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合集下载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申请表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及其相关课程群建设负责人李文彦职称(学位)副教授院、部社科部教研室哲学填表日期2006 年7 月日上海中医药教务处制《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2004~2006年度三届考试情况综合分析意见一.2004年度考试分析考题共采取四种题型,形式多样,试题比较全面、系统地覆盖了教学基本面,有关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各自比例处理得也较好,特别是主题论文,从“中医药文化底蕴之我见”出发,来讨论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抓住了相当重要的纲领,可以促使学生从根本上去了解中国文化的要义及其中医学理论发生发展的范式构成及其范畴基石。

稍感欠缺的是试题范围出得比较浅显,难度不高,学生回答较易,总体成绩尚可。

(见表格)二.2005年度考试分析试题共有四大类,特点是比较侧重于中医文化方面的内容,有了较大改进。

试题也较具体、细致,主题论文为“中医药文化建设方案”,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构思,比较注重历史变迁对中医文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更加清晰的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把握中医文化思想的进展状况。

主要难点及可以改进之处,是涉及面过多及理论要求较深,以致于学生答题时要么顾不上面广,要么在深度上不够。

因而普遍感觉较有难度,需加以改进。

但总体成绩比往年有提高。

(见表格)三.2006年度考试分析试题类型仍为四大类,但主要侧重于中医药文化方面,考试范围有所扩大,内容更加基础化,较为适合中医药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特色在于以儒道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回答中医学与这两种中国主流文化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医道同源”的渊源与儒医格局的流变,从而明了中医学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降及医家层次的分流。

主要难点及需要改进之处在于论述题题目太大,有些失当。

学生很难面面俱到地进行回答,故而总体成绩在基本保持平稳的情况下有适度的降低,但还是在正常范围之内。

总体建议:1.考试形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采取方案制作方式。

2.考试内容可以中医药文化为主,兼顾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注:1, 此课表为专业推荐课表,部分课程需参见其他专业课表
注:1, 此课表为专业推荐课表,部分课程需参见其他专业课表
注:1, 此课表为专业推荐课表,部分课程需参见其他专业课表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日历2020年9月7日——2021年1月22日
上课时间:
第一节8:00——8:40 第七节14:20——15:00
第二节8:50——9:30 第八节15:10——15:50
第三节9:40——10:20 第九节16:00——16:40
第四节10:30——11:10 第十节18:00——18:40
第五节11:20——12:00 第十一节18:50——19:30
第六节13:30——14:10 第十二节19:40——20:20
第十三节20:30——21:10
中秋节、国庆节10月1日~10月8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教室使用情况
多媒体教室:7303(70人)7308(60人)9201(48人)9202(80人)9203(48人)9204(80人)10210(70人)6304(230人)6301(120人)6504(280人)
计算机机房:10305(40人)10304(80人)10306(80人)10308(70人)图书馆501(42人)
2020年中医专硕课程安排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另行通知,其余课程由各二级学院组织.
任课教师:
专业英语:朱玉琴
医学统计学:1班宋花玲、2班董英、3班陈学芬, 4班戎芬自然辩证法概论:邰鹏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邰鹏峰。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精选)共24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精选)共24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精选)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doc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doc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5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基础医学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5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针灸推拿英语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5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5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中医学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5级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药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药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类专业(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曙光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龙华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英语班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6级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药学专业(中外合作四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药学专业(四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医学类专业(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医学类专业(五年制)单项体育俱乐部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基础医学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针灸推拿英语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7级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中医学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药学专业(中外合作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推拿功法学(二)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中药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中医学类专业(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中医学类专业(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中医养生功法(一)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8级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1 75人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2 20人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3 55人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药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中药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本科)2009级中医学类专业(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1、考核指标(请具体列明有形的成果,定性、定量的技术、效益等考核指标)
1)讲义与CAI课件
2)课程建设的实施报告
2、考核方法
专家论证
十、项目完成后预期效益
通过本期课程建设,将进一步挖掘祖国医药的传统诊疗技术的价值,使专业课程教学贴近临床,适应临床需求。对培养学生运用中国传统功法开展体疗的实践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对针灸推拿康复学等专业学生继承传统特色临床技能,发挥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起到促进作用。
教研室长期注重推拿功法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中青年教师授课工作量比例不断上升,教学质量良好。通过集体备课、试讲带教、临床实践等多种方式,加强课程教师的培养。
三、课程建设申请负责人及主要合作者情况
姓名
年龄
学历
所学专业
职称
教学、科研成果名称(论文、专著教材、教学研究等)及获奖情况
徐俊
38
本科
推拿学
院、部、中心审核意见
负责人:
公章:
日期:
教务处审核意见
副教授
参编《推拿功法学》教材,负责完成一项上海市教委课程建设项目,发表多篇教学论文,获得2002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
程杰峰
54
高中
功法学
技师
参编《推拿功法学》教材,93年获上海中医学院教学改革二等奖
赵吉忠
26
研究生
推拿学
助教
参与完成上海市教委课程建设项目
赵毅
51
本科
推拿学
副教授
《推拿手法学》获得学校精品课程
名称
已使用几届
使用效果
现使
用何
讲义
《推拿功法学》周信文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5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6级中药(本科)专业夜大学 56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2学时 叶革会 中药药剂学(含实验8学时) 64学时 郭腾、彭海豹 中药炮制学(含实验8学时) 32学时 修彦凤中药鉴定学(含实验8学时) 64学时 李惠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药炮制学实验4512、45169.25中药药剂学实验 4512、4516 10.09中药鉴定学实验 4507、4515 11.20中药药剂学8202 9.07-10.19中药鉴定学8202 10.26-12.07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202 9.11-10.30中药炮制学8202 9.07-10.12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7级中药(本科)专业夜大学 61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64学时 王瑛 中药化学(含实验8学时) 64学时 吴迎春、张刘强中药药理学(含实验8学时) 40学时张晓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学时亓曙冬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计算机应用基础103049.08-12.22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药化学 4313、4321 10.11中药药理学 4208、4216 12.04中药化学 8206 9.08-1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6504 10.27-11.17中药药理学8206 11.24-12.15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7级针推(专科)专业夜大学 19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推拿古籍选读 24学时 姚斐生物力学 32学时 刘堂义、唐文超 推拿治疗学64学时姚斐、李蔚江、肖彬 康复医学 48学时 齐瑞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生物力学 8207 9.07-10.26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康复医学(并班)8201 10.19-11.23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 十三推拿古籍选读8207 9.09-10.14推拿治疗学 11106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中药(本科)专业夜大学 65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基础药理学 56学时(实验8学时) 马秉亮、崔红燕中药学64学时 王又闻 解剖生理学64学时 郭春霞、夏趁意 大学英语(四) 64学时 高芸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基础药理学8204 9.07-11.23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药学 8204 9.07-10.26解剖生理学8204 11.02-12.21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基础药理学实验 4208、4216 11.06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 十三大学英语(四)8204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中医学(专升本)专业夜大学 33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学时 于静 中医经典导读 48学时 赵心华 中医养生学 32学时王丽慧方剂学 64学时 朱靓贤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计算机应用基础10308 9.07-12.21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医经典导读8201 9.07-10.12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方剂学 8201 9.11-12.25中医养生学8201 9.07-10.26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中西医学(专升本)专业夜大学 15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学时 于静 中医经典导读 48学时 赵心华 康复医学 32学时齐瑞方剂学64学时朱靓贤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计算机应用基础10308 9.07-12.21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医经典导读8201 9.07-10.12康复医学(并班)8201 10.19-11.23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方剂学 8201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中药(专升本)专业夜大学 51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方剂学 64学时 陈少丽市场营销学 32学时黄萍 中药化学 64学时贾琦、李医明、吴华丽 中药药理学 32学时 谭梦晖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 市场营销学7204 9.08-10.27二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方剂学 7204 9.08-10.27中药化学 7204 11.03-12.22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中药药理学 7204 9.11-10.30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护理(专升本)专业1班夜大学 155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妇科护理学 24学时 张梅芳、管颖、林敏 健康评估 48学时 黄铮、王岩梅、奚锦等 儿科护理学 24学时 费小琴外科护理学48学时 陆静波、沈永红、姚蓉计算机应用基础 64学时 孙秀丽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六日(周末)8:30~11:10一 健康评估 6504 9.07-11.23儿科护理学6504 11.30-1.04二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外科护理学 6504 9.07-10.12妇科护理学6504 10.19-11.2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计算机应用基础 10306、10308 9.07-12.21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护理(专升本)专业2班夜大学 112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妇科护理学 24学时 张梅芳、管颖、林敏 医学心理学 32学时 董宣如儿科护理学 24学时 孔慧莉 外科护理学 48学时 陆静波、沈永红、姚蓉计算机应用基础 64学时 金玉康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计算机应用基础10306、10308 9.08-12.22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外科护理学 10105 9.08-10.13妇科护理学 10105 10.20-11.3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医学心理学(并班)6402 9.09-10.28儿科护理学1015 9.08-10.13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康复(专升本)专业1班夜大学 32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社区康复 24学时 李晓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学时 郭文良作业疗法学 64学时 李晓林、吴嬿 言语治疗学 48学时 金星、刘建菊 物理治疗学(二) 64学时吴绪波、于小明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二三四五六 日(周末)8:30~11:10一社区康复 7201 9.07-10.12作业疗法学7201 11.02-12.21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班)7202 9.07-10.26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言语治疗学7201 9.07-11.23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物理治疗学(二)7201 9.07-12.21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表2018级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专业夜大学 28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中医养生学 32学时 薛辉医院管理 64学时 汤晶晶院感防控 48学时 葛茂军(曙光) 病案信息管理 48学时 黄平、孙木等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院感防控8207 9.08-11.24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病案信息管理8207 9.08-10.13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中医养生学8207 10.20-11.10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 十三医院管理 8207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课程表2019级中医、中西医(专升本)专业 38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学时 亓曙冬中医诊断学 64学时 何建成 预防医学(含医学统计) 48学时 金如锋 大学英语(二) 64学时 丁年青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中医诊断学8205 9.8-12.22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班) 650410.27-11.17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大学英语(二)11311B 9.11-12.25预防医学(含医学统计) 8205 9.8-11.24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课程表2019级中药(专升本)专业 56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无机化学 48学时 安叡 中医诊断学 56学时 崔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56学时 郭文良 大学英语(二) 64学时 周永明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中医诊断学8203 9.07-12.07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7202 9.07-10.26无机化学 8203 11.02-12.07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大学英语(二)8203 9.09-12.23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课程表2019级护理(专升本)专业1班 257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中医诊断学64学时 燕海霞、丁杰 病理学56学时 章忱、李素云、吴琳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学时亓曙冬 大学英语(二) 64学时 周永明、周恩《大学英语二》上课教室:7201周永明 (学号201924001-201924130) 7202周恩(学号201924131后)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中医诊断学6501 9.8-12.22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病理学 6501 9.8-1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6504 10.27-11.17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大学英语(二)7201、7202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课程表2019级康复(专升本)1班专业 64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医学心理学 32学时 董宣如 骨科影像诊断学 32学时 詹松华、温群、王娇燕 诊断学基础 56学时 王秀薇大学英语(二) 64学时 杨星君 中医学基础 64学时朱凌凌、舒适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周末)8:30~11:10一中医学基础 8208 9.08-10.13诊断学基础 8208 10.20-1.19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中医学基础8208 10.20-11.17骨科影像诊断学8208 11.24-1.12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医学心理学(并班)6402 9.9-10.28大学英语(二)8208 9.11-12.25十四 十五 十六上海中医药大学夜大学课程表2019级中药(本科)专业 1班 76人2019学年 第二学期 (2019年9月2日—2020年1月12日)主要任课教师: 有机化学 64学时(实验8学时)医学微生物学 56学时 李玉虎 中医基础理论 64学时 胡冬裴、倪红梅大学英语(二) 64学时 杨渝上课地点: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周末)8:30~11:10一二 三 四 (工作日)13:30~18:30 (周末)12:00~14:40五有机化学实验 4321、4313 11.27中医基础理论8210 9.08-10.27有机化学 8210 11.03-12.15六 七 八 (周末)15:00~17:40九十 十一 十二 (工作日)18:00~20:40 (周末)18:30~21:10十三大学英语二8210 9.11-12.25医学微生物学8210 9.08-12.08十四 十五 十六。

培养方案 中药学 上海中医药

培养方案 中药学 上海中医药

培养方案中药学上海中医药为了培养学生在中药学领域内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专业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培养方案。

该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学理论基础,熟悉中药药材的主要性状和药理作用,掌握中药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该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等方面着手,全面培养学生的中药学背景。

在课程设置上,培养方案注重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结合。

学生需要学习中药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药学概论、药理学、药剂学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

此外,培养方案还设置了实践课程,如中药鉴定、中药炮制等,通过这些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中药的鉴定方法和制备技术。

在实践环节方面,该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需要参与中药实验教学、临床实习和科研实践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培养方案还鼓励学生参加中药学相关的实践竞赛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该培养方案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需要参与学术活动,如参加学术研讨会、报告会等,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培养方案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总之,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全面中药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学生可以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中医药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中药学领域内取得较好的发展,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申 请 表
课程名称 中医骨伤科学精品课程建设
负责人 詹红生 职称(学位)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院、部 曙光临床医学院 教研室 中医骨伤科学 填表日期 2006 年 7 月 12 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制
课程类别
填写说明:
1.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将分期分批地扶植已有一定基础的、量大面广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照教研室申请、同行评、专家审核、择优扶植、重点建设、面上推广的原则,有步骤地进行。

2.各院、部、中心提出申报的建设课程,必须是重点建设课程,它应具备以下条件:
教学条件齐备,教学环节完善,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学考核手段科学。

3.为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课程建设验收通过后,各院、部、中心可提取适当奖励经费。

4.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及经费预算须经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审核通过。

各院、部、中心须加强督促,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教务处。

5.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一年,经费下拨半年后进行中期检查,一年后验收。

6.凡按期或提前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并有一定推广经验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在各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可优先推荐。

7.申请表中各栏应准确填写,不够可附页。

附页及提供材料须与申报表大小一致,并装订成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申 请 表课程名称 名老中医教学查房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负责人 张婷婷 窦丹波 职称(学位)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院、部 曙光临床医学院 教研室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教研室 填表日期 2006 年 8 月 14 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制课程类别填写说明:1.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将分期分批地扶植已有一定基础的、量大面广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照教研室申请、同行评、专家审核、择优扶植、重点建设、面上推广的原则,有步骤地进行。

2.各院、部、中心提出申报的建设课程,必须是重点建设课程,它应具备以下条件:教学条件齐备,教学环节完善,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学考核手段科学。

3.为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课程建设验收通过后,各院、部、中心可提取适当奖励经费。

4.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及经费预算须经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审核通过。

各院、部、中心须加强督促,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教务处。

5.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一年,经费下拨半年后进行中期检查,一年后验收。

6.凡按期或提前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并有一定推广经验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在各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可优先推荐。

7.申请表中各栏应准确填写,不够可附页。

附页及提供材料须与申报表大小一致,并装订成册。

附件一:课题组成员介绍张婷婷1993年,1999年先后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妇科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市医学会中医妇科分学会委员兼秘书,日本东京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会会员。

2000年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一年。

曾赴日本东京参加中医临床医学研讨会4次,参加全国性中医研讨会4次,多次与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部、美国加州博克力大学医学部等妇产科临床与科研工作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所研究项目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承担各类研究生、进修生、留学生的课堂教学及临床实习任务。

主要负责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中医管理局及上海市教委课题等4项科研项目,已完成和主要参与的医学研究课题有5项。

其中参与的中药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99年获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发表的论文近30余篇,副主编及参与编写的书籍有6本。

2003年获上海市第九届“银蛇奖”提名奖。

副主编及参与编撰的著作:1.《实用中医临床妇科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6年2.《子宫肌瘤必读》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9年3.《沈仲理临床医案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0年4.《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2000年5.《月经失调的自测与防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年6.《妇科疑难病现代中医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2003年主要文章:1.张婷婷,黄彩梅,秦保锋.辨证论治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140例.山东中医药杂志.2006,25(4):235-2372.Tingting Zhang ,Qi chen,Kangmei Zhu.Effect of “sargentgloryyine formula” on experiment endometriosis in rat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2005,16(4):213-2183.张婷婷,陈麒,朱抗美.中药“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形态学影响[J]. 生殖与避孕.2005,25(12):716-7194.张婷婷,刘津翚,束兰娣. 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MMPs-9和MMPs-2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2(19):48-515.张婷婷.药物流产大鼠子宫匀浆中TNF- 的水平及活血化瘀药的影响. 中国特色医药杂志.2001;3(5):47-486.张婷婷,戴德英.中药祛膜汤对子宫收缩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附200例药流后出血病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11(5):7.张婷婷,戴德英,束兰娣:物流产后大鼠子宫匀浆中一氧化氮及合酶的变化与祛膜汤的调节作用. 上海中医药学报.2000;14(1):48-498.张婷婷. 戴德英教授以活血祛瘀法论治妇科疾病的经验.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6): 436-4379.张婷婷.中药温经汤治疗不孕症在日本的研究近况.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7,2:2410束兰娣,张婷婷, 戴德英. 不同剂型的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第二次全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611.秦保锋,张婷婷. 子宫肌瘤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 16(4):230-234 12.秦保锋,张婷婷,刘津翚. 谈《金匮要略》妇科腹痛的辨证论治. 河北中医.2005,27(5):392-39413.秦保锋,张婷婷,曹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基因学研究进展现代诊断与疗.2005,16(6):230-23414.秦保锋,张婷婷. 试谈阴吹与治验. 江西中医药. 2005,36(9):41-42窦丹波男,汉族,1971.10出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学位:医学博士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一部。

主要学习和工作简历:1989.9~1994.7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医学学士1994.9~1999.7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医学博士1999.7~2002.1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治医师2003.8.~2004.8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医学院,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访问学者2003.1至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主任医师获曙光医院2002-2003年度光华科研奖励基金三等奖。

2002年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届后备专家培养计划;2004年入选上海市卫生局百名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万华女,汉族,1960年12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攻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中华全国中医外科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专家。

1996年至2000年参加全国第二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师承于上海市名中医陆德铭教授。

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乳腺外科进修,2003年7月至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进修。

发表论文:1.丹岑逍遥合剂治疗乳腺增生60例.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3,37(6)2.扶正祛邪在治疗乳腺中的运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16(1);30-313.陆德铭教授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经验.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1,44.陆德铭中医外科学术思想精要. 辽宁中医杂志. 2000,8;339-3415.中医外科名家陆德铭[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9,16.陆德铭外科临床用药特色举隅.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8);14-157.陆德铭外科临床运用益气养阴法的经验. 中医文献杂志. 1998,(2);24承担的课题:1.2003.10~2006.10 “乳癌术后方”抗癌作用的疗效评定和作用,上海市教委,第一负责人2.2003.7~2005.7 乳宁Ⅱ号方对转移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作用,上海市卫生局,第二负责人3.2003.11~2005.11 乳宁Ⅱ号方调节4T1小鼠乳腺唉APC功能的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负责人4.2004.1~2006.12 从COX-2、P53调控探讨艾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及其癌变机制,参与实验林勋男,汉族,31岁,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科教处副处长(分管教学工作),兼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发表论文:[1]林勋,李益其.拔伸旋转推扳复位法治疗颈性眩晕50例.江苏中医药,2003,24(3):39[2]林勋,程英武.膏摩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78[3]林勋,蒋健.试论中医临床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对策.上海高等医学教育,2005,3:128[4]林勋.关于中医临床课程开展PBL教学法的若干思考.新疆中医药,2005,23(6):57[5]林勋,蒋健,余小萍,等.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临床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2):6-8[6]林勋,蒋健,邹菁,等.SP及OSCE在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估中的应用探讨.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5):544-545[7]林勋,蒋健,邹菁.中医经典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8):56-57参与的科研及教育教学课题:1. 2003年~2006年上海市教委课题——摩膏的制备及膏摩治疗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已结题),第五负责人;2. 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临床实习状况调研及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六期课程建设项目,第一负责人;3. 2005年8月~2007年8月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临床教学科学研究课题:综合中医诊疗中心教学平台建设,第一负责人;4. 2005年~2006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课题——颈椎椎骨错缝诊断标准的临床研究,第一负责人石瑛男,汉族,1974.1出生,1977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

现任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治医师。

中华医学会上海骨伤分会委员。

发表论文:1. 石瑛,石关桐,石印玉. 固本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5,13(4):11-152.沈卫东,石瑛. 石印玉针药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经验. 中医文献杂志. 2005,23(4):52-53主要科研项目:1. 2005年~2008年中医药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重大项目. 第三负责人2. 2006年~2007年密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体脂成分变化的影响. 院内课题. 第一负责人3. 2006年~2008年补肾中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体脂变化的影响优势. 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之子项目. 第一负责人赵刚男,汉族,1987 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在日本佐贺医科大学留学,1995年入同大学大学院,1999年日本佐贺医科大学大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2000年作为人才引进,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现任曙光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兼秘书,《实用肝脏病学杂志》编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