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宗教信仰禁忌

合集下载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与禁忌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与禁忌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与禁忌
1)宗教信仰
蒙古族在16世纪之前信奉原始萨满教,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喇嘛教于16世纪传⼊蒙古族,并在清政府和蒙古族上层⼈⼠的⽀持下,在整个蒙古族得到了迅速的传播。

现在喇嘛教在蒙古族⼈民的精神⽂化⽣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各种宗教仪式中仍有早期宗教信仰的痕迹和影响。

祭敖包是萨满教的遗俗。

由于⼈们对天、地和诸神的敬畏,所以将敖包作为诸神的象征⽽被祭祀。

敖包是由⼭⽯和树枝堆积起来的、⾼约⼗余⽶的“堆⼦”,也就是积⽯为台,状如圆锥的堆⼦。

红⽇初升之时是祭敖包的好时⾠,这时候,树枝上挂满了各⾊的纸旗,旗上写满了经⽂。

牧⼈们⾏跪拜礼,纷纷献上哈达、美酒和各种奶⾷,默默地祈愿,向诸神表达牧⼈的各种愿望,祈愿牧⼈们⼈畜两旺,平安幸福。

过去祭敖包是由萨满法师来主持,⽽现在是由喇嘛们主持,体现了喇嘛教对蒙古⽂化的适应。

举⾏传统的祭礼仪式后,⼈们还要进⾏各种⽂娱体育活动以⽰庆祝,如摔跤,赛马、射箭等。

青年男⼥借此机会登⼭玩耍,谈情说爱。

著名的民歌“敖包相会”,就是对这⼀盛会的⽣动写照。

(2)禁忌
蒙古族有许多的忌讳。

他们认为⽕是神圣的,所以不能把⼑插⼊⽕中,不能⽤⼑到锅⾥去取⾁,不能在⽕旁砍东西,不许⽤⽕盆烤脚,不许直接在⽕盆⾥点烟。

到主⼈家中做客,不许打、骂狗,也不许提着马鞭⼦进屋;进屋时不许踩踏门槛。

蒙古⼈以西⽅为上,蒙古⼈的房屋西侧和西⼭墙都是摆设佛龛和供奉祖先的地⽅,所以晚辈和外来的客⼈是不能坐西炕的,也不能⾯向西伸出脚。

这些禁忌深受早期萨满宗教的影响。

中国各民族的信仰禁忌

中国各民族的信仰禁忌

中国各民族的信仰禁忌1、旧时汉族忌不洁的人参加祭祀。

“不洁”者,包括月经期女子、孕妇、产妇.月内妇、未剃胎发的婴儿、带孝者、大小便不洗手者、不忌房事者。

他们在场会触怒神灵.祭祀失效。

2、忌祭祀时以手指神明。

因用手指有“轻蔑”之意。

3、忌以五指触及神像。

4、忌未洗手便接触神案上的法器。

5、忌人跨越焚烧金冥纸用的器具。

6、忌用牛肉、狗肉祭祀、牛耕田有功.狗守门亦有功,人十忍吃,更不可用以祭祀。

7、忌用鳗鱼、鳝鱼祭祀。

祭祀用肉讲究“带皮”和“带鳞”,因鳗鱼和鳝鱼无鳞。

8、忌把用来祭祀的鱼打鳞去腮,否则鱼不全则有心意不全之意。

9、忌用吃过的东西祭祀。

11、忌用冬瓜祭祀,因为煮的冬瓜透明.似清汤,而炒则成糊状,恐神明嫌心不诚。

12、忌用石榴祭祀。

因石榴到处可长,价低。

台湾民间尚忌用番茄、杨桃等水果来扫祀,因为它们是外来物。

13、忌用伏苓木作祭桌的材料。

与忌用“苦”瓜祭祀道理相同。

14、忌用单碗祭祀。

15、忌拾溪边鱼、路中鸟,鱼不在水、马不上飞被认为反常,有凶兆,拾了恐招灾。

16、忌鸟粪落在人头上,这种巧合被认为不祥之兆。

可以吃猪脚面条消灾。

17、见蛇时忌说“蛇无脚”,恐蛇真的生出脚来追人。

如有漏嘴,则把头发解下来.说“我的头毛比你的脚长”。

18、忌见蛇交尾,视之为污秽事。

如遇,则赶快拔掉一根头发,摔掉一颗钮扣,再吐一口口水,以擅除。

19、忌用手指蛇,恐手指生出“蛇头疮”。

20、信佛教者忌进产房,怕产妇的血光腥气冲了自己。

21、孕妇被称“双身人”、“四眼人”,忌她们参加婚礼、丧礼、祭祀活动,否则被视为不吉利。

22、抓药时,药方不能反叠,否则药效与病果成反。

23、羌族在打地铺睡觉时不能使脚朝向屋角的神龛,也不准在菩萨面前挂衣服或坐在它的面前。

24、不准在屋内吐痰、放屁、杀生、劈柴和讲死人或杀人之类不吉利的话,怕菩萨不喜欢。

25、黔东南苗族忌见两条蛇在一起。

如果见了,进家前先进厕所,或请巫师念咒禳除。

否则会把此怪带进家门。

蒙古族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蒙古族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蒙古族有哪些习俗和禁忌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民族禁忌了,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蒙古族的习俗和禁忌。

蒙古族习俗蒙古族基本习俗一、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

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蒙古族基本习俗二、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蒙古族基本习俗三、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蒙古族基本习俗四、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

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

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

蒙古族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分析

蒙古族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分析

关 键 词 独 特 地域特征 ; 文 化 生 活 风 俗 ; 独 特 宗 教 信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蒙古族 作 为 中 国 的少 数 民 族 大 部 分分布 于 我 国 的内 蒙古 自 治 区 其 余 部 分主 要分 布 于 我 国 的 吉林 省 辽 宁省 黑 龙 江省 以 及 青 海 新疆 甘 肃等地 目前 为 止 全世 界 的人 口 大 约 1 0 0 多万 人 而我 国 的蒙古 人 口 大约 为 5 9 8 万 人 在我 国 的少 数 民 族 人 口 总 数中排 名 第六 他 们 自称 蒙古 其 宗 教信仰 以 及 文 化 习 俗 也 是具 有 研究 的 历史 意义 的 一 我国蒙古族 的 生 活 习 惯 及 风俗 ( 一 ) 蒙古 族 的饮食 习 惯 作 为一 个 传 统 的少 数 民 族 其 民 族 的传 统 文 化基本 没 有 改 变 但 由 于 受 各 种 环境 ( 如 社 会环 境 以 及地理 环 境 ) 的影 响 和 各 种生 活 方式 的变 化 而 变化 在 很 多方 面 上 都发 生 了 改 变 在 一 个 民 族 中 食 物 的需求 是 必 不可 少 的 在我 国 蒙古 族 日常 生 活 中主 要是 以 奶 类 及 肉类 的食 物 为 主 而后 来 由 于 畜牧 业 转 向农 业 肉类 和 奶 类 的生 产 日趋 减 少 就 形 成 了 主 要 以 蔬 菜 和 杂 粮 为 生 活 需求 品 但 是这 种 转变 并不 与 汉 族 的生 活方式相 同 在 汉族 的 日常生 活 中早 中午餐 基 本是 以 大米 面 食 以 及 各种 蔬 菜 为主 而 在 蒙古 族 中 早 中晚 三 餐 基 本上 主 要 是 奶类 和 肉类 ( 蒙古 人 称 以 肉类 作 为 材料 的食 品为 红 食 而 已 奶 类作 为 材料 的食 品为 白食 ) 其中奶 类主 要有 羊 奶 和 牛 奶 主 要 是 用 来 加 人砖茶 以 及 食 盐来熬 制 和 加 工成 奶茶 而 肉类主 要 包括 羊 肉 牛 肉 以 及耗 牛 肉 也 是蒙古族 人 民 最喜 爱 的食 物 比较 有 代表 的是 蒙古 的手扒 羊 肉和 烤全羊 也 是 经常 用 来 在 特殊节 日 中款 待来 自远方 的亲朋 好 友 体 现 了 蒙古 族 人 民 的热情 好客 而 在 蒙古 族加 工制 作 的 风 干牛 肉也 深受 内地 人 民 的喜 爱 由于 原 材 料 的成 本 偏 高 加 工过 程 复杂 价 格 也 相 对 比 较高 蒙古 族 也食 用 杂 粮 类 食 品 荞 面 白面 以及 谷 米 等 也 经常 出 现 在 蒙古人 晚 餐 的饭 桌 上 酒 类 作为 一种 饮 品 也 是蒙古 族人 最 为 喜爱 的 其中主 要 包 括 白 酒 奶酒 以 及 黄酒 蒙古 人 一般都 是 自己 酿 酒 而 酿 酒 工 艺 也 与 传 统 的 良 出 来 的酒 颜 色 酿酒 工 艺 有 所 不 同 主 要 是用 黍 秘 密 和 白面 发酵 酉 微黄 味 香 甘 甜 老 少 皆宜 并具有 软 化 血管 舒 筋 活 血 的功 效 对 身体 的健康很 有 帮助 ( 二 ) 蒙古 族 的居 住 环境 及 习 惯 蒙古 族 在 游 牧 时期 主 要 是住 蒙古 包 其 原 因 是 由于 在 游 牧 期 间 的流 动性 比较 大 对游牧 的生 活 方 式很 不 方便 而后 来 随 着生 活 方式 的改 变 越 来 越 多 的 蒙古 人 习 惯 了 定 居 的生 活 就 由蒙古 包 变 成 了 平 房 平 方 在 蒙古语 中读 作 板 升 而 每天 要 畜 牧 的 牛 和 羊 都 会圈 养在 后 院 的库 伦 中 ( 三 ) 蒙古 族 的节 日 在蒙古 一年 中所 过 的节 日主 要 有春 节 正月 十 五 二月 二 和 一些 传 统 节 日如 清 明 节 中秋 节 端午 节 腊 八 节 其 实 和 汉 族 的传 统节 日都 大 同 小异 而 不 同 的是 蒙古 族 平 时会 有 像 庙 会 和 家 祭 以 及 那达 慕 和 祭 敖包 这 种 在汉 族传统 节 日 中没 有 的节 日 鲜 明 的 体现 出 了 蒙古 族是 一 个具有 独 特 的生 活 文 化 习 俗 和 宗 教信 仰 的 民 族 ( 四 ) 蒙古 族 的礼节 一个 人 的 遇 到 问 题 时 的表 现 会 体 现 一 个 人 的修 养 以 及 内涵 而 作 为 蒙古人 对礼貌 的修 养 是 十 分 注 重 的 经常 会在 一 些 电 视 节 目上 看 到 有些 朋 友 去 蒙 古旅 游 或 者 想 了 解 蒙古的 文化 时蒙古 人 民 会 给来 自远方 的朋 友 无论 你 是 陌 生 人还 是 老友 都 会为 他 献上 象 征 着敬 意及 祝贺 的 哈达 并会 精 心 准备 最好 的食物来 招 待 如 蒙古 人 最喜 欢最 具有 蒙古 草 原 独 特 风 味 的手 扒 羊 肉 以 及 精 心 熬 制 的奶 茶 在与 客人 推 杯 换盏 时 蒙古人 更 是会 主 动敬酒 体 现 了 蒙古大 汉 粗狂耿 直 的性格 以 及 对 远 道 而 来 的客 人 最 真诚 的欢 迎 有 时候 还 会用 一 些 蒙古族 的传 统 民 谣 进 行 劝酒 前来 的客人 如 果 一 饮 而 尽 也 能 向蒙古人 民 表 达 出 对他 们 的欢 迎 表示 真 诚 的谢意 蒙古 人 民

中国各民族禁忌

中国各民族禁忌

中国各民族禁忌蒙古族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

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蒙古人忌讳别人(包括客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

客人不经允许不可擅自进入包内,在蒙古包内不能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

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上跨过,不能在包房内吐痰,出包房不能踩门槛。

藏族藏族人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一般还不吃海味。

他们不吃鸡、鸭、鹅等家禽。

因为按藏族传统,食用的是偶蹄动物,视其它动物为恶物,而鸡鸭鹅是五爪,是奇数,因而不食用。

藏族人视佛像、佛供、寺庙中的经书、钟鼓,一般人佩戴的佛珠为圣物,不可触模。

他们还忌讳在寺庙附近砍伐树木,高声唱歌,钓鱼、捕鱼。

在牧区,进室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忌讳混杂而坐。

家门口生火、帖红布条、插树枝获门口木杆倒立,表示家里有人生病或妇女生育,忌讳他人进内。

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

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

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

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苗族苗族人民忌讳其它民族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

黔东南等一带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响后三天之内不能出工。

湘西苗族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忌讳挑粪。

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

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

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

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插青树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

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

黎族海南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

您如果想去屋内参观或想体验当地民俗而住进船形屋,记住一定要尊重黎族风俗。

在船形屋内有禁忌:不得戴草笠进屋,不得在屋内吹口哨,不得在屋内扛锄头……若是人多生病,家畜不旺,据说是屋场“多阴”“鬼神占地”,便要搬家等等。

【最新文档】蒙古族民俗礼仪与禁忌-精选word文档 (3页)

【最新文档】蒙古族民俗礼仪与禁忌-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蒙古族民俗礼仪与禁忌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蒙古族的民俗礼仪与禁忌有哪些吧。

蒙古族民俗礼仪与禁忌蒙古人的祭火习俗蒙古人认为火是天地分开之时产生的圣物、有火才有了一切,所以蒙古人对火特别崇拜。

按照蒙古人的习俗,继承财产的幼子,在名字之后通常都要加上“斡惕赤斤”字样,就是继承父亲最珍贵的遗产——火,就是守灶人。

这样,火就与蒙古民族崇拜的天地、祖先,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成为祭祀活动的主要内容。

祭火分年祭、月祭两种。

年祭通常在阴历腊月二十三日举行;月祭一般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

祭火时,除了念祭词外,还要向火神敬献诸种“得吉”。

由于这种祭火习俗,随之产生了一些有关对火的禁忌习俗。

目前,这种祭火的习俗虽然已不十分普遍,但在部分蒙古人中还流行着,如吃肉等食品时,第一块先投入火炉内。

蒙古人的崇鹰情结鹰是蒙古人的图腾崇拜,并对鹰有着很深的情结,至今蒙古人对鹰仍很尊崇。

其原因与两件事情有关。

一是:成吉思汗的十一世祖孛端察儿被家人抛弃后,孛端察儿是依靠他养的一只猎鹰捕来的猎物维持生存的。

后来,孛端察儿的后代繁衍起来,形成孛儿只斤氏。

因此,孛儿只斤氏把鹰作为保护神而崇敬了起来。

二是:据传成吉思汗在称汗之前,有一天打猎归来,没想到他的安答札木合在途中暗自挖下陷阱,意欲谋害他。

是成吉思汗的猎鹰,发现一只小鼠钻进陷阱而泄露了机密。

因为猎鹰有功于成吉思汗,萨满教巫师才铸铜鹰戴在神帽上,表示神鹰至高无上的地位。

由此,鹰就成为蒙古人崇敬的对象,并且逐渐成为和种图腾崇拜。

蒙古人的天葬习俗天葬是喇嘛教传入部分地区后出现的一种丧葬习俗。

过去,游牧的蒙古部落,当人死了以后,给死者用白布缠身,把尸体放到勒勒车上,鞭打牲畜,让它任意奔走和颠簸。

《识字3》蒙古族——禁忌

《识字3》蒙古族——禁忌

《识字3》蒙古族——禁忌蒙古族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禁忌,主要有:火忌、水忌、做客忌等。

蒙古族崇拜火神、灶神。

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炉和用脚蹬火炉;不得用刀子挑火或插入火中等。

蒙古族认为水是圣洁的神灵。

忌在河水中洗手和沐浴,在河水中洗脏物等。

蒙古族牧民喜双不喜单,所以,若给主人赠送礼品,每类物品最好是成双成对的。

到牧民家,请先向主人问好,然后再问天气和牲畜情况,即使当时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你也要说吉利的话。

客人进蒙古包时,切忌卷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不可提着马鞭进去,要将鞭子立放在门右。

不要一进门就坐到炕桌的正面位置上,假若主人谦让,当然也不必过分客气。

不过入座一定要双腿盘起,尽管这种坐式对你来说很不舒服。

切记不可坐锅台,即使天冷,也不要到火炉或灶火上暖脚。

主人敬酒时,要用双手接过。

不要用左手给主人递东西。

酒宴上,不论接酒还是敬酒都要把挽起的袖子放下来。

告别主人时,主人返回蒙古包后,再上车或上马。

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方。

如蒙古包里有病人,门外右侧则缚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

不能用烟袋或手指指人。

蒙古族忌讳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

蒙古族妇女坐月子,满月前不能进家串门,他们在门口做的标记是:生男孩的,门的右边挂着由哈达或棉布包裹的树枝(似弓箭)。

倘是女孩,门的左边挂的是红布。

严禁客人打骂狗。

对拴有红布的牲畜,绝对禁止使用。

参观宗教仪式时应注意:不要鲁莽介入;参观时不妄加评论,不喧哗;不模仿;不吸烟,不走动。

此外,还忌蹬门槛,忌摸头。

蒙古族八大禁忌是什么?结交蒙古族朋友,千万不要犯了8条规矩!

蒙古族八大禁忌是什么?结交蒙古族朋友,千万不要犯了8条规矩!

蒙古族八大禁忌是什么?结交蒙古族朋友,千万不要犯了8条规矩!蒙古族是分布在东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在很多国家都有分布。

据2010年我国人口调查报告显示,蒙古族在中国境内约有650万。

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的内蒙古、东北、新疆、青海等省份,此外,也有少数散布在其他省份。

每个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总会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蒙古族也不例外。

其中有重要的八大禁忌。

火忌:蒙古族对两样东西特别崇拜。

一个是火,一个就是水。

火在蒙古人看来,是驱妖避邪的圣洁之物。

蒙古族崇拜火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

在藏传佛教还没有那么流行的时候,蒙古族的祖先大多信奉的是萨满教,而萨满教一般将火奉为净化之神。

因此,火被蒙古族认为是圣洁之物,不可以做任何对火表示不敬的举动。

不能用刀调火,或者将刀子和棍插入火中乱捣,不能向火中泼水。

由火衍生出来的火炉火灶等物都是禁止亵渎的。

比如忌在火炉上烤脚和潮湿的靴子鞋子等秽物;不能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走路的时候经过了炉灶,甚至不能用脚直接跨越炉灶,或者用脚去蹬炉灶;做饭的时候也不能用刀子直接从锅中取肉。

水忌:水是蒙古族崇拜的另一个圣洁物,他们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

蒙古族一般生活在大草原上,而大草原一旦干旱缺水,对于人和畜养的动物来说都无法生存。

因此水被他们视为生命之源。

蒙古人忌在河流里洗手、沐浴或者洗女人的脏衣服,也不准将不干净的东西直接扔进河里。

这样的做法似乎也可以变相理解为蒙古人很早就有保护水资源的觉悟。

病忌:对于蒙古人来说,家中如果有重病患者一般不适宜待客。

那怎么向别人传达这个信息呢?因为蒙古人的住宅是草原上的蒙古包,他们一般会在蒙古包的左侧挂一根绳子,并且把这根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

如果客人看到这样的景象,他们就会知道,这家不方便接客。

产忌:除了带有重病患者的蒙古包不让外人进以外,产房一般也不接待来客。

蒙古人通常忌讳外人进产房,他们会在蒙古包的屋檐下挂上象征新生儿的物品。

一般男婴会挂弓箭,如果生的是女孩儿,那就挂红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组
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多崇 拜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 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 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 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
皇室祭祖、祭太庙、 皇帝驾幸上都时,都 由萨满教主持祭祀。 蒙哥汗时期,蒙哥汗 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 外,也奉养伊斯兰教 徒、基督教徒、道教 弟子和佛教僧侣,并 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 式。直至今日,蒙古 人大多信奉的仍是萨 满教。
蒙古族的八大禁忌
1、火 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 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 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 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 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 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 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2、水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 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 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 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 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 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祭“腾格里” 蒙古语音译,意 为“天”。蒙古族 萨满教观念之一。 指上层世界,即天 上;又指主宰一切 自然现象的“先 主”;还包含“命 运”的意思。祭 “腾格里”是蒙古 族重要祭典之一。
祭祀
祭天分以传统 奶制品上供的 “白祭”和以 宰羊血祭的 “红祭”两种 祭法。近代东 部盟旗的民间 祭天活动,多 在七月初七或 初八进行。
祭火 蒙古族的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这是因为他们的 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认 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于是对“渥德噶赖汗·额 赫”(火神母)更加崇敬。
祭火分年祭、 月祭。年祭在 阴历腊月二十 三举行,届时, 在长者的主持 下将黄油、白 酒、牛羊肉等 祭品投入火堆 里,感谢火神 爷的庇佑,祈 祷来年人畜两 旺、五谷丰登、 吉祥如意。
月祭常在每月 初一、初二举 行。此外还有 很多有关火的 禁忌反映蒙古 人对火的崇敬, 如不能向火中 泼水,不能用 刀、棍在火中 乱捣,不能向 火中吐痰等。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 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敖包是石堆或鼓包 的意思。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山地高处, 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里面请放神像,顶 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届时, 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 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祀仪式 结束后,常举行赛马、射箭、摔交等竞技活动。 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 带而形成,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 无限崇敬。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 式,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
3、病 忌 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 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 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 者,不待客。
4、产 忌 蒙古族妇 女生孩子时的忌讳。 各地习俗大同小异。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 不让外人进产房。 一般要在屋檐下挂 一个明显的标志。 生男孩子挂弓箭,生 女孩则挂红布条。 客人见标志即不再 进入产房。
5、忌蹬门槛 到牧 民家作客,出入蒙古 包时,绝不许踩蹬门 槛。农区、半牧区 的蒙古人也有此禁 忌。在古代,如果有 人误踏蒙古可汗宫 帐的门槛,即被处死。 这种禁忌习俗,一直 延续到现在。
6、忌摸头 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 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 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 的健康发育不利。 7、忌打狗 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 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 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 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在蒙古 族中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
宗教音乐
也叫萨满教歌舞,由蒙 古族萨满巫师表演。使用圆 形单鼓伴奏,鼓柄环上套有 铜钱等金属物,摇之沙沙作 响。以鼓鞭敲击鼓面,按鼓 点节奏而舞。萨满歌舞将音 乐、舞蹈、诗歌、魔术、杂 技等民间艺术形式熔于一炉, 包括迎神歌舞、娱神歌舞、 精灵舞蹈(亦称图腾舞蹈) 三个主要部分。
其结构为散板—慢板—中板—快板(急板)—慢 板。祭祀歌曲、巫术歌曲等,则以吟诵及祝辞为 主,舞蹈成分较少。表演形式多为独舞,亦有集 体歌舞,可吸收围观群众参加表演。最后,主祭 巫师歌唱《送神曲》,萨满歌舞即进入尾声。
8、作客忌讳 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 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 切勿挽着袖子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 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 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 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 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另外,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 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 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 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 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 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 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 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 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 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