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交流会发言稿-读《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心得体会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读书心得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读书心得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 读书心得
王巧儿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教师的价值是伟大的也是永恒的。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如何使自己成为
在课堂上过分关注知识传递,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这样的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解题机器,最终也会得到学生的厌恶,而成为不幸的人。
回顾自己的教学也经常会出现类似情况,我在课堂上激情四扬,激动地讲着,学生却呆若木鸡,毫无生气,我成了课堂
的主角。
有时看到学生不堪入目的作业或者考得一塌糊涂的试卷时我只会恨铁不成钢,大声责骂他们怎么那么笨,怎么不用心学习!忽视了心灵之间的沟通,忽视了最关键的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三大秘方是:爱心、激情与微笑。
平时经常对学生微笑;舍得花时间通过帮助学生解决不会做的练习题;为有困难的学生找小老师;及时发现
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自学课文之后完成书后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解决问题。
三、要想成为一位好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位教学能手。
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追求,这需要我们新教师不断汲取前辈教师好经验好方法,同时也要掌握许多技巧。
在第三篇灵活的教学方法中,
林华民老师介绍了十种教学技巧。
其中,处理练习的技巧令我印象深刻。
平时我们可见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作业本,一叠改下来至少要花两三节课,再去讲解、订正,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有时候布置的课间作业,快的学生十分钟就可以上交了,而不自觉的学生甚至到了放学时还交不上来。
林老师建议教师要学会灵活处理练习,减少。
读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心得体会

读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在读完新课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庄严、责任的感觉。
面对新的教学体系和教材,我觉得自己需要更尽责、更专注于教育,才能更好地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让他们茁壮成长。
首先,读新课程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自我提升的压力。
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我们要兼顾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体需求,并在教学中加以引导,这对我们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不仅仅是学生的个性化,新课程也鼓励我们做到素质教育,并且考虑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如心理、体育、科技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我们自己的教育水平,为更好的教育和更适合学生需要的教育做出贡献。
其次,新课程的中心思想是学生为主、全面发展。
这也是我认同的核心。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教师的权威,在教育中常常忽略了学生、家长、学校等群体的不同需求与利益排斥的可能。
但是,在新课程中,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自主,这无疑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能力,针对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我们可以考虑怎样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怎样利用学生自身的互动、合作特点来促进他们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现代教育科技手段,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技术、自媒体与营销等方案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从知识的规律和各个不同学科的规律,根据学习的阶段性、求知的需求性,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技巧和策略,以达到各种不同的教学目标。
我们要战胜简单叙事式教学,力战板书、黑板报告,以多元式的图文、影音等配置形式增加深度和滋味。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再次,我们需要尝试在教学中思辨,发散思维,创新思考,以让教学更有启发性。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读后感新课程,它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老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这几天我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了《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这本书。
一开始当我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我担心我会没有信心看完它。
但当我真正翻阅这本书后,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
它一改传统教师培训书籍的理论性、严谨性,采用的是“讲座式”、“案例式”的内容,可谓“文例并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从中了解到新课程背景下的老师应该扮演七种角色: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诱导者;教师是学生智商、情商、道德商的培育者;教师是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机会的创造者;教师是课堂学习情景、问题情景的创设者;教师是自由民主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潜能、独特个性的开发者;教师是学生良好习惯、优良品德的塑造者。
了解了老师要扮演的七种角色后我谈一下自己的感想:我们的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孩子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个性,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组织,那么班级就如同一盘散沙,因此我们要经常根据班级实际和幼儿兴趣设计活动,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主动地进行观察与探究;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对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要加以尊重和肯定并及时加以提升,使幼儿的已有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丰富;重视个体的表现,鼓励孩子的“异想天开”,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有意识地为每个孩子创造体验成功、产生自信的机会;通过运用正面引导技术,如示范和鼓励幼儿做出所期待的那些行为,重复引导幼儿做出更受人欢迎的事情等等,促进和帮助幼儿养成社交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节制能力。
总之,《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要求我们老师不仅立足于幼儿的发展,而且更能使我们老师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天地!。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心得体会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心得体会马保国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教师的价值是伟大的也是永恒的。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教师呢?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我读了《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一书。
这是一本“讲座式、案例式”的教育专著,它用真实生动的教育案例,诠释了“新课程下怎样当老师”这个现在老师们最关心的话题。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策略、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育主张,我相信在这些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导下,一定能大大改善我的教学行为。
现在将自己读后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一、如果要成为一位成功、快乐的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一名初中女教师十分敬业、每节课都提前到达教室门口,课堂上讲课十分卖力。
她有三个特点:一是上课经常拼命讲;二是经常批评学生;三是喜欢拖课——下课了把学生留下。
然而她所教的学科成绩却不如其他任课老师。
她总是想不通自己的付出为何得不到学生的感激。
其实,这位女教师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道理:在课堂上过分关注知识传递,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这样的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解题机器,最终也会得到学生的厌恶,而成为不幸的人。
回顾自己的教学也经常会出现类似情况,我在课堂上激情四扬,激动地讲着,学生却呆若木鸡,毫无生气,我成了课堂的主角。
有时看到学生不堪入目的作业或者考得一塌糊涂的试卷时我只会恨铁不成钢,大声责骂他们怎么那么笨,怎么不用心学习!忽视了心灵之间的沟通,忽视了最关键的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三大秘方是:爱心、激情与微笑。
平时经常对学生微笑;舍得花时间通过帮助学生解决不会做的练习题;为有困难的学生找小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微小进步;课后找学生谈心;把好消息通过家长的嘴巴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一道参加文体活动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快乐的学校生活,也让我们成为成功、快乐的教师。
最新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的读书心得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的读书心得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教师的价值是伟大的也是永恒的。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教师呢?在这个暑假读书活动中,我拜读了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的《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一书。
这是一本“讲座式、案例式”的教育专著,它用真实生动的教育案例,诠释了“新课程下怎样当老师”这个现在老师们最关心的话题。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策略、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育主张,我相信在这些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导下,一定能大大改善我的教学行为。
现在将自己读后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一、如果要成为一位成功、快乐的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一名初中女教师十分敬业、每节课都提前到达教室门口,课堂上讲课十分卖力。
她有三个特点:一是上课经常拼命讲;二是经常批评学生;三是喜欢拖课——下课了把学生留下。
然而她所教的学科成绩却不如其他任课老师。
她总是想不通自己的付出为何得不到学生的感激。
其实,这位女教师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道理:在课堂上过分关注知识传递,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这样的.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解题机器,最终也会得到学生的厌恶,而成为不幸的人。
回顾自己的教学也经常会出现类似情况,我在课堂上激情四扬,激动地讲着,学生却呆若木鸡,毫无生气,我成了课堂的主角。
有时看到学生不堪入目的作业或者考得一塌糊涂的试卷时我只会恨铁不成钢,大声责骂他们怎么那么笨,怎么不用心学习!忽视了心灵之间的沟通,忽视了最关键的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三大秘方是:爱心、激情与微笑。
平时经常对学生微笑;舍得花时间通过帮助学生解决不会做的练习题;为有困难的学生找小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微小进步;课后找学生谈心;把好消息通过家长的嘴巴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一道参加文体活动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快乐的学校生活,也让我们成为成功、快乐的教师。
[2021心得体会]《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读书心得
![[2021心得体会]《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9eadc89a45177232e60a2a7.png)
[2021心得体会]《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读书心得; 教师的组织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组织工作是忙碌的,但是教师的价值是收藏价值伟大的也是守护者的。
在新课改大前提下的今天,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教师呢?在这个暑假读书活动中,我看得出来了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指导老师的《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一书。
这是一本“讲座式、案例式”的教育专著,它用真实生动的教育工作案例,诠释了“新课程下怎样当老师”这个现在老师们以前最关心的话题。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科技化教育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策略、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育主张,我相信在这些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导下,一定能大大改善我的教学研究行为。
现在将自己读后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一、如果要成为一位成功、快乐的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一名初中女教师十分敬业、每节课都提前暂缓到达教室门口,课堂上讲课十分卖力。
她有三个特点:马雷科上课经常拼命讲;二是经常批评学生;三是喜欢拖课——迟到了把学生留下。
然而她所教的学科成绩却不如其他任课老师。
她总是想不通自己的付出为何得不到学生的感激。
其实,这位女教师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涵义:在课堂上才过分关注知识传递,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这样的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教员目标是培养解题机器,最终也需要得到学生的厌恶,而成为不幸的人。
回顾自己的教学也教研经常会出现类似情况,我在课堂上为激情四扬,激动地讲着,学生却呆若木鸡,毫无生气,我成了课堂的主角。
有时一塌糊涂学生不堪入目的作业或者考得看到的试卷时我只会恨铁不成钢,大声责骂他们怎么那么笨,怎么不用心学习!轻忽了心灵之间的沟通,忽视了最关键的情感互动。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祖传的三大秘方是:爱心、激情与微笑。
平时经常对师生微笑;非要花时间通过帮助学生解决不会做的练习题;为有困难的学生找小老师;有的放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微小进步;课后找学生谈心;把好消息通过家长的嘴巴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一道参加文体活动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快乐的学校生活,也让我们成为一举、快乐的教师。
新课程下我们当老师心得体会

新课程下我们当老师心得体会
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教师的价值是伟大的也是永恒的。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教师呢?在这个暑假读书活动中,我拜读了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的《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一书。
这是一本“讲座式、案例式”的教育专著,它用真实生动的教育案例,诠释了“新课程下怎样当老师”这个现在老师们最关心的话题。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策略、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育主张,我相信在这些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导下,一定能大大改善我的教学行为。
现在将自己读后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如果要成为一位成功、快乐的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一名初中女教师十分敬业、每节课都提前到达教室门口,课堂上讲课十分卖力。
她有三个特点:
一是上课经常拼命讲;
二是经常批评学生;
三是喜欢拖课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
读《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心得体会

读《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心得体会一个教师的思考——读《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心得体会当了教师好多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确实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教师。
这段日子,我阅读了《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感触很深。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是一本案例式的教育书籍。
俗话说得好:开卷有益!翻开书后,我就被它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吸引了。
细细品味,让人感觉平时那些不能理解的理论知识离我们是这么的近,这也许就是文章的可贵之处,品读全文,带给我很多的感触,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文章中的案例阐述能理论联系实际,让人感觉更易理解。
在每篇的理论知识讲述过程中,都恰到好处地穿插着一些生动而有趣的案例。
这些案例不仅让我读的津津有味,更是激发了我的强烈好奇心。
因为这些案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或我们认识的人身上,然而我们都不曾去了解。
在第一章的第四节中,在阐述未来社会需要道德高尚的人时作者举了3个例子,分别发生在美国、英国和中国。
其中中国的案例我也有所耳闻,一直受我们爱戴的周总理在国际上同样有非常高的威望。
案例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1976年一月八日,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去世了,联合国降半旗致哀!要知道,这面于1945年在美国升起的旗帜目睹了众多国家元首的去世,30多年来从没为哪个国家元首的去世降半旗致哀。
为此一些国家的外交官有意见,他们质问联合国总部官员:我们国家的第一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高高飘扬,中国的第二元首去世,你们却为其降半旗,这是为什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奥地利人库尔特先生挺身而出,在联合国大厦门前做了不到1分钟的演讲: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是我的决定,原因有2个,一个是中国的金银财富多的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的数也数不过来,可她的总理却没有一分钱的存款。
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但周总理却没有一个孩子。
你们任何一个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点,我便为他下半旗。
看了这个例子让我为我们这位伟大的领袖感动,也让我深深感到什么是道德高尚?道德高尚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就在我们身边,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书交流会发言稿-读《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心得体
会;
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教师的价值是伟大的也是永恒的。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教师呢?在这个暑假读书活动中,我拜读了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的《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一书。
这是一本“讲座式、案例式”的教育专著,它用真实生动的教育案例,诠释了“新课程下怎样当老师”这个现在老师们最关心的话题。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策略、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育主张,我相信在这些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导下,一定能大大改善我的教学行为。
现在将自己读后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如果要成为一位成功、快乐的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一名教师十分敬业、每节课都提前到达教室门口,课堂上讲课十分卖力。
她有三个特点一是上课经常拼命讲;二是经常批评学生;三是喜欢拖课——下课了把学生留下。
然而她所教的学科成绩却不如其他任课老师。
她总是想不通自己的付出为何得不到学生的感激。
其实,这位女教师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道理在课堂上过分关注知识传递,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这样的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解题机器,最终也会得;到学生的厌恶,而成为不幸的人。
回顾自己的教学也经常会出现类似情况,我在课堂上激情四扬,激动地讲着,学生却呆若木鸡,毫无生气,我成了课堂的主角。
有时看到学生不堪入目的作业或者考得一塌糊涂的试卷时我只会恨铁
不成钢,大声责骂他们怎么那么笨,怎么不用心学习!忽视了心灵之间的沟通,忽视了最关键的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三大秘方是爱心、激情与微笑。
平时经常对学生微笑;舍得花时间通过帮助学生解决不会做的练习题;为有困难的学生找小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微小进步;课后找学生谈心;把好消息通过家长的嘴巴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一道参加文体活动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快乐的学校生活,也让我们成为成功、快乐的教师。
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主、先教后学、课后训练、集体教学、个体学习、目标单维和面向过去。
林老师认为应转变为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性教学、合作学习、目标三维和面向未来。
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教学策略。
细细阅读之后,我觉得十分可行,这些新策略改变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但最终实现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让学校变成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比如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明白一个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书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这是教师要赋予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自学课文之后完成书后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解决问题。
三、要想成为一位好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位教学能手;。
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追求,这需要我们新教师不断汲取前辈教师好经验好方法,同时也要掌握许多技巧。
在第三篇灵活的教学方法中,林华民老师介绍了十种教学技巧。
其中,处理练习的技
巧令我印象深刻。
平时我们可见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作业本,一叠改下来至少要花两三节课,再去讲解、订正,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有时候布置的课间作业,快的学生十分钟就可以上交了,而不自觉的学生甚至到了放学时还交不上来。
林老师建议教师要学会灵活处理练习,减少学生两极分化。
一,重要练习要在课堂内完成、二,配套练习要有选择的完成三、处理练习要用多种形式完成,批阅过程中,要采用小组长批改、同桌同学间互相批阅当场交流,邻组同桌互批,教师分座号分层次轮换批改,学生独立完成对照答案批改等多种形式。
四、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练习,培养学生自我批改的习惯。
以上的建议可以让教师省出很多时间,用于深入教室进行个别指导与师生的情感交流中。
因为,成功的教师是诞生在教室里而不是成长于办公室之中。
最后我想说,新课程下我们要成为一个有善心、爱心、同情心的老师,我们公平公正、和蔼可亲、风趣幽默,做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和生活中的益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