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泵的结构与原理

合集下载

磁力泵工作原理及故障维修方法

磁力泵工作原理及故障维修方法

磁力泵工作原理及故障维修方法一、磁力泵工作原理磁力驱动泵(简称磁力泵)是应用现代磁力学原理,就是电机带动外转子(即外磁钢)总成旋转时,通过磁场的作用磁力线穿过隔离套带动内转子(即内磁钢)总成和叶轮同步旋转,由于介质封闭在静止的隔离套内,从而达到无泄漏抽送介质的目的,彻底解决了机械传动泵的轴封泄漏。

基于磁力泵的这些特点,在化工流程中它彻底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消除了环境污染,创造“无泄漏车间”、“无泄漏工厂”,是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的理想用泵。

目前,磁力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印染、电镀、食品、环保等企业的生产流程中输送不含铁屑杂质的腐蚀性液体,尤其适用于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和贵重液体的输送。

二、磁力泵常见故障维修方法1.磁力驱动泵轴承损坏磁力驱动泵的轴承采用的材料是高密度碳,如遇泵断水或泵内有杂质,就会形成轴承的损坏。

圆筒形联轴器内外磁转子间的同轴度精度若得不到保证,也会直接影响轴承的寿命。

2.磁力驱动泵轴折断磁力驱动泵的泵轴采用的材料是99%的氧化铝瓷,泵轴折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泵空运转,轴承干磨而将轴扭断,拆开泵检查时可看到轴承已磨损严重。

预防泵折断的主要方法是防止泵的空运转。

3.流量缺乏形成流量缺乏的主要原因有:叶轮损坏,转速不够,扬程过高,管内有杂物梗塞等。

这种情况要及时修复叶轮,调整转速,避免扬程过高,疏导管路杂物。

4.扬程缺乏形成扬程缺乏的原因有:输送介质内有空气,叶轮损坏,转速不够,输送液体的比重过大,流量过大。

发生上面情况,要注意在选型时留出余量,修复损坏叶轮。

5.磁力驱动泵打不出液体磁力驱动泵打不出液体是泵最常见的毛病,其原因也较多。

首先应检查泵的吸入管路是否有漏气的地方,检查吸入管内空气能否排出,磁力驱动泵内灌注的液体量是否足够,吸入管内是否有杂物梗塞,还应检查泵是否反转(特别是在换过电机后或供电线路检修过后),还应留意泵的吸上高度是否太高。

经过以上检查若仍不能处理,可将泵拆开检查,看泵轴是否折断,还应检查泵的动环是否完好,整个转子可否少量轴向挪动,若轴向挪动艰难,可检查轴承能否与泵轴分离的过于严密。

磁力泵运行工作流程

磁力泵运行工作流程

磁力泵运行工作流程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磁力驱动工作原理的无泄漏、无密封、无泵轴运动的新型泵。

它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子、冶金、环保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磁力泵的运行工作流程,本文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及具体流程。

一、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磁力泵由电机、磁耦合器、泵体和叶轮等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主要依靠磁耦合器将电机转动的动力通过磁场传递给泵体,从而实现泵体内的液体输送。

磁耦合器采用磁铁间的吸引和排斥力,使泵体在无泵轴运动的情况下完成液体的抽吸和排放。

二、磁力泵的运行工作流程1. 启动和停止磁力泵启动前需确保电机正常工作,以及泵体内无空气和堵塞物。

启动后,电机提供动力,通过磁耦合器将转动力传递给泵体,使其开始工作。

调整泵的转速以达到所需流量和扬程。

停止泵工作时,需先停电,等泵体内液体完全排放干净后再关闭泵。

2. 液体吸入和输送磁力泵工作时,液体通过进口进入泵体。

当泵体接触到液体后,利用泵体内部的吸力作用,液体被吸入泵体。

同时,电机通过磁耦合器将动力传给泵体,使泵体内的叶轮旋转,从而将液体推入出口。

3. 温度控制和液体循环磁力泵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热量,为了保证泵的正常运行,需注意温度控制。

可以通过给泵体提供冷却介质或使用外部冷却装置来控制泵体的温度。

同时,对于需要液体循环的工况,可通过管道连接进口和出口,实现液体循环,从而保持液体的流动和温度均衡。

4. 故障排除和维护在磁力泵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如磁力耦合不良、泵体漏液等。

对于发生故障的泵,需要及时排除故障,并进行维护保养。

维护包括清洗泵体、检查磁力耦合器和叶轮的磨损情况,以及更换密封圈等。

总结:磁力泵的运行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启动和停止、液体吸入和输送、温度控制和液体循环,以及故障排除和维护等步骤。

它通过磁力耦合器传递电机动力,实现了无泄漏、无密封、无泵轴运动的泵体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工况和需求合理调整泵的转速和温度控制,以确保磁力泵的正常运行。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力耦合的原理来传递动力,将电动机与泵体之间通过磁力连接而无需机械传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磁力偶合:磁力泵由驱动端和泵体端两部分组成。

驱动端有电动机、磁铁和轴承组成,而泵体端则是由泵壳、叶轮和输出轴等组成。

两个端之间通过静态密封分隔,并且驱动端的磁铁能经由轴承间的壁隔绝与泵体部分联系,形成磁力链接。

2. 电动机驱动:电动机向磁铁供电,使其产生磁力。

磁力会作用于静止的泵体端的磁铁上,引发相应的磁力反作用,使得泵体端的叶轮也随之转动。

3. 磁力传递:由于电动机不与泵体直接相连,因此无需机械盖环或轴封来保证两者之间的动力传递。

相反地,通过磁力偶合进行传递动力,不会导致泄漏或磨损的问题。

4. 加载液体运输:当泵体端的叶轮转动时,会从进口处吸入液体,然后通过叶轮的转动,将液体推向出口。

液体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加速流动并克服阻力。

这样,磁力泵就能够实现液体的输送。

总之,磁力泵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端的电动机产生磁力,再通过磁力偶合传递动力到泵体端的叶轮,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避免了机械传动带来的泄漏和磨损问题。

磁力泵 协磁

磁力泵 协磁

磁力泵协磁
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磁力驱动转子运动的泵,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力将转子运动。

磁力泵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驱动部分和泵体部分。

驱动部分包括电动机、磁铁和传动磁轮。

电动机产生旋转磁场,磁铁则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

传动磁轮连接驱动部分和泵体部分,将驱动部分产生的磁力传递给泵体部分。

泵体部分由轴、叶轮和泵体组成。

轴连接传动磁轮和叶轮,使叶轮能够随着传动磁轮的运动而旋转。

叶轮则负责将液体吸入并将其排出。

协磁是指在电磁感应中,由磁场引起的运动力与磁场方向相同的情况。

在磁力泵中,磁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这种运动状态就属于协磁。

磁力泵的协磁特性使得其不需要使用机械密封,可以实现完全密封的泵操作。

由于没有机械密封,磁力泵在处理一些腐蚀性、易燃易爆或有毒的介质时更加安全可靠。

此外,磁力泵还具有无泄漏、无污染、无噪音等优点。

然而,磁力泵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较低的效率和较高的成本。

另外,由于协磁作用的限制,磁力泵在处理高黏度流体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叫磁力泵

我叫磁力泵

我叫磁力泵
磁力泵(也称为磁力驱动泵)主要由泵头、磁力传动器(磁缸)、电动机、底座等几部分零件组成。

磁力泵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

当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间隙和非磁性物质隔离套,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将容易泄露的动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密封结构。

由于泵轴、内磁转子被泵体、隔离套完全封闭,从而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

磁力驱动泵(简称磁力泵)是将永磁联轴的工作原理应用于离心泵的新产品,设计合理,工艺先进,具有全密封,无泄漏,耐腐蚀等特点。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磁力泵是一种通过磁力驱动液体运动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磁力的作用,实现了无泄漏、无污染、无接触的液体输送。

磁力泵由电机、磁力驱动装置、泵体和密封部件组成。

1. 电机:磁力泵的电机通常是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它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来驱动泵体中的转子运动。

2. 磁力驱动装置:磁力泵的磁力驱动装置主要由外磁铁、内磁铁和隔离套管组成。

外磁铁固定在电机轴上,内磁铁与泵体中的转子相连接。

当电机转动时,外磁铁会通过磁力作用将转动力传递给内磁铁,从而驱动转子转动。

3. 泵体:磁力泵的泵体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泵体内部包含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转子通过磁力驱动装置与电机相连接,定子则固定在泵体内部。

4. 密封部件:磁力泵的密封部件采用无接触密封,主要由静密封和动密封组成。

静密封通常由泵体和隔离套管之间的间隙实现,而动密封则通过磁力驱动装置实现。

这种无接触密封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泵体内部的液体泄漏,提高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如下:1. 当电机启动时,电机转子开始旋转,外磁铁也随之旋转。

2. 外磁铁通过磁力作用将转动力传递给内磁铁,内磁铁与泵体中的转子相连接。

3. 内磁铁受到外磁铁的作用力,开始随之旋转,从而驱动泵体中的转子运动。

4. 转子的运动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将液体从泵体的吸入口吸入,然后通过泵体的排出口排出。

5. 在泵体的转子和定子之间,通过无接触密封实现了液体的输送,避免了传统泵的泄漏问题。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具有以下优点:1. 无泄漏:由于采用了无接触密封,磁力泵能够实现无泄漏的液体输送,避免了传统泵的泄漏问题,保护环境和设备的安全。

2. 无污染:磁力泵的密封部件没有接触,不会产生摩擦磨损,从而避免了液体被污染的问题。

3. 高可靠性:磁力泵没有机械密封,减少了维护和更换密封件的频率,提高了泵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4. 耐腐蚀性好:磁力泵的泵体通常由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够适应各种液体的输送需求。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磁力传动而实现无泄漏密封的离心泵,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产生的磁场来驱动磁力转子,使之旋转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磁力泵的结构主要由电机、磁力转子、泵壳和液体导轮等部分组成。

首先,电机是磁力泵的核心部件,它通过通电产生的磁场来驱动磁力转子的旋转。

电机通常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或感应电机,其中永磁同步电机由永磁体和线圈组成,通过电流改变磁场的方向和强度来控制磁力转子的转速。

其次,磁力转子是磁力泵的传动部件,通常由外转子和内转子组成。

外转子是利用电机产生的磁场而实现旋转的部分,内转子则是通过磁力转子的旋转来带动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泵壳是磁力泵的外壳,主要用于承载磁力转子和液体导轮。

泵壳一般采用不锈钢或铸铁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液体导轮是磁力泵的流道部分,通过液体导轮将液体引入和排出泵体。

液体导轮通常采用叶轮、导流片等形式,对于不同的工况有不同的结构设计。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产生的磁场来驱动磁力转子的旋转,从而带动液体的流动。

具体过程如下:1. 首先,当电机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使得磁力转子开始旋转。

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的磁力传递作用下,带动液体一起旋转。

2. 液体流经液体导轮的进口处,被导轮的叶片或导流片吸入。

由于液体导轮与磁力转子的联动,液体随着转子的旋转而运动。

3. 进一步,液体被带入离心力的作用下,推向液体导轮的出口处。

在液体导轮的作用下,液体被强制推出泵体,实现液体的排出。

总的来说,磁力泵利用电机产生的磁场来驱动磁力转子的旋转,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其结构由电机、磁力转子、泵壳和液体导轮等部分组成。

通过磁力转子的旋转,液体可随着转子的运动而流动,实现无泄漏密封的离心泵的工作。

该种结构原理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泵由于轴封的损坏而导致的泄漏问题,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概括如下:
一、磁力泵的工作原理
1. 磁力泵利用了电磁铁的吸引作用。

2. 当电磁铁通电磁化时,将吸引钢球上升。

3. 当断电时,钢球下落。

电磁铁周期性地通断电,带动钢球上下运动。

4. 钢球在管道内上下运动,带动流体向上输送。

二、磁力泵的基本结构
1. 泵体:U形倾斜管道,内装有多颗钢球。

2. 电磁铁:设置在管道下部,周期性闭合吸引钢球。

3. 进出口:管道下端为流体进口,上端接出口。

4. 传感开关:检测钢球运动控制电磁铁通断电。

5. 电源系统:为电磁铁提供工作电流。

三、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特点
1. 简单可靠,无滑动密封件,维护方便。

2. 流量及扬程可调节,使用灵活。

3. 可输送高温、易结垢等不同介质。

4. 流体无污染,适合食品、医药等行业。

5. 体积小,不占空间。

四、磁力泵的设计注意事项
1. 电磁铁通断电参数的控制。

2. 钢球数目及材质的选择。

3. 泵体倾角度的确定。

4. 传感开关的控制精度。

5. preventing干燥烧损。

磁力泵由简单零部件构成,利用电磁原理实现流体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无污染等优点,应用范围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力泵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
磁力传动技术国外早在1946年已被应用于化工行业和国防领域,我国于50年代末首次将磁力传动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同时刷新了国内外同类试验的先进记录,其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986年,航天部510研究所利用“拉推磁路”技术在兰州化学工业总公司公司合成橡胶厂的聚苯乙烯装置中成功的应用了磁力传动泵产品,并针对石化生产过程中,物料普遍具有易燃、易爆、剧毒、贵重等特点,用传统的密封方式难以解决轴封处的泄漏问题。

十多年来相继对该厂的SAN装置、ABS装置上的100多台不同规格型号和用途的泵全部改换为零泄漏磁力传动泵。

彻底解决了物料的泄漏,节约了能源,净化了环境,检修周期比原先提高了10倍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磁力传动泵也称磁力泵,其显著特点是该泵无轴封部件,即不存在动密封泄漏点。

磁力传动泵由泵、磁力传动器、磁力传动泵的特有结构部分和电机组成。

其关键部件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和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

根据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介质原理,当电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通过磁力线的作用耦合了与叶轮相联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了力矩的非接触式传递,由原来常规泵的一根轴加设轴封部件改为两根轴加设隔离套结构,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从而彻底解决了介质的泄漏问题。

磁力传动装置示意图
该磁力传动技术于1998年引进原航天部510研究所——“组合式拉推磁路理论与技术”开发的大功率无泄漏磁力传动泵系列产品,性能范围为:流量Q=1.6-3000m 3/h ,扬程H=5-1500m ,单级扬程最高为200m (常规转速 下),工作压力最高可达50MPa ,工作温度可达到455℃,传递功率高达400kW ,磁传动效率达到90-98%,有害介质泄漏量为零,无磁场泄漏(接近地磁场)。

磁力传动泵结构详见下图。

内磁转子 外磁转子
隔离套
磁力传动泵结构图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一次性设备投资比较
表中列出三种泵型的平均投资比较: 泵功率 泵类型
≤15kW 15-55kW
≥55kW 带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标准离心泵
1 1 1 磁力传动泵 0.8 0.8 0.8 屏蔽泵
0.75 0.9
1.25
磁力传动器
叶轮
泵盖
滑动轴承
2、运行费用比较
按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泵类产品检测中心统计数据,磁力传动泵与标准离心泵或屏蔽泵在水力模型相同的条件下,磁力泵效率比标准离心泵低3-5%,但比屏蔽泵效率高出6-8%,表明通常磁力泵的耗电量比标准离心泵高,比屏蔽泵低。

若折算成平均标准电费:带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标准离心泵为1,带非金属隔离套的磁力传动泵为0.98,带金属隔离套的磁力传动泵为1.05,屏蔽泵为1.14。

若一台50kW功率的泵,按一年运行8000小时,每度电费为1元人民币计算,则:
选用带有轴封的标准离心泵时,需支付电费40万元;
选用带非金属隔离套的磁力传动泵时,需支付电费39.2万元;
选用带金属隔离套的磁力传动泵时,需支付电费42万元;
选用屏蔽泵时,需支付电费45.6万元。

实际上,整个石油化工装置是需要很多泵用来输送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和贵重的液体,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考虑,标准离心泵(带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是不能选用的。

因此,当选用磁力传动泵时节电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一个大型化工厂有近万台泵)。

3、维护费用比较
表中列出三种泵型的正常维修费用比较:
说明:屏蔽泵若损坏屏蔽电机的定子线圈或转子时,必须将泵运回制造工厂方可修复,而另外两种泵在使用现场便可快速修复。

4、社会效益
国家标准规定轴封式泵的泄漏量为3-8cm3/h,一个大型化工厂有上万台各种类型的泵在运转,即使轴封不发生故障,但向大气泄漏的有害物质总量也是相当可怕的。

现代社会人们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国家亦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GDP指标,对各类企业的污染物超标排放控制越来越严格,整治力度也明显加大。

因此使用具有零泄漏的磁力传动泵取代普通机械密封泵是必然趋势,对于我国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营造“蓝天碧水”的优良生产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稀土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单纯靠卖稀土经济效益很差,也很可惜,若将20%的稀土出口量转变为技术密集的稀土永磁磁力传动泵等高技术产品,经济效益可增长几十倍,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这也符合我国的发展趋势。

磁力传动泵主要为解决有害物质的泄漏问题,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保护现场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对于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场所,还可以防止物料泄漏后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因此,大量推广应用磁力传动泵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用范围
磁力传动泵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医药、核工业、军工等领域的液体输送流程设备,如炼油厂、乙烯厂、天然气加工厂、各类化工厂、制药厂、核燃料厂、核电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