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 实验探究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总结(已整理)

初中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1.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环境因素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①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4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
③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上表),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花盆和②号花盆是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①号花盆和③号花盆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_号花盆的甘薯。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答: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中考生物实验探究常用语言

中考生物实验探究是指中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进行的实验探究,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学生需要使用一些常用的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首先,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实验室基本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如显微镜、烧杯、移液器等。
这些仪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实验操作动词,如“加入”、“放入”、“测量”、“称量”、“搅拌”等。
其次,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需要使用一些描述性语言来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这些语言包括一些表示数量的词汇,如“多”、“少”、“大”、“小”、“快”、“慢”等,以及一些表示质量的词汇,如“粘”、“浓”、“稠”、“清澈”、“浑浊”等。
学生还需要使用一些表示变化的词汇,如“变化”、“变色”、“变浑浊”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一些表示实验变量的词汇,如“实验组”、“对照组”、“因变量”、“自变量”等。
这些词汇有助于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确定和控制实验变量,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还需要学会使用一些表示结论的词汇,如“结论”、“假设”、“预测”等。
这些词汇有助于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并且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还需要学会使用一些表示实验过程的词汇,如“方案”、“步骤”、“流程”等。
这些词汇有助于学生组织实验过程,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录和描述实验过程。
总之,中考生物实验探究常用语言是指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使用的一些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些语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应该加强对中考生物实验探究常用语言的学习,以便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语言。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意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另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还应该注意观察细节,并且要给出足够的数据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结论。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3 实验探究(解析版)

专题3 实验探究1.(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价值,用健康的大鼠和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表实验。
科研人员在连续喂养大鼠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组别大鼠类型处理方式A健康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B糖尿病大鼠灌服生理盐水C糖尿病大鼠灌服山药多糖D糖尿病大鼠灌服降糖药物(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_____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数量应该为_____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
(3)根据图表信息,C组糖尿病大鼠在灌服山药多糖后,血糖浓度明显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_____。
将实验中C组与_____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若实验结果与实验前作出的假设是一致的,请写出该假设: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_____。
(5)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_____的重吸收作用。
而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三/3 10 对照作用(2)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3) 降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4)有作用(5) 肾小管胰岛素【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
(2)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是否有效。
【详解】(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三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数量相等各10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
中考生物实验探究试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中考生物实验探究试题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描述性实验探究,即给出实验条件和实验步骤,要求考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描述;另一种是解决性实验探究,即给出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要求考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探究原因。
对于描述性实验探究题,考生需要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实验,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在记录实验过程时,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结果和变化,并尽量使用科学术语来描述实验现象。
对于解决性实验探究题,考生需要分析实验数据,推断出实验结果,并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的原因。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各个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尽量使用科学术语来解释实验结果。
此外,在解决中考生物实验探究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读题:认真阅读题目,确定实验目的和要求,明确实验条件和步
骤。
2 分析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归纳出实验结论。
3 探究原因:运用生物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探究原因。
4 综合运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提出
建议或改进方案。
希望这些提示能帮助你在解决中考生物实验探究题时有所收获。
专题3 实验探究(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1)C组在此实验中起___对__照___作用。 (2)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是否要求A、B两组取样面积相同? __是____。其目的是__保__证__单___一__变__量__(保__证__变__量__唯__一__)_____。 (3)上表中,C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___没__有__菌__落__(_无__菌__落__)____。 (4)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洗__手__能__减__少__手__上__的__细__菌__和__真__菌____。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2023
专题三 实验探究
1
专题三 实验探究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方法技巧 题型特训
专题二 资料分析
返回目录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题型特点 实验探究题的题干一般以“文字+实验流程图(或实验装置、表格数 据、坐标图等)”的形式呈现,以教材典型实验为载体,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实验目 的、材料、原理、操作步骤、实验原则、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结果和结论、实验 操作的原因分析、实验设计等。
14
专题三 实验探究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不经冷储的疫苗的危害,设计了A组和B组 实验。选取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白鼠10只,平均分成两组,做如下处理后 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组别 第一次注射等量 第二次注射等量
A 冷储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B 常温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4
专题三 实验探究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1.鼠妇喜欢生活在背阴略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 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潮湿程度等。请你利用以下甲、乙、丙三种实验装置图回答下 列问题。
中考生物实验题型总结

中考生物实验题型总结中考生物实验题是对学生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考查,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生物实验题,下面对常见的题型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显微镜使用类实验题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中考中经常会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例如:“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要将视野中的物象从甲图转换为乙图,应如何操作?”对于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在操作方面,要记住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的步骤:移动玻片,将需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同时,还要注意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如用手扳动物镜、目镜,或者在高倍镜下使用粗准焦螺旋等。
二、临时装片制作类实验题制作临时装片是观察细胞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考的常见考点。
比如:“请简述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回答这类问题,要按照以下顺序:擦、滴、撕、展、盖、染、吸。
具体来说,“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或生理盐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撕”是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是将内表皮展平;“盖”是盖上盖玻片,注意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染”是滴加碘液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
此外,还可能会考查在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如何避免产生气泡,染色的方法等。
三、探究实验类实验题探究实验是中考生物实验题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个探究问题和一些实验材料,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在回答时,要明确实验的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
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例,变量可以是温度、水分、空气等,分别设置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中考生物 实验探究题

小试牛刀
(1)该实验设置①组目的是 对照 ,该实验 的变量是 有无蚂蚁 。 (2)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蚂蚁对金合欢 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 (3)蚂蚁的发育过程有蛹期,此昆虫的发育过程 属于的发育类型是 完全变态 发育。
小试牛刀
(4)下列细胞结构中,蚂蚁体细胞不具有,而金
合欢叶肉细胞具有的是 ①④⑥ (多项选择)
样题示例
①用香烟和蒸馏水制成烟草浸出液。 ②通过稀释,得到25%、50%、75%的烟草浸出液。 ③取5个大培养皿,编号,铺上卫生纸,均放入结构完整、大小相当的 50粒黄豆种子。 ④在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将装置 放在室温条件下。 ⑤每天向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应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和蒸馏水。 ⑥5天后统计种子的发芽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样题示例
(2)若A组菌落平均数较少,B组菌落平均数较多,C组无 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抗菌”洗手液具有抗菌抑 菌作用。 (3)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 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 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 的就是对照组;所以设置C组的实验目的是对照作用。
样题示例
(4)每组用1个培养皿做实验,数量少偶然性大; 每组设置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可以避免 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5)细菌通过分裂方式繁殖。
小试牛刀
1.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被子植物)幼苗生长的 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得 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回答下 列问题:
生
物识
初中生物实验中考探究题(附答案)

初中生物实验中考探究题(附答案)1.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②是盖盖玻片操作。
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而影响观察。
(2)________(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
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___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机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________来表示。
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某个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①实验选材: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盆栽银边天竺葵。
备注:银边天竺葵由于叶片边缘部分没有叶绿素,所以呈现出黄白色,所以称为“银边”。
②黑暗处理:实验前2-3天,把盆载银边天竺葵放于暗处。
③光照处理:将盆栽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④水浴加热:取其中一张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
⑤清水漂洗:待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⑥滴加碘液: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片刻后,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该实验是否有对照?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3)该实验选用酒精来溶解________,因此,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酒精将变为________色。
(4)“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是利用了________遇到碘液会变蓝色的原理。
(5)如果该实验正常进行,可以观察到叶片银边的部分遇碘液________,绿色的部分遇碘液________。
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6)某小组进行实验时,发现滴加碘液后,叶片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都未变蓝色,请推测一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3.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
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果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2 mL唾液
A
2 mL唾液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2滴
搅拌 2 mL唾液
0℃
搅拌 2 mL唾液
第三部分 题 型 突 破
题型二 实验探究
解题方法指导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____作__出__假__设____→制 订计划→___实__施__计__划_____→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实验探究 题与生活联系紧密,综合性强,难度大。
(1)认真阅读题目:多阅读几遍题目,明确实验的主题、设 计思路以及各类条件。
(2)实验步骤②要将所有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 ___高__温__灭__菌_____处理,接种微生物是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第 ______③________步完成。 (3)实验步骤中提到,张明和兴趣小组的每位同学都准备了 三个培养皿来进行这个探究实验,张明对此提出疑问,他觉得 这样有些浪费,只需一位同学做这个实验就可以了。你是否 同意他的观点?____不__同__意______,原因是__一__个__同__学__的__实__验___ _数__据__样__本__太__少__,__具__有__偶__然__性__;__多__个__同__学__形__成__重__复__试__验__,____ ___可__减__小__实__验__误__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12小时统计各组褐变指数,若其中一组褐变指数达到5, 该组即停止试验。 (2)根据图示,______________组的荔枝褐变速度最快;从 处理条件比较甲组和丙组、乙组和丁组的曲线,荔枝无论袋 装还是裸露,保鲜效果______________优于______________。 (3)机械损伤的荔枝易发生褐变,请分析选择无机械损伤的 荔枝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新鲜的荔枝味美多汁,这种汁液主要储存于细胞的 ______________中。制成荔枝干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因为除 去水分使______________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 入___2__m_L_清__水_____作为1号试管的_____对__照_______实验。 (2)1号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不__变__蓝______,原因是唾液中含 有____唾__液__淀__粉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2号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变__蓝_______,原因是 _____没__有__唾__液__,__而__清__水__不__分__解__淀__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从培养液里 取一只水蚤放在其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1次水蚤10内里 的心跳次数。水蚤心脏位于如图T-2-3所示的_____A_________ 处(填图中字母)。 ③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重复上述实验,所选取水蚤的个 体大小应该____一__致________,这是 为了____控__制__单__一__变__量__________。
3. 微生物是自然界很重要的成员,与人类关系密切,分布 十分广泛。张明同学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内容后, 与同学进行了交流。同桌提出了疑问:“我们每天铺的床单 上有细菌和真菌吗?床单清洗后与清洗前相比,细菌和真菌 数量真的会变化吗?”张明与有兴趣的同学一起就这个问题 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 ②
(3)将三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在阳光下照射几个 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__酒__精_____ 的小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脱色后用清水漂洗、滴加碘液, 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乙__和__丙_______。 (4)三套装置中,可用于验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_______丙_______,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温室里栽 培植物,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 _____二__氧__化__碳__浓__度__(__或__C_O_2_浓__度__)________________。
(4)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 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新鲜 荔枝的美味汁液就是来自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地杀死或抑制微 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 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 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荔枝晒干后能保存较长时间,说明除 去水分使细菌和真菌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这种防止食品腐 败的方法是脱水法。
③
④ ⑤
组号
A
B
C
每位同学准备3个培养皿,在其中配置相同的培养基,分别 标记为A、B、C组
将所有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处理
打开培养皿,放在 清洗前的床单下, 静置15分钟后,立 即盖盖密封
打开培养皿,放在 清洗后的床单下, 静置15分钟后,立 即盖盖密封
不作任何处理
将所有培养皿放于30℃的恒温箱中培养
(3)上述步骤中有两处错误,在滴加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之 前,应该首先观察记录从清水中取的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 作为对照;观察记录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的操作应该至少 进行3次,然后取____平__均__值______。 正确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组别(加不同体积蒸馏 水的浸出液)
10秒内心跳次数
对照 35
4.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某生物小组的同学 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请回答问题: (1)此实验的假设是___烟__草__浸__出__液__对__水__蚤__心__率__有__影__响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配制烟草浸出液:分别在20 mL 、30 mL、40 mL、50 mL蒸 馏水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烟草,浸泡1天。
50 mL 40 mL 30 mL 20 mL
36
37
39
41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 影响。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对水蚤心率____促__进________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越强。
谢谢
(2)弄清实验类型:探究性实验,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 确定的,应针对多种可能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3)确定实验目的:探究的问题就是实验的目的,解题思 路要围绕实验目的去展开。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注意如何设 置条件,得出实验现象,减小误差。
(4)分析实验原理:原理是实验成败的关键,这一点要结 合书本所学知识,并充分利用题干中给出的实验条件来得出 实验原理。探究实验一般会提出一种可行性的假设或预期。
【解析】(1)在研究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 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 照实验。为控制单一变量,选择品种、大小和成熟度相同且 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400颗,将其分成4组,每组100颗, 对荔枝进行冰水预冷15分钟,晾干后进行实验。
(2)根据图示,甲组的荔枝褐变速度最快。甲组(常温裸 露)、乙组(常温袋装)、丙组(低温裸露)、丁组(低温 袋装)。从处理条件比较甲组和丙组、乙组和丁组的曲线, 可以看出甲组和乙组两组的褐变速度都高于乙组和丁组的褐 变速度。所以荔枝无论袋装还是裸露,保鲜效果低温优于常 温。 (3)因为机械损伤的荔枝易发生褐变,为控制单一变量,避 免实验结果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要选 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为实验材料。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数目并记录
几天后,他们观察并记录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目,计算得出 的平均值如下:
组号
A
B
C
菌落数目的平均值
27
8
0
请针对张明与同学的探究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床__单__是__否__清__洗_______, 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C________组。
(5)注重变量分析:根据对照实验单一变量的原则,避免 实验产生偶然性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一般来说探究 哪个条件对实验的影响,这个条件就是变量。
典型例题
(2020广东)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味美多汁,荔枝果皮 易变褐色,保鲜难度大,造成远销困难,损失大。某研究小 组以果皮褐变指数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探究温度和袋装 两个因素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褐变指数分为1~5级,数值 越大,代表褐变程度 越高。结果如图T-2-1所示。
【答案】(1)相同 4 100;(2)甲 低温 常温; (3)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实验结果受无关因素的影响; (4)液泡 细菌和真菌
专项训练 1. 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设计了如图 T-2-2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 相同。
(1)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钟罩内壁出现的水珠除来自烧杯 中水分的蒸发外,还可能来自植物的___蒸__腾__作__用_____,该生 理作用可促进植物体对装置中____水__分________的吸收。 (2)实验后经测量,甲、乙、丙三套装置中培养液的水分分 别减少了100 mL、98 mL、85 mL。甲、乙培养液比丙培养液 减少的水分多是由于光照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而甲减少 的水分比乙多则由于植物的_____光__合_______作用,该生理作 用可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4)若实验5分钟后就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如 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__实__验__时__间__不__足__,__淀__粉__没__有__充__分__分__解__成__麦__芽__糖__,__剩__余__淀__粉_____ __遇__碘__变__蓝__(__或__唾__液__的__量__偏__少__/_或__搅__拌__不__充__分__/_或__馒__头__碎__屑_____ __偏__多__,__等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___温__度__对__唾__液__淀__粉__酶__消__化__淀__粉__是__否__有__影__响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实验的结论是___馒__头__在__口__腔__中__的__变__化__与__牙__齿_____ ____的__咀__嚼__、__舌__的__搅__拌__和__唾__液__的__分__泌__都__有__关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