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9.03.20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签字样式最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
王羲之的签字有几十种样式,▲,一律的圆熟俊俏。
看他的署名,不论是在笺头或是柬尾,翩翩的▲跃然纸上。
他写的“之”字变化多端,大都▲。
世之学逸少书者多矣,没人能得其精髓,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紧,“義之”二字即模仿不得。
A.万变不离其宗风致摇曳多姿 B.以不变应万变风味摇曳多姿C.万变不离其宗风味绰约多姿 D.以不变应万变风致绰约多姿【答案】A【解析】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指事物时常变化我们办事要注意观察其变化,处变不惊;因为段落中有“一律”二字,因此选“万变不离其宗”。
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风味:(1)指美好的口味。
(2)指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3)指风度;风采;这里指“署名”、字迹美妙绝伦之意,故用“风致翩翩”。
摇曳多姿:形容摆动的姿态变化多,优美动人;绰约多姿: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这里要注意两个词语的适用对象,“摇曳多姿”可以指物体,而“绰约多姿”只能指女子。
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3分)①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②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③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晴天明月此三人。
④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江山永柳各千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从“草堂”一词中可看出指的是在成都建浣花草堂的杜甫。
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解析版)

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9.03.20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签字样式最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
王羲之的签字有几十种样式,▲,一律的圆熟俊俏。
看他的署名,不论是在笺头或是柬尾,翩翩的▲跃然纸上。
他写的“之”字变化多端,大都▲。
世之学逸少书者多矣,没人能得其精髓,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紧,“義之”二字即模仿不得。
A.万变不离其宗风致摇曳多姿 B.以不变应万变风味摇曳多姿C.万变不离其宗风味绰约多姿 D.以不变应万变风致绰约多姿【答案】A【解析】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指事物时常变化我们办事要注意观察其变化,处变不惊;因为段落中有“一律”二字,因此选“万变不离其宗”。
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风味:(1)指美好的口味。
(2)指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3)指风度;风采;这里指“署名”、字迹美妙绝伦之意,故用“风致翩翩”。
摇曳多姿:形容摆动的姿态变化多,优美动人;绰约多姿: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这里要注意两个词语的适用对象,“摇曳多姿”可以指物体,而“绰约多姿”只能指女子。
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3分)①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②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③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晴天明月此三人。
④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江山永柳各千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从“草堂”一词中可看出指的是在成都建浣花草堂的杜甫。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2019.03.20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签字样式最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
王羲之的签字有几十种样式,_________,一律的圆熟俊俏。
看他的署名,不论是在笺头或是柬尾,翩翩的__________跃然纸上。
他写的“之”字变化多端,大都_____________。
世之学逸少书者多矣,没人能得其精髓,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紧,“羲之”二字即模仿不得。
A. 万变不离其宗风致摇曳多姿B. 以不变应万变风味摇曳多姿C. 万变不离其宗风味绰约多姿D. 以不变应万变风致绰约多姿【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
辨析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可从多方面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
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进行区别,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
本题,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强调“不变”。
以不变应万变:指事物时常变化,我们办事要注意观察其变化,处变不惊。
强调“不惊”。
因为语境中有“一律”二字,因此选“万变不离其宗”。
排除B、D项。
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
风味:(1)指美好的口味。
(2)指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3)指风度;风采;这里指“署名”,是说字迹美妙绝伦之意,故用“风致”。
排除C项。
摇曳多姿:形容摆动的姿态变化多,优美动人。
绰约多姿: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
这里要注意两个词语的适用对象,“摇曳多姿”可以指物体,而“绰约多姿”只能指女子。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签字样式最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
王羲之的签字有几十种样式,_________,一律的圆熟俊俏。
看他的署名,不论是在笺头或是柬尾,翩翩的__________跃然纸上。
他写的“之”字变化多端,大都_____________。
世之学逸少书者多矣,没人能得其精髓,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紧,“羲之”二字即模仿不得。
A. 万变不离其宗风致摇曳多姿B. 以不变应万变风味摇曳多姿C. 万变不离其宗风味绰约多姿D. 以不变应万变风致绰约多姿【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
辨析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可从多方面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
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进行区别,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
本题,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强调“不变”。
以不变应万变:指事物时常变化,我们办事要注意观察其变化,处变不惊。
强调“不惊”。
因为语境中有“一律”二字,因此选“万变不离其宗”。
排除B、D项。
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
风味:(1)指美好的口味。
(2)指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3)指风度;风采;这里指“署名”,是说字迹美妙绝伦之意,故用“风致”。
排除C项。
摇曳多姿:形容摆动的姿态变化多,优美动人。
绰约多姿: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
这里要注意两个词语的适用对象,“摇曳多姿”可以指物体,而“绰约多姿”只能指女子。
2019二模语文答案(修改版)

语文参考答案1.D 2.B 3.B 4.C 5.B 6.A 12.C 15.A 16.D 18.D 19.D 7.(1)高大的松树椿树(一类的祝寿画),是你自己所有的东西(你自己也能画),我用什么来为你祝寿呢?(4分)(2)平时常以恪尽忠孝礼义为誓言,路上拾到别人遗失的银子一定会还给那人,(失主想)分一点银子给他,他没有答应。
(6分)8.有天赋,悟性好;得到名家指点;博采众长;努力学习。
(4分)译文:我家乡的吕水山先生,通达渊博,才能特出,稍一接触艺术之事,就能达到最高境界。
书法精妙遒劲,绘画没有尘俗之气。
我曾经得到他所画的《双柑图》,枝叶交映,栩栩如生,好像可以摘下来一般。
他性喜助人成材,凡有微小的长处,推荐提拔不感到厌倦。
盛世,是安溪人,躲避仇人而居住在先生家前面的屋子里。
盛世本来擅长画人物形象和神像佛像,借此糊口谋生。
吕先生仔细察看他,极有才思情致。
一天,(先生)在堂上悬挂子昭的《四时图》,催促盛世到后说:“你能执笔一画吗?”盛世向来有胆识,又加折服于先生,就随口答应说:“好!”(盛世)关上门临摹,三天后才画成功。
吕先生笑着说:“你是可教之人啊。
”于是和他说山水的去就曲折、草木舒结芊绵的道理。
盛世恍然大悟,作画的笔法顿时有了进步。
从此,模仿东村就没有不像东村的,模仿徵仲就没有不像徵仲的。
只要他自己构思布局,自己,就也是他盛溪绿的画而已。
一天他和我在斋中吃饭,这一年正是他六十岁出生的那一年,我跟他开玩笑说:“那些高大的松树椿树之类的贺寿画,是你自己就有的东西,我拿什么来为你祝寿呢?”盛世立在院子中,悲痛呜咽,好像无法承受。
我感到奇怪而害怕。
(盛世)擦着眼泪说:“我哭我的母亲啊。
我出生刚满一岁,痘症发作迅猛,面孔眼部,接连成串的,到处都是,瞳仁肿得像倒扣的盂。
我母亲日夜为我舔吮,一只眼睛才重新睁开,能见到日月之光,不至于糊里糊涂地成为死人,都是我母亲舔舐我的结果啊。
(现在我的)母亲去世了,我虽然有眼睛,但已看不见(母亲)了,我能用什么来报答我的母亲呢?您能写文章,怜惜我而写下我的痛苦,我即使死了也会因你的文字而不朽,哪里用得着为我祝寿呢?”我局促不安,答应了他。
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及参考答案

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及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签字样式最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
王羲之的签字有几十种样式,,一律的圆熟俊俏。
看他的署名,不论是在笺头或是柬尾,翩翩的跃然纸上。
他写的“之”字变化多端,大都。
世之学逸少书者多矣,没人能得其精髓,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紧,“羲之”二字即模仿不得。
A.万变不离其宗风致摇曳多姿B.以不变应万变风味摇曳多姿C.万变不离其宗风味绰约多姿D.以不变应万变风致绰约多姿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3 分)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一揽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晴天明月此三人。
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江山永柳各千秋。
A. ①③B.①④C. ②③D. ②④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国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
①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②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③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④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⑤而今吾人登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⑥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A.④③⑥①②⑤B.④③⑤①⑥②C. ⑤①④③⑥②D.⑤①④②③⑥4.本下再选项中。
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 分)A嘲讽不加调查先入为主的看法。
B.批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的做法。
C.讥讽违反规定吸烟作业的工人。
D.调侃头脑简单听人指挥的莽汉。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生墓志铭(清)方苞雍正元年冬十有二月,余病不能兴。
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包含答案).doc

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语文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按工具栏的“显示/隐藏”按钮可以显示/隐藏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v现代文阅读0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零和”本是一个博弈学概念,是指在博弈过程中一方得到的正是对方失去的,得与失相加是零。
这反映在思维上就是零和思维。
零和思维看似有经济学模型的支持,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错误哲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博弈论关于零和的模型,只是对抗性博弈在绝对封闭状态下的一种理论情景。
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零和的现象。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是对人类社会利益偏好多样性的形象描述;西方谚语“棋盘外总是有东西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只要系统是开放的、历史是前进的,零和就不可能成为现实。
事实上,人类社会正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人类社会实践正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零和思维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哲学判断基础上的。
因为预设人性是恶的,就武断地认为所有人的人性都是恶的,在社会交往中你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所以必须把所有利益都攥在自己手中,“自己好处通吃,别人只能完败”。
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人性有恶的一面,但也可以举出更多人性为善的事实。
人之为人,不在于究竟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而在于面对善与恶的纠缠,可以作出顺应客观规律、彰显人性光辉的正确选择。
以一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一时之偏蔽恒常之正,把一种哲学假设当作客观事实和立论基石,这在理论上体现为无知, 在实践中表现为偏执。
最新南京、盐城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卷

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签字样式最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
王羲之的签字有几十种样式,▲,一律的圆熟俊俏。
看他的署名,不论是在笺头或是柬尾,翩翩的▲跃然纸上。
他写的“之”字变化多端,大都▲。
世之学逸少书者多矣,没人能得其精髓,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紧,“羲之”二字即模仿不得。
A.万变不离其宗风致摇曳多姿B.以不变应万变风味摇曳多姿C.万变不离其宗风味绰约多姿D.以不变应万变风致绰约多姿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3 分)①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②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③一揽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晴天明月此三人。
④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江山永柳各千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国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
▲。
▲。
▲。
▲。
▲。
▲。
①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②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③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④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⑤而今吾人登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⑥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A.④③⑥①②⑤B.④③⑤①⑥②C.⑤①④③⑥②D.⑤①④②③⑥4.本下再选项中。
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 分)A嘲讽不加调查先入为主的看法。
B.批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的做法。
C.讥讽违反规定吸烟作业的工人。
D.调侃头脑简单听人指挥的莽汉。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生墓志铭(清)方苞雍正元年冬十有二月,余病不能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2019.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
共16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跑步跑龙套泡沫如法炮制含苞欲放B.结实结晶体采撷洁身自好诘屈聱牙C.更加更衣室粳米骨鲠在喉故事梗概D.监护国子监门槛衣衫褴褛滥竽充数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汉王电纸书与欧美地区产品同步推出,并透露了带有手写识别能力的升级版发布计划,在德国汉诺威展会上成为热门产品。
B.个别学校为了抢生源,竟把老师编成小分队,派到各个小学组织学生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就通知家长去登记报名。
C.有关商品房质量的投诉,这些年一直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建设中大量采用的现场浇铸施工工艺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D.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如何界定官员财产的合法性,如何确定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属实,或许是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出台的障碍。
3.请改正下列各句中运用不得体的词语。
(3分)(1)请问家父高寿啊?(寒暄用语) ▲改为▲(2)涂鸦之作,敬请拜读。
(赠书用语) ▲改为▲(3)李和平先生敬启(信封用语) ▲改为▲4.下面是奥巴马获胜演说的第一段文字,奥巴马所说的“答案”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并对这段话加以点评。
(6分)假如还有人在那里怀疑美国是否真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假如还有人在质疑我们的奠基者的梦想是否依然存活于我们这个时代,假如还有人对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半信半疑,那么今晚你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答:(1)答案:▲(2)点评:▲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
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
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
安日:“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待。
”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
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
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
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
安日:“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
”遂分别具奏。
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宜还其生口①,以安慰之。
”诏百官议朝堂。
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
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
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司徒桓虞改议从安。
太尉郑弘恨之,日:“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
”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
肃宗诏报日:“久议沉滞,各有所志。
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
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堂上书诔,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徽功万里,非社稷之计。
书连上辄寝。
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
有司畏惮,莫敢言者。
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
窦氏大恨。
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注]①生口:指俘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考:刑讯B.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按:查办c.帝感悟,即报许报:报告D.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遮:拦阻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B。
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C。
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D。
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如姬为公于泣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楚王英阴谋叛乱,朝廷严加查处,受牵连获罪的人很多。
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而屈招的,就不顾风险上书要求释放他们,最终使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
但公卿最初都反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C.窦宪为求取功劳,北击匈奴。
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虑的上策,他多次力谏,尽管奏章都被搁鼍,但他毫不动摇。
D.袁安平素行为高尚,起初任县功曹时,就拒绝了从事的私请。
后来弹劾窦景,尽管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但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如有不台,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
译文:(2)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译文:(3)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译文: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李宣远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1)孤城咬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3分) 答:(2)使征人“垂渭”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分)答:(3)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4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2) ▲,辩乎荣辱之境。
(《庄子·逍遥游》)(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诸葛亮《出师表》)(4)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5)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6)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7)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8)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晶莹的泪滴陈忠实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我要求休学一年。
我敲拍了教务处的门板,获准以后我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先生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
“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停滞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lO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上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
她终于抬起头来问:“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是的。
”“不休学不行吗?”“不行。
”“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亲戚……也都穷。
”“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让他报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
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个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又停下手竭:“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我看着那双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
她只是教务处的一位抄抄写写的年轻职员,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
我便说:“老师,没关系。
体学一年没啥关系,我年龄小。
”她说:“白白耽搁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
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
”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来而没有再开口。
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糨糊后贴在公文存根上,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说:“装好。
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
我听到背后“咣当”一声关门的声音,同时也听到一声“等等”。
她拢了拢齐肩的头发朝我走来,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
我想尽快远离正在迎接新学期的洋溢着欢乐气氛的学校太门,便低着头加快了脚步,她又喊了一声“等等”,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弄丢了。
”我点点头。
她这时才有一句安慰我的话:“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
我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号啕大哭。
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
我终于扬起头鼓起劲儿说:“老师……我走了……”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我再次虔诚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转过身走掉了……我今天终于把近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在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中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腺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11.女老师看“我”的休学申请书时,为什么十分“专注”“费时”?为什么又对“我”连连发问?(4分)12.在办理休学手续的过程中,“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7分)答:13.请分析画线文字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6分)答:14.文章结尾写道:“我今天终于把近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
“我”为什么“虔诚祈祷”?试加以探究。
(6分)答;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佧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18分)甲、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 7题“大师”该由谁来封?朱维铮“大师”一词,初见于《周礼》,说是周代宫廷的乐官长的职称。
据清代经学家考证,“大师”印《论语》所述教孔子学音乐并体悟天人关系的盲人艺术家。
但孔子死了,鲁国衰乱,他们四散流亡异国,“大师”也成绝响。
时过近三百年,秦始皇死了,“坑灰未冷山东乱”,“大师”也重现于山东。
不过已非艺术大师,而是跟随济南伏生学了点《尚书》残篇,在民间教《书》糊口的儒生。
幸而汉武帝“独尊儒术”。
他的丞相公孙弘,又将五经博士变成候补文官的师傅。
读一经而应试,便可做官,禄利随之。
于是时历四世,如《汉书》所说,“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所谓盛极而衰吧,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随着唐朝一统,三教并争,“大师”的徽号被佛经翻译家玄荧夺去献给了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