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技术评分表

合集下载

煤矿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煤矿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陪检人:
运输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
矿井名称:日期:
项目
考核内容
评分方法
扣分
一、 重大事项
1。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管理考核办法》进行施工
一项未完成扣3分
2.重大隐患的整改规划
一项未完成扣3分
二、一般事项
1.完成矿井安全评价中,所列一般隐患的整改规划
一项未完成扣2分
2。完成专业例会安排的重点工作
一项未完成扣2分
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顶必须成立以矿领导为组长,由矿、区队有关人员组成的初放领导小组,必须跟班现场指挥,直至初放工作结束.
不执行扣2分。
4、顶板管理
工作面支架工作运行状态必须安全可靠,初撑力合格。顶梁接顶充实、端面距合格、支架不出现错茬、挤架、咬架.不准随意留煤顶开采,必须留煤顶,托夹矸开采时,必须有专项批准的措施.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7、产量指标
必须完成产量指标。
未完成扣2分。
8、新技术推广
集团公司确定推广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
每项完不成扣2分.
三、矿压观测
1、制订矿压观测计划
不按计划完成的,每项扣1分。
2、新采区、新煤层投产的工作面必须进行矿压观测,并对采场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矿压观测报告。
未提交矿压观测报告扣2分,报告分析质量差扣0.5分.
一次隐瞒不报扣2分。
三、机电管理、技术管理
1、一般事故隐患,必须按时整改。
一项未完成扣1分。
2、机运科职责明确、人员配置合理。
职责不明确,人员配置不足,不能有效行驶管理职能的,一项扣1分。
3、按公司要求正常召开机电专业例会。
例会制度不正常或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一次扣1分。
4、健全机电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四新”试验评估

“四新”试验评估
4、配套的安全设施、设备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完成并验收合格。
5、作业队伍及其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资质,其技术力量和人员操作技能是否满足试验要求。
6、人员配备是否合理、是否按实验要求进行安全培训。

环境适应性
1、是否与现有的矿井安全生产系统相适用、并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系统改进。
2、是否对原有生产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4、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需要制订应急预案时,是否有完善的专项应急预案,所有参与施工的员工是否经过应急预案的培训。

其他
其他依据有关标准、规定、制度要求需要进行评估的内容。
评估结论
评估综合意见:
建议或意见:
评估单位盖章(公章):评估负责人签字:
风险等级
东滩煤矿“四新”试验安全风险评估表
试验名称:试验地点:试验日期:
序号
评估项目
风险因素
评估意见
整改意见
评估人签名

安全性能评估
1、是否有符合手续的申请报告和应用设计或原理以及相关的图纸、使用说明等技术资料。
2、所涉及的相关设备、产品、材料等是否具备防爆合格证、煤安标志Fra bibliotek安全资质证明。
3、所涉及的工程施工、设备设施安装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检查验收或检测检验。
3、是否对作业人员的作业环境构成威胁。

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
1、“四新”试验应用是否促进现有生产系统的安全性能提高、不降低或破坏现有生产系统的安全性能。
2、“四新”试验应用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各生产辅助系统及其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等是否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
3、“四新”试验应用的现场管理制度、岗位规范和工作标准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

资料2 资料油田公司“四新技术”现场扩大试用指导意见表.doc

资料2 资料油田公司“四新技术”现场扩大试用指导意见表.doc
预计2020年组织扩大试用方案实施,进一步验证技术指标和适用条件,完善操作规范和技术应用标准。
计划扩大试用于2020年3月—2020年10月完成实施,年底完成总结和扩大试用验收评价工作。
备注:列表项目已完成初步试用及验收评估,截止2019年12月,已完成扩大试用方案备案。
3)安装投用后锅炉减缓了原过滤器炉管、阀笼及引压管线堵塞情况。
经现场验证确认的基本适用条件:
1)适用于风城**作业区所有高压注汽锅炉;
2)过滤器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实时跟踪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实现了不停炉在线自动清洗排污;
3)可满足现场高温、高矿化度、杂质颗粒含量多的净化污水使用工况。
2019年下达专项《锅炉自清洗过滤器改造工程投资计划》**新风区计字[2019]6号,完成《锅炉给水自清洗过滤器扩大试用方案》,签订物资采购合同,进行改造前期工程条件准备;
1)对风城作业区现有锅炉给水过滤系统及排污工艺管线进行了改造;
2)安装试用自清洗过滤器及其控制系统;
3)改造后的过滤系统调试、验证,并实时跟踪过滤器进出口压力。
该项目2019年8月,通过试用单位组织的验收评价:
1)可实时跟踪过滤器进出口压力;
2)自清洗过滤器安装后,其控制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压差值在线自动清洗排污,不影响锅炉注汽生产;
附件2:
****公司“四新技术”扩大试用指导意见表
序号
“四新”技术名称
已试用单位
试用主要内容
经验收已达到的主要技
计划评价周期
1
高压注汽锅炉给水自清洗过滤器扩大试用
2019年以来,风城**作业区已在一号供汽联合站试用完成《自清洗过滤器》24台套,并进入扩大试用准备阶段。

技术创新评分标准

技术创新评分标准

技术创新评分标准
目的
本文档旨在确定评分技术创新水平的标准和指导原则。

通过明确评分标准,可以客观地衡量和比较不同技术创新的质量和程度。

评分标准
以下是技术创新评分的基本要素和标准:
1. 创新性(40%):评估技术创新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包括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或全新技术的引入。

2. 可行性(30%):评估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和实施可能性,包括对资源、成本、时间和技术要求等因素的考虑。

3. 影响力(20%):评估技术创新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和推动效果,包括对商业、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4. 战略性(10%):评估技术创新对组织战略目标的贡献和对竞争优势的提升。

评分方法
为了保持评分的客观性和一致性,以下是一些评分方法和策略:
1. 评分团队:成立评分团队由多名专业人员组成,包括技术专家、市场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等。

2. 评分维度:对每个评分要素指定明确的维度和指标,使评分
过程具有清晰的结构。

3. 定量评分:采用定量评分方法,给每个评分要素和指标分配
具体的分数范围。

4. 权衡因素:考虑不同评分要素之间的权衡关系,根据实际情
况调整各要素的权重和得分比例。

5. 多维评估:综合考虑不同维度的评估结果,得出综合得分以
反映技术创新的综合质量。

结论
通过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和采用合理的评分方法,可以更好地
评估技术创新的质量和程度。

评分团队需要依据这些标准和方法,
以客观、一致的方式进行评分,以促进技术创新的提升和发展。

急救四大技术评分表

急救四大技术评分表

20
20 15
20
选择准确:包扎方法,用材
4
包扎方法正确:敷料使用方法 6,部位 1,打结位 8
置1
效果:三角巾(绷带)包扎平整 3,施力均匀 2 5
熟练程度
3
用材选择:夹板长度合适 2 绑扎衬垫用物 2
4
夹板固定方法:衬垫适当 3,夹板放置部位 3,夹 10
板固定方法(包括悬吊)4
肢体功能位
3
患肢末端暴露情况
急救四大技术评分表
项目 素质 要求
止血
项目 总分 5
20
项目评分标准
学号
要求
扣分
标准分
服装整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2
备齐用物
3
指压部位正确
5
上止血带:部位正确 2,衬垫 1,止血带打结方法 4 , 10
判断远端动脉搏动 1,标记 2
加压包扎:用材得当 5,部位准确 5,松紧适当 5 5
包扎
固定 搬运 综合 总分
3
搬运方法 5,合作 5, 患者体位 5
15
伤员处理顺序符合院前急救原则
10
团队分工明确,任务安排合理 Nhomakorabea5
团队成员急救意识强,急救工作迅速而有序
5

职业教育 四新 新标准新技术

职业教育 四新 新标准新技术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产和服务领域所需职业素质和技能而设置的专门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也必须不断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更新和改革,尤其是需要借助四项"新"的元素:新标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体系,来推动其发展。

一、新标准1. 新的课程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这种课程标准应该更加贴合实际需要,强调实用性和创新性,并且与相关产业对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 新的评价标准: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也需要根据时代和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

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

3. 新的师资标准:职业教育的教学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技术和新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二、新技术1.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职业教育带来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和实践,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非常广泛,职业教育也不例外。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

3. 远程教育技术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远程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新理念1. 实践教学的重视:职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理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创新教学的倡导: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之一。

职业教育应该倡导创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科技创新评分标准评分表

科技创新评分标准评分表

科技创新评分标准评分表
1. 创新性
- 将创新性定义为项目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独特性和
前瞻性。

- 评分范围:1-10分。

2. 技术可行性
- 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包括技术成熟度、实施难度和风险等。

- 评分范围:1-10分。

3. 商业化潜力
- 考察项目是否具有商业化价值、市场需求和盈利潜力等因素。

- 评分范围:1-10分。

4. 创新能力
- 考察团队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
新文化等。

- 评分范围:1-10分。

5. 资源利用
- 评估项目的资源利用情况,包括资金、人力、物资等。

- 评分范围:1-10分。

6. 市场竞争力
- 考察项目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差异化。

- 评分范围:1-10分。

7. 可持续性
- 评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等。

- 评分范围:1-10分。

8. 创新效果
- 评估项目的创新效果以及对行业、社会的影响。

- 评分范围:1-10分。

9. 综合评价
- 综合考虑以上各项指标,评估项目的总体创新水平和潜力。

- 评分范围:1-100分。

注意:评分标准仅供参考,详细评估应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

《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DBJ13-81-2006)

《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DBJ13-81-2006)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13—81—2006建设部备案号:JI0796—2006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Constructionstandardofsecuritiedandcivilizedbuildingsite2006—05—15发布2006—07—01实施福建省建设厅发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ConstructionstandardofsecuritiedandcivilizedbuildingsiteDBJ13—81—2006建设部备案号:JI0796—2006组织单位: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专业委员会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批准部门:福建省建设厅施行时间:2006年7月1日2006年福州福建省建设厅关于批准发布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的通知闽建科[2006]22号各设区市建设局:为统一我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进一步促进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和文明施工水平,由各省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专业委员会组织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编制的《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经审查,批准为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13—81—2006,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

在施行中,有什么问题和意见请函告我厅科学技术处。

该标准由省建设厅负责管理,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组织出版发行。

福建省建设厅二00六年五月十五日关于同意《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地方标准备案的函建标标备便[2006]61号福建省建设厅:你厅“关于报送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备案的函”收悉。

经研究,同意所报的《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一项地方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J10796—2006。

该项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二00六年五月十九日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统一和规范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提高我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水平,由省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专业委员会组织,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及有关专家共同编制了本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项目评分表
项目名称:筼筜·温莎公馆(特房筼筜·2011P22 )
监理单位:厦门基业衡信咨询有限公司表4
评分
情况每次
评分
分项评分
推广证书
编号
综合
得分
检查
时间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基础阶段0.5 0.5
主体阶段0.5 0.5 1
装饰阶段
评语
检查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备注:1、推广应用“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和“福建省建设厅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指南项目”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每应用一项加0.5分,满分为5
分;
2、采用禁止使用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的项目倒扣5分。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