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护理1.2

合集下载

口腔修复科的护理配合工作中应用四手操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口腔修复科的护理配合工作中应用四手操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口腔修复科的护理配合工作中应用四手操作的临床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09-16T03:49:30.144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6期作者:陈小丽范林莉康忠玲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科的护理配合工作中应用四手操作的临床效果陈小丽范林莉康忠玲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科的护理配合工作中应用四手操作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由医师单独操作,观察组50例,行四手操作护理配合。

比较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为4.00%,远低于对照组的16.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严控口腔感染、咬合疼痛等不良反应,值得广为运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临床效果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食物多样化的影响下,口腔疾病患者数量以较快的速度在增加,社会公众愈发重视口腔健康,口腔修复治疗较为复杂,只有在全面、高效的护理配合中,才能使口腔修复效果得到可靠保障、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最小[1]。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四手操作护理配合的运用成果,详细见以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象是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100例患者经计算机随机表法均分为观察、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75岁,平均(54.65±4.11)岁。

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2~78岁,平均 (55.18±4.09)岁。

简单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由医师单独操作;观察组行四手操作配合护理:(1)预备护理:术前和患者交谈,把握其心态波动,将口腔修复优势耐心详细的告知患者,让其了解修复成功比例,让其无需为疗效过度担忧。

口腔修复操作规范标准

口腔修复操作规范标准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修复分册. .目录(一)嵌体1(二)部分冠3(三)金属全冠6(四)烤瓷熔附金属全冠10 (五)瓷全冠17(六)树脂全冠/临时冠21 (七)桩核冠24(八)金属固定桥31(九)烤瓷固定桥38(十)全瓷固定桥39(十一)贴面40(十二)可摘局部义齿43(十三)全口义齿48(十四)磁性固位体义齿57(十五)精密附着体义齿58(十六)套筒冠义齿62(十七)义齿修理65(一)嵌体【适应证及临床注意事项】牙体缺损经牙体预备后,当剩余牙体组织可以耐受功能状态下的各向力而不致折裂并能为嵌体提供足够固位形时,则为嵌体修复的适应证.一般来说能用充填体修复的牙体缺损都是嵌体的适应证。

与充填体相比嵌体具有以下优越性:1.嵌体可以更好地恢复咬合接触关系.2.嵌体可以更好地恢复邻面接触关系。

3.嵌体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

【不足之处及临床注意事项】1.牙体预备量较充填体大。

当龋损范围相同时,需要比充填洞形去除更多的牙体组织,而小范围龋坏或Ⅰ类洞缺损时采用充填法则更能体现牙体保存修复的理念.2.嵌体边缘线长易发生继发龋。

当临床牙冠低、龋坏率高、缺损大、牙体薄弱时均不适合选用嵌体.3.嵌体比全冠固位力差。

当受力大、磨耗重或有磨牙症时不适合选用嵌体。

4.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抗折性能差,不适宜选择嵌体修复的情况,可考虑高嵌体、全冠或桩核冠修复.5.导热率高的金属嵌体不适合深龋患牙的修复,由于金属的导电性,金属嵌体修复时应避免对颌牙存在异种金属.【操作程序及方法】1.牙体预备①检查患者牙体缺损情况,拍X线片判断缺损部位的大小、位置以及牙髓情况、髓角位置,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及嵌体设计。

②去尽腐质:将感染坏死的牙体组织彻底去除,脱矿层为避免露髓可适量保留.③洞形由缺损适当预防性扩展,包括邻近的点隙、发育沟等,使洞缘位于健康的牙体组织内,并且离开咬合接触点1mm。

④洞型无倒凹,底平、壁直,洞的深度应〉2mm.⑤所有轴壁保持平行或牙合向外展小于6°。

最新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最新版)

最新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最新版)

123456789101112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目录2829第一节诊疗工作卫生操作流程规范 (1)30第二节口腔科体检操作规范 (6)31第三节口腔科门诊病人的护理操作规范 (7)32第四节口腔科四手操作范 (17)33第五节口腔修复操作规程--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20)343536373839404142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7第一节诊疗工作卫生操作流程规范6869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701.1收集711.1.1 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

在收取72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科73别。

741.1.2 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75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761.1.3 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77收取、发放登记表。

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致无误。

781.2 分检、毁形791.2.1 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检,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80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811.2.2 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 82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机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

如遇传染病(肝83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 84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851.2.3 传送86a、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污87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指消毒、清洗、干燥、检验、88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称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

口腔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

口腔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

口腔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牙种植是指将无机的异体材料锚固在颌骨内,为缺失的修复体提供支持和固定,口腔种植已从早期简单的临床实验,发展到涵盖组织学,解剖学,生物学,生理学,材料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等等一系列不同的领域。

广泛地被医生及患者认可,其修复的优越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提高种植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均需要精心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

现如下:1围手术期护理1.1术前护理1.1.1做好术前解释沟通。

目前种植修复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但许多患者对于这一修复方式知之甚少。

术前可对于种植治疗通过图片,模型等方式的讲解,让患者了解种植修复的优越性和具体操作步骤,治疗周期,过程,方法,手术中的感受,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的预后情况,使患者对种植修复得到全面的了解及认可。

1.1.2术前一般检查:根据缺牙部位及骨组织条件配合医生完善术前一般检查,对于种植区域进行摄片及口腔局部检查,确定完善的手术及修复方案,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及重要性。

1.1.3术前全身检查:配合医生完善术前血液检查,根据患者自身身体条件按要求行相关的种植前身体检查,并告知患者检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种植治疗,使手术顺利进行。

1.1.4术前健康宣教:①告知患者术日不必禁食,正常饮食后来院行种植手术,忌食刺激性的食物。

②术日穿低领的衣服,可充分暴露手术区域。

③告知患者戒烟戒酒,以达到良好的预后。

④告知患者术前进行牙周洁治治疗,防止术后并发症。

1.2术中护理1.2.1促进患者舒适。

调节椅位使患者取舒适的仰卧位,由于手术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尽可能调节椅位至患者舒适状态,必要时腰部可垫软枕支撑,使患者在术中减轻疲劳感和不适感。

可播放轻音乐,以次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

对于全身条件较不理想或过度紧张的患者可配合麻醉医生做好麻醉和监护工作,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防止意外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实施浓缩生长因子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实施浓缩生长因子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实施浓缩生长因子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收纳5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病人中有26例为上颌前牙唇侧凹陷,32例为上前牙缺失或缺损,病人均伴有牙槽骨缺损及骨损失,采用浓缩生长因子(CGF)辅助的骨组织再生手术(GBR),并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加强临床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

结果总共植入76颗种植体,其中2颗种植体发生脱落,其余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情况良好。

种植体成功率为97.37%(74/76),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且牙体美观,病人满意度良好。

结论CGF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能够促进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加速手术切口愈合,而在种植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病人精心护理,能够确保种植手术的顺利完成,有利于预后向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浓缩生长因子;口腔种植修复术;骨组织再生手术;护理配合浓缩生长因子的发现为口腔种植修复手术提供了更加优质、安全的植牙修补生物材料。

CGF包含各类丰富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对刺激组织再生、加速伤口愈合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推崇的植牙生物材料[1]。

近年来,关于CGF在口腔种植骨缺损修复的研究成为口腔医学上的一大热点,备受再生医疗领域研究者的关注[2]。

为探讨更加有效的口腔种植修复术,本研究收纳58例牙槽骨缺损或骨损失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CGF与GBR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同时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均给予病人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要求进行植牙修复手术的病人,按照盲选原则抽取58例病人,58例病人中有26例为上颌前牙唇侧凹陷,32例为上前牙缺失或缺损,均伴有牙槽骨缺损与骨损失。

58例病人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23岁~45岁(34.2岁±7.17岁)。

58例病人口腔黏膜均无红肿、溃烂等情况,对此次研究已向病人详细说明,病人知情,自愿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2017最新版)

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2017最新版)

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节诊疗工作卫生操作流程规范,,,,,,,,,1第二节口腔科体检操作规范,,,,,,,,,,,,6第三节口腔科门诊病人的护理操作规范,,,,,,,7第四节口腔科四手操作范,,,,,,,,,,,,17第五节口腔修复操作规程-- 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20第一节诊疗工作卫生操作流程规范第一步:手机/ 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1.1 收集1.1.1 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 器械。

在收取过1.1.2 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科别。

1.1.3 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1.1.4 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放登记表。

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致无误。

1.2 分检、毁形1.2.1 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检,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1.2.2 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 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机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

如遇传染病(肝1.2.3 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 的84 消毒液隔离浸泡30 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1.2.4 传送a、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指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称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

)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b、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

第二步:清洗消毒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 消毒机前,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方法研究

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方法研究

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方法研究口腔黏膜炎(oral mucoitls,OM)是指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的一类炎症和溃疡反应,表现为口腔黏膜的轻度感觉异常、多发红斑、融合性溃疡和出血性损伤,是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1]。

OM的发生率在接受高剂量化疗药物、头颈部放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预处理的患者中高达90%~100%[2]。

由于口腔不适、疼痛、咀嚼及吞咽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营养的摄入及放化疗的顺利进行,甚至拒绝继续治疗,因此积极防治口腔黏膜炎至关重要。

为了预防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及降低其反应程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预防护理1.1治疗口腔基础疾病化疗开始前,应先请牙科医生会诊,检查患者口腔情况,治疗龋齿,修复破损的牙齿或义齿。

1.2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可以保持口腔清洁,降低口腔内的细菌数,降低疼痛和出血,防止感染,但口腔护理包含的要素、方法、频率仍没有统一的标准。

尽管缺乏有关口腔护理对口腔黏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但其对口腔黏膜炎的防治作用还是得到认可。

护士在进行口腔护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是关键,抗菌漱口液具有预防和杀菌作用,放化疗患者防治口腔黏膜炎常用的漱口液包括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商品名:口泰)、0.05%醋酸氯己定溶液(商品名:洗必泰)、聚维酮碘漱口液等,最近的国外文献报道[3],三氯生漱口液可以有效降低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而且帮助放疗早期口腔黏膜炎的症状逆转。

国内研究发现饱和盐水含漱使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的破损发生率和破损的严重程度降低[4],而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漱口水不建议用于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的预防[5]。

此外,国内文献报道的自制漱口液很多,但缺乏良好的研究设计确定其疗效,因此还需要循证医学的证据。

1.3雾化吸入通过超声雾化器可迅速使药液形成雾粒,随送风装置产生的气流经送雾管直接到达患者口腔黏膜,吸收面积大,易进入黏膜表皮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使口腔湿润。

老年人口腔保健的价值研究

老年人口腔保健的价值研究

老年人口腔保健的价值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口腔问题也是不容小视的。

据统计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达到1.44亿人,因此关注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与健康,是口腔医疗事业的重点关注;现在老年人会出现一些疾病,比如口腔健康的问题。

关键词:口腔护理口腔保健老年人口腔健康【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10-01老年人的口腔问题,老年人一般会患有口腔疾病,口腔疾病的护理;口腔卫生以及口腔的保健,是和老年人口腔疾病紧密相关的。

检查口腔卫生和护理[1],口腔护理和口腔治疗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1关注老年人口腔修复和护理1.1口腔修复前的护理。

护理人员在给老年人护理前,会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沟通;然而在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治疗时要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分析,而老年患者在医院就医时,最先接触的就是护理人员,而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往往影响着患者会给患者带来信心和安全感;这样就可以让患者取消焦虑和不安恐惧,而接受护理人员的检查和治疗。

1.2修复中的护理。

在治疗中一定要详细的询问患者的过敏史,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病史;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糖尿病患者有口腔疾病的患者高达87.3%,大约为正常人口腔疾病患者的2—3倍。

因为老人行动会不方便,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躺在治疗椅上,保持最舒适的治疗过程;老年人患口腔疾病的比率较高,在修复治疗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

1.3口腔修复后的护理。

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和详细的向患者介绍义齿,义齿佩戴方法以及应该注意事项,初次佩戴义齿者不宜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避免义齿松动易脱落。

初次佩戴义齿者往往会说话不清,感觉有异物在口中会不习惯[2];但是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戴一段时间就会慢慢习惯。

然而在佩戴义齿时一定要保持口腔内的卫生;义齿不戴时要将其浸泡在凉的清水中,不要放在干燥的环境下。

1.4健康的宣传和教育。

老年人通常会患有听力差,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情况;从而使得老患者和护理人员,在沟通的过程中存有一定难度;护理工作者和患者之间要建立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更好的帮助老年患者治疗口腔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口腔印模的护理
(一) 流程图
素质要求仪表端庄,符合专业素质要求,熟悉口腔印模的护理操作步骤及其过程中感染控制方法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明亮、安全,牙椅功能正常
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文化背景,饮食情况,健康史,过敏

评估口腔局部症状:牙齿缺失、缺损情况,牙齿排列情况,口腔卫生状况心理:就诊目的,对治疗的期望值
知识:对费用的了解情况,对印模过程的了解及配合程度
个人防护:标准预防,操作前戴手套
病人准备:头套一胸巾一杯一递纸巾一漱口一术前健康指导--诊疗体位
准备--护目镜
术前护理常规准备与查对:防污膜一查对用物消毒有效日期一摆放检查基本器械
一安装手机---三用枪工作头一吸唾管
印模物品准备与查对:托盘、调拌橡皮碗,调拌刀,印模材料并查对名
称、有效期、密封保存情况,调拌用自来水,必要时备
弯盘、胶布托盘粘结剂
托盘选择:按牙弓大小、形态、高低、失牙数量和部位选择适合托盘、
托盘边缘绕胶布、涂托盘粘结剂
材料调拌:遵医嘱选用印模材料、按比例取适量的水和粉、调拌刀碗
平面接触、开始20秒轻调、然后增加调拌速度为200转/
分、直至奶油状,材料均匀、表面光滑、无气泡,时间约
45秒
术中护理上托盘:材料刮于橡皮碗一侧、挤压排气,上颌托盘:材料成团由后向
前堆放;下颌托盘:材料成条由一端向另一端旋转盛入。

量适
中,表面光滑
协助医生口内印模:嘱病人用鼻吸气,用口呼气(不适举左手示意),
递上托盘、协助医生口内印模、待材料完全凝固后
从口内取出
阴模处置:阴模登记密封运送到灌模室、流动水下冲洗、消毒后立即灌

病人护理:牙椅复位一递上面镜,协助擦干净病人脸部渣屑
整理用物:撤围巾一防污膜一头套一冲洗痰盂一冲洗排水管道一弃吸
唾管、水杯、三用枪工作头一手机(冲洗手机管道30s)一
治疗盘及器械(可重复使用器械椅旁清洁、分类放置)—更
换手套一清洁、消毒印模车物品一归位术后护理清洁消毒:从洁到污为原则。

取消毒液一工作手柄接头一手接触处一
牙椅污染处一排水管道接头一痰盂外周及痰盂内渣屑一弃手套洗手(六步洗手法)一弃去口罩
口腔保健知识
健康指导印模后健康指导
预约复诊时间及解释按时复诊的重要性
(二)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三)健康指导
1.术前健康指导
(1)根据治疗计划向病人口腔印模的作用、步骤,使病人理解印模全过程,积极配合印模。

(2)指导病人在印模前练习用鼻深吸气,口哈气,头微低,减轻印模时会厌反射,以减少不知,预防呕吐发生。

(3)印模过程如有不知则举左手示意,不能随意讲话及转动头部,以免印模材料松动移位,影响模型精确度。

2.术后健康指导
(1)预约复诊时间,嘱病人按时复诊,因为长时间不制作修复体的模型容易变形磨损,影响修复质量。

(2)口腔健康知识宣教。

(四)注意事项
1.术前检查牙椅功能4,确保安全。

口腔修复病人老年者较多,术前应检查牙椅升降功能,
注意老年病人上落牙椅的安全。

2.根据不同的年龄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

幼儿取模应注意心理特点,多鼓励,边操作边
与幼儿交谈,分散注意力,取得合作;青少年正畸取模,热情、耐心解释,取得主动配合;老年人接受能力较差,耐心解释,多给予关爱。

3.印模用的橡皮碗、调拌刀、托盘等物品应彀消毒水平,操作过程有防止交叉感染措施。

4.托盘选择应根据病人牙弓大小、形态、高低、失牙数量和部位选择合适托盘。

托盘边缘
应有反折叠,或托盘边缘环绕胶布,无孔托盘印模前应涂上托盘粘结剂,防止脱模。

5.预防及处理印模时的呕吐。

当病人(如幼儿、青少年、咽炎者)印模时易引起咽反射,
可适当减少材料的流动性,必要时减少托盘后部材料用量,转移病人注意力,防止呕吐发生;病人呕吐发生时用弯盘呕吐物,给予病人安慰,喝温开水,及时清除牙椅及痰盂内外的呕吐物。

6.藻酸盐粉剂印模材料应严格按商品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粉、水比例按商品要求计
量;调和时间应准确,调和时间不足,会使印模强度下降;调和时间过长,会破坏凝胶同样造成强度下降。

临床上不能用改变调和比例的方式去改变材料的凝固时间。

7.根据修复治疗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印模材料。

工作模型选择硅胶类或优质藻酸盐类,对颌
模型多选择藻酸盐类;高精度修复体,如种植义齿等,应选择硅胶类印模材料。

8.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固化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常温下调拌时,其固化时间一般为3~5分钟,
如果室温过高,其化学反应加快,其固化时间变短,反之则加快。

临床上可通过调拌用水温度控制印模材料固化速度,室温25℃为宜。

9.为保证印模精确,应待材料完全凝固后从口腔内取出,阴模密封运送到灌模室,流动水
下冲洗、消毒后立即灌模。

10.用毕的印模材料加盖密封并登记,干燥、阴凉的环境保存,以避免印模材料污染及受潮。

二、口腔修复体粘固的护理
(一) 流程图
素质要求仪表端庄,符合专业素质要求,熟悉修复体粘固的护理操作步骤及粘
固过程中感染控制方法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明亮、安全,牙椅功能正常
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文化背景,饮食情况,健康史,过敏

评估口腔局部症状:牙齿缺失、缺损情况,口腔卫生情况
心理:就诊目的,对修复体期望值
知识:对修复体粘固程序了解情况,认知的程度,对费用的了解情况
个人防护:标准预防,操作前戴手套
病人准备:头套一胸巾一杯一递纸巾一漱口一术前健康指导一诊疗体
位准各一护目镜
术前护理常规准备与查对:防污膜一查对用物消毒有效日期一摆放检查基本器械
一安装手机---三用枪工作头一吸唾管
粘固物品准备与查对:修复体、粘固剂、调拌刀、调拌纸;牙线、咬合
纸、粘固材料并查对名称及有效期;消毒调拌刀,
调拌纸等
修复体消毒:用75%酒精棉球消毒修复体粘固面一吹干备用。

必要时
修复体作超声清洗消毒一吹干备用
协助基牙隔湿及消毒:放置吸唾管一递上棉卷一协助医生做基牙隔湿
(必要时使用橡皮障隔湿)一递上75%酒精棉球
一协助基牙消毒一吹干
术中护理粘固剂调拌:遵医嘱选用粘固材料并按说明书正确调拌。

水门汀粉末类:
按粉、液比例取材料一置于调拌纸,两者距离3-4cm一粉
末分3份逐次加入液体中。

以匀速旋转推开一在1分钟内
完成,调成丝状表面光滑均匀;水门汀树脂类:相等组分
置于调拌纸一以匀速旋转推开一充分混合,表面均匀光滑修复体粘固:调拌刀或器械均匀涂上粘固剂于修复体粘固面一迅速递给
医生一协助修复体就位一嘱病人咬紧棉卷约3~5min,其问
不能松开咬合及说话
去除多余粘固剂:粘固剂固化后一递给医生探针或牙线清理多余粘结剂
---嘱病人漱口
病人护理:牙椅复位一递上面镜,协助擦干净病人脸部渣屑
整理用物:撤围巾一防污膜一头套一冲洗痰盂一冲洗排水管道一弃吸
唾管、水杯、三用枪工作头一手机(冲洗手机管道30s)一治
疗盘及器械(可重复使用器械椅旁清洁、分类放置)一更换手
套一清洁、消毒粘结材料外包装一归位
术后护理清洁消毒:从洁到污为原则。

取消毒液一工作手柄接头一手接触处一
牙椅污染处一排水管道接头一痰盂外周及痰盂内渣屑一弃
手套
洗手(六步洗手法)一弃去口罩
口腔保健知识
健康指导修复体粘固后健康指导
嘱病人不适时随诊,定期复查
(二)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日期:监考老师:
(三)健康指导
1.术前健康指导
(1)向病人解释修复体粘固的作用、步骤,使病人理解粘固的过程。

(2)指导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要用口呼吸,避免因误吞冲洗液、碎屑及修复体,发生呛咳
等意外。

(3)嘱病人在修复体粘固后咬紧棉卷,其间不能松开咬合及说话,不适则举左手示意,避免修复体粘固不牢,发生移位,出现咬合高点。


2.术后健康指导
(1)修复体粘固后,不宜咬过硬的食物,如骨头、甘蔗、带壳类硬物等,以免修复体崩裂。

(2)修复体粘固后可能有轻微不适感,这一现象一般在数天内消失,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
疼痛不适,应及时就诊。

(3)义齿粘固后应注意口腔卫生,教会病人使用牙线,定期复查,以保证基牙和牙周健康。

(四)注意事项
1.修复体粘固前认真核对,以免调换修复体,检查粘固材料的质量和有效期。

2.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有防止交叉感染措施。

修复体粘固后为长期停留口腔组织内,修复体粘固前必须清洁、消毒、吹干后才能粘固。

粘结剂调拌时,调拌刀达消毒水平,使用一次性专用油光调拌纸,并且一人一用一弃,杜绝重复使用。

3.熟练掌握粘结剂的性能,调拌粘结剂方法正确、适量,粘固剂置于修复体粘固面内必须均匀、无气泡。

用毕的粘固材料加盖密封,以免粘固材料污染及受潮。

4.修复体粘结过程中,严格隔湿,必要时使用橡皮障隔湿,既避免唾液污染又能防止粘结过程修复体脱落口腔时引起误吞或误吸等意外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