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_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全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全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全册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主题:我的家人2. 作文要求:描述家人的外貌、性格和趣事,表达对家人的爱。

三、教学步骤1. 讲解作文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家人的外貌、性格和趣事。

2.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分享家人的故事。

5. 批改作文,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2. 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清晰、准确。

3. 评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是否养成。

五、教学资源1. 作文范文:提供一些优秀的家人主题的作文供学生参考。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家人相关的图片、故事等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3. 作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作文。

六、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

七、教学内容1. 作文主题:我的学校2. 作文要求:描述学校的环境、设施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对学校的喜爱。

八、教学步骤1. 讲解作文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环境、设施和趣事。

2.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分享学校的趣事。

5. 批改作文,给予评价和建议。

九、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2. 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清晰、准确。

3. 评价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丰富作文的能力。

十、教学资源1. 作文范文:提供一些优秀的学校主题的作文供学生参考。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学校相关的图片、故事等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3. 作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作文。

十一、教学目标1.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敬畏。

三年级下册全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全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全册作文教案第一章:观察日记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让学生能够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或物。

2. 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3. 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练习。

第二章:我的家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人的特点和习惯。

2. 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家人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家人的外貌、性格和行为特点。

2. 指导学生如何用文字描述家人。

3. 学生进行描述家人的写作练习。

第三章:我的学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

2. 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学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环境、设施和文化活动。

2. 指导学生如何用文字描述学校。

3. 学生进行描述学校的写作练习。

第四章: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朋友的特点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朋友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朋友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2. 指导学生如何用文字描述朋友。

3. 学生进行描述朋友的写作练习。

第五章:我的理想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 指导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3. 学生进行表达自己理想的写作练习。

第六章:我的节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背景和习俗。

2. 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节日的氛围和感受。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2. 指导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在节日中的感受和体验。

3. 学生进行描述节日的写作练习。

第七章:我的爱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

2. 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的爱好及其带来的快乐。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探讨其原因。

2. 指导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爱好及其带来的快乐。

三年级下册全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全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全册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兴趣。

3. 通过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作文主题:以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涵盖人物、事件、景物、动物等多个方面。

2. 作文类型:包括叙事、描写、说明、议论等多种类型。

3. 作文技巧:学会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辅导。

五、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作文课,共计16课时。

2. 每节课时安排:讲解与示范(20分钟),学生练习(20分钟),交流与反馈(10分钟)。

3. 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写作技巧。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学会观察,表达人物1.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如何观察人物,示范写作方法。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人物进行观察,写一篇关于人物的作文。

3. 交流与反馈:学生互相展示作文,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后续课时依次进行事件、景物、动物等主题的作文教学,每个主题都需要学生进行观察、写作、交流和反馈。

通过系统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思考、表达等,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成果性评价:定期检查学生的作文,评价其写作水平,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3. 学生自评与互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的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七、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范文:收集各类优秀作文,用于教学示范和学生借鉴。

2.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作文指导书籍,丰富写作知识。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第一章: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如学校、家庭、大自然等。

2. 指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表达,将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步骤】1.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说明原因。

2. 引导学生观察学校或家庭的环境,用语言描述出来。

3. 让学生练习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事物,使描述更加生动。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地方的作文。

第二章: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有趣的故事和例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有趣的故事或描写。

【教学步骤】1. 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动物或植物,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作文。

3.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给予鼓励和赞扬。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想象中的动物或植物的作文。

第三章:培养学生写作结构【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搭建作文框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开头、中间和结尾来构建作文框架。

2.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教学步骤】1. 让学生练习写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

2.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描述来展开文章的中间部分。

3. 指导学生写出结尾,使文章完整并有回味。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作文,注意开头、中间和结尾的结构安排。

第四章:培养学生写作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描绘手法来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

2. 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描绘手法,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教学步骤】1. 让学生练习使用不同的形容词和副词来描绘事物。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第一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写作素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写作素材。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细节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培养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有趣的瞬间。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观察身边的人、事、物。

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美好瞬间。

分享彼此的观察成果,互相启发,共同丰富写作素材。

第二章: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造有趣的故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力,编写有趣的故事。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写具有趣味性、创意性的故事。

培养学生学会在故事中塑造人物形象,设定故事情节。

2.3 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或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讨论等方式,构思有趣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动手写故事,培养写作习惯。

第三章:指导学生进行人物描写,塑造鲜活的形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进行人物描写,塑造鲜活的形象。

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写作水平。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描写。

培养学生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3.3 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人物描写的情景,让他们观察、思考、描述。

组织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互相评价、借鉴。

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技巧,丰富写作内容。

第四章:教授学生进行事件叙述,条理清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进行事件叙述,使文章条理清晰。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会有条理地叙述。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叙述方法,使文章更清晰。

4.3 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事件叙述的素材,让他们按照时间、空间顺序进行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事件叙述比赛,提高他们的叙述能力。

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及范文

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及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及范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及范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介绍家乡景物。

(写景)作文题目: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

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

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

作教学目标:1.研究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一定的想象。

愿意展示自己的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作的过程中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加深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作提纲:美丽的家乡开头:总写家乡的美丽,赞美家乡,点出具体的写作对象(如小河、山峰、田野等)中间:分写美丽,具体描绘各处景物的特点结尾:总结抒情,赞美家乡的可爱,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照应开头。

好词:神态各异,连绵不断,巍峨雄伟,青葱苍翠,姿态万千47好句:碧莹莹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点点银光,一闪一闪的,煞是好看。

精彩的开头:春天来了,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随着融融的春风扑面而来。

精彩的结尾: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

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精彩题目:《夜景》《家乡的四季》《美丽的公园》《家乡的田野》精彩的范文:美丽的家乡我生在浏阳,这里的空气新鲜,树木茂盛,天空湛蓝,河水清澈见底,山里物产丰富。

春天,桃花开了,向一只只桃色的蝴蝶。

金灿灿的油菜花招引来了许多蝴蝶,许多欢乐的孩子们在菜地上捉蝴蝶。

梨树上的梨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把蜜蜂引了过来。

真是一幅蜂飞蝶舞的画面……夏天,荷花开了,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楚楚动人。

绿油油的树木成了鸟的天下,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过不停,好像在唱《夏天圆舞曲》呢……秋天,一望无际的稻田像无边无际的金黄色的大海。

完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完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第一单元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通过合理的想象,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由写作。

2.适当的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课前准备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一、积累(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浪漫而有情趣的寒假,在沐浴春风、春光、春日的时候,领略了春燕的乖巧、春景的悦目、泉水的清悠;进而也自然生发了一种回味自己家乡的无限情思。

回想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景物呢?2.生回忆。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1.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2.教师指导归纳写作中的注意事项:(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要注意说清楚。

(2)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

(3)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

二、尝试1•你了解你的家乡吗?说给同学听一听。

新课标第一网2 •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比如,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享誉中外的土特产品,与众不同的风俗人情,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要抓住特点进行介绍)3 .小组讨论交流、补充4•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说说从哪几方面补充。

5.请你从家乡值得写的景、物、人、事中选择一个,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可以是“我爱家乡的XX”,也可以自己定。

要先想好叙述的顺序和重点再动笔。

作文要把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6.写作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写作)我爱家乡的小河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

记得小时候,妈妈领我到河边去玩儿,我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妈妈笑着说:“这是‘土河',水向东流入大海。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第一章:观察日记1. 教学目标了解观察日记的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通过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2. 教学内容讲解观察日记的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组织一次观察实践活动3. 教学步骤步骤一:讲解观察日记的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步骤二:组织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步骤四: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察日记4. 作业布置第二章:人物描写1. 教学目标了解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2. 教学内容讲解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组织一次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3. 教学步骤步骤一:讲解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步骤二:组织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步骤四: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人物描写4. 作业布置第三章:景物描写1. 教学目标了解景物描写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2. 教学内容讲解景物描写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组织一次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3. 教学步骤步骤一:讲解景物描写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步骤二:组织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步骤四: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景物描写4. 作业布置第四章:叙事作文1. 教学目标了解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2. 教学内容讲解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件事情3. 教学步骤步骤一:讲解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步骤二: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件事情步骤四: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叙事作文4. 作业布置第五章:想象作文1. 教学目标了解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2. 教学内容讲解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故事3. 教学步骤步骤一:讲解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步骤二: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故事步骤四: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想象作文4. 作业布置第六章:写人类作文1. 教学目标掌握写人类作文的技巧,学会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事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习作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中高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习作教学策略:
三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听说读写基础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2人,通过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所进步,听说能力有所提高,但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规范,用词不准确等等。

这主要是学生平时读书不多,头脑中知识储备不够,其次是平时的训练中不够扎实造成的,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要很下功夫,需要加强训练。

二、本学期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安排八次习作。

习作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习作:假如我会变。

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

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

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

在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一些,对教材的安排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习表达的内容范围,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安排。

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

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导作用。

教材中不少地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本身就是
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

有些话题,如“说说我自己”,是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要重视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习作。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写作。

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

在指导时要重视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

培养学生能够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

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

要注重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

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听说、作文(含评讲)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