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屋面找坡层详细计算公式
找坡层工程量计算规则

找坡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工程施工中,找坡层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确保道路的平坦度和安全性。
为了正确计算找坡层的工程量,需要遵循以下规则:一、确定找坡层的范围需要确定找坡层的具体范围。
这可以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或实地勘测结果来确定。
找坡层的范围通常是指道路或路基的横截面,包括道路的宽度、边坡的高度和坡度等。
二、测量横截面的尺寸在确定找坡层范围后,需要进行横截面尺寸的测量。
这包括测量道路的宽度、边坡的高度和坡度等参数。
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如测量尺、水平仪等进行测量。
三、计算找坡层的体积根据测量得到的横截面尺寸,可以计算找坡层的体积。
找坡层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 = 道路宽度 × (边坡高度 + 2 × 找坡层厚度) × 找坡层长度其中,道路宽度是指横截面中道路的宽度,边坡高度是指横截面中边坡的高度,找坡层厚度是指找坡层的厚度,找坡层长度是指找坡层在道路上的长度。
四、考虑工程条件的影响在计算找坡层的工程量时,还需要考虑工程条件的影响。
例如,如果找坡层在道路的某一段出现了变化,需要对该段进行单独计算。
此外,如果道路有多个车道或有辅助设施,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找坡层工程量的影响。
五、总结和审核工程量计算结果需要对找坡层的工程量计算结果进行总结和审核。
这包括检查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核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将计算结果进行汇总和审核。
在审核过程中,需要确保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并对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合理的修正。
通过遵循上述规则,可以准确计算找坡层的工程量。
这有助于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提高道路的平坦度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并及时调整和修正计算结果,以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
屋面找坡层的计算方法

屋面找坡层的计算方法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屋面找坡层的计算方法,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啊,屋面就像是房子的大帽子,得给它整得稳稳当当、舒舒服服的。
而找坡层呢,就是让雨水能顺顺利利地流走,别在屋面上积着,不然时间长了那可不得出问题呀!那怎么计算这个找坡层呢?其实就像是搭积木一样,得一块一块地去琢磨。
咱先得搞清楚屋面的面积有多大,这就好比你要知道你有多大的地儿可以用来摆弄那些积木。
然后呢,再看看坡度要求是多少,这就像是决定你要搭多高的积木塔。
比如说,屋面是个长方形,长是 10 米,宽是 8 米,坡度要求是 2%。
那咱就可以这么算呀,从长边开始,这一头到另一头的高差就是 10 米乘以 2%,等于 0.2 米。
这就像是积木塔一边比另一边高了 0.2 米。
接着呢,你就得考虑用啥材料来做找坡层了。
是用轻集料混凝土呢,还是用水泥砂浆呢?这就好比你搭积木,是用木头的还是塑料的呀。
每种材料的厚度和用量可都不一样哦。
咱就拿轻集料混凝土来说吧,一般厚度可能是几十毫米。
那你就得根据面积和厚度来算算需要多少立方的材料。
这就像是你得知道搭这个积木塔得用多少块积木一样。
你说这是不是挺有趣的?就好像在玩一个建筑小游戏一样。
而且啊,计算的时候可得仔细了,别马马虎虎的,不然到时候材料不够或者多了,那不就麻烦啦!再想想,如果计算错了,找坡没做好,下雨的时候水积在屋面上,那可不得渗到屋里去呀,那家里不就遭殃啦?这可不行,咱得把这个“帽子”戴好咯!总之呢,屋面找坡层的计算方法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一步一步来,认真对待,肯定能算得明明白白的。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事儿,它关系到房子的质量和咱的生活呢!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对屋面找坡层的计算方法有点感觉啦?哈哈!。
屋面放坡计算公式

屋面放坡计算公式在建筑领域中,屋面放坡的计算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呢!这关乎着房屋的排水效果、结构稳定性等等。
咱们先来说说屋面放坡是啥意思。
想象一下,下雨天,雨水要是在屋面上积着排不出去,那得多糟糕呀!所以屋面就得有一定的坡度,让雨水能够顺利地流走。
而计算这个坡度,就需要用到屋面放坡计算公式啦。
一般来说,屋面放坡计算公式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百分比来计算,另一种是按照角度来计算。
先说说百分比的计算方式。
比如说,屋面的坡度是 2%,这意味着在水平方向每前进 100 米,垂直方向就升高 2 米。
假设屋面的水平长度是 10 米,那升高的高度就是 10×2% = 0.2 米。
再来说说按照角度计算的方式。
如果屋面的坡度角度是 30 度,那我们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计算高度。
假设水平长度还是 10 米,那升高的高度就是 10×tan30°,大概约等于 5.77 米。
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小房子的修建项目,就碰到了屋面放坡的问题。
那时候,我们几个工人师傅,拿着图纸,对着屋面比划来比划去。
师傅们嘴里念叨着各种数据,我在旁边听得云里雾里的。
后来师傅给我解释,说这屋面放坡要是没算好,雨水排不出去,屋里就容易受潮,时间长了墙皮都得脱落。
而且要是坡度太大了,材料又得多用,成本就上去了。
我这才明白,原来这小小的屋面放坡里有这么多门道。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得考虑到屋面的材料、当地的降雨量等因素。
比如说,如果当地降雨量特别大,那屋面的坡度可能就得适当加大,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走,不造成积水。
还有啊,不同类型的屋面,像平屋面、坡屋面,它们的放坡计算也会有所不同。
平屋面相对简单一些,坡屋面就得考虑更多的角度和长度变化。
总之,屋面放坡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搞清楚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多算几次,就能把屋面的坡度设计得妥妥当当,让房子既美观又实用,还能经得起风雨的考验!。
屋面和防水工程量计算

室内外 高差
塑料雨水斗:4套
分格缝可以用总面积除上间距面积,计算出来是间距面积 的数量,然后间距的两边尺寸相加,乘上间距面积的数量。
例题:某工程屋面每1米*1米进行分格,屋面长是4.8,宽 3.6,计算分格缝工程量。
数量=4.8*3.6/1*1=17
长度=17*(1+1)=34m
(4)二毡三油一砂防水层
S3 S1 S2 782 .62 m2
屋面采用铁皮排水,以图 示尺寸按展开面积计算
铸铁、塑料落水管以不同 直径按图示尺寸以延长米 计算,如设计未标注尺寸, 以檐口至设计室外散水上 表面垂直距离计算,铸铁 管中的雨水口、水斗、弯 头等所占长度不扣除,管 件以个计算。
F 50.8 12.8 650 .24(㎡)
d d1 i L 4 0.07 0.02 12.8 4 0.134 (m) V Fd 87.13(m3) (3)水泥砂浆找平层 屋面部分: S1 650 .24 檐沟部分: S2 沟底面积 两侧壁面积
50.8 0.6 2 12.8 0.6 2 0.6 2 12.8 1.2 2 50.8 1.2) 2 0.25 50.8 12.8 2 0.17 132 .3( 8 m2 )
某屋面如图,檐沟宽为600,自上而下的做法如下: 100mm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钢筋砼上干铺炉渣 砼找坡,最低处70mm;20mm厚1:2水泥砂浆 找平层;屋面及檐沟为二毡三油一砂防水层(上卷 250mm),分别求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防 水层的工程量。
解:(1)100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
V 50.8 12.8 0.1 65.029(m3) (2)干铺炉渣找坡层
二、涂膜屋面的工程量计算同卷材屋面。涂膜屋面的油膏 嵌缝、玻璃布盖缝、屋面分格缝以延长米计算。
屋面找坡计算公式

摘要:对复杂的平屋顶屋面找坡层厚度计算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找坡层平均厚度计算方法,通过对比,阐述了两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找坡层;平均厚度;计算方法。
一般把屋面坡度小于5%的屋顶称为平屋顶,由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的普遍应用和防水材料不断革新,平屋顶已被广泛应用。
它与坡屋顶相比,具有节约材料、减少建筑体积、提高预制装配程度、便于使用与维修等诸多优点。
但由于屋面形式多种多样,从而给平屋面找坡带来了困难,笔者就复杂的平屋面找坡层平均厚度的计算方法做一点探讨,阐述如下:一、控制找坡层最薄处厚度的计算方法公式:找坡层工程量(V)=屋面面积(S)*平均厚度(H)平均厚度(H)=坡宽(L)*坡度系数(i)*1/2+最薄处厚以下面实际案例为例,来陈述平屋顶找坡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已知平屋顶形式及尺寸如下图,屋沿最薄处厚为30mm,计算屋面找坡层工程量。
1、计算平均厚度(A)区:面积:15*4=60m2平均厚度:4.0*2﹪*1/2+0.03=0.07m(B)区:面积:12*5=60m2平均厚度:5.0*2﹪*1/2+0.03=0.08m(C)区:面积:8*(5+2)=56m2平均厚度:7.0*2﹪*1/2+0.03=0.10m(D)区:面积:6*(5+2-4)=18m2平均厚度:3.0*2﹪*1/2+0.03=0.06m(E)区:面积:11*(4+4)=88m2平均厚度:8.0*2﹪*1/2+0.03=0.11m(1)算数平均厚=0.07+0.08+0.10+0.06+0.11∕5=0.084m(2)加权平均厚=60*0.07+60*0.08+56*0.10+18*0.06+88*0.11∕60+60+56+18+88=25.36∕282=0.0899≈0.09m2、屋面找坡层工程量(1)屋面工程量(算术平均厚)=282*0.084=23.69m3(2)屋面工程量(加权平均厚)=282*0.09=25.38m33、小结:通过上述计算分析,因其计算找坡层厚度不同,屋面找坡层工程量有两个结果,一是以算术平均厚为基础计算的屋面找坡层工程量,另一个是以加权平均厚为基础计算的屋面找坡层工程量。
一建各种屋面坡度计算公式

一建各种屋面坡度计算公式屋面坡度计算公式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屋面坡度可以影响房屋的外观、排水性能和结构安全。
因此,对于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来说,掌握屋面坡度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屋面坡度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屋面坡度的定义。
屋面坡度是指屋面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通常用百分比或度数来表示。
例如,一个屋面的坡度为5%,意味着它的倾斜角度为2.86度。
在建筑设计中,屋面的坡度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设计风格等因素来确定的。
不同的坡度可以影响屋面的排水性能、防水性能和外观效果。
二、常见的屋面坡度计算公式。
1. 百分比坡度计算公式。
百分比坡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百分比坡度 = (上升高度 / 水平距离) × 100%。
其中,上升高度是指屋面边缘到屋顶最高点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是指屋面边缘到屋顶最高点的水平距离。
例如,如果一个屋面的上升高度为1米,水平距离为10米,那么它的百分比坡度为10%。
2. 度数坡度计算公式。
度数坡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度数坡度 = arctan(上升高度 / 水平距离)。
其中,arctan是反正切函数,可以用计算器或数学软件来求解。
例如,如果一个屋面的上升高度为1米,水平距离为10米,那么它的度数坡度为5.71度。
3. 坡度与水平距离的关系。
在实际工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屋面的坡度和水平距离来计算上升高度。
这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上升高度 = 水平距离× tan(度数坡度)。
或者。
上升高度 = 水平距离× (百分比坡度 / 100)。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和施工中准确地确定屋面的坡度,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防水性能。
三、屋面坡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1.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设计风格等因素来确定屋面的坡度。
房屋屋顶斜坡面积计算公式

房屋屋顶斜坡面积计算公式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计算房屋屋顶斜坡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地计算屋顶斜坡面积可以帮助建筑师和施工人员准确地确定材料的用量,从而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房屋屋顶斜坡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且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进行演示。
房屋屋顶斜坡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屋顶的形状和结构来确定。
一般来说,屋顶的形状可以分为平顶、单坡顶、平底坡顶、复式坡顶等多种类型。
在这里,我们将以单坡顶为例进行介绍。
单坡顶是指屋顶只有一个坡度的情况,这种类型的屋顶在建筑中比较常见。
计算单坡顶的面积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屋顶面积 = 底边长×斜边长。
其中,底边长指的是屋顶底部的边长,斜边长指的是屋顶斜坡的长度。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只需要测量底边长和斜边长,就可以得到屋顶的面积。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单坡顶的底边长为10米,斜边长为15米,那么屋顶的面积就是10米× 15米 = 150平方米。
除了单坡顶外,平底坡顶和复式坡顶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建筑师和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且考虑到屋顶的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调整。
在实际工程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特殊形状的屋顶,比如说有凸起或凹陷的部分。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屋顶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形状,然后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最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整个屋顶的面积。
这种方法虽然稍微复杂一些,但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出屋顶的面积。
除了屋顶的形状外,屋顶的材料也会对面积的计算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常见的屋顶材料有瓦片、沥青瓦、金属瓦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密度和重量,因此在计算屋顶的面积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重量,从而确定需要的材料的用量。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正确地计算房屋屋顶斜坡面积对于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们已经对房屋屋顶斜坡面积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实际工程中,建筑师和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屋面保温层、找坡层工程量计算

屋面保温层、找坡层工程量计算屋面保温层、找坡层找坡厚度计算是找坡层工程量计算的关键,按定额计量规则,屋面保温、找坡层按保温、找坡层铺设范围、坡比,区别不同材料以立方米计算。
屋面部分,无女儿墙时,算至外墙皮,有女儿墙时算至女儿墙内侧。
如设有天沟时,保温屋应扣除天沟的水平面积,对于不规则(坡宽不一致,一般同一屋面一个坡度)屋面,应分区域计算不同坡宽的面积,再乘以相应区域坡面中间的平均厚度计算。
某坡宽相等的两坡屋面找坡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找坡最薄为30mm,则其找坡层的平均厚度为:h-0.03=b∕2*ih=(b×i)∕2+0.03式中h为找坡层平均厚度(m);b为坡宽(m);i为坡度(%)。
上面公式不适合坡宽不等的屋面找坡计算。
设计上规定的找坡屋最薄处厚度30mm,不能理解为同一屋面中所有不同坡宽的找坡层在最薄处都是30mm厚,但其中必定有一个区域的找坡层最薄处的厚度为30mm,那就是坡宽最长的区域。
计算屋面找坡层厚度,一是所有区域找坡层的最高点,必须以屋脊分水线的高度为基准点;二是不同坡宽的各区域的坡度要相同。
几个不同坡宽同一坡度的找坡层截面,按坡宽的长短三序叠合在一起。
采用梯形比例公式可求得该坡面中心处高度即是坡面平均厚度。
坡宽短的区域平均厚度要依序大于坡度长的区域平均厚度。
坡宽短的找坡最薄处的厚度要依序大于坡宽长的找坡最薄处厚度,找坡层平均厚度公式为:hi=(b-bi/2)Xi+$,这里用$代表坡宽最大时最薄处最小厚度。
hi表示某坡面区域中心厚度,用梯形比例公式可求得。
用坡面宽*长*平均厚度=找坡工程量。
为说明问题,假定屋脊不在中间,与实际情况无关。
屋面中坡宽bl=7.8m,b2=5.7m,长度Ll=15m,坡度i=2%,计算找坡工程量。
找坡层平均厚度:1 区:hl=(7.8^7.8∕2)×0.02+0.03=0.108m2 区:h2=(7.8—5.7/2)×0.02十0.03=0.129m找坡工程量:1区:7.8×15×0.108=12.64r∩32区:5.7×15×O.129=13.35r∩3找坡工程量合计:25.99m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