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分析学习心得
模态分析有限元仿真分析学习心得

有限元仿真分析学习心得1 有限元分析方法原理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
还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有限元法是随着电子计算机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程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
20世纪50年代初,它首先应用于连续体力学领域—飞机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之中,用以求得结构的变形、应力、固有频率以及阵型。
由于其方法的有效性,迅速被推广应用于机械结构分析中。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有限元法从固体力学领域扩展到流体力学、传热学、电磁学、生物工程学、声学等。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的发展,有限元理论日益完善,随之涌现了一大批通用和专业的有限元计算软件。
其中,通用有限元软件以ANSYS,MSC公司旗下系列软件为杰出代表,专业软件以ABAQUS、LS-DYNA、Fluent、ADAMS 为代表。
ANSYS作为最著名通用和有效的商用有限元软件之一,集机构、传热、流体、电磁、碰撞爆破分析于一体,具有强大的前后处理及计算分析能力,能够进行多场耦合,结构-热、流体-结构、电-磁场的耦合处理求解等。
有限元分析一般由以下基本步骤组成:①建立求解域,并将之离散化成有限个单元,即将问题分解成单元和节点;②假定描述单元物理属性的形(shape)函数,即用一个近似的连续函数描述每个单元的解;③建立单元刚度方程;④组装单元,构造总刚度矩阵;⑤应用边界条件和初值条件,施加载荷;⑥求解线性或者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得到节点值,如不同节点的位移;⑦通过后处理获得最大应力、应变等信息。
结构的离散化是有限元的基础。
所谓离散化就是将分析的结构分割成为有限个单元体,使相邻单元体仅在节点处相连接,而以此单元的结合体去代替原来的结构。
如果分析的对象是桁架或者是刚架,显然可以取每一根杆作为单元,因为这一类结构就是由每一杆件相互连接而成;如果分析二维或是三维的连续介质,就要根据实际物体的形状和对于计算结果所要求的精度来确定单元的形状和剖分方式。
有限元基础学习心得

有限元基础学习心得一、问题:1、在开始安装软件时无法正常安装。
2、一些输入符号上的错误,如2.1e11,习惯上输入成了2.1ell,说明对物理意义并不是很清楚。
3、只是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往下走,不应该单纯只追求结果,应该要弄懂每一步都是什么意思。
但是现在做完之后根本不知道错在哪一步。
4、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坝体的载荷分布问题,应该是水深处压力,F应该修改为10000(0.45-X),这样计算的结果会合理一些。
5、英文界面的问题。
6、在操作时要细心,不能丢三落四,尽量独自完成练习,但是可以与同学做学习心得上的交流。
7、操作时不记得要经常保存。
8、对于有限元基本思想的理解不深(为什么要划分网格,ANSYS不是有限元分析的唯一软件)。
9、在生成几何模型时提前划分网格的一处有哪些,局部坐标系的用处有哪些。
二、建议1、希望老师可以推荐几本好的教材,学习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2、希望可以多安排一些上机练习,练习量比较少,进步不大。
(这样理论学习上应该会有很大提高。
)3、上机时指导更加详细一些,一些问题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4、讲课的速度开始时有些快,示范操作时速度慢一些,有一些同学可能会跟不上。
5、上课时多讲解一些操作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网格划分和结果显示,以及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的方法),增加一些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实例。
6、希望老师可以将软件及课程中出现的重要单词罗列出来,具体操作步骤的意义可以挑典型例题加以讲解,适当做一些总结。
7、希望老师可以在重要章节可以多重复几遍,加深印象。
8、建议老师安排同学们分组进行一些没有操作步骤提示的问题。
9、上机作业可能会存在抄袭现象。
10、对于用矩阵表达的一些公式的意义多加以讲解。
11、希望可以增加一些弹性力学的讲解。
12、希望老师能在作业每个操作步骤里添加一些解释性的说明。
13、希望可以多讲解一些船舶建模的基本方法以及它与桥梁建模之间的区别。
三、经验\感受:1、建议同学们在遇到问题时最好能记下来,积累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发动机连杆有限元分析总结心得体会

发动机连杆有限元分析总结心得体会
发动机连杆的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了解连杆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指标,在设计和优化连杆结构时提供技术支持。
在有限元分析中,我们可以对连杆进行静态和动态载荷分析,确定应力和变形分布,找出潜在的弱点和失效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提高连杆的可靠性和寿命。
在进行连杆有限元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应该选择合适的有限元模型,采用三维和四节点六面体单元可提高分析精度;
2. 确定载荷和边界条件,包括离心力、摩擦力、惯性力等,同时考虑各种工况下的载荷变化;
3. 设置材料模型和材料参数,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损伤指数等;
4. 分析应力应变分布情况,找出潜在的失效点,并对连杆进行优化改进;
5. 结果应该进行验证和修正,通过实验验证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结果应该进行优化和控制,保证满足设计标准和工作要求。
在连杆有限元分析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例如ANSYS、ABAQUS等。
同时,需要掌握有限元分析理论和技术,具备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连杆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优化连杆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
学习有限元ANSYS总结

学习ANSYS经验总结一学习ANSYS需要认识到的几点相对于其他应用型软件而言,ANSYS作为大型权威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过程,是一门相当难学的软件,因而,要学好ANSYS,对学习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学习者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对ANSYS分析结果能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可以说,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NSYS使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学习者不断摸索出软件的使用经验不断总结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学习ANSYS的方法上,为了让初学者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将ANSYS的学习紧密与工程力学专业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刚开始接触ANSYS时,如果对有限元,单元,节点,形函数等《有限元单元法及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话,那么学ANSYS 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觉还没入门,只是在僵硬的模仿,即使已经了解了,在学ANSYS之前,也非常有必要先反复看几遍书,加深对有限元单元法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力学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对许多基本概念的理解许多人基本上是只停留于一个符号的认识上,理论认识不够,更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比如一开始学ANSYS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钢材应输入一个多大的弹性模量是合适的。
而在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时,需要对相关参数的数值有很清楚的了解,比如材料常数,直接关系到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准确。
实际上在学ANSYS时,以前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力学理论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因而遇到有一定理论难度的问题可能很难下手,特别是对结果的分析,需要用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里面的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判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复习一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际上,适当的复习并不要花很多时间,效果却很明显,不仅能勾起遥远的回忆,加深理解,又能使遇到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有限元分析学习心得4页

有限元分析学习心得4页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值分析方法,应用广泛,用于对有限元几何体、材料特性下的力学问题进行分析。
本次学习课程对有限元分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总结如下:一、基本概念-(有限元几何和材料特性)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是有限元几何、材料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有限元是通过将实体几何体划分合理的有限个单元网格对实体进行建模,每个单元都对应一个建模精度较高的小空间,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建模量而不影响建模结果,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材料特性通常指的是材料的弹性模量、刚度、网表等特性,这样可以精准地模拟几何体的变形和力学特性。
二、假设-(连续性和对称性)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需要做出若干假设,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才能得到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以连续性和对称性为例,连续性假设假设单元间不同位置上的物理性质之间具有连续性,从而削减计算量;而对称性假设假设单元间的非线性应力分布形态具有对称性,这样可以使计算的有效性更高。
三、节点-(节点的设定和支座的条件)节点是有限元分析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步,节点是建模和计算时首先进行的一步,它可以说是模型研究的基石。
所谓节点,指的是几何体在三维空间中不同位置所对应的单点,节点的设定条件可以分为硬支座和弹性支座。
硬支座是节点位置固定,运动角度和位移量都为零;弹性支座则是节点位置具有可变性,它的位移量和角度自由可变,通常用于研究弹性体的力学特性。
四、有限元分析方法-(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有限元分析可以分为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两大类。
有限元法是建立在极限分析理论之上的,主要用于分析特定几何体的力学性能;有限差分法则是一种逐步积分的计算方法,用于分析广泛的物理场应用问题,如热流体流动以及电磁和声学仿真等等。
本次学习过程中,对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建模所需的假设、节点的设定以及有限元分析方法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希望以后在工程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分析基础的心得体会

有限元分析基础的心得体会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数值分析方法,它通过将复杂的连续体问题转化为离散的网格问题,利用数值计算的手段求解出结构的应力、变形等物理量。
在我学习有限元分析的过程中,我深感其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深入理解基本原理是学习有限元分析的关键。
有限元分析涉及到许多数值计算和结构力学的理论知识,我发现只有对这些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掌握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模型,了解其假设和适用范围,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正确的解释。
其次,熟练掌握有限元分析软件是必要的。
有限元分析软件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建立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求解。
熟练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在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过程中,我发现学习软件的使用手册、参加培训课程和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对于掌握软件的功能和特点非常有帮助。
此外,建立合适的模型是有限元分析的关键。
在实际工程问题中,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对结构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假设,以减少网格数量和计算复杂度。
其次,需要根据结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网格划分方法,以保证网格在结构中的分布均匀且能够充分考虑应力集中区域。
最后,根据实际工程问题的需要,确定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确保分析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最后,有限元分析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应用。
虽然有限元分析是一种理论和计算方法,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材料性质、加载条件和约束要求,对结构进行合理的建模和分析。
对于复杂的工程问题,可以通过改变边界条件、加载方式和结构尺寸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化设计,以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总结来说,学习有限元分析需要深入理解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分析软件、建立合适的模型和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应用。
有限元方法及软件应用学习心得

有限元方法及软件应用学习心得经过本学期学习有限元分析以及Patran的应用后,我对有限元分析以及该软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并能建议简单模型在patran上进行分析,并有以下学习心得:一、我对有限元分析的认识:1.1有限元分析的目的和应用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有限元分析是以克服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精度和准确定不足等问题),评价设计,优化设计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在现代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土建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应用日渐广泛。
1.2我了解到得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通过学习有限元分析的学习,我了解到“离散化”,“结点”,“结点位移“等多个概念以及有限元分析的主要思想。
所谓离散化就是讲要分析的连续体假想地分割成有限个单元所组成的组合体,简称离散化,通常我们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网格的划分。
常见的单元有:杆单元,梁单元,三角形单元,矩形单元,四边形单元,曲边四边形单元,四面体单元,六面体单元以及曲面六面体单元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选择的分割单元不同会影响分析得精度,以及分析文件的大小,所以选择一定要准确。
1.3有限元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有限元分析需要材料力学,震动力学等各种基础知识,由于基础知识的匮乏,所以认识不深刻,但对于结构体的整体动力方程:[M]{δ}+[C]{δ}+[K]{δ}={F}已经有一定基本认识。
二、有限元分析基本过程,以及认识2.1有限元分析得基本过程1)连续体离散化。
2)单元分析。
所谓单元分析,就是建立各个单元的结点位移和结点力之间的关系式。
3)整体分析。
整体分析是对各个单元组成的整体进行分析。
它的目的是要建立起一个线性方程组,来揭示结点外荷载与结点位移的关系,从而用来求解结点位移。
(添加约束使得矩阵正定)4)约束处理。
添加约束使得矩阵正定,是方程具有唯一解。
5)方程求解,计算单元应力。
2.2有限元分析过程的认识1.通过学习了解到,整体刚度矩阵的具有对称性,稀疏性,非零元素带状分布等特点。
有限元分析学习心得(大全5篇)

有限元分析学习心得(大全5篇)第一篇:有限元分析学习心得有限单元法学习心得有限元分析学习心得土木0903马烨军11 有限单元法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有一种数值解法。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ElementAnalysis)的基本概念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有限元分析后再求解。
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
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
有限元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通常为:有限单元法学习心得某种方法给出单元各状态变量的离散关系,从而形成单元矩阵(结构力学中称刚度阵或柔度阵)。
为保证问题求解的收敛性,单元推导有许多原则要遵循。
对工程应用而言,重要的是应注意每一种单元的解题性能与约束。
例如,单元形状应以规则为好,畸形时不仅精度低,而且有缺秩的危险,将导致无法求解。
有限单元法学习心得端处,单元的形变很小,单元的位移主要是由于其他单元发生形变而引起的刚体位移。
因此,为了正确反映单元的位移形态,唯一模式必须能反映该单元的刚体位移。
(2)位移模式必须能反映单元的常量应变。
每个单元的应变一般总是包含着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该单元中各点的位置坐标有关的,是各点不相同的,即所谓变量应变。
另一部分是与位置坐标无关的,是各点相同的,即所谓常量应变。
而且,当单元的尺寸比较小时,单元中各点的应变趋于相等,也就是单元的形变趋于均匀,因而常量应变就成为应变的主要部分。
因此,为了正确的反映单元的形变状态,位移模式必须能反映该单元的常量应变。
(3)位移模式应当尽可能反映位移的连续性。
在连续弹性体中,位移是连续的,不会发生两相邻部分互相脱离或互相侵入的现象。
为了使得单元内部的位移保持连续,必须把坐标模式取为坐标的单值连续函数。
为了使得相邻单元的位移保持连续,就不仅要使它们在公共结点处具有相同的位移时,也能在整个公共边界上具有相同的位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元分析学习心得
土木0903马烨军11
有限单元法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有一种数值解法。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Element Analysis)的基本概念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有限元分析后再求解。
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
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
有限元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通常为:
第一步:问题及求解域定义:根据实际问题近似确定求解域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区域。
第二步:求解域离散化:将求解域近似为具有不同有限大小和形状且彼此相连的有限个单元组成的离散域,习惯上称为有限元网络划分。
显然单元越小(网络越细)则离散域的近似程度越好,计算结果也越精确,但计算量及误差都将增大,因此求解域的离散化是有限元法的核心技术之一。
第三步:确定状态变量及控制方法: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通常可以用一组包含问题状态变量边界条件的微分方程式表示,为适合有限元求解,通常将微分方程化为等价的泛函形式。
第四步:单元推导:对单元构造一个适合的近似解,即推导有限单元的列式,其中包括选择合理的单元坐标系,建立单元试函数,以
某种方法给出单元各状态变量的离散关系,从而形成单元矩阵(结构力学中称刚度阵或柔度阵)。
为保证问题求解的收敛性,单元推导有许多原则要遵循。
对工程应用而言,重要的是应注意每一种单元的解题性能与约束。
例如,单元形状应以规则为好,畸形时不仅精度低,而且有缺秩的危险,将导致无法求解。
第五步:总装求解:将单元总装形成离散域的总矩阵方程(联合方程组),反映对近似求解域的离散域的要求,即单元函数的连续性要满足一定的连续条件。
总装是在相邻单元结点进行,状态变量及其导数(可能的话)连续性建立在结点处。
第六步:联立方程组求解和结果解释:有限元法最终导致联立方程组。
联立方程组的求解可用直接法、选代法和随机法。
求解结果是单元结点处状态变量的近似值。
对于计算结果的质量,将通过与设计准则提供的允许值比较来评价并确定是否需要重复计算。
简言之,有限元分析可分成三个阶段,前处理、处理和后处理。
前处理是建立有限元模型,完成单元网格划分;后处理则是采集处理分析结果,使用户能简便提取信息,了解计算结果。
为了能从有限单元法得出正确的解答,就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方面的条件:
(1)位移模式必须能反映单元的刚度位移。
每个单元的位移一般总是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本单元的形变引起的,另一部分是与本单元的形变无关的,即刚体位移,它是由于其他单元发生了形变而连带引起的。
甚至,在弹性体的某些部位,例如在靠近悬臂梁的自由
端处,单元的形变很小,单元的位移主要是由于其他单元发生形变而引起的刚体位移。
因此,为了正确反映单元的位移形态,唯一模式必须能反映该单元的刚体位移。
(2)位移模式必须能反映单元的常量应变。
每个单元的应变一般总是包含着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该单元中各点的位置坐标有关的,是各点不相同的,即所谓变量应变。
另一部分是与位置坐标无关的,是各点相同的,即所谓常量应变。
而且,当单元的尺寸比较小时,单元中各点的应变趋于相等,也就是单元的形变趋于均匀,因而常量应变就成为应变的主要部分。
因此,为了正确的反映单元的形变状态,位移模式必须能反映该单元的常量应变。
(3)位移模式应当尽可能反映位移的连续性。
在连续弹性体中,位移是连续的,不会发生两相邻部分互相脱离或互相侵入的现象。
为了使得单元内部的位移保持连续,必须把坐标模式取为坐标的单值连续函数。
为了使得相邻单元的位移保持连续,就不仅要使它们在公共结点处具有相同的位移时,也能在整个公共边界上具有相同的位移。
这样就能使得相邻单元在受力以后局部互相脱离,也不互相侵入,因而代替原为连续弹性体的那个离散化结构仍然保持为连续弹性体。
不难想象,如果单元很小很小,而且相邻单元在公共结点处具有相同的位移,也就能保证它们在整个公共边界上大致具有相同的位移。
但是,实际计算时,不大可能把单元取得如此之小,因此,我们在选取位移模式时,还是应当尽可能使他反映位移的连续性。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为了有限单元法的解答在单元的尺寸逐步
取小时能够收敛于正确解答,反映刚体位移和常量应变是必要条件,加上反映相邻单元的位移连续性,就是充分条件。
有限单元法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功能如此强大,前景是很美好的,是值得我们好好用心学习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