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林终极教案
教案外国小说欣赏牲畜林(共五则)

教案外国小说欣赏牲畜林(共五则)第一篇:教案外国小说欣赏牲畜林《牲畜林》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脉络,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2、体会平时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认识与理解本小说层层推进的结构。
【教学重点】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及轻松幽默的艺术笔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和作者简介同学们已经预习过小说了,你们觉得这篇小说的主题属于哪个母题下面的?明确:战争与和平。
这是一篇写战争的小说,但是我们从小说里却感觉不到硝烟的味道,反倒觉得轻松幽默有趣,这正是这篇小说的作者独有的特色,他的小说几乎都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
曹文轩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还有人说他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温暖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限、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
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二、初步感知课文1、读完全文,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可能说的答案:鬼子最后和野猫同归于尽,大快人心;朱阿每次举枪射击却屡次不成功,他的枪法太拙劣了;朱阿和鬼子都太傻了等等。
2、朱阿的确很滑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说中对他的外貌描写。
生齐读,然后说说对朱阿的印象。
明确:朱阿是个矮胖子,还戴圆锥形毡帽,身着大圆点衬衣,用一条带圆点的红围巾系住了打满蓝色补丁的裤子,毫无审美观念,像个小丑。
《牲畜林》教学叙事 教案教学设计

《牲畜林》教学叙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牲畜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通过分析《牲畜林》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牲畜林》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2. 故事梗概:介绍《牲畜林》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象征意义:探讨作品中的象征元素,如牲畜林、主人公等。
4. 主题思想:深入剖析《牲畜林》所传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牲畜林》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3. 故事梗概:讲述《牲畜林》的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4. 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象征元素,如牲畜林的象征意义。
5. 主题思想:讨论《牲畜林》所传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牲畜林》为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发现并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元素和主题思想。
3. 学生能运用所学方法,对其他文学作品进行独立分析。
4. 学生能够关注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牲畜林》原文2. 相关资料:关于《牲畜林》的作者介绍、作品背景资料3. 影像资料:与《牲畜林》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可选)4. 象征意义分析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象征元素5. 讨论话题:提前准备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话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牲畜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关注人生、热爱文学的价值观2. 教学难点:深入解读《牲畜林》中的象征元素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文学分析方法独立思考的能力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课文朗读,了解故事梗概2. 第二课时:分析主人公形象,探讨象征意义3. 第三课时:讨论作品主题思想,联系现实生活4. 第四课时:总结反馈,布置课后作业九、课后作业1. 重新阅读《牲畜林》,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牲畜林》中人物命运的思考3. 选取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尝试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分析方法进行解读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案外国小说欣赏牲畜林五则

教案外国小说欣赏牲畜林五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国小说欣赏课程,主要围绕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中的五个篇章进行讲解。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树林里的奶牛》、《林中猪群》、《森林里的羊》、《林中马》和《林中鸡》。
通过分析这些篇章,使学生了解卡尔维诺独特的叙事风格,感受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卡尔维诺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掌握《牲畜林》的基本情节。
2. 分析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基本情节,理解卡尔维诺的创作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牲畜林》原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卡尔维诺的图片,简介其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讲解:分析《牲畜林》的五个篇章,讲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引导学生关注魔幻现实主义元素。
3. 例题讲解:以《树林里的奶牛》为例,分析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其他篇章,分析其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进行课堂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牲畜林》五则2. 板书内容:(1)伊塔洛·卡尔维诺(2)小说篇章:《树林里的奶牛》、《林中猪群》、《森林里的羊》、《林中马》、《林中鸡》(3)魔幻现实主义元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牲畜林》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结合小说内容进行论述。
2. 答案提示:关注小说中的奇幻情节、象征意义、寓言性质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卡尔维诺的创作意图,掌握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卡尔维诺的其他作品,如《看不见的城市》、《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等,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
《牲畜林》教案完美版

---------------------------------------------------------------最新资料推荐------------------------------------------------------《牲畜林》教案完美版《牲畜林》长沙市一中黎奕娜教学目标: 1、领会小说的内容和主旨; 2、简单介绍“话题。
结构”,使学生明白结构推进的方式,“延迟”手法的使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在新闻报道里、电影电视上、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感受过战争,面对战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沉重、愤怒、悲伤、无奈……)那么,在读了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并谈感受。
(轻松、搞笑、诧异……)二、简介作者:卡尔维诺(1923—1985)出生于古巴,在意大利长大,十几岁就拿起笔开始写寓言、诗歌和戏剧。
舞台和电影院是他最初的家园。
有一天,他给朋友斯卡法里的信中说:“我转而写小说了。
"从那天开始,他一发不可收地写下了《蜂巢小径》、《树上的男爵》、《困难的爱》、《阿当,一个下午》、《马科尔瓦多》、《寒冬夜行人》、《隐形的城市》、《帕洛马先生》、《守门人和其他》等,成为意大利当代最富特色的作家,其每一部作品都呈现不同面貌,尤其是幻想小说和神话寓言,想象力极丰富,令人惊讶。
1988 年英国韦伯列德文学奖得主罗什第说:“当意大利爆炸,当英国焚烧,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在1/ 12身边。
”这是对卡尔维诺至高无上的赞誉。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每一部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表现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
他于一九八五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24年教案外国小说欣赏牲畜林五则

2024年教案外国小说欣赏牲畜林五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第四章“牲畜林”,详细内容为牲畜林五则,分别是《麦琪的礼物》、《牲畜林》、《一小时的故事》、《一片叶子》和《热爱生命》。
通过对这五则小说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牲畜故事,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牲畜林五则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与分析。
重点: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外国小说欣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则小说的封面,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情境创设:介绍小说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与地域。
3. 概括内容:让学生快速阅读五则小说,概括出主要情节。
4. 例题讲解:以《麦琪的礼物》为例,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牲畜林》进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剩余三则小说,分享各自的观点与感受。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题目。
六、板书设计1. 牲畜林五则2. 内容:《麦琪的礼物》: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牲畜林》: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一小时的故事》: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一片叶子》: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热爱生命》: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五则小说,谈谈你对牲畜林的理解。
分析五则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举例说明其特点。
从艺术特色角度,评价五则小说的优劣。
2. 答案要点:牲畜林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人物形象:以《麦琪的礼物》为例,麦琪善良、无私、勇敢。
艺术特色:以《热爱生命》为例,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
《牲畜林》课堂课件+教学设计

《牲畜林》课堂课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牲畜林》,涉及第二章第三节“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牲畜林的概念、类型及作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生态畜牧业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牲畜林的概念、类型及作用,理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畜牧业发展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生态畜牧业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牲畜林的概念、类型及作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畜牧业发展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牲畜林》案例分析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牲畜林图片,引发学生对牲畜林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介绍牲畜林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2)讲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3. 实践情景引入:呈现一个具体的畜牧业发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针对案例分析,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牲畜林》2. 内容:(1)牲畜林的概念、类型及作用(2)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3)案例分析:地区畜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牲畜林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2)列举三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3)分析地区畜牧业发展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牲畜林和生态畜牧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核心知识。
2024年《牲畜林》课堂课件+教学设计

2024年《牲畜林》课堂课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牲畜林》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牲畜林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各类牲畜林的特点及管理技术;我国牲畜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牲畜林的概念、功能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掌握各类牲畜林的特点及管理技术。
3. 培养学生关注我国牲畜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牲畜林的管理技术及我国牲畜林资源现状。
教学重点:牲畜林的概念、功能以及各类牲畜林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牲畜林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牲畜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牲畜林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牲畜林的概念、功能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新课讲解:(1)各类牲畜林的特点及管理技术。
(2)我国牲畜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
4.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地区牲畜林为背景,分析当地牲畜林资源利用和管理情况。
5. 例题讲解:讲解牲畜林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如病虫害防治、饲料选择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例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牲畜林概念、功能2. 各类牲畜林特点及管理技术3. 我国牲畜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牲畜林的概念、功能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分析某地区牲畜林资源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
2. 答案:(1)牲畜林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满足牲畜饲料需求而种植的树木、灌木等植物群落。
其功能主要包括:提供饲料、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
(2)答案因地区而异,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牲畜林的概念、功能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掌握较好,但在分析我国牲畜林资源现状时,部分学生存在理解困难。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当地牲畜林资源,开展实地调查,了解牲畜林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牲畜林》教学叙事教案教学设计(1)

《牲畜林》教学叙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牲畜林》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牲畜林的概念、特点及在我国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牲畜林的发展历程,掌握牲畜林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分析我国牲畜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牲畜林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牲畜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牲畜林的特点及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牲畜林的概念、分类及我国牲畜林建设的现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牲畜林相关资料、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牲畜林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牲畜林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牲畜林的概念、分类、特点,让学生对牲畜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牲畜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 例题讲解:以具体实例为例,讲解牲畜林的设计原则和建设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牲畜林方案。
7.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牲畜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牲畜林的概念、分类、特点2. 牲畜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 我国牲畜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调查当地牲畜林建设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地牲畜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牲畜林建设的最新动态,了解牲畜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牲畜林的特点及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牲畜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牲畜林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脉络,分析朱阿及德国兵的形象。
2、理解小说表现的反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的主题。
3、分析小说延迟的结构特征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延迟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化重为轻”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歌曲《白桦林》写的是战争带给人的悲伤痛苦,听起来让人无比的沉重,“战争”是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的一个母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牲畜林》同样是一篇以战争为母题的作品,大家感受到了沉重悲伤吗?大家是何感受?
二、整体感知小说
1、风格
(轻松、幽默)其实这是卡尔维诺一贯的创作理念,他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道:“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
”
那么如何把沉重悲伤的题材写得轻松幽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问题之一。
)
2、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提示: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时,基本形式是……人在……地点,发生了……事情,也就是把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用一句话串起来。
明确:在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的入侵时,农民朱阿和德国兵在牲畜林里搏斗的故事。
3、朱阿打死了德国兵吗?
2、作为一个村庄被德国人侵占的受害者,朱阿是非常想打死德国兵的,可是为什么没有成功的打死德国兵呢?
明确:
原因一:朱阿是村子里最蹩脚的猎手。
原因二:朱阿每次准备开枪的时候总有人跳出来阻拦,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共有几次
被阻拦?并找出每次被阻拦的原因。
三、理解延迟的概念,分析“延迟”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1、朱阿五次准备开枪打德国兵都没有成功,作者一次又一次推迟小说的高潮和结局,这种情节设置,用我们前面一个单元的知识概括,叫做“摇摆”,作为小说的一种在结构特点,又叫做“延迟”,请大家翻到课本78页,认真的默读课本78页关于延迟的介绍。
PPT补充强化
2、从你熟悉的作品中举出几个运用到了延迟法的例子
(1)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三打白骨精
(2)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成功,总要经过几次挫折最后才能成功,比如前面的一片小说《炼金术士》。
3、运用延迟法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使得小说的情节波澜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合作探究“延迟”对表现本文主题的作用
不仅如此,“延迟法”的成功运用,甚至可以巧妙的表现作品的主题,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本文“延迟法”的运用对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
(1)五次延迟表现出朱阿和德国兵的什么特点?
(2)每一次延迟作者都设置一种动物出场,动物的出场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3)五次延迟与一次搏斗最后成功开枪打死德国兵,这两种情节有何不同特点?要求:分析时请结合文本。
(1)在一次又一次的延迟中,我们看到了农民朱阿的善良,几次延迟使人物的动作、心理表现得更加细腻,从而让我们感受到朱阿滑稽的一面。
德国兵从最初得到牛又想去抓猪,得到猪又想去抓山羊、得到山羊又想爬树去抓火鸡,没有抓到火鸡他又试图去抓兔子,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五次的延迟,使
德国兵的贪婪愚蠢的形象更加鲜明。
牛、猪、山羊、火鸡,最后是家兔,大家发现动物出场的顺序有何规律?
动物价值越来越小,最后才出现那只被打死的母鸡,德国兵就像那个掰玉米的猴子一样,收获越来越小,人物的喜剧性又一次显现出来。
实际上,在五次延迟之前,作者已经向我们呈现了朱阿和德国兵的形象,我们不妨来读一读,72页第5段和73页16段,用一个词概括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点。
明确:滑稽,在延迟之前我们所认识的朱阿和德国兵都是滑稽的小丑,然而延迟手法的运用就让这两个人物最本质的特点展现出来了,一个善良,一个贪婪。
(2)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动物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主角,这些动物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文中写到“花大姐”一头钻进林子跑了,写到了梅杨果树丛中跑出漂亮的粉色的小猪(24段),还写到火鸡挺着胸脯开屏的姿势(28段),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这种氛围消解了战争的严酷与沉重。
《圣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深悔自己的创世之举,决定用洪水淹没大地,唯一幸免的是善良的诺亚一家。
上帝吩咐他们建造一艘巨大的方舟,把所有的动物,无论贵贱,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或爬的,都雌雄配对,带上方舟,诺亚方舟是善良的人的避难所。
文中充满生命力的“牲畜林”就是人们在战争中的避难所,它一定要充满生命与活力才能给人们以希望与力量。
(3)“延迟法”的运用使得原本简单的打斗情节变的波澜起伏,又使得那种紧张激烈的打斗变成了一只又一只动物的表演,使得紧张的情节变的舒缓,小说的喜剧色彩更加突出,让我们读来倍感轻松,丝毫感受不到半点战争的沉重。
四、解读小说的主题
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作者却通过延迟法的运用,塑造出一个善良滑稽的农民和一个贪婪愚蠢的敌人,编织舒缓轻松又波澜起伏的情节,
营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环境,是想表达怎样的主题呢?
(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不妨先分析小说的结局)
1、小说的结局是德国兵和猫一起厮打时滚下了石崖,这个结局有何深意?
(鲁迅: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野猫就是无价值的东西,它不是牲畜,它是牲畜的天敌,是邪恶的象征,让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石崖。
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
这也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就是喜剧。
2、因此小说结束在一片欢乐和谐的气氛中,最后再来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3、归纳主旨
明确:小说叙述了在充满生命力的牲畜林中,一个善良滑稽的农民与一个贪婪愚蠢的敌人之间周旋并最终消灭敌人的喜剧性故事,消解了战争的残酷与严肃,表现了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作者消解战争的残酷与严肃并不是在美化战争,只是在以轻松的方式写战争。
五、总结本文“化重为轻”的写作特点
希望大家理解这是一种“化重为轻”的写法,更希望大家将这种文学创作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来对抗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就像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说的那样:“轻,是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现出来的一种苦涩的认可”。
最后我把这首并不出名的小诗来送给大家,男生读第一节、三节,女生读第二节和第四节,齐读第五节。
我曾问青青的柳枝/为何你把叶子低垂/像我一样/没有勇气把生活面对
我也曾问淙淙的小溪/你这样日夜奔忙/象我一样/是不是也有些疲惫
柳枝说/我有时也在风中欢舞/我的身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把叶子低垂/是在把生活品味...
小溪说/曲曲折折/我的道路也不平坦/但我不愿作一潭死水/流连于两岸的无限风光
我的心一次又一次陶醉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张有驰才是生活的本位/成功与挫折,只要你能正确理解/生活,可以变得更美
希望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