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工程合同管理方面问题

工程合同管理方面问题变更管理不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合同中对于变更管理的条款不够明确或者执行不力,就可能导致成本失控和工期延误。
为了有效管理变更,合同中应明确变更的程序、责任分配以及可能引起的成本和时间调整。
同时,建立一个高效的变更审查机制,确保所有变更都经过严格的评估和批准。
进度控制不严格工程进度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工期和成本。
合同中应详细规定工程的进度计划以及监督和调整进度的方法。
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定期检查工程进度,并与合同约定的里程碑相比较,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纠正。
合理的奖惩机制也能有效激励各方按时完成工作。
质量控制不足质量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
合同中应包含详细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以及如何处理不符合标准的工作成果。
项目管理团队应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对工程材料、施工过程和最终成果进行监督检查。
必要时,可以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风险管理不到位工程项目往往伴随着各种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技术问题等。
合同中应包含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的条款。
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风险管理计划,定期更新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缓解措施。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对项目的影响。
沟通协调不畅良好的沟通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
合同应规定项目各方的沟通职责和方式,以及如何处理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一个高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理解。
定期的项目会议和报告可以帮助各方保持同步,并及时解决协调中的问题。
结语。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也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在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实际施工中,合同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是针对某些比较复杂的、系统性的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必须要求工程承包方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组织相关的人力、物力。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合同管理的价值就是要约束承包方和雇主承担其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文章主要阐述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意义,提出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问题一、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特点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是为项目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
因此,合同管理不仅仅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讲,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管理周期长。
一般情况下,一个工程项目持续的周期比较长,因此合同管理的周期也相对比较长,所以合同管理必须在较长的时间内,应该形成不间断持续的现象。
合同管理在完善管理的同时由于较长的管理周期则需要建立台账和做好交班。
(2)合同涉及金额大。
工程项目的投资一般都比较大,合同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有效的合同管理能够确保整个工程在预定的成本投资下,按照预定的工期进行,最终实现预定的质量和功能的要求;合同管理不健全、不完善,会直接降低或侵蚀企业的效益。
(3)合同管理动态化。
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施工条件和施工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就要求合同是动态的,必须实时跟进施工过程,加强对合同的控制和变更工作的管理。
(4)合同管理风险高。
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周期长、涉及的范围广,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各方都承担着相应的风险。
成功有效的合同管理,是让合同的相关各方各得其所的过程,既有博弈更应有协商意识、协作意识,只有精诚合作,才能保证合同内容的落实,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促进各方利益的实现,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在谈到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这个话题时,大家脑袋里估计都会浮现出一堆堆厚厚的合同文件,眼花缭乱的条款和纷繁复杂的责任分配。
真心的,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一件烦心事,动不动就因为合同问题让项目进度卡壳,甚至拖上法庭。
你想啊,合同就像是项目的“说明书”,不过这个说明书的内容可不是随便谁都能看得懂的,里面涉及的法律、技术、财务,甚至情感管理,一不小心就出错,后果可不小。
现如今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问题挺多,光是听名字你就知道不简单。
到底有哪些问题呢?我们来聊聊。
合同的条款不清晰,容易引发各种误解和纠纷。
你说这不是废话吗,很多项目的合同,一开始签的时候大家都“咬耳朵”说着好听的话,可一到实际操作时,才发现有些条款完全没写明白,双方的理解大相径庭,结果一出问题就互相指责,谁也不服谁。
就拿质量验收标准来说,施工方总是认为只要符合基本要求就行,而业主方却觉得不达标就不行。
两边硬碰硬,最后只能走法院或者仲裁程序,那可真是“吃了饭,喝了药,喝了茶,最后上法庭”。
这种情形,简直就是自讨苦吃啊。
合同管理缺乏专门人员,造成责任不清。
我们在项目中常看到这种情况,合同签了,大家都以为是事儿已经解决了。
可是呢,实际操作中,合同到底谁来管谁来执行,没人理会。
就像大街上的流浪猫,没人管,反正是大家的“责任”。
这种事儿不管谁来做,结果就会“放水流”——不管不顾,责任一推二推,最后扯皮不止。
施工进度出了问题,谁能负责?质量不过关,谁来担责?反正,大家一拍屁股走人,留下的是一堆烂摊子。
这样的局面,想不混乱都难。
然后,合同履行过程中,沟通不足也是个大问题。
项目方与施工方、供应商之间,明明都是一盘棋,结果大家的步伐却总是错乱。
一开始商量得好好的,签了合同,大家都信誓旦旦要执行,可一到实际操作中,谁也不太愿意按合同来办事,甚至有些人还抱着“谁让你签了这种合同”的态度,觉得能钻空子就钻。
沟通就变得特别少,大家互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导致的是项目拖延,质量不达标。
建设工程常见合同问题专项治理方案

建设工程常见合同问题专项治理方案
1.背景
建设工程常见合同问题非常多,从而对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
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制定一个
专门针对合同问题的治理方案。
2.目的
本方案旨在通过治理建设工程合同方面的问题,确保工程的顺
利进行,保证施工周期、质量等方面的顺利完成。
3.治理措施
(1)加强合同的管理和监督。
制定合理的合同条款,明确各方
权利与义务。
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
(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严格按照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及工程建设相关规定,制定消防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条款。
(3)加强监理,确保各方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
对建筑施工设计、施工质量、安全技术等进行全面、有力的监督,
及时解决问题。
(4)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定期召开会议,提高
各方之间的协作意识,化解合同纠纷。
4.验收标准
本方案的针对建设工程常见合同问题,是一项为保证施工周期、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顺利完成而制定的治理方案。
本方案由主管部门
定期检查,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将及时调整措施,保证方案的实施
效果。
5.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细则》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监理规范》。
有关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项目 部去从事合同 管理的具体工作, 在工作中 实践合同管理的理论、 方
法。 后方与前方的合同 管理 ^ 应实行 、 员 轮岗, 完善 结 e 制促 以 构。 以机 进人。明确合同管理 人员责 、 利、 权、 建立、 完善岗位竞争机制的奖惩机制 ,
工 程科 技 ・0 ・源自3 5 有关建筑工程施工合 同管理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周 雪
( 望奎县建筑工程 管理站 , 黑龙江 望奎 12 0 ) 5 10
摘
要: 随着建 筑市场法制化 、 规范化 , 重视合同、 按合 同办事的社会环境正在 形成 。结合工作 实际 ,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合 同管理存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进 行 了论 述 。
关键词 : 建筑工程 ; 合同管理 ; 问题 ; 对策 我国加入 VT c O后 , 国内市场将在 几年内与国际完成接轨, 使我们不 以机制促进 人。 建: 立合同管理 的组织l构 , 棚 逐步建立企业、 司、 目 分公 项 部各层次的合 得不学习国际 E 通用项 目 文施 严格的合同管理的方法。 目前国内市场f向于买方市场 , 顷 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步压缩, 施工 同管理柳构 , 配置专业的合同管理 ^员。 企业 只 有进—步提高项 目 管理水平包括合同管理水平, 才能维持歪 。 拼Ⅱ 建立、 健全合同管理的制度。从投标至开工、 施工、 完工结算的全过程 对合同管理的- Z+环节, 都应建立、 健全可操作的作业 合同确定工程项目 价格O 鹳、 的 工期和质量劬能溥 目 规定着合 都涉及合同管理 , 标, 同双方责权利关系。所以合同管理必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杨 。广义地 制度,匕Ⅱ碇 期报告和险苣的制度。 }女 : 合同履行的f 和发生的变化要定 i 己 说, 建筑]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全部工作音 以纳 入 : 阿 合同管理的范围。 合 期 匕 上级合同管理部门要险 报, 查合同的执行隋况。 △同完结 总 、 h 结 评 冶 c L 按合同总额 、 同管理贯穿于实施的全过程和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它作为其它工作的 价制度。 同管理人员的集中委派制度。 合同的审批制度。 指南, 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趄 总 控制和总保证作用。在现代工程 没有合 风险的大小分权审批。 于 工前的合同交底制度。 开功 订合同管理 ^ , 员应 同意识则项 目整体 目 标不明; 没有合同管理 , 目管理难以形成系统, 将合同涉及的注意事项 、 位的合同责任交待清楚 , 部承包合同所 则项 各岗 将内 明确的各层次的经葫苗泊 曼 , 底 为顺利执 同打好基础。分包. 袷 f 工程 难以有高效率, 不可能实现项目的目标。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不仅需要专职的合同管理 ^员和部门,而 目 、 要求 款支付的联合会签制度。 发包工程款支付会是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联合会 参与建筑项目管理的其它各种人员 部门痢 项 精通合同, 熟悉合同管 签可以有效降低分包工 程款超付的风险。 理和索赔工作。 所以合耐营] 土木工程、 生 管理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具 各企业可以根据 自身的实际晴况制订合同管理的作业制度。建立制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国外某土木专业, 建没项目相关的法律和合同管理 度重要, 执行制度更重要, 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普及合同管理的欢含: 口 和矢 识。合同管理 同管理 人员的职责 , 全体管理层特别是项目管理和技术主管, 都应有合 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有 合同管理的涉及面广, 着特殊自 啦 和 。 国外许多瑷 鲕 目 靼 司 询公司 乖 管 ) 大的工程 同管理的观念和知识。 口 承包企业都十分重视合同管理工作, 将它作为工程项 目管理中与成本( 投 如今施工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内部承包合同来明确各层次、各岗位 的经济责任, 因此, 全体工作 ^ 员也应有相应的合同管理知识。 粥 、 组织等管 - 列的 工期、 ] 骈 珊色 。 : 合同管理的实务、 △同的审查与分析。a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不规范 、 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 目 管理的—个重要的组 威郝 分, 勿 于 它必 碗 合 整个工程项 目管理中。要实现工程项目的目 , 标 必须对全部项目、 目实 不严密可能给施工单虚带来经济损失, 项 也会给竣工结算审计带来争议。h 施的全 陧和各/ 『 唧节 、 目的所有工程活动实 效 的合同管理。 项 合同 对招标文件的审查和施工协议书签署前的审查。审查招标文件直对比施 工合同示范文本, 对差异处进行审查, 招标文件的审查 点 在于专用合同 管理与其它j] 翻弛Ⅱ 葺 墅 结合, 共同构成丁程项 目管理系统。 : 当然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管理流程与建筑企业的施工项 目管理流程 条款的审查。 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协议书的审查, 应对事同的风险及利润做 有一定的区别。因为承包商的施工项 目管理工作范围更为广泛, 更为细致 出评估, 为工程报价、 合同谈判提供决策信息。c 分包合同的审查。分包合 同 要审查分包方的 履约能 , 力 要重点审查发包合同的总量' - 确保我方利益。 和具体 , . 罐 中尚没有包括招标投标 , 而目谚 即合同形成阶段的管理 。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缺乏统— 制化的雒全 晓, 嗣 合同法律体 分包合同还要审查分包方的资格, 壶反法律法规 签{ 避免 一 瞰 A同。 系不够完善 , 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 有空子可钻。 另外, 有法不依、 执法不 施Ⅱ洽 同和分包合 同的控制 。合同责任按可j 空制的原贝 职 能部门的职能范围进行分解 , 具体落实到职能部门与个 ^ 合同管理人 、 。a 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缺乏规范化的市 搠 : 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 提出苛刻的 员要密切关注现场动态 , 关注合同情况的变化, 注意资料的收集、 整理、 分 合 条件, a 施工 为了生存不 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 析 , 牲 及时发现合同实际隋况与合同分析的资料的 偏离 , 及时提出建议措施 强, 刁 存 ^ 同、 不搬 呗0 办事的现象。 和进f处理。 . b 落实会 纪要签字瞻认问题。 合同履行过程中, 业主、 监理 会议纪要如果不需要事后签字确认, 用事前会议签到代替, 往往 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 E 形势的发展。—般 施工方的 来说 , 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 、 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 但合同履行过程中 倾向业主—边,揽 工力不 利。 只 施工力矗圆 立会议纪要事后签字确认 椭 的监督、 检查影} 考核、 计、 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的规则, 保障施工企 的 以 业 权益。 目 项 分包队伍, 进场到 自 合同实施全 过 合同管理 ^ 才缺乏, 对合同管理 人 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 程进行严格的监控, 开工前 要进行技术交底, 将分包队f的质量和安全文 五 整个项 目 部来运作。 起步较晚, 合同管理 人 才缺乏。另外, 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 明施工纳 入 企 业内音 丕 陬 没有形成重合 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 人 才培养的研境 。 项 目部要不间断地对分包队伍的进场资源进行 调查,以便对分 加强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举措。培养合同管理 人才要加强合同管理 包队伍的履行合同的能力进行准确判别。 工作, 首先要抓合同管 人 培养, 理 才的 培养合同 管理人 才需 要注意以下几 要实行分包工程款支付联合会签制度, 防f发包工程款超肘 。同时动 点:选好人。要选调素质高、 a 学习能力强、 知识面广、 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 态掌握 工程款的流向, 分电痈 抱 防止 睁工程 。 合同管理队伍。h 口 力强理论学习。经常组织在职培{ , J 组织专题学习和讨 i i 变更和索赔管理在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变更和索赔是难免的, 论, 学习的内容有( ( △同法》《 竣工 、 建 程施工 合同示范文本》《 、 最高法院关 变更和索赔管理要注意以 下几 方面: 时发现。 圾 合同管理 ^ 要随时关 员 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置阿 聿 若干问题的解释》 鼓励参 注 及时发l 歌 事件。 正 , 早提出。 资 等。 l 场, 弼 音 蠕 搜 据 及 要注 } 料的整理、 分 加法律和经济管理方面的考试, 参加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G 创造同业交 析 , 及时办理有关签证确认 , 搜集有效的索赔证据, 及早提出变更和索赔。 流的渠道 , 引导同业交流。真知灼见往往在交流中产生 , 可以适当组织业 项目 部在施工合同和分包合同履行过程 余活动, 建立有效交流渠道 , 以达到互相促进 、 互补不足的目的。d 实践培 中要正确履行我方合同 责任 , 向我方的 养是 键。 ∈ 合同管理堤 理 腿 的学科 , 应该牛 同管理 ^员 哈 、 放霉仿 索赔事件。 缸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可真是个复杂的事儿。
大家想想,工地上一个个穿着安全帽,挥汗如雨的工人,背后却可能有着一堆纠纷和问题在暗涌。
咱们说,施工合同就像是盖房子的蓝图,没了这个,房子可就随时可能倒塌,或者说是歪歪扭扭,根本没法住人。
首先啊,很多时候,合同里的条款就像谜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别说普通人了,就连那些“老油条”在读合同时,都是一脸懵。
你想想,法律术语一大堆,个个都像打了马赛克,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最重要的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些小细节,比如工期、付款方式,还有质量标准。
哎,别以为这都是小事,稍微一不注意,后面可就麻烦了。
就好比吃饭的时候,点了一道菜,结果上来的是另一道,真是气得人肝火旺。
再说说沟通。
工地上人多嘴杂,工人、监理、发包方、承包方,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可是,你要是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大家的想法就会像牛头不对马嘴,根本对不上号。
就像是四个人在聊天,各自讲着各自的故事,最后却谁也听不懂谁在说什么。
真是一场“无声的交响乐”,各自为政,根本没法齐心协力。
合同的履行过程当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变更。
这本来是为了适应实际情况,但一旦没管好,就容易产生纠纷。
你看,施工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像是天气突变、材料涨价、设计变更等等。
这些变化,没处理好就会引发大问题。
工地上,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结果一个说一套,最后闹得不可开交。
这就像打麻将,一张牌的变化,可能就让整个局面大变样。
合同管理的责任划分也常常让人头疼。
大家在签合同的时候,谁都想着自己是最聪明的,结果责任到头来却不明不白。
比如,工程延误了,谁来负责?是承包方还是发包方,或者说监理单位也有责任?这一问,大家又是一脸迷茫,最后结果就是互相推卸责任,搞得事情愈演愈烈。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咱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明确合同条款,真是个关键。
这就像咱们写作业,题目要看清楚了,才能做得对。
把合同里的每个条款都讲得明明白白,别让模糊的地方留下后遗症。
建筑施工合同纠纷问题分析与对策处理的探讨

建筑施工合同纠纷问题分析与对策处理的探讨一、引言建筑施工合同纠纷是在建筑施工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合同纠纷的产生往往涉及到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责任承担等方面的问题。
在处理建筑施工合同纠纷过程中,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设计有效的对策,以便能够妥善解决纠纷,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本文将就建筑施工合同纠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解决纠纷的对策。
二、建筑施工合同纠纷问题分析1.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质量纠纷在建筑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经常因为工程质量问题而发生纠纷。
一方可能认为工程质量不达标,拒绝支付工程款;另一方则可能认为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要求对方支付工程款。
这种质量纠纷往往十分复杂,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深入的评估、检测和鉴定,以确定工程质量是否真的存在问题。
2. 施工进度纠纷建筑施工合同中往往规定了施工工期和交工时间,双方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
由于各种原因,施工进度往往无法按时完成,这就容易引发纠纷。
一方可能要求对方承担延期责任,赔偿相关损失;另一方则可能认为延期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不应当承担责任。
对于施工进度纠纷,需要对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3. 变更管理纠纷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变更,例如设计变更、施工方案变更等。
这就容易引发双方对变更管理的纠纷。
一方可能认为变更是因另一方原因造成的,要求对方承担责任;而另一方可能认为变更是客户方提出的,并非自己的原因,不应当承担责任。
变更管理纠纷需要对变更的原因、责任等进行详细的论证和协商。
4. 工程款支付纠纷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款的支付是双方关注的焦点。
一方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拖延支付工程款,另一方则可能因为质量、进度等问题而拒绝支付。
工程款支付纠纷往往需要对款项的产生原因、支付条件等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解释。
以上就是建筑施工合同纠纷中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牵扯到合同的履行、质量、进度、款项等多个方面,需要对各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
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与合同和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合同及合同管理。
本文围绕近年来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实践中暴露出来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建筑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常见的有:1.合同主体不当。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
而合格的主体,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
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虽然具有上述两种能力,但不是合同当事人,即当事人错位,这也是合同主体不当;二是虽然是合同当事人,但却不具有上述两种能力,同样是合同主体不当。
2.合同文字不严谨。
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
依法订立有效的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
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
可以说,合同讲究咬文嚼字。
3.合同条款挂一漏万。
就是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
常见遗漏的部分往往是违约责任。
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没有写明如何处理违约的条款,就无法追究责任。
4.只有从合同而无主合同。
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如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等。
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
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是没有根据的合同,是“无源之水”。
5.违反法律法规签订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目前不少建筑企业所签订的合同,有些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实质也是无效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18-10-25T15:19:05.2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作者:马业兴[导读] 为了使建筑工程双方当事人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建筑工程走上规范和法制的轨道,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以合同来有效地保护双方当事合法权益,使整个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和高效发展。
文章重点讨论建筑工程合同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马业兴身份证号440923198XXXX02192 摘要:为了使建筑工程双方当事人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建筑工程走上规范和法制的轨道,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以合同来有效地保护双方当事合法权益,使整个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和高效发展。
文章重点讨论建筑工程合同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建筑合同合同管理管理机构管理措施所谓的工程建筑合同主要是指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就工程建筑项目各个环节所签订的协议。
工程建筑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双方之间的义务关系以及责任权利划分。
工程建筑合同是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最为基础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高水准的工程建筑合同管理能够显著的提升工程建筑的效率和规范性。
使得工程建筑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有制度可依靠。
通过工程建筑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双方权利和义务能
够规避两方之间不必要的责任推脱。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作用工程建筑合同又被称之为工程合同,工程建筑合同管理隶属于经济合同的一种。
从大体上而言,工程建筑合同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概括成以下方面:①工程建筑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承包人与发包人以及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关系;②工程建筑合同中主要明确的书写了具体的各项工程项目,并对工程建筑项目的各项建筑任务中存有的大部分问题规定了处理标准;③工程建筑合同具有法律效益,工程建筑合同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最高行为准则要求;④工程建筑合同是承包方和发包方之间解决双方工程纠纷的重要依照之一。
工程建筑合同管理主要的工作内容包含合同的签订、合同的修改、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履行、工程索赔、合同的终止等内容。
工程建筑合同管理主要是工程项目的管理,工程建筑合同是承包方和发包方之间解决双方工程纠纷的最高准则。
工程建筑合同是开展工程建筑管理的基础保障。
从时间的视角来看,工程建筑合同管理可以被划分成合同签订过程中的管理、合同制定过程中的管理等等。
从大体上而言,工程建筑合同管理的主要管理作用可以看成对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合同履行签订过程中的主要管理对策以及工程建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统计分析管理等等。
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建筑合同条款的公平性失衡工程建筑合同条款的签订主要是通过承包人以及发包人直接协商浅谈之后在通过双方之间的逐步修改签订的。
但是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逐渐增多以及建筑行业内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使得单个建筑工程项目常常会出现多家建筑企业共同竞争的现象。
这就使得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赢取工程竞标,在签订与设计工程建筑合同条款的过程中工程建筑合同条款具有较为浓厚的官僚主义色彩。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承包商的权益。
由于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事件,使得承包商很难保障自身的利益,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赢得承包项目不得不接受发包人设定的不公正条款,工程建筑合同条款的公平性失衡。
2、工程建筑合同条款的规范性较差当前对于工程建筑项目来说,工程建筑项目还存有着部分承包商以及发包人履行工程建筑合同条款时履行的严谨度较差、规范性较差的问题。
双方在合同签订之后随意的更改合同内容、履行责任大大折扣或不履行合同等现象十分常见。
例如:发包人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在限定时间内支付足额的工程款项,或者随意的更改合同上的合同单价。
但是对于承包商而言,大部分承包商都不敢要求发包人索赔金额,也不敢擅自停工,这就是的工程建筑合同条款的约束大为降低,工程建筑合同条款的规范性较差。
三、提升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构建和提升工程建筑合同风险意识要想提升工程建筑合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就应从工程建筑合同的风险意识上入手。
重视工程建筑合同风险意识的提升和构建,这样才能保障工程建筑合同的履行效用。
通过工程建筑合同的识别来判定工程建筑合同中有可能存有的风险事件,进而来降低工程建筑合同风险发生的概率。
承包商以及发包人在合同签订的准备阶段,承包人应当设立专有的工程建筑合同管理小组,组织专项人员拟定合同草稿,之后深入的推行合同的监督管理以及合同的有效控制。
承包商以及发包人应当通过多个层次来深入的了解到双发在业界的口碑、信用程度、合同签订的资质等等。
招标工程在实际的招标工作开始之前应当详尽的分析和修改初期的招标条例、明确招标须知。
并到预定的施工现场进行工程考察,明确工程设计方案、预测工程量、研究工程建筑合同条款,构建初期的投标策略。
研究工程实际状况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工程合同。
2、工程建筑承包人与发包人严格的履行自我义务。
要想保障和提升工程建筑合同的约束力,就应当构建和落实合同索赔管理制度,在工程建筑合同中明确的书写双方应当履行的职责,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按照工程合同高效率的开展工程建设。
在工程建筑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业主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履行自我职责,通过构建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来明确工程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
构建奖惩机制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在工程建筑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承包商与发包人应当严格的按照工程建筑合同中的要求履行自我义务,工程建筑监管部门应当发挥出自我的监管作用,进而来保障工程建筑合同的约束力。
要想进一步的保障工程建筑合同的使用效率,让工程建筑合同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就应当构建和培养专业能够较强的合同管理小组,合同管理小组的人才选备时应当选用具有较高的合同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的人才。
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合同管理小组的合同拟定章程、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条文等相关知识。
进而来通过专业素养过硬的合同管理小组的建立和保障合同拟定的合法性、公平性、可行性、可靠性。
结语:
工程建筑合同中主要含工程的工程周期、工程成本、工程质量三大部分,其内容中明确划分了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的责任关系与义务关系,工程建筑合同是工程建筑的最高准则。
工程建筑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想保障工程建筑的顺畅性、保障工程的质量就应当重视工程建筑合同的管理。
通过多个层次来保障工程建筑合同的落实,进而来保障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树斌.浅谈工程建筑合同管理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2.
[2] 黄黎明.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