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分析
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高口腔医疗护理质量

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高口腔医疗护理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口腔医疗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医疗服务的重要方向,它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在口腔医疗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本文将从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意义、提高口腔医疗护理质量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性化服务的内涵人性化服务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尊重患者人格尊严、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的医疗服务模式。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隐私权和知情权,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
2. 关注患者需求: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和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 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4. 营造良好环境:创造舒适、整洁、安全的医疗环境,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温馨和关爱。
5. 健康教育:向患者提供科学、易懂的口腔健康知识,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二、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意义1. 提高患者满意度:人性化服务关注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权益,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风险。
2. 促进患者康复:人性化服务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3.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人性化服务有助于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建立信任,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4. 提升医院形象:人性化服务体现了医院的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5. 促进医疗行业健康发展:人性化服务是医疗行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开展人性化服务有助于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口腔医疗护理质量的措施1. 加强人性化服务培训:对口腔医疗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服务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能力。
2. 完善服务流程:优化口腔医疗护理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的人性化与关怀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的人性化与关怀口腔护理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领域,它不仅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繁忙的医疗环境中,如何建立一套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是摆在口腔科医院面前的重要课题。
人性化护理的理念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尊重患者的权利,提供温暖体贴的服务。
它要求医护人员摒弃机械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转而采取个性化、温馨化的服务方式,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人文关怀。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
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担忧及期望,倾听患者的诉求,及时回应患者的提问。
同时,也要鼓励患者家属的参与,让家属全程参与到医疗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更周全的照料。
其次,要注重细节管理。
从就诊预约、就诊流程、诊疗过程、出院指导等各个环节,医护人员都应给予细致入微的关怀,如主动提供引导服务、耐心解答问题、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等,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珍视。
此外,还应重视人文关怀。
医院应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提供适当的娱乐设施,让患者在繁琐的治疗中获得心灵慰藉。
医护人员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
构建人性化护理管理制度要建立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制度,首先需要从组织层面出发,营造以患者为中心的氛围,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到整个医院的发展战略中。
其次,要完善相关制度和标准。
制定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标准,从就诊预约、诊疗过程、出院指导等各个环节细化要求,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同时,建立健全患者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并分析患者意见,不断优化服务措施。
再者,要重视人员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技能。
同时,在招聘过程中也要重视候选人的人文素养,确保引进一支有责任心、服务意识强的医护团队。
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析人性化护理的概念及特点,探讨其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意义,并强调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
具体讨论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并提供案例分析。
在将评价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效果,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文章内容,强调人性化护理对口腔门诊护理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讨论,旨在提高口腔门诊护理的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口腔门诊护理、应用分析、概念、特点、意义、重要性、实施、具体应用、案例分析、效果评价、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口腔健康是人体整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口腔问题的治疗和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口腔门诊护理中,护理人员通常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年龄段和背景的患者,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也各不相同。
传统的护理方式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中,人性化护理的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将患者作为独立个体看待,尊重他们的需求、尊严和意见的护理方式。
在口腔门诊护理中,患者经常会面对治疗过程中的恐惧、疼痛和焦虑等问题,人性化护理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更贴心、温暖的护理服务。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也能够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升。
引入人性化护理的理念,将为口腔门诊护理带来新的变革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提高口腔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意义和作用,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2. 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为口腔门诊护理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3.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技巧,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4.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实际效果,验证其有效性;5. 对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门诊的应用

第1 4卷
第2 2期 ( 月 刊) 半
访 :口腔 修复患者 由于佩 戴新修复体后或牙体预备后
常常会 出现不适 ,根据 患者的病情,我科护 士会在 患
2 结 果
人性化护理是指在护理服务全程 中体现 “ 以人 为
者治疗后 的 2  ̄4 4 8小时 内通过 电话 回访 的方式,询 本 ”的理 念,在护理 实践中体现在对 患者的生命 与健
2 问 、了解 患 者 的情 况 ,并 根 据 患者 的叙 述 做 出相 应 得 康 、 权 利 和 需 求 、 人 格 和 尊 严 的关 心 和 关 注 _。护 士
健康 指导 。病情 特殊 者 ,做好 记录 并 向主 诊医 生报
告 ,预约 患 者复诊 进行 相应 的处理 。 理服务 护理工作是整个 口 腔诊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
() 6 4 9 : 3
注射 药物 多 ,存在较 高风险等诸 多不安全因素 [ ] 3。
容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如何减少或控制护 理差错事 故是护理管理的重要 内容和重要 目 ,也是护理人 员 标 应该积极探讨和解 决的问题 。护理缺点往往 是构成护
理差 错 的 危 险 因素 ,而 护 理差 错 又 是 构 成护 理 事 故 的
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是 以满足人 的健康需求为 目 调装饰 诊室 , 同时在诊室 、候 诊大厅放 置美丽 的盆
装饰花 , 使患者一进 入诊室 即可感觉到亲切 、 温馨 , 的的新型护理摸式 。 人性化护理 以其对 “ 人、 健康、 环 景、
焦虑、 恐惧等不 良情绪 。 同时, 为使 患者 境、 护理 ” 的综合阐述, 把护理看作 是科学 、 艺术与爱 减轻其紧张、 在候诊 区放置饮用水 、 书 心的融合体l。实施人性化护理,可 为患者提供最优 愉快地度过枯燥 的候诊时间, l
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摘要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外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门诊在近一年期间收治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口腔门诊中,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口腔门诊护理;护理效果引言随着人类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就医的环境以及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护理服务并不能满足上述需求,因此我院为口腔门诊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温馨、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现对其护理效果进行介绍。
一、资料与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口腔门诊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
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38~87岁,平均(62.99±13.61)岁。
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39~86岁,平均(62.85±14.9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式:⑴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需要遵照无菌操作的各项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防止引发感染;全方位掌握患者口腔黏膜所发生的改变,比如,是否出现了充血、溃疡、糜烂等,参照患者自身的情况,对其施予相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⑵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1)在分诊人性化方面:分诊护理人员需要尽早到岗,以进行各项分诊工作,对当日专家出诊进行调节,把患者的各类信息、资料输入至分诊机中,保障医师可以借助智能型叫号来确定就诊总人数,以减短就诊所需时间;同时,在候诊大厅中,需要放好饮水机、健康册子等,让患者可以应用。
人性照护理论在口腔修复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 国 民康 医 学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He a l t h
S e p. 201 3 Fra bibliotek第2 5卷
下半月
第1 8期
V0 1 . 2 5 S HM No . 1 8
t h e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1 3 . 2 8± 2 . 1 8 ) p o i n t s , t h e s c o r e o f MA D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a s( 1 3 . 3 7± 2 . 2 6 ) p o i n t s , t h e r e w a s n o t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 t = 0 . 1 8, P>0 . 0 5 ) . A t f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 t h e s c o r e o f MA DS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1 0 . 4 7±1 . 8 2) p o i n t s , t h e s c o r e o f MA D S i n t h e c o n t ol r g r o u p w a s( 1 1 . 4 6±2 . 0 6 ) p o i n t s , t h e r e 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o r u p s ( t =6 . 2 6, P<
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门诊的应用价值分析

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门诊的应用价值分析目的探究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门诊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对护士礼仪态度、就诊环境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3.33%),两组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门诊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标签: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口腔修复门诊;应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院的服务水平以及就诊环境等均有了新的要求,以往传统的口腔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1-2]。
人性化服务是以满足人们对服务以及健康的需求为主要目的,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来满足患者[3],以让患者满意来作为服务的出发带点,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
我院本次主要对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门诊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4.35±2.23)岁。
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3.10±2.01)岁。
两组一般资料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
首先为患者准备舒适的就诊环境,即口腔候诊室设有饮水机、电视、书刊以及叫号屏,以转移患者就诊前的紧张情绪。
服务前台安排一名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为患者解答疑惑,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均需面带微笑、衣着整齐并且语气温和。
人性化护理在口腔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人性化护理在口腔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作者:罗文静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09期随着现代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和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就诊环境和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已经成为现代医院护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口腔医院的护理人员既要具备普通护理工作的能力,又要具备口腔专科护理的能力。
作为医生助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护理水平,保证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本文作者就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 人性化护理的内涵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面、舒适、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
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转变护理理念。
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化护理更注意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具体到临床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
2 转变观念人性化护理要得到护士的认同并自觉付诸与行动,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具有人性化服务的意识,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把“以患者为中心”作为自己的理念和行动准则。
讲究护理服务艺术,除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
积极开展人文教育、沟通技巧、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3 人性化的诊疗环境为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将诊疗室和候诊室分隔开,以减少治疗过程中机器噪声对患者的刺激。
候诊大厅要秩序井然、清洁整齐,以减轻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
由于口腔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口腔疾患治疗的各项操作均在口腔内完成,如处理不当,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极易造成院内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修复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3-16T15:01:06.5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4期作者:王瑞
[导读] 口腔修复是一种针对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采用人工制作的修复体的所进行的治疗工作[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60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6.6%)高于对照组(50.0%),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口腔修复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口腔修复科;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284-02
口腔修复是一种针对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采用人工制作的修复体的所进行的治疗工作[1]。
牙体和牙周组织是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咀嚼、语言和维持面部正常形象的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护健康以及预防疾病再生,促进患者康复。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口腔修复科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我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60例患者,分析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60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双号)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18~69岁,平均(47.6±3.1)岁。
对照组(双号)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分布在19~64岁,平均(46.9±3.7)岁。
纳入标准:年龄≥18岁,年龄<70岁,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精神病史以及不愿意配合本次护理的患者。
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值得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进行健康宣教,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给予患者富含营养的食物,包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对于身体虚弱、张口苦难的患者,可进行静脉补液,维持体液平衡。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保持口腔清洁[2]。
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询问患者健康情况,有无其他慢性病或产染病,对患者牙体的缺损情况(范围、程度、部位以及数量)、临床表现进行记录。
通过X线检查患牙当前情况,评估患者对修复治疗的认知情况,是否存在恐惧、紧张的心理,了解患者的经济情况和文化背景;(2)了解患者主诉和口腔组织缺损和缺失情况,对于老弱病残患者可优先安排。
接诊的护理人员应精神饱满,态度和蔼,耐心的解答患者的问题;(3)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落实人文关怀的措施,将健康宣教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制能够,如门墙贴、广播、电视等方式。
向患者讲解缺损、缺失后及时修复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绍常用修复材料以及修复方法,讲解修复体戴用后的注意事项;(4)候诊室可备些报纸、杂志等。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将所用药品摆放在固定位置,在修复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眼勤、口勤、腿勤,根据治疗需要,及时增减所需要的物品,治疗完成后消毒备用,清理物品;(5)采用弹性排班制度,护理人力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排班,建立护理人员排班人性化。
全面掌握护理人员的情况,根据护理人员层次结构合理安排[3]。
1.3 判定标准
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患者出院前由护理人员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患者单独完成调查问卷后,护理人员回收并统计结果。
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入院指导、注意事项、候诊室和诊疗室环境、寻求帮助、口腔清洁、健康宣教等10项内容,满分为100分。
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40~69分为一般,<4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篇文章出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P<0.05则表明数据差异有意义。
其中计量资料(x-±s)用t检验。
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见表,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6.6%)高于对照组(50.0%),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口腔修复是采用人工装置恢复缺失牙、颔面部缺失及辅助组织,保证其相应生理功能的一种临床医学科学[4]。
其内容包括固定修复(全冠及冠桥修复、嵌体修复、桩核修复、贴面修复)、活动修复(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固定活动联合(精密附着体修复、套简冠修复、磁性固位体修复)、种植[5]。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具有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口腔疾病发生,有助于恢复口腔功能的效果,并且显著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经护理评估、候诊室宣教、缓解疼痛等方式,均以患者为中心进行人性化服务。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口腔修复科的保健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相关资料表明,在进行口腔修复时,让患者听音乐、观看录像可以起到镇静、阵痛的作用[6]。
诊疗室应尽量避免手术器械外露,防止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刺激。
以最佳的护理技能、最优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7]。
采用合理排班制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护理人员的层次,合理排班有效的保障了护理工作的
质量。
避免发生人力过多、或不做进而影响排班的弹性和机动性[8]。
保证需要器材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完成治疗的基本条件,强化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强其责任心,有助于做好物资管理的护理工作。
本次进行护理的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6.6%)高于对照组(50.0%),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口腔修复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普遍较高。
【参考文献】
[1]何颖,林丽,俞荣芳.人性化护理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包头医学,2017,41(1):53-55.
[2]吴丽英,周萍,梁冬红,等.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4):188-190.
[3]胡娟辉,梁洁.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4):6659-6659.
[4]李晓歌.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7):1280-1280.
[5]方昕,高小波.人性化护理在口腔病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208-209.
[6]齐东华.对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科学实施展开系统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249-250.
[7]赵霞,刘欣怡,秦静,等.人性化护理对缓解口腔种植手术患者焦虑症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7,38(4):481-483.
[8]张玉英,卢兆杰,张师贤,等.拓展口腔科门诊护士工作站功能在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