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化学自测题
医学化学试题库及答案

医学化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钠B. 钾C. 铁D. 钙答案:C2. 维生素B1的化学名称是什么?A. 硫胺素B. 核黄素C. 烟酸D. 泛酸答案:A3.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氨基酸?A. 葡萄糖B. 脂肪酸C. 核苷酸D. 氨基酸答案:D4.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电解质是什么?A. 钠离子B. 钾离子C. 氯离子D. 钙离子5. 以下哪种物质是DNA的组成部分?A. 核糖B. 脱氧核糖C. 核苷酸D. 氨基酸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A. 铁B. 铜C. 锌D. 镁答案:A7. 以下哪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的?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B12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是脂肪酸的组成部分?A. 氨基酸B. 葡萄糖C. 甘油D. 脂肪酸答案:D9. 以下哪种物质是胆固醇的组成部分?B. 葡萄糖C. 脂肪酸D. 胆固醇答案:C10.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A. 氨基酸B. 脂肪酸C. 核苷酸D. 葡萄糖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铜C. 锌D. 钠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维生素B群的成员?A. 硫胺素B. 核黄素C. 烟酸D. 维生素C答案:ABC3. 以下哪些物质是DNA的组成部分?A. 脱氧核糖B. 氨基酸D. 脂肪酸答案:AC4. 以下哪些物质是胆固醇的组成部分?A. 氨基酸B. 脂肪酸C. 甘油D. 胆固醇答案:BC5. 以下哪些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A. 氨基酸B. 脂肪酸C. 核苷酸D. 葡萄糖答案:A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铁、锌、铜2. 维生素B1的缺乏症称为______。
答案:脚气病3. 氨基酸是构成______的基本单位。
卫生化学习题.

卫生化学习题第二章一、选择题1.下列样品分析步骤中,能消除样品中干扰物质的一般是(B)A、样品采集与保存B、样品预处理C、样品的分析、测定D、数据处理2.选择合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时应该注意(A)A、与选择的分析测量方法相适应B、不改变待测物的状态C、完全消除干扰物质D、提高测量灵敏度3.为了防止金属水解沉淀,在水样中应加入(B)A、硫酸B、硝酸C、氢氧化钠D、磷酸4.使用干灰化法预处理样品的优点是(A)A、有机物分解除去完全B、挥发性待测物容易收集C、待测物无明显变化D、所需时间少5.铅在体内的生物半减期限很长,故要测定尿铅含量,其采样时间可以在(D)A、下个班前B、工作周末C、下个工作周前D、任何时间6.使用强氧化性混合酸(浓硝酸+高氯酸)湿消化法预处理生物样品时,常需要将消化液挥干,再用合适溶剂溶解残渣进行后续分析,挥干的目的是(B)A、使残渣溶解度增大B、为降低消化液对测定的影响C、保证消化彻底D、使残渣尽量少7.在湿消化法预处理生物样品时,如果消化液呈黑色,可能的原因是(C)A、氧化剂氧化能力过大B、样品中含黑色有机物C、氧化剂使用量不够D、生成黑色配位化合物8.影响萃取分配比(D)大小的因素有(C)A、待测组分在两相的存在形式B、两相的体积比C、待测组分在两相的溶解度D、萃取的方式与次数9.选用何种生物材料作为检测样品,需根据以下哪项数据(D)A、检测目的B、被检物质特性C、被检物在体内转归D、以上都包括10.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血中微量砷时,最好使用(D)A、干灰化法B、酸消除法C、溶剂萃取法D、微波消除法11.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物时,最好使用(C)A、干灰化法B、酸消除法C、溶剂萃取法D、微波消除法12、用于测定农药或除草剂等项目的水样,盛装水样的容器一般使用(A)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13、测定BOD和COD的水样,如果其浓度较低,保存水样最好使用(A)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14、测定水中总磷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于(D)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15、测定含氟水样,贮存样品应选用(D)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二、填空题1.测定氟的水样应该用聚乙烯瓶采集和储存水样,pH在7以上的水样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储存。
卫生化学自测题

卫生化学自测题一、选择题A型题1.卫生化学按任务分类可分为A. 定性、定量、化学分析B. 重量分析、仪器分析、化学分析C. 定性、定量、结构分析D. 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结构分析E.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结构分析2.按有效数字规则,13.65+0.0092+1.627的结果是:A.15.2862 B.15.286 C.15.28 D.15.293.350nm的辐射光是:A.远紫外光B.近紫外光C.可见光D.近红外E.远红外4.保持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不变,使荧光单色器进行扫描,可得到的光谱是:A.荧光光谱B.激发光谱C.吸收光谱D.原子吸收光谱5.原子吸收的仪器构造是:A.光源_单色器_吸收池_检测器B.光源_单色器_吸收池_单色器_检测器C.光源_吸收池_单色器_检测器D.光源_单色器_吸收池_单色器_检测器6.系统误差由下列哪种因素引起的:A.随机因素B.不确定因素C.稳定因素D.未知因素7.伏安分析法中,当外加电压尚未达到分解电压时,仍有下列哪种电流通过电解池A.残余电流B.分解电流C.电容电流D.强电流8.离子选择电极基本上都是:A.标准电极B.参比电极C.非膜电极D.膜电极9.氟离子选择电极属于:A.非膜电极B.均相膜电极C.晶体电极中流动载体电极D.敏化离子电极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发射谱线的半宽度应A. 远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B. 等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C. 远小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D. 等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的二分之一E. 等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的二倍11. 溶液吸光度A. 和透光度成正比B. 和溶液吸光物质浓度成正比C. 和反射光度成正比D. 和透光度的对数成正比E. 以上都不是12. 在比色分析中,选择滤光片的原则是采用A.溶液本色的滤光片B.溶液透过光颜色的滤光片C. 溶液颜色互补色的滤光片D. 溶液吸收光颜色互补色的滤光片E. 以上都不是13.在卫生化学中,评价一种方法是否明显存在系统误差是下列哪种检验:A.Q检验法B.Grubbs检验法C.F检验法D.t检验法14.原子吸收谱线宽度主要决定于A. 自然变宽B. 多普勒变宽和自然变宽C. 多谱勒变宽和压力变宽D. 场致变宽15.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吸光物质是A. 火焰中各种原子B. 火焰中的基态原子C. 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原子D. 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16.极谱分析法的辅助电极为A.甘汞电极B.汞膜电极C.滴汞电极D.铂电极17.如果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调不到零,荧光分析的计算公式是A. Cx=Cs(Fx—F0)/FsB. Cx=Cs(Fx/Fs)C. Cx=Cs(Fx—F0)/(Fs—F0)D. Cx=Cs(Fs—F0)/(Fx—F0)18. 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反映了哪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 组分与载气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组分D. 组分与载气和固定相19. 在气谱法中,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有很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是A. 氢焰检测器B. 电子捕获检测器C. 火焰光度检测器D. 氮磷检测器20. 色谱法中两组分分离的先决条件是A. 分配系数K不等B. 色谱峰要窄C. 分子扩散要小D. 填充物颗粒要细且均匀21. Van Deemter方程中,分子扩散项A. 与载气平均线速度成反比B. 与气体扩散路径弯曲因数成反比C. 与组分在载气中扩散系数成反比D. 与担体粒度直径成正比E. 以上都不是22. 下列担体,能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是A. 硅藻土B. 氟担体C. 高分子多孔微球D. 薄壳型玻璃微珠B型题23-37(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问题23-24A.Grubbs检验法B.F检验法C.标准偏差D.相对误差23.用上述哪种方法可对可疑数据进行取舍()24.精密度可用上述()表示问题25-26A.基态的外层电子跃迁B.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至基态C.基态电子跃迁至第一激发态D.第一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至基态25.原子吸收光谱由()产生的。
(word完整版)卫生化学习题

一、单选题(20分)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2、以铬黑T(EB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法测定Ca2+、Mg2+的总浓度,终点时呈现的颜色是()A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 Mg-EBT配合物的颜色C Mg-EDTA配合物的颜色D Ca2+-EBT配合物的颜色3、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溶液的适宜酸度是( )A pH 6。
5~10。
5B 0。
1~1mol/L的HNO介质 C pH 6。
5~7.5 D pH>1134、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5、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
酸效应是指A. 酸度对配位体配位能力的影响 B。
酸度对电解质溶解度的影响C. 酸度对金属离子配位能力的影响D. 酸抑制金属离子水解6、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A 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平行测定次数C做对照试验 D 做空白试验7、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主要决定于A. 两反应物质的浓度比值; B。
催化剂或诱导体的存在;C. 两反应物质的条件电极电位的差值; D。
溶液的〔H+〕。
8、间接碘量法常以淀粉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A。
滴定开始时 B。
滴定至50%时C. 滴定至近终点时D. 滴定至I2的红棕色褪尽,溶液呈无色时9、吸收了空气中CO2的纯水,其pH值应A。
小于7 B。
等于7 C. 大于7 D. 其pH与大气无关10、佛尔哈德法以_________为指示剂。
A. K2CrO4B。
NH4Fe(SO4)2C. 荧光黄D. FeSO41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A. 1:1 B。
1:2 C. 1:3 D. 1:412、用KMnO4滴定 242OC时,反应速度由慢至快,这种现象称为A。
预防医学《卫生化学1-2章》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 预防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卫生化学》相当于分析化学中的________部分。
2. 《卫生化学》是应用_______,特别是仪器分析的理论和仪器,解决卫生化学遇到的定性、定量的问题。
3. 卫生化学的一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1.卫生化学的分析方法按任务分类可分为A. 定性、定量、化学分析B.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化学分析C. 定性、定量、结构分析D. 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结构分析2. 根据分析时试样用量的多少,分析化学可分为A.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痕量分析B.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C. 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痕量组分分析D. 常量分析、常规分析、微量分析3. 哪个不是卫生化学的任务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化学性质分析4. 当取样为固体时,微量分析指的是A.0.0001g~0.01g B.0.01g~0.1g C.0.1g以上D.0.0001g以下三判断题1. 微量分析就是微量组分分析。
2. 卫生化学的分析方法按原理分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
3. 常量组分分析是对试样的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大于0.1%的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
四、名词解释1. 卫生化学2. 仪器分析3. 定性分析4. 定量分析五、简答题1. 卫生化学的特点?2. 卫生化学学习的内容有哪些?3. 卫生化学中分析方法的分类?(提示:按任务、按原理、按含量、按对象)第二章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填空题1. 采样需符合的原则是、和。
2. 样品采集原则,在建立正确的总体和样品概念的基础上,应使采集的样品具有,考虑,顾及。
3. 空气样品采集的主要方法方法有和。
4. 样品预处理的总原则是和。
5. 常用的生物材料样品有、、、、和。
6. 采集食品样品时,必须注意其和。
7. 样品的保存方法有,和。
8. 王水是由和以比体积混合而成。
(word完整版)卫生化学考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30分,每题两分).1.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是(A)A。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高 B。
准确度高,精密度低C。
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D. 精密度高,准确度低2。
对7。
5305进行修约,保留四位有效数字,结果是(C)A。
7。
53 B. 7。
531 C。
7。
530 D. 7。
53。
以下各项措施中,可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是(C)A。
设置对照试验 B。
校准仪器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 设置空白试验4. 氘灯所发出的光谱在哪个范围内(B)A。
X射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红外线5.吸光度A、透射比T与浓度c的关系是(A)A。
A与c成正比,T与c成反比 B. A与c成反比,T与c成反比C。
A与c成正比,T与c成正比 D。
A与c成反比,T与c成正比6。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是(B)A.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C.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7。
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Mn2+浓度时,用HIO4氧化Mn2+成MnO4—,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问这是(D)A。
试剂空白 B. 样品空白 C。
平行操作空白 D. 溶剂空白8。
关于分子荧光分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外转换过程属于辐射跃迁B. 延迟荧光属于非辐射跃迁C。
磷光发射是指电子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向基态跃迁D. 任何荧光化合物都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所用光源是(B)A。
钨灯 B。
空心阴极灯 C.氢灯 D. 氙灯10. 关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发射谱线的νo大于吸收谱线 B. 发射谱线的νo小于吸收谱线C.发射谱线的△ν小于吸收谱线 D。
发射谱线的△ν等于吸收谱线11。
下列原电池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B)A。
(—) Zn(s)|CuSO4(c2)||ZnSO4(c1)|Cu(s) (+)B。
卫生化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化学研究的范畴?A. 食品中的添加剂B. 环境中的污染物C. 药物的化学结构D. 化妆品的成分分析2. 卫生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重金属?A. 铅B. 汞C. 铜D. 锌3. 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常用于测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所有以上方法4. 在水质检测中,总溶解固体(TDS)是指:A. 水中所有溶解物质的总重量B. 水中所有溶解无机盐的总重量C. 水中所有溶解有机物质的总重量D. 水中所有溶解物质的总体积5. 卫生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钠C. 铁D. 钙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卫生化学中,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2. 环境中的______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
3. 在食品卫生化学检测中,______是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指标。
4. 卫生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______仪器可以用于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5. 饮用水中,______的浓度过高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健康问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卫生化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作用。
2. 描述一下卫生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卫生化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2. 分析当前卫生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讨论其对未来公共卫生政策的可能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某地区饮用水中检测出重金属铅含量超标,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4. B5. C二、填空题1. 反应性2. 重金属3. 菌落总数4. 原子吸收光谱5. 铅三、简答题1. 卫生化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食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卫生化学练习题

一、A型题(每题1分)1、分子中的电子在发生能级跃迁时,若能级的能量差越小,则吸收光的波长A.越长 B.越短C.不受能级跃迁的影响 D.受分子浓度的影响2、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分子中不存在的电子能级跃迁类型是A.σ→π*B.π→π* C.σ→σ* D.n→π*3、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光区出现一个吸收带的是A.丙醛 B.苯 C.2-戊烯醛D.1,3-戊二烯4、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的作用是:A.让光通过B. 让一定波长的光通过,其他滤掉C.滤去待测物发射的光D. 滤去待测物吸收的光5、在某波长下,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有色溶液,测得透光度为50%,则吸光度为A.0.155 B.0.200 C.0.301 D.0.5006、通常用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A.钨灯 B.溴钨灯 C.氘灯 D.氙灯7、某符合Beer定律的溶液,当浓度为C0时,测得的λmax为λ0,将溶液稀释1倍后,λmax 为A.λ0/2 B.2λ0C.lgλ0 D.λ08、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提供入射光的装置,其发射A.连续光谱 B.锐线光谱 C.发射光谱 D.吸收光谱9、在紫外光的照射下,CH3Cl分子中存在的电子能级跃迁类型是A.σ→σ* B.π→π* C.σ→π*D.n→π*10、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导致吸收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是A. 吸光度大约为0.6B. 透光率大约为 25 %C. 入射光为非单色光D. 被测物浓度小于0.01mol.L-11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的作用是:A.让光通过B. 让一定波长的光通过,其他滤掉C.滤去待测物发射的光D. 滤去待测物吸收的光12、分光光度法中,要使所测量的物质其浓度相对误差ΔC/C较小,宜选用吸光度读数范围是A.0 ~ 0.2B.0.1 ~ 0.8 C.0.2 ~ 0.8 D.0.5 ~ 0.813、通常用于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A.氢灯 B.氙灯 C.氘灯 D.溴钨灯14、在某波长下,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有色溶液,测得透光度为70%,则吸光度为A.0.155 B.0.200 C.0.250 D.0.35515、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A. 数目越多B. 波长越长C. 能量越大D. 频率越高16、在紫外光的照射下,CH3Cl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的类型有A. σ→σ*B.π→π*C. σ→π*D. n→π*17、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光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A、戊烯B、1,4-戊二烯C、2-戊烯醛D、1,3-戊二烯18、某化合物在己烷中的紫外吸收光谱中有个吸收带的λmax在305nm处,若改在乙醇中测定,则移至307nm处,该吸收带是由下列哪一种类型的跃迁引起的?A. n→π*B. π→π*C. σ→σ*D. n→σ*19、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A. 波长变短B. 波长不变C. 谱带红移D. 谱带蓝移20、荧光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的数量是A.1个B.2个 C.3个 D.4个21、磷光的产生是电子发生了下面的哪一种跃迁?A.S1 →S2 B.S1→S0C.S1→T1D.T1→S022、下列哪一种基团引入苯环,可使荧光减弱而磷光增强?A.-NH3+B.-OH C.-OCH3 D.-I23、不能增加荧光强度的因素是A.增加吸电子取代基B.增加推电子取代基C.形成平面刚性结构D.共轭程度增大24、荧光光子的寿命约为A.<10-10 s B.10-7 ~ 10-9s C.10-4 ~ 10-6s D.>10-1 s25、荧光分光光度计中第二单色器的作用是A.激发光所发生的反射光可通过 B.只让溶剂的散射光不能通过C.将光源发射的光滤去 D.只让样品溶液产生的荧光通过26、荧光的产生是电子发生了下面的哪一种跃迁?A.S1 →S2 B.S1→S0C.S1→T1D.T1→S027、下列哪一种基团引入苯环,可使荧光减弱?A.-OCH3B.-OH C.-NH3+ D.-NHCH328、能增加荧光强度的因素是A.增加吸电子取代基B.增加高原子序数的原子C. 形成平面刚性结构D.共轭程度减小29、磷光光子的寿命约为A.<10-10 s B.10-7 ~ 10-9s C.10-4 ~ 10-6s D.>10-1 s30、荧光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之间相似的是A.光谱的结构B.光谱的形状C.光谱的波长D.光谱能量31、不是卫生化学检测仪器的研究信号参数的为:A.光B.电C.浓度D.磁32、空气样品采集装置组成中,不存在的是A.收集器B.流量计C.采样动力D.硬质玻璃瓶33、血液样品长期保存时,需要放在哪个温度下?A.-20℃ B.-4℃ C.0℃ D.4℃34、下列哪种误差属于随机误差?A.读取滴定管刻度不规则引起的误差B.测量仪器示值的波动引起的误差C.测定试剂不纯D.仪器部件的不够精密35、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x)与()A.与测定次数成正比 B.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正比C.与测定次数成反比 D.测定次数增加,S x减小36、某人用EDTA直接滴定法测出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由计数器算得结果为35.628195%,你认为此时应取几位有效数字?A. 3B. 5C. 4D. 237、下面有关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精密度高则准确度高; B. 准确度高则要求精密度一定要高;C. 准确度与精密度没关系;D. 准确度高不要求精密度要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化学自测题一、选择题A型题1.卫生化学按任务分类可分为A. 定性、定量、化学分析B. 重量分析、仪器分析、化学分析C. 定性、定量、结构分析D. 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结构分析E.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结构分析2.按有效数字规则,13.65+0.0092+1.627的结果是:A.15.2862 B.15.286 C.15.28 D.15.293.350nm的辐射光是:A.远紫外光B.近紫外光C.可见光D.近红外E.远红外4.保持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不变,使荧光单色器进行扫描,可得到的光谱是:A.荧光光谱B.激发光谱C.吸收光谱D.原子吸收光谱5.原子吸收的仪器构造是:A.光源_单色器_吸收池_检测器B.光源_单色器_吸收池_单色器_检测器C.光源_吸收池_单色器_检测器D.光源_单色器_吸收池_单色器_检测器6.系统误差由下列哪种因素引起的:A.随机因素B.不确定因素C.稳定因素D.未知因素7.伏安分析法中,当外加电压尚未达到分解电压时,仍有下列哪种电流通过电解池A.残余电流B.分解电流C.电容电流D.强电流8.离子选择电极基本上都是:A.标准电极B.参比电极C.非膜电极D.膜电极9.氟离子选择电极属于:A.非膜电极B.均相膜电极C.晶体电极中流动载体电极D.敏化离子电极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发射谱线的半宽度应A. 远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B. 等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C. 远小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D. 等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的二分之一E. 等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的二倍11. 溶液吸光度A. 和透光度成正比B. 和溶液吸光物质浓度成正比C. 和反射光度成正比D. 和透光度的对数成正比E. 以上都不是12. 在比色分析中,选择滤光片的原则是采用A.溶液本色的滤光片B.溶液透过光颜色的滤光片C. 溶液颜色互补色的滤光片D. 溶液吸收光颜色互补色的滤光片E. 以上都不是13.在卫生化学中,评价一种方法是否明显存在系统误差是下列哪种检验:A.Q检验法B.Grubbs检验法C.F检验法D.t检验法14.原子吸收谱线宽度主要决定于A. 自然变宽B. 多普勒变宽和自然变宽C. 多谱勒变宽和压力变宽D. 场致变宽15.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吸光物质是A. 火焰中各种原子B. 火焰中的基态原子C. 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原子D. 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16.极谱分析法的辅助电极为A.甘汞电极B.汞膜电极C.滴汞电极D.铂电极17.如果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调不到零,荧光分析的计算公式是A. Cx=Cs(Fx—F0)/FsB. Cx=Cs(Fx/Fs)C. Cx=Cs(Fx—F0)/(Fs—F0)D. Cx=Cs(Fs—F0)/(Fx—F0)18. 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反映了哪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 组分与载气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组分D. 组分与载气和固定相19. 在气谱法中,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有很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是A. 氢焰检测器B. 电子捕获检测器C. 火焰光度检测器D. 氮磷检测器20. 色谱法中两组分分离的先决条件是A. 分配系数K不等B. 色谱峰要窄C. 分子扩散要小D. 填充物颗粒要细且均匀21. Van Deemter方程中,分子扩散项A. 与载气平均线速度成反比B. 与气体扩散路径弯曲因数成反比C. 与组分在载气中扩散系数成反比D. 与担体粒度直径成正比E. 以上都不是22. 下列担体,能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是A. 硅藻土B. 氟担体C. 高分子多孔微球D. 薄壳型玻璃微珠B型题23-37(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问题23-24A.Grubbs检验法B.F检验法C.标准偏差D.相对误差23.用上述哪种方法可对可疑数据进行取舍()24.精密度可用上述()表示问题25-26A.基态的外层电子跃迁B.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至基态C.基态电子跃迁至第一激发态D.第一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至基态25.原子吸收光谱由()产生的。
26.发射共振线是由()产生的。
问题27-29A. 电导分析法B. 电位分析法C. 伏安法D. 库仑分析法E. 极谱分析法27.水中氟含量的测定采用()。
28.利用被测溶液中阳、阴离子定向移动的电导性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是()。
29.采用DME为工作电极的分析方法是()。
问题30-31A.TCDB.FIDC.ECDD.FPD30.用GC法分析水果、蔬菜中有机氯残留量宜用()。
31.车间空气中CO含量的测定用()。
问题32-33A.内标法B.归一化法C.直接比较法D.标准曲线法E.保留指数法32.用GC分离一混合物时,当样品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多种组分中只需定量其中某一组分时,宜用()。
33.在没有纯标准品时采用上述哪种方法进行定性分析()。
问题34-35A.无极放电灯B.卤钨灯C.氙灯D.空心阴极灯3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
3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
问题36-37A. 增加载气流速 B.改变柱长C.增加固定相粒径 D.减小固定相的粒径36.范式方程中影响板高的主要因素()。
37.使涡流扩散相增大的因素()。
二.填空1.极谱分析法中的工作电极的电位完全受()控制,在一定的电位下,极谱电流达到最大,称为(),此时电极表面离子浓度趋进于()。
2.误差按其性质的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和()。
3.火焰原子化器包括()()()部分。
4.GC法中的定性依据()定量依据()。
5.在GC中n只能反映色谱柱对()的分离效能,而不能反映()的分离程度。
6.火焰原子化器通过改变()和()控制火焰温度。
7.改变激发光的波长、固定荧光波长,扫描得到的图谱是()光谱图。
8.化学键合固定相是通过()把各种不同()键合到载体表面。
9.液接电位是由于()的不同而引起的。
10.处理载体的目的是()。
11.硫酸铜溶液呈现的颜色是()的颜色。
三.判断对错并改正1.分光光度计都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光电管及信号显示装置。
2.测定值和真值之间应是一致的。
3.有效数字是指在测量中能测到有实际意义的数字。
4.用对同一均匀试样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分散程度来表示测量的准确度。
5.吸光系数是指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分别为1mol/L和1m时溶液的吸光度。
四.名词解释1、有效数字6、摩尔吸光系数2、共振线7、单线态3、锐利散射光8、极谱波4、极谱扩散电流9、柱效能指标5、容量因子10、键合固定相五. 问答题1.盐桥的作用是?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吸光系数的大小取决于?3.GC检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几个?4.精密度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5.在生产生活中,直接电导法都应用于哪些方面?六.计算题1.波长在508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组分,当浓度为2.5×10-4g/L,吸收池厚度为4cm时,测得吸光度A=0.190,已知摩尔吸光系数为10611.5,求该元素的原子量。
2.用pH玻璃电极和饱和干汞电极,测定pH=7.00的标准缓冲溶液时,测得电池电动势E=0.395V,用此同一对电极测定pH未知试液时,测得的E为0.467V,计算试液的pH值。
(设温度25ºC)(R=8.314J/mol.K,T=298.15K,F=96487C/mol)3.在一根2m长的硅油柱上,分析混合物得到以下数苯和甲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5min和2min,半峰宽分别为6s和8s,死时间为10s,计算(1)色谱柱对每个组分理论塔数和理论塔板高。
(2)两组分的相对保留值r。
(3)两组分的分离度。
21卫生化学习题答案1一、选择题A型1.C2.D3.B4.A5.C6.C7.A8.D9.B10.C 11.B 12.C 13.D 14.C 15.D 16.A 17.C18.B 19.A 20.A 21.A 22.DB型23.A 24.C 25.C 26.D 27.B 28.A 29.E 30.C31.A 32.A 33.E 34.B 35.D 36.A 37.C二、填空1.外加电压极限扩散电流2.系统误差随机误差3.雾化器雾化(混合)室燃烧器4.保留值峰面积(峰高)5.某一组分相邻两组分6. 火焰种类燃助比7.激发光 8.化学反应有机基团 9.离子扩散速度10.消除活性中心 11.透过光三、判断1.错2.错3.对4.错5.错四、名词解释1、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2、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的吸收谱线。
3、当光子和物质不发生弹性碰撞时,不产生能量交换,仅光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种光。
4、在极谱图中,极限电流与残留电流之差。
5、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分配达平衡时的质量之比。
6、在一定入射光波长下,吸收物质的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
7、物质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能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若电子的自旋方向没有改变,此时的状态就称激发单重态(单线态)。
8、极谱法是通过极谱电解过程所获得的电流-电压曲线。
9、在色谱分离过程中描述色谱柱分离效能的指标,主要由塔板数和塔板高度等参数。
10、通过化学反应把各种不同的有机基团键合到载体表面所形成的固定相。
五、问答题1.盐桥的作用是输送反应离子和消除(减小)液接电位。
2.取决于溶剂种类和入射光的波长。
3.检出限、灵敏度和噪声4.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5.水质监测、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测定、色谱检测器六、(1)μ=55.85 (2)pH=8.22 (3)n苯=866 H苯=2.3mm n甲苯=1247 H甲苯=1.6mmr21=1.7 R=3.2速率理论方程的计算举例说明例:有一气液色谱柱长4m,在不同线速时,相应的理论塔板数如下:u/cm•s-1 2.5 4.5 7.5n 423 405 325计算(1)最佳线速,(2)在最佳线速时,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解:(1)0.95=A+B/2.5+2.5C0.99=A+B/4.5+4.5C1.23=A+B/7.5+7.5CA=0.24cm,B=1.06cm2•s-1,C=0.115sU=3.04cm/s(2)H(最佳)=0.94cm,n=400/0.9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