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

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
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

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

庞颖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长春 130012)

摘要情绪与记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已成为心理学所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了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词汇记忆受到词汇情绪意义的影响,情绪词汇比非情绪词汇更容易记住。

2、词汇的情绪意义也显著地影响词汇的颜色记忆,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但这只是在认知资源比较少或者对颜色进行无意识记忆的条件下,这说明了颜色记忆受到意识的控制和认知资源数量的影响。当对词汇颜色进行有意识记忆并且能对其进行充分的加工时,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字情绪意义词汇颜色记忆认知资源

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对情绪上突出的刺激比中性刺激的外显记忆要好(Hamann,2001)。个体通常回忆和再认的情绪项目多于中性项目,已有研究已经包括了影片、图片、词汇等不同情绪材料。研究已经发现情绪词汇和图片更容易记忆,这说明相对于中性项目的编码来说,人们能更好地回忆情绪编码的信息。Kensinger,Garoff-Eaton和Schacter 等人2006年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消极材料的视觉记忆量要多于中性材料,消极材料的记忆提高通常是记忆的生动性或细节水平提高的结果。

传统上关于记忆的实证研究往往是从整体上考察项目的记忆,例如测量一个项目的记忆所需要的时间,而没有更细致地考虑项目的其它特征记忆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当被试做出记忆反应的时候,研究者并不知道被试从刺激中记住了什么。近年来,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研究者们开始对记忆的分类越来越细,例如前瞻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来源记忆(resource memory)、闪光灯记忆(falshbulb memory)等等,从而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认识记忆。Johnson、Hashtroudi和Lindsay(1993)认为,对于一个项目的记忆

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例如刺激的语义特征、项目获得的时间和地点信息、表征的形态特征、与项目相关的思想和情绪、项目的参数特征如大小、颜色等等。

Perfects、Mayes、Downes和Van Eijk(1996)的研究发现,与中性信息相比,人们更可能对情绪信息做出记忆反应,这说明了人们对与目标刺激相连的情绪刺激的情境信息记忆更好。然而现在我们还不清楚,是与情绪刺激相连的所有情境信息都记忆得好,还是只有那些受到情绪意义影响的情境信息记忆得更好。刺激的情绪意义对情境信息的影响可能是变化的,这种影响依赖于被评估的情境细节的类型。当知觉和理解刺激时,一些情境特征是刺激加工不可或缺的方面,例如词格和单词的颜色等。另外,情境特征的差异还依赖于它们是自动编码进入记忆还是需要努力才能被编码进入记忆。例如,已经有证据表明刺激的空间定位通常是自动地进入记忆的,而刺激的颜色则不是。当考虑到不同情境信息的差异时,对不同情境特征的独立测量将会有助于理解情绪意义对记忆的影响。

1.2 问题的提出及假设

1.2.1 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目前情绪刺激的情境信息研究的关注、对情绪项目的颜色信息的加工方式,并没有一致的研究结论,只是从不同的研究中推论得出颜色记忆需要消耗认知资源,关于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影响的脑机制研究还比较少。

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基础上,谢夫林等人提出的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其中前者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而后者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以及目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因此,对于那些需要较多的认知资源的任务来说,受意识控制认知资源分配对这种任务的影响较大。当对信息不随意注意时,认知资源的分配是自动的,这种自动分配与刺激物本身的特征有极大的关系,例如刺激物本身的新异性或其他特征可能会影响到资源的分配。

词汇情绪意义特征是刺激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相对于中性意义的词汇来说,它更可能吸引了更多的认知资源,从而自动地影响认知资源的分配。结合颜色信息加工来说,在不随意注意状态下,受情绪特征影响较多的认知资源可能自动地集中在情绪词汇的颜色加工中,那么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可能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而在随意注意条件下,认知资源的分配是根据任务目标来分配的,这样情绪词汇对颜色记忆的影响可能受目标影响明显,而受词汇情绪特征的影响不明显。

1.2.2 研究目的及假设

本研究主要是探究词汇的情绪意义对其颜色记忆的影响,考察了一时和认知资源在情境信息记忆中的作用。通过记忆时意识状态的不同以及学习时间的控制,来观察词汇的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的影响。

实验目的在于:研究情绪意义对颜色信息记忆的影响是否会因为对颜色的有意学习而发生改变。Doerksen和Shimamura实验发现,颜色信息是有意编码的,而不是自动编码的,所以我们认为情绪意义的影响可能会因为学习颜色信息的努力程度而发生变化。当呈现中性和情绪词汇时,如果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对颜色信息编码的努力加工(即注意资源和策略的主动使用)的使用,那么当对颜色无意学习时,这种效应将减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并不是主动地将项目和颜色结合到一起。相反,如果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的加工更多的是自动加工,那么当无意学习条件下,情绪单词的颜色记忆提高得更多。

实验假设主要是:当对词汇颜色进行无意记忆时,词汇的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影响更大,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而当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时,词汇颜色记忆受情绪意义的影响较小,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与非情绪的颜色记忆差异不显著。因为词汇的颜色记忆受意识的控制,而且需要耗费一定的认知资源,所以当同时要求记忆词汇及其颜色时,分配到词汇记忆中的认知资源可能由于颜色记忆对认知资源的占用而下降,进而词汇记忆量也可能所有下降。也就是说,当对于颜色的无意识记忆而言,有意识记忆颜色条件可能引起词汇记忆量的下降。

2 方法

2.1 被试

吉林大学学生40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0人,被试的平均年龄21岁,所有被试视力正常,无色盲,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脑操作。实验前将男女被试随机平均分到A、B组,实验A组只要求记忆词汇,实验B组要求记忆词汇及其颜色。

2.2 材料

本研究是从已有权威研究中随机抽取出的情绪词汇作为实验材料的,并且这些词汇都是常用词,没有过难过偏的词汇,词汇的笔画结构也不复杂。要求被试学习词汇是36个,其中积极词汇、中性词汇和消极词汇各12个,36个学习词汇平均分配到红蓝两种颜色中,颜色在不同的词汇类型中进行了平衡。测验阶段除了学习过的词汇之外,还有18个新词,这

18个词汇中,积极词汇、消极词汇和中性词汇都是6个。

2.3 实验设计

采用2×3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一个自变量是意识状态,包括两个水平,分别是有意识记忆学习词汇的颜色和无意识记忆词汇的颜色,在有意识记忆的条件下,不但要求被试记忆呈现的词汇,而且要求被试记忆词汇的颜色,而在无意识记忆条件下,只要求被试记忆呈现的词汇,不要求被试记忆词汇的颜色。另一个自变量是词汇类型,它分为三个水平,分别是积极词汇、消极词汇和中性词汇。

在再认测验中,词汇的记忆是以学习词汇的判断为标准的,只要学习过的词汇不做出新词的判断,都视为被试记住了这个词汇。例如,惊喜在学习阶段是以红色呈现的,如果被试做出的反应是新词,则认为被试没有记住该词汇,但无论被试做出蓝色反应或红色反应,都视为被试记住了该词汇,而颜色的记忆是以学习词汇颜色的正确反应为标准的。由于每个被实德反应偏好差异比较大,所以没有计算反应时。

2.4 实验过程

首先是预测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检查E-Prime实验中不合理的地方,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在该阶段确定了实验学习阶段呈现词汇的数量,呈现词汇颜色的种类及数量,测定了实验的持续时间和实验说明。

正式实验分为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

第一、在学习阶段,被试根据指导语在电脑前观看随机呈现的36个词汇,背景是白色的,词汇都是红色或蓝色的。每个词汇呈现的时间是1000ms,每个两个词汇之间以“*”隔开,间隔时间是500ms。该阶段被试不必对呈现的词汇做出反应,只需按照指导语观看识记词汇即可。实验A组在无意学习词汇的条件下,要求尽可能的记忆呈现的每一个词汇,并告知他们随后将有一个词汇的测验。相反,实验B组在有意学习词汇颜色的条件下,根据指导语尽可能的记忆屏幕呈现的词汇和其颜色,并告知随后将有一个词汇和颜色的测验。

第二、测验阶段,有54个词汇随机呈现,36个词汇是学习阶段呈现的,18个是新的词汇,其中积极、消极和中性词汇各有6个。背景是白色的,词汇的呈现颜色是黑色的,被试在10秒钟内做出一种反应:如果是新词,按反应键字母“N”;如果是学习过的词汇且学习时词汇的颜色为蓝色,按反应键“B”,如果是旧词且学习时的颜色为红色,按反应键“R”。被试一旦做出反应,“*”呈现500ms,紧接着下一个反应词汇出现,反应词的呈现时间是10秒钟,如果被试在10秒钟没有做出反应,将跳过该词,对下一个词进行反应,测验阶段允许被试大胆猜测。

3 结果

经数据处理和初步筛选,删除那些过多没有做出反应的被试数据,以及明显是随机反应的数据且没有区分度的数据。其中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组删除一人,无意识词汇颜色组删除一人,获得有效的意识记忆颜色的样本是19人,而无意识记忆颜色的样本也是19人。将实验结果输入SPSS13.0统计,获得如下的结果:

表1.1两种学习条件下词汇记忆和颜色记忆的结果

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的结果

总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

积极词19 9 17 12.2105 2.29925 .52748

消极词19 7 14 10.1579 1.53707 .35263

中性词19 4 11 6.8947 1.91180 .43860

词汇总量19 27 48 34.2105 5.15945 1.18366

红词19 9 14 11.4737 1.54087 .35350

蓝词19 6 12 9.1579 1.67542 .38437

无意识记忆颜色的结果

总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

积极词19 7 12 9.5789 1.34643 .30889

消极词19 9 17 12.4737 2.19516 .50360

中性词19 6 11 8.0000 1.33333 .30589

词汇总量19 27 40 34.0526 3.37431 .77412

红词19 9 15 12.0000 1.52753 .35044

蓝词19 7 11 9.5789 1.21636 .27905

表1.2两种学习条件下词汇记忆的方差分析结果

多变量检验结果

Effect V

value F Hypothesis

df

Error

df

Sig

词汇情绪类型Pillai's Trace .839 90.912(a) 2.000 35.000 .000 Wilks' Lambda .161 90.912(a) 2.000 35.000 .000

Hotelling's Trace 5.195 90.912(a) 2.000 35.000 .000

Roy's Largest

Root

5.195 90.912(a) 2.000 35.000 .000 词汇情绪类型

*词汇学习类型Pillai's Trace

.647 32.124(a) 2.000 35.000 .000

Wilks' Lambda .353 32.124(a) 2.000 35.000 .000

Hotelling's Trace 1.836 32.124(a) 2.000 35.000 .000 Roy's Largest

Root

1.836 3

2.124(a) 2.000 35.000 .000

a Exact statistic

b Design: Intercept+group

Within Subjects Design: f

从多变量检验结果表中可以看出,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检验算法,对于词汇的记忆来说,从F的显著性概率分析均小于0.0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学习词汇类型(也就是不同的情绪词汇)的主效应显著,词汇情绪类型与学习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

组间效应方差分析结果

Source SS df MS F Sig. Intercept 11141.482 1 11141.482 1815.911 .000 词汇学习类型 1.974 1 1.974 .322 .004 Error

220.877 36 6.135

从组间效应方差分析结果表中,可以看出F的Sig值近似为0,可以认为因素变量词汇的情绪类型各个组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反应时均值差异的主要来源。得出结论:两种学习类型下的不同情绪词汇记忆效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研究假设成立,再对组内效应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如下:

组内效应的方差分析结果

Source SS df MS F Sig.

词汇情绪类型Sphericity Assumed 342.333 2 171.167 91.994 .000 Greenhouse-Geisser 342.333 1.996 171.511 91.994 .000

Huynh-Feldt 342.333 2.000 171.167 91.994 .000

Lower-bound 342.333 1.000 342.333 91.994 .000

词汇情绪类型*

词汇学习类型Sphericity Assumed 126.368 2 63.184 33.959 .000 Greenhouse-Geisser 126.368 1.996 63.311 33.959 .000

Huynh-Feldt 126.368 2.000 63.184 33.959 .000

Lower-bound 126.368 1.000 126.368 33.959 .000 Error(词汇情绪

类型) Sphericity Assumed 133.965 72 1.861

Greenhouse-Geisser 133.965 71.856 1.864

Huynh-Feldt 133.965 72.000 1.861

Lower-bound 133.965 36.000 3.721

从组内效应的方差分析结果表中可以看出,方差来源包括组内主效应词汇情绪类型,组间与组内的交互效应即词汇情绪类型*词汇学习类型和偏差。从显著性概率分析,概率值都小于0.05,说明不同词汇学习类型对不同情绪词汇记忆的影响是有显著性意义。根据结果看,显示平均单变量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5,说明组内效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两种学习条件下对词汇情绪意义的影响有显著性影响,所以需要进一步对两种学习条件下的情绪词汇的记忆情况进一步做方差分析(见下表)。

表1.3两种学习条件下不同情绪词汇的方差分析结果

SS df MS F Sig.

积极词汇Between Groups 65.789 1 65.789 18.534 .000 Within Groups 127.789 36 3.550

Total 193.579 37

消极词汇Between Groups 50.947 1 50.947 14.189 .001 Within Groups 129.263 36 3.591

Total 180.211 37

中性词汇Between Groups 11.605 1 11.605 4.272 .046 Within Groups 97.789 36 2.716

Total 109.395 37

词汇总量Between Groups .237 1 .237 .012 .912 Within Groups 684.105 36 19.003

Total

684.342 37

由上表可知不同情绪词汇在两种学习条件下的方差来源于两个部分,即组间Between Groups和组内Within Groups,其自由度(df)分别为1和36,总自由度为37;由上表可知积极词汇的F值为18.534,Sig值为.000<0.05;消极词汇的F值为14.189,Sig值为.001<0.05;中性词的F值为18.534,Sig值为.046<0.05;词汇记忆总量的F值为0.012,Sig 值为0.912。

由表1.3可知,学习条件的主效应不显著,有意识记忆词汇条件下对颜色的记忆并没有降低词汇的记忆量。通过运用LSD方法对词汇记忆击中条件下词汇类型的事后比较发现,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记忆情况显著好于中性词汇的记忆情况。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肯定假设,说明不同情绪(积极,消极,中性)词汇在两种(有意识,无意识)学习条件下记忆情况有显著差异,验证了实验假设中,当对词汇颜色进行无意记忆时,词汇的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影响更大,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而当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时,词汇颜色记忆受情绪意义的影响较小,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与非情绪的颜色记忆差异不显著。

虽然中性词汇在两种学习条件下记忆效果不是明显的显著,但足以说明了人们对情绪词汇更可能做出判断,也就是说人们更倾向于对情绪词汇做出学习过的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影响了词汇的情绪意义对词汇记忆影响的解释,所以仅仅通过一个实验式不能说明情绪词汇比非情绪词汇的记忆更好。以上结果只是表明,三种情绪词汇在两种学习条件下记忆效

果有显著差异,但并不说明任何两两情绪词汇在两种学习条件下记忆效果均有差异。

进一步,我们对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词汇颜色学习条件下,词汇颜色记忆的差异进行了多重比较,得到以下两表:

表1.4在有意和无意记忆词汇颜色条件中词汇类型的多重比较结果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的结果

MS F Sig 积极与中性268.447 137.851 .000

积极与消极40.026 18.726 .067

消极与中性101.158 87.364 .000

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的结果

MS F Sig 积极与中性23.684 12.423 .122

积极与消极79.605 49.590 .021

消极与中性190.132 78.914 .001

由以上两表发现,在有意识学习条件下,消极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高于积极词汇和中性词汇,而积极词汇和中性词汇的颜色记忆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在有意识颜色记忆条件下,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颜色记忆成绩都显著高于中性词汇,而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之间的颜色记忆情况没有显著差异,正如上表所示。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有些被试反映他们在测验时对词汇更可能做出红色反应,而做出蓝色的可能性更小,所以本实验又分析了在不同学习条件下,被试对词汇记忆中红色和蓝色反应的偏差。下表对颜色反应偏差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表1.5两种学习条件下颜色反应的方差分析结果

df Mean Square F Sig

词汇颜色 1 106.579 100 .000

词汇颜色*学习类型 1 0.053 0.049 .825

两种颜色词汇记忆情况分析

F t df Sig

红色词汇0.219 -1.057 36 0.297

蓝色词汇 1.354 -0.886 36 0.381

在两种学习条件下,词汇颜色的主效应显著,但词汇学习条件与词汇颜色交互作用不显著,所以被试对红色词汇会有一些偏好,但是这个颜色反应偏差没有与学习条件发生交互作用,所以可以视为颜色反应的偏差并不影响实验结果的解释。

4 讨论

从结果可以得出,学习条件对词汇记忆总量的影响不显著,而词汇的情绪类型对词汇的记忆有显著影响,对情绪词汇的记忆要好于非情绪词汇的记忆这一点符合人们对情绪刺激和非情绪词汇记忆研究的普遍结论,即一般而言,人们对情绪刺激的记忆效果要好于非情绪刺激的记忆。但是在实验一中,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并没有使情绪词汇记忆量下降,这一结果与实验一的前提假设是不相符的,实验一的假设认为,词汇的颜色记忆需要花费一定的认知资源,这样由于对记忆词汇颜色的有意记忆,相对于只要求词汇记忆的条件而言,分配到词汇上的记忆资源就会相对减少,但实验一却没有发现词汇记忆量减少的现象。

另外,对词汇记忆的综合分析,使我们不能很肯定地做出情绪词汇比非情绪词汇更容易记忆的判断,因为情绪词汇与非情绪词汇之间的区分度没有显著差异。在词汇颜色记忆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意记忆词汇颜色和无意记忆词汇颜色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有意颜色记忆的成绩显著高于无意颜色记忆的成绩另外,对交互作用的分析发现,在无意识记忆词汇颜色中,消极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高于积极词汇和中性词汇的颜色记忆,而积极和中性词汇之间的颜色记忆没有显著差异。Rosle,Ulrich,Billino(2004)通过眼动研究发现,年轻人对消极材料注意得更多,而Anderson等人(2003)也发现,人们对威胁情绪面孔的加工是自动的,这些研究表明,与积极和中性刺激相比,人们更可能自发地无意识地关注消极刺激。因此这一条件下中出现的消极词汇的颜色记忆的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对消极词汇自动加

工的结果,受情绪意义的影响,更多的认知资源自动地分配到更具意义的词汇加工中,因此在词汇颜色无意识记忆的条件下,词汇的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影响更显著。而在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中,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颜色记忆都显著高于中性词汇,并且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之间的颜色记忆没有显著差异,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目标指导的认知资源分配掩盖或替代了情绪意义对颜色信息记忆自动影响的结果,在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条件下,对词汇颜色有意识的认知加工减小了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颜色记忆之间的差异。

但是这里仍与实验假设有冲突,即在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条件下,情绪词汇和非情绪词汇之间仍然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词汇呈现时间、词汇的数量、情绪词汇和非情绪词汇比例、记忆测验的程序、选择的词汇的颜色等等。本实验与Doerksen和Shimamura(2001)和D'Argembeau和Van der Linden(2004)的实验目的以及假设基本上相同,但是实验过程和结论稍有不同,以下总结了本实验与这两个实验的差别,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本实验结论与其假设的冲突。

首先是词汇学习时间的差异,本实验采用Eprime软件来呈现词汇,呈现时间为1000ms,间隔时间是500ms,本实验与前两个实验的词汇呈现时间有较大的差异,它们采用的呈现时间是2000ms,刺激与刺激之间的间隔是1000ms。这种时间差异可能使得注意资源的分配出现差异,学习时间越长,被试就有更多的资源加工词汇,对词汇的加工越充分,对指导语中的要求完成得越好。而本实验中的学习时间较短,这可能是使得,在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中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的影响仍然很大,而出现情绪词汇和非情绪词汇之间的差别。另外是学习阶段与测验阶段之间的差异。在本实验中,学习阶段即词汇呈现阶段与测验阶段之间的休息时间是一分钟,且没有干扰任务,任由被试支配。而前两个实验其中一个间隔一分钟,另一个间隔五分钟,其间被试完成一些干扰任务。再者是实验程序上的差异。前两个实验的测验阶段中,首先是一个自由回忆测验,然后再判断词汇的颜色,而本实验是一个再认测验,被试在测验阶段直接在计算机上做出新旧词的判断,且对旧词做出颜色判断。这样就消除了词汇的自由回忆对随后的颜色回忆的干扰作用。最后是刺激的数量及其词汇类型比例的差异。本实验与前两个实验使用的词汇数量是不同的,本实验的学习词汇是36个,而前两个实验分别使用了72和96个记忆词汇,而且情绪词汇和非情绪词汇之间的比例是不同的,前两个实验采用的情绪词汇与非情绪词汇数量比是1:1,而本实验中,积极、消极和中性词汇各占三分之一,情绪词汇和非情绪词汇之间的比例是2:1,相对于情绪词汇来说,中性词汇占的比例比较小,词汇类型的比例可能会影响被试的判断水平。

总之,虽然本实验的结论与假设存在一些冲突,但总体上来说,在两种学习条件下颜色

记忆结论是支持实验假设的,即颜色的加工是需要认知资源的,而且当无意识记忆项目的情境信息颜色时,情绪意义可以自动地将认知资源分配到更具有情绪意义项目的颜色加工中,有意识控制加工改变了情绪意义对颜色信息的自动影响,而这种意识控制加工受到目标任务指引。

对词汇颜色进行无意记忆时,词汇的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影响更大,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而当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时,词汇颜色记忆受情绪意义的影响较小,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与非情绪的颜色记忆差异不显著。因为词汇的颜色记忆受意识的控制,而且需要耗费一定的认知资源,所以当同时要求记忆词汇及其颜色时,分配到词汇记忆中的认知资源可能由于颜色记忆对认知资源的占用而下降,进而词汇记忆量也可能所有下降。当对于颜色的无意识记忆而言,有意识记忆颜色条件可能引起词汇记忆量的下

5 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了之前的假设,当对词汇颜色进行无意记忆时,词汇的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影响更大,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而当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时,词汇颜色记忆受情绪意义的影响较小,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与非情绪的颜色记忆差异不显著。因为词汇的颜色记忆受意识的控制,而且需要耗费一定的认知资源,所以当同时要求记忆词汇及其颜色时,分配到词汇记忆中的认知资源可能由于颜色记忆对认知资源的占用而下降,进而词汇记忆量也可能所有下降。也就是说,当对于颜色的无意识记忆而言,有意识记忆颜色条件可能引起词汇记忆量的下降。

参考文献

[1]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罗跃嘉,姜扬,程康.认知神经科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

[5]晏艳.RSVP模式下禁忌项目对不同情绪词汇的记忆干扰研究[D].湖南:湖南师大,2008.

[6]伍麟,邢小莉.注意与记忆中的“积极效应”——“老化悖论”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09(2):362-369.

[7] REISBER D,HERTEL P.Memory and emo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8]ANDRADE J,MEUDELL P.Is spatial information encoded automatically in memor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93(46):365-375. [9]ANDERSON A K,CHRISTOFF K,PANITZ D,et al.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threat facial signals[J].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3(23):5627-5633.

[10]BRADLEY M M,GREENWALD M K,PETRY M C,et al.Remembering pictures:Pleasure and arousal in memor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1992(18):379-390.

[11]CARSTENSEN L L,ISSAACOWITZ D M,CHARLES S T.Taking Time Seriously: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54):166.

[12]CAHILL L,HAIER R J,FALLON J,et al.Amygdala activity at encoding correlated with long-term,free recall of emotional inform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96(93):8016-8021.

[13]CHALFONTE B L.JOHNSON M K.Feature memory and binding in young and older adults[J].Memory&Cognition,1996(24):294-299.

[14]D’ARGEMBEAU A,VAN DER LINDEN M,Influence of affective meaning on memory for contextual information[J].Emotion,2004(4):173-188.

[15]DEWHURST S A,PARRY L A.Emotionality,distinctiveness,and recollective experience[J].European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2000(12):541-551.

[16]DOERKSEN S.SHIMAMURA A P.Source memory enhancement for emotional

words[J].Emotion,2001(1):1-5.

[17]EILLS N R.Is memory for spatial location automatically encoded?[J]. Memory&Cognition,1990(18):584-592.

[18]GARDINER J M,RAMPONI C,RICHARDSON-KLAVEHN A.Experiences of

remembering,knowing,and guessing.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1998(7):1-26. [19]GODDEN D,BADDELEY A.When does context influence recognition memory [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0(71):99-104.

[20]GOLDMAN-RAKIC P S.Circuitry of the primate prefrontal cortex and the regulation of behavior by representational memory.Handbook of Psychology,the Nervous System,Higher Function of the Brain[C]. Bethesda:Am Physiol Soc,1987:373-417. [21]HAMANN S B,ELY T D,GRAFTON S T,et al.Amygdala activity related to enhanced memory

for pleasant and aversive stimuli[J].Nature Neuroscience,1999(2):289-293. [22]HAMANN S.Cognitive and neural mechanisms of emotional memory[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1(5):394-400.

[23]HASHER L,ZACKS R T.Automatic and effortful processes in memory[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79(108):356-388.

[24]JOHNSON M K,HASHTROUDI S,LINDSAY D S.Source monitoring[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4):2-28.

[25]JOHNSON M K,NOLDE S F,DE LEONARDIS D M.Emotional focus and source monitoring[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6(35):135-156.

[27]KENSINGER E A,CORKIN S.Memory enhancement for emotional words:Are emotional words more vividly remembered than neutral words?[J]. Memory and

Cognition,2003(31):1169-1180.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significance of color words

Pang Ying

(Jilin University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Applied Psychology, 11070419)

Abstract Emotions and memor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sychology research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which this paper selects the emotional significance, the effect of vocabulary color memory, the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through the experiment hypothe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vocabulary memory was vocabulary, emotional mood significance than emotional vocabulary words more easily remembered. 2, the mood also vocabulary words of color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emory, emotion word memory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lor of the emotional vocabulary memory, but this just color in cognitive resources of color are less or unconscious memory conditions, it illustrates the conscious control color memory and cognitive resources quantity. When conscious memory of vocabulary, color and its full processing, emotional significance of color words of memory is not significant.

Keywords emotional significance vocabulary color memory cognitive strategies

附录本实验中使用的材料:

学习阶段出现的词汇及其特征:

红色的积极词汇:可人乐观满意舒畅舒坦轻松蓝色的积极词汇:安宁欣慰鼓舞开朗开心快活红色的消极词汇:难受轻蔑伤感伤心抱歉悲观蓝色的消极词汇:生气恼火沉痛落魄愤怒郁闷红色的中性词汇:操作客服空间人文影响整体蓝色的中性词汇:交流看法量表评估参考质量测验阶段出现的新词汇:

积极词汇:赞美鼓舞安宁欣慰可人满意

消极词汇:难受抱歉失望轻蔑侮辱落魄

中性词汇:效应意识语言教材编号基金

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

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 庞颖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长春 130012) 摘要情绪与记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已成为心理学所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了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词汇记忆受到词汇情绪意义的影响,情绪词汇比非情绪词汇更容易记住。 2、词汇的情绪意义也显著地影响词汇的颜色记忆,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但这只是在认知资源比较少或者对颜色进行无意识记忆的条件下,这说明了颜色记忆受到意识的控制和认知资源数量的影响。当对词汇颜色进行有意识记忆并且能对其进行充分的加工时,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字情绪意义词汇颜色记忆认知资源 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对情绪上突出的刺激比中性刺激的外显记忆要好(Hamann,2001)。个体通常回忆和再认的情绪项目多于中性项目,已有研究已经包括了影片、图片、词汇等不同情绪材料。研究已经发现情绪词汇和图片更容易记忆,这说明相对于中性项目的编码来说,人们能更好地回忆情绪编码的信息。Kensinger,Garoff-Eaton和Schacter 等人2006年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消极材料的视觉记忆量要多于中性材料,消极材料的记忆提高通常是记忆的生动性或细节水平提高的结果。 传统上关于记忆的实证研究往往是从整体上考察项目的记忆,例如测量一个项目的记忆所需要的时间,而没有更细致地考虑项目的其它特征记忆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当被试做出记忆反应的时候,研究者并不知道被试从刺激中记住了什么。近年来,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研究者们开始对记忆的分类越来越细,例如前瞻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来源记忆(resource memory)、闪光灯记忆(falshbulb memory)等等,从而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认识记忆。Johnson、Hashtroudi和Lindsay(1993)认为,对于一个项目的记忆

英语颜色词语与心理情绪

英语颜色词语与心理情绪 高一四班 组长:李若琳 组员:李若琳马晓楠方宁闫萌洋吴魏童王骕音胡之颉 (一)研究背景 人类关于色彩及其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已有漫长的历史,它是古代文明的精神基础。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对色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每一种颜色有其独特的作用,令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在装饰、化妆、服装和广告方面合理使用色彩可以取得宜人的效果。除了医疗作用外,颜色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属性,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对人类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英语颜色与心理情绪的联系。 2.在英语学习中,了解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理解这种文化所造成的差异性。 3.了解如何利用颜色的作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通过研究英语颜色词语与心理情绪的关系,我们可以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更好的了解身边人的情绪变化,也可以加大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活动过程 ?方法: ?上网查资料,访问记录,收集数据,调查分析 ?活动过程: ? 1.课题活动的准备: ?①研究小组成员分工 ?②开放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供学生浏览和查阅各种相关资料。 ?③准备开展调查访问的有关材料。 ?2.活动实施过程 ?①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基本方法。 ?②学生讨论研究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确定具体的措施。 ?③查询相关资料。 ?④开展访问及调查。 ?⑤收集数据及整理,归纳。 ?⑥分析,撰写论文 ? 1. 红色red ?红色是一种热烈的颜色,它象征着鲜血、烈火、生命和爱情。红色的热情让人有一种勇敢的冲劲,它能鼓舞人的情绪。 ?在我国,红色是火,是吉庆、热情的象征,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险或暴力。同时在英语和汉语中,红色有时可以完全对应,有时却大相径庭:红旗red flag 红糖 brown sugar 红茶 black tea 红榜 honour roll 红豆 love pea 红运 good luck 红利 dividen 红事wedding 红酒red wine 火灾red ruin 血战red battle 彩霞red

实验设计: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题库

不同情绪状态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 摘要:本实验通过情绪诱导法操纵被试的情绪状态,通过以词语归类任务为干扰任务,考察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条件下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的质量。以此,探究不同情绪状态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情绪状态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显著,正性情绪下成绩最高,中性次之,负性情绪下最差。 关键词:情绪状态前瞻记忆 缺实验假设实验目的 文献综述 1.前瞻记忆: 1.1含义: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 PM),是指对未来某一时刻完成某项或某些意向活动的记忆,即指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生活举例:一定得记得下课后把活动的海报贴出去;记得十分钟后把电磁炉关了等。回溯记忆是指对过去已发生事件或行为的记忆。生活举例:昨天买衣服花了多少钱;早饭吃的什么等。前瞻记忆是相对于回溯记忆而提出的,是一种特殊的长时记忆。 1.2 分类: 根据线索的类型,Einstein和McDaniel把前瞻记忆区分为基于时间(Time-based PM)的和基于事件(Event-based PM)的两种前瞻记忆类型。基于时间前瞻记忆是指记得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者是在某个时间段之后完成意向行为。生活举例:10分钟后要记得吃药。在这个活动中,时间是目标线索,吃药这一行为成为了前瞻记忆的目标任务。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是指某个特定事件触动了意向行为的执行。举例:看见鞋摊了,所以要买双鞋。这时,鞋摊成了目标线索,激发买鞋行为的执行,从而完成了前瞻任务。研究发现,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较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具有更多的提取自发性、动力特性等。 1.3影响前瞻记忆的因素: 对前瞻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中。 第一,年龄因素。对于不同年龄是否与前瞻记忆任务成绩相关结论还未达成一致。有实验证明,不同年龄的儿童前瞻记忆的成绩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也有很多研究也证明儿童前瞻记忆存在年龄效应,我国的学者张磊、王永跃对幼儿园儿童进行了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再者,对前瞻记忆老化现象的研究结果也是众说纷纭。 第二,提示物、靶事件的特征因素。靶线索、事件的内外部特点以及它的特殊性都直接影响了前瞻记忆的成绩。以往研究表明,不熟悉的、醒目的提示物、靶事件更容易提高前瞻记忆表现。 第三,时间间隔因素。保持间隔,即形成意向到执行意向所要求的行为的时间长短会对前瞻记忆造成影响。人们一般都认为,随着间隔的延长前瞻记忆的成绩会降低,但是也有相关研究证明前瞻记忆成绩随延时间隔的增大而提高。 第四,人格,即个体差异。有研究表明,A型人格的人(个性中时间观念强,争强好胜,关注最后期限和持完美主义观点等)比非A型人格的人前瞻记忆表现好。 第五,动机和情绪对前瞻记忆也有一定的影响,被评估为重要的任务比不重要的任务更

色彩与情绪的关系

色彩与情绪的关系:先在经验与个人喜好(2009-01-10 18:15:54) 本文旨在对色彩和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色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原因。从孟塞尔颜色系统选择以下10种完全饱和度的颜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黄色-红色,绿色,黄色,蓝绿色,紫蓝色,粉红。除了以上十种色相,消色差的黑白灰也将被使用。试验对象来自美国东南部地区的98位大学生志愿者。研究结果表明:基本色调引起最多的积极情绪,其次是中间色调和消色差。颜色对于个人在协调事件、物体以及空间时的意义是明显的,紫红色,举例来说,往往与红酒、梅、女仆的着装,或者是同颜色的睡房等相联系。总的来说,颜色所引起的情感是高度依赖于个人喜好和其过去经验相关的颜色。 1.简介 颜色与我们的情绪和感情相关。举例来说,蓝色对应舒适和安全;橙色对于不幸与悲痛,而黄色则是开朗,紫色是高贵的颜色(Ballast 2002, Mahnke 1996)。红色既有正面和负面的印象,如积极、强大、激情,但另一方面却是侵略性,血腥,激烈和尖锐。绿色有轻松的效果。它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如宁静,自然,反过来则是疲倦和内疚(Davey 19 98, Linton 1999)。在一项对颜色和情绪关系进行的研究中,Boyatzis和Varghese (1994)发现,较浅的颜色(例如,黄色,蓝色)与正面情绪(如快乐,坚强)相关,而较深的颜色(如黑色,灰色)如负面情绪(如悲伤,愤怒)相关。Hemphill (1996)同样发现,明亮的颜色引起的主要是积极情绪的联系,而深颜色则引起的负面情绪的联系,并支持了Boyatzi s 和Varghese(1994)的研究成果。然而,Saito (1996)发现在以日本人为研究对象的实验中发现,日本人认为黑色能引起正负两方面的情绪,而日本的年轻人更倾向与对黑色的喜爱。 尽管对色彩是如何影响人类情绪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但相当数量的研究并没有采用标准的色彩模型 (Boyatzis and Varghese 1994, Hemphill 1996) ,另一方面人们用形式上的颜色(如红色、蓝色)往往取代标准的颜色模型。此外,多项研究所进行的是色彩与情感匹配的研究:颜色(例如,红色,蓝色)与一定数目的情绪反应(如快乐,悲伤)相匹配,这种做法被局限在有限的几种颜色的评估反应。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大学生的情绪与色彩之间的联系。从标准的孟塞尔颜色抽取标准颜色,每种颜色对应学生的特定情绪反应,并指出其原因。 2.方法 98位大学生志愿者(44男,54女)参与到本研究中。他们被要求说出他们特点颜色所对应的情绪反应以及选择的原因。这些颜色包括五种基本色调(即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五种中间色调(即,黄色-红色,绿色,黄色,蓝绿色,紫蓝色,红紫色)以及三种消色差(黑白灰)。孟塞尔颜色符号如表1。 Color Munsell Red 5R

想象力和记忆力都受颜色的影响

记忆力与颜色的关系 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但接触红色过多,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使易于疲劳者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红色。橙色: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宜。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的装饰却易造成不稳定。故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绿色: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动或身心受压抑者有益。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情绪均有一定的克服作用。蓝色:使人感到幽雅宁静,能降低脉搏,调整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可维持体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靛蓝色:可调和肌肉,减少或停止出血,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少轻身体对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产生安全感。 色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蓝色或绿色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心情烦躁不安时,到公园或海边看看,心情会很快恢复平静,这是绿色或蓝色对心理调节的结果。这些色调还可降低皮肤温度1至2摄氏度,减少脉搏次数4至8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粉红色表面给人温柔舒适感,但长期生活在红色不境里会导致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脉搏加快。粉红色波长与紫外线波长十分接近,长期穿著粉红色衣著会削弱人的体质。合理的色彩对学生视觉疲劳的恢复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益处。 一般说浅蓝色、浅黄、橙色宜于保持精神集中、情绪稳定;而白色、黑色、棕色对提高学习不利。医学家发现,病人房间的淡蓝色可使高烧病人情绪稳定,紫色使孕妇镇静,赭色则能帮助低血压病人升高血压。终日与黑色煤炭相伴的工人,最易导致视线模糊而产生朦胧心理,若房间里涂上明亮的色彩,心理状态可获改善。 视觉心理、色彩原理和色彩心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多媒体课件首先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是界面,那么如何让学习者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集中到课件上,就需要其界面给人乍然一亮的感觉。所以首先论述视觉心理: (一)视觉心理 人类的眼睛之所以能够感知光线照射到物体,是因为反射光线现象产生形状和色彩,透过眼睛的视觉作用,使人们感受到色彩。 根据格式塔(Gestalt)理论,通常我们认为的被眼睛看到是事物并不是真实地投射到视网膜的那部分,而是经过瞬间的“组织”或“建构”的产物。视觉在组织这些图象时,会趋向于“简洁完美”,也就是说将不完美图象组织为规则(对称、统一、和谐、连续)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的图形,从而引起自身感觉上的愉悦。 视觉的组织能力从选择性上说,尽管客观刺激物很多,但并非所有的都被知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熟悉的或常见的物体和现象会“视而不见”,而对那些突出的、稍稍不熟悉的或容易接受的事物却十分注意,所以人们是有选择性地只选择某些作为知觉的对象来感知它。那些被作为主要知觉对象的,称之为“图”,而其他则为背景,也就是“底”。知觉必须在背景和对象之间做出积极的

颜色对人情绪的影响

颜色对人情绪的影响 橙色能产生活力,诱发食欲,也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同样也是代表健康的色彩,它也含有成熟与幸福之意。黄色是人出生最先看到的颜色,是一种象征健康的颜色,它之所以显得健康明亮,因为它是光谱中最易被吸收的颜色。它的双重功能表现为对健康者的稳定情绪、增进食欲的作用;对情绪压抑、悲观失望者会加重这种不良情绪。 黄色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富贵气息,连自然界的贵金属金子也是金黄色的嘛,而皇袍等很多御用品也都大多采用黄色。 白色能反射全部的光线,具有洁净和膨胀感。空间较小时,白色对易动怒的人可起调节作用,这样有助于保持血压正常。但对于患孤独症、精神忧郁症的患者则不宜在白色环境中久住。 红色是一种较具刺激性的颜色,它给人以燃烧和热情感,但不宜接触过多。过多凝视大红颜色,不仅会影响视力,而且易产生头晕目眩之感。心脑病患者一般是禁忌红色的。 黑色具有清热、镇静、安定的作用,对激动、烦躁、失眠、惊恐的患者起恢复安定的作用。 灰色是一种极为随和的色彩,具有与任何颜色搭配的多样性。所以在色彩搭配不合适时,可以用灰色来调和,对健康没有影响。 喜欢紫色的人总在努力做地比现有的更好,无论是在信仰、情感或是精神方面。他们渴望知识,热爱读书。为了能够成就理想的自我,人们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和别人的生活中寻求答案。由于追求完美而又对自己极为苛刻,他们也在极力与自己做着艰苦地斗争。 喜欢紫色的人总是能交到很多朋友,因为他们总是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为先。总的来说他们并不会为自己要求过多,但一部分人也可能成为自我英雄主义者。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喜欢以一种不确定的方式去寻求答案而往往失败,他们也会因此郁郁寡欢。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是极佳的刺激色。紫色可以减轻心脏疼痛、僵硬感和囊肿,并且对治疗严重便秘、水囊肿、偏头疼和胃肠、子宫、皮肤疾病等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另外,也可以用于治疗精神疾病、风湿病和癫痫病。紫色可以用于深度系统手术以减轻疼痛。紫色对眼睛、耳朵和神经系统都会起一个安抚作用,但它也可能会压抑人的情感特别是愤怒。 粉色(没粉的,就凑合拿紫色代替了):温柔的最佳诠释,这种红与白混合的色彩,非常明朗而亮丽,粉红色意味着“似水柔情”。经实验,让发怒的人观看粉红色,情绪会很快冷静下来,因粉红色能使人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情绪趋于稳定。孤独症、精神压抑者不妨经常接触粉红色。对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也比较适合,如高级白领等管理层人士。室内的织物、墙面、窗帘等处都可设计成粉红色,男性居住者可适当减少用色面积。粉红色表面给人温柔舒适感,但长期生活在红色环境里会导致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脉搏加快。粉红色波长与紫外线波长十分接近,长期穿著粉红色衣著会削弱人的体质。因此居室设计中不宜大量运用。 蓝色: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也是严肃的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可隐藏其他色彩的不足,是一种搭配方便的颜色。蓝色具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的作用。工作忙碌压力大的人群可以在居室里设计一些蓝色来缓解压力、安定情绪。如沙发、背景墙、家具边线等。但患有精神衰弱、忧郁病的人不宜接触蓝色,否则会加重病情。

情绪内容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实验

情绪内容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实验 1 引言 近年来,情绪对于人类认知活动的建设作用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情绪对记忆影响的研究,一直是情绪与认知研究的热点。情绪性的记忆对个体的成长、行为、知觉、信念、目标和心理健康状况等等都存在诸多联系。情绪性记忆的研究最早始于里博(Ribot),他在1894 年提出了情绪记忆这个概念,后来由于受到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排挤,与情绪记忆相关的研究一直徘徊不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良好的发展,直到1983 年左右人类认知研究的崛起,情绪记忆的研究又重新获得生机,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索情绪内容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2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取“学习-再认范式”,被试无情绪唤醒,直接对不同效价(正性、负性)、不同唤醒度(高唤醒、低唤醒)以及中性识记材料进行学习识记任务,通过对各种材料的识记成绩的统计分析来考察情绪内容的效价(正性/负性/中性)和唤醒强度(高/低)对工作记忆效果的影响。 3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一:正性情绪内容比中性情绪内容记忆效果更好 研究假设二:负性情绪内容比中性情绪内容记忆效果更好 4 实验方法 4.1被试 在读硕士一年级研究生20 名,男女各10 人,入学成绩相当,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记录良好,年龄在22-30 岁之间,平均年龄25 岁。 4.2 实验材料: 4.2.1 EPRIME1.0 编制测试程序 4.2.2 实验词共计80 个,包括:正性情绪词30 个,其中学习阶段20 个,含高唤醒词10 个,唤醒度区间[ 5.91, 6.96];低唤醒词10 个,唤醒度区间[3.97,

4.71];测试阶段再加入10 个,唤醒度区间[ 5.65,5.89];负性情绪词30 个,其中学习阶段20 个,含高唤醒词10 个,唤醒度区间[ 6.70, 7.60];低唤醒词10 个,唤醒度区间[4.12,4.73];测试阶段再加入10 个,唤醒度区间[6.39,6.64];中性词20 个,其中学习阶段10 个,唤醒度区间[3.2,5.61];测试阶段再加入10 个,唤醒度区间[3.43,5.14]。 4.3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取组内两因素析因设计,因素分别为实验词的效价和唤醒度。A:效价分为:正性、负性、中性三个水平;B:唤醒度分为:高唤醒、低唤醒、中性三个水平。 4.4 实验程序 第一步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包括正性、负性情绪词各20 个,以及中性词10 个,共50 个学习词,由系统随机显示,每个显示 2 秒,此阶段被试不需要任何操作,只要学习呈现的词语; 第二步识别阶段:测试内容在第一步学习的三类词基础上各增加10 个新的词汇,共80 个测试词,所有词由系统随机呈现, 5 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用SPSS Statistics 17.0 进行数据分析。

颜色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颜色对人的情绪的影响2007-02-22 21:39现代社会,色彩心理效应的研究早已不仅限与心理学家、艺术家的围。色彩涉及到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我们不能把色彩的感情效应绝对化,更无法理解在西班牙斗牛场上为什么公牛见到红色就进攻、见到黄色就退却的真正理由,但是大量的实践发现人们在对色彩的心理感受中确实有着某种共同性的东西。合理应用色彩,有助与调节人的情绪。 情绪不同色彩不同 情绪一:紧、压力大、疲惫 推荐色彩:蓝色、绿色 忌讳色彩:红色 科学家们通过人么脑电波随颜色视觉而有所变化的实验发现,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是放松。蓝色和绿色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心情烦躁不安时,到公园或海边看看,心情会很快恢复平静,这正是蓝色和绿色对心理调节的结果。这些色调还有帮助降低皮肤温度、减少脉搏次数、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等作用。

所以,当工作了一天的你感觉身心疲惫.压力重重.精神紧时,适当接触一下这两种颜色会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解除疲劳的作用.尤其是自然的绿色对晕眩.疲惫.恶心与消极情绪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提要注意适度,长时间在绿色的环境中可能使人感到冷清,影响胃液的分泌,造成食欲减退. 另外,一般来说红色是容易让人感觉激动.心奋的颜色,不利于情绪的放松. 情绪二:悲观.抑郁.失落 推荐色彩:红.黄.橙色.粉红 忌讳色彩:蓝色 通常在人感到压抑.失落时,视觉上接触暖色调,例如红.黄.橙色可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所以一些娱乐场所常用暖色调,如粉红.橙黄色等,并配以灯光效果,使房间显得活泼.热烈,可帮助人们心郁闷得以缓解和释放。 一般认为,心情郁闷时,尤其是患有抑郁症的人不宜接触蓝色,否则会加重病情。另外,对患有孤独症。精神忧郁的患者也不宜在白色环境中久住。 情绪三:心烦.多疑.想发火.情绪不稳定

颜色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转载 颜色对人得情绪得影响2007-02-2221:39现代社会,色彩心理效应得研究早已不仅限与心理学家、艺术家得范围、色彩涉及到人得衣、食、住、行、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得各个方面。虽然我们不能把色彩得感情效应绝对化,更无法理解在西班牙斗牛场上为什么公牛见到红色就进攻、见到黄色就退却得真正理由,但就是大量得实践发现人们在对色彩得心理感受中确实有着某种共同性得东西。合理应用色彩,有助与调节人得情绪。 情绪不同色彩不同 情绪一:紧张、压力大、疲惫 推荐色彩:蓝色、绿色 忌讳色彩:红色 科学家们通过人么脑电波随颜色视觉而有所变化得实验发现,脑电波对红色得反应就是警觉,对蓝色就是放松。蓝色与绿色就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得最佳心理镇静剂。人都有这样得体会,当心情烦躁不安时,到公园或海边瞧瞧,心情会很快恢复平静,这正就是蓝色与绿色对心理调节得结果。这些色调还有帮助降低皮肤温度、减少脉搏次数、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等作用。 所以,当工作了一天得您感觉身心疲惫。压力重重、精神紧张时,适当接触一下这两种颜色会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解除疲劳得作用、尤其就是自然得绿色对晕眩、疲惫。恶心与消极情绪有一定得作用、但

也提要注意适度,长时间在绿色得环境中可能使人感到冷清,影响胃液得分泌,造成食欲减退、 另外,一般来说红色就是容易让人感觉激动.心奋得颜色,不利于情绪得放松、 情绪二:悲观。抑郁.失落 推荐色彩:红。黄。橙色、粉红 忌讳色彩:蓝色 通常在人感到压抑.失落时,视觉上接触暖色调,例如红。黄、橙色可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所以一些娱乐场所常用暖色调,如粉红.橙黄色等,并配以灯光效果,使房间显得活泼。热烈,可帮助人们内心郁闷得以缓解与释放。 一般认为,心情郁闷时,尤其就是患有抑郁症得人不宜接触蓝色,否则会加重病情、另外,对患有孤独症。精神忧郁得患者也不宜在白色环境中久住、 情绪三:心烦、多疑、想发火、情绪不稳定 推荐颜色:白色、黑色.粉色。浅蓝。浅黄 忌讳颜色:大红等过于鲜艳颜色 研究证明,鲜明得颜色往往能强烈地激起情绪得奔放,而暗淡得颜色则对情绪起镇静与压抑得作用。一般来说白色具有清热。镇静。安定效果,对激动。烦躁。失眠得人来说,接触黑色可起恢复安定得作用。白色与粉红色都可对易动怒得人起调节作用。粉红色。浅蓝能使人得

颜色与记忆

颜色对情绪与记忆力的作用 摘要: 本研究选取高一学生为被试,用记忆颜色的形式进行记忆测验,以排列几种常用颜色(红,黄,紫,蓝,绿,褐)对注意及记忆的影响顺序; 1.引言: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就曾作品中就心理学现象做了一番饶有趣味的描写。但心理学真正从哲学中脱离,还是150年前的事。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已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对于暗示这个现象,依然少有涉及。暗示仅仅作为心理治疗中的辅助手段。但生活中的事例表明,暗示对人类的行为有着微妙的影响。因此,我想对颜色对人的暗示,即颜色对人的注意力及记忆力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使人们能更好的面对生活。 通过科学研究,证实不同颜色不但能使人们产生大小,轻重,冷暖,明暗,远近等的感觉,还能引起兴奋,紧张,安全烦躁,忧郁等心理效果,颜色对人的情绪有不同影响,如:红色给人以大胆、强烈的感觉,使人的情绪热烈活泼;黄色象征华贵、欢乐和健康,促进健康者绪稳定,但会加重情绪压抑,悲观失望者的不良情绪;绿色令人感到稳重,舒适;蓝色令人产生遐想,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缓解紧张情绪;白色给人以空间的膨胀感,对易动怒者可起调节作用,有助于保持血压正常;紫色则让人感到充满雅致、神秘和优美的情调,可使孕妇的情绪得到安慰。 颜色能影响人们工作效率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颜色做一下研究,能更好的在学习中利用颜色对人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我选取了颜色对注意力及记忆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2.测验设计和实施: 2.1 结果预测: 由于已经证实冷、暖色调的颜色,对人的情绪有不同影响,暖色调的色彩能引起兴奋,紧张,烦躁心理效果。冷色调的色彩能调节神经,缓解紧张情绪。应此,我认为暖色调的颜色,对注意力影响较大对记忆力影响较小。 2. 2被试样组选择 在高一某班随机抽取学生30人,年龄15——16周岁。 2. 3测验材料设计 为了测试不同色调的颜色对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影响,从冷、暖、中三中色调中各抽取两种颜色(冷:蓝、绿;暖:红、黄;中:褐、紫)共六种颜色作为被测颜色。 在一张白色铅化纸(23。5*16cm)上画12个半径为2。5厘米的圆形。(4横排,4竖排,整齐排列。)随机涂上六种颜色,(红,黄,蓝紫褐,绿)每种颜色两个圆。 2.3测验过程: 记忆测验以个别形式进行主试将量表放在被试面前,要求被试看2——3秒钟后用白纸遮住。问被试:“告诉我,纸上有几种颜色?”记录被试回答后,告诉被试:“给你15秒钟观察这张纸。”拿开遮盖物,让被试观察量表。15秒后,重新遮盖量表,要求被试写出相应的

颜色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转载 颜色对人的情绪的影响2007-02-22 21:39现代社会,色彩心理效应的研究早已不仅限与心理学家、艺术家的范围。色彩涉及到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我们不能把色彩的感情效应绝对化,更无法理解在西班牙斗牛场上为什么公牛见到红色就进攻、见到黄色就退却的真正理由,但是大量的实践发现人们在对色彩的心理感受中确实有着某种共同性的东西。合理应用色彩,有助与调节人的情绪。 情绪不同色彩不同 情绪一:紧张、压力大、疲惫 推荐色彩:蓝色、绿色 忌讳色彩:红色 科学家们通过人么脑电波随颜色视觉而有所变化的实验发现,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是放松。蓝色和绿色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心情烦躁不安时,到公园或海边看看,心情会很快恢复平静,这正是蓝色和绿色对心理调节的结果。这些色调还有帮助降低皮肤温度、减少脉搏次数、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等作用。

所以,当工作了一天的你感觉身心疲惫.压力重重.精神紧张时,适当接触一下这两种颜色会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解除疲劳的作用.尤其是自然的绿色对晕眩.疲惫.恶心与消极情绪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提要注意适度,长时间在绿色的环境中可能使人感到冷清,影响胃液的分泌,造成食欲减退. 另外,一般来说红色是容易让人感觉激动.心奋的颜色,不利于情绪的放松. 情绪二:悲观.抑郁.失落 推荐色彩:红.黄.橙色.粉红 忌讳色彩:蓝色 通常在人感到压抑.失落时,视觉上接触暖色调,例如红.黄.橙色可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所以一些娱乐场所常用暖色调,如粉红.橙黄色等,并配以灯光效果,使房间显得活泼.热烈,可帮助人们内心郁闷得以缓解和释放。 一般认为,心情郁闷时,尤其是患有抑郁症的人不宜接触蓝色,否则会加重病情。另外,对患有孤独症。精神忧郁的患者也不宜在白色环境中久住。 情绪三:心烦.多疑.想发火.情绪不稳定

轻音乐对短时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设计

轻音乐对短时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设计 王燕红袁儿君孙静霞叶引姣 一、研究课题 轻音乐对短时记忆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二、研究目的 2.1问题提出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塞着耳塞边听音乐边记单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听音乐,尤其是听轻音乐对调整人的紧张情绪的效果是肯定的。但对记忆效果是否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吗?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所谓信息提取,又称检索,指把储存在假定的记忆系统中的特定信息取出来以便使用(朱智贤,1989)。人们对短时记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Ebbinghaus,他在记忆研究中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发现读一遍能够记住的音节数是七个,这一结果成为广为人知的短时记忆的容量。后来人们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与很多复杂认知活动有关,这使得研究者更加关注短时记忆。[1] 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音乐能帮助学生记忆教材。学习音乐最大的一个好处,也是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加强记忆力。记忆是大脑皮层对外来信息的贮存,音乐训练在帮助记忆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而且记忆特别偏袒听觉,而音乐又特别有利于记忆。[2]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主要是从轻音乐对短时记忆影响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对音乐是否真正促进记忆进行验证! 2.2 研究假设 虚无假设:轻音乐对提高短时记忆无显著作用 备择假设:轻音乐对提高短时记忆具有显著的作用。 2.3 研究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轻音乐对短时记忆是否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较好的学习策 略,以便提高记忆效率。

三、研究变量 3.1 自变量:轻音乐的有无,有,无 3.2 因变量:短时记忆成绩 3.3 干扰变量:每一个学生的记忆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不同。 3.4 干扰变量的控制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在同等环境下(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实验。选取尽可能同质的被试(没有边听音乐边学习的习惯的学生)。 四、研究对象 4.1抽取12 名浙江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具有如下特征: 4.11听力正常,无明显听觉障碍; 4.12身体健康,情绪稳定; 4.13愿意接受本实验, 4.14学习习惯基本相同。 五、研究条件 5.1工具 用于本实验的音响设备一套;安静的实验场所一处;无意义音节材料8份。 5.2设计方法 采用所罗门四组设计,模式为: Ra O1 X O2 Rb O3 —O4 Rc X O5 Rd —O6

颜色与心理

人是有颜色的。 嫉妒的时候人黄色的。黄色给人的感觉是躁进,是对于平凡琐屑的不安,是对恬雅的蓝与宁静的绿的背叛。我们经常能感觉到在伟大的事物面前的绝望,以及由于绝望而带来的不平、抱怨和忧伤。一种由于黄色而点燃的火奇热无比,经常能使肉身直接成为气体。 兴奋的时候人是红色的。只有红色那种跳动的激情和纯粹才拥有对抗时间和空间的力量。红色是火山喷发的一刹那,是炮弹轰鸣的一瞬间,圆满的和谐达到顶点,只有通过力的喷薄才能再次拥有无限。于是,红色喷涌,我们与万物合一。 睡眠的时候人是白色的。只有白色的纯净才能衬托出人在万事不萦怀的睡眠中的赤子之心。西方人葬礼的时候用黑色,那代表了对死亡的惊异与敬畏,是面对命运的无所适从;东方人葬礼的时候穿白色,这是对死亡诗意的想象,那不过是长久的睡眠罢了。“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浑浊的肉体通过死亡达到与世界的妥协,并终于获得了无所挂怀的空灵。 期盼时人是棕色的。棕色的深沉下跳动着不安的黄色,棕色的深沉上沉浸着黑色的忧伤。棕色的不起眼正合于人期盼时的孤独,棕色冷静中的狂燥岂不正是期盼时的酸楚和不安。恋爱时人是绿色的。相对时的默契正如同绿色的怡人和善解人意,绿色的平和与宁静也是情人的目光交流时互相拥有的圆满。可惜恋爱不仅仅是和谐,恋爱还是嫉妒是热烈是期盼是死去一般的激情,绿色的恬适在偶然的一闪耀之间赋予爱情真正的意义。 但大多的时候,人是透明的。透明是麻木的代名词。透明的时候,我们不再拥有自己的心灵生活,我们唯一区别于人的东西在此时丧失,所以一切的色彩隐去,无数的人也就是一个人,行尸走肉后面隐藏的是冷淡、漠然、无动于衷。 自己的颜色 蓝色代表着一种平静、稳定。蓝色能给人一种和谐、宽松的感觉。喜欢蓝色的人,一般而言比较容易伤感。这类人也很容易满足,能够保持平衡、调和,经常保持沉着、安定,安全感比较强烈。他们通常处于轻松的状态,并因此而陶醉于理想的境界。留给人们的印象为“温柔”的人中,大多钟爱蓝色。蓝色同时也表示超越时空的永恒,是传统与未来的紧密结合。选择蓝色,在感情上恬静、满足:生理上比较渴望休闲,希望能拥有充分的休息机会;在人际关系中,处事得体,不急躁,能够避免种种纷争、嘈杂的局面。他们希望一种稳定的秩序出现,因此,总是尽量使自己不与周围的人产生摩擦。和谐是他们一切行动的指导。他们比较信赖别人,同时亦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处事比较圆滑。 如果你喜欢蓝色,你是性格内向的人,你不太喜欢与别人交流,宁可找个僻静的地方独处;你的自我抑制能力很强,即使遇到令人激动的事,你也能不为所动,保持一颗平常心你有较强的判断力,能看到别人不注意的方面;你的目标不算很远大,对你来说,安安稳稳过着平静的生活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如果你喜欢紫色,那你起码是个内向的人。紫色是红色和蓝色和蓝色经过调和而成,所表的意义也没有它们那么明确,仅具有它们两者的某种特性。你对社交活动不感兴趣;你感情细腻而丰富,常常是多愁善感;你对事物比较敏感,不太容易控制自己的感情;你常常追求一种神秘的人生境界,你不但自己陶醉于这种境界里,而且也希望自己能以此来影响别人,迷惑别人,有时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些利益。 灰色象征着一种孤独和寂寞。灰色是一种境界线,表示不受各方面的刺激,它是中立的,不紧张,也不妥协,他们不受拘束,不愿同别人发生联系。他们在自己的周围竖起一堵高墙,把自己与别人隔离开来,远离一切外界的事物,远离外界的各种影响和刺激,将自己置于一个狭小天地中。他们对社交不感兴趣,即使偶尔参加也不是出自本愿。因此,给人的感觉比较“木”。 如果你喜欢灰色,那你属于谨慎型的人;遇事你总能三思而后行;你沉着稳定,处世

情绪管理参考答案

1 【单选题】对个人内部情感状态的体验属于情绪的哪个成分?()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2 【单选题】呼吸、心跳、血压及大脑皮层激活的变化属于情绪的哪个成分?()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 【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况下听一个笑话更不觉得好笑?() A、刚刚运动完 B、正在微笑 C、刚刚受惊吓 D、刚刚睡醒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判断题】某种情绪体验可能是由人们的错误认知归因导致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吊桥实验说明了生理唤起是决定人们产生何种情绪的关键。()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单选题】述情障碍的人在经历情绪时,特征是()。 A、没有感受 B、不能表达情绪 C、不能生理唤起 D、没有情绪的外部行为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2 【单选题】喝茶对情绪的最基础作用是增强()。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 【单选题】人们有时会说没有feel,这里的feel与下列情绪成分关系最小的是()。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判断题】情侣一起看恐怖片可能由于对生理唤起的错误归因而增加浪漫。()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情绪的不同成分通常是融合在一起的,并不能分离。()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到便所餐厅就餐大快朵颐地咀嚼粪便状的食物属于情绪反应的哪个系统?() A、快速反应系统 B、潜意识反应系统 C、固定反应系统 D、意识反应系统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下列情绪属于复合情绪的是()。 A、愤怒 B、恐惧 C、厌恶 D、嫉妒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到便所餐厅就餐一看到粪便状的食物马上逃离属于情绪反应的哪个系统?() A、快速反应系统 B、慢速反应系统 C、意识反应系统 D、控制反应系统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判断题】情绪反应很多时候是不理性的,所以阻碍了人的适应。()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人与人之间的尴尬情绪具有交流的功能。()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单选题】情绪与认知最不可能的关系是什么?() A、情绪与记忆一致 B、情绪促进认知 C、记忆依赖于情绪 D、认知抵消情绪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颜色对短时记忆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不同字体颜色对短时记忆的影响 系别:教师教育学院年级:2010级 组号: 七组实验日期:2013年6月20日同组成员: 教师评定:

不同颜色对短时记忆的影响 摘要: 本实验使用15组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制作三组为不同的颜色(红黄绿)通过记忆并回忆无意义音节旨在测验字体颜色不同是否对记忆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是否与颜色的波长有关。本实验得到结果为:字体的颜色不同,记忆效果有差距。记忆材料为黄、红、绿,记忆效果最好的是红色,其次是绿色,最差的是黄色。该影响与颜色的波长没有影响。 关键词:短时记忆颜色明度注意力 前言: 恩格斯曾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心理现象是神经系统的属性,大脑是“灵魂和意识的所在地”,各国科学家研究记忆的生理和生化方面,认知心理学家对记忆进行了大量研究,实际上这是对大脑奥秘的挖掘。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在短时记忆中加工信息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把这些知识经验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来。因此,短时记忆中即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1885年用单音节制作的记忆实验材料,每个音节包括3个外文字母。第1个和第3个都是辅音,中间是元音,这3个字母的组合以在德语字典中查不到为准,因此称作无意义音节。无意义音节的优越性是可提供无穷尽的、性质相似的学习材料,并且便于改变和确定数量。 无意义音节虽然本身没有含义,但他可引起被试的联想,而且不同的音节引起的联想多少也不同。J.A.格莱兹测定了无意义音节的联想值。让被试在固定的时间内尽量写下对每一个无意义音节所联想出的事物,根据联想到的事物的多少确定无意义音节联想值的高低。一般说来,联想值较低的无意义音节用作学习记忆的实验材料较好。 色彩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感觉。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长的长短差别所决定的。作为色相,指的是这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下面为不同颜色的波长排序:红光605~700nm、橙光595~605nm 、黄光580nm~595nm 、黄光绿560~580nm 、绿光500nm~560nm 、蓝光绿490~500nm 、青光480~490nm、蓝光450~480nm 、紫光400~435nm 。 我们的视网膜含有杆状和三种锥状感光细胞,杆状细胞对黄色的光特别敏感,三种锥状细胞则分别对红光、绿光和蓝光最为敏感。由于这种视觉结构,人最容易分辨红色和绿色。虽然黄色与蓝色也容易分辨,但因为眼球对蓝光敏感的感光细胞较少,所以分辨颜色还是以红绿为佳,所以本次实验变量选择红、黄、绿三种颜色。 选择这三种颜色的又一个原因是红、黄、绿三颜色波长依次降低,红绿波长之差大于红

无意识情绪启动对记忆的影响

无意识情绪启动对记忆的影响 张蕾龚明亮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情绪词性的词语对情绪的启动效应,比较了不同词性的词语在无意识情绪启动的情况下对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情绪词性的词语对情绪产生了启动效应,以中性词语为基线,消极情绪启动的反应时要高于基线,而积极情绪启动的反应时要低于基线,其中,积极词语与消极词语在对探测字母的反应时上产生了显著差异;而在正确率方面,消极情绪启动要高于基线,而积极情绪启动要低于基线。 关键词: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无意识情绪启动 1引言 情绪是日常屡见不鲜并且能够自己亲身体验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在给我们快乐和满足的同时又让我们不可避免地遭受痛苦和折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情绪逐渐被认知心理学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对象。 1.1 情绪启动 启动技术自从在1935年由Stroop提出之后,已经被应用于心理学的各个领域。而情绪也是一个被广泛研究过的题目,前人对情绪启动的研究主要分为无意识情绪启动和有意识情绪启动两种类型。但有研究表明[1][8]:无意识情绪启动比有意识情绪启动更能引起人们更强更稳定的情绪启动效应,就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个体在意识层面的加工可能会抑制已经唤醒的情绪。所以本研究采用无意识情绪启动的方法,希望能产生显著的情绪效应。 1.2 情绪启动时间效应 情绪启动还有着某些时间效应:郑希付(2004)通过向被试呈现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启动刺激和不同情绪模式的词语启动刺激发现:两种刺激都具有启动情绪的效果,愉快情绪在启动后可以维持至少8分钟,并且在8分钟内有轻微的上升趋势;而悲伤情绪在启动之后呈下降趋势,并且在最初的2分钟下降最快,一般情绪可以维持2~4分钟[9]。另外,不同的SOA(即启动刺激呈现与目标刺激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对情绪启动也存在影响:Hermans等人通过实验指出:显著的情绪启动效应出现在启动刺激与靶刺激的间隔时间为0~150ms时段,150ms 左右是情绪启动效应的高峰时段,之后逐渐减少[2]。我国学者张钦和李小花也通过不同的SOA条件用彩色图片作为启动刺激,以汉语双字词为目标刺激,通过评价分类任务考察情感启动效应,发现:150ms和250ms的SOA情况下都出现了显著的情绪启动效应,从而得出了情绪启动效应出现在较短的SOA条件下的结论[10]。 1.3 情绪启动对认知的影响 不同的情绪启动对人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情绪一致性效应

色彩对人的影响

色彩对人的影响 一:色彩对人情绪的影响 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色彩,这些色彩或直观、让人对事物清晰具体;或神秘,让人捉摸不透、扑塑迷离。世间万物因独特的色彩而显现出个性与魅力。而在人们生活中,颜色与人们的情绪更是密切相关,人们的情绪有时会随着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家居色彩中合理的运用色彩,进行合理色彩搭配,有助于调节人的情绪。 红色:颜色鲜艳强烈,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这是一种较具刺激性的颜色,给人以大胆、强烈的情感,使人情绪奔放,产生热烈、活泼的情绪。但过久凝视大红色,会影响视力,易产生头晕目眩之感,心脑血管病患者一般应避免红色。卧室和书房也要避免过多的运用红色。 粉色:颜色明亮,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这是一种健康鲜活的颜色,象征温情、华贵、欢乐、跃动和活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唾液腺的分泌,引起食欲。餐厅适用。儿童房里也可以适当的运用这种轻松的色彩。它能促进健康者的情绪稳定,但对情绪压抑、悲观失望者,则会加重这种不良情绪。 绿色:这是一种令人感到稳重和舒适的色彩,具有镇静神经、降低眼压、解除眼疲劳、改善肌肉运动能力等作用,对人的视觉神经最为适宜,是视觉调节和休息最为理想的颜色。但长时间在绿色环境中,易使人感觉冷清,导致食欲减退。自然的绿色对昏厥、疲劳与消极情

绪均有一定的克服作用。 蓝色:很容易使人想到蔚蓝的大海、晴朗的蓝天,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具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蓝色的灯光在治疗失眠、降低血压中有明显作用,还能减少噪声对城市居民的情绪干扰。另外蓝色也代表忧郁,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个意象也运用在文学作品或感性诉求的商业设计中。 白色:白色洁净能反射全部的光线,具有敞亮的感觉。在空间较小的居室,以白色为主,会提升空间宽敞感。白色对易动怒的人可起调节作用,有助于保持血压正常。孤独症、抑郁症患者不宜在白色环境中久住。 粉红色:粉红色是温柔的最佳诠释,这种红与白混合的色彩,非常明朗而亮丽,粉红色意味着“似水柔情”。经实验,让发怒的人观看粉红色,情绪会很快冷静下来,因粉红色能使人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情绪趋于稳定。孤独症、精神压抑者不妨经常接触粉红色。 紫色: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沉静的、脆弱纤细的,总给人无限浪漫的联想,追求时尚的人最推崇紫色。但大面积的紫色会使空间整体色调变深,从而产生压抑感。建议不要放在需要欢快气氛的居室内或孩子的房间中,那样会使得身在其中的人有一种无奈的感觉。如果真的很喜欢,可以在居室的局部作为装饰亮点,比如卧房的一角、卫浴间的帷帘等小地方。 橘红色或橙色: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颜色,是收获的季节里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