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乙烯
乙烯的试验室制法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一、几种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取(一)、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 3CH 2OH CH 2=CH 2↑+H2O3、装置:液—液加热,如图:4、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注意:(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
(2)温度计的位置:插入反应液中但不能触及烧瓶底部,目的在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在170℃,避免发生副反应.(3)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
(4)点燃乙烯前要验纯。
(5)反应液变黑是因浓硫酸使乙醇脱水碳化,故乙烯中混有SO 2 。
C 2H 5OH 2CC + 2H 2SO 4(浓)== CO2↑+ 2SO 2↑+ 2H 2O(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CaC 2 + 2H —OH ————→ C 2H 2↑+Ca(OH)2 ;△H= -127KJ/mol2、装置:固+液→气 发生装置注意事项:浓硫酸170℃浓硫酸 △(1)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
(2)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降低水的含量,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3)制取时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目的:为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4)纯净的乙炔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常闻到有恶臭气味。
(三)、苯的取代反应1、反应装置2、反应现象3、反应原理4、注意事项(1)、试剂的加入顺序怎样?各试剂在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A 、首先加入铁粉,然后加苯,为防止溴的挥发,最后加溴。
B 、溴应是纯溴,而不是溴水。
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2)、导管为什么要这么长?其末端为何不插入液面?C 、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导气、冷凝。
D 、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HBr 气体易溶于水,以免倒吸。
(3)、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E 、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溴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
F 、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溴苯溶有溴的缘故。
化学实验报告制取乙烯(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制取乙烯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目的:1. 学习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方法。
2. 掌握乙醇脱水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了解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实验原理: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左右时,会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 C_2H_5OH \xrightarrow{H_2SO_4, 170℃} C_2H_4 + H_2O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烧杯、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橡胶塞、玻璃片、温度计。
2. 试剂:无水乙醇、浓硫酸、碎瓷片。
实验步骤:1. 取一支干燥的试管,加入约5ml无水乙醇。
2. 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使混合液均匀。
3.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碎瓷片,防止暴沸。
4. 用橡胶塞密封试管,插入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液面以下。
5.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控制温度在170℃左右。
6. 观察反应现象,当观察到有气体产生时,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收集乙烯气体。
7. 实验结束后,关闭酒精灯,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水冲洗试管。
8. 将收集到的乙烯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检验,观察火焰的颜色和声音。
实验现象:1. 加热过程中,试管内出现大量气泡,表明有气体产生。
2.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用火柴点燃,火焰明亮,伴有“嘭”的一声,表明气体为乙烯。
实验结果:1. 成功制取乙烯气体。
2. 实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70℃左右,反应现象明显。
实验分析:1. 本实验成功制取了乙烯气体,验证了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至170℃左右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2. 实验过程中,温度对反应有重要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物的生成。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总结:1. 本实验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方法,掌握了乙醇脱水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通过实验,了解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 药品: 乙醇浓硫酸2. 装置:圆底烧瓶、温度计、铁架台、水槽、集气瓶、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3.步骤:(1)检验气密性。
在烧瓶里注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的混合液约20mL(配置此混合液应在冷却和搅拌下将15mL浓硫酸满满倒入5mL酒精中),并放入几片碎瓷片。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伸入液面以下)(2)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酒精便脱水变成乙烯。
(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
(4)再将气体分别通入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5)先撤导管,后熄灯。
4.反应原理:(分子内的脱水反应)5.收集气体方法:排水集气法(密度与空气相近)6.现象:溶液变黑;气体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7.注意点:(1)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什么是1:3?答: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在此反应中氧化乙醇,如果浓硫酸的量少就会很快变为稀硫酸而达不到实验效果。
(2)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答:①催化剂②脱水剂(③吸水剂)(3)为什么要迅速升温到170℃?答:如果低于170℃会有很多的副反应发生。
如:分子之间的脱水反应(4)为什么要加入碎瓷片?答:防止溶液暴沸。
(5)为什么反应过程中溶液逐渐变黑?答:①(乙醇+浓硫酸)②(c+浓硫酸)(6)怎样证明生成气体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气体?怎样除去二氧化硫气体?答:①证明用品红溶液②除去用NaOH溶液+品红溶液(二氧化硫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方程式)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几个为什么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栾春武一、为什么温度计必须插入液面下?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H2O,温度要迅速上升到170℃,防止140℃时生成副产物乙醚,因为:CH3-CH2-OH+HO-CH2-CH3CH3-CH2-O-CH2-CH3+H2O。
该反应属于“液体+液体生成气体型”反应,两种液体混合后,装于圆底烧瓶中,加热要用到酒精灯,只有当温度计插入液面下,但不能接触瓶底,才能准确测出反应时反应液的温度,避免副反应的发生,确保产物的纯度。
实验室制乙烯反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乙烯反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乙烯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用来制备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业、精细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室制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2H4 + H2 → C2H6
上述反应是一个加氢反应,乙烯的原料是乙烯,氢气是催化剂,反应温度一般在200-300℃,反应时间一般在1-2小时。
反应过程中,乙烯与氢气发生反应,形成乙烷,乙烯的分子量增加,乙烯的结构发生变化,乙烯的结构变得更加稳定。
实验室制乙烯反应的产物是乙烷,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用来制备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用来制备各种有机化合物,如聚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醇等,在医药、农业、精细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原理主要涉及乙烯的生成途径和反应机理。
以下是两个常见的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原理:
1. 乙醇脱水反应:乙醇脱水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方法。
乙醇在高温下(通常为250-300摄氏度)与催化剂(如磷
酸或氧化锌等)接触时,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这个反应的机理是乙醇分子中的氢和羟基发生断裂,生成乙烯分子和水分子。
2. 烷烃裂解反应:烷烃裂解是指将长链烷烃(如辛烷、非烷等)在高温下(通常为500-600摄氏度)断裂为较短链的烃化合物。
在裂解过程中,长链烷烃中的碳-碳单键被断裂,生成较短的
烷烃和乙烯等烃化合物。
乙烯是裂解反应中常见的产物之一。
这些实验方法是基于烯烃的热裂解原理,并通过合理的实验条件和适当的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原理还有其他方法,但以上两种方法是较为常见的。
实验室制乙烯原理

实验室制乙烯原理
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可以通过乙烷的脱氢反应来实现。
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在实验室制乙烯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催化剂(如高岭土)来促使乙烷发生脱氢反应。
脱氢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通过去除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来生成乙烯。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以下方程式:
乙烷 --> 乙烯 + 氢气
脱氢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才能进行。
实验室制乙烯通常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例如在400-600摄氏度的范围内。
高温有助于增加反应速率,并利于催化剂发挥作用。
此外,为了改善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常常需要添加一定的反应助剂。
助剂可以调节反应条件,改变反应物的吸附性质,从而提高乙烯的产量和纯度。
实验室制乙烯的过程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来实现的。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以达到较高的乙烯产量和纯度。
实验室制乙烯的方程式

实验室制乙烯的方程式制乙烯的方程式是乙烷经过脱氢反应得到乙烯,反应方程式如下:C2H6 -> C2H4 + H2乙烯是一种无色、可燃的气体,常用于工业生产中。
它具有多种应用领域,包括塑料、橡胶、溶剂等。
本文将详细解释乙烷脱氢反应制备乙烯的过程,并从中心扩展下描述。
第一段:引言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它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乙烷脱氢反应是最常用的一种。
本文将重点介绍乙烷脱氢反应制备乙烯的过程及其应用。
第二段:乙烷脱氢反应的原理乙烷脱氢反应是一种催化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来促进反应速率。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铬催化剂、钴催化剂等。
当乙烷与催化剂接触时,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位点会吸附乙烷分子,并使其发生脱氢反应。
反应过程中,乙烷的一个氢原子被去除,生成乙烯和氢气。
第三段:乙烯的制备过程乙烷脱氢反应可以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一般温度在500-800摄氏度,压力在2-6兆帕。
乙烷和催化剂在反应器中混合,并加热至反应温度。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烷开始发生脱氢反应,生成乙烯和氢气。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凝和分离过程,可以得到纯净的乙烯。
第四段:乙烯的应用领域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乙烯可以用于制造聚乙烯塑料,这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电子等领域。
其次,乙烯可以用于制造橡胶,如合成橡胶、丁苯橡胶等。
此外,乙烯还可以用作溶剂、润滑剂等。
第五段:乙烷脱氢反应的优势与挑战乙烷脱氢反应制备乙烯有许多优势,首先是原料丰富,乙烷是天然气和石油的副产物,资源相对充足。
其次,反应过程相对简单,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控制乙烯的产率和纯度。
然而,乙烷脱氢反应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催化剂的选择和催化剂的寿命等问题。
第六段:结论乙烷脱氢反应是制备乙烯的常用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选择催化剂和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提高乙烯的产率和纯度,进一步推动乙烯产业的发展。
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将继续在塑料、橡胶、溶剂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实验室制备乙烯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乙烯方程式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塑料等领域。
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脱水剂将乙醇脱水制备乙烯。
乙烯的制备方程式如下:
C2H5OH → C2H4 + H2O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浓硫酸或浓磷酸作为脱水剂,将乙醇中的水分去除,使其分解为乙烯和水。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脱水反应,也是一个烷基化反应。
乙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实验室中制备乙烯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如反应釜、冷凝器等。
2.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保证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3. 乙烯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产生火灾和爆炸等危险。
乙烯的制备方法不仅在实验室中有应用,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乙烯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乙烯的制备方程式是C2H5OH → C2H4 + H2O,通过脱水剂将乙醇脱水制备乙烯。
在实验室中制备乙烯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反应条件的控制,以保证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乙烯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乙醇、浓硫酸
2.装置:圆底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实验室最好用煤气灯)、导
管
3.实验步骤:
1)检验装置气密性。
(将导管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微微加热圆底烧瓶,发现有气泡
产生,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不下落)
2)在烧瓶里注入乙醇和浓硫(体积比1:3)的混合液约20mL(配置此混合液应在冷却和搅
拌下缓缓将15mL浓硫酸倒入5mL酒精中,由于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为了防止乙醇受热挥发,可以待冷却后分批将浓硫酸注入),并放入几片碎瓷片。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伸入液面以下)
3)加热(圆底烧瓶下垫石棉网),使温度迅速升到170℃,酒精便脱水变成乙烯。
(由于
会有副反应发生,会产生CO2、SO2等杂质气体,所以最好先将制得的气体通入10%NaOH溶液除杂)
4)生成的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正常的实验现象是紫红色褪去)
5)先撤导管,后熄灯。
(防止水倒吸使仪器破裂)
4.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H2O(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
5.收集气体方法(万一考理论):排水法收集(注:乙烯难溶于水,不能用排空气法,因
为乙烯的式量为28,与空气式量29接近)
6.实验现象:圆底烧瓶中溶液变黑(变黑是由于乙醇氧化生成C,具体见后面);气体使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7.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点:
1)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什么是1:3?
答:浓H2SO4在此反应中作催化剂与脱水剂的作用,浓H2SO4过量是为了促进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如果浓硫酸的量少就会很快变为稀硫酸而达不到实验效果。
2)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
答:①催化剂②脱水剂(③吸水剂)
3)为什么要迅速升温到170℃?
答:如果低于170℃会有很多的副反应发生。
如:分子之间的脱水反应(生成乙醚)
4)为什么要加入碎瓷片?
答:因为反应液的温度较高,被加热的又是两种液体,所以加热时容易产生暴沸而造成危险,在反应混合液中加一些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暴沸,避免意外。
5)为什么温度计必须插入液面下?
答: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
CH3CH2OH CH2=CH2↑+H2O,温度要迅速上升到170℃,防止140℃时生成
副产物乙醚,因为:CH3CH2OH+HOCH2CH3CH3CH2OCH2CH3+H2O。
该反应浓硫酸与乙醇混合后,装于圆底烧瓶中,加热要用到酒精灯,只有当温度计插入液面下,且不能接触瓶底,才能准确测出反应时反应液的温度,避免副反应的发生,确保产物的纯度。
6)为什么反应过程中溶液逐渐变黑?
答:因为在该反应中还伴随有乙醇与浓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2H5OH +2H2SO4(浓) 2C+2SO2↑+2H2O ;
C+2H2SO4(浓) CO2↑+2SO2↑+2H2O,由于有C、SO2的生成,故反应液变黑,还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7)怎样证明生成气体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气体?怎样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答:①证明用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混有SO2②除去用NaOH溶液(吸收)+品红溶液(验证吸收完全,现象为品红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