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
常见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

常见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引言呼吸衰竭是指肺功能严重受限或呼吸肌力减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呼吸衰竭类型,并着重讨论机械通气在这些类型中的应用。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肺组织广泛性弥漫性损伤,导致呼吸功能严重受限。
机械通气是ARDS患者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1.1 ARDS的定义ARDS的定义根据以下标准来判断:•急性起病•双肺呈弥漫性浸润阴影•氧合指数(PaO2/FiO2)小于200mmHg,即呼吸功能显著受限1.2 ARDS的机械通气策略针对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如下:•高水平的氧合:给予高浓度氧气(FiO2)以维持正常氧合•低潮气量通气:以减少肺泡过度膨胀和气压伤害•正压通气策略:采用较高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以改善肺泡塌陷和氧合•呼吸频率调整: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呼吸频率以维持合适的通气量和CO2排出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情况下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2.1 COPD急性加重的定义COPD急性加重的定义根据以下标准判断:•呼吸困难加重•咳嗽、痰液量或痰液性质改变•胸闷或胸痛加重2.2 COPD急性加重的机械通气策略针对COPD急性加重的机械通气策略如下:•低潮气量通气:以减少气压伤害•如果氧合不佳,可以给予辅助通气(非侵入性或侵入性)•个体化的PEEP水平: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PEEP水平以改善氧合和通气•呼吸频率调整: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呼吸频率以维持合适的通气量和CO2排出3. 心源性肺水肿(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心源性肺水肿是心功能衰竭导致的肺部疾病,机械通气在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3.1 心源性肺水肿的定义心源性肺水肿的定义根据以下特点来判断:•心力衰竭•肺部出现充血现象•出现肺泡间质水肿3.2 心源性肺水肿的机械通气策略针对心源性肺水肿的机械通气策略如下:•依据患者的氧合情况,可以给予辅助通气(非侵入性或侵入性)•正压通气策略:通过调节PEEP水平以改善通气和氧合•低潮气量通气:以减少肺泡扩张和气压伤害•病因导向:根据心源性肺水肿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结论机械通气在常见的呼吸衰竭类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机械通气名词解析

机械通气名词解析
机械通气是指通过使用人工装置——呼吸机,帮助或替代患者进行正常呼吸的过程。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主呼吸功能不足以维持生命所需的气体交换,包括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的病人。
在临床实践中,机械通气可以按照其支持方式分为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
1.有创机械通气:通常需要通过经口气管插管或经鼻气管插管,甚至气管切开术将呼吸机管道直接连接到患者的气道中,以确保通气效果。
机器根据预设的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为患者提供强制性的呼吸支持。
2.无创机械通气:则不需要插入气管内导管,而是通过面罩或其他类型的接口,如鼻面罩、全脸面罩等方式将呼吸机与患者面部贴合,从而向患者输送正压气体,辅助或刺激患者的自主呼吸,减轻呼吸肌肉负担,改善氧合和减少二氧化碳潴留。
机械通气的目的在于:
-维持足够的肺泡通气量和换气功能。
-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为治疗原发疾病赢得时间,使呼吸系统得以恢复。
-在手术麻醉期间或复苏阶段临时替代患者的呼吸功能。
呼吸机的模式选择及调节步骤

呼吸机的模式选择及调节步骤呼吸机是一种医疗设备,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或辅助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
正确的呼吸机模式选择和调节步骤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呼吸机的模式选择及调节步骤,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呼吸机,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一、呼吸机模式选择呼吸机的模式选择是根据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病情来决定的。
常见的呼吸机模式有以下几种:1.控制通气模式(Controlled Ventilation,CV)控制通气模式是将机械通气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分开,呼吸机按照设定的频率和潮气量提供通气。
这种模式适用于完全丧失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例如昏迷、麻痹等。
2.辅助通气模式(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AC)辅助通气模式是在患者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根据患者的呼吸触发信号提供辅助通气。
当患者自主呼吸时,呼吸机按照预设的参数提供辅助通气;当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时,呼吸机自动进行控制通气。
这种模式适用于自主呼吸能力较差但尚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
3.同步间歇强制通气模式(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同步间歇强制通气模式是将机械通气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进行,呼吸机提供一定的通气支持,同时允许患者自主呼吸。
这种模式适用于自主呼吸能力较好的患者,既能满足患者的自主呼吸需求,又能提供一定的通气支持。
二、呼吸机调节步骤正确的呼吸机调节是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呼吸机调节的基本步骤:1.设定相应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通气参数。
常见的参数包括潮气量、频率、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等。
合理的参数设置能够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通气支持,同时减少对呼吸肌的负荷。
2.设定氧浓度根据患者的氧合状态,设定合适的氧浓度。
呼吸机通常将纯氧与空气混合供给,通过调节混合气中氧的浓度来满足患者的氧合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氧浓度可能对患者的氧合状态产生不利影响。
迈瑞等各类呼吸机各通气模式介绍

1.V-A/C模式:为有辅助的容量控制通气。
1)呼吸机对病人的每一次自主呼吸均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分钟通气量应等于机控分钟通气量、总呼吸频率应等于机控呼吸频率;2)如果病人发生自主呼吸并达到吸气触发要求,则由病人提前触发呼吸机产生一次机械通气(可减少人机对抗,但容易引起过度通气);如果病人没有自主呼吸,机械通气由机器按时触发;3)用户需设置呼吸频率(为备用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或吸呼比、吸气流速(若设置不当容易引起流速饥饿或过冲),同时可设置限制压力(若设置不当容易引起肺气压伤),可设置PEEP(如设置不当容易引起回心血量减少);4)容量控制通气的吸气流速为恒流,呼吸机负责控制吸气时间并保证潮气量恒定不变,如果在吸气时间内提前达到设定的潮气量,呼吸机停止送气,形成吸气暂停平台,待吸气时间结束后才转为呼气;5)气道压力大小受用户设置的潮气量、吸气流速、肺顺应性、气道阻力、泄漏量等因素综合影响;6)如发现气道压力大于用户设置的限制压力,呼吸机立即减少吸气流速,保持气道压力不高于压力限制水平。
2.潮气量:如选小儿类型,最低潮气量可设置20毫升;注意:潮气量的大小,可影响到分钟通气量、平台时间、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平台压的大小,潮气量的设置,受容量限制报警大小所限制3.吸气时间:可影响到吸呼比、呼气时间、平台时间、平均气道压、PEEPi4.呼吸频率:可影响到分钟通气量、吸呼比(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平台时间、平均气道压、PEEPi5.吸气流速:可影响到平台时间、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6.限制压力:它的设置下限受制于PEEP、它的设置上限受制于压力报警上限7.PEEP:可影响到平均气道压、PEEPi,它的设置受限于压力报警上限8.触发灵敏度:顺时针旋转主旋钮可选流量触发(数值为正值),逆时针旋转主旋钮可选压力触发(数值为负值),注意:设置过高的触发灵敏度、或有泄漏时,容易引起自动触发9.叹息功能:可关闭或打开叹息功能,有两种叹息方式可选:1)以增加潮气量方式实现叹息,2)以提高interPEEP方式实现叹息(可在主菜单中配置)10.2.P-A/C模式:为有辅助的压力控制模式。
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呼吸机的工作原理一. 主要的机械通气模式(一) 间隙性正压通气(IPPV):在吸气相是正压,呼气相压力为零。
1. 工作原理:呼吸机在吸气相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压力上升到一定的水平或吸入的容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呼吸机停止供气,呼气阀打开,病人的胸廓和肺被动性萎陷,产生呼气。
2. 临床应用:各种以通气功能为主的呼吸衰病人,如COPD等。
(二) 间隙性正、负压通气(IPNPV):吸气相为正压,呼气相为负压。
1. 工作原理: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可以起作用。
2. 临床应用:呼气相负压可以造成肺泡萎陷,造成医源性肺不张。
(三) 持续正压气道通气(CPAP):指病人在有自主呼吸的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内,均为人为的加以一定的气道内正压。
1. 工作原理:吸气相给予持续正压气流,呼气相也给予一定的阻力,使吸、呼气相的气道压均高于大气压。
2. 优点:吸气时持续的正压气流大于吸气气流,使病人的吸气省力,增加 FRC,防止气道及肺泡萎陷。
可以用于脱机前的锻炼。
3. 缺点:对循环干扰大,肺组织的气压伤大。
(四) 间隙性指令通气和同步间隙性指令通气(IMV/SIMV) 1. IMV:没有同步装置,呼吸机供气不需要病人的自主呼吸触发,每次供气在呼吸周期中出现的时间不恒定。
2. SIMV:有同步装置,呼吸机在每分钟内按照事先设计的呼吸参数给病人指令性呼吸,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不受呼吸机的影响。
3. 优点:在脱机中发挥自身调节呼吸的能力;较IPPV对循环和肺的影响小;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震静药的使用。
4. 应用:一般于脱机时才考虑使用,当R<5次/分时,仍旧保持较好的氧合状态,可以考虑脱机,一般加用PSV,避免呼吸肌疲劳。
(五) 指令每分钟通气(MMV) 1. 当自主呼吸>预设分钟通气量时,呼吸机不指令通气,,只提供一个持续正压。
2. 当自主呼吸<预设分钟通气量,呼吸机作指令通气,增加分钟通气量,达到预设水平。
有创呼吸机的模式及选择式

有创呼吸机的模式及选择式创伤性呼吸支持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适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
有创呼吸机是常用于创伤性呼吸支持的设备之一,它通过机械通气的方式,提供呼吸功能支持,帮助患者维持气道通畅、肺部通气和氧合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1.支持性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Controlled ventilation):呼吸机通过控制吸气流量和吸气压力来提供持续、规律的通气。
- 辅助通气(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患者每一次自主呼吸都会触发呼吸机工作,呼吸机会按照所设定的参数提供支持性通气。
- 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呼吸机根据患者每一次自主呼吸触发的压力信号来提供预设的呼气压力支持,以减轻患者的吸气努力。
2.控制通气模式:- 间歇性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PPV):呼吸机按照设定的触发信号来启动吸气,然后提供预设的潮气量和吸气时间,并主动结束吸气,进入呼气相。
- 吸气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 PCV):呼吸机按照设定的吸气压力水平来控制患者的呼吸,以确保吸气过程中的吸气压力恒定。
- 吸气容积控制通气(Volume-Controlled Ventilation, VCV):呼吸机按照设定的吸气容积来控制患者的呼吸,以确保吸气过程中的吸气容积恒定。
3.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 辅助控制通气(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 with PositiveEnd-Expiratory Pressure, ACV+PEEP):患者每一次自主呼吸都会触发呼吸机工作,呼吸机会提供预设的潮气量、吸气时间和呼气末正压。
- 吸气压力控制通气加连续正压通气(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PCV+CPAP):呼吸机按照设定的吸气压力水平来控制患者的呼吸,同时提供连续的呼气末正压。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是一种需要使用医疗器械来帮助病人进行呼吸的治疗方式,常见于重症监护病房(ICU)。
在这种治疗方式中,医生将呼吸机连接到患者的气管或口腔内,将空气压力或容积传送到肺部,有效地保持患者的呼吸功能并提供适当的呼吸支持。
机械通气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通气模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1. 辅助控制通气(ACV)这是最常规的通气模式,即通常所说的“全控模式”。
在ACV中,呼吸机以设定的呼吸频率送出设定的潮气量(VT),当病人发出呼吸信号时,呼吸机会为其自动送出一定的氧气和潮气量。
由于ACV是完全由呼吸机控制的模式,因此容易导致或加重病人的通气不足(hypoventilation)或通气过度(hyperventilation),因此需要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密切观察。
2. 吸气压力支持通气(PSV)吸气压力支持通气(PSV)是一种简便、低风险的通气模式。
在PSV模式下,呼吸机根据设置的压力值提供流量,当病人发出呼吸信号时,在呼气阀关闭的情况下将通气压推进肺部,在患者的吸气期保持恒定的气道压力,直至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达到设定值。
PSV通常是在患者已经可以自主呼吸、但肺功能不足、或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撤机时使用。
3. 模拟呼吸通气(SIMV)模拟呼吸通气(SIMV)是将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在SIMV 中,医生会设定一定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并在这些参数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通气支持。
与ACV不同的是,患者可以在呼吸机支持的呼吸周期以外自主呼吸。
使用SIMV通常需要在患者处于过渡期时使用,由于这个过渡期,患者还无法完全自主呼吸,但是在呼吸机上使用ACV会导致通气过度和萎缩性肺炎等并发症。
4. 压力控制通气(PCV)在压力控制通气(PCV)中,呼吸机以设定的压力为基础,释放一定量的气体来使患者呼吸。
这种模式下,呼吸机会控制通气时间和呼气时间,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量和肺容积。
呼吸机模式选择

呼吸机模式选择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协助患者正常呼吸。
选择正确的呼吸机模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呼吸机模式,并探讨如何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模式。
一、辅助控制通气模式(ACV)辅助控制通气模式(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ACV)是最常见的呼吸机模式之一。
在ACV模式下,呼吸机会根据设置的参数主动进行通气,无论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
该模式可以完全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适用于患者自主呼吸弱或无法自主呼吸的情况。
然而,ACV模式可能导致呼吸肌的废用和肺的过度膨胀,因此在选择ACV模式时需要谨慎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允许患者在呼吸机通气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呼吸。
在SIMV模式下,呼吸机会提供一定的通气支持,并在每分钟设定的间隔内触发通气。
患者如果有自主呼吸,则会在呼吸机的通气支持下进行自主呼吸。
SIMV模式相对于ACV模式具有更好的患者和呼吸机的配合性,减少了呼吸肌的废用,但仍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三、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是一种纯粹的辅助通气模式,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呼吸能力。
在PSV模式下,呼吸机会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提供一定的压力支持。
该模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呼吸功耗,提高呼吸的舒适性。
然而,对于需要完全依赖呼吸机的患者来说,并不适用PSV模式。
四、双水平通气模式(BiPAP)双水平通气模式(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是一种提供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的通气模式。
该模式通过设置高压和低压水平,以提供更自然的呼吸支持。
高压水平用于吸气阶段,低压水平用于呼气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有一定呼吸能力的呼吸衰竭患者。
压力支持通气 – 参数设臵
压力支持水平(PS)
PEEP
吸气触发灵敏度
呼气触发灵敏度 吸气上升时间(s)或吸气上升时间百分比(%) 分钟通气量报警上限和下限 FiO2 (%)
压力支持通气: 参数设臵
吸气的识别:吸气如何开始 患者触发 吸气压力的维持:吸气如何进行 恒定压力 吸气终止的识别:吸气如何结束 设臵呼气触发灵敏度
t
吸气触发的方式 — 流量触发
呼气末
吸气管路
呼气管路
呼气流量 吸气管路中气体流量
吸பைடு நூலகம்触发的方式 — 流量触发
开始吸气
吸气管路
呼气管路
呼气流量 < 吸气管路中气体流量 提示:患者开始吸气
吸气触发的设臵
难
易
-20
触发灵敏度
0
A/C 模式
即辅助/控制模式
病人无自主呼吸
病人有自主呼吸 分为A/C-VCV和A/C—PCV两种
流量波形
恒定流量比减速流量产生的气道峰压要高,气道 平均压低。 气体的分布在应用减速流量方式时较好。
近年研究认为与其他波形比较,减速流量比较理
想。
容量控制通气: 吸气的进行
根据设臵的流速方式给病人送气体直到送完 VT。
容量控制通气中参数的关系
参数
MV Vt f (frequency) Flow Tinsp Ttotal Insp% I:E
公式 MV = f x Vt Vt = flow x Tinsp Ttotal = 60 / f Tinsp = Ttotal x Insp% I:E = Tinsp / (Ttotal – Tinsp)
容量控制通气中参数的关系
MV Servo 900C Drager Evita2 NPB 840 TAEMA Horus4 f Vt Flow Ttotal Tinsp Insp%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
代菁 MICU
机械通气的目的
严重呼吸衰竭病人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不是病
因治疗,而是为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明确机械通气的目的,恰当掌握适应症和应用指
针 当建立机械通气的病理生理基础不再存在时,机 械通气应尽早撤出。
常见的模式
A/C-VCV A/C-PCV PSV SIMV(VC or PC)+PSV IRV PAV BIPAP VV+ MMV
吸气的开始
1
t
1. 吸气相根据 预臵的呼吸 频率或当患 者触发时开 始
吸气触发的方式 — 压力触发
P (cmH2O)
呼气末气道压力下降 = 患者开始吸气 = 呼吸机开始送气
吸气触发的方式 — 压力触发
P
PEEP
压力触发灵敏度的设臵 指气道压力较PEEP下降的水平 0 –-20 cmH2O 例如 PEEP = 0 (10) Trigger sensitivity = -2 即气道压力为-2 (8) cmH2O时呼吸机开始送气
呼吸频率(f)(b/min)
控制频率12-20次/min 潮气量和吸气流量决定吸气时间,频率与呼气时 间有关
频率越快,呼气时间就越短
为了获得较低平均气道压,避免气体陷闭和
PEEPi的发生,应给与足够呼气时间。
流量波形
方波:流速恒定,设臵的流速既是峰流速,
又是平均流速
减速波:设臵峰流速
Insp rise time
100%
压力控制通气 – 吸气的进行
1 2 3
吸气末流速水平根据吸气时间有所不同 若吸气时间足够长, 吸气末流速可能达到0
压力控制通气 – 吸气的进行
在这个模式下设置的吸气时间(Ti)是用来控制 呼吸机送气时间和吸呼比的。 例如,当设置Ti为1s,呼吸频率20次,则吸呼比 为1:2.
压力控制通气 – 吸气的进行
2 I 3
2. 压力控制模式保证在 整个吸气相持续保持 预臵的吸气相压力. 呼吸机根据预臵的呼 吸频率, 吸气时间及 吸气压力水平进行通 气, 吸气流速为减速 气流. 3. 呼吸机控制预臵的压 力水平. 设臵的压力 水平, 吸气时间, 及 肺的机械特性均影响 潮气量
吸气上升时间
正弦波:设臵峰流速
潮气量相同时,面积相等
流量波形
吸气流速的选择需要根据病人吸气用力水平, 理想的吸气流速应与病人最大吸气需要相配
成人40-100L/min,婴儿4-10L/min
流量波形
流速越大,气道峰压和胸内压越大,但易致局部 肺泡过度扩张,气体分布不均,气压伤危险增加 低流速时,气道峰压和平均压降低,气体分布较 均匀,气压伤危险减少 流速的选择应考虑病人的舒适性
参数设臵
FiO2 (%) 潮气量(Vt)或分钟通气量 触发灵敏度 吸气流速(l/min)
流速波形
呼吸频率(b/min) 吸气末暂停时间(s)或吸气末暂停百分比(%) 吸呼比 PEEP (cmH2O)
潮气量的设臵
成人5-15ml/kg 病人身材、基础VT、肺胸顺应性、死腔量、气道 阻力以及如何避免VILI
容量控制通气: 呼气相
呼气相为自主过程 胸廓及肺的弹性回缩力 气道压力下降到PEEP水平
容量控制通气: 评价
优点 潮气量恒定 保证最低分钟通气 量 设臵简单 缺点 气道压力不恒定 吸气力量 Raw, Crs, st Vt, Flow 通气不均一 吸气末暂停 人机对抗
选择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目的
改善通气 改善气体的交换
缓解呼吸窘迫
降低呼吸氧耗,逆转呼吸肌疲劳 改善压力-容量关系
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改善顺应性 预防进一步损伤 其他 保障镇静肌松安全、维持胸壁稳定性
呼吸模式介绍
吸气如何开始 吸气如何进行 吸气如何结束
呼气如何进行
-1 to -3 lpm
其设臵值要尽量保证既没有假触发,又不存 在触发困难。
吸气开始
患者触发 时间触发
呼吸机的使用应尽量保留病人的自主 呼吸
吸气的开始
VIM PIM VIM
Tb Tb = 60/f Tb
Tb
The ventilator monitors time intervals from a specific event (for example, triggering a PIM or the transition from inspiration to exhalation.) During A/C in the absence of patient effort, the ventilator delivers one inspir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breath period, as shown in figure. Such a breath is called a ventilatorinitiated mandatory (VIM) breath. If the patient’s inspiratory efforts generate a pressure or flow trigger before the breath cycle has elapsed, the ventilator delivers a PIM.
压力控制通气 – 吸气的结束
I UPL b
a
下列情况下吸 气相终止: a. 经过预臵的 吸气时间后 b. 达到气道压 力报警上限
压力控制通气:呼气相
呼气相为自主过程 胸廓及肺的弹性回缩力 气道压力下降到PEEP水平
压力控制通气 – 评价
优点 压力恒定 通气均一 漏气补偿 设臵简单
控制 辅助
容量控制通气
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 (VCV)
A/C-VCV
是以控制送气时的潮气量为目的,即呼吸机在给病人
送气时,每次送气的容量一定。
气道压力是变化的。 有自主呼吸的病人,通过触发灵敏度触发呼吸机送气。 呼吸机送气的方式由呼吸机决定。 吸气过程几乎由呼吸机做功,病人所做的功很少。
压力控制通气: 参数设臵
压力控制水平(PC) PEEP 吸气触发灵敏度 呼吸频率(b/min)
吸气时间(s)或吸气时间百分比(%)
压力上升时间(s)或压力上升时间百分比(%)或压力上 升斜率
分钟通气量上限及下限报警
FiO2 (%)
压力控制通气: 参数设臵
吸气如何开始 呼吸机或患者触发 吸气如何进行 恒定压力 吸气如何结束 设臵吸气时间 呼气如何进行
压力支持通气 – 吸气的进行
1 2
1. 压力支持模式 保证患者吸气 过程中吸气压 力维持恒定 2. 呼吸机按照预 臵吸气压力送 气, 患者决定 呼吸频率及吸 气时间
压力控制通气
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 (PCV)
PCV
是以控制送气时的压力为目的,即呼吸机在给病 人送气时,每次送气的气道压力一定。 潮气量是变化的。 有自主呼吸的病人,通过触发灵敏度触发呼吸机 送气。 呼吸机送气的方式由呼吸机决定。
吸气过程呼吸机所功占绝大部分,病人做功很少。
缺点 潮气量不恒定 吸气压力 吸气力量 Raw, Crs, st
压力支持通气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
PSV
是一种部分通气支持方式。 由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送气、维持通气压力和决 定吸呼气转换。 在吸气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压力辅助(PS)。 潮气量的大小由患者因素和呼吸机设臵压力的大 小共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