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工艺及标准

合集下载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一、概述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

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较厚的纯锌层,而且还生成一种锌一铁合金层。

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特点,而且由于具有锌铁合金层。

还具有电镀锌所无法相比拟的强耐蚀性。

因此这种镀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二、原理热镀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锌—铁合金相层;2、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锌铁互溶层;3、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

三、镀锌层厚度参照GB/T 13912-2002国家标准,热镀锌层厚度的标准如下: 1、工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85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70微米;2、工件的厚度小于6毫米大于3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70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55微米;3、工件的厚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55微米,局部应大于45微米;4、本标准不包括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四、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1 工艺过程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2 有关工艺过程说明(1)脱脂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采用H2SO4 15%,硫脲0.1%,40~60℃或用HCl 25%,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

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

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浸助镀剂也称溶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

镀锌工艺种类及介绍

镀锌工艺种类及介绍

镀锌工艺种类及介绍一、简介镀锌作为钢铁的阳极性镀层,是电镀业中用量最大的镀种。

而镀锌中用量最大的是氰化物镀锌工艺。

但是氰化物以其剧毒的性质而成为环境安全的重要威胁,从而很早就在我国兴起了开发无氰镀锌工艺的热潮。

结果是推动了镀锌技术和相关电镀技术的发展,使镀锌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一批获得广泛应用的镀锌新工艺。

二、镀锌工艺的种类镀锌工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氰化物镀锌氰化物镀锌是镀锌工艺中最成熟和最古老的工艺。

由于采用络合能力极强且表面活性好的氰化物为锌离子的配位体,使氰化物镀锌成为目前公认阳好的镀锌工艺。

在添加剂方面,以往有添加明胶或甘油来细化结晶的做法,现在则有了氰化物镀锌的光亮剂,可以获得光亮细腻的镀锌层,并保持其良好的延展性。

典型的氰化物镀锌参数如下:氰化锌:60g/L氰化钠:40g/L氢氧化钠:80g/LM比:2.7温度:20~40℃电流密度:2~5A/dm2【备注:M比是氰化钠的量与锌的含量的比值,一般控制在M=2.0~3.0】(2)、碱性锌酸盐镀锌这是最早开发成功的无氰镀锌新工艺,现在已经成为取代氰化物镀锌的主流工艺。

其主要原理是以氢氧化钠作为锌离子的配位体,同时主要靠添加剂和光亮剂来获得细致的结晶和光亮镀层。

碱性锌酸盐镀锌的成分主要就是氧化锌和氢氧化钠,原则上二者用量的比例为1:10,比如主盐为10g/L,则氢氧化钠的含量应该是100g/L。

在这个配方的基础上,只有加入添加剂,才可能镀得合格的镀层。

早期的这种碱性镀锌的主盐浓度不能太高,否则镀层质量不好。

现在新的镀锌添加剂已经可以使用较高的主盐,从而使碱性无氰镀锌能有很大的提高。

碱性镀锌工艺的相关参数如下:氧化锌:6.8~23.4(滚镀9~30)g/L氢氧化钠:75~150(滚镀90~150)g/L温度:18~50℃电流密度:0.5~6A/dm2阳极:铁板(另配溶锌槽)(3)、氯化物镀锌氯化物镀锌早期是以氯化铵型为主,现在已经发展为以氯化钾为主,是日用五金特别是滚镀锌中主流镀锌工艺,在光亮剂的作用下,所得镀锌层非常光亮,在光洁表面可获得镜面光泽。

镀锌钢管敷设工艺标准

镀锌钢管敷设工艺标准

镀锌钢管敷设工艺标准镀锌钢管是一种普遍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工、电力、石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管材。

镀锌钢管的环境抗腐蚀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而且安装方便,所以在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镀锌钢管敷设工艺的标准。

首先,在镀锌钢管敷设前,需要对管道进行验收。

验收包括对管道的外观质量、尺寸和物理性能进行检查。

外观质量方面,管道应无裂纹、夹渣、砂眼、气泡等缺陷;尺寸方面,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公称直径、壁厚以及长度;物理性能方面,应满足相应的力学性能指标。

其次,在进行镀锌钢管敷设时,需要清理和处理管道表面。

清理包括清除管道表面的灰尘、油污、氧化皮等杂质,以利于镀锌涂层的附着性。

处理包括进行除锈处理,可以采用机械除锈或者化学除锈的方法,确保管道表面的洁净度和光滑度。

然后,进行镀锌涂层的制备工作。

镀锌钢管可以采用热浸镀锌或者电镀锌的方法进行镀锌涂层的制备。

热浸镀锌是将管道浸入熔融的锌液中,使其与管道表面形成一层锌铁合金层。

电镀锌是通过电解方法,在管道表面电镀一层纯锌层。

镀锌涂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在40-85μm之间。

最后,进行镀锌钢管敷设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按照设计要求安装,保证管道的线形、坡度和标高。

其次,在管道的连接处,需要采用合适的管接头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另外,在管道的敷设过程中,要保证管道的平直、平顺,避免弯曲、扭曲和变形。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在进行热浸镀锌的敷设中,应注意管道的入丹点和出丹点的位置,入丹点应远离焊接部位,出丹点应保证涂层的完整性。

另外,在进行电镀锌的敷设中,要注意管道的绝缘处理,避免电流的漏流。

总结起来,镀锌钢管敷设工艺标准主要包括管道验收、管道表面处理、镀锌涂层制备和敷设安装等方面。

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管道敷设,可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镀锌工艺流程

镀锌工艺流程

、电镀锌概念电镀锌:就是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与其他金属相比,锌是相对便宜而又易镀覆的一种金属,属低值防蚀电镀层,被广泛用于保护钢铁件,特别是防止大气腐蚀,并用于装饰。

镀覆技术包括槽镀(或挂镀)、滚镀(适合小零件)、自动镀和连续镀(适合线材、带材)。

二、电镀锌分类目前,国内按电镀溶液分类,可分为四大类:1 •氰化物镀锌由于(CN)属剧毒,所以环境保护对电镀锌中使用氰化物提出了严格限制,不断促进减少氰化物和取代氰化物电镀锌镀液体系的发展,要求使用低氰(微氰)电镀液。

采用此工艺电镀后,产品质量好,特别是彩镀,经钝化后色彩保持好。

2 •锌酸盐镀锌此工艺是由氰化物镀锌演化而来的。

目前国内形成两大派系,分别为:a)武汉材保所的“DPE系列;b)广电所的“ DE系列。

两者都属于碱性添加剂的锌酸盐镀锌,PH值为12.5~13采用此工艺,镀层晶格结构为柱状,耐腐蚀性好,适合彩色镀锌。

注意:产品出槽后一>水洗一>出光(硝酸+ 盐酸)一>水洗一>钝化一>水洗一>水洗一>烫干—>烘干一>老化处理(烘箱内80~90C。

3 •氯化物镀锌此工艺在电镀行业应用比较广泛,所占比例高达40%钝化后(兰白)可以锌代铬(与镀铬相媲美),特别是在外加水溶性清漆后,外行人是很难辩认出是镀锌还是镀铬的。

此工艺适合于白色钝化(兰白,银白)。

4 •硫酸盐镀锌此工艺适合于连续镀(线材、带材、简单、粗大型零、部件),成本低廉。

三、电镀锌工艺1. 电镀锌工艺流程以镀锌铁合金为例,工艺流程如下: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水洗—强腐蚀—水洗—电镀锌铁合金—水洗—水洗—出光—钝化—水洗—干燥。

2. 电镀锌镀液配制镀液的配制(以IL为例):(1)在镀槽内先加入1/3体积的纯净水;(2)用1/3的纯水溶解氢氧化钠(溶解时会发热,必须小心);(3)用少量的水将氧化锌调成糊状,然后加入较多的纯水,充分搅拌。

镀锌工艺

镀锌工艺

镀锌工艺镀锌工艺主要分为:热镀锌和冷镀锌。

一、热镀锌热镀锌也叫热浸锌和热浸镀锌:是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方式,主要用于各行业的金属结构设施上。

是将除锈后的钢件浸入500℃左右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

热镀锌是钢管在热浸的条件下对表面镀锌,它的附着力很强,不容易脱落,热镀锌管虽然也出现锈蚀的现象,但在很长的周期可以满足技术、卫生要求。

目前,带钢连续热镀锌工艺主要有森吉米尔法、改良森吉米尔法和美钢联法3种。

1.工艺流程冷轧带钢热镀锌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为:上料→开卷→夹送、矫直→焊接→表面预清洗→入口活套→退火→热浸镀锌→合金化→冷却→中间活套→光整→拉伸弯曲矫直→后处理→检查卷取(如图1)2.核心设备2.1 连续退火炉该炉炉壳一般采用陶瓷纤维外包不锈钢板,炉底采用耐火砖、隔热砖,炉辊采用单独传动,变频调速。

通常,退火炉由预热段、加热段、冷却段和锌锅入口段组成,在前三段通入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使带钢在此还原气氛中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并保温、均热、冷却,使带钢密封地进入锌锅中进行热镀锌。

热镀锌钢板经过退火炉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带钢实现再结晶退火来消除轧制应力,恢复晶粒组织,提高带钢塑性;二是使带钢具有一个清洁的无氧化物的活性表面,使其具有很高的镀层附着能力。

带钢经退火后可清除冷轧引起的加工硬化,使带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带钢的深冲性能。

退火炉形式多样,主要有立式炉和卧式炉两种。

不同的企业所采用的退火炉也不尽相同。

宝钢4#热镀锌机组采用全辐射管加热立式退火炉;而本钢由于生产规模和投资的限制,选用了法国的卧式退火炉。

2.2 气刀气刀位于锌锅上方,是控制锌层厚度和均匀性的关键设备。

目前,各镀锌机组上使用的气刀有:德马克气刀、科勒气刀和方登气刀。

其中,方登气刀最为优秀,整个欧洲几乎全部使用该气刀,我国宝钢2号热镀锌机组也采用这种气刀。

2.3 锌锅锌锅又称锌熔化炉,主要有电加热的铁制锅和感应加热的陶瓷锅。

镀锌工艺(全)

镀锌工艺(全)

镀锌工艺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热镀锌钢板的历史钢铁是世界上目前应用得最多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但是钢铁在空气、水或土壤中很容易生锈,也就是说会被腐蚀。

下面是铁在大气中被水和空气中的氧气腐蚀的化学方程式:4Fe+2H2O+3O2=2(Fe2O3·H2O)由于金属的腐蚀,常常会影响到有关机器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为了减少钢铁材料的腐蚀,人们采用了多种防腐方法。

其中在钢铁表面上涂敷保护层的方法是采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根据涂敷的保护层的种类的不同通常又把涂层分为两类:一类是非金属材料涂层,如搪瓷、珐琅、油漆、塑料等。

另一类是金属材料涂层,即在钢铁表面上镀上一层金属,如锌、锡、铬、镍、铜、铝等或镀上一层合金。

由于锌在大气中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而且又是一种比较便宜的金属,用锌层保护钢板成本比较低,这也是促使了热镀锌工业的发展。

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防锈方法。

热镀锌方法是由比较古老的热镀锡方法发展而来的。

早在1836年首先由法国工程师索勒研制成功钢板的镀锌,并应用于工业生产,最初生产镀锌板时,是用一张张的热轧出来的钢板做原板,浸入熔融的炽热锌液中镀锌。

这样镀出来的镀锌板,质量不好,因镀层不均匀,且在一张板的四个边缘上镀层特别厚,耗锌极多,浪费很大,故镀出的薄板成本很高。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经过人们不懈的努力,在单张热镀锌法沿用了一百年后。

于1936年由波兰工程师森吉米尔第一次设计出使用冷轧成卷的(或可在镀锌后在剪切段剪切成单张的)较为价廉物美的商用热镀锌板。

由于采用了冷轧带卷以连续的方式在作业线中进行热镀锌,使镀锌板在此后的生产发展上,才步入了一个新的进程。

为了保证镀锌钢板的质量,以及满足板材在此后机械加工中的工艺要求,对于冷轧及带钢表面上存在的一部分油污,必须在镀锌前加以消除,为了使冷轧带钢能够在连续运行的状态下于作业线内顺利的进行镀锌,以上问题应在生产线内加以解决最为理想,而森吉米尔法就是考虑在线内设置连续热处理炉的方式,最先解决了上述两个难题而闻名于世的。

支架热镀锌防腐工艺标准

支架热镀锌防腐工艺标准

支架热镀锌防腐工艺标准4.1 工艺过程: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1)脱脂可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可采用H2SO415%,硫脲0.1%,40~60℃或用HCl 20%,六次甲基四胺1~3g/L,20~40℃进行酸洗。

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

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浸助镀剂也称结合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

NH4Cl 15%~25%,ZnCl2 2.5%~3.5%,55~65℃,5~10min。

为减少NH4Cl挥发可适当加入甘油。

(4)烘干预热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120~180℃。

(5)热镀锌要控制好锌液温度、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移出的速度。

温度过低,锌液流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度高,锌液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减少流挂及皱皮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生产效率高;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浸锌层质量,锌耗大,甚至无法施镀。

在同一温度下,浸镀时间长,镀层厚。

不同温度,要求同样的厚度时,高温浸镀所需时间长。

一般厂家为了防止工件高温变形及减少由于铁损造成锌渣,都采用450~470℃,0.5~1.5min。

有些工厂对大工件及铸铁件采用较高温度,但要避开铁损高峰的温度范围。

为了提高在较低温度下热浸镀液的流动性,防止镀层过厚,并提高镀层外观,常常加入0.01%~0.02%的纯铝。

铝要少量多次加入。

(6)整理镀后对工件整理主要是去除表面余锌及锌瘤,用震动或手工方法均可。

(7)钝化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大气腐蚀性能,减少或延长白锈出现时间,保持镀层具有良好的外观。

镀锌钢管敷设工艺标准

镀锌钢管敷设工艺标准

镀锌钢管敷设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可用于新建和和改造工程中的照明、动力、弱电等系统的管路敷设(材质为镀锌钢管),可进行明敷设、暗敷设,可敷设于墙体内,也可敷设于吊顶内。

2、施工准备⑴技术准备①熟悉图纸资料,弄清设计图的设计内容,注意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

②准备施工机具、材料。

③确定施工方法,编制施工技术措施:为了工程施工不破坏建筑物的强度和损害建筑物的美观。

④施工前要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

⑵材料要求①所用主材、附材已运至施工现场,规格、型号符合图纸要求,数量满足现场需要。

②主材:钢管具备有效的产品合格证,原材合格证,焊接钢管要求壁厚均匀,管内无毛刺,不允许有折皱、裂缝、镀锌管外表层完整、无剥落现象。

③附材:灯头盒、接线盒、开关盒、插座盒、通丝管箍、根母、护口、管卡、圆钢、扁钢、角钢、防锈漆等具有合格证,螺栓、螺母、垫圈为镀锌件,镀锌层完整无缺。

⑶主要机具①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丝板。

②手电钻、电锤、台钻、拉铆枪、五齿锯等。

③铅笔、皮尺、水平尺、卷尺、钢尺、线坠、小线、全站仪等。

④手锤、錾子、钢锯、锯条、活扳手、钢锉等。

⑤绝缘手套、工具袋、高凳、人字梯等。

⑷作业条件①暗管敷设:各层水平线和墙厚度线弹好,配合土建施工;现浇楼板内配管,底层钢筋绑扎完毕,上层钢筋未绑扎前;现浇墙体内配管,土建钢筋已绑扎完毕,按墙体线施工;砌体内配管随土建施工进行配管;②明管敷设:土建粗装修抹灰完毕;土建内装修墙面油漆或涂料施工完毕;吊顶内管路敷设:土建内装修房间或走道标高已确定并弹在墙上;设备专业所设用电设备已确定位置;内装修灯具已确定位置;灯具、电气设备已在顶板上标出实际位置;3、施工工艺⑴工艺流程①暗管敷设工艺流程如下:②明管、吊顶内、护墙板内管路敷设工艺流程如下:⑵操作工艺①暗管敷设基本要求:暗配管路宜沿最近路线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埋入墙体或顶板内的钢管,离表面的净距不小于15mm,消防管路不小于3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铬酸酐 150~200 g/l 碳酸钡 2~4 g/l 温度 室温 时间 5~15s 磷酸三钠 60 温度 室温 时间 5~15s g/l
银白色
蓝白色
蓝白色
锌镀层的白色钝化
一次白色钝化:
氯化铬 2~5 g/l 铬酸酐 2~5 g/l 氟化钠 2~4 g/l 硝酸(d=1.41)30~50 ml/l 硫酸(d=1.84)10~15 ml/l 温度 室温 时间 溶液中2~10秒 空气中5~15秒
白色钝化前必须先出光
钝化后用含0.2~0.5g/l 铬酐的热溶液 (60~80℃)封闭
关于白色钝化
若无特殊外观要求时一般不采用白色钝化
白色钝化后, 最好浸涂有机或无机保护膜
黑色钝化工艺规范
钼酸铵 300g/l 氨水 600ml/l 温度 30~40℃ 时间 2~5min
(用蒸馏水配制) g/l g/l g/l g/l g/l g/l
150℃ 24 24 18 18
200℃ 18 24 12 12
注:表内数字是耐中性盐雾试验的小时数
锌镀层的彩色钝化
高铬彩色钝化: 低铬彩色钝化:
铬酸酐 5 g/l 硝酸(d=1.41)3 ml/l 硫酸(d=1.84)0.4ml/l 高锰酸钾 0.1g/l 硫酸镍 1 g/l pH值 0.8~1.3 温度 室温 时间 3~7秒
摩托车镀锌件技术标准
B 区
• • • • • •
M F Zn 1—B M F Zn 1—C M F Zn 1—K M F Zn 2—B M F Zn 2—C M F Zn 2—K
SS 48h >5μm SS 72h
初期防锈 密封部件 通用部件 标准件 箱、盖、 灯体
SS 72h
SS 48h;96h
氰化镀锌工艺规范
• 氧化锌 14 g/l • 氰化钠 5 g/l • 氢氧化钠 110 g/l • CKZ—840 5~6 ml/l • 温度 15~45℃ • 阴极电流密度 2~6 A/dm2
锌酸盐镀锌工艺规范
• 氧化锌 10~12 g/l • 氢氧化钠 100~120 g/l • DPE—3 4~6 ml/l • EB—80 2~4 ml/l • 温度 10~40℃ • 阴极电流密度 0.5~4 A/dm2
>8μm
SS 72h
SS 240h
C 区
锌镀层质量的判定标准
镀锌1级要求SS试验48h、72h,判定区为 B 区 经过规定SS试验后,100cm2以内合计5cm2以上 的明显白色生成物为不合格。
镀锌2级要求SS试验48h、72h,判定区为 B 区 经过规定SS试验后,100cm2以内合计5cm2以上 的明显白色生成物为不合格。
镀锌2级要求SS试验96h、240h,判定区为C 区 经过规定SS试验后,100cm2以内合计5cm2以上 的红锈生成物为不合格。
各种镀锌工艺方法的特点
• 碱性氰化物镀锌:结晶细,光泽好,均镀及深镀
能力好,温度范围宽。电流效率低,易渗氢。适合复 杂件电镀及镀厚锌(>20μm)。
• 碱性锌酸盐镀锌:结晶细,光泽好,均镀及深镀
五酸草绿色钝化
铬酸酐 30~35 g/l 磷酸 10~15 ml/l 硫酸(d=1.84)5~8 ml/l 硝酸(d=1.41)5~8 ml/l 盐酸(d=1.19)5~8 ml/l pH值 1~1.5 时间 20~35℃ 时间 45~90 s
钝化膜未干燥时不牢固 不得用水猛冲和手摸 水洗时间不能长
镀锌工艺及标准
技术中心
光泽铬酸盐 有色铬酸盐 黑色处理 除氢处理
M F Zn 2
B (浅蓝或银白色钝化) C (彩虹钝化) K H
H C
镀后处理:去氢后再彩钝化
镀层的等级:2级
镀层的种类:锌
基体材料:钢铁 表示电镀记号:电镀
锌镀层的特性
• 锌是两性金属:易溶于酸,也能溶于碱。 • 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发生变化。在潮湿的大 气中,锌表面会生成碱式碳酸锌膜。在工业污 染及海洋大气中锌的耐蚀性差。 • 锌的标准电极电位为:- 0.76V,对钢铁来说, 锌镀层属阳极性镀层。 • 锌镀层经钝化处理、染色、或涂复护光剂后, 能显著提高防护性和装饰性。
ZB—82A 80~120ml/l ZB—82B 8~12 ml/l pH值 1.23 温度 20~30℃ 时间 溶液中1~2 min 空气中20 s
钼酸铵 40 硫酸镍 40 硫酸锌 20 硫代硫酸钠12 醋酸铵 20 醋酸铅 4 温度 20~40℃ 时间 3~5 min
用ZB—82C补充 钝化液
氯化钾镀锌工艺规范
• • • • • • • 氯化锌 60~80 g/l 氯化钾 180~220 g/l 硼酸 25~35 g/l ZB—85 15~20 ml/l pH值 4.5~5.5 温度 10~30℃ 阴极电流密度 0.5~3.0 A/dm2
镀锌工艺过程
除油 水洗 酸洗 水洗 中和 刷洗
铵盐镀锌工艺规范
• 氯化锌 18~20 g/l • 氧化锌 18~20 g/l • 氯化铵 220~270 g/l • 氨三乙酸 30~40 g/l • 聚乙二醇 1~1.5 g/l • 硫脲 1~2 g/l • 海鸥洗涤剂 0.2~0.4 g/l • pH值 5.8~6.2 • 温度 15~35℃ • 阴极电流密度 1~1.5 A/dm2
老化温度60~70℃,老化时间5~10min
老化后钝化膜耐磨、牢固、呈草绿色
未钝化 生锈时间 (h) 36 56 96 152 192
钝化 泛白点(h) 生铁锈(h) 96 132 96 152 96 192 96 248 96 288
采用不同烘干温度对钝化膜抗蚀性的影响
钝化膜 白色 彩虹色 黑色 军绿色
60℃ 72 144 192 360
80℃ 48 72 96 288
能力差。电流效率低,易渗氢。镀层厚时有脆性。钝 化膜不易变色。
• 氯化钾镀锌:色泽光亮鲜艳,深镀能力好,均镀
能力差,镀层易产生脆性。
各种镀锌工艺方法的特点
•铵盐镀锌:结晶细,光泽好,均镀及深
镀能力好,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温度 范围小,易腐蚀设备。
•硫酸盐镀锌:结晶粗,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
均镀能力差。适用于简单件。
水洗
活化
水洗
热水洗 电解除油
上挂
镀锌
回收
水洗
出光
水洗
钝化
入库
检查
烘干
吹干
热水洗
水洗
镀锌层的后处理
• 去氢(驱氢)处理:除去钢材晶间里的氢
原子。(H)
• 钝化处理:彩虹色钝化 (C);白色钝化 (B);
黑色钝化 (K);草绿色钝化。
• 钝化膜的老化处理。(60℃,15min)。
去氢处理
• 零件在酸洗、阴极电解除油及电镀过程中,可 能在镀层和钢铁的晶格中渗氢,造成晶格扭歪 ,内应力增大,产生脆性。 • 为了消除氢脆,对弹性材料、0.5mm以下的薄 壁件及机械强度要求高的钢铁零件,镀后必须 加热去氢。 • 去氢:镀锌件清洗后,钝化前在200~250℃烘 箱中烘2h。然后再进行钝化。
锌镀层的钝化处理
• 钝化使锌表面生成一层稳定、致密的膜 ,提高其耐蚀性及装饰性。 • 目前国内采用的钝化工艺有彩色钝化、 白色钝化、黑色钝化、五酸草绿色钝化 。 • 钝化后必须经过老化处理。老化前零件 应甩干或吹干。老化温度为60℃左右, 时间15mi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锌镀层钝化后对抗蚀性的影响
锌镀层厚度 (μ m) 5 8 13 20 25
铬酸酐 250~300g/l 硝酸(d=1.41)10~15 g/l 硫酸(d=1.84)15~20 g/l 温度 室温 时间 溶液中5~10秒 空气中5~10秒
钝化前必须先出光。 出光液为3~5%硝酸
锌镀层的白色钝化
彩色钝化膜漂白工艺(彩色钝化后即进行漂白)
氢氧化钠 10~20 g/l 硫化钠 3~7 g/l 温度 室温 时间 5~15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