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荷塘旧事

合集下载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对荷塘景色的认识和兴趣。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和描绘荷塘景色。

1.2 教学内容介绍荷塘的生态环境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荷塘景色,发现荷塘的独特之处。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引导学生观察荷塘景色。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荷塘的看法和感受。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观察力,评估学生对荷塘景色的认识和兴趣。

第二章:荷塘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荷塘的生态环境,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荷塘的生态环境,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

引导学生了解荷塘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荷塘的生态环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荷塘生态环境的方法。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荷塘生态环境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三章:荷塘与传统文化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荷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学价值。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荷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学价值。

引导学生欣赏与荷塘相关的文学作品。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朗读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荷塘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荷塘在传统文化中的认识程度,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荷塘的保护与利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荷塘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荷塘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4.2 教学内容介绍荷塘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包括荷塘生态旅游、荷塘农业等。

引导学生了解荷塘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荷塘的保护和利用现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荷塘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荷塘旧事》教案

《荷塘旧事》教案

《荷塘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荷塘旧事》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荷塘的深厚感情。

(2)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描述荷塘景色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荷塘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荷塘旧事》的阅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描写荷塘景色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作者情感的抒发。

(2)如何描绘具体的荷塘景色。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荷塘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荷塘图片、音乐等。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塘的美景。

(2)播放荷塘音乐,让学生感受荷塘的宁静。

(3)教师简介课文《荷塘旧事》的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有哪些?(2)小组代表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4. 讲解分析(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与分析。

(2)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描写手法。

5. 朗读练习(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的魅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荷塘”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拓展1. 欣赏其他描写荷塘的文章或诗歌,如《荷塘月色》、《咏荷》等,感受不同作者对荷塘的描绘和情感。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荷塘旧事》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荷塘的深情厚意,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要介绍《荷塘旧事》的内容,包括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强调课文中的重要细节和情感描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2 词语解析分析并解释文章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和成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文学手法的鉴赏。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3.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分析并掌握文学作品中独特的修辞手法。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交流机会。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评估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和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5.2 反馈与改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鼓励其持续进步。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对荷塘的印象。

简要介绍《荷塘旧事》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6.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出生僻词语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课文《荷塘旧事》的教案设计方案两个

课文《荷塘旧事》的教案设计方案两个

课文《荷塘旧事》的教案设计方案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荷塘旧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荷塘景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荷塘的美景。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荷塘景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和修辞手法。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荷塘旧事》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教学卡片、黑板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荷塘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与荷塘相关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荷塘旧事》,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课文中的疑问。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探究学习:(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荷塘美景的画。

2. 结合课文,写一段关于荷塘的作文。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课文《荷塘旧事》的教案设计方案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荷塘旧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荷塘旧事(教案)(4)

荷塘旧事(教案)(4)

《荷塘旧事》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成语,并学会用成语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3、能够根据提示练习给课文分段。

4、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类纯朴的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

教学准备: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当时是怎样走出困境的。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在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往事。

2、有一个人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在荷塘也发生了一件难忘的事,今天我们来学习《荷塘旧事》二、初步了解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己出声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音画出来。

三、汇报学习生字、生词的情况。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互相交流学习生字。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熟读课文,结合课后问题进一步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读完了这篇文章,哪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3、同学们在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大自然和谐的美是什么样的?4、我们上学期也学到了一篇有关荷塘的文章还记得那个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的吗?5、作者都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描写荷塘的?6、这个地方美如仙境,但这是作者难忘的主要原因吗?那是个什么原因。

7、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是作者遇到了什么危险?8、结合你同学们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被水淹的了解。

9、小朋友们是怎样做的呢?三、情感升华。

我们再来看这个中心句,学完了文章你对它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四、布置作业。

请你做个小调查,看看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童年的乐趣是什么,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课文《荷塘旧事》的教案设计方案两个

课文《荷塘旧事》的教案设计方案两个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方案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荷塘旧事》。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荷塘的热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学会通过描写方法,表达自己对某一景物的喜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3)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荷塘的热爱之情。

(2)运用描写方法,表达自己对某一景物的喜爱。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荷塘的认知。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学习。

(3)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塘的热爱之情。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运用描写方法,表达自己对某一景物的喜爱。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

2. 运用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景物的短文。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荷塘旧事》教案设计方案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荷塘旧事》。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荷塘的热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教案范文借鉴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教案范文借鉴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教案范文优秀7篇《荷塘旧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

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

其中,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深深铭记在心的一件往事。

通过美景旧事,抒发了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本文整理的7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教案范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荷塘旧事》学案篇一一、教材简析《荷塘旧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

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

其中,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深深铭记在心的一件往事。

通过美景旧事,抒发了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设计上,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感知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突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把握住“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和谐统一,然后在这条主线上让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拓展和迁移,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深深思索,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字词积累。

(2)、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

三、重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四、难点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

体会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词语,让学生说说针对这些词语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2、你们知道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么?能不能用文中的句子来概括全文呢?出示中心句,读一读,由学生针对这一句来质疑。

(三)初读荷塘美景,感受大自然和谐的美1、师配乐范读课文2—4自然段,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荷塘的景色。

2、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塘?3、说了这么多词,最能表达这荷塘景色的还是一个字,那就是-----(美)板书美4、请同学们也来仔细地读读课文的2—4自然段,看看是怎样描写出荷塘的美的?生自由读,边体会。

《荷塘旧事》教案

《荷塘旧事》教案

《荷塘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荷塘的风光,体会作者对荷塘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荷塘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荷塘的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体会作者对荷塘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

(2)生字词卡片。

(3)荷塘风光图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阅生字词,了解其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荷塘的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荷塘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介绍生字词的含义。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细节。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者对荷塘的喜爱之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荷塘”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荷塘的诗歌或散文,进行欣赏和朗读。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荷塘的记忆和故事。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朗读评估: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语音准确性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旧事
教材分析:
本文回忆了童年时到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

文章中,作者描绘了月牙泡的美好的自然之景,同时也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教学目标:
学会“日积月累”中的六组生词:点缀、边缘、攫住、留恋、憨直、纯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尤其注意文中比喻句的使用。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景物描写的,并学习作者的这种描写手法。

理解文章中心,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和人类纯朴的爱。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景物描写的学习,要明确什么是景物描写,并学以致用。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小伙伴们的性格,尤其是他们就人后的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塘美景,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荷花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自己眼中的荷花什么样?它美在哪里?那么,你们见过连成一片的荷花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荷塘的文章《荷塘旧事》。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生词小黑板,点名汇报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共同纠正读音。

记住字形。

2.开火车按自然段初读课文。

3.读后请大家结合预习课文的情况,说说课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三、学习新课
1.谁来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答出即可)
2.文章围绕着课文中的一句话,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你能找到这句话吗?(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性纯朴的美。


3.课文是怎样表现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性纯朴的美的?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加以
理解。

(1)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漾在摇篮里。

以“母亲柔和的手”来比喻水流,突出了水流轻柔、细腻的特点,以“摇篮”来比喻荷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它微波荡漾的特点,同时也点明了它是我们的“乐园”,是我们快乐游戏的天堂。

(2)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

以“铁链”为比喻,生动细致地表现了当时,在“我”心中伙伴们的友情救助,倾情相帮是那么值得信赖和依靠,当时,可以说是“我”生命的保障。

这些比喻句,对写景叙事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并自己找到答案)
4.把你印象最深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请几个学生起来朗读。

)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2.抄写本课生字词。

难写的可多写几遍。

板书设计:
大自然和谐的美
荷塘旧事
人性纯朴的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继续学习课文,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谈自己的感受,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背诵的,把你喜欢的部分背给大家听。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继续学习课文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
1.作者为什么写了一件自己遇险的事?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中可以看出乡下小朋友的纯朴、聪明、勇敢,对小伙伴发自内心的爱。

引导学生体会中心思想。


2.为什么那么多年后,“那荷塘却同天上的月牙儿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可引导
学生由物及人的思考——难忘的不仅仅是美景,更是那些纯朴无华憨直可爱的小朋友,友情难忘,令人永远铭记在心。


3.当我“吓”得哇哇大哭的时候,为什么小伙伴们却哈哈大笑?(在救助了“我”的生命以后,小伙伴们松了一口气,及至此时,看到“我”的狼狈相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三、拓展学习
1.请你用本课学到的写景方法,练写一处家乡的美景。

2.交流各自写的内容,同学互相评定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有待改进,为什么?
作业设计:抄写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板书设计:
荷塘旧事
人性纯朴的美
纯朴无华
憨直可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