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直接射频采样的高速ADC系统研究_彭安金

合集下载

AD采样分析

AD采样分析

软件无线电设计的A/D采样分析摘要:模数变换(A/D)是实现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然后着重分析了A/D变换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并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A/D采样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A/D;带通采样;速率1引言在1992年5月的全美远程系统(N a t i o n a l T e l e s y s t e m s C o n f e r e n c e)会议上,M i t r e公司的科学家J o e M i t o l a在同I E E E的一位会员谈话时,首先提出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

他认为:软件无线电系统基于硬件平台,其A/D变换应尽量地靠近天线,而将尽可能多的无线通信功能用软件来实现。

软件无线电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

与传统无线电系统相比,软件无线电将A/D变换尽量向射频端靠拢,而将中频(甚至射频)以后全部进行数字化处理,他带来的好处是射频前端小型化、通信功能软件化、系统硬件通用化。

最初软件无线电是美军为了解决各种军用电台之间的互通问题,软件无线电电台的特点是宽频带、多频段、多调制方式、多编码方式、多协议、小体积、便于升级等。

为此,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总署(A R P A)提出了S p e a k e a s y计划,该计划第一阶段的目标是研制开发多频段多模电台(M B M M R),S p e a k e a s y I的先期开发模型(A D M)已于1994年8月对政府的一些代表做了演示,他共演示了以下几项内容:(1)分别与4种政府装备的标准电台互通,其中包括战术无线电台H a v e Q u i c k、H F M O D E M(M I L-S T D-188-110A)、自动链路建立A L E(M S-188-141A)和单信道地面和机载无线电系统S I N C G A R S;(2)在H a v e Q u i c k和S I N C G A R S的跳频网上同时发射,实现同时与这两种电台通信;(3)作为网桥/关连接H a v e Q u i c k和S I N C G A R S网,使2个网上的用户信息透明地传输;(4)在2部S p e a k e a s y电台上,同时改变S I N C G A R S的波形参数后仍能互通,显示了波形可编程能力。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ETC无线电环境监测设备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ETC无线电环境监测设备
1 软件无线电的特点和优势
软件无线电(Software-Defined Radio)技术是一种较新型的
无线通讯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SDR)一开始被应用在军用 方面,主要解决陆海空多军种多频段、多通信制式的兼容、共 存、互通问题。组成结构上来看,软件无线电由天线、模拟射频 前端、AD-DA 转换器件、天线、DSP 和信号处理软件算法组成。 其最明显的技术特征是将以数字-模拟(DA)转换和模拟-数字 (AD)转换器件为代表的混合信号电路在整个无线电接收电路 中的位置显著提前。暨使用后端的高速数字芯片或者带有高 速接口的计算机来直接处理比较原始的无线电信号。这样做 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处理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波形,使用先进定 量的数字滤波和调制解调算法,将微弱或者畸变的信号转变为 正常清晰可以顺利辨识的信号。
参考文献:
[1] 刘伟铭,王哲人,郑西涛 .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理论与方法[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 杨卿 . 无线电安全攻防大揭秘[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3] 杨小牛,楼才义,徐建良 .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M]. 北京:电 子工业出版社, 2001.
[4] 王耀磊,许国宏,徐林峰 . 基于 Android 和 SDR 的低成本空中 交通监视系统[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5):278-279,281.
图 3 设备硬件架构框图
图 4 软件界面 经过测试,可以在 200 米范围内准确测量到干扰源的方位 角,误差在正负 10 度以内。
3 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基于软件无线电的 ETC 无线电环境监测设备, 从天线、硬件和软件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具体组成,具备成本适 中、便携、使用方便等特点,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射频采样接收机中ADC的设计选型

射频采样接收机中ADC的设计选型

( 1 ) 采样频率 。 根据采样定理 , A DC 电路 的采样频率将 由 输入频率 的最大值确 定, 通常为最大频率 的两倍 , 采样频率越
对 电压产生误差 。在射频工作环 境中, 应选用最高输入频率
有线 电视数据传播 的效率 , 以及提高其工作 的稳定性 , 建立节 目管理系统是一项不 可缺 少的手段 。 由于 E P G的数据管理系 统更为复杂 ,其管理 的难度也会大 大加 强。然而数据的储存 和传播却会为节 目的播放提供 有力的保证。
性能 , 且其输 出的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 的性能指标 , A/ D变换器技术是软件无线 电技术 的基础 。
的晃动效应影 响带来 的噪声 。这些噪声 的来源无法确定 ,我 们只有设计 中设定一个信噪 比区 间, 满足 这个 区间信 噪比, 相
关器件才 能被选取 。
1 ADC设 计选 型 的参 数影 响
般不宜选择太 高或太低 , 太高则对后续工作要求较高, 太低又 给滤波器的设计增 加了难度 。如果我们选择 比较 明智 的采样 频率, 则意味着我们将能够将信号的频率有效降低。 ( 2 ) 信噪 比。信噪 比就是信号能量和噪声能量的比收机 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对天线感应获得 的信
号提前进行模/ 数转换 , 然后将 获得 的高速数字信号进行转换, 使其满足数字信 号处理器处理数据的规范 。接着通过一些系 统 的软件来完成 实现 各种 功能,让数据 具备更好的扩展性和 更大 的适用 范围。我们说 的软件无线电技术具备几个非常关
键 的技术 , 包含: 宽带A / D变换 技术; 宽带射频模块技术 ; 宽带 天线技术 ; 数据 的高速处理模块技术等等 。本文将着 重将 A /
D变换器技术 , 之所 以选择 A/ D变 换器 是因为其具备 良好的

软件雷达射频采样ADC性能需求分析

软件雷达射频采样ADC性能需求分析
第3 4卷 第 1期
21 0 2年 1月




技术 Biblioteka Vo . 4,No 1 13 .
S I CI H P S ENCE AND TECHNOL OGY
J n ,2 1 a. 02
软件雷达射频采样 A C性能需求分析 D
卢庆广 , 夏 栋
( 军 工程 大 学 海 洋 电磁 环境研 究所 , 海 湖北 武 汉 4 0 3 ) 303
Absr c : Th a g to o t r a a st i i l e t e r c ie i n l O ta r i n lp o e s ta t e tr e fs f wa e r d ri o d gt i h e ev d sg as S h tmo e sg a r c s az a d d t r c s r o p ee y s fwa e. e t h i h  ̄e u n y o n aa p o e s a e c m l td b ot r Du o t e h g q e c f RF , q itlw- a s a ln Ny u s o p s s mp i g t c n q e i nv l T st x x o e o t c o ls h n lg t i i lc n e so fr da in lwih e h i u si a i d. hi e te plr sh w oa c mp ih t ea ao od gt o v r in o a rsg a t a l we a ln  ̄e u n y b a d p s a o rs mp i g q e c y b n - a s s mpl g p i cp e T ee e c fADC d sg s p o i e h o g i rn i l . he rf r n e o n e in i rv d d t r u h t e s cfc a ay e fs mp i g r t ADC n NR. h pe i n ls s o a ln a e, i a dS K e r s: s fwa e r d r RF s mp i g; y wo d ot r a a ; a ln ADC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调制信号自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调制信号自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调制信号自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4)二、相关工作与技术概述 (5)2.1 软件无线电技术简介 (6)2.2 调制信号自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7)2.3 软件无线电与调制信号自识别技术的结合 (9)三、系统设计与实现 (10)3.1 系统总体设计 (11)3.2 频谱分析与跟踪模块设计 (13)3.3 自适应滤波与解调模块设计 (14)3.4 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 (15)四、仿真验证与性能评估 (16)4.1 仿真模型构建与验证 (17)4.2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18)4.3 性能评估标准与方法 (19)五、结论与展望 (20)5.1 主要成果总结 (20)5.2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21)5.3 未来工作规划与展望 (23)一、内容概括本文档主要介绍了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调制信号自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无线电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以其灵活性和可重构性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调制信号自识别系统是软件无线电中的关键部分,能够在接收到的信号中准确识别出不同的调制方式,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原则以及实现过程。

我们将概述调制信号自识别系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其在现代通信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分析系统的关键要素,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以及识别模块等组成部分,并探讨各模块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

在系统设计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

包括系统架构的设计、算法的选择、关键技术的实现等。

我们还将讨论系统设计的难点和解决方案,如信号特征的准确提取、高效识别算法的开发等。

在实现过程中,我们将介绍系统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硬件平台的选择、软件编程环境的选择、具体算法的实现等。

我们还将分析系统在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系统性能的优化、错误处理机制的建立等。

采用射频直采技术的超宽带软件无线电平台

采用射频直采技术的超宽带软件无线电平台

采用射频直采技术的超宽带软件无线电平台采用射频直采技术的超宽带软件无线电平台超宽带(Ultra-Wideband, UWB)技术是一种在带宽很宽的频段上传输信息的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广泛的带宽资源实现了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超宽带系统的性能,采用射频直采(RF Direct Sampling)技术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采用射频直采技术的超宽带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射频直采技术是指在射频信号进入硬件解调器之前对其进行采样,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相比传统的混频器-滤波器架构,射频直采技术能够直接处理射频信号,避免了复杂的频率转换和滤波过程,大大简化了系统架构,并降低了功耗。

采用射频直采技术的超宽带软件无线电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 宽频带传输:超宽带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拥有较大的频带宽度。

采用射频直采技术后,系统能够更好地利用频段资源,提高传输速率和容量,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2. 高频率精度:射频直采技术利用高精度的时钟同步和采样技术,能够实现较高的频率精度。

这对于超宽带系统中的定位、跟踪和同步等关键应用非常重要,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同步能力。

3. 低功耗设计:由于射频直采技术避免了混频器和滤波器等传统模拟电路的使用,减少了系统的功耗。

此外,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也为系统提供了优化功耗的机会,通过优化DSP算法和硬件设计,进一步降低能耗。

采用射频直采技术的超宽带软件无线电平台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室内定位和导航:超宽带技术通过测量到达时间延迟或信号强度等参数,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定位和导航。

采用射频直采技术后,系统具备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能够在室内环境下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满足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要求。

高速ADC及其在宽带数字接收机中的应用

高速ADC及其在宽带数字接收机中的应用

对本文后面给出的具体应用实例, 在设计过程中, 首先选择 2 至 4 倍 f u 的采样频率开始, 根据系统的
·30·
遥 测 遥 控
2005 年 3 月
要求选择抗混叠滤波器和高速ADC。本系统也基于这一原则设计, 针对系统带宽 250M H z, 即有用信号 f u 可能在DC 至 250M H z 范围内, 选择采样率约 3 倍于有用信号频率, 即 f s 为 800M H z。 2. 2 孔径抖动
0. 5f s
fs
(a)
0. 5f s
fs
(b)
图2 基带抗混叠滤波器过渡带对 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抗混叠滤波器过渡带的陡度要求和采样率之间进行权衡。 选择较高的采样率, 可降低过渡带的陡度要求
(从而降低了滤波器的复杂程度) , 但这要以高速ADC 和高数数据处理为代价。图 2 (b) 示出了在相同的截 止频率的动态范围的条件下, 增加采样率后的效果。
2. 3 ADC 的失真和噪声 实际的采样ADC 包括内部
集成的采样保持器, 不论其结构 如何不同, 均具有如图 4 中所示 信道部分 的噪声和失真源。 信道部分抗混
叠滤波器的不理想, 驱动放大器 的噪声和失真以及直流耦合时的
温漂、交流耦合造成的阻抗变化
等都会使送入 ADC 的采样信号 ADc 质量变差; 宽频带模拟前端放大 器产生的宽频带噪声、非线性失
0. 5f s
fs
1. 5f s
2f s
频率
的信号或镜像。 当 f u 超过 zone1 区时, 其镜像 f s- f u 仍落在 zone1 区, 从图 1
图1 对模拟信号f u以f s采样率采样出现的镜像
看出, 如果无用的信号出现在 zone1 区, 势必产生混叠频率。这与模拟信号的混叠过程类似, 为了去除奈奎

软件无线电第三章软件无线电的结构新版

软件无线电第三章软件无线电的结构新版
频为 0的信号 S(n)。
任何一种调制形式的信号都可以分解出同相分 量和正交分量,用它们完全可以描述该给定信 号的特征,而对信号进行接收解调的目的实际 就是提取这两个正交分量。
1)数字混频法的实现如图所示:
S (n)
cos(0n)
H LP (e j )
I (n)
sin(0n)
H LP (e j )
这种结构模型必须首先确知在哪个信道上有信号。 其潜在问题是需要一个搜索或监视接收机的专用 设备对全频段进行搜索监视,如果搜索速度不够 快,就会遗漏或丢失信号。
通常,软件无线电采用宽带带通采样,采样的数 据包含多个信道的信息,如何同时处理这些信息?
引入并行多通道处理理论和软件无线电信道化结 构模型。
超宽带功 率放大器
超高速超 宽带A/D
fs 2 fmax
超高速超 宽带D/A
超高 速
DSP 软件
这种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对射频信号直接采样,符合软件无线电 概念的定义。
缺点: (1)需要的采样频率太高,特别还要求采用大动
态、多位数的A/D/A时,显然目前的器件水平 无法实现。 (2)前端超宽的接收模式会对整个结构的动态范 围有很高的要求,工程实现极为困难。 所以这种结构只实用于工作带宽不太宽的场合。
本结构使前端电路设计得以简化,信号经过接 收通道后的失真也小,而且通过后续的数字化 处理,本结构具有更好的波形适应,信号带宽 适应性以及可扩展性。
本结构的射频前端比较复杂,它的功能是将射 频信号转换为适合于A/D采样的宽带中频或把 D/A输出的宽带中频信号变换为射频信号。
3.1.4 三种软件无线电结构的等效数字谱
X (n)
cos(0n)
H1(e j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nk ADCs
1 引 言
软件无线电[ 1] 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 , 其核心 思想是对由天线感应的射频模拟信号尽可能地直接 进行模/ 数转换 , 并将所得高速数字信号变换为适合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流后 , 再通过软件来完成各种功能 , 使其具有更好的可扩 展性和应用环境适应性 。 然而 , 软件无线电必须面 临的难题就是如何对工作频带(2MHz ~ 2000MHz) 内的射频信号进行直接模/ 数转换 , 而且分辨率要求
其中 T 2 =M T 1
(5)
T 1 、T 2为采样周期 , n 1 、n2 为时间坐标轴 , 其最小单
位分别为 T 1 和 T 2 , 如图 5 所示 。
图 5 x(t)、x(n1 T1)、y(n 2 T2)的时域关系
图 5 表示了 x(t)、x(n1 T1)、y(n2T 2)之间的时域 关系 , 然而这三者间的频域关系远比它们之间的时
1 T1
n1
X
=-∞
(j
(ΨT
1
-n1 Ψs1 T 1)/
T 1)

∑ =
1 T1
n1
X
=-∞
(j
(ω1
-2
πn 1)/
T 1)
(13)
X(ej ω1)和 X(ej ΨT1)均为 x (n1 T1)的傅氏变换 ,
只不过前者以 ω1 为变量 , 后者以 Ψ为变量 , 由(12) 式知 x(n1T 1)的频谱是由 x(t)的频谱以周期 Ψs1平 移而成 。由于 x(t)为带通信号 , 为了 便于观察 , 本
图 1 射频低通采样的理想软件无线电结构
图 2 PRQMF 滤波器组 ADC 系统
文献[ 5] 不仅提出了混合滤波器组 ADC 系统 , 而且还给出了混合滤波器组的一种设计方法 , 其原 理结构也如图 2 所示 , 这是由于混合滤波器组 ADC 系统也是一种 P RQM F 滤波器组 ADC 系统的缘故 , 它的实现结构如图 3 所示 。
DO I :10.13443/j .c jor s.2003.02.013
第 18 卷 第 2 期
2003 年 4 月
CHIN电ES E J波OU RN科AL O学F R AD学IO

SCIENCE
VAporill
.18 , No .2
, 2003
在图 4 (a)中 , 各输入输出函数的时域关系如
下:

∑ p(t)=
δ(t -n1 T 1)
n =-∞
1
(1)
1 86
电 波 科 学 学 报 第 18 卷
图 4 SHA 抽取器的原理和结构
x(n1 T 1)= xp(t )= x(t )p(t)

系统 中图分类号 T N713 文献标识码 A
Direct RF sampling ADC system on software radio
PENG An- jin1 CHEN Xiang-dong2 GU Tian-xiang1
(1 .Dept .of Automation ,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pengaj @sina .com , Chengdu Sichuan 610054, China ;2.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2 抽取器数学模型
本文提出的抽取器数学模型如图 4 (a)所示 , 即先根据 Ny quist 采样定理[ 2] 将时间变量 t 量化 ,
得到速率为 1/ T 1 的信号 x(n 1 T 1), 然后 , 再根据带 通采样定理[ 4] 将该速率从 1/ T 1 降低到 1/ T 2 后得 到信号 y (n2 T 2), 从而实现 对信号 x (n 1 T 1)的抽 取 , 达到降低信号速率的目的 。

P
(j
Ψ)=
2 T
π
1n
1

δ(Ψ-
=-∞
n

1Ψs1)
(9)
其中 Ψs1 =2 π/ T1
将(9)式代入(8)式得


X
p
(j
Ψ)=
1 T
1n
X (j(Ψ-n 1Ψs1))
=-∞
1
再将 xp(t)代入(6)式得
(10)
∫ X p(j Ψ)=
∞ -∞
x(t)p
e-jΨt
d
t
∫ ∑ =
∞∞
域关系复杂 , 本文将先研究 x(t)和 x (n1T 1)之间的
频域关系 , 然后研究 x(n1T 1)和 y(n2T 2)之间的频域
关系 。 文献[ 6] 中 x(t)、x(n1T 1)的傅氏变换定义为
∫ X(j Ψ)= ∞ x(t )e-jΨt d t -∞
(6)

∑ X(ej ω1)= X (ejΨT 1)=
摘 要 针对混合滤波器组 ADC 系统因其 ADC 模拟输入带宽低而不能对频率较高 的射频模拟信号直接进行模/ 数转换的瓶颈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Nyquist 采样定理 和带通采样定理的抽取器数学模型 , 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时域 、频域的分析证明后 , 设 计了一种基于该数学模型的 SHA 抽取器 , 进而在混合滤波器组 ADC 系统的基础上 , 提出了高速混合滤波器组 ADC 系统 。 它能将带宽为(2M Hz ~ 2000MH z)的射频模 拟信号直接模/ 数转换 , 且分辨率达到 12 比特以上 , 完全可以满足软件无线电直接射 频采样的要求 。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 ADC 系统 , 混合滤波器组 ADC 系统 , 高速混合滤波器组 ADC
收稿日期 :2002-05-22
第 2 期 彭安金等 :软件无线电直接射频采样的高速 ADC 系统研究
1 85
高达 12 比特以上 。 射频低通采样的理想软件无线 电结构如图 1 所示 。
根据 Ny quist 采样定理[ 2] , 射频低通采样 就需 要一片分辨率至少 12 比特 、采 样速度高达 4GSPS 以上的 ADC , 而目前的最新器件 AD9433 其分辨率 为 12 比特 , 采样速度也不过 125MSPS 。由 于单片 ADC 不能满足要求 , 因而研究一种 用多片 ADC 构 成 ADC 系统来满足此要求就显得十分必要 。 文献 [ 3] 在带通采样 定理[ 4] 的基础上 , 根据 P RQ M F 滤 波器组先将输入信号进行频带分割和对各子频带信 号抽取的分析处理后 , 再用经分析处理后各子频带 信号进行理想重建原输入信号的原理 , 提出了 PRQMF 滤波器组 ADC 系统 , 其结构如图 2 所示 。
x(n1 T 1)e-jΨn1 T 1
n1 =-∞
(7)
其中 Ψ=2πf , f 为频率变量 , 单位为赫兹 ;Ψ为真
实角频率 , 单位为弧度/ 秒 ;ω1 = ΨT 1 , ω1 为数字频 率 , 单位为弧度 。
由(2)式得
X p(j Ψ)= 21π[ X (j Ψ)*P(j Ψ)]
(8)
由(1)式得
∑ = (t )δ(t -n1 T 1)
n =-∞ 1 ∞
∑ pn(n1 T 1)=
(n1 T 1 -n2 T 2)
n1 =-∞
y(n2 T 2)= x(n 1 T 1)pn(n1 T 1)
(2) (3)

∑ = x(n 1 T 1) δ(n 1 T 1 -n 2 T 2)(4) n1 =-∞
图 3 混合滤波器组 ADC 系统的实现结构
带宽必须与带通信号的载频相适应 , 使该载频信号 通过 ADC 的采样保持放大器(SHA)后不失真 。 由 于软件 无线电 射频模拟 信号工作 频带为 2MHz ~ 2000MHz , 如果 ADC 分辨率大于 12 比特 , 且模拟输 入带宽大于 2000MHz , 则用混合滤波器组 ADC 系 统 就 能 对 该 射 频 模 拟 信 号 模/数 转 换 。 然 而 AD9433 的 模 拟 输 入 带 宽 才 750MHz , 显 然 由 AD9433 构成的混合滤 波器组 ADC 系 统不能对该 射频模拟信号 模/ 数转 换 。 很明显 , 混合滤 波器组 ADC 系统的 ADC 其模拟输入带宽成了该 ADC 系 统的瓶颈 , 使该 ADC 系统不能对载频较高的射频模 拟信号进行模/ 数转换 。 如果只让 ADC 完成模/ 数 转换这项功能 , 则该瓶颈将消失 , 当然前提条件是有 一种高效的抽取器来完成抽取功能 。 本文不仅提出 了一种抽取器数学模型 , 而且还用双采样保持放大 器(SHA)巧妙地设计了一种基于该抽取器数学模型 的高效 SHA 抽取器 , 并在混合滤波器组 ADC 系统的 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速混合滤波器组 ADC 系统 , 该 ADC 系统能对射频模拟信号(2MHz ~ 2000MHz)模/ 数转换 , 而且分辨率达到 12 比特以上 。
文章编号 1005-0388(2003)02-0184-05
软件无线电直接射频采样的高速 ADC 系统研究
彭安金1 陈向东2 古天祥1
(1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系 , peng aj @sina .com , 四川 成都 610054 ; 2 .西南交通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四川 成都 610031)
图 3 中 H0(s)、H 1(s) …、HM -1(s)将 x (t )分 割成 M 个子频带信号 , F0(z)、F 1(z)… 、F M -1(z) 则将各子频带数字信号综合成 x (t )的数字信号 y (nT )。不 难发现混合滤波 器组 ADC 系统的 ADC 其采样周期 T s =M T , 显然 , 采样保持器在对时间 t 量化的同时还完成了 对 x (nT )的抽取 , 即该 ADC 完成了抽取和模/ 数转换两项功能 。但 ADC 要完成 这两项功能是有条件的 , 该条件是 ADC 的模拟输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