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的鉴定

沉积岩的鉴定
沉积岩的鉴定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一、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生成的环境。白色的沉积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盐类等成分组成;深灰色到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质成分或分散状硫化铁等杂质,是在还原环境下生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的岩石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含三价铁氧化物的沉积岩是在氧化环境下生成;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代表弱氧化或弱还原条件。

二、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中物质成分的分布特点及排列方式。沉积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层状构造,即层理和层面构造。

1、层理构造: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它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在外观上是由于上下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成分、颜色和形状不同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层与层之间的接触面称为层面,每个单层厚度不等,它可以分为:

块状层:单层厚度>1m

厚层:单层厚度0.5-1m

中厚层:单层厚度0.1-0.5m

薄层:单层厚度0.01-0.1m

极薄层:单层厚度<0.01m

按形状还可以分为:平行层理

斜层理

交错层理

波状层理

递变层理

2、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层面上留下的痕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沉积岩形成的条件,主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波痕:系运动介质(流水、波浪、风)在砂质等非粘土沉积物层面上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构造,它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的呈线性延长的波峰和波谷组成,波形对称或不对称,延长方向一般垂直于介质运动方向。

泥裂:泥质或灰泥质沉积物因曝晒所发生的收缩龟裂纹,平面上呈不规则网格状,剖面上常呈“V”形,并为上覆沉积物充填。

雨痕:偶尔阵雨降落在泥质沉积物表面,撞击形成的小凹穴,呈圆形成椭圆形。

3、生物构造

含化石构造:岩石中包存了石化的生物遗体。

生物遗迹构造:是指保存在沉积层面上及层内的生物活动的痕迹。(虫孔、虫迹、足迹)。

4、化学成因构造:

结核构造:是一种成分、结构或颜色与围岩截然不同的矿物包裹体。成因可分为同生结核、成岩结核和后生结核。

缝合线构造:是碳酸盐岩石常见的一种构造,它在岩石剖面中呈锯齿状曲线,像动物头盖骨中的缝合线而得名,层面上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面。

三、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是指组成沉积岩的物质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构与沉积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所具有的碎屑结构;化学岩所见的化学结构;泥质岩特有的泥质结构;以及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等。

碎屑结构:由各种碎屑物质和胶结构所组成。按碎屑大小又可分为:

砾状结构:碎屑直径大于2mm。

砂状结构:碎屑直径介于0.05-2mm之间。

粉砂状结构:碎屑直径介于0.005-0.05mm之间。

泥质结构:由各种粘土矿物组成,质点大小皆小于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组成。

四、沉积岩的物质成分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中常见的有矿物、岩屑、有机质和胶结物四种。

沉积岩中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一类为母岩风化后经搬运沉积下来的碎屑矿物。如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等,另一类为沉积过程中新生矿物。如粘土、方解石等。

岩屑:是母岩经剥蚀搬运沉积下来的岩石碎屑。

有机质:如生物碎屑。

胶结物;胶结碎屑的物质。见的胶结物有硅酸盐、氧化硅、氧化铁、泥质,即钙质、硅质、铁质、泥质四种胶结物。根据硅质硬度大、泥质较松软、钙质加稀盐酸起泡、铁质呈红褐色(三价铁)或灰绿色(二价铁)等特征,可将上述四种胶结物区别开。

五、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的沉积岩

按成因可以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火山碎屑岩四大类,见沉积岩分类简表。

碎屑岩:碎屑物质以机械方式沉积,经胶结物胶结形成的岩石。

粘土岩:由粘土矿物及微小的碎屑物质组成。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由化学方式在生物参与的作用下沉积形成的岩石。

火山碎屑岩:由落到地面上的火山碎屑物经胶结的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分类简类

泥质岩类:分布最广的一类沉积岩,均为泥质结构,并常具水平层理,主要由各种粘土矿物组成。通常按固结程度分为以下三种:

粘土:未固结或弱固结的泥质岩,具吸水性和可塑性,在水中易泡软。单矿物粘土有高岭石粘土、蒙脱石粘土、水云母粘土等,但自然界多数为复矿物粘土。

泥岩:固结较紧的泥质岩,呈块状,吸水性和可塑性极弱,在水中不易泡软。成分较复杂,多水云母,含粉砂。

页岩:固结很好的泥质岩,成页片层,无吸水性和可塑性,水中不能泡软,可按其所含次要成分进一步命名,如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等。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这类岩石结构多样,有碎屑结构和生物结构,但以化学结构为主。由于岩石多数为非晶质或隐晶质,肉眼不能分辩矿物颗粒,因此,要注意区分岩石种类众多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其中主要的岩石种类有以下几种:

碳酸盐岩:主要由钙镁的碳酸盐组成,分布广泛,在沉积岩中仅次于页岩和砂岩,结构以碎屑结构和化学结构为主,最主要的岩石有石灰岩和白云岩。

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常呈灰或灰白色,由于含有机质多少不等,颜色可由浅灰到黑色,一般较致密,断口呈贝壳状,硬度不大,加稀盐酸起泡剧烈。常因结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名称,如豹皮灰岩、鲕状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等。灰岩中常含有粘土矿物、硅质等杂质,含量较多时称为泥灰岩、硅质灰岩等。

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与灰岩相似,所不同者是白云岩加稀盐酸可起泡微弱,肉眼不易观察,但可耳闻咝声,其粉末加稀盐酸可起泡。

铁质岩: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碳酸盐或硫化物的岩石,如果其中铁矿物含量高,达到工业要求时则可成为铁矿石,如赤铁矿,菱铁矿岩。

锰质岩:富含锰的氧化物或碳酸盐,在成因及分布特点上皆与铁质岩相似,但其量少于铁质岩,锰质岩加H2O2强烈起泡。

硅质岩:由生物或化学成因的二氧化硅组成,分布上仅次于碳酸盐岩,常见的岩石有碧玉岩和燧石岩等,颜色多呈灰白色—灰—灰黑色,隐晶质,致密坚硬,不易氧化。

磷质岩:含大量磷酸钙的沉积岩,目前把含P2O5为8-19.5%的含磷岩石称为磷质岩,P2O5含量大于19.5%者(相当于含50%磷灰石,称为磷灰石)称为磷块岩,磷质岩颜色较深,结构构造与碳酸盐相似,常见的岩石有结核磷块岩和层状磷块岩。

铝质岩:富含氧化铝(Al2O3>SiO2)和铝的氢氧化物矿物的岩石,铝质岩常呈灰色,矿物成分难辨,常见的结构有泥质结构,粉砂质结构,外貌上与泥质岩相似,但铝质岩的硬度及比重较大,有时有磁性,若铝质岩中Al2O3>40%,Al2O3:SiO2>2:1时,称铝土矿。根据成因可分为红土地型铝土矿和沉积型铝土矿两种。

蒸发岩:又称盐类岩、盐岩,主要由钾、钠、钙、镁的氯化物或硫酸盐类矿物组成,产于炎热干燥环境的泻湖及盐湖中,以化学结构为主,易深解、质软、易变形、破碎。常见的有盐岩、钾盐、石膏等。

可燃有机岩:主要由碳及碳氢化合物组成,主要有泥炭、煤、石油、油页岩及沥青等。油页岩一般呈棕黑色,质地细致,比重轻(1.3-1.8),富弹性,坚韧而不易破碎,小刀可削成薄片卷起,以指甲刻划可出现油脂光泽的刻痕。

集块岩:岩石中的火山碎屑大于100mm者占50%以上,常混有火山角砾、火山灰等,分选性差。

火山角砾岩:主要由直径2-100mm的火山喷发碎屑构成,胶结物一般为凝灰质。碎屑多为中一酸性熔岩角砾和其它岩石角砾,分选性差,层理不明显。

凝灰岩: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直径小于2mm的火山灰组成,一般具有层理。碎屑以中酸性的晶屑、玻屑为主,呈各种较浅的颜色,表面具粗糙感。

变质岩的肉眼鉴定

一、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变质岩是由岩浆岩和沉积岩变质而形成的,因而矿物组成既与岩浆岩、沉积岩有密切的关系,又可形成一些新的矿物组合。矿物种类比岩浆岩、沉积岩更为复杂多样。

岩浆岩中的主要矿物(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往往也是变质岩的主要矿物,但在相对含量上差别可能很大。例如,岩浆岩中石英含量一般不超过30-40%,而在变质岩中可很高,甚至超过90%;在富含石英、长石的岩浆岩中,暗色矿物一般不超过20-30%,而在变质岩中可超过50%。沉积岩的典型矿物(如粘土、盐类矿物)除方解石、白云母等以外,只能在浅变质时作为残余矿物存在。

除继承矿物外,变质作用能形成特有的、只有在变质岩中才大量存在的变质矿物,变质矿物的种类与变质程度有关。属于低级变质的矿物主要有绢云母、绿泥石、蛇纹石、红柱石、滑石等;属于中级变质的矿物主要有云母、硬绿泥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蓝晶石等;属于中-高级变质的有石榴石、透辉石、斜长石等;属于高级变质的有夕线石,紫苏辉石及正长石等。

二、变质岩的结构

变质岩的结构类型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四大类,每类又有多种结构,现简述如下:

1、变余结构:是浅变质岩中常见的结构,它仍保留原来沉积岩、岩浆岩的结构。如变余砾(砂)状结构、变余泥质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2、变晶结构:在变质过程中经重结晶作用和变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它与岩浆岩的晶质结构虽有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点。变晶结构的晶粒一般为全晶质;除变斑晶外,晶粒一般呈他形或半自形;各种矿物无明显的生成先后次序;柱状、片状矿物等呈定向排列或见粒状结构被拉长。常见的变晶结构有:粒状(花岗)变晶结构:由粒状矿物(长石、石英或方解石等)所组成,变晶矿物颗粒大小相近,似花岗岩结构。

角岩结构:泥质岩石经接触热变质形成的细粒变晶结构。

鳞片变晶结构:主要由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组成。如与粒状矿物相结合,则可称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纤维变晶结构:主要由阳起石、透闪石、夕线石等纤维状、长柱状矿物组成,当它们与粒状矿物相结合时,称纤维粒状变晶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变质过程中由于结晶能力的差异,形成颗粒较大,自形程度较高的变斑晶,如:石榴子石、红柱石、蓝晶石等。其基质的结构各异,从变余结构到粒状变晶结构等。

3、交代结构:在交代作用过程中形成,主要发育于高级变质岩和混合岩中,一般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故本次实习不观察。

4、压碎结构:岩石在低温下受定向压力作用发生破碎面形成,是动力变质岩的典型特征。按破裂程度可分:碎裂结构、碎斑结构和糜棱结构等。

三、变质岩的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按成因可分三大类,在各大类中还可分出若干种构造,常见的有: 1、变余构造:指变质作用后保留下来的原岩构造,如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气孔(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等。

2、变成构造:指变质过程中形成的构造,是变质岩中常见的、最具特征性的构造。常见的有:

板状构造:泥质(或粉砂质硅质)岩石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平等破裂面,板理面光滑平整,由于原岩的矿物基本上未重结晶,故只有少量绢云母、绿泥石等在板理面上呈弱丝绢光泽。

千枚状构造:结晶程度较板状构造强,但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颗粒;裂开面比较密集,不平整,表面有皱纹,并有强烈丝绢光泽。

片状构造:变质过程中所形成的片状、长柱状矿物平等排列构成片理面,片理面可以较平直,也可波状弯曲。

片麻状构造:部分成定向排列的片状或柱状矿物在长石、石英等粒状矿物中成断续分布、称片麻状构造。岩石不易沿片麻理方向裂开成平整的面。若片柱状矿物和粒状矿物分别集中,则可形成粒度不同或色调不同的条带状构造。

块状构造:岩石中各种矿物无定向排列,各部分大致均匀,如石英岩、大理岩等。

3、混合岩构造:混合岩化过程中,由脉体和基体两部分相互作用所形成。常见的有眼球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肠状构造等,它们反映了混合岩化作用的强度。

四、常见变质岩的特征

大理岩:碳酸盐类的岩石(石灰岩和白云岩)经热接触变质或区域变质,矿物重结晶形成,一般呈白色,块状构造,花岗变晶结构。如果岩石虽有重结晶而无明显退色者称结晶灰岩。

大理岩中碳酸盐矿物占50%以上,由于原岩中多含杂质,故可形成各种钙镁硅酸盐矿物,如硅灰石、透闪石、蛇纹石等,它们也可参加命名,如蛇纹石大理岩等。

石英岩:石英砂岩等硅质岩石经区域变质或热接触变质,重结晶形成,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与大理岩相同,但硬度大于小刀,石英含量占70%以上,可含少量(<10%)的长石和因杂质造成的其它矿物,如云母、绿泥石、角闪石等。含铁石英岩是其重要变种,除石英外,含有数量不等的粒状磁铁矿和片状赤铁矿。

角岩:是泥质、粉砂质、砂质沉积岩的热变质产物。岩石一般呈深色,细粒、致密坚硬,具角岩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断面光滑平整或呈贝壳状,富铝粘土岩变质形成的角岩常有红柱石斑晶,称红柱石角岩;由砂岩等变质形成的称长英质角岩。

矽卡岩:主要是在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岩石接触带附近,由接触交代作用所形成。岩石主要由石榴石和透辉石及某些其它钙铁硅酸盐矿物组成。外表特征多变,颜色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常分为暗色、暗绿色或暗棕色等,不等粒的花岗

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矽卡岩中常有多种金属矿物存在,如磁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等。

云英岩:主要是花岗质岩石遭受高温气体和热液交代作用形成,常呈浅色,块状构造,花岗变晶或磷片花岗变晶结构,显微镜下可见交代结构。矿物成分以石英(50-90%),白云母为主,并常见黄玉、电气石等高温气成矿物,有时含黑钨矿、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等金属矿物。

板岩:由泥质、粉砂质或凝灰质岩石经轻度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变余泥质或粉砂质结构,板状构造,板理面平整,有时尚可见变余层理构造,除板理面偶见细小不均匀的绢云母、绿泥石、石英外,以隐晶质为主,并有大量残留的泥质和粉砂。硅质含量高者可形成硅板岩。

千枚岩:变质前的原岩与板岩相同,变质时遭受较强应力,变质程度较板岩稍深。原岩几乎全部重结晶,但新生矿物颗粒很细,肉眼难于辨别,为细粒磷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薄的片理面上常见小的皱纹和微细绿泥石和绢云母的丝绢光泽,有时可见变斑晶。

片岩:由泥质、砂质等岩石变质形成,变质程度比千枚岩更深。矿物成分肉眼可辨认,主要由片状物(云母、绿泥石、滑石)、柱状矿物(角闪石等)和粒状矿物(石英、长石等)组成,其中片状、柱状矿物至少大于30%,长石小于25%。鳞片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有明显的片理结构。岩石可按主要矿物成分命名,如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等。

片麻岩:由各种岩石经较深变质作用形成,具中粗粒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状构造。矿物成分中除含有构成片麻状构造的片状或柱状矿物外,长英质矿物含量大于50%,且长石多于石英。命名时可按特征矿物+主要片状或柱状矿物+长石种类+片麻岩的方式进行,如石榴黑云母斜长片麻岩;若无特征矿物,长石种类肉眼不能鉴别,这两项可不参加命名。

动力变质岩: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断裂破碎带。按变形性质不同分为碎裂岩和糜棱岩两大系列,前者以脆性变形为主,其显著特征是岩石无定向或具弱定向构造,以裂隙为主,无或少有重结晶作用;后者以塑性变形为主,其主要特征是岩石具定向构造(如梳状构造、片理构造等),并

岩石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肉眼鉴定 一、岩石分类的鉴定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还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快速鉴定步骤一般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

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矿物成分的分析,也可以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4)最后应注意的是在肉眼鉴定岩石时,常常有许多矿物成份难于辨认。如具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的火成岩,泥质或化学结构的沉积岩,以及部分变质岩,由结晶细微或非结晶的物质成份组成,一般只能根据颜色深浅、坚硬性、比重大小和“盐酸反应”等进行初步的判断,火成岩中深色成份为主的,常为基性岩类:浅色成份为主的常为酸性岩类。沉积岩中较坚硬的多为硅质胶结的或硅质成分的岩石;比重大的为含铁质多的岩石;在“盐酸反应”的一定是碳酸盐类岩石等 二、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类型 (一)沉积岩 1.矿物成分 组成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铝土矿等)、碳酸盐矿物、卤化物等。几乎没有或很少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 2.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指组成物的形状大小、结晶程度及相互排列的方式。 常见的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晶粒结构、生物结构。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及鉴定表 对沉积岩或沉积物的研究,其目的是:(1)确定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其中所含化石等,并给予正确的命名;(2)通过对岩石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特点的研究,来确定它在沉积、成岩以及后生阶段所发生的变化,以便恢复原生沉积特征及性质;(3)对岩石进行相分析,其目的是再造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状况;(4)搞清岩石某些性质,以确定其在国民经济上的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因此对沉积岩的研究应该是全面的、综合地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近代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方法很多:野外地质学研究法;室内的专门的技术性质的研究法;综合相分析法等。下面仅就沉积岩肉眼鉴定方面作概略的介绍。 一、沉积岩肉眼鉴定要点及描述内容 在各论中我们介绍了五个主要岩类的沉积岩即:陆源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碳酸盐岩类和硅质岩类。现分述如下: (一)陆源碎屑岩类 陆源碎屑岩按其碎屑粒径可划分为: 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2mm 中碎屑岩(砂岩类)2—0.05mm 细碎屑岩(粉砂岩类)0.05—0.005mm 每类碎屑岩其相应粒度的碎屑含量必须在50%以上。如含有砾石50%以上的岩石才能称作砾岩,以此类推。碎屑岩的命名是以含量占50%以上的粒级来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若其他粒级含量在25—50%之间,则在基本名称之前冠以“**质”;若其含量在5—25%之间,则以“含**”表示。 1、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

(1)颜色:尽可能指出总的颜色,并注意它的成因。 (2)砾石成分:鉴定各种砾石的成分,确定砾石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如为复成分砾岩,还需估计各种成分砾石占全部砾石的百分含量。 (3)砾石大小及分选性:如分选不好时,应指出一般大小及最大最小的。 (4)砾石的圆度、球度及形状。 (5)胶结物成分,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胶结物本身的性质;胶结类型等。 (6)其它:砾石有没有定向排列,胶结的致密程度,有无次生脉穿插等等。 由于砾岩在地层学上常作为沉积间断的标志和划分地层的依据;同时砾岩的沉积大部分距陆源供给区很近,易于利用砾岩成分来推断古地理情况,故对砾岩的野外研究还应当注意下列方面: (1)层位和分布概况; (2)岩层产状及其变化(如透镜体); (3)层理及层面构造; (4)与上下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在剖面上的位置; (5)砾石的倾向、倾角和长轴方向。 2、中碎屑岩——砂岩类 砂岩通常按碎屑粒径又可分为:(1)巨粒砂岩(2—1mm);粗粒砂岩(1—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0.25—0.1mm);微粒砂岩(0.1—0.05mm)各不同粒径的砂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有: (1)颜色,并推断其成因: (2)碎屑颗粒的大小,分选程度,如大小不均匀,应指出最大、最小和一般的直径以及各种颗粒含量的百分比 (3)碎屑颗粒的形状及磨圆度;

沉积岩的鉴定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一、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生成的环境。白色的沉积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盐类等成分组成;深灰色到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质成分或分散状硫化铁等杂质,是在还原环境下生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的岩石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含三价铁氧化物的沉积岩是在氧化环境下生成;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代表弱氧化或弱还原条件。 二、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中物质成分的分布特点及排列方式。沉积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层状构造,即层理和层面构造。 1、层理构造: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它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在外观上是由于上下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成分、颜色和形状不同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层与层之间的接触面称为层面,每个单层厚度不等,它可以分为: 块状层:单层厚度>1m 厚层:单层厚度0.5-1m 中厚层:单层厚度0.1-0.5m 薄层:单层厚度0.01-0.1m 极薄层:单层厚度<0.01m 按形状还可以分为:平行层理 斜层理 交错层理 波状层理 递变层理 2、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层面上留下的痕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沉积岩形成的条件,主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波痕:系运动介质(流水、波浪、风)在砂质等非粘土沉积物层面上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构造,它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的呈线性延长的波峰和波谷组成,波形对称或不对称,延长方向一般垂直于介质运动方向。 泥裂:泥质或灰泥质沉积物因曝晒所发生的收缩龟裂纹,平面上呈不规则网格状,剖面上常呈“V”形,并为上覆沉积物充填。 雨痕:偶尔阵雨降落在泥质沉积物表面,撞击形成的小凹穴,呈圆形成椭圆形。 3、生物构造 含化石构造:岩石中包存了石化的生物遗体。 生物遗迹构造:是指保存在沉积层面上及层内的生物活动的痕迹。(虫孔、虫迹、足迹)。 4、化学成因构造: 结核构造:是一种成分、结构或颜色与围岩截然不同的矿物包裹体。成因可分为同生结核、成岩结核和后生结核。 缝合线构造:是碳酸盐岩石常见的一种构造,它在岩石剖面中呈锯齿状曲线,像动物头盖骨中的缝合线而得名,层面上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面。 三、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是指组成沉积岩的物质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构与沉积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所具有的碎屑结构;化学岩所见的化学结构;泥质岩特有的泥质结构;以及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等。 碎屑结构:由各种碎屑物质和胶结构所组成。按碎屑大小又可分为: 砾状结构:碎屑直径大于2mm。 砂状结构:碎屑直径介于0.05-2mm之间。 粉砂状结构:碎屑直径介于0.005-0.05mm之间。 泥质结构:由各种粘土矿物组成,质点大小皆小于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组成。

实习五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2.观察、熟悉主要的沉积构造(原生构造); 3.掌握碎屑岩、碳酸盐岩的鉴定特征。 二主要沉积构造(原生构造)类型及观察内容 许多沉积构造可在野外大范围出露,应做宏观描述。室内手标本应注意观察较微细的构造部分。 1.层理:描述手标本上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的识别特征,注意观察小型交错层理中细层与层理的关系。 2.层面构造:包括波浪、雨痕、泥裂、生物痕迹等。注意观察泥痕和延伸方向;泥裂的“V”形特点,识别上层面与下层面。 3.缝合线:仔细观察灰岩中的缝合线,注意“面”与“线”的关系,了解缝合线的成因和意义。 结核:观察钙质结核,铁质结核,注意结核的物质成分及形态的差异。 三碎屑岩的肉眼鉴定 (一)颜色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组分和形成环境。如石英砂岩由于成分单一,颜色多为浅色;岩屑砂岩则因成分复杂,颜色多为灰绿、灰黑色等。另外,对次生(风化)色有时亦需描述。 (二)结构 若为砾状结构的岩石,可用尺子直接测量颗粒的大小、圆度、球度,目估各种粒径砾石的含量,以确定其分选性。对具砂状结构的岩石应尽量目估其颗粒大小,同时估计各粒级的百分含量以确定其分选性。在目估粒度时,可用已知粒级的砂粒管进行对比。用肉眼(包括放大镜)观察并确定碎屑的磨圆程度。对磨圆度的观察描述,一般对中砂和大于中砂粒级的岩石才具有意义。

分选性:肉眼描述时,目估同一粒级颗粒的含量,>75%为分选好;75~50%为分选中等;<50%为分选差。 磨圆度:肉眼或用放大镜观察颗粒的磨圆程度。 (三)构造 若手标本上能见到层面和层理构造则应尽量描述。若手标本上能见不到特殊的构造,则表明该岩石的岩层厚度较大,一般将其称为块状构造即可。 (四)成分 碎屑岩的成分主要描述碎屑颗粒和胶结物两部分的物质成分。 1.碎屑成分:碎屑岩中的碎屑物质包括矿屑和岩屑二类。常见的矿屑有石英、长石和白云母。岩屑多出现在较粗的碎屑岩中,常见的岩屑为石英、砂岩、粉砂岩、燧石和中酸性岩浆岩等。在观察鉴定岩石时,要求鉴定出主要矿物和岩屑名称。 2. 胶结物成分:常见的胶结物成分有钙质、硅质、铁质、泥质四种。主要区别如下表: (五) 碎屑岩的命名 碎屑岩主要是根据碎屑粒级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砾岩、砂岩、粉砂岩等),再根据岩石的颜色和成分(碎屑成分和胶结物成分)予以定名。即:颜色+(胶结物成分)+(次要碎屑成分)+主要碎屑成分+基本名称,如:黄褐色钙质石英粗砂岩,灰色长石石英细砂岩等。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及鉴定表 对沉积岩或沉积物的研究,其目的是:(1)确定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其中所含化石等,并给予正确的命名;(2)通过对岩石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特点的研究,来确定它在沉积、成岩以及后生阶段所发生的变化,以便恢复原生沉积特征及性质;(3)对岩石进行相分析,其目的是再造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状况;(4)搞清岩石某些性质,以确定其在国民经济上的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因此对沉积岩的研究应该是全面的、综合地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近代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方法很多:野外地质学研究法;室内的专门的技术性质的研究法;综合相分析法等。下面仅就沉积岩肉眼鉴定方面作概略的介绍。 一、沉积岩肉眼鉴定要点及描述内容 在各论中我们介绍了五个主要岩类的沉积岩即:陆源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碳酸盐岩类和硅质岩类。现分述如下: (一)陆源碎屑岩类 陆源碎屑岩按其碎屑粒径可划分为: 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2mm 中碎屑岩(砂岩类)2—0.05mm 细碎屑岩(粉砂岩类)0.05—0.005mm 每类碎屑岩其相应粒度的碎屑含量必须在50%以上。如含有砾石50%以上的岩石才能称作砾岩,以此类推。碎屑岩的命名是以含量占50%以上的粒级来确定岩石

的基本名称:若其他粒级含量在25—50%之间,则在基本名称之前冠以“**质”;若其含量在5—25%之间,则以“含**”表示。 1、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 (1)颜色:尽可能指出总的颜色,并注意它的成因。 (2)砾石成分:鉴定各种砾石的成分,确定砾石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如为复成分砾岩,还需估计各种成分砾石占全部砾石的百分含量。 (3)砾石大小及分选性:如分选不好时,应指出一般大小及最大最小的。 (4)砾石的圆度、球度及形状。 (5)胶结物成分,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胶结物本身的性质;胶结类型等。 (6)其它:砾石有没有定向排列,胶结的致密程度,有无次生脉穿插等等。 由于砾岩在地层学上常作为沉积间断的标志和划分地层的依据;同时砾岩的沉积大部分距陆源供给区很近,易于利用砾岩成分来推断古地理情况,故对砾岩的野外研究还应当注意下列方面: (1)层位和分布概况; (2)岩层产状及其变化(如透镜体); (3)层理及层面构造; (4)与上下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在剖面上的位置; (5)砾石的倾向、倾角和长轴方向。 2、中碎屑岩——砂岩类 砂岩通常按碎屑粒径又可分为:(1)巨粒砂岩(2—1mm);粗粒砂岩(1—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0.25—0.1mm);微粒砂岩(0.1—0.05mm)

岩性鉴定

三大岩性初步鉴别方法来源:邓震的日志(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 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 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l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 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3普通沉积岩的鉴定手标本 1,实验类型 综合实验2,实验目的 通过了解沉积岩的特征来加深对沉积岩形成条件的了解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沉积岩样品,刀,放大镜四。实验原理 1沉积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沉积岩中的特殊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等沉积岩结构 2沉积岩结构 指沉积岩颗粒的性质、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的结构: (1)碎屑结构: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砾石结构粒度> > 2mm砂结构粒度2-0.05mm粉砂结构粒度0.05-0.005mm泥结构 (2)非碎屑结构: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或生化沉积形成3沉积岩结构(野外观察较好) 是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岩石成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主要包括: 1 (1)层理:沉积岩层它是由岩石不同部分的碎屑(或沉积物颗粒)的颜色、矿物成分、特征和结构的差异造成的。它分为平行层理。交叉层

理 (2)级配层理:同一层的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减小(3)波痕:水平面呈波浪状 (4)泥浆裂缝:从岩层表面垂直向下的多边形裂缝裂缝向下逐渐变细。 4 .常见沉积岩(1)砾岩和角砾岩 砾石结构碎屑是圆形或亚圆形砾岩,而碎屑是角状或半角状角砾岩。 (2)-(6)砂岩 砂质结构碎屑成分通常是应时、长石、白云母、碎屑和生物碎屑。岩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并且随着碎片和间隙物质的成分而变化。例如,富含粘土的颜色更深;铁含量为紫红色;碎屑是应时,水泥是二氧化硅,灰白色。富含钾长石的冲突呈灰红色 砂岩根据岩屑粒度可分为 粗粒砂岩(粒度2-0.5毫米)、中粒砂岩(粒度0.5-0.25毫米)和细粒砂岩(粒度0.25-0.05毫米)。根据碎屑成分, 砂岩可分为 应时砂岩(应时含量75%-95%),一般呈高度圆形,分选良好,颜色较浅。长石砂岩(应时含量25%)圆形不良,精选或差,浅红色至浅灰色。 岩屑砂岩(应时含量25%)圆形度差,分选差,颜色深(7)粉砂岩 为粉质结构碎屑成分通常是应时和少量长石和白云母。颜色有灰黄色、灰绿色、灰黑色、红棕色等。 (8)-(9)粘土岩

野外岩石的鉴定步骤

野外岩石的鉴定步骤 变质岩, 岩浆岩, 沉积岩, 晶体 第一步判断岩石是岩浆岩、变质岩还是沉积岩 岩浆岩 岩浆岩呈晶质结构,是由矿物晶体互相连结聚集而成。岩石里的晶体或无规律聚集,或是显示出某种方向性。岩浆岩没有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也没有变质岩的片理构造。有些熔岩充满气孔。不含化石。 变质岩 变质岩分为两大类,区域变质岩有独特的片理构造,常呈波浪状,不像沉积岩层理面那样平坦,接触变质岩晶体呈较不规则排列。 沉积岩 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颗粒连结松散,用手指可蹭下颗粒。石英是许多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方解石是石灰岩的重要组分,沉积岩含化石,依此可与岩浆岩和变质岩区别。 第二步确定岩石成因类别之后,下一步就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划分。 这里指的是组成岩石的颗粒的大小,而不是嵌生于其中的个别晶体的大小 第三步通过上两步你已确定手持标本属于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并已确定其颗粒的大小,如果是岩浆岩, 那么下—步就是观察颜色,酸性岩富含密度小的淡色硅酸盐,颜色很浅,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富含密度大的铁镁矿物,颜色深, 中性岩恰如其名,其矿物含量处于前两类之间,因此,颜色深浅也居中。 如果是变质岩,那么应观察片理(某些矿物的定向排列)和无片理(结晶,无明显的构造),确定手持标本的所属, 然后按表中提供的岩石名称,以获取进一步的鉴定资料。 第四步 对沉积岩,首先观察它的矿物成分,是由岩屑,即岩石碎屑组成的呢?还是主要由石英组成? 石英通常呈灰色,且很坚硬,易于辨认。 富含碳酸钙的石灰岩颜色浅淡,与稀盐酸作用,起泡。 手持标本如果主要是由碳酸钙和石英以外的其他矿物组成的,那么就要判断它属于下列四类中的哪一类,然后按照提供的岩石名称、页码查看进—步的鉴定资料。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可为: (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鉴定内容和方法: 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的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 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 1、碎屑岩类:包括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 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一)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白色的沉积岩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是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 沉积岩的系统分类表: 二)沉积岩的构造: 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错的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的为块状层

理。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常见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三)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与沉积岩的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又可分为: 砾状结构:>2mm 砂状结构:0.05—2mm之间 粉砂状结构:0.O05—0.05mm之问. 泥质结构:<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 四)沉积岩的矿物成分: 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 碎屑岩由碎屑颗粒(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碎屑矿物主要为不易风化的石英、长石和白云母,而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则少见。常见的胶结物有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泥质等.根据硅质硬度大,泥质较松软,钙质加稀盐酸起泡,铁质呈红褐色(三价铁)或灰绿色(二价铁)等持征,可将上述四种胶结物区别开。 化学及生物岩的矿物成分很多,常见的有铁、铝、锰、硅的氧化物和氢痒化物、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硫酸盐(石膏等)、磷酸盐、卤化物等。但某一种岩石的成分比较单一,往往以某一种化学组分为主。

主要岩石肉眼鉴定特征

1 主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特征主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特征主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特征 (1)板岩(slate):灰至黑色,多具变余结构、变余构造及板状构造板状构造 板状构造。它主要由页岩、粉砂岩及凝灰岩经非常低级的变质作用而成,矿物成分只有部分重结晶,极极细粒细粒,,肉眼难以鉴别肉眼难以鉴别。岩石具完好的平面面理具完好的平面面理 具完好的平面面理,面理主要由极细粒绿泥石,或云母等片状矿物平行排列而成的,几乎无光泽几乎无光泽几乎无光泽, 与页岩比较具有明显的 “粗糙粗糙””感和“坚硬坚硬” ”特征特征。。 (2)千枚岩(phyllite):区域变质岩,黄、绿或蓝灰色,具细粒鳞片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千枚千枚 状构造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石英石英、、绿泥石绿泥石、绢云母,与板岩相比与板岩相比与板岩相比,,千枚岩中矿物如云母和绿泥石等颗粒云母和绿泥石等颗粒加粗加粗加粗,片理面上显示丝绢光泽丝绢光泽 丝绢光泽,呈灰色或绿色。主要由细小的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钠长石及石英组成。 (3)片岩(schist):区域变质岩,黑、灰绿或绿色,主要矿物为云母云母云母、、绿泥石 绿泥石、角闪石,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片状构造 片状构造,岩石中片柱状矿物含量较多,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组成显著面理。片岩中片状和柱状矿物之和一般大于15%,而长石含量一般小于25%。且岩石中常常发育有线理发育有线理发育有线理,粒度比板岩粒度比板岩粒度比板岩、、千枚岩粗千枚岩粗,,因此单个矿物颗粒能用肉眼鉴定与千枚岩相区别矿物颗粒能用肉眼鉴定与千枚岩相区别((千枚岩中矿物不能用肉眼鉴定千枚岩中矿物不能用肉眼鉴定))。 (4)片麻岩(gneiss):区域变质岩,灰或灰或浅灰色,是一种长英质变质岩,粒状变 晶结构,长石和石英形成浅色层,铁镁矿物构成的深色层呈片麻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特特点是具不连续的明暗交替层点是具不连续的明暗交替层,,颗粒较粗颗粒较粗((一般大于1mm 1mm)) ,长石含量>25%,含片状、柱状矿物较少,片状、柱状矿物定向排列。 (5)大理岩(marble):区域变质岩,岩石一般为无色无色无色,粒柱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块状构造 块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方解石方解石、、 白云石 白云石等矿物组成,含量大于50%,岩石可以用小刀刻动小刀刻动小刀刻动,并且并且遇稀盐酸强烈起泡遇稀盐酸强烈起泡遇稀盐酸强烈起泡,,与石英岩用小刀刻不动及遇稀盐酸不起泡相区别。 (6)石英岩(quartzite):白色或灰白色白色或灰白色 白色或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块状构造块状构造。是石英砂岩或燧石重结晶的产物, 主要由石英石英 石英所组成,含量大于85%。 (7)构造角砾岩(tectonic breccia):又称断层角砾岩,由脆性破裂形成的、角砾状 的初碎裂岩。角砾为棱角状棱角状 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角砾成分来自两盘岩石。角砾为碎基和次生充填物所包围共同组成角砾结构角砾结构 角砾结构。 2 主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特征主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特征主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特征 (1)砾岩:粒径粒径粒径>>2mm 2mm。 (2)砂岩:主要由石英颗粒石英颗粒石英颗粒组成,粒径粒径2~0.05mm 0.05mm,颗粒分选良好,中粒,砂质结构砂质结构砂质结构,

沉积岩鉴定

鉴定内容和方法: 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 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的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 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 1、碎屑岩类:包括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 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一)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白色的沉积岩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是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 沉积岩的系统分类表: 二)沉积岩的构造: 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错的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的为块状层理。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常见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三)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与沉积岩的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又可分为: 砾状结构:>2mm 砂状结构:0.05—2mm之间 粉砂状结构:0.O05—0.05mm之问. 泥质结构:<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 四)沉积岩的矿物成分: 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 碎屑岩由碎屑颗粒(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碎屑矿物主要为不易风化的石英、长石和白云母,而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则少见。常见的胶结物有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泥质等.根据硅质硬度大,泥质较松软,钙质加稀盐酸起泡,铁质呈红褐色(三价铁)或灰绿色(二价铁)等持征,可将上述四种胶结物区别开。 化学及生物岩的矿物成分很多,常见的有铁、铝、锰、硅的氧化物和氢痒化物、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硫酸盐(石膏等)、磷酸盐、卤化物等。但某一种岩石的成分比较单一,往往以某一种化学组分为主。 二、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和步骤: 1、碎屑岩:具有典型的碎屑结构,观察描述以下内容: 1)颜色:要求指出岩石的总体颜色,并要区别新鲜面和风化面的颜色。 2)构造:看有无微层理和层面构造,一般以块状构造常见。

岩石学(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鉴定讲课讲稿

第三篇岩浆岩岩石学实验指导 一、岩浆岩手标本描述的内容和一般程序 手标本描述内容及程序如下: 1、颜色及色率; 2、岩石结构的综合描述和命名,根据结晶程度、自形程度、相对粒度和绝对粒度等方面的性质加以综合命名; 3、岩石构造命名及其特征简述(对较特殊的构造要详细描述其特征); 4、岩石的矿物成分特点及其百分含量:包括矿物学特证,矿物的外部结构特点,如自形程度,粒度大小等;似斑状结构者,分斑晶和基质描述; 5、次生变化及其它; 6、正确定名。 下面详细论述如何观察、描述以上各方面的岩石属性: 首先要在实验报告上写上实验名称、日期、姓名,对每一块标本要写上标本编号及产地,然后再详细地逐次系统观察。 (一)颜色及色率 观察岩石标本时,第一眼的印象便是颜色。岩石的颜色是指标本所呈现的总体色调。观察颜色时,易远观其整体,看其总体色调,忌近观其局部,颜色的描述包括颜色本身及其色调的深浅。 描述颜色有三种方法:(1)标准色谱法,又称单色描述法;(2)用复合色描述,如浅褐黑色、灰 绿色、黄绿色等,后者为主色调;(3)形象化描述:如肉红色,砖红色等。三种描述法前均可加“深” 、“浅”等形容词。 岩石的颜色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暗色矿物含量,暗色矿物含量多则颜色深;(2)组成岩石的矿物晶体的粒度,粒度越细则颜色较深(注:在相同暗色矿物含量的基础上比较)。 色率,又称颜色指数,是指暗色矿物(铁镁矿物)在岩石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色率是显晶质岩石(尤 其是具有等粒结构的深成岩)的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标志之一,因隐晶质、玻璃质结构的岩石的颜色并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暗色矿物的含量,故只能用于显晶质岩石。 根据色率,可以大致划分岩浆岩大类,反映基性或酸性程度。超基性岩(超铁镁岩)色率>90基性岩色率40?90 (常为50 ±)

实验二 常见沉积岩的鉴定与认识

实验二常见沉积岩的鉴定与认识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沉积岩标本的观察,掌握其典型结构、构造及物质组成特征。 ?了解常见沉积岩的基本分类和肉眼鉴定方法。 ?掌握常见沉积岩的鉴定特征。 二、实验的准备工作 实验前预习教材中“沉积岩”部分。 三、实验内容 1.沉积岩典型结构的鉴定 ?碎屑结构。观察砾岩、角砾岩、砂岩的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与形状等特征。 ?泥质结构。观察页岩、黏土岩,注意其致密状的特点。 ?化学结构及生物化学结构。观察石灰岩(或结晶石灰岩)、白云岩、介壳灰岩(或珊瑚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燧石岩等。 2.沉积岩典型构造的鉴定 ?层理构造。通过课堂讲解,在建立层理构造宏观特征的基础上,观察页岩、条带状灰岩等标本上的层理,观察具交错层理的陈列标本。 ?层面构造。观察具泥裂、波痕、缝合线构造的陈列标本。 ?化石。观察完整的动、植物化石标本各1~2块。 ?结核。观察鲕状灰岩标本和一块较大型的结核标本。 3.碎屑岩的胶结类型和胶结物成分的鉴定 观察砾岩、角砾岩、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铁质砂岩)的胶结类型和胶结物。对于一块标本而言,可能是一种胶结类型和单一的

胶结物,也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三种胶结类型和一种以上的胶结物。需仔细观察、予以区分,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的一般特征可参照表1。 4.常见沉积岩特征的综合鉴定 结合标本,对照教材中关于各种常见沉积岩的描述,逐类逐块地进行观察。 表1 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的一般特征 四、实验方法 ?参照指导书和教材中对有关常见沉积岩的描述,结合标本,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观察学习。 ?观察偏光显微镜下砂岩薄片中石英颗粒的形状特征和石英颗粒与胶结物间的关系(胶结类型)。 ?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类沉积岩标本的鉴定特征。五、常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绝大多数都具有层状构造特征,但所鉴定的标本都是从某一层位中打来的,所以重点观察沉积标本的结构、物质组成和颜色等。凭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能分辨出碎屑颗粒占组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及鉴定表对沉积岩或沉积物的研究,其目的是:(1)确定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其中所含化石等,并给予正确的命名;(2)通过对岩石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特点的研究,来确定它在沉积、成岩以及后生阶段所发生的变化,以便恢复原生沉积特征及性质;(3)对岩石进行相分析,其目的是再造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状况;(4)搞清岩石某些性质,以确定其在国民经济上的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因此对沉积岩的研究应该是全面的、综合地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近代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方法很多:野外地质学研究法;室内的专门的技术性质的研究法;综合相分析法等。下面仅就沉积岩肉眼鉴定方面作概略的介绍。 一、沉积岩肉眼鉴定要点及描述内容 在各论中我们介绍了五个主要岩类的沉积岩即:陆源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碳酸盐岩类和硅质岩类。现分述如下: (一) 陆源碎屑岩类 陆源碎屑岩按其碎屑粒径可划分为: 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2mm 中碎屑岩(砂岩类)2—0.05mm 细碎屑岩(粉砂岩类)—0.005mm 每类碎屑岩其相应粒度的碎屑含量必须在50%以上。如含有砾石50%以上的岩石才能称作砾岩,以此类推。碎屑岩的命名是以含量占50%以上的粒级来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若其他粒级含量在25—50%之间,则在基本名称之前冠以“**质”;若其含量在5—25%之间,则以“含**”表示。 1、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 (1)颜色:尽可能指出总的颜色,并注意它的成因。 (2)砾石成分:鉴定各种砾石的成分,确定砾石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如为复成分砾岩,还需估计各种成分砾石占全部砾石的百分含量。 (3)砾石大小及分选性:如分选不好时,应指出一般大小及最大最小的。 (4)砾石的圆度、球度及形状。 (5)胶结物成分,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胶结物本身的性质;胶结类型等。 (6)其它:砾石有没有定向排列,胶结的致密程度,有无次生脉穿插等等。 由于砾岩在地层学上常作为沉积间断的标志和划分地层的依据;同时砾岩的沉积大部分距陆源供给区很近,易于利用砾岩成分来推断古地理情况,故对砾岩的野外研究还应当注意下列方面:(1)层位和分布概况; (2)岩层产状及其变化(如透镜体); (3)层理及层面构造; (4)与上下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在剖面上的位置; (5)砾石的倾向、倾角和长轴方向。 2、中碎屑岩——砂岩类 砂岩通常按碎屑粒径又可分为:(1)巨粒砂岩(2—1mm);粗粒砂岩(1—0.5mm)中粒砂岩(—0.25mm);细粒砂岩(—0.1mm);微粒砂岩(—0.05mm) 各不同粒径的砂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有: (1)颜色,并推断其成因: (2)碎屑颗粒的大小,分选程度,如大小不均匀,应指出最大、最小和一般的直径以及各种颗粒含量的百分比 (3)碎屑颗粒的形状及磨圆度;

沉积岩野外鉴定方法

沉积岩的鉴定及定名 一、沉积岩鉴定内容及方法 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 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的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碎屑岩类:包括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1、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白色的沉积岩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是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 2、沉积岩的构造 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错的等,肉眼

看不到层理构造的为块状层理。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常见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3、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与沉积岩的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 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具有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又可分为:砾状结构(粒径>2mm);砂状结构(粒径在0.05~2mm)粉砂状结构(0.O05~0.05mm);泥质结构(粒径<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 4、沉积岩的矿物成分 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 碎屑岩由碎屑颗粒(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碎屑矿物主要为不易风化的石英、长石和白云母,而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则少见。常见的胶结物有碳酸盐(钙质)、氧化硅(硅质)、氧化铁(铁质)、泥质等.根据硅质硬度大,泥质较松软,钙质加稀盐酸起泡,铁质呈红褐色(Fe3+)或灰绿色(Fe2+)等持征,可将上述四种胶结物区别开。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根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在野外,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颗粒的大小)、圆度(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断是哪一类岩石。 一、岩浆岩 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内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直接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其主要识别标志有。 (一)、岩浆岩中喷出岩附近保存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如,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和柱状节理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围。 (二)、岩浆岩的结构反映了岩浆结晶的特点。侵入岩中的各种矿物结晶良好,属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等;喷出岩是隐晶质或玻璃质,有的似煤渣状,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矿物成分。 (三)、岩浆岩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空间排列及填充方式上有如下特点: 1、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而呈均匀分布。 2、岩石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在粒度上,都是不均匀的,从整块岩石来看,显得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3、有熔岩流动的痕迹,例如,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

4、有由挥发成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5、有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所充填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浆岩不具备层理构造,不含化石。 二、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主要识别标志如下。 (一)、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岩层叠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书”。因此,层理构造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沉积岩除层理构造外,它的层面上经常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它经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沉积岩的形成环境。 1、波痕:是由风、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层面上留下的一种波状起伏痕迹。 2、泥裂:又叫龟裂,指在粘土质或砂质沉积岩表面,由于干燥收缩而形成的不规则的多边形裂纹。 3、雨痕:雨滴打击未固结的细粒沉积物表面所留下的痕迹。但比较少见。(三)、沉积岩的结构: 1、碎屑岩结构。特点是岩石可分为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 2、泥质结构。多为粘土矿物形成的结构。 3、化学结构。是通过化学溶液沉淀结晶而成。 4、生物结构。由生物遗体或碎片组成,如介壳结构等。 (四)、生物遗迹:指岩层中含有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迹或遗骸,即化石。这是沉积岩的重要特征。但不是所有的沉积岩都具有的特征。

沉积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

沉积岩手标本及薄片鉴定评分细则 作者:张萌 单位:沉积地质研究院 日期:2010年10月13日

1、岩石编号B1-1(原始编号:新采样)产地:四川攀枝花 手标本描述:(共50分) 灰白色(风化呈灰黄色)(2分),中-粗粒砂状结构(8分),块状构造 (8分)。 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5-90%(2分),碎屑的粒径以0.3~1mm为主(1分),分选中等(2分)。碎屑多为次棱角-次圆状(2分),磨圆中等(1分)。碎屑成分主要由石英组成(5分)。填隙物含量约为10-15%(2分),主要是粘土质(5分)。岩石为颗粒支撑(2分),孔隙—镶嵌式胶结(3分)。 (7分)初步定名:灰白色(或灰黄色)中-粗粒粘土质石英砂岩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 具中-粗粒砂状结构(4分),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5-90%(1分),碎屑的粒径以0.5~1mm粗粒砂为主(1分),在碎屑中的含量60%左右(1分),有0.25~0.5mm中粒砂35%(1分),少量1~2mm巨粒砂约占5%(1分),分选中等(1分)。碎屑多为次棱角-次圆状(1分),磨圆中等(1分)。 碎屑成分(共10分):Q端元(占碎屑的含量95%):以单晶石英(60%)和多晶石英(30%)为主,部分石英显波状消光,还见少量燧石岩岩屑、脉石英岩岩屑和变质石英岩岩屑(5%),偶见玉髓。(4分) F端元(约占碎屑含量的2%):可见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卡式双晶的正长石、聚片双晶的斜长石。(3分) R端元(占碎屑的含量3%):少量泥岩岩屑(2%),偶见白云母和黑云母(黑云母部分已蚀变为绿泥石);重矿物有磷灰石、锆石等(<1%)。(3分) 填隙物(共5分):在岩石中约占10-15%(1分),其中包括粘土杂基(8-13%)(1分)(部分已经重结晶为高岭石粘土正杂基5-9%(1分)和水云母粘土正杂基3-4%)(1分)和硅质、铁质化学胶结物(1-2%)(1分)。 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4分):碎屑之间接触紧密,多呈凹凸-缝合线状接触,颗粒支撑,镶嵌式胶结。 成岩后生变化:(各1分,共3分) (1)同生期:原杂基部分重结晶成高岭石粘土正杂基和水云母粘土正杂基;粘土溶蚀碎屑。 (2)成岩—后生期:岩石经历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改造,颗粒接触紧密,多呈凹凸-缝合线状接触;粘土重结晶。 (3)后生期:石英次生加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