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类群
微生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绪论▲1.微生物的定义:是一切肉眼看不清楚或者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类群:非细胞(病毒);原核生物(细菌);真核生物(酵母菌)。
3.为什么说微生物是一把双刃剑:利:医药:抗生素的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利用工程菌产生多肽类生化药物。
农业:以菌治害虫和以菌治植病的生物防治;以菌促肥效,以菌促生长。
环境污染的治理:污水处理;环境污染监测和重要指示生物。
工业:生物发酵酿酒。
害:给人类带来各种疾病,威胁人类生存:结核、疟疾、霍乱农业:农作物病变(花卉的白粉病)。
食品:使食物腐烂变质。
发酵工业:发酵过程混入杂菌影响发酵产率。
▲4.微生物有哪些共性?最基本的是哪个?为什么: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因为微生物是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排泄面,和环境信息交换面,并由此产生其余四个共性。
5.谁先看到了微生物:列文虎克(自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放大倍数为300倍的显微镜。
1676年他利用这种显微镜,观察到了一些细菌和原生动物,当时称为微动体,首次揭示了微生物世界。
▲6.在微生物发展史上哪两位做出了重大贡献?什么贡献?:巴斯德————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学说;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的;免疫学奠基者,提出预防接种;发明巴氏消毒法.科赫—————A.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流动蒸汽灭菌;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B.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C.提出了动植物病原菌鉴定的柯赫法则。
7.巴氏消毒法:一般温度60~85℃,处理时间30分钟到15秒消毒的一种低温消毒法。
8.微生物对生物学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学科交叉促进微生物学发展;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有重大贡献。
第一章1.什么是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为原核的单细胞微生物。
微课: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多细胞大型真菌:蘑菇
香菇
பைடு நூலகம்
金针菇
毒蝇伞
形态结构: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菌体由许多菌 丝组成。有的可食用,有的有剧毒。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松茸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三)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杆形、球形等,有的外形复杂,如噬菌体。 个体大小:病毒是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
微生物
真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 多细胞真菌:霉菌、蘑菇,进行孢子生殖 形态:形态多样,个体及其微小(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
结构:无细胞结构,包含: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内核 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的分裂生殖(3000 × )
细菌总数=2n(n为分裂的次数) ③ 当环境条件恶劣的时候,有的细菌 会形成芽孢,来抵抗恶劣的环境, 芽孢是一个休眠体。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二)真菌
真菌种类多,分布广,人们目前认识的真菌有7万多种。真菌既有单细胞 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等。
酵母菌
青霉菌
蘑菇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菌的细胞结构
1 2 3 4 5
1:细胞壁 3:细胞质 5:液泡
2:细胞核
4:细胞膜
酵母菌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酵母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酵母 菌细胞没有叶绿体。
酵母菌结构模式图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 酵母菌母体上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 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
生物3.10微生物的类群、营养、代谢和生长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化能自养生物
01
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质的微生物,如硝化细
菌。
化能异养生物
02
利用有机物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质的微生物,
如大肠杆菌。
光能自养生物
03
利用光能来合成有机物质的微生物,如藻类。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糖酵解途径
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分解成丙 酮酸,产生少量能量和还原力的 代谢途径,是厌氧微生物的主要 代谢途径。
三羧酸循环
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中的乙酰 CoA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并释放能量的代谢途径。
戊糖磷酸途径
葡萄糖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五碳 糖和六碳糖的代谢途径,是需氧 生物的主要糖代谢途径之一。
04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延迟期
细胞适应生长环境,不进行分 裂,数量基本不变。
对数生长期
细胞快速分裂,数量呈指数增 长。
氧气
好氧微生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厌氧微生物 则在无氧环境下生长。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通过二分裂、出芽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繁殖速度快。
有性繁殖
通过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再发育成新个体,繁殖速度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微生物的代谢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过程。这些有机物质可以是糖 类、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代谢过程中,微生物产生能量并合成新的细胞成分。
合成代谢
微生物利用能量和营养物质合成细胞成分的过程。合成代谢过程中,微生物消 耗能量并产生新的细胞成分,如蛋白质、核酸等。
生物3.10微生物的类群、营养、 代谢和生长
微生物类群的功能与生态意义

微生物类群的功能与生态意义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等。
微生物类群指的是一类具有相似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的微生物。
微生物类群在地球上十分普遍,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类群虽然数量微小,但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1.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包括海洋、土壤、空气、动植物体内等。
微生物可在自然中进行协同作用,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例如,在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循环、维持土壤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微生物也能够影响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气候变化,例如,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消融释放大量的有机物质进入水体,这些有机物质又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产生大气中的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2. 微生物对健康的影响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体内含有大量微生物类群,称为人体微生物群。
人体微生物群与人类生理状况密切相关,可以维持人体平衡,促进身体健康。
例如,人肠道内的微生物可以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等,产生对肠道有益的短链脂肪酸;此外,肠道内的微生物还可以合成维生素、抗生素、激素等重要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微生物群的平衡和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睡眠、精神压力等,因此,保持人体微生物群的平衡非常重要。
3. 微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细菌类群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循环,形成营养循环链;蓝细菌和绿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微生物类群还可以共生、拮抗、协同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群落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某些细菌类群可以结合植物根系,形成根瘤,为植物提供氮素,促进植物生长;相反,某些细菌类群也可以抑制有害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3) 螺旋菌 菌体呈弯曲状的杆菌。根据其弯曲程度不 同可分成弧菌与螺菌两种类型,
① 弧菌。菌体仅一个弯曲,形态呈弧形或逗号形,如 霍乱弧菌。
② 螺旋菌。菌体有多个弯曲,回转呈螺旋状,如小螺 菌。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A.球菌:1—双球菌; 2— 链球菌; 3—四联球菌; 4—八叠球菌; 5—葡萄球菌; 6—杆菌(端钝圆) B.杆菌:7—杆菌(菌体稍弯); 8—短杆菌; 9—杆菌(端尖); 10—分枝杆菌; 11—棒状杆菌; 12—长丝状杆菌; 13—双杆菌; 14—链杆菌(端钝圆和平截) C.螺旋菌:15—弧菌; 16—螺菌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另一方面,不少细菌也是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原菌,有 的致病菌产生毒素引起人类患病,如肉毒梭菌,在灭菌不 彻底的罐头中厌氧生长产生剧毒的肉毒毒素(一g足以杀死 100万人)。有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虽不产生任何毒素,但 能在肺组织中大量繁殖,导致肺功能障碍,严重时引起寄 主死亡。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1.1 细菌(bacteria)
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的单细胞原核微生 物。在自然界中,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细菌几乎可以 在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下生存,一般每克土壤中含有的细菌数 可达数十万个到数千万个。因为细菌的营养和代谢类型极为 多样,所以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在食品及发酵工业、 医药工业、农业以及环境保护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用醋酸杆菌酿造食醋、生产葡萄糖酸和山梨糖;用乳酸菌 发酵生产酸奶;用棒杆菌和短杆菌等发酵生产味精和赖氨酸; 用节杆菌生产甾类化合物;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用苏云金杆菌作为生物杀虫剂;用能够形成菌胶团的细菌净 化污水;用细菌来冶炼金属等。
(完整版)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完整版)微⽣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第⼀章:微⽣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细胞型:病毒细胞型:原核微⽣物:细菌、放线菌等,(⽆明显核,也⽆核膜、核仁。
)真核微⽣物:酵母菌、霉菌,(有明显核,有核膜、核仁。
)第1节:细菌Bacteria是微⽣物⼀⼤类群,主要研究对象。
细菌是单细胞的,⼤⼩在1um左右,1000倍以上显微镜才能看到其形状。
⼀、细菌的形态和⼤⼩(⼀)基本形态1、球菌Coccus:球形或近球形,根据空间排列⽅式不同⼜分为单、双、链、四联、⼋叠、葡萄球菌。
不同的排列⽅式是由于细胞分裂⽅向及分裂后情况不同造成的。
2、杆菌Bacillus (Bacterium):杆状或圆柱形,径长⽐不同,短粗或细长。
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3、螺旋菌(Spirillum):是细胞呈弯曲杆状细菌统称,⼀般分散存在。
根据其长度、螺旋数⽬和螺距等差别,分为弧菌Vibrio (菌体只有⼀个弯曲,形似C字)和螺旋菌(螺旋状,超过1圈)。
与螺旋体Spirochaeta 区别:螺旋体⽆鞭⽑。
细菌形态不是⼀成不变的,受环境条件影响(如温度、培养基浓度及组成、菌龄等)异常形态⼀般,幼龄,⽣长条件适宜,形状正常、整齐。
⽼龄,不正常,异常形态。
畸形:由于理化因素刺激,阻碍细胞发育引起。
衰颓形:由于培养时间长,细胞衰⽼,营养缺乏,或排泄物积累过多引起。
(⼆)细菌⼤⼩如何测量:显微测微尺球菌直径0.5-1um,杆菌直径0.5-1um ,长为直径1-⼏倍;螺旋菌直径03-1um,长1-50um;细菌⼤⼩也不是⼀成不变的。
细胞重量10-13-10-12g ,每g细菌含1-10万亿个细菌。
⼆、细菌细胞结构研究细菌细胞结构是分⼦⽣物学重要内容之⼀,有了电⼦显微镜才有可能。
其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如细胞壁、膜、核。
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不是每个都有,如鞭⽑、荚膜、芽孢。
(⼀)基本结构1、细胞壁cell wall:位于细胞表⾯,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
第30讲、微生物的类群、营养代谢与生长

例5. 以下能正确说明酶活性调节的是( C )
A.只要一种代谢产物积累,酶活性就下降
B.代谢产物将使直接形成此化合物的酶活性下降 C.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 D.控制生产条件是人们对酶活性调节的唯一手段
异养型
自养型
蓝藻 硝化细菌等
• 控制细菌合成抗生素的基因,控制放线菌主要遗 传性状的基因,控制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基因性状 依次位于( ② ① ④ )
①核区大型环状DNA上 ③细胞核染色体上
②质粒上 ④衣壳内核酸上
微生物的营养
• 五大类营养要素
–碳源:有机或无机,有些碳源可以作为能源 –氮源:铵盐、硝酸盐是最常用的氮源 –生长因子:维生素、AA、碱基等 –水和无机盐
“连续培养”延长稳定期,提高产量,缩短生产周期 死亡速率>繁殖速率 活菌数目急剧下降
衰亡期
畸形分化以及解体并释放代谢产物
3(重庆)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 确的是 A大肠杆菌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其拟核是 一个环状DNA分子 B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 首先利用乳糖作碳源 C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干扰素时.应及时 添加核酸等生长因子 D处于对数期的大肠杆菌.常作为生产用的 菌种和科研的材料
第30讲
微生物的类群、营养、代谢与生长
微生物的类群
病毒界 (噬菌体、艾滋病毒) 原核生物界 真菌界 (细菌、放线菌、蓝藻)
微生物
(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原生生物界 (草履虫、变形虫、衣藻) 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通 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 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
微生物的类群

目前已经知道的微生物约有10万种,分 目前已经知道的微生物约有10万种,分 布在以下各界中:
1.
原核生物界:例如细菌、蓝藻、放线菌、 原核生物界:例如细菌、蓝藻、放线菌、支 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 原体、衣原体、
2. 3. 4.
真菌界:例如酵母菌、霉菌、 真菌界:例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 原生生物界:例如草履虫、 原生生物界:例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病毒:例如艾滋病毒、 病毒、 病毒:例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 病毒
几 种 菌 落
二、放线菌
放
气 生 菌 丝 丝 子 孢
线 菌 的 结 构
菌
放线菌单细胞原核生物 1、结构与功能: 、结构与功能: 由分支状的菌丝构成 基内菌丝——吸收营养 基内菌丝 吸收营养 气生菌丝——生殖 气生菌丝 生殖 2、生活方式:腐生 、生活方式: 3、应用: 、应用: 为我们人类的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为我们人类的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从它们中制成了许多的抗菌素, 从它们中制成了许多的抗菌素,如头 孢拉定、链霉素、金霉素、土霉素、 孢拉定、链霉素、金霉素、土霉素、 庆大霉素、春雷霉素、四环素、 庆大霉素、春雷霉素、四环素、红霉 素和卡那霉素等
(4)拟核: 拟核:
只有核区,无核膜、 只有核区,无核膜、核仁和固定 形态,为一大型环状的DNA分子反 形态,为一大型环状的 分子反 复折叠缠绕而成, 复折叠缠绕而成,不与蛋白质分子 结合, 结合,主要控制初级代谢产物的产 为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须。 生,为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须。
(5)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人体微生态中微生物的含量
部位 眼睛 鼻腔 口腔 皮肤 含量 1g 10g 20g 200g 部位 肺 肠道 生殖道 总量 含量 20g 1000g 20 g 1271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的营养
(一)异养:细菌一般不含有叶绿素,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 维持生活。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 腐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尸体、粪便和枯枝落叶), 从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例如枯草杆菌,它可以引起食物 的腐败。 寄生: 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例如寄生在肠 道内的痢疾杆菌,它能够引起细菌性痢疾。 (二) 自养:光细菌 硝化细菌
有鞭毛细菌菌落
无鞭毛细菌菌落
形态各异的菌落
细 菌对自然界的意义
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 不断地腐烂、分解,最 终使它们消失掉。动植 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 化碳和无机盐,又是植 物制造有机物的必不可 少的原料。可见,细菌 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 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 的作用
放线菌
放线菌的结构及其功能
单细胞原核生物 由分支状的菌丝构成 基内菌丝:吸收营养 气生菌丝:生殖
生活方式:腐生 应用: 从它们中制成了许多的抗 菌素,如头孢拉定、链霉 素、金霉素、土霉素、庆 大霉素、春雷霉素、四环 培养基 素、红霉素和卡那霉素等
气 生 菌 丝
孢 子 丝 孢子
基内菌丝
放线菌的分布
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土壤、堆肥和湖底、河 底的淤泥等处,尤其在土壤中种类和数量很多。
细菌的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有氧条件下,好氧性细菌.如:枯草杆菌 无氧呼吸: 无氧条件下,厌氧性细菌.如:乳酸菌
细菌的繁殖
方式: 细菌一般以简单的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 过程: 细菌分裂时,菌细胞首先增大,DNA复制 , 接着细胞中部的细胞膜由外向内陷入,逐渐伸展, 形成横隔。同时细胞壁亦向内生长,成为两个子 代细胞的胞壁,最后由于肽聚糖水解酶的作用, 使细胞壁肽聚糖的共价键断裂,全裂成为两个细 胞 速度: 20分钟一3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青霉
青霉和曲霉:
菌丝内具有横隔, 是多细胞的生物.
青霉素的应用
图中央是青霉菌,周围 是致病细菌。距青霉素 最远的细菌个大、色浓, 活力十足;距青霉菌较 近的细菌个较小、色较 浅,活力较差;而最接 近青霉菌的细菌个最小、 色发白,显然已经死亡.
1、病毒的结构
衣壳与衣壳粒(蛋白 质构成,衣壳粒是 基本单位,1-6个多 肽构成,决定形态 抗原的特异性)
固氮微生物。
• ③对于硝化细菌来说,氨的功能有哪些?
既可作为硝化细菌最常用的氮源,也可作为能 源物质
生长因子
• 概念 • 来源
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N2、NH3、铵盐、硝酸盐、尿素、 牛肉膏、蛋白胨 动植物组织提取液
• 功能
提供合成蛋白质、核酸、酶的原料
?思考 ?
• 需要补充生长因子的原因
原生生物
草履虫
纤毛虫
微生物类群
主要特点 不具细胞结构,由核 酸和衣壳构成,均营 寄生生活
代表生物举例 噬菌体、烟草花叶 病毒、流感病毒等
病毒
单细胞,无核膜和多种 原核微生物 细胞器,代谢类型多样 真核生物,多细胞、单 细胞都有,腐生(如酵 真菌界 母菌、霉菌)、寄生 (引起人患皮炎的某些 真菌) 真核生物,单细胞, 原生生物界 代谢类型多样
细菌
细胞壁: 肽聚糖,保护 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质粒: 控制抗药性固氮抗生素形成) 核区(拟核) 未成形的细胞核
细 菌 的 结 构
基本结构
荚膜: 粘性 ,保护作用 特殊结构 鞭毛: 运动器官 芽孢: 细菌休眠体,对恶劣的 环境有抵抗力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 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 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 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的 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例 如,有的细菌的芽孢,煮沸3 小时以后才死亡。芽孢又小又 轻,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 宜(如温度、水分适宜)的时 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 个细菌
微生物 与 发酵工程
微
生
物
的
类
群
微
微
生
生
物
物
的
培
营养ຫໍສະໝຸດ 养基微 生 物 代 谢 产 物
微 生 物 代 谢 调 控
微 生 物 的 生 长
微
生
物
的
类
群
病毒界 (噬菌体、艾滋病毒)
微生物
约有10万种
原核生物界 真菌界
(细菌、放线菌、蓝藻)
(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原生生物界 (草履虫变形虫衣藻) 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通常 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的甚 至没有细胞结构.且体内一般不含有叶绿素.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
氮源
无机氮源
有机氮源 最常用氮源 功能
主要是铵盐、硝酸盐,还有N2、氨等 尿素、牛肉膏、蛋白胨等 铵盐、硝酸盐 主要用于合成核酸、蛋白质以及含 氮的代谢产物
?思考 ?
• ①对许多微生物来说,所需氮元素来源于 无机氮源还是有机氮源?
既可利用无机氮源,也可利用有机氮源。
• ②什么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
蓝藻、细菌、放 线菌、支原体
各种霉菌、酵母 菌、蘑菇等 草履虫、变形虫、 衣藻等
微
生
物
的
营
养
营养物质的种类
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思考 ?
• 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碳源的利用和能 量的来源的区别 • 利用某些微生物碳源的特殊性可解决哪些 环境污染、粮食危机等问题
– ①利用某些微生物以石油作为碳源的原理,治 理石油污染; – ②研究开发以纤维素、石油、二氧化碳等作为 碳源和能源的工业微生物,解决工业发酵用粮 与人们日常用粮的矛盾。
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
• 如何证明某种物质是某种微生物的生长因 子?
在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但缺乏某种物质 的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微生物不能生长或生长 极差,向培养基加入该种物质,微生物正常生长。
病毒
囊膜和刺突(蛋白质多 糖、脂类构成)
2、病毒的增殖:
活的宿主细胞中
2003年的春夏,注定要长久地留在我们 的记忆中,SARS这位不速之客突然降临,搅 动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人们从来没有像今 天这样关注生存空间里各式各样的病原体和 致病途径,并思考着由此带来的一切。从某 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疫病搏 斗的历史,人类生命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始 终受病毒侵扰而又不断阻击它们的过程。自 然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找到病毒、细菌等微 生物的踪迹,它们中的大部分对人类或其宿 主无害,只有少部分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引起 传染病,病毒就是其中最大的元凶。经历过 了SARS风波以后,人类至少学会了一点—— 态度决定一切!
细菌的菌落
定义: 单个或者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
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叫做菌落。
特征: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 功能:每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以
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无鞭毛的球菌,常形成较小较厚边 缘较整齐的菌落,有鞭毛细菌形成 大而扁平、边缘波浪或锯齿状菌落
放线菌的繁殖
放线菌没有有性繁殖,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形
式进行无性繁殖,成熟的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在 适宜环境里发芽形成新的菌丝体。
放线菌的营养类型
异养需氧型
大型真菌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酵母菌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
霉菌
青霉和曲霉 都是由很多的菌丝构成的 放线菌:
菌丝内没有横隔是单细胞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