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衣面料的的防水性能的评价方法介绍:喷淋法
ISO_4920:2012(E)_纺织品_表面抗湿性测定(喷淋试验)

内环 的外径 为 (155± 5)111m,外 环 的 内径 试验 时 ,应 将卡环放 置在 一 个合 适 的支座
,25tlmL,B级
。
6调 湿和试验用标准 大气
按照 Iso139中 规定 的标准大气条件 调湿和试验 。 方同意 ,可 在室 温下进行调湿 和试验 样 品的不 同位置取样 ,以 确保样 品具有代表 量要有代表性 。不要从带有折皱或折痕 的位
9评 级
9.1根 据 9.2中 的喷淋 等级描述或 附录 A和 附录 A.1中 的标准
在 Is01或
AATCc50或 更高级别上 ,可 以使用 中间级别 ,以
:
喷淋 图片 ,确 定每 一 块样 品的喷淋级 别 。
0.5为 等差 。
对 于 一 些 深色织物 ,图 片样卡评级 不是十分
令人满意 ,此 时主要 依据文 件描述评级 。
8.6将 所有试样 按 8.1至 8.5的 步骤重复做 一遍 。
沾水 等级 0级 —— 样面
:
的两面 均全部被 润湿 。 —— 1级 受淋表面全 部润湿 。 面积 的总和 。
2级 —— 受淋表 面有 一 半润湿 ,这 通 常是指小块不连 续的润湿 3级 —— 受淋表面仅有不连续 的小面积润湿 。 4级 —— 受淋表 面没有润湿 ,但 在喷淋表 面沾有 小水珠 。 5级 —— 受淋表面没有润湿 ,在 喷淋表面也未沾有小水珠 。
,
为 (155± 5)Ⅱm(像 绣花绷架 ),试 样可被紧紧的固定住 ° 上 ,使 其成 绣 角 ,试 样的中心在喷嘴表面的下方 (150± )11m处 。 2) ,或 者其他水温 ,经 买卖 双方协商一 致 。 5.4蒸 馏 水 或 去离 子水 :温 度 为 (20± 2)℃ ,或 (刃 ±
冲锋衣防水透湿功能评价方法研究

冲锋衣防水透湿功能评价方法研究楼陈钰【摘要】研究了冲锋衣防水、透湿性能的评价方法,并对市场上的冲锋衣进行了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冲锋衣防水、透湿性能可按GB/T21295-2014测试和评价;冲锋衣产品鱼龙混杂,多数不具备防水透湿功能;邦迪斯门淋雨法适用于评价织物的动态拒水性,并与耐静水压、表面沾水等级正向相关;覆膜产品透湿性能好于涂层产品.【期刊名称】《现代纺织技术》【年(卷),期】2016(024)001【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冲锋衣;防水;透湿;评价【作者】楼陈钰【作者单位】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3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7.4冲锋衣(technical jacket)是集防水、透湿性能于一体的功能性纺织品[1],在服用过程中,雨水不能浸入织物,而人体散发的汗液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织物传导到外界,从而避免在人体上积聚冷凝,保持服装的干爽性和舒适性。
它必须满足透湿量大于出汗量,能迅速吸收并向外扩散冷凝水的条件,在国内市场上属于一个相对新型的服装种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冲锋衣已逐渐成为户外运动的标准装备,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对其防水、透湿等功能性检测,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陈益人等[2]研究并比较了几种常用的测试静水压的方法,认为Mullen测试方法适用于测试涂层或层压防水透湿织物的防水性,而静压头方法更适用于测试防水性能稍低的织物。
邓燕[3]研究了国际上常用的5种织物透湿测试方法,并对其测试条件、测试结果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根据产品实际用途选择测试方法,以使测试数据具有实用意义。
章辉等[4]对比了国内外织物透湿性能的试验方法及相关标准,通过试验分析了透湿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完善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提出了建议。
但是目前国内尚无冲锋衣的国家标准,也缺乏对冲锋衣防水、透湿等功能的判定依据,冲锋衣产品大多参照单夹服装的产品标准考核。
透湿性常识及测试方法

一、防水透湿性面料介绍当你去登山的时候,冷不丁会下雨,总不能撑着雨伞上山吧。
爬山又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的运动,出大量的汗水,而山上的温度一般都很低,总不能把衣服脱掉吧。
那么,怎么样才能一下解决这类问题呢?实际上,人们很早就在研究这个问题了,那就是穿一件既防水又能透湿的衣服。
(平时人们常称它为透气织物,但不是空气中的气体,而是汗水蒸发出来的蒸汽)。
具体来讲,防水透湿织物是指水在一定压力下不浸入织物,而人体散发的汗液却能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织物传导到外界,从而避免汗液积聚冷凝在体表与织物之间以保持服装的舒适性,它是一种高技术、独具特色的功能性织物。
防水对于普通面料工作者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关键是如何实现透湿。
下面,我们从防水透湿织物的种类来深入了解一下它。
一、通过纤维来实现透湿1、文泰尔织物。
最早的防水透湿织物是著名的文泰尔(Ventile)织物。
它是上世纪40年代由英国的Shirley 研究所设计的,选用埃及长绒棉的高支低捻度纯棉纱高密重平组织织物,最初主要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空军飞行员的防寒抗浸服。
当织物干燥时,经纬纱线间的间隙较大,大约10微米,能提供高度透湿的结构;当雨或水淋织物时,棉纱膨胀,使得纱线间的间隙减至3~4 微米,这一闭孔机制同特殊的拒水整理相结合,保证织物不被雨水进一步渗透。
目前该类面料早已被其它防水透湿面料所取代。
2、Coolmax类面料。
杜邦、日本东丽等国际大公司研究的通过纤维内部制造出孔道的方式实现将汗水排出体外,也就是市场上的吸湿排汗面料。
该类纤维生产技术集中在这类国际大公司手上,价格相对较高,难以成为市场的主流。
二、通过涂层来实现透湿采用干法直接涂层、转移涂层、泡沫涂层、相位倒置或湿法涂层(凝固涂层)等工艺技术,将各种各样具有防水、透湿功能的涂层剂涂敷在织物的表面上,使织物表面孔隙被涂层剂封闭或减小到一定程度,从而得到防水性。
织物透湿性则通过涂层上经过特殊方法形成的微孔结构或涂层剂中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作用,借助氢键和其它分子间力,在高湿度一侧吸附水分子,后传递到低温度一侧解析的作用来获得。
织物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

织物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1. 通防水性能测试标准纺织品防水性能检测也称抗水性检测,主要分为抗水渗透性(静水压)检测、表面拒水性(喷淋)检测和淋雨测试,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见下表 1:表 1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检测项目 淋雨 标准号标准名称 GB/T 14577-1993ISO 9865-1991AATCC 35-2000JIS L1092-1998 6.3GB/T 4745-1997ISO 4920-1981 AATCC 22-2001JIS L1092-1998 6.1GB/T 4744-1997ISO 811-1981织物拒水性测定邦迪斯门淋雨法 纺织品邦迪斯门淋雨试验法测定织物拒水性 防水测试:雨水试验 纺织品抗水性检测邦迪斯门法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 测定织物表面抗湿性(喷淋试验) 拒水性:喷淋试验 表面拒水性(喷淋)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喷淋法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静水压试验 耐水性:液体静压测试 抗渗水(静水 压) AATCC 127-2003JIS L1092-1998 6.1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静水压法上表中的国家标准和日本 JIS 方法体系的技术方法基本上等效采用 ISO ,而 AATCC 方法检测方法与 ISO 的 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ATCC 的静水压检测只要求至少有 3个样品,而喷淋检测的评级采用打分制且可评中间 级别;而淋雨检测使用不同的淋雨仪且只衡量吸水纸的质量变化。
2. 防水性能测试方法2.1静水压(ISO 811-1981)2.1.1应用范围及原理静水压检测适用于测定紧密织物(如帆布、油布、帐篷布及防雨服装布等)水渗透时的压力,理论上纺织品的静水压(P)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得:−2γL cosθP =ρgr式中:γL——水的表面能;θ——微孔内壁与水的接触角;r ——微孔半径;g ——重力加速度。
由公式可见,当 90°<θ<180°时,θ越大,织物表面能越低,微孔的半径(r)越小,静水压(P)越高。
科普静水压、喷淋法、雨淋法、芯吸法,四种防水性透水性测试方法

科普静⽔压、喷淋法、⾬淋法、芯吸法,四种防⽔性透⽔性测试⽅法导读本⽂阐述了织物的吸⽔性或防⽔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试⽅法,分析了纤维表⾯的浸润性、织物的涂层以及环境这3种影响因素。
⼈们对织物有着防⽔和导⽔两⽅⾯的需求。
由纤维表⾯浸润性可知织物的导⽔性、舒适性;织物经过防⽔处理或是加了涂层可以增强其防⽔性能。
⽤不同的⽅法测试织物的透⽔量,所得到的不同参数,都是为了表征织物的透⽔性能。
本⽂主要研究织物透⽔性的影响因素,并依据其结构特点来选择检测⽅法。
⼀、影响织物透⽔性(防⽔性)的因素:织物的透⽔性是液态⽔从织物⼀⾯渗透到另⼀⾯的性能。
对于织物的防⽔和透⽔性,总体上来说主要有3个主要因素:1、纤维表⾯的浸润性当纤维的接触⾓θ<90°时,纤维集合体材料是⼀个导⽔材料,结构紧密只会导致更多的⽑细孔芯吸导⽔。
当纤维θ>90°时,纤维具有防⽔特征,当织物结构越紧密(即孔隙越⼩)时,防⽔效果越好。
因此,织物只有在已知纤维的接触⾓时,才较好讨论其防⽔或透⽔性。
2、织物的涂层在织物表⾯涂上⼀层不透⽔、不溶于⽔的连续薄膜层,降低了织物的透⽔性,织物因此不透⽓。
其不太适⽤于⾐物,但可⽤于篷盖布或⾬披等。
若采⽤防⽔、多微孔的涂层膜,可形成防⽔性优良,且透⽔、透⽓性好的涂层织物。
3、环境拒⽔织物或涂层织物⼤多是不吸湿纤维或涂层材料制成,因此相对湿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其防⽔性能。
⽽导⽔织物,⼤多为吸湿纤维材料。
相对湿度增⼤,纤维吸湿增强,纤维膨胀⽽⽑细作⽤增强,故织物的导⽔性增强。
温度的影响与湿度相同。
因此环境对导⽔织物有很⼤的影响。
⼆、透⽔性与防⽔性测试:测量织物的透⽔性或防⽔性就是要测其拒⽔性或导⽔性,随织物实际使⽤情况不同⽽采⽤不同的⽅法,并以各种相应的指标来表⽰织物的透⽔性或防⽔性。
1、静⽔压法静⽔压法是指在⼀定的⽔压下织物的渗⽔能⼒,它适⽤于所有种类的织物,包括那些经过防⽔整理的织物。
织物的防⽔性与纤维、纱线和织物结构的抗⽔能⼒有关,所测结果与⽔喷淋和⾬淋到织物表⾯是不⼀样的。
AATCC 35防水性测试雨淋测试

AATCC 35防水性测试|雨淋测试AATCC 35雨淋防水测试AATCC 35:2006原理:用一个称重的吸水纸包住测试样品,在600mm水压下用水喷洒2分钟,然后通过再次称量吸水纸的重量,可以确定测试过程中样品渗漏的水量要点:要求吸水纸测试前后的重量差不超过1g1.目的和范围1.1.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经过或未经过拒水整理的织物。
这个标准可以用来测量织物的抗冲击渗水性﹐可以用来预测织物对雨水的渗透性。
尤其适用于测量服装织物的抗渗透性。
这个仪器可以给出不同的冲击水的强度﹐可以测量单层织物或复合织物的抗渗水性。
1.2.这个测试的结果与织物中纤维﹑纱线﹑织物结构的拒水性能有关。
2.原理2.1.将水喷淋到试样的表面5分钟﹐试样后面放一个称过重量的吸水纸﹐然后再将喷淋过的吸水纸称重﹐来测定渗水性。
3.设备及材料3.1.AATCC雨淋测试仪3.2.白色AATCC吸水纸3.3.蒸馏水或去离子水3.4.天平﹐精确到0.1g4.试样4.1.最少取三块试样﹐每个20X20cm。
试样和吸水纸在测试前放在标准大气下调湿至少4小时。
5.过程5.1.将试样的后面放一个15.2cmX15.2cm的标准吸水纸﹐称重标准吸水纸﹐精确到0.1g。
在垂直的刚性面上﹐将试样夹在试样夹持器上。
试样放在喷淋的中间位置﹐距离喷嘴30.5cm。
水平地将27±1℃的水流直接喷淋在试样上﹐持续5分钟。
喷淋结束﹐小心的取下吸水纸﹐迅速称重﹐精确至0.1g。
6.评级6.1.计算吸水纸在5分钟喷淋时间内重量的增加﹐并将三个结果取平均值。
7.报告7.1.报告平均值。
如大于5.0g﹐则报告为+5.0g或>5.0g。
面料防水测试方法及标准

面料防水测试方法及标准面料防水测试方法及标准在许多户外运动和水上活动中,穿着防水的服装至关重要。
因此,面料的防水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面料防水测试方法及标准,帮助您了解如何评估面料的防水性能。
一、防水性能测试方法1.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是最常见的面料防水测试方法之一。
将被测试的面料放在一个特制的测试装置中,在一定的水压力下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表示,表示面料可以承受多少水压力而不渗水。
一般来说,防水面料的水压测试结果应该在1000mm以上。
2.喷淋测试喷淋测试是另一种测试面料防水性能的方法。
测试时,用水枪喷淋被测试的面料,测试时间一般为3-5分钟。
测试结果表明,面料是否能完全防水,同时还可以检测其透气性。
3.浸水测试浸水测试是测试面料防水性能的最严格方法之一。
将被测试的面料放在水中,持续一定的时间(通常为30分钟),然后检查面料是否渗水。
二、防水标准各种面料的防水标准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水标准:1.欧洲标准EN343欧洲标准EN343是测量衣物防水性能的通用标准。
这个标准用于防水和防风等功能的衣物。
根据EN343标准,防水性能可以分为等级1到3,3级为最高级,可以在最极端的天气条件下保持完全干燥。
2.美国标准ASTM D6413美国标准ASTM D6413是测量面料防火性能的标准。
这个标准要求被测试的面料在燃烧后停止燃烧,同时不能传播火势。
3.日本标准JIS L1092日本标准JIS L1092是用于测量防水性能的标准。
这个标准根据面料的水压防水等级来评估面料的防水性能。
在购买防水服装时,您应该查看标签上的防水标准指数。
这将帮助您选择适合您的户外活动的最佳防水服装。
AATCC 22-1996喷淋法防水性试验(沾水试验)

AATCC测试法22-1996 喷淋法防水性试验(沾水试验)AATCC测试法22-1996由AATCC委员会 RA63于1941年提出;于1952,1996年进行了修订;并于1943,1961,1964,1967,1971,1974,1977,1980,1985,1989重新确认;于1987年进行了修改。
在技术内容上等同于ISO4920。
1. 目的和范围1.1 本测试标准规定了一种测定各种已经或未经拒水整理织物表面抗湿性的沾水试验方法。
它特别适用于测量用整理剂整理后织物的防水效果,尤其是平纹织物。
1.2 实验仪器简单、携带方便,测试步骤简短,使本测试标准特别适合工厂的生产控制。
不过,本方法不用于测定织物的渗水率,故不能用来测量织物的防雨渗透性。
1.3 用本方法获得的结果主要取决于织物纱线表面的抗湿性或拒水性,而不是取决于织物的组织结构。
2. 原理2.1 在规定条件下,把水喷淋到绷框上测试样布的平整表面上,产生被润湿的图案,其尺寸大小取决于织物的相对拒水性。
通过把试样被润湿的外观与标准图片进行比较进行沾水等级评定。
3. 术语3.1 拒水性—织物或纱线的抗湿性4. 安全预防忠告注:这些安全预防忠告只是出于提供信息的目的。
是对测试操作的补充,但并不完整。
用户有责任在使用时注意安全,操作本方法时采取适当的技术。
应向制造商咨询、索取象MSDS这样的安全资料及忠告。
并了解和遵守所有OSHA标准和规则。
4.1 遵从良好的实验室操作习惯在实验室的各处都要求穿戴安全防护眼镜。
5. 仪器和原料5.1 AATCC喷淋测试仪(见10.1,图1,2,2A和3)。
5.2 烧杯5.3 蒸馏水6. 测试样布6.1 需一块测试样布18×18cm(7×7in.),并在测试前应在相对湿度65+2%,温度21+1C(70+2F)的条件下调湿至少4小时。
7. 步骤7.1在15.2cm(6in.)的金属环上把测试样布绷紧,使布面平整无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衣面料的的防水性能的评价方法介绍:喷淋法
摘要:面料表面的拒水性能是风衣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本文利用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G232喷淋式拒水性测试仪对某品牌风衣面料的防水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简要的描述了实验过程,介绍了设备参数、使用范围等信息,可以为科研单位、检测机构和纺织企业评价产品的舒适性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防水性能、喷淋法、表面拒水性能、风衣、沾水等级
1 、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既要求服装款式新颖、穿着美观、大方得体,同时又要求服装穿着舒适,全面考虑服装功能。
所谓防水性能是指织物外侧的水不会穿透织物,浸到内侧,也即通常所说的表面抗湿性。
防水透湿纺织品是新型高档面料中较重要的一类,近年来发展迅速,广受欢迎。
风衣,作为常见的额户外衣着,其面料的防水性能,尤其是织物表面的拒水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采用喷淋测试方法为您介绍风衣面料的防水性能测试方法,关于面料透湿及透气等其他舒适性能的评价可来电咨询。
2 、标准与方法
对于防水性能的测试方法,国内外有很多标准,常见的包括沾水试验法、淋雨法和静水压法等等。
本文参考GB/T 4745,采用喷淋法测试面料的防水性能。
3 、试验样品
某品牌风衣
4、试验设备
G232喷淋式拒水测试仪(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仪器特征:
1. 喷嘴共有19个均匀分布的孔,孔径按标准要求定制。
倒入漏斗内的250ml水可以在25-30s内从喷嘴流出;
2. 样品架圆环上边沿所在的面与水平面成45°角;
3. 样品架圆环上边沿所在的圆心,即样品的中心到喷嘴的距离为150mm。
4.1 试验原理
将试样安装在环形夹持器上,保持夹持器与水平成45°,试样中心位置距离喷嘴下方一定的距离。
用一定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喷淋试样。
喷淋后,通过试样外观与沾水现象描述及图片的比较,确定织物的沾水等级,并以此评价织物的防水性能。
4.2 适用范围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供应的G232喷淋式拒水测试仪是专业测试织物面料表面拒水性能的仪器,满足ISO 4920,BS EN 24920,BS 3702,GB/T 4745,AATCC 22,M&S P23,NEXT 23等的测试要求。
5 、试验过程
按照GB/T 4745进行试样的耐静水压测试,其测试步骤如下:
1)试样调湿后,用夹持器夹紧试样,放在支座上,试验时试样正面朝上,织物经向或长度方向英语水流方向平行;
2)将250ml水迅速而平稳的倒入漏斗,持续喷淋25~30秒;
3)喷淋停止后,立即将夹有试样的夹持器拿开,使织物正面向下几乎成水平,然后对着一个固体鹦鹉轻轻敲打一下夹持器,水平旋转夹持器180°后再次轻轻敲打夹持器一下;
4)敲打结束后,根据沾水现象描述立即对夹持器上的试样正面润湿程度进行评级;
5)重复以上步骤,对剩余试样进行测定。
6 、试验结果
6.1 沾水等级描述
表一沾水等级描述
6.2 防水性能评价
表二防水性能评价
7、结论
防水透湿织物的加工正处于技术完善与产品迅速发展阶段。
展望未来,防水透湿织物性能提高与产品开发的研究将越来越广泛。
本文采用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G232喷淋式拒水测试仪测试了某品牌风衣的防水性能主要是表面拒水性能。
通过试验表明,该设备具有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实验结
果重复性好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