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2)
合集下载
眼及眼眶影像诊断学

• 3. 眼外肌 四条直肌(上、下、内、外)
•
两条斜肌(上、下)
•
肌起自眶下壁的内侧份
近前缘处,余均起于秦氏肌腱环 ( Zinn’s ring)
常用CT检查方法
• 横断面及冠状面 • 增强CT扫描:鉴别眶部软组织病变性质 • 三维CT重建:眼眶部骨折的最佳方法
正常CT表现
鼻泪管
正常MRI表现
• 眼与眼眶
• 眶骨 • 晶状体、玻璃体 • 眼球壁 • 球后视神经
炎性假瘤
• 临床
• 原因不明的眼眶内软组织的非特异性炎 症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男性多见 • 症状与炎症累及的眼眶结构有关,以突
眼、疼痛、复视,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 • 经抗生素及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会反
• 眼球壁和晶状体:CT值 +35~+80Hu高密度浓白影
• 眼外肌和视神经: +12~+30Hu中密度灰白影
• 玻璃体:-25~+5Hu低密度灰 白影
• 球后脂肪:-50Hu以下无密度 黑色影
分不清三层眼球壁
额骨眶突
泪腺 上斜肌 筛前动脉管
眶上裂 肌锥内间隙 颧骨眶突
泪囊 翼腭窝 眶下裂
鼻泪管 翼腭窝 上颌窦
• 是眼外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损 伤
• 眼部疼痛,不能睁眼 • 异物的分类
• 不透光异物 • 半透光异物
眼和眼眶-眼部异物
• CT
• 方便,密度分辨力高 • 清晰显示眶内异物位置,数量,与周
围结构的关系
谢谢观看
• 眶内肌锥外间隙最常见的肿瘤,半 数以上为混合瘤,混合瘤中约80% 良性,20%恶性
眼和眼眶-泪腺肿瘤
• CT
• 泪腺区限局或弥漫增大的软组织肿 块,边界清楚
眼与眼眶病变影像诊断护理课件

CATALOGUE
眼与眼眶病变影像诊断技术
X线诊断
X线诊断是利用X线穿透人体组织,通过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在胶片上 形成影像,从而观察组织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X线诊断在眼与眼眶病变中主要用于观察骨骼结构和骨折等病变,对于眶骨骨折、眶 内异物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X线诊断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费用较低,但分辨率较低,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效果不 佳。
保持眼部敷料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眼药 水及注意事项。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活动与休息
指导患者适当休息,避免剧烈 运动;保持良好作息时间,促
进术后恢复。
04
CATALOGUE
眼与眼眶病变影像诊断护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视网膜脱落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
视网膜脱落患者的护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提供心理支持,并注意眼部卫生。
影像诊断在眼与眼眶病变中的应用
X线检查
用于观察骨骼结构,诊 断眶骨骨折、肿瘤等。
CT检查
用于观察眶内软组织和 骨骼结构,诊断肿瘤、
炎症等。
MRI检查
用于观察眼球和眼附属 器以及视神经的形态和 信号变化,诊断肿瘤、
炎症等。
US检查
用于观察眼球和眼附属 器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诊断肿瘤、血管病变等
。
02
并及时处理。
提高护理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培训与教育
01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确保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流程优化
02
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
患者满意度调查
眼与眼眶病变影像诊断技术
X线诊断
X线诊断是利用X线穿透人体组织,通过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在胶片上 形成影像,从而观察组织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X线诊断在眼与眼眶病变中主要用于观察骨骼结构和骨折等病变,对于眶骨骨折、眶 内异物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X线诊断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费用较低,但分辨率较低,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效果不 佳。
保持眼部敷料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眼药 水及注意事项。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活动与休息
指导患者适当休息,避免剧烈 运动;保持良好作息时间,促
进术后恢复。
04
CATALOGUE
眼与眼眶病变影像诊断护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视网膜脱落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
视网膜脱落患者的护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提供心理支持,并注意眼部卫生。
影像诊断在眼与眼眶病变中的应用
X线检查
用于观察骨骼结构,诊 断眶骨骨折、肿瘤等。
CT检查
用于观察眶内软组织和 骨骼结构,诊断肿瘤、
炎症等。
MRI检查
用于观察眼球和眼附属 器以及视神经的形态和 信号变化,诊断肿瘤、
炎症等。
US检查
用于观察眼球和眼附属 器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诊断肿瘤、血管病变等
。
02
并及时处理。
提高护理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培训与教育
01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确保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流程优化
02
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
患者满意度调查
眼眶解剖与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两者均属鳞状上皮构成的囊肿,前者含有 皮肤附件和表皮组织,后者仅含表皮。
• 多良性,由胚胎表皮陷于眶骨的间隙内没 有萎缩退化形成,因此绝大多数皮样囊肿 累及眶骨形成缺损。
• 儿童期发病多见
• CT表现为眶内或眶缘肿块,呈均匀低密度 或混杂密度,其内含有脂肪密度结构,增 强囊壁强化,囊内无强化。
(二)眶裂和视神经管
• 视神经管由 蝶骨小翼构 成,内壁是 蝶骨体,下 和外壁是由 蝶骨小翼根 构成(视 柱),分隔 视神经管和 眶上裂。
• 眶上裂是位于蝶骨大翼和小翼之间的空隙,其 内侧有视柱与视神经管相隔。
• 眼静脉、第Ⅲ、Ⅳ、Ⅵ颅神经以及第Ⅴ颅神经 的第一分支通过眶上裂进入中颅窝。
• 眶下裂是眼眶和翼腭窝、颞下窝之间的通道。
• 平扫密度均匀,类似眼外肌密度,液化坏 死少见,钙化罕见。增强轻-中度均匀强 化。
• 眼眶淋巴瘤常无眶骨骨质破坏。
Case1
眶壁骨质常无破坏
T2信号低
DWI
+C
+C
case2
T2 FS
case3
放疗后
case4
沿肌锥外间隙向后延伸生长,肿块后缘呈锐角, 即呈铸型生长。
5.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眼眶的解剖及病变
眼眶的正常解剖
(一)眶壁 1、眶顶:大部分由额骨的眶板组成。眶顶的后
部部分由蝶骨小翼构成。 2、眶底:主要由上颌骨的眶板组成,其中也含
有颧骨和腭骨的成份。眶底很薄,分隔眼与上 颌窦。 3、外壁:前部有颧骨构成,后部是蝶骨大翼。 4、内壁:组成眶内壁的有上颌骨、泪骨、筛骨 和蝶骨体。眶壁中最薄弱。
1.沿视神经扩散至眶内、颅内 2.侵犯软脑膜的瘤细胞可扩散到脑脊液中, 继而发生种植转移。 3.血行播散至全身。
• 多良性,由胚胎表皮陷于眶骨的间隙内没 有萎缩退化形成,因此绝大多数皮样囊肿 累及眶骨形成缺损。
• 儿童期发病多见
• CT表现为眶内或眶缘肿块,呈均匀低密度 或混杂密度,其内含有脂肪密度结构,增 强囊壁强化,囊内无强化。
(二)眶裂和视神经管
• 视神经管由 蝶骨小翼构 成,内壁是 蝶骨体,下 和外壁是由 蝶骨小翼根 构成(视 柱),分隔 视神经管和 眶上裂。
• 眶上裂是位于蝶骨大翼和小翼之间的空隙,其 内侧有视柱与视神经管相隔。
• 眼静脉、第Ⅲ、Ⅳ、Ⅵ颅神经以及第Ⅴ颅神经 的第一分支通过眶上裂进入中颅窝。
• 眶下裂是眼眶和翼腭窝、颞下窝之间的通道。
• 平扫密度均匀,类似眼外肌密度,液化坏 死少见,钙化罕见。增强轻-中度均匀强 化。
• 眼眶淋巴瘤常无眶骨骨质破坏。
Case1
眶壁骨质常无破坏
T2信号低
DWI
+C
+C
case2
T2 FS
case3
放疗后
case4
沿肌锥外间隙向后延伸生长,肿块后缘呈锐角, 即呈铸型生长。
5.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眼眶的解剖及病变
眼眶的正常解剖
(一)眶壁 1、眶顶:大部分由额骨的眶板组成。眶顶的后
部部分由蝶骨小翼构成。 2、眶底:主要由上颌骨的眶板组成,其中也含
有颧骨和腭骨的成份。眶底很薄,分隔眼与上 颌窦。 3、外壁:前部有颧骨构成,后部是蝶骨大翼。 4、内壁:组成眶内壁的有上颌骨、泪骨、筛骨 和蝶骨体。眶壁中最薄弱。
1.沿视神经扩散至眶内、颅内 2.侵犯软脑膜的瘤细胞可扩散到脑脊液中, 继而发生种植转移。 3.血行播散至全身。
眼及眼眶病变影像医学课件

眶尖“空虚”征:不侵及眶尖脂肪 眼肌、视神经、眼球受压推移
眼眶脉管性病变 一、海绵状血管瘤
MR表现 T1WI呈等信号(与肌肉相比) T2WI呈高信号 压脂序列:鲜明对比,边界更清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C
+C
+C
海绵状血管 瘤
约80%位于肌锥内,约10 %的病例肿瘤发生在肌锥外,另有10 %病例肿 瘤涉及肌锥内外 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光滑,眶尖部存在三角形脂 肪间隔,尖端指向颅内,此间隔为原发肌锥内肿瘤共有,而非海绵状
上斜肌也起始于眶尖,紧贴眼眶上内壁走形,抵达滑车,由滑车 处折回,走向外侧。
下斜肌起始于眶下壁的内侧份近前缘处,向外侧走形,正好位于 下直肌之下方。
(提上睑肌大部分行程与上直肌平行,位于其上方,抵止在上眼 睑皮肤上。)
(五)眼静脉及眼动脉
眼上静脉起自于眼眶的前内部,然后向外走形在上直肌下方, 跨越视神经。在眶尖,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会和进入眶上裂, 汇入海绵窦。
病、视神经挫伤等 眼内钙化和异物:定位正确 眼壁骨质改变:良性:眶壁扩大 恶性:骨质破坏
正常MR表现
正常MR表现
正常MR表现
正常MR表现
正常MR表现
异常MR表现
眼球壁肿块:T1WI较高信号,T2WI较低信号 眼外肌增粗:T1WI、T2WI中等或低信号,常见眼格氏病,炎性假
其它神经
眼球壁 外层:角膜、巩膜 中层:虹膜、睫状 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眼球内容 眼内腔:前房、后房 玻璃体腔 眼内容:房水、晶状体 玻璃体
(七)眼球
(八)其他附属器
泪器泪腺 泪腺:眼眶外上缘泪腺窝内,分泌泪液 泪道:泪点、泪小管、 泪囊及鼻泪管,排泄 泪液的功能
眼眶脉管性病变 一、海绵状血管瘤
MR表现 T1WI呈等信号(与肌肉相比) T2WI呈高信号 压脂序列:鲜明对比,边界更清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C
+C
+C
海绵状血管 瘤
约80%位于肌锥内,约10 %的病例肿瘤发生在肌锥外,另有10 %病例肿 瘤涉及肌锥内外 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光滑,眶尖部存在三角形脂 肪间隔,尖端指向颅内,此间隔为原发肌锥内肿瘤共有,而非海绵状
上斜肌也起始于眶尖,紧贴眼眶上内壁走形,抵达滑车,由滑车 处折回,走向外侧。
下斜肌起始于眶下壁的内侧份近前缘处,向外侧走形,正好位于 下直肌之下方。
(提上睑肌大部分行程与上直肌平行,位于其上方,抵止在上眼 睑皮肤上。)
(五)眼静脉及眼动脉
眼上静脉起自于眼眶的前内部,然后向外走形在上直肌下方, 跨越视神经。在眶尖,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会和进入眶上裂, 汇入海绵窦。
病、视神经挫伤等 眼内钙化和异物:定位正确 眼壁骨质改变:良性:眶壁扩大 恶性:骨质破坏
正常MR表现
正常MR表现
正常MR表现
正常MR表现
正常MR表现
异常MR表现
眼球壁肿块:T1WI较高信号,T2WI较低信号 眼外肌增粗:T1WI、T2WI中等或低信号,常见眼格氏病,炎性假
其它神经
眼球壁 外层:角膜、巩膜 中层:虹膜、睫状 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眼球内容 眼内腔:前房、后房 玻璃体腔 眼内容:房水、晶状体 玻璃体
(七)眼球
(八)其他附属器
泪器泪腺 泪腺:眼眶外上缘泪腺窝内,分泌泪液 泪道:泪点、泪小管、 泪囊及鼻泪管,排泄 泪液的功能
眼及眼眶病变影像诊断护理课件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疏导。
03
眼及眼眶病变的预防与 控制
预防措施
建立眼及眼眶病变的早期筛查机制
01
通过定期检查和筛查,及时发现病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和治疗。
提高公众对眼及眼眶病变的认识
02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眼及眼眶病变的认识,增强自我保
护意识。
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公共卫生政策与实践
1 2
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对眼及眼眶病变的发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 掌握病情动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的防控经验和诊疗技术,提高我国 在眼及眼眶病变防控领域的水平。
3
推进科研创新
加大对眼及眼眶病变相关科研的支持力度,推动 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眼部按摩
定期检查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眼部按摩,促 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现眼部病 变,及时治疗。
正确使用眼药水
如有需要使用眼药水,应遵医嘱,正 确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Hale Waihona Puke 预防感染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源接触 眼部。
疼痛护理
如眼部疼痛不适,可适当冷敷或热 敷,缓解疼痛。
眼及眼眶病变影像诊 断护理课件
目 录
• 眼及眼眶病变影像诊断基础知识 • 眼及眼眶病变的护理 • 眼及眼眶病变的预防与控制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眼及眼眶病变影像诊断 基础知识
眼及眼眶的解剖结构
01
02
03
眼球
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 、视网膜等结构,是视觉 形成的关键部位。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疏导。
03
眼及眼眶病变的预防与 控制
预防措施
建立眼及眼眶病变的早期筛查机制
01
通过定期检查和筛查,及时发现病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和治疗。
提高公众对眼及眼眶病变的认识
02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眼及眼眶病变的认识,增强自我保
护意识。
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公共卫生政策与实践
1 2
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对眼及眼眶病变的发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 掌握病情动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的防控经验和诊疗技术,提高我国 在眼及眼眶病变防控领域的水平。
3
推进科研创新
加大对眼及眼眶病变相关科研的支持力度,推动 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眼部按摩
定期检查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眼部按摩,促 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现眼部病 变,及时治疗。
正确使用眼药水
如有需要使用眼药水,应遵医嘱,正 确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Hale Waihona Puke 预防感染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源接触 眼部。
疼痛护理
如眼部疼痛不适,可适当冷敷或热 敷,缓解疼痛。
眼及眼眶病变影像诊 断护理课件
目 录
• 眼及眼眶病变影像诊断基础知识 • 眼及眼眶病变的护理 • 眼及眼眶病变的预防与控制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眼及眼眶病变影像诊断 基础知识
眼及眼眶的解剖结构
01
02
03
眼球
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 、视网膜等结构,是视觉 形成的关键部位。
眼及眼眶疾病影像诊断完整版本

大翼 下壁:上颌窦顶壁,由颧骨、上颌骨和腭骨
眶板组成。
眶后壁:大部由蝶骨组成,眶上裂、眶下裂。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解剖
二、眼球
前后径24mm,垂直径23mm, 水平径23.5mm 眼球壁:
外膜: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眼内容物: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眼及眼眶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
眼及眼眶
适应证:
1 眼球及眼眶内肿瘤 5 眼眶血管畸形 6 突眼查因 7 眶周及全身疾病累及眼眶
眼及眼眶
检查方法
X线平片 造影检查 CT MRI
眼及眼眶
检查方法
一、X线平片
眼眶正位:柯氐位(Caldwell)病人俯卧, 头矢状面与床垂直,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5 -20°主要显示双侧眼眶、额、筛窦的骨性 结构。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MRI · T1WI 见病变呈低至中等均匀或不甚均匀
信号强度。 · T信2W 号强I病度变增呈高中不至显高著信。号强度,病变后期 · Gd-DTPA增强见病变轻度强化。
T1WI
炎性假瘤
T2WI
增强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2 多单侧发病,少数双侧同时/先后发病。
3 早期眼部不适、疼痛、红肿、畏光,后 期可出现突眼、复视、视力下降、眼球运 动障碍。检查于眶下缘或内缘触及质硬、 边界不清肿块。
4 激素治疗有效。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CT
· 眼环增厚,眼球后形态不规则中等密度肿块包 绕眼球。 · 眼外肌增粗,肌腹及肌附着点均增粗,肌边缘不 光滑。 · 视神经增粗,视神经与眼球连续处呈三角形。 · 眶内弥漫性密度增高。 · 泪腺肿大,形态不规则。 · CT增强见病变呈不均匀轻度强化。
眶板组成。
眶后壁:大部由蝶骨组成,眶上裂、眶下裂。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解剖
二、眼球
前后径24mm,垂直径23mm, 水平径23.5mm 眼球壁:
外膜: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眼内容物: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眼及眼眶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
眼及眼眶
适应证:
1 眼球及眼眶内肿瘤 5 眼眶血管畸形 6 突眼查因 7 眶周及全身疾病累及眼眶
眼及眼眶
检查方法
X线平片 造影检查 CT MRI
眼及眼眶
检查方法
一、X线平片
眼眶正位:柯氐位(Caldwell)病人俯卧, 头矢状面与床垂直,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5 -20°主要显示双侧眼眶、额、筛窦的骨性 结构。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MRI · T1WI 见病变呈低至中等均匀或不甚均匀
信号强度。 · T信2W 号强I病度变增呈高中不至显高著信。号强度,病变后期 · Gd-DTPA增强见病变轻度强化。
T1WI
炎性假瘤
T2WI
增强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2 多单侧发病,少数双侧同时/先后发病。
3 早期眼部不适、疼痛、红肿、畏光,后 期可出现突眼、复视、视力下降、眼球运 动障碍。检查于眶下缘或内缘触及质硬、 边界不清肿块。
4 激素治疗有效。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CT
· 眼环增厚,眼球后形态不规则中等密度肿块包 绕眼球。 · 眼外肌增粗,肌腹及肌附着点均增粗,肌边缘不 光滑。 · 视神经增粗,视神经与眼球连续处呈三角形。 · 眶内弥漫性密度增高。 · 泪腺肿大,形态不规则。 · CT增强见病变呈不均匀轻度强化。
眼眶疾病影像诊断

眼部疾病的影像诊断
一、眼部病变检查方法的选择
1、眼眶骨折和异物等外伤一般首选CT,非金属异物可选择MRI, 如果怀疑神经损伤、伴颅内并发症等时需行MRI检查,眼眶骨折 可行3DCT检查;
2、眼眶软组织病变选择MRI较好,对于判定邻近眶壁骨质压迫性 改变、骨质破坏等需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
3、眼眶软组织肿块需行MRI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或CT增强扫描; 4、怀疑鼻泪管阻塞应行X线泪道造影检查或MRI泪道造影,MR水
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应用脂肪抑制序列; 眼眶肿瘤:动态增强扫描、DWI
眼眶MR解剖
1、眼球
眼球壁:T1、T2 角膜与巩膜呈中低信号; 葡萄膜与视网膜呈高信号,二者不可区分;
晶状体:含水分及蛋白质,T1等信号,T2低信号 玻璃体:胶状质,含98.5%水分,长T1、长T2
2、眼外肌
T1、T2都呈中等信号,显示结构及信号改变;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在脂肪抑制序列强化更为明显
相对禁忌症
• 体内的金属异物
(假牙、避孕环、金属植入物、术后金属夹等)位于扫描范围内时,应慎重 扫描,以防止金属物运动或产热造成病人损伤,金属物亦可产生伪影而妨 碍诊断。如扫描其它部位,亦应注意病人有无不适感。
• 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停者、严重外 伤、幽闭症患者、幼儿及不配合的病人应慎重扫描,要在医生 或家属监护下进行。
图示MRI 轴位、冠状位、 矢状位增强T1WI序列, 箭头示左眼球内肿块动态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 ,结合短T1、短T2信号表现,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术后病理证实。
后巩膜葡萄肿
图示MRI 轴位T2WI、T1WI序列, 箭头示右眼环后极部限局性膨出改变,可符合后巩膜葡萄肿表现 。
视网膜母细胞瘤Rb
一、眼部病变检查方法的选择
1、眼眶骨折和异物等外伤一般首选CT,非金属异物可选择MRI, 如果怀疑神经损伤、伴颅内并发症等时需行MRI检查,眼眶骨折 可行3DCT检查;
2、眼眶软组织病变选择MRI较好,对于判定邻近眶壁骨质压迫性 改变、骨质破坏等需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
3、眼眶软组织肿块需行MRI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或CT增强扫描; 4、怀疑鼻泪管阻塞应行X线泪道造影检查或MRI泪道造影,MR水
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应用脂肪抑制序列; 眼眶肿瘤:动态增强扫描、DWI
眼眶MR解剖
1、眼球
眼球壁:T1、T2 角膜与巩膜呈中低信号; 葡萄膜与视网膜呈高信号,二者不可区分;
晶状体:含水分及蛋白质,T1等信号,T2低信号 玻璃体:胶状质,含98.5%水分,长T1、长T2
2、眼外肌
T1、T2都呈中等信号,显示结构及信号改变;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在脂肪抑制序列强化更为明显
相对禁忌症
• 体内的金属异物
(假牙、避孕环、金属植入物、术后金属夹等)位于扫描范围内时,应慎重 扫描,以防止金属物运动或产热造成病人损伤,金属物亦可产生伪影而妨 碍诊断。如扫描其它部位,亦应注意病人有无不适感。
• 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停者、严重外 伤、幽闭症患者、幼儿及不配合的病人应慎重扫描,要在医生 或家属监护下进行。
图示MRI 轴位、冠状位、 矢状位增强T1WI序列, 箭头示左眼球内肿块动态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 ,结合短T1、短T2信号表现,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术后病理证实。
后巩膜葡萄肿
图示MRI 轴位T2WI、T1WI序列, 箭头示右眼环后极部限局性膨出改变,可符合后巩膜葡萄肿表现 。
视网膜母细胞瘤Rb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额骨
眉弓 眶上切迹
眶上裂
眶下裂
鼻骨 中鼻 甲
颧骨
下鼻甲
梨状孔
下颌支
颏孔
眶上缘
泪腺窝 眶上裂
蝶骨眶面
眶下裂 眶下沟
颧骨
眶上切迹
筛后孔 视神经管 筛骨眶板 泪囊窝
泪后嵴 上颌骨眶面
上颌骨 眶下孔
眼及眼眶影像解剖眼眶 线解剖
1)眼眶后前位:
病人俯卧 ,头矢状面与 床面垂直,中心线向足
侧倾斜15 ~20°,显示
均匀强化。 MRI :眼眶外上象限泪窝内占位 ,良性者信号
均匀 ,T1WI呈等信号 ,T2WI呈等、高信
号 ;恶性者信号不均匀 ,不均匀强化。
泪腺肿瘤( tumor of lacrimal gland)
病理上包膜完整 ,镜下由高度扩张的窦状血管组成。 成人多见 ,单眼发病 ,单侧进行性突眼 ,病程长 ,检查 可发现视乳头水肿 ,视神经萎缩。
正常MR影像表现 : 眶 骨 : 呈低信号 玻璃体 :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 球后脂肪 : T1WI高信号 ,T2WI高信号 眼外肌视神经 : 呈等信号强度 晶状体及眼环 : 呈等信号强度
眼球下部横断层面CT扫描像
眼 球 后 缘 冠 状 层 面 CT扫 描 像
眼 球 中 部 横 断 层 面 MR扫 描 像
限于肌腹部 ,双侧多肌受累,且多无眼环增厚。
双侧内直肌肌腹增粗
T2
T1
R
L
T2
T1
AX
T2WI
COR
R
L
COR 增强(FAT)
病例二
CT AX
R
L
R
CT COR
视网膜母细胞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状体及眼环: 呈等信号强度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1
眼球下部横断层面CT扫描像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2
眼球后缘冠状层面CT扫描像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3
眼球中部横断层面MR扫描像
梨状孔
下颌支
颏孔
5
眶上 缘
泪腺窝 眶上裂 蝶骨眶面 眶下裂 眶下沟
颧骨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眶上切迹
筛后孔 视神经管 筛骨眶板 泪囊窝
泪后嵴 上颌骨眶面
上颌骨 眶下孔
6
眶上裂:眶外壁与眶上壁的分界,
是蝶骨大小翼之间狭长、三角形裂隙, 是眼眶与中颅窝的主要通道, 第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的眼支、眼上静 脉、脑膜中动脉的眶支和交感神经穿过
眶下裂:眶上壁与眶下壁的分界,
开口于眶下孔, 后部通翼腭窝,前部通颞下窝, 有第V脑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眶下动脉等通过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7
眼及眼眶影像解剖
眼眶X线解剖
(1)眼眶后前位:
病人俯卧,头矢状面与 床面垂直,中心线向足侧 倾斜15°~20°,显示双 侧眼眶各部骨结构、额窦、 筛窦。
视神经孔扩大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9
眼及眼眶影像解剖
正常CT影像表现:
眶 壁: 眶壁结构清晰,高密度骨质光滑整齐, 颧突和额突部骨髓腔骨小梁细密。
眼球壁:境界清楚中等密度环
晶状体: CT值为35~80Hu高密度影
玻璃体: CT值为-25~+5Hu低密度影
球后脂肪: CT值为-50Hu低密度影
(2)眼眶侧位:
头矢状面与床面平行,
中心线垂直于眼眶。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8
(3)视神经孔位: • 病人俯卧,使头矢
状面与床面成53° 角,眶耳线与垂直 线成10°角,显示 视神经孔。 • 左右对称,直径3~ 7 mm左右,两侧相差 1 mm有临床意义。
视神经孔正常
➢外壁:前1/3颧骨、后2/3蝶骨大翼 ➢后壁:大部分由蝶骨组成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4
眉骨间 眶上孔 视神经管 颞骨
泪骨 鼻甲中隔
眶下孔 上颌骨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额骨
眉弓 眶上切迹
眶上裂
眶下裂
鼻骨 中鼻甲
颧骨
下鼻甲
眼外肌
球后其它组织:肌锥、球后脂肪、眼动脉和眼上静脉
等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
眼外肌: 四条直肌(上、下、内、外) 两条斜肌(上、下) 提上睑肌 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 下斜肌、上直肌、 内直肌、下直肌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2020/12/15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4
异常影像学表现
• 大小与形态异常 • 密度(信号)异常 • 位置异常 • 眶壁骨质异常 • 眼眶通道异常 • 肿块 • 邻近解剖结构改变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5
眼眶蜂窝织炎
• 眶内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 上面部静脉吻合多,邻近感染累及。 • 起病急,局部炎症症状+全身感染症状。 • 严重者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败血症。
• 炎性假瘤为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增殖性病变。 • 临床常见,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见。 • 多单侧发病,起病急,急性炎症表现,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0
CT影像表现:
眶隔前炎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 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 泪腺炎型:泪腺肿大 肿块型:眶内软组织肿块,边界清,轻中度 强化 肌炎型:眼外肌的肌腹及肌腱同时增粗,上 直肌及内直肌常见;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6
眼眶蜂窝织炎
• CT表现:不具特征性。分肌锥内、肌锥外和骨膜下三类,肌锥外 最常见。眶内正常结构界限不清或消失,眼睑肿胀,眼形强化。
• MRI:T1WI眶内脂肪信号降低,T2WI信号增高,眼外肌肿胀,呈 长T1长T2信号。余同CT表现。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7
2020/12/15
眼睑肿胀明显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8
2020/12/15
眶内正常结构界限不清或 消失,球壁增厚,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9
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 断 (2)
感谢您的阅览
眼及眼眶解剖
软组织
眼球:左右对称,呈球型,直径24mm,眼球壁从外
向内由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组成。
视神经:粗约3~4mm,视 神 经 管:位于眶上壁后部 尖端,眼眶外下象限,长约5mm~7mm,直径约 4mm ~5mm ,内有视神经、眼动脉等通过,视神经 管内侧为蝶窦气房和后组筛窦 ,上方蝶骨小翼,外侧 为眶上壁。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
眶骨
额骨、蝶骨、泪骨、筛骨、上颌骨、颧骨、腭骨 七块骨构成。外观上以视神经为中心,呈四面锥 形。
➢上壁:由额骨眶部及蝶骨小翼构成,分割眶及颅 前窝, 前外侧份有泪腺窝,1×2cm;
➢下壁:前部由上颌骨眶面,颧骨眶面及腭骨眶突 构成
➢内壁:最薄,前部由上颌骨额突和泪骨组成,后 部为筛骨纸板和蝶骨体,前下份有泪囊窝;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1
炎性假瘤
眼外肌和视神经: CT值为12~30Hu等密度影
泪腺: 眼球外上呈均匀中等密度
泪囊 、鼻泪管:宽3mm左右,管内呈低密度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0
正常MR影像表现:
眶 骨: 呈低信号
玻璃体: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球后脂肪: 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 眼外肌视神经: 呈等信号强度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1
眼球下部横断层面CT扫描像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2
眼球后缘冠状层面CT扫描像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3
眼球中部横断层面MR扫描像
梨状孔
下颌支
颏孔
5
眶上 缘
泪腺窝 眶上裂 蝶骨眶面 眶下裂 眶下沟
颧骨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眶上切迹
筛后孔 视神经管 筛骨眶板 泪囊窝
泪后嵴 上颌骨眶面
上颌骨 眶下孔
6
眶上裂:眶外壁与眶上壁的分界,
是蝶骨大小翼之间狭长、三角形裂隙, 是眼眶与中颅窝的主要通道, 第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的眼支、眼上静 脉、脑膜中动脉的眶支和交感神经穿过
眶下裂:眶上壁与眶下壁的分界,
开口于眶下孔, 后部通翼腭窝,前部通颞下窝, 有第V脑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眶下动脉等通过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7
眼及眼眶影像解剖
眼眶X线解剖
(1)眼眶后前位:
病人俯卧,头矢状面与 床面垂直,中心线向足侧 倾斜15°~20°,显示双 侧眼眶各部骨结构、额窦、 筛窦。
视神经孔扩大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9
眼及眼眶影像解剖
正常CT影像表现:
眶 壁: 眶壁结构清晰,高密度骨质光滑整齐, 颧突和额突部骨髓腔骨小梁细密。
眼球壁:境界清楚中等密度环
晶状体: CT值为35~80Hu高密度影
玻璃体: CT值为-25~+5Hu低密度影
球后脂肪: CT值为-50Hu低密度影
(2)眼眶侧位:
头矢状面与床面平行,
中心线垂直于眼眶。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8
(3)视神经孔位: • 病人俯卧,使头矢
状面与床面成53° 角,眶耳线与垂直 线成10°角,显示 视神经孔。 • 左右对称,直径3~ 7 mm左右,两侧相差 1 mm有临床意义。
视神经孔正常
➢外壁:前1/3颧骨、后2/3蝶骨大翼 ➢后壁:大部分由蝶骨组成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4
眉骨间 眶上孔 视神经管 颞骨
泪骨 鼻甲中隔
眶下孔 上颌骨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额骨
眉弓 眶上切迹
眶上裂
眶下裂
鼻骨 中鼻甲
颧骨
下鼻甲
眼外肌
球后其它组织:肌锥、球后脂肪、眼动脉和眼上静脉
等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
眼外肌: 四条直肌(上、下、内、外) 两条斜肌(上、下) 提上睑肌 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 下斜肌、上直肌、 内直肌、下直肌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2020/12/15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4
异常影像学表现
• 大小与形态异常 • 密度(信号)异常 • 位置异常 • 眶壁骨质异常 • 眼眶通道异常 • 肿块 • 邻近解剖结构改变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5
眼眶蜂窝织炎
• 眶内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 上面部静脉吻合多,邻近感染累及。 • 起病急,局部炎症症状+全身感染症状。 • 严重者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败血症。
• 炎性假瘤为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增殖性病变。 • 临床常见,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见。 • 多单侧发病,起病急,急性炎症表现,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0
CT影像表现:
眶隔前炎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 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 泪腺炎型:泪腺肿大 肿块型:眶内软组织肿块,边界清,轻中度 强化 肌炎型:眼外肌的肌腹及肌腱同时增粗,上 直肌及内直肌常见;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6
眼眶蜂窝织炎
• CT表现:不具特征性。分肌锥内、肌锥外和骨膜下三类,肌锥外 最常见。眶内正常结构界限不清或消失,眼睑肿胀,眼形强化。
• MRI:T1WI眶内脂肪信号降低,T2WI信号增高,眼外肌肿胀,呈 长T1长T2信号。余同CT表现。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7
2020/12/15
眼睑肿胀明显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8
2020/12/15
眶内正常结构界限不清或 消失,球壁增厚,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9
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 断 (2)
感谢您的阅览
眼及眼眶解剖
软组织
眼球:左右对称,呈球型,直径24mm,眼球壁从外
向内由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组成。
视神经:粗约3~4mm,视 神 经 管:位于眶上壁后部 尖端,眼眶外下象限,长约5mm~7mm,直径约 4mm ~5mm ,内有视神经、眼动脉等通过,视神经 管内侧为蝶窦气房和后组筛窦 ,上方蝶骨小翼,外侧 为眶上壁。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
眶骨
额骨、蝶骨、泪骨、筛骨、上颌骨、颧骨、腭骨 七块骨构成。外观上以视神经为中心,呈四面锥 形。
➢上壁:由额骨眶部及蝶骨小翼构成,分割眶及颅 前窝, 前外侧份有泪腺窝,1×2cm;
➢下壁:前部由上颌骨眶面,颧骨眶面及腭骨眶突 构成
➢内壁:最薄,前部由上颌骨额突和泪骨组成,后 部为筛骨纸板和蝶骨体,前下份有泪囊窝;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1
炎性假瘤
眼外肌和视神经: CT值为12~30Hu等密度影
泪腺: 眼球外上呈均匀中等密度
泪囊 、鼻泪管:宽3mm左右,管内呈低密度
2020/12/15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0
正常MR影像表现:
眶 骨: 呈低信号
玻璃体: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球后脂肪: 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 眼外肌视神经: 呈等信号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