要改变‎。

答:不对。

如: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U 和H 的值‎就不变化。

(3)有一个状态‎函数值发生‎了变化,状态一定要‎发生变化。

答:对。

4、 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ΔU=0,ΔH=0对吗?答:对。

因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过程是‎一等温过程‎。

5、恒压、无相变的单‎组分封闭体‎系的焓值当‎温度升高时‎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答:增加。

6、当体系将热‎量传递给环‎境后,体系的焓值‎是增加、不变还是不‎一定改变? 答:不一定改变‎。

7、等温等压进‎行的某化学‎反应,实验测得T ‎1和T2时‎的热效应分‎别为ΔrH ‎1和ΔrH ‎2,用基尔霍夫‎公式验证时‎,发现数据不‎相等。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

(A) P 与 S m 有关 (B) P 体现空间位置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P 与反应物分子间相对碰撞能有关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 二 )
(D) P 值大多数<1, 但也有>1 的
物化试卷(二)
15. 对于一个简单化学反应来说,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中的 哪一种是正确的? ( )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 二 )
物化试卷(二)
11.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后, 使反应活化能比未加催化剂时降低了 8500 J/mol,则二者速率常数比(kcat /k0): ( (A) 31 倍 (B) 61 倍 (C) 92 倍 ) (D) 4.5 倍 )
12.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 (B)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平衡,以致使转化率大大地提高了 (D) 催化剂能同时加快正向和逆向反应速率 13. 下列双分子反应中: (1) Br + Br → Br2 (2) CH3CH2OH + CH3COOH → CH3CH2COOCH3+ H2O (3) CH4+ Br2 → CH3Br + HBr 碰撞理论中方位因子 P 的相对大小是∶ ( (A) P(1) > P(2) > P(3) (B) P(1) > P(3) > P(2) (C) P(1) < P(2) < P(3) (D) P(1) < P(3) < P(2) 14. 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中概率因子 P 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2. 在 T = 300 K,如果分子 A 和 B 要经过每一千万次碰撞才能发生 一次反应,这个反应的临界能将是: ( (A) 170 kJ/mol (C) 40.2 kJ/mol (B) 10.5 kJ/mol (D) -15.7 kJ/mol )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选择题1.某封闭系统经历了所有i 个步骤变化之后,又回到了始态,则有( )。

A .=0 B .=0 C .=0 D .>0【答案】C【解析】体系功W 和热Q 都不是状态函数,是与过程有关的量,而=U ,U 是状态函数,与过程无关,只要最终状态一样,U 就不变。

2.焦耳-汤姆逊系数μJ -T =(p T/∂∂)H =-(p H/∂∂)T /(T ∂∂H/)p ,则对于理想气体,有μJ -T ( )。

A .>0B .<0C .=0D .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理想气体中H 是温度T 的单值函数,所以-(p H/∂∂)T =0,由μJ -T =(p T/∂∂)H =-(pH/∂∂)T/(T∂∂H/)p ,得μJ-T=0。

3.系统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有两条途径1和2,1为可逆过程,2为不可逆过程,以下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S1=△S2B.△S2=C.D.△S1=【答案】C【解析】熵是状态函数,当始态终态一定时,△S有定值,它的过程可以用可逆过程的热温熵来求。

C项,由克劳修斯不等式可知,可逆过程热温商应该是大于不可逆过程热温商的。

4.Na2CO3(s)与H2O(l)可生成水合物Na2CO3·H2O(s),Na2CO3·7H2O(s),Na2CO3·10H2O,则-3℃时,与Na2CO3水溶液、冰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可有()种。

A.0B.1C.2D.3【答案】B【解析】自由度f=2-Φ+1(Na2CO3 水溶液体系,K=2,温度一定,所以只有压力一个条件可变),而自由度最大值为3,所以Φ最大值为3,(代表体系最多有3相共存,Na2CO3 水溶液为一相,冰为一相,还可能有一种水合物),故与Na2CO3水溶液及冰共存的水合物最多可能有1种。

5.-5℃,101.325 kPa下的过冷水,凝固成同温同压下的冰,则此过程有()。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物化试卷(二)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物化试卷(二)

目录(试卷均已上传至“百度文库”,请自己搜索)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一)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二)第三章统计热力学基础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一)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二)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一)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二)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一)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二)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一)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二)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二)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一)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一)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二)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一)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二)参考答案1.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98 K,200.0 kPa 经历:①等温, ②绝热, ③等压三条途径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到原来的2倍,所作的功分别为W,W2,W3,三者的关系是: ( )1(A) |W1|>|W2|>|W3| (B) |W2|>|W1|>|W3|(C) |W3|>|W2|>|W1| (D) |W3|>|W1|>|W2|2. 下述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 )(A)封闭体系的状态与其状态图上的点一一对应(B)封闭体系的状态即是其平衡态(C)封闭体系的任一变化与其状态图上的实线一一对应(D)封闭体系的任一可逆变化途径都可在其状态图上表示为实线3. 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ΔU和ΔH的值一定是: ( )(A) ΔU > 0 , ΔH > 0 (B) ΔU = 0 , ΔH = 0(C) ΔU < 0 , ΔH < 0 (D) ΔU = 0 , ΔH不确定4. " 封闭体系恒压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Q p等于其焓的增量ΔH ",这种说法:( )(A)正确(D) 需加可逆过程与无非体积功的条件(B) 需增加无非体积功的条件(C) 需加可逆过程的条件5. 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Q=0 (B) W=0 (C) ΔU=0 (D) ΔH=06.当体系将热量传递给环境之后,体系的焓: ( )(A)必定减少(B) 必定增加(C)必定不变(D) 不一定改变7.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等温压缩,(2)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1,H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A)H1> H2(B)H1= H2(C)H1< H2(D)H1>=H28.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 = (C p-nR)dT进行计算的是:( )(A)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C)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B)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D)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9. 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73 K,202.65 kPa,经pT=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到405.3 kPa的终态,该气体的ΔU为: ( )(A)1702 J (B)-406.8 J (C)406.8 J (D)-1702 J10.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体积分别为V1,V2,则: ( )(A) V1> V2(B)V1< V2(C) V1= V2(D) 无法确定11.一容器的容积为V1=162.4 立方米,内有压力为94430 Pa,温度为288.65 K的空气。

物化复习题答案付献彩

物化复习题答案付献彩

物化复习题答案付献彩一、选择题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

A. 气态B. 液态C. 固态D. 等离子态答案:A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表示为()。

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W - QD. ΔU = W + Q答案:B3. 一个系统在等温过程中,其内能变化()。

A. 增加B. 不变C. 减少D. 无法确定答案:B二、填空题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 PV = nRT \],其中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n代表摩尔数,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温度。

答案:PV = nRT2.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这体现了。

答案: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三、简答题1. 什么是熵?请简述熵增加原理。

答案:熵是热力学中表示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熵增加原理指出,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即系统的无序度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2. 什么是相变?请举例说明。

答案:相变是指物质在不同相态之间的转变,例如固态到液态(熔化)、液态到气态(蒸发)等。

例如,水在0℃以下为冰(固态),在0℃以上则为液态,当水加热到100℃时,会转变为水蒸气(气态),这些过程都是相变的例子。

四、计算题1. 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从体积V1 = 2m³增加到V2 = 4m³,求该过程中气体所做的功。

答案:根据等压过程的功公式W = PΔV,首先需要知道气体的压强P。

假设压强为P,那么气体所做的功为 W = P * (V2 - V1) = P * (4m³ - 2m³) = 2Pm³。

2. 已知某理想气体的摩尔数n = 1mol,气体常数R = 8.314J/(mol·K),初始温度T1 = 273K,最终温度T2 = 373K,求该气体在等容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物理化学经典习题(配南大傅献彩)

物理化学经典习题(配南大傅献彩)

物理化学经典习题一、填空题1.硫酸与水可形成三种水合盐:H 2SO 4·H 2O 、H 2SO 4·2H 2O 、H 2SO 4 ·4H 2O 。

常压下将一定量的H 2SO 4溶于水中,当达三相平衡时,能与冰、 H 2SO 4水溶液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盐的分子中含水分子的数目是 。

2.Na +、H +的还原电极电势分别为 –2.71V 和 –0.83V ,但用Hg 作阴极电解 NaCl 溶液时,阴极产物是Na –Hg 齐,而不是H 2,这个现象的解释是 。

3.在稀亚砷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制备硫化砷溶液。

其胶团结构式为 。

注明紧密层、扩散层、胶核、胶粒、胶团。

4.在两个具有0.001mAgNO 3溶液的容器之间是一个AgCl 多孔塞,在多孔塞两端放两个电极,接通直流电源后,溶液将向 极方向流动。

5. 反应 A −→−1k B (Ⅰ) ; A −→−2k D (Ⅱ)。

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加入适当催化剂 改变获得B 和D 的比例。

6.等温等压(298K 及p ø)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在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进行,放热40.0 kJ·mol -1,若该反应通过可逆电池来完成,吸热 4.00 kJ·mol -1,则该化学反应的熵变为 。

7.若稀溶液表面张力γ 与溶质浓度c 的关系为 γ0 – γ = A + Bln c(γ0为纯溶剂表面张力,A、B为常数),则溶质在溶液表面的吸附量Γ与浓度c的关系为。

1O2(g) ═ H2O(l) 的8.298.2K、101.325kPa下,反应H2(g) +2(∆r G m–∆r F m)/ J·mol-1为。

二、问答题1.为什么热和功的转化是不可逆的?1O2(g) ═ 2.在绝热钢筒中进行一化学反应:H2(g) +2 H2O(g),在反应自发进行。

问此变化中下述各量哪些为零,哪些大于零,哪些小于零?Q,W,∆U,∆H,∆S和∆F。

物理化学练习题与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1.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kg-1和0.1 mol·kg-1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Ω和500 Ω,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B )(A) 1 : 5(B) 5 : 1(C) 10 : 5(D) 5 : 102. 298 K时,0.005 mol·kg-1的KCl 和0.005 mol·kg-1的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γ±,1和γ±,2,则有( A )(A) γ±,1= γ±,2(B) γ±,1>γ±,2(C) γ±,1<γ±,2(D) γ±,1≥γ±,23. 在HAc解离常数测定的实验中,总是应用惠斯顿电桥。

作为电桥平衡点的指零仪器,结合本实验,不能选用的是:(D )(A) 耳机(B) 电导率仪(C) 阴极射线示波器(D) 直流桥流计4. 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C )(A) (A) 强电解质(B) (B) 弱电解质(C) (C) 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D) (D) 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二、填空题( 共7题14分)11. 2 分(3892)3892CaCl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 分(4069)40690.3 mol·kg-1Na2HPO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_____0.9_____________ mol·kg-1。

13. 2 分(4070)4070浓度为0.1 mol·kg-1的MgCl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______0.3_____________ mol·kg-1。

14. 2 分(3822)3822有下列溶液:(A) 0.001 mol·kg-1 KCl(B) 0.001 mol·kg-1 KOH(C) 0.001 mol·kg-1 HCl(D) 1.0 mol·kg-1 KCl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C );最小的是( D )。

物理化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傅献彩

物理化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傅献彩

物理化学思考题目录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2)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6)第三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10)第四章溶液 (13)第五章相平衡 (16)第六章化学平衡 (20)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22)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25)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29)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32)第十一章界面现象 (36)第十二章胶体分散体系与大分子溶液 (38)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为什么第一定律数学表示式dU=δQ-δW 中内能前面用微分号d,而热量和功的前面用δ符号?答:因为内能是状态函数,具有全微分性质。

而热量和功不是状态函数,其微小改变值用δ表示。

2、公式H=U+PV中H > U,发生一状态变化后有ΔH =ΔU +Δ(PV),此时ΔH >ΔU吗?为什么?答:不一定。

因为Δ(PV)可以为零、正数和负数。

3、ΔH = Qp , ΔU = Qv两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ΔH = Qp此式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等压非体积功为零的体系。

ΔU = Qv此式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等容非体积功为零的体系。

(1)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即被确定。

答:对。

(2)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值一定要改变。

答:不对。

如: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U和H的值就不变化。

(3)有一个状态函数值发生了变化,状态一定要发生变化。

答:对。

4、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ΔU=0,ΔH=0对吗?答:对。

因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过程是一等温过程。

5、恒压、无相变的单组分封闭体系的焓值当温度升高时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答:增加。

6、当体系将热量传递给环境后,体系的焓值是增加、不变还是不一定改变?答:不一定改变。

7、等温等压进行的某化学反应,实验测得T1和T2时的热效应分别为Δr H1和Δr H2,用基尔霍夫公式验证时,发现数据不相等。

为什么?解:用基尔霍夫公式计算的Δr H m,1和Δr H m,2是反应物完全变成产物时的值。

而Δr H1和Δr H2是该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实验测得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试卷均已上传至“百度文库”,请自己搜索)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一)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二)
第三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二)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一)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一)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二)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二)
参考答案
1. z B、r B及c 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B 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度,对影响 B 离子迁移数 t B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 )
(A) │z B│ 愈大,t B愈大
(B) │z B│、r B愈大,t B愈大
(C) │z B│、r B、c B愈大,t B愈大
(D) A、B、C 均未说完全
2.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水溶液中,带相同电荷数的Li+、Na+、K+、Rb+、… , 它们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但其离子摩尔电导率恰也依次增大,这是由于:( )
(A) 离子淌度依次减小
(B) 离子的水化作用依次减弱
(C) 离子的迁移数依次减小
(D) 电场强度的作用依次减弱
3.在Hittorff 法测定迁移数实验中,用Pt 电极电解AgNO3溶液,在100 g 阳极部的溶液中,含Ag+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分别为 a 和b mol,在串联的铜库仑计中有c g 铜析出, 则Ag+的迁移数计算式为( Mr(Cu) = 63.546 ) :( )
(A) [(a -b)/c]×63.6 (C) 31.8 (a -b)/c
(B) [c-(a -b)]/31.8 (D) 31.8(b -a)/c
4.298K,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增加到0.1 mol/kg时,其电导率k 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
(A) k减小, Λm增加(B) k增加,Λm增加
(C) k减小, Λm减小(D) k增加, Λm减小
5.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A) 增大(B) 减小(C) 先增后减(D) 不变
6.Li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0.011503S•m2•mol-1,在298K时,测得LiCl稀溶液中Li+的迁移数为0.3364,则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m(Cl-)为:( )
(A) 0.007633 S•m2•mol-1(B) 0.011303 S•m2•mol-1
(C) 0.003870 S•m2•mol-1(D) 7633 S•m2•mol-1
7.欲要比较各种电解质的导电能力的大小,更为合理应为:( ) (A) 电解质的电导率值 (B) 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值
(C) 电解质的电导值(D) 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值
8.在10 cm3浓度为1 mol•dm-3的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摩尔电导率将: ( )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
9.25℃时,Λm(LiI)、λm(H+)、Λm(LiCl) 的值分别为0.0117,0.0350 和0.0115 S•m2•mol-1。

LiCl 中的t+为0.34,当假设其中的电解质完全电离时,HI 中的t+为:( )
(A) 0.18 (B) 0.82 (C) 0.34 (D) 0.66
10.有下列溶液,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0.001 mol/kg KCl (B) 0.001 mol/kg KOH
(C) 0.001 mol/kg HCl (D) 1.0 mol/kg KCl
11. 有下列溶液, 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小的是: ( )
(A) 0.001 mol/kg NaCl (B) 0.001 mol/kg KOH
(C) 0.001 mol/kg HCl (D) 1.0 mol/kg NaCl
12. 浓度为1.0 mol•dm-3的强电解质溶液,它的摩尔电导率数值近似于:( )
(A) 与电导率相等(B) 是电导率的1000倍
(C) 是电导率的 0.001倍(D) 是电导率的 100倍
13. 下列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中(浓度单位mol•dm-3), 哪个溶液的电导率最大? ( )
(A) 0.001 (B) 0.01 (C) 0.1 (D) 1.0
14. 1 mol•kg-1 K4Fe(CN)6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10mol/kg (B)7mol/kg (C)4mol/kg (D)15mol/kg
15. Al2(SO4)3的化学势μ与Al3+和SO42-离子的化学势μ+,μ-的关系为:( )
(A)μ=(μ+)+(μ-)(B)μ=3(μ+)+2(μ-)
(C)μ=2(μ+)+3(μ-)(D)μ=(μ+)•(μ-)
16. 电解质i 在溶液中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i( = γ±),下列判断γi 大小的说法哪个正确? ( )
(A)γi≤1 (B)γi≥1 (C)A、B都有可能(D)γi恒小于1
17. 某一强电解质M v+X v-,则其平均活度a±与活度a B之间的关系是:( )
(A) a±=a B(B) a± =a B的平方
(C) a± = a B的V次方(D) a± = a B的1/V次方
18. AgCl 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 ( )
(a) 0.1mol•dm-3 NaNO3
(b) 0.1mol•dm-3 NaCl
(c) H2O
(d) 0.1mol•dm-3Ca(NO3)2
(e) 0.1mol•dm-3 NaBr
(A) (a) < (b) < (c) < (d) < (e)
(B) (b) < (c) < (a) < (d) < (e)
(C) (c) < (a) < (b) < (e) < (d)
(D) (c) < (b) < (a) < (e) < (d)
19. 有4 个浓度都是0.01 mol/kg 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
(A) KCl (B) CaCl2(C) Na2SO4(D) AlCl3
20. 对于同一电解质的水溶液,当其浓度逐渐增加时,何种性质将随之增加?( )
(A) 在稀溶液范围内的电导率(B) 摩尔电导率
(C) 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D) 离子淌度
参考答案
DBCDB ABABC DBDAC CDB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