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镜头的8个基本类型
摄影镜头器材知识点总结

摄影镜头器材知识点总结一、镜头的种类1.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也称为定焦镜头,是一种焦距固定的镜头,不能进行调焦的变焦镜头。
2.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也称变焦镜头,是一种可以通过旋转镜头环或按下镜头钮来改变焦距的镜头。
3.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比正常镜头短的镜头,一般小于50mm,用于拍摄较大的景深和较宽的景物。
4. 中焦镜头中焦镜头是一种焦距适中的镜头,一般在50mm-85mm之间,是适合人像拍摄的镜头。
5.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是一种焦距比正常镜头长的镜头,一般大于135mm,用于拍摄远距离的景物或细节。
6.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极其细小物体的镜头,焦距一般在50mm-105mm之间。
二、镜头结构组成1. 前后镜组前后镜组是镜头的焦距组成部分,可以调整焦距和对焦。
2. 光圈光圈是镜头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调整镜头的进光量,影响照片的曝光和景深。
3. 对焦环对焦环是用来调整镜头对焦的一个环形部分,可以手动或自动进行对焦。
4. 镜头接口镜头接口是连接镜头和相机的部分,有不同的接口适配不同的相机品牌。
5. 防抖系统防抖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减轻手持拍摄时的抖动,可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三、镜头技术指标1.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的对焦距离,不同的焦距适合不同的拍摄需求。
2. 光圈光圈是一个数字,代表镜头的进光量,通常用f数来表示。
3. 最大光圈最大光圈是指镜头能够达到的最大进光量,通常用f数来表示。
4. 最小光圈最小光圈是指镜头能够达到的最小进光量,通常用f数来表示。
5. 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对焦的最短距离,通常用米或者厘米来表示。
6. 滤镜接口滤镜接口是用来连接镜头滤镜的部分,可以改变照片的色彩或者透光特性。
7. 镜头材质镜头材质是指镜头的制造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透光性和耐磨性。
8. 镜片镜片是镜头的关键部分,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照片的成像质量。
四、镜头使用技巧1. 对焦在拍摄时,要通过对焦环或者自动对焦功能来对焦,确保拍摄的主体清晰锐利。
(完整版)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镜头一般按照焦距大小分类:鱼眼镜头;微距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变焦镜头等标准镜头:拍摄风景及人物都可以,介于广角与长焦之间长焦镜头:拍摄远处人物特写及远处物体,如体育比赛广角镜头:拍摄风景及大场面焦距无限远鱼眼镜头:视角180度,畸变大,特殊用途微距镜头:拍摄较小物体近距离拍摄如小蚂蚁等超长焦镜头:可以拍摄月亮及星星变焦镜头:焦距可以根据拍摄物体改变的镜头,可以拍出运动效果1.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标准镜头的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
因此,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是资深的摄影师也认为用好用活标准镜头并不容易。
但是,标准镜头所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
另外,摄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适马 30mm F1.4 EX DC HSM 镜头2.长焦镜头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长焦距镜头又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
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
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mm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
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
各种镜头知识点总结

各种镜头知识点总结一、镜头的种类1.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是焦距固定的镜头,例如50mm定焦镜头、85mm定焦镜头等,它们的优点是成像质量高、光圈大,适合拍摄人像、静物等。
2.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焦距可调节,例如24-70mm的变焦镜头、70-200mm的变焦镜头等,它们的优点是灵活多变,适合拍摄风景、运动等。
3.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专门用于拍摄微小物体的镜头,具有1:1的放大比例,可以拍摄出非常细小的细节。
4. 鱼眼镜头:鱼眼镜头的特点是视野极广,可以拍摄到180度的全景,适合拍摄建筑、风景等。
5. 平板头镜头:平板头镜头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镜头,它的设计可以减少变形,使得人像更加真实。
6. Tilt shift镜头:Tilt shift镜头是一种特殊的镜头,可以让摄影师在拍摄时调整景深与透视。
二、镜头的参数1.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到成像面的距离,焦距越长,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焦距越短,景深越深,背景虚化效果越不明显。
2. 光圈: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景深越深,背景虚化效果越不明显。
3. 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调节的最近对焦距离,不同的镜头对焦距离不同。
4. 等效焦距:等效焦距是指35mm全画幅相机上,和在不同画幅相机上,产生相似画幅的镜头焦距相对应的值。
5. 滤镜口径:镜头前端有一个镜框,可以安装滤镜。
滤镜口径大小,就是指安装的滤镜应该是多大口径的。
6. 防抖:防抖是指镜头内部的一种技术,可以减少摄影时的抖动,提高拍摄的稳定性。
三、镜头的选购1.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例如适合拍摄人像的85mm、适合拍摄风景的24-70mm等。
2. 注意镜头的质量,选择有口碑和信誉的品牌和型号,尽量避免购买劣质的镜头。
3. 考虑需要的功能和特性,例如需要定焦镜头还是变焦镜头、需要防抖功能还是不需要等。
4. 考虑携带便携性,一些大光圈的定焦镜头,可能比变焦镜头更加小巧轻便。
镜头的种类

镜头的种类影像变形失真的问题。
以上四种特性,焦距越短就越明显。
3、长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Telephoto Lens)的特性与短焦距镜头相反,焦距长于标准镜头。
就135相机来说,焦距在50mm至200mm之间的镜头又称为远摄镜头,焦距大于300mm的镜头又叫超远摄镜头。
长焦距镜头的成像特点主要有:(1)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形象;(2)视角小,有利于远距离摄取被摄体的较大影像,且不易于干扰被摄对象;(3)透视弱,纵深景物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压缩了画面的纵深感;(4)影像畸变像差小,尤其适合于人像摄影。
以上四种特性,也是焦距越长就越明显。
4、鱼眼镜头鱼眼镜头(Fisheye Lens)实际上是一种极端的超广角镜头,对135相机来说就是指焦距在16mm以下、视角在180°左右的镜头,因其巨大的视角类似鱼眼视角而名。
其成像特点是摄取范围极大,透视感极强,桶形畸变严重,能使画面别有一番情趣。
鱼眼镜头有两类:一种是在底片上产生小于底片画幅的圆形影像;另一种是产生底片全画幅的矩形影像。
鱼眼镜头的第一片透镜呈圆球形而向外凸出,不能使用通常的滤镜,一般采用内置式滤镜。
5、反射式镜头反射式镜头(Mirror Lens)又称为折反镜头,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超远摄镜头,焦距多为500mm和1000mm。
外观上短而胖,与相同焦距的远摄镜头相比,体积小,重量轻。
这种镜头的结构比较简单,利用光线在镜头中的多次反射成像。
主要缺点是只有一档较小的光圈(一般为F8),不能使用相机的程序曝光和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更谈不上景深控制。
当需要以特定快门速度进行拍摄时,只能通过使用中灰镜或调整感光度来实现。
使用反射式镜头后,相机取景屏也较暗,导致对焦不便。
由于反射式镜头焦距长,景深小,可以使焦点以外的景物产生朦胧效果。
其特殊的光学结构使背景的高光点呈现美丽的环状光晕,因此容易拍摄到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影像。
二、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定焦镜头的焦距固定不变,而变焦镜头(Zoom Lens)的焦距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镜头选择指南了解不同镜头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镜头选择指南了解不同镜头类型及其应用场景镜头选择指南:了解不同镜头类型及其应用场景在摄影领域,选择合适的镜头对于拍摄出出色的照片至关重要。
不同的镜头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因此了解这些镜头类型及其特点将有助于摄影爱好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镜头。
一、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拥有短焦距,可以捕捉更广阔的视野范围。
它们通常具有较大的景深和广阔的视角,适合拍摄风景、建筑物、大场景等需要包含广阔环境的主题。
此外,广角镜头在拍摄近距离的主题时能够营造出独特的透视效果,使主题更加突出。
二、中焦镜头中焦镜头常用的焦段范围为50mm到85mm之间,它们是最接近人眼视角的镜头类型,能够捕捉出相对真实的视觉效果。
中焦镜头在人像摄影中表现出色,能够保持恰到好处的主体清晰度和背景虚化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三、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具有长焦距,适合拍摄远距离的主题。
它们可以拉近拍摄距离,捕捉远处细节,并且具有较好的背景虚化效果,这种效果在野生动物摄影、体育赛事等需要拍摄远距离主题的场景中非常实用。
四、望远镜头望远镜头是最长焦距的镜头类型,它们具有极高的放大倍数,适合拍摄极远距离的主题。
望远镜头常用于野生动物摄影、天文摄影等需要拍摄远距离微小主体的领域。
然而,由于其焦距较长,望远镜头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因此使用时需注意稳定与曝光控制。
五、微距镜头微距镜头具有极短的近焦距离,能够以极高的放大比例拍摄微小主题。
它们常被用于昆虫摄影、花卉摄影等需要拍摄微小细节的场景中。
微距镜头要求摄影者非常接近主题,因此使用时需注意保持相机与主题的稳定。
六、鱼眼镜头鱼眼镜头是一种超广角镜头,其视角范围非常广阔,可以捕捉到更多的环境细节。
鱼眼镜头常用于拍摄需要将全景纳入画面的场景,如城市景观、室内摄影等。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弯曲形变效果,鱼眼镜头的画面可能会出现一些畸变,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构图和景深的控制。
七、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除了以上分类,镜头还可以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02镜头的基本类型(文字)

中焦镜头:75mm 85mm 100mm 135mm 适于拍摄人像,视觉效果最符合人体比例
望远镜头:500mm、1000mm 反射望远镜头:实际长度比普通望远镜头 短,便于携带。 视角从30度、15度、7度 远近透视关系被压缩,景深范围浅,要求 对焦准确。
变焦镜头
焦距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镜头 变焦范围: 广角至中焦:28-85、28-135、35-70 中焦至长焦:70-210、100-300 中焦至望远:100-600 变焦倍率越高,制作难度越高,质量差。
(二)中焦镜头、长焦镜头、望远镜头 焦距长于标准镜头,视角范围小。 同一距离拍摄,视角范围小,看起来似乎景物 被拉近、放大了, 作用: 远距离拍摄:体育比赛、大型舞台 新闻抓拍:距离被拍摄者远,抓取生动、自然 的形象。 优点:景深浅,视角小,有利于突出主体。在 用于拍摄特写性画面时,更能揭示景物的局 部特征,造成富于揭示性的典型细节画面。
定义: 由金属、塑料或橡胶制成的筒形接圈,有 方形和圆形两种,接在镜头前方。 主要作用: 防止不必要的光线进入镜头,从而对底片 画面产生破坏作用,如产生光斑、灰雾等。 防止尘土、雨滴、雪花等粘附在镜头表 面,造成对镜面的破坏。 注意:镜头视角应与遮光罩的遮光角度相一致。
快门线
由金属包以软管制成,其一端可与相机快 门上的螺孔连接。螺头内有顶针,另一端是 装有弹簧的按钮。拍摄时按下按钮,与快门 相连的螺孔内的顶针便触动快门。 一般配合三角架使用 作用: 1、遥控拍摄 2、用于慢速快门拍摄,防止手触动快门造 成的震动
变焦镜头可达到多个焦距段的效果,省去 更换镜头的时间。携带、使用更便捷。 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平均低于定焦镜头。 报刊采用的图片不会太大,质量要求也 不是很高,变焦镜头可以满足新闻摄影 的图片技术质量要求。
光学镜头分类

光学镜头分类光学镜头是相机或望远镜等光学设备的核心部件,它起到聚光和成像的作用。
根据其结构和特点的不同,光学镜头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光学镜头分类。
1.定焦镜头(Prime Lens)定焦镜头是一种具有固定焦距的镜头,也称为单焦镜头。
它的主要特点是成像质量较高、畸变较小、光圈较大等,适用于拍摄人物、风景、静物等各种场景。
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需要更换镜头来调整拍摄距离。
2.变焦镜头(Zoom Lens)变焦镜头是一种可以通过旋转调整焦距的镜头。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拍摄距离。
变焦镜头广泛应用于各种摄影场景,可以根据需要从广角到长焦进行调节。
3.广角镜头(Wide-angle Lens)广角镜头是一种具有较短焦距的镜头,适合于拍摄大范围的场景,能够捕捉更多的视野。
广角镜头通常被用于拍摄风景、建筑物、室内等需要广阔视野的场景。
其特点是展现出明显的透视效果和较大的景深。
4.中焦镜头(Standard Lens)中焦镜头是一种焦距介于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之间的镜头。
中焦镜头的视角相对正常,能够较为真实地呈现被摄体,是常用于人物摄影的镜头。
其视角接近人眼所见,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加真实和自然。
5.长焦镜头(Telephoto Lens)长焦镜头是一种具有较长焦距的镜头,适合于拍摄距离较远的被摄体。
长焦镜头可以放大远处对象,使其看起来更为接近,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摄影、体育比赛等场景。
一般来说,长焦镜头的景深较浅,可以将背景虚化,突出被摄体。
6.微距镜头(Macro Lens)微距镜头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极小或细节物体的镜头。
它具有短的焦距和高放大倍数,能够将被摄体放大到较大的比例,展现出细致入微的细节。
微距镜头广泛应用于昆虫、花卉等微小物体的摄影。
除了以上常见的光学镜头分类,还有一些特殊的镜头类型,如鱼眼镜头(Fisheye Lens)和移轴镜头(Tilt-shift Lens)。
摄影专业镜头知识点总结

摄影专业镜头知识点总结一、镜头种类1.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是指焦距固定的镜头,如50mm定焦镜头、85mm定焦镜头等。
因为焦距不可变化,所以使用定焦镜头要求摄影师根据拍摄对象的位置来调整相机的位置,适应各种不同的拍摄距离。
定焦镜头的优点是成像质量较高,镜头构造简单,体积小巧,适合拍摄静态场景。
2.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是指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焦距的镜头,如24-70mm变焦镜头、70-200mm变焦镜头等。
变焦镜头具有灵活性强的优点,可以适应不同拍摄场景的需要。
但相对于定焦镜头,成像质量稍逊一筹,尤其是在光圈完全开启时,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可能会有所下降。
3.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焦距通常小于35mm,可以拍摄较宽的画面,适合拍摄风景、建筑等大场景。
广角镜头的特点是视角广阔,适合拍摄近景和弥补透视变形。
4. 中长焦镜头中长焦镜头的焦距在35mm至85mm之间,适合拍摄人像、动物和运动等需要一定距离的场景。
中长焦镜头的特点是能够拉近拍摄对象,突出主体,使画面更加聚焦。
5.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焦距大于85mm,通常可以达到200mm、300mm、400mm甚至更高。
长焦镜头的特点是能够拍摄远距离的画面,适合拍摄野生动物、运动比赛等需要远距离观察的场景。
二、镜头特点1. 光圈镜头的光圈是指镜头的进光口径大小,也是控制进光量和景深的重要参数。
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景深越深,背景虚化效果越不明显。
掌握光圈的使用可以在拍摄中控制景深和背景虚化效果,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
2. 焦距镜头的焦距是指镜头能够聚焦的范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适合拍摄远距离的场景;焦距越短,景深越深,适合拍摄近距离的场景。
掌握焦距的使用可以根据拍摄对象的位置和距离选择合适的镜头,获得最佳的画面效果。
3. 对焦距离镜头的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聚焦的最短距离,也是拍摄距离的重要参数。
对焦距离越小,能够拍摄的最近距离就越近,适合拍摄微距和特写镜头;对焦距离越大,能够拍摄的最近距离就越远,适合拍摄远景和远距离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头的8个基本类型1 特写镜头-告诉我们重要的事情将要发生,同时特写镜头是用来显示人物的反应的一个很好的镜头类型,它也能中断进度,避免故事单调乏味。
2 普通镜头-是用来进入或移出特写panel的一个很好的过渡镜头,当你想到达足够近的距离去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而当你使用狭窄的特写镜头又会移去一些诸如背景一样有价值的视觉信息,那么就使用普通镜头。
3 后拉镜头-提醒读者整个场景的进展。
4 确立镜头-提供给读者一个扩展的视图,能看到周围区域,不管它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风景或者一个房间的内部。
5 内置画面-是展示宽镜头的一个部分如何进展的一个细节。
6 群体普通镜头-同普通镜头一样,只是它包含更多人物。
7 群体特写镜头-同特写镜头一样,也只是包含更多人物。
8 群体后拉镜头(或充满人物群体的镜头)-符合普通后拉镜头同样的目的,也只是包含更多的人物每一个画面都应当逻辑性的,感性的引出第二个画面~[ZT]作者: 张越首先,最早总结过一个“另类漫画分格大法”,关于分镜头的。
基本有七条:第一条“大物小格、小物大格”,就是说用比较小的格和画幅表现较大的场景,相反的用较大的和较主要的表现特写、近景之类的小场景。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突出故事的主线,不动声色的完成镜头的调度。
仔细看那些有名的漫画,人物出场或者表现情绪变化时(小物)往往占上整整一页或者好大的一格,而从一个场景转化到另一个场景的时候(大物),往往只需要在角落里很小的一格全景。
这条原则实际上讲的是画一部漫画我们要讲什么,想让大家关注哪里哪里就要多驻笔墨。
这是漫画和电影的一大区别,我们可以自由的运用不同大小的屏幕,从这点上说漫画家的条件比电影导演优越的多。
相比之下,漫画没有声音的劣势并不算什么,有一个朋友甚至正在尝试完全放弃象声词的使用,Socool!有时候要表现震撼人心的大场景,那就非用大格不可了。
但是从这点来说,我们也可以认为这里所指的大格小格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尺寸大小,而是与场景所需要的大小相比,有意的向相反的方向控制场景所占的比例。
这种控制所起到的作用是产生视觉上的魔术,积极的调度读者的注意力,这种调度在漫画创作上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真正震撼人心的大场景并不一定是空间上有多么大,而是在于迎面而来的压迫感。
把一万人放到一个镜头里的结果就好象手绘的网点,灰蒙蒙一片,毫无气势。
表现三个人不一定把三个人都画到一起,只画中间那个,然后前面一只脚、后面一只脚就够了。
同样的,一个大军团用近景表现中间一排的透视,就会比画整整一个方阵有力的多。
也就是要把关注的重点尽量的放到小物上,再给予大格。
这是推论一。
推论二:大场景占小镜头,很明显画的时候会省力得多。
:)推论三:突出什么就给什么一大格,并不一定局限在“大物必须小格”之中。
推论四:每页使用一个大格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画面对比效果。
第二条“说一套、做一套”就是指画漫画的时候,要让语言圈本身成为一个独立的被考虑对象,有时候甚至要和故事分离。
语言圈是漫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本身既可以用来表示人物的语言,也可以表达人物的思想,同时还是交代故事情节和反映人物性格的工具。
漫画中语言的精炼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做到精炼是不够的。
你必须同时考虑,这里的语言圈是用来交代情节还是塑造人物?那里的语言圈要不要对气氛做一些贡献?这里面有几个小原则:首先,要尽量少说话,就是能用画面动作表现的情节尽量不用语言;其次,说出的话如果有利于刻画人物,那么就没必要必须和情节发生联系——当然还是要尽量避免罗嗦;最后,用于表达情节和气氛的语言圈是画面的主体,就算不占据大的画面,也要占据视觉的中心,用于表达人物个性与情节无关的语言一般不放在视觉的中心。
推论一:有时候会出现故意的把交代个性的语言圈放在视觉中心的时候,这就是搞笑。
这种时候一般还伴随着夸张的伴舞动作,比如乱马的兰花指之类。
但即便是在这种时候,这一格在整页画面中所处的也不应该是视觉中心。
这一条还有一个推论——考虑每一格镜头之前首先要考虑语言圈所处的地位,优先安排语言圈会使画面显得工整好看。
这一条实际上解决的是往往出现的“画完了才发现没地方吐泡”的尴尬。
推论三:经常可以见到语言圈压住画面甚至人物,这是理所当然而且应当多多应用的手法。
语言圈压住画面和人物会更多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以调动读者的视觉与情节同步,而不是与画面同步。
这至关重要,因为漫画首先是文学,其次才是美术。
推论四:大段话分开来说,一方面使读者思路清晰,一方面能够多挣些稿费。
第三条“45度角看人”说的是镜头的角度问题。
我们常见的镜头都是基本与人取平的,看起来并不难受,但是如果总是这种角度我们就会提出疑问:“太沉闷了吧?能不能有所突破?”所以,我们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法,总结起来都不出45度角的圈子。
所谓45度,并不只是成45度角的镜头,而是指漫画的镜头使用基本上可以用45度为区段划分。
从上面的45度向斜下方俯视给人的感觉是客观的、清晰的,一般用在中景——也就是距离人的头顶大约2-3米的样子。
从下面45度方向的仰视给人的感觉是主观的、偷窥的。
从后面45度的平视好象能看到人的内心世界似的。
从前面45度的平视,是最常见的镜头,能够表现很细腻的情感。
这四种方向是成角的镜头,这种角度的约束不是很严格,30度、50度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在这个区段中。
另外不成斜角的镜头就是正视、侧视、俯视、仰视、后视,它们都属于不常用的角度,可以表达很多比较特殊的情感。
例:《一刻公寓》里就经常用俯视的45度角,给人的感觉就象在看一部生活电影。
它与高桥的其他作品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意境,似乎是高桥的一种尝试。
在漫画里应该有一个贯穿始终的镜头角度。
不同的作者喜欢不同的镜头角度,不同的角度表达不同的感觉。
根据不同的感觉需要选择镜头,往往可以有几种镜头可供选择,这时候就要以整体感觉一致为原则进行取舍。
过分追求镜头的复杂,结果就是花哨、琐碎。
就象我们画动画,需要首先想好摄影机的位置和变化,然后画出来的画面才有好的镜头感。
画漫画也需要设计摄影机的位置,摄影机位置确定之后,摇镜头、推镜头基本上就会在同一个45度区域内活动。
这种镜头多了,个人的分镜头风格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每个人画画都有自己的习惯,就象每个人的审美观点,没一个一样的。
这些理论没有经过什么检验,只不过是几个人看了大量的漫画书找出来的规律。
有关镜头的规律、原则等内容需要专门用很大的篇幅进行研究,这里提出的45度角的用法只能算是对一般规律再应用方面的补充,这种规律是完全可以突破的,并在突破的基础上可以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所要注意的就是镜头风格应与情节内容相一致。
推论一:矩形格稳定谦和客观流畅,是用于常规的叙述以及大场面气氛的营造,不擅长动作场面的描写。
斜格顺序性差,效果活泼、灵动,是一种有倾斜感的镜头,暗示速度和紧张感,适于武斗、快速行进、恐怖、激动等比较热烈和情绪化的情节。
无格是指适当取消分格线,在不影响阅读顺序的前提下,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感,舒解阅读压力。
无格所形成的出写经常被用到,视野开阔,但不利于国内四拼一的排版~!~无格适于活跃版面,挖掘页面空间,利于展示造型,可以起到调节构图的作用。
少女派把这种手段用到了极致。
第四条“大路朝天、只走一边”说的是画面中心的问题。
这是一个比较片面的说法,大意就是不要把情节的主体放到画面的几何中心,而是要设法的偏一点,留出一些空白。
推广一些的意思就是宁可放弃比较完美稳定的画面构图,也要设法制造出格与格之间的流动,并且一个间接的结果就是把视觉中心留给可能存在的语言圈。
画漫画为了什么?不就是要把情节说清楚、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吗?漫画跟纯美术不一样,每一个画格的构图对于整篇故事来讲,没有什么独立存在的意义。
要根据一段的情节来安排构图,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成型的经验,就是情节中心和画面中心分开。
这种分开会使读者的视线不能在一个画格上多做停留,如果在中心偏离时注意有所选择,就可以形成画面的流动,使人看得不累。
当然,太差的构图也是不行的,那只能起到破坏的作用。
所以说漫画不是美术而是文学,在这个技术的层面上也有所体现。
这种中心的偏离并不是去破坏构图,而是在对构图的取舍中选择一种比较活跃、有偏重的构图,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纯美术里不能使用的构图,实际上选择余地更大了。
久而久之就会创造出漫画所独有的完美构图吧!(或许是本人美术没有学好,对美术构图理解不深,才会出现这种论调。
因此,在下对这个理论稍加更正:不必管纯美术如何,漫画就是漫画,运用美术原理的时候,用的好则用,用得不好,不妨去创造。
只要紧守着漫画的唯一原则“用简单的绘画表达直观的思想”,我们就可以创作出对得起自己的作品。
)这条原则一开始我们叫它‘不中心论’,就是什么都不放在中心,这种构图使画面产生偏重,用起来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应该灵活的理解。
这种构图也可以避免画面过黑和过白——中心都空出来了,当然黑不起来也白不起来了——这实际上又是符合美术构图的基本原则的。
第五条“不完全切割”严格的说只是上一条的一个推论,就是在每一个的构图中可以允许不完整的实体存在。
实际上,漫画的镜头总是在模仿我们人类的视觉,我们在看东西的时候有时候是一个很完美的构图,可更多的时候画面里的东西是支离破碎的。
画漫画的时候有意的产生一些不完全的切割,可以使画面显得真实。
举个例子,传统的观念,画一个人的全身不应该从脚踝以上画起,至少应该画出脚来,画一个人的脸也应该尽量完整。
漫画可不管那一套,不画脚怎么着?只画脸的一部分怎么着?无所谓嘛!不仅可以切割,而且这种切割所带来的不是构图的破坏,而是画面的真实性、可信性,使画面流动起来,使画面主体更加的突出。
这就是不完全切割理论的真正含义。
推论一:漫画的情节也同样存在不完全的切割,把一些非主干的情节舍弃有助于主体的展开。
推论二:有时候可以把主体也切掉(手要够狠!),这种画面经常可以给人以很多自由想象的空间,可以暗示人物的一些内心活动——反正不寻常的镜头应用往往能带来非常不寻常的情节效果,请尝试之,方知余言不谬也。
第六条“有效重复、无效跳跃”。
我们在画漫画的时候经常要用到一些小手法,这就是其一。
把一个需要重点突出的镜头重复很多次,甚至是连续的重复,叫做有效重复。
这时候不仅不显得单调,甚至还使人感到一种期待,为后面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铺垫。
把一些没什么必要交代的东西跳过去,使镜头形成不连续的切换,叫做无效跳跃。
这一条是指一种不太常规的镜头切换,虽然会产生一些情节断开的副作用,但是也同时会产生加强冲击力的良好效果。
这种重复和切换使一些镜头得到加强一些镜头完全省略。
举个例子,我现在喝一口酒。
假如想强调我把这杯酒喝光,就要用好几格表现我把这杯酒喝干时的动作和表情,而这几格既可以用不同角度的镜头表现,也可以用同一个摄影机机位拍摄成为长镜头,重复镜头就是这种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