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旅游发展格局分析
呼和浩特市旅游业发展前瞻

局很难显现旅游集聚效果和旅游增值效益 。 ( 2) 旅游竞争力不强。一是旅游经营管理的标 准化规范化有待 完善 ,吃 、住 、玩 、游 、娱 、购六
要 素 的细 化 服 务存 在 一 定 程 度 缺 失 和 不 正 当竞 争 , 人 员 素质 有 待提 高 ,团队 培 训 有 待 强 化 。二 是本 土
价值没有充分 凸显 ,如呼和浩特有 “ 召城 ”之称 ,
最 鼎盛时期有大小召庙4 0 多座 ,在清朝 时期有八大 召七小召的说法 ,但其知名度仅 限于 区域范 围 ,没 有发挥更大的旅游效应 ;具有民族文化 内涵价值 的
旅游 表 现 形 式 彰 显 不 够 ,如 蒙 元文 化 、北 魏 文 化 等
的旅游表现形式匮乏 ;宣传推广存在局 限 ,旅游传
播 角度和表现形式缺乏城市的准确形象定位 ,存在
名片 多元 化 的问题 。
2 . 问题
( 1 ) 文物故居毁损 问题 。呼市有A 级文物 1 4 9
处 ,其 中 国宝 级 l 8 处 , 自治 区级 5 6 处 。多 年 的城 区 开 发 改 造对 呼 市文 物 以及 代 表 性 民居 院 落 和 城 市 标 志 性 的 故 居 古 迹 的 毁 损 比 较 大 ,如 通 道 街 天 主 教
行便利 ,较好地解决了旅游跨度问题。
不足 与问题
1 . 不 足
( 1 ) 旅 游资源布 局分散 。呼市旅游 资源种 类
多 ,单体 数 量 占大 多数 ,属 于 分 散 的 旅 游 资 源 区 域
空 间 分 布结 构 ,资 源相 对 整 合 不 足 ,分 散 的 资 源 布 5 0 I 2 0 ] 5 / 0 5
光 、休 闲度假基地 ,是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呼和浩特旅游规划调研报告

呼和浩特旅游规划调研报告呼和浩特旅游规划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蒙古族的古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潜力巨大。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呼和浩特旅游现状及发展潜力,为制定旅游规划提供依据。
二、调研内容1. 呼和浩特旅游资源概况2. 呼和浩特旅游景点及景区规模3. 呼和浩特旅游客群特点4. 呼和浩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5. 呼和浩特旅游规划建议三、调研结果1. 呼和浩特旅游资源概况:呼和浩特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
其中著名的景点包括赛罕塔、哈达寺、五塔寺等。
此外,呼和浩特还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独特的草原文化,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2. 呼和浩特旅游景点及景区规模:呼和浩特市内有多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规模较大的景区包括呼和浩特大青山国家森林公园、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的阿尔山景区等。
这些景区配套设施完善,能提供丰富的游玩项目,并吸引了大量游客。
3. 呼和浩特旅游客群特点: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呼和浩特旅游客群主要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省市,占总游客数的大部分。
他们多以自驾游和自由行为主,喜欢体验草原风情和历史文化,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来旅游。
同时,也有一些国内外的游客选择呼和浩特作为中转点,前往内蒙古其他地区游玩。
4. 呼和浩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呼和浩特的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相关产业链较为完善。
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通常能提供良好的服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公共交通不便利、文化活动较为单一等。
此外,一些旅游景点的开发和运营模式有待提升,缺乏特色和创新。
五、调研建议1.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提升呼和浩特旅游知名度,并吸引更多游客。
同时,可对外出游折扣、优惠政策等进行宣传,提高游客满意度。
2.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便利性,方便游客出行。
此外,建议增设更多的停车场和公共厕所,提升旅游设施的服务水平。
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首先,呼和浩特市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在市区的北部,有乌素图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沙漠之旅,感受沙漠的
奇特风光。
此外,呼和浩特市还有大片的草原,草原上的天蓝、云白、草
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成为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圣地。
其次,呼和浩特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作为蒙古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呼和浩特市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蒙古文化元素。
例如,阿细跳舞、马头
琴演奏等传统文化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观赏。
此外,呼和浩特市还有丰
富的历史遗迹,如庙城、回民街等,这些地方展示了传统的蒙古族建筑风
格和饮食文化,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再次,呼和浩特市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
每年的蒙古族传统节日,那
达慕大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那达慕大会上,游客可以观看到马球比赛、蒙古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蒙古族美食。
此外,呼和
浩特市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展览、艺术演出等活动,使游客可以更好地了
解蒙古族的文化艺术。
最后,呼和浩特市的交通便利度较高。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通枢纽
之一,呼和浩特市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往各地,也有机场接待国内
外航班。
这使得游客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呼和浩特市,进一步促进了旅游
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呼和浩特市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丰富
的文化活动以及交通便利的优势。
这些旅游资源使得呼和浩特市成为了旅
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同时,呼和浩特市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设施和服
务的建设,提升旅游品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呼和浩特市发展休闲旅游浅析

呼和浩特市发展休闲旅游浅析作者:丛琦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24期摘要:休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形式,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经济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得休闲旅游具备很强的需求,内蒙古呼和浩特具备发展休闲旅游的基础。
本文主要从呼和浩特市开发休闲旅游所具备的基础出发,既分析了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也着重分析了其休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发展适合呼和浩特市休闲旅游的创新思路,以期更好地促进呼和浩特市休闲旅游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休闲旅游呼和浩特市新思路呼和浩特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由蒙古民族打造的城市,正是这样独特的血脉,所以使得呼和浩特市集蒙、元文化的特征以及现代都市的特征于一体,它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类型也独树一帜。
在新时代的旅游发展新背景下,呼和浩特市的旅游要想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必须向休闲型旅游过渡,积极开发休闲旅游项目。
一、休闲旅游的概念说到“休闲旅游”,国内学术界对此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定义。
其中一些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这样的定义。
马惠娣定义: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
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而处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构建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的共有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和完整的发展。
蒋素梅这样定义:休闲旅游与观光旅游的区别在于其具有明显的休闲特征,休闲是从外界环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方式,去休息、消遣和培养与谋生无关的只能等活动的总称。
笔者认为,休闲旅游是一种以“旅游”为形式媒介,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终极目的,通过参与到对旅游文化的创造、欣赏、感受及传递中来,从而达到的一种身体及心理上的解脱、愉悦及发展,并且确定与所说的“观光游”等其他旅游形式大不相同的旅游形式的集合。
休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之处在于,休闲旅游形式以“静”为主,时间以“长”为主,过程以“闲”为主,旅游产品以“精”为主。
呼和浩特市简介及特色旅游开发情况

呼和浩特市简介及特色旅游开发情况这个视频介绍了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地理位置,文化,和旅游市场,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科研方向。
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呼和浩特这个有着神秘色彩的城市。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华北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
全市总面积为 1.7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0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291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满、回、朝鲜等36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塞外名城。
近年来,随着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大力发展,带动着其旅游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我市的旅游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旅游业收入占全市GDP 的8%,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下面介绍下呼和浩特市特色旅游开发的情况。
第一,呼和浩特旅游资源独特。
呼和浩特旅游资源独特,产品丰富多样,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心、三大特色、五大系列、六条精品线路的旅游业发展基本格局。
一个中心就是“旅游区域中心”。
便捷的交通、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经使呼和浩特成为自治区最大的旅游区域中心和集散中心。
三大特色是草原民族风情旅游特色,召庙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商务、节庆、会展旅游特色。
五大系列是休闲度假系列、农家乐旅游系列、工业旅游系列、冰雪旅游系列、红色旅游系列。
第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为了发挥乡村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我们积极鼓励农户开展以观光采摘,农村生活体验,观赏田园风光,品尝土特食品,参加民间节庆的农家乐旅游活动。
组织相关人员赴四川等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
对全市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确定了我市农家乐发展的总体思路。
经过几年的发展,呼和浩特“乡村”旅游在各旗、县、区已成规模地发展起来,各地利用民俗文化和乡村生态等特色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体验、娱乐、休闲等综合服务。
特别是武川县五道沟、托县一溜湾、土左旗哈素海、和林县姑子板村、赛罕区舍必崖村等地的“农家乐”旅游已初具规模。
内蒙古旅游发展格局分析

清朝
20世纪中
蒙古族及呼和浩特市发展史
33
内蒙古旅游发展格局
呼和浩特助力“内蒙打造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战略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构建以“一廊一脉”为引领,以四大片区为基底,以五大协同发展区作延伸, 以十大基地为突破口,以“四百”点线作支撑的点线面总体发展布局,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环京津冀草原风 情旅游片区
依托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地质 奇观打造国家级的文化体验和生 态旅游目的地
敕勒川现代草原 文明旅游片区
依托都市风情、名人文化、草原 风光和黄河生态打造都市游和黄 河生态游目的地
西北水沙胡杨秘 境探险旅游片区
依托航天旅游、大漠风光、民族 风情打造西部特色旅游目年大元帝国 67年内蒙自治区
——未来
曾经的游牧王族,蒙元帝国 如何传承文化根本?
于今额尔古纳 铁木真建 河南岸起源 大蒙古国
元朝建立 囊括欧亚
元败明立, 北迁分裂
东西两部 向明称臣
正式建城, 名归化城
归化城外建 “绥远城”
内蒙古 自治区成立
7世纪
1206年 1279年
1368年 15世纪初 15世纪
内蒙古旅游发展格局
建设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为首的国际草原旅游目的地品牌 实施“草原+”战略,构建十大草原品牌
以草原为体,以草原文化为魂,以草原旅游为品牌,通过“草原+森林、 沙漠、湖泊、温泉、地质奇观、边境口岸”等北疆特色旅游资源,提升 旅游产品内涵,丰富旅游产品
22
链接:内蒙古发展历史
——过去
东北林草文化四季 全生态旅游片区 (呼伦贝尔市、兴 安盟、通辽市)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全域旅游发展探讨

Consumption Economy消费经济0862019年2月 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9.03.086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全域旅游发展探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申一方摘 要:“全域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新兴旅游发展模式的开展,对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旅游产业转型具有开创性意义。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旅游为例,就其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途径,将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好的融入呼和浩特市全域旅游的旅游产业发展中。
关键词:全域旅游 草原文化 旅游资源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2(a)-086-03“全域旅游”这一概念由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强调中国旅游要逐步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
所谓全域旅游,是指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地域,通过旅游全域化建设,实现区域内各类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等)有机整合、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各行业及全社会共同参与,从而实现旅游业引领乃至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旅游资源大区,其首府呼和浩特更是位于中国草原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
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五个围绕”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实现“九个转变”基础上,全面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的“着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知名草原文化休闲目的地。
1 资源梳理1.1 发展历史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具有400多年历史,是内蒙古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呼和浩特市下辖有一旗(土默特左旗)、四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和武川县)、四区(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和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开发区,总面积为1.7224万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发展探析

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发展探析【摘要】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节庆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发展的意义和背景入手,分析了其现状、优势与劣势、发展趋势以及推动因素。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强调了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旅游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有望通过不断提升节庆活动规划和品质,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繁荣。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呼和浩特市有望成为一个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节庆旅游目的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发展、意义、背景、现状分析、优势、劣势、发展趋势、推动因素、发展策略、重要性、前景展望1. 引言1.1 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发展的意义节庆旅游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节庆活动也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节庆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拉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助力当地经济的繁荣。
节庆旅游是增强城市形象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通过举办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和媒体关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消费。
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的意义显而易见,不仅可以弘扬当地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的潜力和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1.2 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发展的背景呼和浩特市还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如大片的草原、蓝天白云等美景,为节庆旅游的举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呼和浩特市节庆旅游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性文化产品稀缺。
名称 昭君博物院
规模 (亩)
主题/定位
100
遗址观光、匈奴 嘚
文化体验
特色
主要文化产品
塞外影响最大 昭君墓、匈奴文化博物馆、 嘚
的一座昭君墓 和亲宫、昭君宅等
大召寺 嘚
45 宗教文化体验 嘚
藏传佛教
嘚
嘚
藏传佛教寺院、银佛、龙
嘚
嘚
嘚
嘚
雕、壁画等和佛事活动 嘚
席力图召
7.5 宗教文化体验 嘚
11
呼市旅游格局
都市休闲、草原文化及民俗风情为主要功能
旅游定位:把呼和浩特市建设成为融生态草原、文化草原、科技草原、 创意草原内涵于一体的新型草原旅游城市; 旅游格局: •一心: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包含四个中心城区,发展观光游览、都市休 闲、娱乐度假及商务会展; •一环、两带、三团:环城游憩带,大青山前坡生态旅游休闲带、沿黄河旅 游带,盛乐历史文化组团、哈素海自然生态组团、武川高原山地组团;
22
佛教建筑 嘚
活佛府、汉白玉石塔等佛
嘚
嘚
教建筑景观和佛事活动 嘚
清真大寺
嘚
嘚
6
宗教文化体验
清真
嘚
嘚
宣礼塔及 文化
内蒙古自古至 古生物、历史文物、革命 嘚
今的历史陈列 文物、民族文物的陈列
盛乐博物馆
60
我国首座鲜卑历 嘚
史文化主题博物 馆
鲜卑历史文化 嘚
体验
鲜卑历史文化展览 嘚
呼市旅游格局
彰显蒙元历史记忆,打造首府文化旅游高地
文化旅游发展目标:以主要的文化景观为节点,通过主题文化街区、历史文化 改造区、文化旅游区、文化创意园区等形式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集聚式、创新 化、全方位开发。 文化资源特征:以蒙古族游牧文明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体系。汇聚了蒙古族文化、 游牧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农耕文化、西口文化等多种类型的文化形式。 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以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为主,体验方式以观光为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