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解剖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提高手术效果பைடு நூலகம்
依据眼眶解剖知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入路,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对病人的意义
01
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
了解眼眶解剖结构和相关疾病的关系,有助于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疾病
,增加治疗依从性。
02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通过眼眶解剖知识的指导和运用,能够提高病人的诊疗效果和生活质
量。
03
增强病人的信心
眼眶解剖的研究前景
眼眶解剖与眼科学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眼科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的深入,对眼眶解剖与眼科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如对眼 眶肿瘤、炎症、外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以及对眼眶与颅内沟通等复杂病变的认识等。
3D打印在眼眶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该技术可以制作出逼真的眼眶模型,有助于医学生 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眼眶解剖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和医疗质量。
形成良好的视觉
眼眶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眼球的位置和视线方向,从而 影响视觉质量和清晰度。
眼眶内的泪液分泌和循环有助于保持眼球湿润,维持正常 的视觉功能。
与其他结构协同作用
眼眶与眼部肌肉、神经和血管等结构紧密联系,协同作用影 响眼球的运动、感觉和营养供应。
眼眶还与颅脑相邻,其内含有的视神经和颅内血管等结构与 大脑功能密切相关。
03
眼眶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常见的眼眶疾病
感染性炎症
包括眼眶蜂窝织炎、眼眶脓肿等。
非感染性炎症
包括眼眶血管炎、泪腺炎、泪囊炎等。
肿瘤
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如眼眶海绵状血 管瘤、眼眶皮样囊肿等。
骨折
眼眶骨折可导致眼球内陷、复视等症状 。

眼与眼眶解剖与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眼与眼眶解剖与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 CT:眼上静脉增粗,海绵窦增大,眼球突出,眼 外肌增粗,增强显示增粗和眼上静脉及增大的海 绵窦明显强化。
• MRI:平扫即能显示增粗的眼上静脉和扩大的海 绵窦。
颈动脉海绵窦瘘
R
L
CT AX 增强
左眼眼球突出,眼上 静脉增粗。
外伤致颈动脉海绵窦瘘:增 强显示增粗的左眼上静脉和 增大的海绵窦明显强化。
球内肿物,可见钙化斑
R
L
CT 平扫 AX
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
R
CT 平扫 AX
L
R
L
T2WI
AX
T1WI
R
L
AX 增强(FAT)
泪腺肿瘤(Tumor of the lacrimal gland)
• 原发眶内肌锥外最常见原发肿瘤。 • 泪腺窝区肿块。 • 混合瘤(50%)最常见,泪腺癌(30%)。 • 良性混合瘤多见于中年男性,病程长,病
视神经管 颞骨 泪骨
鼻甲中隔 眶下孔
上颌骨
额骨
眉弓 眶上切迹
眶上裂
眶下裂
鼻骨 中鼻甲
颧骨
下鼻甲
梨状孔
下颌支
颏孔
眶上 缘
泪腺窝 眶上裂
蝶骨眶面
眶下裂 眶下沟
颧骨
眶上切迹
筛后孔 视神经管 筛骨眶板 泪囊窝
泪后嵴 上颌骨眶面
上颌骨 眶下孔
眶上裂:眶外壁与眶上壁的分界,
是蝶骨大小翼之间狭长、三角形裂隙, 是眼眶与中颅窝的主要通道, 第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的眼支、眼上静 脉、脑膜中动脉的眶支和交感神经穿过
眼眶蜂窝织炎
• 眶内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 上面部静脉吻合多,邻近感染累及。 • 起病急,局部炎症症状+全身感染症状。 • 严重者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

眼眶的解剖PPT课件

眼眶的解剖PPT课件

起点:恰在Zinn环之上
长度:肌肉部分长40mm
制止韧带:肌肉与腱膜移行部然后又转向上方符着
于眶外结节以上10mm的眶外壁内面,起悬吊作用
腱膜:长14-20mm,内、外角长,中央短。
止点:中央部分向睑板走行,在睑板上缘3-4mm处
分为前后两部。前部穿过轮匝肌,止于皮下组织和真皮;
后部纤维止于睑板前面下半部。
筋膜 眼球筋膜、肌间膜、骨膜 间隙 中央间隙、周围间隙、巩膜表间隙
骨膜下间隙
.
36
.
37
神经
视神经:长-眼内1mm,眶内2.5mm管内610mm,颅内10mm
4mm
宽-眼内 1.5mm,眶内 3.5-
运动神经 动眼(含副交感支),滑车,外展
感觉神经 眼神经:睫状神经,额神经,泪腺神 经(副交感支)
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睫状神经节
.
38
.
39
.
40
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睫状神经节
.
41
感觉神经及睫状神经节
.
42
感 觉 神 经 及 睫 状 神 经 节
.
43
睫状神经节
.
44
血管
动脉 眼动脉 视网膜中央 泪腺-回返支 睫状后动脉-睫状后短 肌支-睫状前 筛前后 眶上 眶下动脉
内上方 下斜肌 眶缘后 1 mm 黄斑外下方
鼻泪管外1.5mm
泪动脉
40.6 8 9.2
眼动脉上肌支 41.8 5.8 10.6 眼动脉上肌支 40 20 10.8
眼动脉下肌支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腱 9.6 和眶下动脉
.
19
.
20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眼眶是眼球的附属器官,对眼眶的形态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眼球的正常生理状态和各种眼病的病理变化。
眼外肌和神经研究
眼外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重要结构,而神经则支配着这些肌肉和眼球的感觉。研究这些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眼球 运动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眼眶周围组织结构研究
眼眶周围的组织结构复杂,包括脂肪、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结等。对这些组织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了解这些组织在眼部 疾病中的作用。
炎性眼眶病变
包括眼眶蜂窝织炎、眼眶脓肿、眼内炎等,以感染和炎症为 主要特点,视力影响较轻。
非炎性眼眶病变
包括眼眶肿瘤、眼眶骨折、眼肌病变等,以形态和功能异常 为主要特点,视力影响较重。
眼眶病变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眼部疼痛 、肿胀、视力下降等症状以及发病 时间、进展情况等。
眼部检查
眼眶解剖研究的应用前景
临床手术
深入了解眼眶解剖有助于设计更精确的手 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例如,在青光眼手术中,需要精确判断并 切除房水引流通道上的组织;在视网膜脱 落手术中,需要了解视网膜的固定方式和 手术入路等。
VS
生物医学研究
通过对眼眶解剖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 解眼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新药研发和治 疗方法提供理论支持。例如,通过对眼外 肌的研究,可以为治疗斜视等肌肉病变提 供思路;通过对眼眶脂肪的研究,可以更 深入地了解眼睑松弛等脂肪病变的发病机 制。
眼眶骨折案例分析
总结词
眼眶骨折是常见的眼部外伤,通常由外部打击或眼部受到挤压引起,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
详细描述
眼眶骨折可导致眶腔塌陷、眼睑水肿、眼球内陷、眼外肌嵌顿等,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恢复眼眶形态和保 护视功能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眼眶是一个骨性腔隙,其形状和大小适应眼球的形状和大小 ,为眼球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减少了外界对眼 球的直接冲击。
眼外肌的作用
眼外肌是眼球运动的辅助装置,它们可以调节眼球的位置和 运动,从而保护眼球免受外界力量的损伤。
对视觉的调节作用
眼眶的骨性结构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眼眶的骨性结构可以改变光线的折射方向,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 晰的图像。
04
眼眶疾病的分类与诊断
炎症性眼眶病
眼眶蜂窝织炎
眼眶内软组织的急性炎症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 命。
眼眶炎性假瘤
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可导致眼球突出、移位 、眼外肌运动障碍等。
眼眶炎
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睑水肿、 结膜充血、疼痛等。
肿瘤性眼眶病
眼眶肿瘤
01
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如海绵状血管瘤、皮样囊肿等,
病理学检查
对于性质不明的病变,可通过病理活检进 行确诊。
05
眼眶手术及注意事项
眼眶手术的种类
眼眶骨折修复术
用于修复眼眶内壁、下壁、外侧壁 等部位骨折,恢复眼球正常位置。
眼眶内肿瘤摘除术
用于摘除眼眶内良性或恶性肿瘤, 保留眼球及视力。
眼外肌手术
矫正斜视、眼球震颤等眼外肌病变 ,提高视力。
眼眶减压术
眼眶手术的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进行详细检查,包括眼球位置、 视力、眼球突出度等,制定手术 方案。
术中注意
手术过程中要避免损伤重要的血 管和神经,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 适的手术方式。
术后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避免 过度用力眨眼或揉眼,以免影响 手术效果。同时要按照医生建议 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 出现的问题。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2023-11-04•眼眶的概述•眼眶的解剖结构•眼眶的生理功能目录•眼眶疾病与诊断•眼眶疾病的治疗•眼眶解剖的临床应用01眼眶的概述它容纳了眼球、视神经、眼肌和泪腺等组织。

眼眶由上方的额骨、前方的蝶骨、外侧的颧骨和下方的上颌骨等组成。

这些骨头形成了眼眶的四个壁,即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

眼眶的作用维持眼球位置稳定眼眶通过提供足够的空间来维持眼球的正常位置,防止眼球脱出。

支持眼球运动眼眶内有肌肉和神经,可支持眼球的转动和调节焦距。

提供眼球必要的保护眼眶能保护眼球免受外界冲击和损伤。

02眼眶的解剖结构眼眶的表面结构眶骨眼眶是一个由多块骨头组成的骨性结构,包括额骨、筛骨、蝶骨、上颌骨、颧骨和腭骨等。

这些骨头形成眼眶的外部轮廓。

眼睑眼睑是覆盖在眼眶入口的软组织,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

它们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保持眼球湿润。

眼眶的内容物眼肌眼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横纹肌,包括六条外直肌、四条内直肌和两条上下斜肌。

泪器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负责产生和排出眼泪。

眼球眼球是位于眼眶正中央的球形器官,负责接收光线并转化为神经脉冲,传递给大脑以产生视觉。

眼眶的血管和神经血管眼眶内有丰富的血管,为眼部和眼眶内的组织提供营养。

神经眼眶内的神经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眼球运动。

03眼眶的生理功能眼眶的骨性结构为眼球提供了保护,避免眼球受到外界冲击或压迫。

眼眶内的脂肪和结缔组织能够减缓外界冲击,进一步保护眼球。

眼眶的骨性结构还能防止眼球过度突出或凹陷,以维持眼球的正常位置。

保护眼球调节眼球压力眼眶内的泪液循环和房水循环共同维持眼球的正常压力。

当眼球压力升高时,房水通过小梁网进入脉络膜上腔,再通过巩膜表面的血管排出,以降低眼球压力。

当眼球压力降低时,泪液通过泪道进入鼻腔,再通过血液循环回到眼眶,以维持眼球压力的稳定。

维持眼球位置眼外肌包括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和斜肌等,它们通过收缩和松弛来控制眼球的运动。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五)眶壁的孔与裂
12

眶上裂为眶与颅中窝最大的交通要道,内有许多神经、血管通过,从眶上
裂内侧部的总腱环内通过的神经和血管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上、下支、鼻睫神 经、睫状神经节的交感根、展神经及眼下静脉,从眶上裂内侧部总腱环之上通过 的神经、血管有滑车神经、额神经、泪腺神经、眼上静脉及泪腺动脉的返支。总 腱环之下通常无神经、血管通过,偶尔眼下静脉可由此通过。眶上裂外侧段被硬 脑膜封闭,无神经、血管通过。外伤伤或肿瘤累及眶上裂时会损伤由此通过的神 经、血管,出现眶上裂综合症:眼痛、眼球运动障碍以及眼眶血液回流障碍。
上牙槽中管,管内有
同名血管、神经通过。

眶下壁即上颌窦
的顶,因此眶与上颌
窦关系密切,上颌窦
炎症常会引起眶内炎
性病变,上颌窦肿瘤
也易侵及眶腔,引起
眼球突出等眶内病变
症状。
8

眶外侧壁呈三角
形,后部微凸,中部
平坦,前部距眶缘1cm
处稍凹陷。此壁面向
前内方。外侧壁的后
2/3 由 蝶 骨 大 翼 的 眶 面
眶 orbit
1

眶 orbit 为 一
对四面锥体形的骨性
腔,位于面上部鼻根
两侧,左右对称,底
朝前外,尖向后内,
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
构。眶有上、下、内
侧和外侧四壁,由额
骨、上颌骨、颧骨、
腭骨、泪骨、筛骨和
蝶骨七块骨构成。
2

眶上壁又称眶
顶,大致呈三角形, 由额骨眶部和蝶骨小 翼构成。眶上壁在后 部较平坦,前部则明 显凹陷,凹陷最显著 处与眼球的赤道部相 当。
部肿瘤也易于累及鼻腔。
6

眶下壁大致呈三

眼眶解剖特点PPT课件

眼眶解剖特点PPT课件

3
全身性疾病在眼眶的表现
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结节病等,可累及眼眶多个 结构。
外伤性损伤对眼眶结构影响
眶壁骨折
可导致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和 移位,引起眼球内陷、复视等
症状。
眶内出血
外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可引 起眶内压升高和视力下降。
眼球损伤
外伤可直接损伤眼球,导致角 膜擦伤、前房积血、晶状体脱 位等。
视神经损伤
04
CATALOGUE
眼部血管和神经分布
动脉供应及静脉回流途径
眼动脉
是颈内动脉的分支,经视神经管 入眶,分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 状后动脉。
静脉回流途径
眼部静脉血液经眼静脉回流至海 绵窦,再汇入颈内静脉。
眼部神经支配及功能
01
02
03
04
视神经
传导视觉冲动,维持正常视力 。
动眼神经
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 肌等,负责眼球向上、向内运
动及上睑提起。
滑车神经
支配上斜肌,使眼球向外下方 运动。
展神经
支配外直肌,使眼球向外运动 。
自主神经系统在眼部表现
交感神经系统
使瞳孔扩大、眼睑平滑肌收缩等。
副交感神经系统
使瞳孔缩小、眼睑平滑肌舒张等。
05
CATALOGUE
眼眶疾病相关解剖特点
常见眼眶肿瘤发生部位及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
多起源于眶内软组织,如泪腺混合瘤、皮样囊肿等,生长缓慢, 可压迫眼球和视神经。
与颅脑的关系
通过视神经孔与颅中窝 相通,眶上裂与颅中窝
的颞叶相连。
与副鼻窦的关系
额窦位于额骨内,筛窦 位于筛骨内,均与眼眶
相邻。
与鼻腔的关系
通过鼻泪管与鼻腔相通 ,下鼻甲后端距眶内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感根:支配眼血管 的舒缩
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s)
• 包括四条直肌和两条斜肌。除下斜肌外均 起自总腱环
四条直肌:
直肌止点距角膜缘的距 离分别为:
内直肌5.5mm 下直肌6.5mm 外直肌6.9mm 上直肌7.7mm
上、下斜肌
• 神经支配:
– 重要结构
• 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管内有视神经.眼动脉及交感 神经纤维通过。
• 眶上裂:眼眶与颅内最大的通路。经此裂通过的有 第III、Ⅳ、Ⅵ颅神经和第V颅神经眼支、眼上静脉和 部分交感神经纤维。眶上裂综合症
• 眶尖综合症:眶上裂综合症伴有视神经损害 • 眶下裂:有第Ⅴ颅神经的上额支、眶下神经、眶下
眼外肌的作用
主要作用 • 内直肌 内转 • 外直肌 外转 • 上直肌 上转 • 下直肌 下转 • 上斜肌 内旋 • 下斜肌 外旋
次要作用
内转和内旋 内转或外旋 下转和外转 上转和外转
眼外肌的作用
眼眶(Orbit)
• 呈四棱锥体形,底向前,尖向后,通于颅内 • 由额骨、蝶骨、颧骨、上颌骨、腭骨、筛骨
与泪骨组成 • 成人眶深40—50mm,因此球后麻醉的针深
不能超过40mm • 容积25—28ml,与眼球容积之比约为4.5:1 • 眶内容包括:眼球、眼外肌、泪腺、血管和
神经,各组织间有脂肪填充,并由筋膜连系
动脉及眶下静脉通过 • 眶上切迹,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脉通过 • 眶下孔: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由此通过
• 睫状神经节(ciliary ganglion) 位于视神经 孔前约10mm,外直肌之下、视神经的外下 方。其节前纤维包括:
•长根:感觉根,来自 鼻睫状神经,支配全 眼球的感觉
•短根:运动根,支配 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