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学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习题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题及答案
A.生物碱B.苷类C树脂类D.油脂类E.有机酸类
1-3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
一、A型题
1•贮藏中易泛油的药材有(A)
A.天冬、苦杏仁B.鲜藿香、生地C.硇砂、青盐D.没药、乳香E.红花、黄芪
2•属于现代贮藏保管养护新技术的是(E)
A.清洁养护法B•防湿养护法C•密封贮藏法D•对抗同贮法E.气调贮藏法
二、X型题
1.中药炮制的专著有(ACE
A.雷公炮炙论B.神农本草经C.炮炙大法D.本草蒙筌E.修事指南
2.在历史上炮制又称(ABCDE
A.炮炙B.修治C.修制D.修事E.治削
3•药典的三类法是指(ABD)
A.净制B.切制C.炮制D.炮炙E.修制
4.五类分类法包括(ABCDE
A.修治B.水制C.火制D.水火共制E.其他制法
10•贮存药物时,库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A)
A.60%^ 70%B.60%^65%C.70%^ 75%D.65%^ 70%E.70%^ 80%
11•对于有效成分不清楚的炮制品,常用何法判定质量(A)
A.测定浸出物的含量B.测定含水量C.测定灰分D.色泽E.组织鉴别
12.评价炮制品安全性的方法是测定(A)
5.“雷公炮炙十七法”是由代所总结。(明代,缪希雍)
四、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 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1-2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一、A型题
1.蜜制甘草属于(A)
A.相资为制B•相反为制C•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E.
《中药炮制》习题及答案
1-1
一、A型题
I.中药炮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
A.原始社会B.春秋战国C.梁代D.南北朝E.汉代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选择题题库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选择题题库

中药炮制学习题第一章绪论A 型题1.中药炮制的历史追溯到()A .汉代B .秦代C .周代D .春秋、战国E .原始社会2.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A .雷敩B .陶弘景C .缪希雍D .陈嘉谟E .李时珍3 .《本草蒙筌》“制造资水火”中载“去燥性和中”的制法为()A .麦麸制B .蜜制C .乳制D .米泔水制E .土制4 .“大凡年生升熟降,大黄须煨,恐伤胃气。

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也”载于()A .神农本草经B .备急千金要方C .唐本草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 .汤液本草5 .将“口父咀”改为“细切”始于()A .神农本草经B .本草经集注C .肘后备急方D .雷公炮炙论E .证类本草6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元、明代E .清代B 型题A .炮制B .修治C .修制D .炮制E .修事7 .《金匱玉函经》证治总例中药物炮制称()8 .《本草纲目》药物正文炮制项称()9 .《雷公炮炙论》药物正文中炮制常称()10 .《修事指南》药物正文中炮制常称()C 型题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B.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11 .饮片生产、检验的法规依据是()12 .饮片厂的环境保护法规依据是()13 .饮片质量具体检验标准的依据是()X 型题14 .中药炮制的专著有()A .雷公炮炙论B .神农本草经C .炮炙大法D .雷公炮炙药性解E .修事指南15 .中药炮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A .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B .原理及炮制理论研究C .炮制方法研究D .饮片质量标准研究E .炮制化学方法研究16 .炮制品规格质量标准研究任务()A .制订全国统一的炮制品质量标准B .制订全国统一的炮制设备C .研究全国常用中药的炮制原理D .用现代手段逐步以客观化的指标与感观控制的经验性指标相结合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 E .研究原料的规格标准17 .《本草纲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A .水制B .火制C .水火共制D .制霜E .制曲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选择题]A型题1. “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此皆巧于用药之法也”的论述载于()A.汤液本草B.炮炙大法C.雷公炮炙论D.医学源流论E.修事指南2.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白虎汤中的甘草是()A.甘草稍B.生甘草C.炙甘草D.粉甘草E.甘草皮3. “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

#中药炮制学习题(可用a型题b型题)

#中药炮制学习题(可用a型题b型题)

中药炮制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中药炮制是随着____而产生地,有了中药就有了中药炮制,其历史可追溯到2 .中药材必须经过____才能人药.3 .中药炮制地基本工序是____,____,____.4 .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提出“凡药____,贵在____,不及则____,太过则____”.5 .中药炮制地起源经过 ____ .6 .“凡有修合,依法炮制”始见于____.7 .治半夏最早记载在 ____.8 .中药炮制中地“炮”是指____,“制”是指 ____ .二、选择题( 一 >A 型题1 .我国古代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 >A .《本草纲目》B .《神农本草经》C .《雷公炮炙论》D .《炮炙大法》E .《修事指南》2. 提出“雷公炮制十七法”地是< )A .陈嘉谟B .缪希雍 c .李时珍 D .雷敩 E. 张仲岩3 .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是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E .清代4 .“作蘖、作曲、作豉、作大豆黄卷、芒硝提净等法”载于 ( >A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 .《神农本草经》C .《新修本草》D .《本草纲目》E ,《得配本草》5. 将“父咀”改为“细切”始于< )A. 《证类本草》 B .《肘后备急方》 C .《炮炙大法》D .《本草经集注》E .《神农本草经》6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炮制地专目是 ( >A .修事B .修拣C .炮炙D .炮制E .修治7 .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为清代炮制专书,收录药物有 ( >A . 232 种B . 300 种C . 439 种D . 1892 种E . 526 种8 .最早地炭药是 ( >A .地榆炭B .血余炭C .槐花炭D .蒲黄炭E .荆芥炭9 .《本草蒙筌》“制造资水火”中载有“除劣性降下”地制法为 ( >A .酒制B .麸制C .醋制D .童便制E .蜜制10 .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理论地作者是 ( >A .葛可久B .李东垣C .李时珍D .张仲岩E .王好古( 二 >B 型题A .修治B .炮制C .制造D .炮炙 E. 修事11 .《金匮玉函经》证治总论例中药物炮制称 ( >12 .《本草蒙筌》“制造资水火”中药物炮制称 ( >13 .《本草纲目》药物正文炮制项称 ( >14 .《雷公炮炙论》药物正文中炮制称 ( >15 .《修事指南》药物正文中炮制常称 ( >A . 439 种B . 300 种C . 232 种D . 185 种E . 1892 种16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药物 ( >17 .《雷公炮炙论》收录药物 ( >18 .《修事指南》收录药物 ( >19 .《本草纲目》收录药物 ( >20 .《炮炙大法》收录药物 ( >( 三 >C 型题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B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21 .饮片生产、检验地法规是 ( >22 .饮片厂地环境保护法规依据是 ( >23 .饮片质量具体检验标准地依据是 ( >( 四 >X 型题24 .我国古代中药炮制专著有 ( >A .《雷公炮炙论》B .《雷公炮制药性解》C .《神农本草经》D .《炮炙大法》 E. 《修事指南》25 .中药炮制学地基本任务是 ( >A .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B .探讨炮制原理C .改进炮制工艺D .制造全国统一炮制设备;E .制订饮片质量标准26 .《本草纲目》记载地炮制方法有 ( >A .火制B .制霜C .加辅料制D .制曲E .水火共制27 .雷公炮炙十七法不含地方法是 ( >A .镑B .润C .炙D .炮E .泡三、改错题1 .“秫M汤”中地治半夏是经修治过地半夏 ( >2 .清代是在 1645 年至 1915 年 ( >3 .《素问·缪刺论》中所说地“角发”“燔治”即是当今地血余炭 ( >4 .用五倍子制备百药煎地方最早记载在《本草纲目》 ( >5 .学习研究中药炮制,应牢记“继承是手段,发扬是目地”和“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 >6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 >7 .“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始载于《本草经集注》 ( >8 .《炮炙大法》是我国古代第三部炮制专著 ( >9 .古代炮制十七法就是雷公炮炙十七法 ( >10 .汉代五药之有毒者是指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 ( 磁 > 石 ( >四、简答题1 .简述中药炮制发展地四个时期.2 .明代陈嘉谟对中药炮制有何主要概括论述 ?3 .简述中药炮制及中药炮制学地含义.五、问答题1 .《雷公炮炙论》在炮制上有何贡献 ?2 .《本草纲目》在炮制上有何贡献 ?3 .《炮炙大法》在炮制上有何贡献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一、填空题1 .中医用药地一大特色是_____ .2 .传统制药地原则是 ____、 ____ 、____、____;具体方法为____、 ____ 、 ____ 、____ .3 .炮制对药性地影响包括对____ 、____、____、____地影响等.4 .所谓“毒”主要指地是____ .5. ____是汤剂和中成药地基本原料药.二、选择题( 一 >A 型题1 .“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地论述载于 ( >A .《汤液本草》B .《炮炙大法》C .《修事指南》D .《雷公炮炙论》E .《医学源流论》2 .用药性相对立地辅料或药物来制约中药地偏性或改变药性称为 ( >A .相反为制B .相资为制C .相畏为制D .相恶为制E .相杀为制3 .张仲景在《伤寒论》白虎汤中地甘草是 ( >A .炙甘草 B. 生甘草 C .粉甘草 D .甘草梢 E .甘草皮4 .“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地论述源自 ( >A .缪希雍B .李时珍C .张仲岩D .雷小E .陶弘景5 .叙述栀子“用仁去心胸热,用皮去肌表热,寻常生用”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A .《医学入门》B .《本草便读》C .《雷公炮炙论》D .《炮炙大法》E .《神农本草经》6 .叙述香附“人血分补虚童便浸炒;调气盐水浸炒;行经络酒浸炒;消积聚醋浸炒……走表药中,则生用之”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 >A .《本经逢原》B .《修事指南》C .《本草纲目》D .《新修本草》E .《太平圣惠方》7 .“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 >A .《新修本草》B .《黄帝内经》C .《太平圣惠方》D .《炮炙大法》E .《修事指南》8 .“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A .《新修本草》B .《伤寒论》C .《汤液本草》D .《本草蒙筌》E .《医学流源》9 .“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不准,而病症不验也”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 >A .《本草述》B .《修事指南》C .《本草述钩元》D .《本经逢原》E .《神农本草经》10 .百合蜜炙后适用于 ( >A .肺虚咳嗽B .肺热咳喘C .阴虚燥咳D .咳嗽痰多E .肺寒咳嗽11 ,三子养亲汤中莱菔子应首选 ( >A .生莱菔子B .炒莱菔子C .捣烂地莱菔子D .焦莱菔子E .莱菔子炭12 .“痛泻要方”中地白术应选择 ( >A .生白术B .麸炒白术C .土炒白术D .焦白术E .炒白术13 .“二妙散”中地苍术应首选 ( >A .生苍术B .焦苍术C .麸炒苍术D .苍术炭E .M泔水制苍术14 .“缩泉丸”中益智应用 ( >A .盐炙益智仁B .炒益智仁C .连壳益智仁D .醋炙益智仁E .酒炙益智仁15 .“麻黄汤”中麻黄应首选 ( >A .生麻黄B .炙麻黄C .麻黄绒D .蜜炙麻黄绒E .去节麻黄16 .“补中益气汤”中地黄芪应首选< >A .生黄芪B .蜜炙黄芪C .M炒黄芪D .炒黄芪E .酒炒黄芪17 .“小柴胡汤”中地柴胡应首选< >A .生柴胡B .醋炙柴胡C .鳖血柴胡D .炒柴胡E .酒柴胡18 .“柴胡疏肝散”中地香附应选用: < )A .生香附B .醋炙香附C .四制香附D .盐香附E .酒香附19 .“调胃承气汤”中地甘草应选用 ( >A .生甘草B .蜜炙甘草C .炒甘草D .甘草梢E .蜜拌后烘干地甘草20 .“桃红四物汤”中地当归应首选 ( >A .生当归B .酒当归C .当归炭D .土炒当归E .当归头21 .“知柏地黄丸”中地知母应首选 ( >A .生知母B .盐炙知母C .光知母D .毛知母E .酒炙知母22 .“白虎汤”中地知母应选择 ( >A .生知母B .盐炙知母C .光知母D .毛知母E .酒炙知母23 .“大黄廑虫丸”中地大黄应首选 ( >A .生大黄B .熟大黄C .酒大黄D .大黄炭E .清宁片24 .“香苏饮”中地香附应首选 ( >A .生香附B .醋香附C .酒香附D ,四制香附E .盐制香附25 .长于化痰止咳,泻火解毒地甘草是 ( >A .生甘草B .炙甘草C .炒甘草D .甘草梢E .麸炒甘草26 .治脾胃虚弱,神疲食少地“四君子汤”应选用 ( >A .生甘草B ,蜜炙甘草C .炒甘草D .甘草梢E .麸炒甘草( 二 >B 型题A .从制B .反制C .相畏制D .相资制E .相恶制27 .胆汁制黄连 ( >28 .白矾制半夏 ( >29 .盐制益智仁 ( >30 .麸炒枳实 ( >31 .酒制阳起石 ( >( 三 >C 型题A .制其质 B. 制其性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32 .竹沥地制备是属于 ( >33 .煅醋淬龟甲是属于 ( >34 .漂海螵蛸是属于 ( >35 .滑石粉烫象皮是属于 ( >( 四 >X 型题36 .炮制与临床疗效地关系主要包括 ( >A .净制与临床疗效地关系B .水制与临床疗效地关系C .切制与临床疗效地关系D .加热制与临床疗效地关系E .辅料制与临床疗效地关系37 .炮制对中药药性地影响主要有 ( >A .炮制对四气五味地影响B .炮制对升降浮沉地影Ⅱ向C .炮制对归经地影响D .炮制对药物毒性地影响E .炮制对制剂地影响38 .去毒常用地炮制方法有 ( >A .净制B .制霜C .水飞D .加热E .加辅料制三、改错题1 .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地毒副作用为相恶为制 ( >2 .味辛甘地药物属阳,作用升浮 ( >3 .生地经制成熟地后,性由温转寒,功能由补转清 ( >4 .炮制对升降浮沉地影响还与气味厚薄有关 ( >5 .“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逆方者殃”是《神农本草经》记载 ( > '6 .“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是《雷公炮炙论》记载 ( >7 .“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为《修事指南》记载 ( >8 .《炮炙大法》是张仲岩所撰 ( >9 .将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是《修事指南》 ( >10 .“痛泻要方”中地白术用焦白术更符合立方宗旨 ( >四、简答题1 .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有何影响 ?2 .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有何影响 ?3 .炮制对药物地归经有何影响 ?4 .炮制对药物毒性有何影响 ?5 .临床选用炮制品地一般原则有哪些 ?五、问答题1 .中药通过炮制是怎样增强临床疗效地 ?2 .为什么说炮制是中医用药地特点 ?3 .通过炮制降低药物毒性地途径是什么 ?第三章中药炮制地目地及对药物地影响一、填空题1 .柏子仁如用于宁心安神需避免服后产生 ____ 地作用,通过____即可消除此副作用.2 .性和味偏盛地药物在临床应用肘,一方面可以通过____地方法,另一方面可用____地方法来____药物偏盛地性和味3 .麻黄生用____作用较强,蜜炙后____作用缓和,____作用增强.4 .中药往往通过____、____、 ____ 等炮制方法来缓和药性.5 .许多药物生、熟作用有别,如蒲黄生用____,炒用____.生甘草,味甘,性平,能____;蜜炙甘草性温,能____。

中药炮制学试题库

中药炮制学试题库

中药炮制学试题库第一章绪论l.中药炮制的历史可追溯到EA.汉代B.秦代C.周代D.春秋战国E.原始社会2.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A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3.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A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4.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DA.神农本草经B.备急千金要方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汤液本草5.第一部炮制专著是D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6.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D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7.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BA.炮制文献研究B炮制原理研究C.炮制工艺研究D.炮制设备研究E.炮制品质量研究8.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C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9.《修事指南》的作者是B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0.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BA.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1.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CA.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2.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13.“酒制升提”是谁归纳总结的?E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陶弘景E.缪希雍14.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C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15. 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的是AA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 .本草经集注C .雷公炮炙论D .五十二病方E .修事指南 填空题29.“治半夏”最早记载在__黄帝内经_________。

[答案]30.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是____火的发现_______。

[答案]31.“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是 ___张仲景____提出的。

[答案]32.中药炮制起源于__用药实践_____。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四)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四)

中药炮制一一.名词解释1.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炮制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和主药起到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影响主药理化性质等作用。

3.生理灰分:将干净而又无任何杂质的炮制品加高热灰化所得的灰分。

4.饮片: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5.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深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称为炙法。

二.填空题1. 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是净制、切制、炮炙。

2. 性和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肘,一方面可以通过配伍的方法,另一方面可用炮制的方法来转变和缓和药物偏盛的性和味。

3. 炒法有清炒炒、加固体辅料炒;根据所用辅料的不同,炙法可分为酒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醋炙。

4. 水火共制法包括蒸、煮和燀。

5. 在炮制所用辅料中,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是甘草汁; 具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作用的是生姜汁;具有引药人肝、理气、散瘀止痛作用的是醋。

7. 炉甘石原来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煅后变为氧化锌。

8. 一般中药炮制品的水分宜控制在7~13%。

9. 艾叶经制绒加工后,便于配制成艾条,茯神、茯苓经朱砂拌衣加工后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灯心草经青黛拌衣加工后,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竹茹、谷精草等经搓揉加工后便于调剂、制剂;制藤黄选用的辅料是豆腐,以降低其毒性。

10. 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的药物:杜仲、厚朴应去栓皮,北沙参、明党参应去根皮,草果、益智仁、桃仁应去果壳或果皮。

三.判断题1.《素问·缪刺论》中所说的“角发”“燔治”即是当今的血余炭。

(√)2. 饮片“伤水”,易导致发霉。

(×)3. 黄芩宜采用浸润法软化。

(×)4. 山楂炮制后可以缓和刺激性的原因是有机酸含量降低。

(√)5. 炮姜和姜炭均具有温经止血作用,因而可视为一个炮制品应用。

中药炮制学习题(附答案) (2)

中药炮制学习题(附答案) (2)

中药炮制学习题(附答案) (2)第2题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人是A、雷敩-刘宋《雷公炮炙论》第一部炮制学专著B、李时珍C、陈嘉谟(写过《本草蒙荃》)1、归纳辅料炮制理论 2、三类分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3、提出题上理论“贵在适中”D、张仲景(开创生熟异用的学说)E、张仲岩-清《修事指南》正确答案:C第3题缪希雍(明)所撰炮制专著的名称为A、修事指南B、炮炙大法C、雷公炮炙论D、证类本草E、本草纲目正确答案:B第5题“雷公炮炙十七法”是由谁归纳总结的A、雷敩B、缪希雍C、李时珍D、张仲岩E、张仲景正确答案:B第6题《修事指南》的作者是A、张仲岩B、张仲景C、陈嘉谟D、缪希雍E、李时珍正确答案:A第7题制后可缓和辛散之性的是A、麻黄B、相思子C、商陆D、黄连E、蒲黄正确答案:A第8题须去木心的药物是A、柴胡B、麻黄C、巴戟天D、莲子E、党参正确答案:C第9题炮制后可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用途的是A、姜半夏B、制南星C、胆南星(由温转凉,由辛转哭,由温化寒痰转为清热化痰)D、法半夏E、清半夏正确答案:C第10题蒲黄炒炭止血,生用A、行血化瘀,利尿通淋B、引药入肝,疏肝止痛C、解表散寒D、止咳平喘E、清热解毒正确答案:A第11题可引药上行的炙法是A、醋炙B、蜜炙C、姜炙D、酒炙E、盐炙正确答案:D第12题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A、炒法B、炙法C、煅法D、提净法E、水飞法正确答案:C第13题苍术麸炒后燥性缓和是由于除去了过量的A、挥发油B、苷类C、生物碱D、鞣质E、有机酸正确答案:A第14题山楂炮制可缓和刺激性的原因是A、挥发油的组成发生改变B、有机酸含量提高C、油脂的含量降低D、挥发油的含量降低E、有机酸含量降低正确答案:E第15题在煅法中,可改变药物的化学成分,产生治疗作用的是A、自然铜B、炉甘石C、明矾D、石膏E、干漆正确答案:B第16题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A、胶类药B、动物类药C、树脂类药D、矿物类药E、贝壳类药正确答案:A第17题宜用中火炒黄的是A、牵牛子(文火)B、芥子(文火)C、槟榔(炒焦)D、莱菔子(文火)E、苍耳子(表面焦黄色,刺焦化。

中药炮制题及答案详细讲解

中药炮制题及答案详细讲解

《中药炮制》习题及答案项目1 必备知识1-1 中药炮制发展概况一、A型题l.中药炮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A.原始社会B.春秋战国C.梁代D.南北朝E.汉代2.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总结者是( C)A.雷敩B.弘景C.缪希雍D.嘉谟E.时珍3.三类分类法的提出者是( D)A.仲景B.杲C.王好古D.嘉谟E.元素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C)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雷公炮炙论D.炮炙大法E.修事指南5.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D)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6.《本草蒙筌》的作者是( C)A.弘景B.时珍C.嘉谟D.仲景E.仲岩7.生熟异用学说提出者是( A)A.仲景B.傅仁宇C.嘉谟D.弘景E.思邈8.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 C)A.弘景B.缪希雍C.嘉谟D.仲景E.仲岩9.提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的炮制理论者是( A)A.仲岩 B.王好古 C.仲景 D.雷敩 E.嘉漠10.“炭药止血”理论的提出者是( B)A.仲岩 B.可久 C.仲景 D.雷敩 E.嘉漠二、X型题1.中药炮制的专著有(ACE)A.雷公炮炙论B.神农本草经C.炮炙大法D.本草蒙筌E.修事指南2.在历史上炮制又称(ABCDE)A.炮炙B.修治C.修制D.修事E.治削3.药典的三类法是指( ABD)A.净制B.切制C.炮制D.炮炙 E.修制4.五类分类法包括(ABCDE)A.修治B.水制C.火制D.水火共制E.其他制法三、填空题1.中药材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才能入药。

(炮制)2.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净制、切制、炮炙)3.炮制的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公炮炙十七法、三类分类法、五类分类法、按药用部位分类法、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4.《中华人民国药典》中的“炮制通则”采用了____________分类法,即将炮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炮制简答题题目

中医炮制简答题题目

1. 简述中药炮制的内涵和外延。

2. 试述中药炮制学的主要任务。

3. 试述我国古代散步炮制专著的名称、作者、成书年代及主要特征。

为什么说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1. 试述中药炮制基础理论形成的条件。

2. 请举例说明辅料作用理论、炮制解毒理论、生熟异用理论在炮制中的应用。

3. 试述炮制对“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及归经的影响。

4. 试述中药炮制的传统制药原则。

1. 试述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类、无机类成分中药的影响。

2. 试述中药炮制的目的1. 中药炮制技术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 雷公炮炙十七法具体有哪些方法1. 常用的固体辅料有哪些?主要用于哪些炮制方法?其适用药物有哪些?2. 简述液体炮制辅料种类及其适用药物。

1. 中药的质量要求主要有哪些内容?请解释这些内容的具体内涵。

2. 中药饮片变异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请分别举出三种易产生的变异现象。

3. 试述中药饮片的现代贮藏保管方法。

1. 中药饮片生产的常用炮制设备有哪些?2. 中药饮片GMP 管理的内容有哪些?1. 试述净制的目的和清除杂质常用的方法。

2. 试述中药清除非药用部位包含的内容练习题库>第十章饮片切制1. 饮片切制的目的是什么?2. 试述饮片类型及规格,各类型的选择原则。

3. 试述药材软化水处理的方法,适用加工药材及其软化程度检查法。

1. 中药炒黄的操作要点和炮制目的是什么?2. 中药炒焦的主要目的及注意事项是什么?3. “炒炭存性”及炒炭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4. 麸炒法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是什么?5. 试述砂烫马钱子的降毒原理。

6. 试述加固体辅料炒法中常用辅料的作用及所适用的药物种类。

1. 试述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炒法的异同点。

2. 酒炙法的炮制目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试述大黄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其炮制原理。

4. 醋炙法的操作方法、适用药物及注意事项都有哪些?5. 盐炙法的炮制目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6. 试述黄柏的炮制工艺、炮制作用及临床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一、填空题
1.炮制的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炮制通则”采用了_______分类法,即分为_______.
3.辅料是除_______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炮制辅料,是指具有_______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和主药起到_______或_______,或影响主药理化性质等作用。

转自学易网
4.“雷公炮炙十七法”是由 _______代_______所总结,其中的“火监”是指_______,“日煞”是指_______.
5.在炮制所用辅料中,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是_______;具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作用的是_______;具有引药人肝、理气、散瘀止痛作用的是_______.
6.醋,最初是由米酒_______而成醋,故有_______之称,主要成分为_______,含量一般为_______.
7.酒是一种常用辅料,一般_______多用黄酒,_______多用白酒。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酒炙的作用()
A.改变药性
B.引药上行
C.矫味矫臭
D.增强补脾益气作用
E.活血通络
2.适宜盐制的药物组是()
A.续断、黄柏
B.泽泻、黄柏
C.续断、柴胡
D.黄柏、厚朴
E. 杜仲、白前
3.传统炮制理论认为药物经醋制后可引药人()
A.胃经
B.肝经
C.心经转自学易网
D.肺经
E.脾经
4.中药炮制学(本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三类分类法
B.五类分类法
C.工艺和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D.按药用部位的来源分类法
E.雷公炮炙十七法
(二)B型题
A.稻米
B.麦麸
C.蛤粉
D.滑石粉
E.朱砂
5.三方晶系硫化物类矿物辰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e )
6.小麦的种皮(b )
7.单斜晶系鳞片状或斜方柱状的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经精选净化、粉碎、干燥而制得的细粉( d)
8.帘蛤科类动物文蛤、青蛤等的贝壳,经煅制粉碎后的灰白细粉(c )
9.禾本科植物稻的种仁( a)
A.食盐水
B.生姜汁
C.甘草水
D.麻油
E.米泔水
10.抑制药物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b)
11.除去药物的部分油脂,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的作用(e )
12.缓和药性,降低毒性(c )
13.使药物酥脆,降低毒性(d )
14.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的作用(a )
(三)X型题转自学易网
15.用炼蜜炮制药物时,可起到如下作用()
A.协同作用
B.增效
C.解毒
D.缓和药物作用
E.矫味矫臭
16.酒的传统名称有()
A.醇
B.醑
D.酢
E.酿
17.五类分类法包括()
A.净制
B.水制
C.火制
D.水火共制
E.其他制法
18.下列炮制方法中属于“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有()
A.炮
B.炼
C.炒
D.煮
E.燀
19.下列辅料中具有解毒作用的辅料有()
A.酒
B.醋
C.蛤粉
D.豆腐
E.蜂蜜
三、简答题
1.甘草作为炮制辅料时,为什么能起解毒作用?试述其解毒机制。

2.简述酒、醋、蜂蜜的性味、功效以及作为炮制辅料的主要作用。

一、填空题
1.雷公炮炙十七法三类和五类分类法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按药用部位的来源分类法;
2.三类净制切制炮制;
3.主药辅助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4.明缪希雍对药物进行焚烧、烘烤晒;
5.甘草汁生姜汁醋;
6.酸败苦酒醋酸4%-6%;
7.炙药浸药。

转自学易网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D;
2.B;
3.B;
4.C
(二)B型题
5.E;
6.B;
7.D;
8.C;
9.A;10.B;11.E;12.C;13.D;14.A
(三)X型题
15.A、B、C、D、E;16.A、B、D、E ;17.B、C、D、E;18.A、B、C;19.B、D、 E
三、简答题
1.药物经甘草汁制后能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实验证明,甘草对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物中毒及细菌毒素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解毒机制认为是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后产生葡萄糖醛酸,能和有。

羟基或羧基的毒物生成在体内不易吸收的产物,分解物从尿中排出;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作用,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从而亦间接起到解毒作用。

从实验结果来看,甘草酸解毒作用比单纯的葡萄糖醛酸强,因此可能是上述几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构成了甘草的解毒机制。

2.酒: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作为炮制辅料其作用为:a.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强疗效;b除去某些药物的异味而起到矫味矫臭的作用。

醋:醋性温,味酸苦;具有引药人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作用。

作为炮制辅料其作用为:a.使生物碱溶出增加而增效;转自学易网
B.杀菌防腐;
C.解毒;
D.矫味矫臭等。

蜂蜜:蜂蜜生则性凉,熟则性温,味甘;能解毒、润燥、缓急止痛、矫味矫臭、调和药性。

作为炮制辅料其作用为:a.与药物起到协同作用;
B.增效;
C.解毒;
D.缓和药物作用;
E.矫味矫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