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

1. 认读字词。

- 读一读这些生字词: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

这些都是与户外活动相关的物品。

-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认读,如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等。

2. 字形与字义。

- “套”:半包围结构,上面是“大”,下面是“长”字少一撇。

可以通过“一套衣服”“一套文具”等词语来理解它作为量词的用法,这里表示一整套的东西,像“手套”就是一整套用来保护手的东西。

- “帽”:左右结构,左边是“巾”,表示与布有关,右边是“冒”。

帽子就是用布或者其他材料做成戴在头上的东西。

- “登”:上下结构,上面是“癶”,下面是“豆”。

“登山鞋”是专门用于登山的鞋子,“登”有向上爬的意思。

- “裤”:左右结构,左边是“衤”,表示与衣服有关,右边是“库”。

“运动裤”是适合运动时穿的裤子。

- “图”:全包围结构,里面是“冬”和“一”。

“地图”是一种描绘地球表面或局部地区的图形。

- “壶”:上下结构,上面是“士”,下面是“业”和“皿”。

“水壶”是用来装水的容器。

- “帐”:左右结构,左边是“巾”,右边是“长”。

“帐篷”是一种可以在户外遮风挡雨、居住的临时设施。

- “篷”: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因为帐篷最初是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下面是“逢”。

- “指”:左右结构,左边是“扌”,右边是“旨”。

“指南针”是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指”有指向的意思。

- “针”:左右结构,左边是“钅”,表示与金属有关,右边是“十”。

3. 拓展词汇。

- 根据这些物品可以拓展相关的词汇,如“防寒手套”“鸭舌帽”“高帮登山鞋”“宽松运动裤”“世界地图”“保温水壶”“野外帐篷”“磁性指南针”等。

二、字词句运用。

1. 读一读,体会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 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非常、格外的意思)-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与众不同,不普通的意思)-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语文园地(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PPT课件

《语文园地(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PPT课件
入了梦乡。一觉(jià√o jué)醒来,百灵鸟护士进来问:“睡得好吗?”牛伯伯高兴地说:“好
长时间没有美美地睡上一觉了,你们给我施了什么魔(mó)法?” “哪有什么魔法呀,还记得我们给你放音乐听吗?音乐能使你放松神经,促进血管、内
分泌(mì)系统正常工作,对各种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呢! ”
基础巩固
1. 这篇短文共有( 3 )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共有( 3 )句话。
基础巩固
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t zh ēng
ǐ
ào éng ié ēn
基础巩固
二、照样子,写一写。 1.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 开大会。 _平_常__我__在_教__室__里__写_作__业__,在___大__树_下__看__书__,在 _操__场__上__做__运_动___,在__广__场_上__跳__舞__、___唱__歌___、__散__步___。 2. 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_放__学__了__,有时候__我__走_路__回__家___,有时候_我__坐__车__回__家____。
2. 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 我会填。
轻柔的( 音乐 ) ( 高兴 )地说
( 美美 )地睡
( 闭上 )眼睛
( 听着 )音乐
( 进入 ) 梦乡
举一反三
六、我会连线。
基础巩固
三、按笔顺规则认真写一写。
基础巩固
四、我会联系课文填空。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 遥 知 不是雪 , 为有 暗香来 。
基础巩固
五、课外拓展阅读。
牛伯伯年纪大了,他的身体不好,经常失眠。他的儿女们把他送进了“音乐(y√uè lè)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
我在读书时, 常常读到一些很 有新鲜感的语句。
(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 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看到这样的语 句,我会多读几遍, 然后抄写下来。
(2)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 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交流平台
(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 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 课文。
更好的表达句子的意思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2)表达的是孙中山背书时的感受,所以“一点儿也不懂” 这个部分要重读。
更好的表达句子的意思
孙中山笑 了笑,说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 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3)表现了孙中山不怕挨打、敢于提问的精神,要用坚定 的语气来读,重读“不懂就要问”“挨打”等词句。
6.他经常(
7.刚才还(
),像个疯子。
)的歹徒,三两下就被王警官制服了。
摇头晃脑
眼疾手快
8.雅克(
)地用体部位的成语还有哪些?
肝胆相照 左膀右臂 花拳绣腿
口是心非 交头接耳 油嘴滑舌
词句段运用
先想一想这些句子的意思,再自己尝试读一读,练一练。
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更好的表达句子的意思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1)写的是“我”天马行空的想法,因此“真的”“地下 的学校里”要重读。 此外,“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是一个长句子,朗读时还要注意好停顿。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所见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清)袁枚
振:振荡。说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牧童的歌声嘹亮。 欲:想要。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捕:捉。 鸣:叫。
诗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 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日积月累
创作背景: 《所见》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放牛的小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贾岛《寻隐者不遇 》
日积月累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zhèn yuè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是清代文 人袁枚所作。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 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 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更好的表达句子的意思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2)表达的是孙中山背书时的感受,所以“一点儿也不懂” 这个部分要重读。
更好的表达句子的意思
孙中山笑 了笑,说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 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3)表现了孙中山不怕挨打、敢于提问的精神,要用坚定 的语气来读,重读“不懂就要问”“挨打”等词句。
骑着牛,大声地唱着牧歌,大概是想捕捉那 只鸣叫的蝉吧,忽然停止了歌声,站立在柳 树旁。这一切叫袁枚看见了,袁枚就写了一 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 是袁枚亲眼看到的。
日积月累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8),清代诗论
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 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 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 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 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含作文)全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含作文)全解

我们的课余生活 ——口语交际
什么叫课余生活?
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生 活,在上学读书以外的时间 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比如:下课 放学 周末 寒假 暑假
课余生活有哪些呢?
1、游戏娱乐活动:比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老鹰捉小鸡”…… 2、个人兴趣爱好,如:小书迷(买书、看书); 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鱼 鸟);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 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3、家务劳动方面:比如洗衣服、洗碗、做饭、 打扫卫生…… 4、课余辅导训练,如:绘画、舞蹈、写作、打篮 球、跆拳道……
我的课余生活过得很快乐,_____使我学 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懂得了 _____________。
美文欣赏
学舞蹈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学舞蹈,让我的生活 充满了快乐。 记得第一天上舞蹈班,没进门我就兴奋不已了,因为 我最喜爱跳舞,也许这是女孩的天性吧!刚开始老师教的 动作都非常简单,很容易就能学会,我感觉学舞蹈真轻松 呀!慢慢地,学习的动作有了难度,有时一个动作练了好 几遍也做不好,我真有点想放弃,不学算了。老师仿佛看 出了我的心思,便鼓励我说:“不要着急,学舞蹈要慢慢 来,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跳的很好的。”我终于恢复了信心, 加倍努力练习。就这样,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做的动 作离老师的要求越来越近了,还在小区演出中得了奖呢! 学舞蹈不但使我学会了欣赏美、表现美,而且使我变 得坚强,让我拥有了战胜困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头发散乱 稚子:小孩子 垂纶:钓鱼 莓苔:青苔 映:遮掩 遥:远远的 应:回答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自读古诗,要求: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件

【点拨】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把东风当作人来写,
仿写时要注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完成练习。
摇_____头_晃_____脑_
披____头__散____发__
提_____心_吊_____胆_
张____牙__舞____爪__
口_____干_舌_____燥_
提示标记边疆小学的特点,第(3)句提示标记背诵的方式。
3. 你知道下面这些响亮的名字是什么兴趣小组吗?连一连。
黑白棋社
航模小组
鲲鹏航模队
篮球小组
探索者小队
手工小组
篮球侠
围棋小组
巧手剪纸组
科普小组
【点拨】围棋分黑白二子,故连“黑白棋社”;“鲲 鹏”指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鹏鸟, 结合关键词“航模队”,可知连“航模小组”;“探 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故连“科普小组”; “篮球侠”与篮球有关,故连“篮球小组”;“剪纸” 是一种手工艺术,故连“手工小组”。
【点拨】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联系上句“意欲捕 鸣蝉”可知,牧童想要捕蝉。本题选B。
4. 照样子,将下列词语填在诗句后面的括号里。 神情专注 无忧无虑 天真活泼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悠然自得 ) 歌声振林樾。( 无忧无虑 ) 意欲捕鸣蝉,( 天真活泼 ) 忽然闭口立。( 神情专注 )
【点拨】 本题考查词语积累和书写的能力。注意不要写
错别字。
2. 课文中的句子真有趣!我会背,还会填。 (1)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__跑__出__来___, 在绿草上____跳__舞__,___狂__欢___。 (2)窗外十分安静,树枝____不__摇__了_,鸟儿____不__叫__了_, 蝴蝶___停__在_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___读__课__文_。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三篇】

这次⼝语交际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个组成部分。

这⼀组课⽂向⼤家展⽰了不同民族的、居住在不同地⽅的⼩朋友丰富多彩的课余⽣活。

课余⽣活往往能引起学⽣的共鸣,因为它同样是我们⾃⼰的⽣活。

⼩编整理了⼩学三年级上册语⽂《语⽂园地⼀》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学三年级上册语⽂《语⽂园地⼀》教案【学习⽬标】 1、交流⾃⼰前⼀阶段的课余⽣活。

交流时做到态度⾃然、⼤⽅,表达流利,内容⽐较充实。

向课余⽣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今后的课余⽣活,且认真执⾏计划。

2、习作介绍⾃⼰的课余⽣活,写好后读给⽗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些多⾳字的不同读⾳,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识字⽅法。

5、熟读背诵古诗《⼩⼉垂钓》。

6、积极参与展⽰活动,精⼼准备采⽤的⽅式展⽰⾃⼰的课余⽣活。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展⽰活动前,师⽣共同设计布置展⽰区域,陈列展⽰物品。

【教学过程】第⼀课时⼝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活 1、通过这⼀组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学孩⼦的课间活动,与苏联⼩朋友⼀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睹了槐乡孩⼦爬上⾼⾼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计划,这⼀阶段的课余⽣活充实⽽⼜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组,在组内展⽰各⾃的课余⽣活记录本,交流⾃⼰前⼀阶段的课余⽣活:⾃⼰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⑴ 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⑵ 可以讲讲在⽼师指导下进⾏的⼩制作、⼩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⑶ 可以讲讲⾃⼰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⑷ 可以讲讲⾃⼰在兴趣爱好、个⼈特长项⽬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⑸ 可以讲讲⾃⼰随同学伙伴或家⼈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位优秀代表进⾏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⑴ 就刚才⼏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谁的课余⽣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活项⽬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课余⽣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三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优秀12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三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优秀12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三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优秀12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有名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如下是作者爱岗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12篇较新三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三年级《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篇一语文园地的教学一直是我的弱项,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我才接触,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

今天我对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尝试着进行了改进教学,下面是我所反思的教学心得。

一、“我的发现”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说话,训练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然后,同桌反过来说:“我发现剪刀像……”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说话,在反复说话中内化语言,实现语文的实践性。

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想一下,在你们的生活中你还有什么这样的发现?能不能也这样说一说?语文教学要求要结合学生的经验世界,走进大语文的世界,培养学生的素养。

从书本中提供的范例,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由于前面的环节做得较好,下面这个环节,学生都能顺利联想出来。

如:大树──战士圆月──玉盘弯月──小船柳条──辫子孔雀的尾巴──扇子大象的腿──柱子眼睛──星星学校的草坪──地毯应该说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比较成功的。

每个语文园地的一个教学环节都是“我的发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能包办。

应该多利用教材,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打好基础。

二、“读读认认”部分以前,我一直采用唱儿歌的方式来教学,让学生唱熟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简单,老师也很轻松。

可是我发现效果并不怎么好。

学生是背的很熟,可是不会运用。

如:才加木字旁还是材,木材的材。

如此把每个字都背住。

现在,我采用学课文时的认字方法来记,让学生把每个字都做成卡片,然后,在发现规律、粗略认读后,让学生以打牌游戏的形式来记住它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 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词句段运用
摇头晃脑 张牙舞爪
披头散发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眼疾手快
பைடு நூலகம்
手忙脚乱
口干舌燥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 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 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
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黑白棋社
日积月累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袁枚亲眼看到的。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 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 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 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鸣:叫。
(7)立:站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 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 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 在树旁。
创作背景:
《所见》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放牛的小孩骑着
牛,大声地唱着牧歌,大概是想捕捉那只鸣叫的
蝉吧,忽然停止了歌声,站立在柳树旁。这一切
叫袁枚看见了,袁枚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
再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