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下封层试铺总结

合集下载

W沥青下面层AC-25试铺总结(第三次)

W沥青下面层AC-25试铺总结(第三次)

W标沥青砼下面层AC-25I我处按照省高指《下面层施工指导意见》的通知及市高指、监理组要求进行了沥青砼下面层试铺工作,在《沥青砼下面层(AC-25I)试铺方案中》得到监理组认可后,于2000年9月29日及10月5日进行了试铺,经检验,试铺段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现总结如下:一、试铺段概况试铺段桩号为K8+008~K8+404左幅,计396米,下面层上口宽11.15米,下口宽11.22米,设计厚度为7厘米,横坡2%。

二、施工准备1.技术交底在9月26日组织了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并按试铺要求制订出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及责任人。

2.机械准备及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试铺前对所有的机械设备做全面检查,经调试均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

3.试铺段的现场准备(1)试铺前对沥青下封层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基层外露和下封层两侧宽度不足部分按下封层施工要求进行找补。

(2)在试验段两侧封闭交通后,对表面浮动的矿料扫成堆后由拖拉机运至桥面集中堆放,同时,对试铺段两头桥面进行了冲洗,并在伸缩缝上垫上了1.5米宽的彩条布,防止伸缩缝内泥土污染桥面。

(3)在清扫过后的封层顶面钉红布钢钉进行标高测量,两侧钉子位置分别为左侧距中桩12.1米,右侧距中桩1.1米,钉子间距11.0米,标高测定后,根据设计高程,算出对应桩号上钉子处的松铺厚度(试铺前暂定1.18),钢丝绳架设在试铺前一天进行,右侧钢钎钉在距中桩0.77米处,左侧钢钎钉在距中桩12.43米处,钢钎绳伸出钢钎13厘米。

这样,铺层至钢丝绳间距有10厘米,以保证摊铺和碾压后,施工机械不碰撞钢丝绳,钢丝绳架设完成后,进行导向线、摊铺宽度线设置:右侧距中桩1.0米即侧石位置,左侧距中桩12.22米即铺层的下口宽度,导向线采用塑料绳。

三、试铺主要施工工艺(详见试铺方案)1.混合料:采用壳牌AH-70沥青,级配为AC-25I型,第一次试铺控制油石比为4.0%,第二次试铺控制油石比为4.1%。

[全]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

[全]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情况,报监理同意,确定试验段沥青路面试验段桩号为K0+000~K1+200。

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5年3月26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5年3月28日进行了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4cm(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8m,摊铺长度为600m,设计总量为XX吨。

2、现场试验段施工2.1沥青及碎石来源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

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XX 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2.3施工基本流程透层施工→下封层施工→摊铺机摊铺→13t双钢轮路机静压1遍→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1遍→1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6遍→压实度检测。

2.4透层施工2.4.1透层撒布本工程采用自制乳化沥青,满足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同步分封车进行喷洒,行车速度控制在XXkm/h,经检测乳化沥青用量在1L/m2。

2.4.2下封层撒布本工程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

231沥青下面层试铺总结

231沥青下面层试铺总结

泰州市东环高架工程S231TZ-8标AC-20C沥青下面层(YK0+520~YK0+920)试验段总结报告江苏金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S231TZ-8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五年五月AC-20C沥青下面层试铺总结一、试铺路段概况江苏金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S231TZ-8标项目经理部根据相关规范和有关文件精神,在指挥部的指导下,我部于2015年5月10日在YK0+520~YK0+920左幅快车道进行了AC-20C沥青下面层的施工,当日天气为多云,气温14~26℃,湿度65%,风力2~3级东南风转西南风,适合沥青下面层摊铺的要求。

该试铺段确定了AC-20C沥青下面层配合比和经济可靠的沥青下面层施工工艺,现作出总结,并作为大面积施工技术指导。

本试验段开机时间为7:00,摊铺时间为9:00,11:00停机,12:25摊铺结束,12:55碾压结束;二、采用的配合比1、原材料沥青来源现已签定供售合同,保证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其技术指标能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

70-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检验项目针入度(25℃,100g,5S)(0.1mm) 60-80延度(5cm/mim,15℃)(cm) 不小于100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4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9.5针入度指数PI -1.5~1.0薄膜加热试验163℃,5h 质量损失(%)不大于±0.8 针入度比(%)不小于61延度(10℃)(cm)不小于 6闪点(COC)(℃) 不小于260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 2.2密度(15℃)(g/cm3) 实测记录动力粘度(绝对粘度,60℃)(PA.S)不小于160集料(1)下面层采用石灰岩碎石。

(2)所有面层石料要求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近似立方体形状、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的碎石。

(3)检测频率为施工单位每种规格每1000t自检一次,监理每种规格每5000t抽检一次。

细集料(1)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优质石灰岩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加工而成的机制砂。

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

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

路面水稳下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在业主及监理的大力支持下,我项目部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于2019年12月27日顺利地进行了路面水稳基层试验段的铺筑工作。

经过对试验段全过程的跟踪检测,取得了可以指导正常施工的技术参数,为今后路面水稳下基层大规模施工提供了标准和技术依据,现将试验段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段铺筑情况我部于2019年12月27日在K18+900~K19+100段左幅进行了路面水稳基层试验段的试铺。

铺筑长度200m ,平均宽度11.25 m。

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招标文件》的规定。

现将试验段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准备情况,配合比检验情况,摊铺工艺及各项检测指标汇总。

二、试验段人员配置及分工情况三、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路面水稳基层开工前,对主要设备的机况进行了检查和调试,使机械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路面水稳基层试验段我部主要配备以下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四、水稳基层试验段试验、测量设备配置情况试验和测量设备经过国家计量部门的检验标定,建立了相应的使用和保管台帐、操作规程,详见主要试验、测量设备一览表。

主要试验测量设备一览表五、配合比及原材料检测情况1.确定路面水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的相关试验,最终确定最大干密度2.358g/㎝ 3,最佳含水量6.2%。

集料配合比例为16~26.5mm 碎石:36%,9.5~19mm 碎石:22%,4.75~9.5mm 碎石:17%,0~4.75mm 石屑:25%,水泥用量4.5% 。

2.集料:采用大丰石场生产的16.0~26.5㎜、9.5~19.0㎜、4.75~9.5㎜、0~4.75㎜的石料。

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3.海南华盛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天涯P.C32.5(缓凝)水泥,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检测结果如下:六、试验段的施工过程(一)工艺流程我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

施工顺序为: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厂拌混合料、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养生。

沥青路面下封层

沥青路面下封层

关于沥青路面下封层的探讨摘要:设置沥青下封层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其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结合新疆喀什至伊尔克什坦口岸公路建设项目沥青路面下封层设计与施工实际,给出了作者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沥青路面;下封层;厚度;材料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近年来,我国修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作中越来越重视早期水损害问题,为防止雨水渗入到面层的交接面上产生的冲刷与泥浆损坏,高速公路设计中多在基层表面设置封层用于保护基层作用。

新疆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时,设置沥青下封层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其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沥青路面的下封层,一方面在于加强沥青面层与基层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雨水下渗造成基层破坏。

为保证下封层的效果,必须正确设计,合理选料,科学施工。

下封层的施工沥青路面的下封层,一方面在于加强沥青面层与基层的连接,并承担在沥青面层施工前的施工车辆的通行,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雨水下渗造成基层破坏;从设计角度来看,沥青路面下封层在半刚性基层和柔性面层之间形成一个过渡结构层,使路面结构具有连续性。

下封层的施工方法一般有拌和层铺法、稀浆封层法和洒布法三种。

因拌和层铺法成本高,设计厚度1.5cm或小于1.5cm的下封层用摊铺机施工难度很大,和稀浆封层相比,洒布法施工起来要简单得多,因而采用洒布法进行沥青路面下封层施工比较多。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认为对于设计厚度小于1.5cm的下封层如规定层铺法是不适宜的。

下封层施工工艺:下封层成功的关键在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表面清扫程度。

二灰碎石表面浮尘是影响下封层与二灰碎石基层表面粘结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

基本流程为:(1)施工前应保证水稳层表面的完整性。

(2)将基层表面彻底清扫干净,一般需经过清扫+气吹,必要时水冲,使其几乎没有浮尘。

(3)预洒少量水湿润基层表面,切忌洒水过多。

(4)向基层表面均匀喷洒乳化沥青。

(5)在乳化沥青将要破乳之际均匀洒布石屑于其上。

沥青下面层首件施工总结高原

沥青下面层首件施工总结高原

沥青下面层首件施工总结高原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公路改造工程林芝至工布江达段第二合同段沥青下面层首件施工总结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一局集团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公路工改造程林芝段第二合同项目经理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目录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公路改造工程林芝段第二合同段沥青下面层首件施工总结为了保证工程优质,质量目标明确,减少盲目施工,施工前通过首件试验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以确保我合同段内的沥青下面层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故我标段选定K4261+020~K4261+350段左幅沥青下面层为沥青下面层首件开工工程。

1、首件工程概况路面沥青下面层首件施工里程为K4261+020~K4261+350段左幅,全长330m,下面层设计宽度为9.5m,压实厚度7cm,设计填筑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19.45m3;下面层压实度设计要求为不小于试验室标准密度97%、最大理论密度的93%,设计弯沉值为0.23mm。

2、施工目标2.1、质量目标本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等级达到合格标准,且工程质量综合评分值≥92分。

竣工验收工程质量鉴定等级达到优良标准。

2.2、安全目标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技术制度,配备专职安检机构和人员。

2.3、文明施工目标为了规范和提高林拉公路项目建设的文明施工管理水平,顺利实现指挥部提出的各项建设目标。

认真学习、狠抓落实林拉项目指挥部发布的《文明手册》提出的相关要求。

严格按照国家、交通运输部等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等发布的与工地建设相关的文件、标准、规划、规程、指南和意见,以及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文件规定。

2.4、环保目标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本项目有关要求,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持自然、人文环境、生态和谐。

透层、封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透层、封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透层、封层试验段总结报告透层、稀浆封层试验段施工总结一、工程概述甘德尔黄河大桥是连接乌海黄河两岸的一座公路一级兼城市桥梁,大桥西起乌海的滨河西区规划道路,从西向东依次跨越黄河,横跨滨河大道,止于滨河新区的新110国道与运煤通道南连接线交叉处。

乌海市甘德尔黄河大桥土建工程一标项目经理部,起止桩号为K4+331.26~K7+332.845,路线全长3001.585m,其中K6+614.8-K7+xxxx路基,K5+091.26-K6+611.26共1520m为引桥;K4+331.26-K5+091.26共760m为主桥。

1、主要工程数量透层:9月17日在K6+611.26-K7+000右幅进行透层、封层试验段,分别为5920.66㎡。

本项目透层采用PC-2喷洒型乳化沥青,洒布量按0.7~1.5L/㎡。

封层采用ES-2喷洒型乳化沥青,层厚为0.6cm稀浆下封层。

3、试验路段施工总结经检测并报驻地办抽检合格。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21的要求并结合本次试验段施工的实际情况,试验段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相关试验数据和施工经验,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就整个施工过程总结如下:二、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在试验段开工前期,由总工程师主持召开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会,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到五个明确:岗位明确、职责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技术质量要求明确。

依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沥青及乳化沥青进行施工,通过试验段施工的验证,将检测的数据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2、人工、材料、机械设备配备(1)人员准备:施工总负责人:沈泉(项目副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邹通(总工)现场质量负责人:张甫浩(副经理)现场施工负责人:巍巍(工程部长)后场机械负责人:邹本惠(机械部长)试验室负责人:惠洪义(试验室主任)现场测量负责人:问智敏(测量工程师)质检负责人:姜福(质检工程师)现场技术员:郑珣、郑晓鹏后场试验员:徐敏辉、王艳伟、杨平运输车负责人:汪子峰安全员:前场:李团伟后场:贺润龙机械: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设备性能1xxxxxxxxF稀浆封层辆1良好2透层洒布车辆1良好3小松风机台4良好4沥青试验仪器套1良好5洒水车台1良好材料:乳化沥青质量技术要求表试验项目单位阳离子乳化沥青PC-2阳离子乳化沥青PC-3阳离子乳化沥青BC-1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快裂或中裂慢裂或中裂T0658筛上残余物(1.18mm筛)%不大于0.1不大于0.1不大于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1~62-30T0622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8~208~2021-60T0621蒸发残流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不小于50不小于55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不小于97.5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25℃)50-30045-15045-150T0604延度(25℃)不小于40不小于40不小于40T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不小于2/3--T0654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合试验----均匀T0659常温储存稳定性1d 不大于1不大于1不大于1T06555d不大于5不大于5不大于5T0655稀浆封层矿料级配表筛孔尺寸(mm)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10095~10065~9045~7030~5018`3010~215~15稀浆封层混合料技术要求表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可拌和时间s>120手工拌和稠度cm2~3T0751粘聚力试验30min(初凝时间)N.m≥1.2T075460min(开放交通时间)N.m≥2.0负荷轮碾试验(LWT)粘附砂量g/㎡<450T0755湿轮磨耗试验磨耗值(WTAT)浸水1hg/㎡<800T0752三、透层、稀浆封层施工总结1、透层施工把基层表面清扫干净,确保基层表面洁净,无任何杂物、污染,喷洒透层前适量洒水湿润基层表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文档仅供参考霍尔果斯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总结一、试验路段的起止桩号为K2+010-K2+234,全长224米,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F)路面。

二、试验路段的目的经过试验路段的试拌试铺,总结出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时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和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以及摊铺时的摊铺温度、速度、宽度等;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得出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及沥青用量,用于指导以后的面层施工。

三、材料来源90#-A道路石油沥青:克拉玛依石油沥青(5-10)mm碎石:黑山头料场(10-15)mm碎石:黑山头料场四、主要技术指标(1)根据本次试验段的施工,试验室对混合料进行筛分以及钻芯试验,均符合规范要求,其混合料的配合比为10-15mm碎石:5-10mm碎石:水洗砂:矿粉= 26:27:41:6。

(2)油石比为4.6%。

五、机械配备机械配备:XAP-16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一台,1800-2DH功率129.6/ kw沥青面层摊铺机一台,采用光轮压路机一台,轮胎压路机一台,15T自卸车13辆,水车1辆。

六.施工工艺及组织A: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整形→养护→封闭交通B: 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下面层交验,符合规范要求。

(2)施工放样工作己完成。

(二)施工放样检查和整理基层,对基层进行清扫,将松散矿料及灰尘清扫出路面。

放出中心线,划出导向线。

面层摊铺时,采用平衡梁,控制面层厚度及平整度。

(三)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因本项目工期短,工程量较大,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我公司拟为本工程投入XAP-16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一台,并在9月10日前安装调试完毕,并配备了具有多年拌和站工作经验的操作人员。

各种原材料符合要求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拌合前应将粗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烘干,各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严格按生产的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配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下封层试验段试铺总结
1、试铺过程
我标段下封层施工队于2005年4月4日在主线K46+500-K47+210左幅进行了沥青下封层试铺。

试铺从当天中午1时30分至4时30分,历时3小时。

当天下午气温22℃。

试铺具体过程如下:
1.1试铺前的准备工作
(1)按照试铺方案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和质量交底,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内容、工作标准。

(2)对沥青洒布车及集料撒布车进行了调试,试铺前对沥青洒布车及集料撒布车进行了彻底的维修和保养,确保了设备的良好运转,然
后进行了试洒布,在试验人员配合下,测定单位面积洒油量,满足
规范要求,从而确定了洒油车喷嘴数量及洒布车的行驶速度为
4km/h;同样根据单位面积集料撒布量确定了集料撒布车的行驶速
度为4.5km/h。

(3)对试铺段上基层进行了清扫、吹尘、润湿、放样、划线工作。

并且在路缘石上铺上塑料薄膜,防上沥青污染。

1.2 乳化沥青的喷洒
沥青洒布车起步、终止时垫有油布,避免了局部喷量过多,纵向和横向搭接处的乳化沥青喷洒也基本不存在过多或漏洒现象。

小面积漏洒处也进行了手工补洒。

整个施工段做到了喷洒均匀,沥青喷洒量满足规范要求。

1.3 集料的撒布
沥青洒布有足够施工面积即进行了集料的撒布,确保了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撒布集料工作。

集料撒布机退向行驶,行驶速度稳定,撒布均匀。

集料撒布量满足5~6m3/1000m2的要求,乳化沥青被集料完全覆盖,不露黑,确保了不粘轮,局部不均匀处人工修补。

1.4 碾压
集料撒完后,就进行了碾压,采用YL9/16胶轮压路机,由于试铺前进行了检修,压实设备运转正常。

实际碾压速度为2.3km/h,碾压遍数为3遍,碾压时没有急刹、调头等违规操作。

由于集料撒布均匀充足,没有发生粘轮现象。

1.5养护及交通管制
碾压完毕后封闭交通3天,水分蒸发后,才允许施工车辆通行以均匀碾压。

2、试铺结果分析(试验资料见附件)
2.1集料:此次试铺使用的集料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指挥部的有关质量要求。

各项指标均符合市高指《沥青下封层指导意见》的有关技术要求。

2.3乳化沥青量
乳化沥青洒布量试验结果为0.92、0.92、0.93(折算为纯沥青用量)kg/m2,满足0.9-1.1 kg/m2的规范要求。

2.4集料量
集料量试验结果为5.8、5.8、5.8kg/m2,满足5~6m3/1000m2的规范要求。

2.5渗水试验
进行17处渗水试验,渗水系数均低于5ml/min,符合规定要求。

2.6刹车试验
刹车试验符合要求。

3、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乳化沥青洒布量不均匀,局部偏大,集料撒布偏多。

(1)原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够熟练。

(2)改进措施:加强培训指导,提高熟练程度,集料用量可适量减少,以不露黑为前提。

4、试铺的评价与结论
从以上试铺段的各项试验检测情况来看,各项指标均为优良,满足要求。

说明此次试铺是成功的,其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是可行的,可以运用于今后大规模的施工。

在以后的施工中通过不断摸索,优化施工工艺。

5、标准施工方法
5.1 测量
5.1.1 恢复中线
试铺前测量人员准确恢复试铺路段的中桩,测量资料及实际工作成果必须复核、复测。

5.1.2 乳化沥青喷洒指示线
为明确乳化沥青洒布范围,在下面层设计底边线外侧5~10cm处,纵向间距10~20m钉点桩标示,纵向点桩间用白油漆或白色涂料划线连接。

5.2 乳化沥青的喷洒
沥青洒布车调试、检修后,乳化沥青用量,严格按折算为0.9-1.1kg/m2的纯沥青含量均匀喷洒,起步、终止采取措施,避免局部喷量过多,纵向和横向搭接处做好乳化沥青既不喷洒过多也不漏洒。

对于局部喷量过多的乳化沥青用自制平耗刮除,对于漏洒处用手工补洒。

5.3 集料的撒布
集料的撒布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

集料撒布机退向行驶,集料按5~6m3/1000m2撒布均匀,在确保不露黑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用量,局部不均
匀处人工修补。

多撒的集料在铺沥青下面层前扫除。

5.4 碾压
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试铺前检修压实设备,确保正常运转,集料撒完后进行碾压,碾压速度2.0~2.5km/h,不急刹、不调头,碾压遍数3遍。

局部露黑处发生粘轮时,应再补撒少量集料。

5.5 养护及交通管制
碾压完毕后应封闭交通,养生7天后才能开放交通,并保证车速低于50km/h。

不得在下封层上急刹车或调头。

5.6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5.6.1 施工阶段的检测项目包括:乳化沥青喷洒量、集料撒布量、下封层渗水试验、刹车实验、外观检查等。

5.6.2 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见下表。

沥青路面下封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
沥青下封层试验段





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